WTO架構
」 ECFA 貿易壁壘 經濟 RCEP陸預告進一步對台進行「經濟措施」 經貿辦抗議:停止政治操弄
中國商務部近日指控台灣未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並表示將研究進一步應對措施。對此,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也回應了,「遺憾並嚴正抗議,更呼籲中方立即停止對台經濟脅迫及政治操弄」。近日中國商務部指出,根據此前發布的《關於就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最終結論的公告》,民進黨政府至今未採取任何實際行動取消相關限制。基於此調查結果,有關部門正在研究進一步措施應對。對於中國商務部的說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也於12日表示,對方宣稱將依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結論,研究採取進一步經濟措施一事,「我方至表遺憾並嚴正抗議,更呼籲中方立即停止對台經濟脅迫及政治操弄」。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中方未依世界貿易組織程序對我方進行貿易壁壘調查,過程不符合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中方更未與我方就相關貿易爭端進行溝通或諮商,即片面做出結論,並持續對我方採取不理性的經濟脅迫措施,已嚴重悖離WTO的精神和相關規範。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說明,兩岸都是WTO會員,雙方貿易爭端的解決,均可循相關規範協商解決,不應以政治理由拒絕履行會員的相關義務。我方已數度透過WTO管道要求中方與我進行諮商,就彼此關切的經貿議題,循WTO架構與規範,尋求解決方案。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表示,「我們再次要求中方秉持負責任的態度,停止以政治干預國際貿易的不理性作為,遵循WTO協商解決爭端的規範,盡速回應我方協商的要求,不要被視為破壞國際貿易秩序的最壞示範」。
經濟脅迫?大陸出手「取消134項ECFA關稅減讓」 總統府說話了
針對中國大陸片面取消ECFA協議中134項關稅減讓,總統府發言人李問今(31日)表示,這是中國典型的經濟脅迫,而這些作為不但衝擊了經貿市場的健全發展,更無助於兩岸關係的正面推進。李問指出,中國大陸與台灣都是WTO會員,更是全球經貿體系重要的成員,理應秉持負責任的態度,在WTO架構與規範下,就各項經貿議題進行協商,這種以政治力干預全球經貿的行為,國際社會並不樂見。對於中國的大陸經濟脅迫,李問表示,由於政府對相關狀況早有掌握,並預為因應,因此衝擊有限,整體風險可以有效管控,但政府仍將加速產業的全球佈局,持續提供產業最好的協助,請國人可以安心。他也再次呼籲,中國大陸應該拋棄以政治介入市場,以經濟脅迫扭曲全球經濟的正常運作,儘快回到WTO架構下協商,共謀有序、互利的兩岸經貿關係。
ECFA被凌遲1/政府撒手不管稱「影響不大」 產業大老怒:就算1%也是最弱勢的20萬人
2023年末,當台灣社會喜迎來年春燕復甦之際,12月21日一則新聞在政商圈颳起暴風雪:大陸自2024年元旦起將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中,包括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進口產品的關稅優惠,而這只是第一刀。石化業第一個被祭旗,消息一出業界沸騰,這12項石化產品今年對大陸出口額18億美元,未來若擴大至88項石化適用產品,原本零關稅、若開徵平均7.38%稅率,屆時將多出163億元的關稅。這把刀還隨時可能切向農產、石化、機械、紡織等任何一種傳統產業。「關稅從零到恢復課徵,不但減少利潤,最怕的是因成本、價格墊高後,打不過國際其他對手,最後丟了訂單。」石化業者說。除了直接受影響的石化公會,第一時間就馬上發聲,工業總會、商業總會和工商協進會這台灣最大的三個工商團體近日也急著發聲,若ECFA被全面取消,恐造成產業外移,盼政府盡快尋求多方管道協商。2010年兩岸由海基會、海協會在重慶簽署ECFA,先就早收清單做關稅減免。(圖/報系資料照)這場年末颳起的產業暴風雪,源於2010年兩岸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簽署ECFA(自由貿易協議,類似FTA),因全面談完耗時太久,雙方協商先挑選台灣出口大陸貨品其中539項進行關稅減免的早收清單,包括18項農漁產品及石化、機械、紡織,台灣開放給大陸約267項貨品,然而進入服貿談判時,2014年爆發太陽花學運而暫停,兩年後民進黨政府執政,官方協商機制全面停擺,對大陸來說,沒有「九二共識」等於「免談」。依WTO架構,國際間FTA協商有10年期限的原則性慣例,也就是說兩岸ECFA協商於2020年9月屆滿10年後會需要盤點結果並討論下一步,而在當前局勢下,「ECFA何時被喊卡」成了台灣工商界夢魘,不時發聲盼政府重啟協商,始終未果。直到今年4月,大陸官方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我方卻沒有行動,遂在12日15日向全球宣告台灣有貿易壁壘問題,並要求我方溝通解決,然我方依然未理會,21日便宣布取消早收清單中的12項石化產品關稅優惠。對於大陸官方出手,行政院12月21日表示,大陸透過貿易手段達到政治目的,是典型的經濟脅迫,從經濟部、行政院到總統府,口徑一致地說「ECFA影響不大」,且「只佔整體出口中國的4.3%!」毫無重啟協商的意思。在官方帶頭定位「不重要」下,網路也出現「霸凌ECFA相關傳統產業」的聲量,認為台灣有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等「護國神山」就好,說石化產品是高污染行業、傳統產業不升級活該被淘汰之類的言論。2014年,因為抗議兩岸的服務貿易協議內容,引發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多日。(圖/報系資料照)此番言論風向及政府說法,就連沒被ECFA風暴波及的產業界大老們也看不下去。「我們企業可以說『影響不大』,但政府不可以,就算只有1%的人,那也代表20幾萬的國民,且他們就是最弱勢的那一群,政府應該要保護的人!」國內汽車產業大老語重心長地跟CTWANT記者說。所謂的「ECFA影響不大」,究竟有多不大?經濟部數據顯示,ECFA開始的2011年,台灣對大陸出口值為851.22億美元,其中早收清單貨品出口值為179.76億美元,占21.12%;到了2022年,對大陸出口值增至1211.14億美元,其中早收204.95億美元,雖然占比降到16.92%,但也絕非「可有可無的市場」。再者,台灣總就業人口約1152萬人,IC半導體直接就業人數為22萬人,加上其他資通訊與電子行業等約82萬人,占總就業人口的7%;台灣傳統產業就業人口則高達195萬人,約占製造業7成比重,規模又以中小企業居多,其中紡織業為13.7萬人,4500家廠商中98%為中小型企業。就產值而言,半導體產業固然居冠,但社會需要百業合作運行。一家傳產大廠老闆被CTWANT記者追問後,拋下真心話,「政治的東西,我不能說,」「但企業若要等政府『做好』才行動,公司絕對會完蛋!所以我們早已轉移產線了。」「兩岸關係不好,受到最大傷害的就是『根留台灣』的人。」台灣的工具機產業蓬勃發展,外銷約占七成。(圖/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提供)以工具機業為例,台中市經發局數據顯示,全台機械設備家數超過1.4萬家,光是臺中市的大肚山60公里黃金縱谷,擁有1500家精密機械、上萬家的下游供應商,就業人口超過30萬人,年產值9千億,是全球單位面積產值第一、密度最高的精密機械聚落,直接外銷約占七成,主要出口市場以中國大陸占26.7%居首,美國占14.7%居次。大陸是全球最大工具機消費市場,台灣甚至有3成以上的中小型廠是專做大陸生意,若少了ECFA關稅減讓優惠,成本墊高利潤縮水、就會喪失議價權,不是出走、就會被迫退場,所以台灣機械工業公會已拜託大陸同業幫忙反映,千萬不要砍向他們。「你有沒有討論過,傳產一旦碰到大衝擊後造成的失業?請問這些人要去哪邊就業?」前立法委員郭正亮憤怒提到,「如果傳產因為ECFA被終止,造成大量失業,我們社會的總消費量一定會降低嘛!這不是必然的嗎?」屆時連台灣最龐大的服務業也難逃波及,事關700萬從業人口的生計。
ECFA被凌遲2/兩岸談判卡關政府只願訴諸WTO 前經長:「這是騙老百姓」
十三年前開啟的兩岸ECFA協商,自2014年卡關迄今,今年12月大陸官方重提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談判,我方仍定調要在「WTO架構下談」,雙方各持己見,談判依然無門。「這是在騙老百姓!」前經濟部長、ECFA推手尹啟銘怒言,「訴諸WTO機制是根本做不到,民進黨執政8年來與其他國家的FTA也沒下文!」在全球供應鏈分裂,美中兩大陣營下選邊站,政府沒有與其他國家簽關稅優惠,台灣產業「被迫」出走,恐促成製造業空洞化。「其實當初簽ECFA,是想從中國走向世界,」熟知國際貿易的政府官員跟CTWANT記者解釋,台灣2002好不容易加入WTO,但在簽署FTA的過程上,始終難以其門而入,放眼中國大陸已有230多個經貿夥伴,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交易夥伴,以及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19個自由貿易協定,又正推動中日韓FTA。「過去的計畫,是台灣藉由ECFA逐步推動貨貿,到大陸市場免關稅,再轉一手去其他各國,等於搭順風車、享有大陸的『朋友圈』關稅優惠,讓產業『根留台灣』。」這位官員解釋。尹啟銘表示,2010年兩岸簽署ECFA後,政府順利與紐西蘭、新加坡簽署FTA,原本還有好幾個國家洽談中。世界各國都積極做經貿結盟,包括RCEP和CPTPP的成員都是台灣重要貿易夥伴與對手。(圖/新華社)沒想到2014年因為抗議服務貿易簽訂,出現太陽花學運後,引發極大的社會撕裂,與大陸的協商因此暫停,連同與其他貿易夥伴的洽簽工作也一併中止。2016年政黨輪替,儘管總統蔡英文在2000年曾任陸委會主委,但執政後再也沒有跟對岸有實質官方往來,原因就是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這四個字,甚至今年4月中國商務部宣布要做貿易壁壘調查時,我方也完全沒參與,任憑局勢一步步惡化。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12月20日中午在三三會以「台美關係現況與展望」為題演講,台下來自全台各產業大老闆座無虛席,全程直視、仔細聆聽,然而講了27分鐘,對於要如何與其他國家簽FTA一字未提,兩岸政策上仍延續「軍事實力第一、經濟擺第二」的民進黨傳統路線。當蕭美琴一行人浩浩蕩蕩離開會場,CTWANT記者觀察,「不能發言提問的」與會老闆們,收起笑容一片沉默。石化產業涵蓋萬物,台灣在疫情時能擁有口罩國家隊,也是仰賴在地化的原料供應。(圖/報社資料照)針對民進黨政府堅持在「WTO架構下談」,長年參與國際級會議、前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說,「這不該只是政府面子問題」。她分析此招背後的兩大盤算,第一就是拖延時間,因為WTO程序要走很久,加上美國先前不滿WTO爭端解決機制缺乏透明度、複雜且拖延,2017年後就持續阻礙上訴機構的任命,目前人數不足下根本無法運作。此外,「我們的確對大陸是不公平的貿易限制」,李紀珠說,「若真的去WTO仲裁,我們也不會贏,問題更大,信用不好的紀錄,後續跟其他國家簽FTA時會有阻礙。」第二就是凸顯政治意義,在國際機構上呈現2個國家,「可是我覺得那沒有意義,因為我們在WTO的名稱是『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她直白地說。前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認為,政府不解決貿易壁壘問題,是不負責任的做法。(圖/報社資料照)李紀珠進一步提醒,「不能小看ECFA帶來的『國際暗示』!台灣想進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和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若我們連ECFA都做不下去,這是信任危機;加上這兩個組織的成員,很多是大陸的盟友,兩岸關係好的時候還可以找機會幫台灣,但若大陸直接抗議,根本沒辦法進行下去。」熟知國際法規的政府官員無奈地向CTWANT記者說,「其實,WTO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第一步也是要雙方自己先協商。」說來說去,兩岸還是必須先坐下來談。「不然就重新檢討出一個兩邊都能同意的名稱,也是好事。」為此,三三會會長林伯豐跟CTWANT記者說,為了這四個字要犧牲多少人的生計?「如果沒有對中國這40%的出口,台灣人就會失業,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就會有感,」林伯豐痛心地說,「勞資合作才能發展成功,若資本、市場不夠,勞工減少,雙方都會損失。」
兩岸貿易壁壘恐傷ECFA 林伯豐籲「立場正確什麼都好說」
中國大陸官方選擇在15日提前公布貿易壁壘調查結果,外界擔憂影響後續關稅優惠,對此,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20日表示,這對台灣來說是一個警訊,畢竟台灣外銷至大陸有40%左右,政府應該要仔細研究如何解決,「立場只要正確,什麼都好說」,不然企業發展受阻,也會影響到就業市場,雙方都會有損失。三三會20日舉辦例行會議,邀請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以「台美關係現況與展望」為題演講。蕭美琴提到,台海的和平與安全,是全世界經濟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台灣「有實力才不會被欺負」,兩岸對話時有信心,才能維持現狀,而台灣的實力與決心體現在國防和經濟,目前台灣面臨複雜的國際環境,要講求「平衡點」,才能在風風雨雨中穩健前行。這次演講未開放現場企業家們提問,且以台美關係為重點,提及近期的「經濟脅迫」議題,蕭美琴僅表示,經濟議題作為政治籌碼,不是只有台灣有這個問題,像是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很多國家都一樣,所以需要透過國際的合作機制來減緩。然而我方政府一直提及要用WTO機制來解決這次的兩岸貿易糾紛,林伯豐認為,由於我方在此事件上的確有缺失,若要用WTO架構,我方立場不夠穩定,政府應該要仔細研究一下,如何尋求其他辦法去解決。林伯豐表示,人民心中都有一把尺,會去選擇自己覺得對台灣好的候選人;如果大家對於「九二共識」這名詞意見很多,那就重新檢討、選出一個雙方都能認同的名稱,也是個解決方法。
陸控台灣構成「貿易壁壘」 農糧署長嗆:用野蠻行為處理國際貿易
大陸商務部15日突襲宣布,認定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並指控我方不遵守與違反ECFA條款,同時損害中國相關產業及台灣消費者利益。對此,農業部農糧署長胡忠一今(18日)反嗆,對岸是集權專制的國家,用野蠻行為處理全球國際貿易,呼籲陸方回歸WTO架構解決問題。據了解,大陸商務部原預計在明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夕,發布「就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最終結論」,日前突然定調台灣貿易壁壘「屬實」,並指我方未遵守ECFA的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要求,違反取消雙方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條款,損害兩岸業者及消費者利益。胡忠一今日出席112年「推動食米學園計畫」績優學校表揚活動,會後受訪時表示陸方尚未提出貿易壁壘時,台灣就飽受不平等待遇,例如今天禁鳳梨及釋迦、明天又說要禁蓮霧等水果,全都是對方單方面說了算,毫無科學根據,「既然已經是21世紀國家了,就不要做19世紀野蠻國家的行為,來處理全球國際貿易。」胡忠一指出,在不平等待遇下,台灣只能不斷強化自身競爭力,過去就開始開拓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現在也開始轉作加工,開發更多農產加工品,顯示世界不是只有中國,只有回歸WTO架構及全世界共同遵循的普世價值,生意才能做得長久,同事呼籲陸方回到WTO架構下,透過國與國間的相互討論模式解決問題。農業部針對中國對我片面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並於15日宣布調查結果,顯已違反WTO相關機制與規範,且完全不符合事實,我方絕不接受此等片面認定的結果,兩岸分別在2001年12月及2002年1月加入WTO,當時雙方未就彼此貿易體制與措施進行協商,在未完成諮商談判前,政府仍管制部分大陸農產品進口,並持續依WTO規範以關稅、關稅配額及特別防衛措施等保護產業。近年來農業部早已佈局全球市場,我國農產品已持續進軍高消費國際市場,大幅降低對中國大陸市場依賴,外銷中國大陸的金額占比從2018年的23.2%在今年1至11月更降為9.8%,中國大陸已落居我農產品外銷第4大市場,因此影響有限。另外,針對媒體報導因中國對我進行貿易壁壘調查,「農業部評估逾800項農產品受影響。」農業部對此嚴正駁斥,此為誇大與錯誤引用報導,中國大陸對我展開貿易壁壘調查,與農產品相關計1,066項,農業部就管制大陸農產品逐項檢討需符合食品查驗及防疫檢疫規定、對我產業有無影響等,特別針對少部分可能受影響農產品進行各類情境沙盤推演,並無媒體所稱800餘項資料,籲請媒體勿錯誤引用資料,造成農民恐慌。
大選在即…陸延長對台貿易壁壘調查 陸委會回應了
ECFA早期收穫貨品表現台灣將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總統大選,大陸商務部9日以「本案情況複雜」,宣布對台貿易壁壘調查延長3個月,至2024年1月12日截止,恰是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天。陸委會表示,大陸商務部刻意捨棄世貿組織(WTO)架構協商,完全是出於政治動機,尤其調查結束日選在投票日前夕,更坐實該說法,陸方不該將貿易政治化,干擾台灣民主運作。調查項目 進一步追加至2509項大陸商務部今年4月12日宣布,即日起就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調查應在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具體調查項目鎖定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產業共2455項,並在8月進一步追加至2509項。大陸國台辦在8月表態,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違反兩岸經合架構協議(ECFA)應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貨貿關稅與非關稅壁壘條款,不符合ECFA推動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及自由化要求,國台辦並首次表態,支持商務部所提出,根據調查情況,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陸委會與行政院經濟貿易辦公室都認為,陸方對台貿易調查日期延至明年我總統大選投票前一天,再度證明貿易調查是出於政治動機,企圖以經濟脅迫干擾我方選舉。陸委會直指 調查出於政治動機經貿辦指出,陸方無論是調查程序、分送問卷對象等,均明顯違反WTO規範。WTO對會員間處理貿易議題,訂有明確規範,明文禁止會員自行認定其他會員是否違反WTO協定,且任何片面啟動調查,若過程不透明、不與對手國政府諮商,執行時又充滿歧視作為,皆違反WTO規範。經貿辦並強調,台灣從未違反WTO規範,儘管大陸農工產品對台灣有重大影響,但我方展現善意,從未使用排除條款,以保留諮商空間,陸方多年來亦未正式提異議及協商要求。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昨受訪表示,民進黨執政後,兩岸政策相較過去反向而行,台商非常擔心ECFA中止或部分中止,後果將衝擊台灣經濟,近期已一再呼籲政府,盼能就經濟、旅遊、文化等面向,多與對岸交流,釋出善意,但政府就是做不到。政府配合美圍堵華為 恐扼殺台商林伯豐更直言,最讓企業界失望的是,日前經濟部配合美國調查4家到大陸協助華為建廠的企業。他強調,這些企業是獲得政府同意西進,且台商不做,別人也會做,政府此舉根本是扼殺台商發展。經濟部則表示,秉持開放態度,願意與陸方在WTO架構下協商與處理。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2011年ECFA早期收穫貨品降稅以來,除前2年出口額在190億美元以下,其他都在190至252億美元間,累積減免關稅額96億美元,大陸出口來台獲關稅減免額較低約10.1億美元。若中止ECFA對台灣的石化、紡織、機械設備等產業衝擊最大。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一旦明年初大陸調查結果判定貿易壁壘成立,WTO也認定有貿易壁壘存在,將對台灣參與國際經貿組織造成不利影響。
RCEP、ECFA雙影響 恐衝擊台灣GDP逾4%
大陸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預計12日到期,最遲可能延長到明年的1月12日,學者多認為,大陸貿易壁壘調查結果,成立的可能性很大,擔心現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減稅效應逐漸顯現,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又面臨喊卡窘境,傳統產業恐掀出走潮,對國內經濟成長率(GDP)衝擊將超過0.4個百分點。大陸商務部4月中旬啟動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就涉及產品已從立案時的2455項調整至目前的2509項,表示初步調查顯示,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涉嫌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吳大任表示,大陸貿易壁壘調查結果,成立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台灣對部分大陸農產品、食品,不准進口沒有特別理由,如螺螄粉當時並沒有嚴重食安問題,主因大陸生產,這在WTO架構的合理性較會受到質疑,這類問題容易被判定為貿易壁壘。一旦成立,陸方就有可能考慮停止ECFA,對石化、紡織、機械等出口造成較大影響,但因台灣總統大選迫近,陸方即便認定貿易壁壘成立,會告到WTO,但要採取行動應也會在選後。要注意的是,如WTO也認為貿易壁壘存在,對台灣未來要參與國際貿易組織會有不利影響。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認為,大陸對台灣的貿易調查結果,應該會指責台灣沒有遵守WTO的規範,對大陸採取不公平的貿易措施。預期大陸對台灣恐怕會採取報復措施,像是ECFA的讓利將進一步檢討或取消,但應該不會一次全斷,否則就是把「籌碼」一次用完。吳大任進一步指出,現在面臨的問題,除了ECFA,還有RCEP上路之後,10年內90%產品的關稅降為零,由於RCEP(含大陸)成員國占台灣總貿易額也持續增加,目前已近6成,但是台灣沒加入,也未與其會員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且台灣未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在ECFA早收優惠中止,RCEP關稅還未降為零間,國內傳產貿易量即受到衝擊;惟RCEP在明、後年開始大幅降稅,ECFA喊卡,兩大衝擊同時存在時,恐導致傳產出走,對國內GDP影響,可能將超過0.4個百分點。對於如何降低影響,吳大任認為,若能維持兩岸關係,ECFA原優惠續存,多少可以降低衝擊。面對衝擊,邱達生則指出,產業還是要轉型、提升獲利的能力避免生存空間遭到壓縮。
管制大陸農產品分成3大類! 約200項品項受影響
大陸商務部日前發出聲明指出,將就台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包含農產品、化工產品等品項2455項,其中與農產品相關計1066項。農委會指出,管制中國大陸農產品分為防疫檢疫相關、對我產業無影響及有影響等3類,而經評估若未來開放大陸相關產品進口,可能受影響品項約200項,占目前管制中國大陸農產品項目近30%。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日接受網路媒體專訪表示,針對貿易壁壘,回到2002年,台灣與大陸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原本加入WTO前需要跟每個會員國談判,但因為兩岸先後加入,所以就變成我方禁止大陸2000多項產品輸入,考量重點如防檢疫還有安全等因素,因此就沒有開放,但面對之後可能的開放,台灣要有所準備。農委會表示,針對這些可能受影響的產品,政府除持續以關稅、關稅配額及特別防衛措施等保護產業外,近年來為因應我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貿易自由化的影響,已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與提升競爭力。另也將配合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陸委會、經濟部等相關單位,在WTO架構下與陸方進行協商,以確保可能受影響農產品的生產與維護農民收益。農委會強調,各國考量對國內產業造成重大不良影響,或是食品衛生安全或動植物防疫檢疫的理由,都可能訂定管制進口品項,且兩岸加入WTO過程並未就市場開放進行談判,為了維護產業發展與農民利益,政府持續管制部分中國大陸農產品進口。經過評估,農委會已將管制中國大陸農產品分為「依據現行動植物防疫檢疫相關規定自中國大陸不能進口」、「自中國大陸進口對我產業並無影響」,以及「如果開放中國大陸進口對我產業可能會有影響」等3類,針對開放中國大陸進口可能會有影響的200餘項農產品。
今年簽定RCEP 恐弱化台灣產品國際競爭力
由東協十國發起,邀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以及印度(印度已宣布退出)共同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力拚今年完成簽署,由於RCEP會員國占台灣對外貿易將近6成,可說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未來這些會員國之間將享有貿易免稅優惠,台灣產品進入這些市場都還要先繳交一筆關稅,必然會大幅削弱台灣產品在這15個市場的競爭力。工總理事長、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日前表示,擔心RCEP今年底簽署後,將使台灣面臨更多國際自由貿易關稅不平等的對待,不利台灣產業競爭。他以石化業為例,指出現在台灣出口到大陸或東南亞平均關稅大約是6.5%,日本、韓國都比台灣低,接下來隨著RCEP即將簽署,包括東協十國,以及大陸、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都包含其中,彼此可享零關稅,而台灣被排除在外,對於台灣石化品外銷恐帶來致命傷害。身兼工總理事長的王文淵已多次公開表態,希望政府要趕快簽RCEP。不過,實務上,RCEP還在協商之中,必須要等到原始發起國家之間完成協商及正式生效後,其他國家才能在第二回合申請加入。然而,依慣例新會員的加入必須獲得所有會員國的同意,大陸是RCEP的成員,換言之,如果想要大陸同意台灣加入RCEP,可能會面臨大陸要求先協商完成「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及後續的協議。但是,ECFA是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架構下的兩岸臨時性經貿互助性協議,並不是正規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這種WTO架構下的臨時協議有一個10年的要求,就是10年內要簽署成為正規FTA,今年就是10年到期,當前兩岸關係冰凍,就算大陸沒有提出終止,如果任何一個WTO其他會員提出來,比如韓國向WTO提出台灣工具機出口到大陸關稅比較低,ECFA就會被WTO要求終止,大陸可能就順勢讓ECFA終止。如果ECFA終止,台灣想要加入RCEP等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就更難上加難,台灣經貿被邊緣化、產業出走的問題就會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