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DF
」 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巡迴展5/5首訪嘉義 多位導演、專家出席座談 帶大眾探索紀錄片多元面貌
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主辦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2023全台巡迴展繼走訪花蓮、彰化後,也將於5/5~5/14來到嘉義。這是TIDF首度巡迴至嘉義,除了放映精選片單外,也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開講,以及多位導演出席映後座談,希望透過豐富的交流活動,讓嘉義民眾有意願探索紀錄片的多變樣貌。《北將七》。5/11起,TIDF將於嘉義in89豪華影城展開一連四天的放映與座談,精彩節目包括「TIDF 2022得獎影片」、「TIDF精選」、「菲律賓獨立紀錄片專題」、「記錄X記憶:檔案變形記」四大單元,所有放映皆為免費入場。為了讓嘉義影迷有更多和影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TIDF特邀多位獲獎導演出席映後,其中包含《北將七》導演黃信堯、《野番茄》導演廖克發、《二○二○年的一場雨》導演李永超、《K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導演洪瑋伶。部分場次也請到嘉義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蔡崇隆、教授李政忠,來進行映後分享,為影片延伸更多討論。菲律賓導演奇拉・塔西米克作品《為什麼彩虹的中間是黃色》。為了讓觀眾在正式放映前先認識TIDF、感受影展體驗,5/6將在位於嘉義文創園區的勇氣書房舉辦一整日包含講座、放映與影人座談等活動。當天首場「紀錄片聊聊吧:選片指南」將由TIDF影展統籌陳婉伶、節目策劃鍾佩樺主講,詳細介紹巡迴展的選片。活動後將接續放映《直到海裡長出森林》,導演劉廣隸更會以線上連線方式現身映後和嘉義的觀眾交流。晚間壓軸,則是備受各地觀眾歡迎、菲律賓獨立電影大師奇拉・塔西米克的經典《為什麼彩虹的中間是黃色》。《獨立幻夢》。而其餘與嘉義在地藝文空間合作的「咖啡時光」系列活動,則將於25x40藝文空間與島呼冊店舉行,特別聚焦2022TIDF的重磅單元「菲律賓獨立紀錄片專題」,並邀請各方專家與談。《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作者江懷哲,將在《永恆解藥》、《獨立幻夢》映後為大家補齊菲律賓歷史脈絡;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卓耕宇,則會以性別專業分析《奧利佛》、《傑斯戀愛中》這兩部拍攝菲律賓男同志的作品。TIDF首次巡迴至嘉義播映,並舉辦多場交流活動。此外,TIDF亦準備了限量好禮要送給參與巡迴展的觀眾,參加嘉義巡迴展之放映與活動,皆可集章兌換TIDF精美紀念品,觀影後填寫影展問卷還能加碼獲得MyVideo序號卡,「菲律賓獨立紀錄片專題」的放映活動更將額外致贈專題別冊。TIDF同時也和MyVideo攜手,精選TIDF 2022得獎導演廖克發、李永超的前作,以及歷屆競賽入圍作品推出線上影展,讓意猶未盡的影迷們能按圖索驥延伸觀影體驗。6/30前觀賞線上影展任一影片,還有機會抽中只送不賣的TIDF專屬紀念品。2023 TIDF巡迴展全台熱烈巡迴中,到訪花蓮、彰化、嘉義後將陸續前往屏東、台中,也預計與高雄、新竹、桃園、宜蘭等地的單位合辦精選放映。嘉義場次與活動詳情可見TIDF官網活動頁(https://www.tidf.org.tw/zh-hant/events/112785),其餘各地放映消息將陸續公開,有興趣的民眾可密切關注 TIDF官方網站、Facebook專頁及Instagram。
第13屆TIDF揭曉得獎名單 廖克發《野番茄》獲頒台灣競賽首獎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舉行頒獎典禮,由亞洲視野競賽、國際競賽、台灣競賽共43部入圍作品,與跨單元「再見真實獎」18部入選作品,共同角逐11項大獎。《地洞》以嶄新的觀點看待疫情、封城、死亡,以及政治和家庭關係,獲頒亞洲視野競賽首獎、再見真實獎評審團特別提及雙料獎項;《維也納——家庭故事》由家族興衰呈現國家歷史拿下國際競賽首獎;廖克發執導的《野番茄》尋訪當年雄中自衛隊成員及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遺族,獲頒台灣競賽首獎肯定。台灣競賽首獎由廖克發執導的《野番茄》(Taste of Wild Tomato)拿下,評審稱許其跳脫傳統的悲情基調及統獨意識形態格局,以二戰及國共內戰的戰爭記憶為起點,重新審視由殖民地鬼島到民主台灣的獨特歷史軌跡。廖克發上台時首先分享香港許寶強老師的一段話:「希望,並非是一種靜止的完美狀態,而是不斷成長的過程,在生命中持續累積存在的意義。」亦強調我們都必須努力維持對於人性的希望,每部紀錄片都是這份力量的一部份,他也會努力做好自己的部分。黃信堯執導《北將七》獲亞洲視野競賽評審團特別提及。(圖/TIDF)中國導演胡三壽的《地洞》(The Burrows)以嶄新的觀點看待疫情、封城、死亡,以及政治和家庭關係,勇奪亞洲視野競賽首獎,評審讚賞該片一場比一場奇特,片中隱喻交織,十足展現出紀錄片的魔力。胡三壽除了感謝影展與評審的青睞,亦感謝創作讓他有機會反觀變化、拍攝讓他展開不安於現狀的行動。藉由尋根的過程貫穿中國近百年動盪,《維也納——家庭故事》(Weiyena - The Long March Home)以充滿溫度又不失普世價值的質問獲得評審青睞,勇奪國際競賽首獎,評審肯定其藉由家族歷史的探索,層層剝開共產黨統治下的政治、派系鬥爭,以及人民苦難的歷史。導演趙維納(Weina ZHAO)與朱迪思.本尼迪克(Judith BENEDIKT)除了希望透過影片,啟發其他人用攝影機講自己的家庭故事,更強調從歷史中學習是迎接美好未來的最佳方式。第13屆TIDF台灣競賽首獎《野番茄》。(圖/TIDF)本屆再見真實獎首獎以及評審團特別獎兩項獎項,皆頒發給陳梓桓《憂鬱之島》,肯定其運用紀實與電影交織的手法,呈現香港不同歷史階段的對照,讓觀眾可以穿透不同時空、不同世代、不同政治觀點,體會到香港對於自身命運的難以掌控。2016年首部紀錄長片《亂世備忘》就入選TIDF,陳梓桓這次以新作獲獎,特別感謝過往兩次參與影展對他的啟發,片中真實人物對自己的信任,以及製作團隊五年來的付出,更期待未來有更多人看到這部電影。評審團亦頒發特別提及給李永超導演《二○二○年的一場雨》(Rain in 2020),讚許該片刻劃出一幅深刻的家庭肖像,並從中窺見窺見緬甸面對的轉變和困境。李永超直呼這個獎讓他感到真實又有點不真實,更說「無論有沒有得獎,我愛電影,會繼續拍電影!」《地洞》拿下第13屆TIDF亞洲視野競賽首獎、再見真實獎評審團特別提及。(圖/TIDF)本屆亞洲視野競賽競爭激烈,評審為鼓勵更多佳片,加碼頒發特別提及給黃信堯拍攝12年的新作《北將七》(A Silent Gaze),讚賞其拍出小鎮獨特的時間感,僅僅是好好觀看這看似重複的日常,就蘊含十足的政治性。黃信堯致詞時將本片獻給父親,更激動表示「我不會放棄紀錄片的創作,紀錄片的純粹和直接是我的最愛!」《憂鬱之島》獲頒第13屆TIDF亞洲視野競賽評審團特別獎、再見真實獎首獎、觀眾票選獎。(圖/TIDF)泰國作品《死亡之舞》(Danse Macabre)則榮膺國際競賽優等獎,評審團表示本片運用多種視聽媒材來重建泰國動盪的歷史,同時不斷改變敘事手法,創作出暗黑恐怖的泰版《一千零一夜》。第13屆TIDF國際競賽首獎《維也納——家庭故事》。(圖/TIDF)完整得獎名單亞洲視野競賽首獎:《地洞》The Burrows優等獎:《我們一無所知的夜晚》A Night of Knowing Nothing評審團特別獎:《憂鬱之島》Blue Island評審團特別提及:《北將七》A Silent Gaze國際競賽首獎:《維也納——家庭故事》Weiyena - The Long March Home優等獎:《死亡之舞》Danse Macabre評審團特別提及:《二○二○年的一場雨》Rain in 2020台灣競賽首獎:《野番茄》Taste of Wild Tomato優等獎:《事件現場製造》The Making of Crime Scenes評審團特別提及:《K 的房間——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K’s Room – Th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再見真實獎首獎:《憂鬱之島》Blue Island評審團特別獎:《塵默呼吸》Silence in the Dust評審團特別提及:《地洞》The Burrows台灣影評人協會推薦獎:《事件現場製造》The Making of Crime Scenes青少年評審團獎《迷霧中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Mist
TIDF再現台灣最早職人紀實節目 總製作人王小棣:沒想到還有機會看到
今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策畫「時光台灣:1986—1991『百工圖』系列精選」單元,徵調三家國營電視台聯播的「百工圖」系列電視紀錄片,精選王小棣、高重黎、黃明川、曾壯祥、井迎瑞、杲中孚、游堅煜等執導的15部作品。「百工圖」總製作人王小棣也驚讚:「想不到這麼多年過去,還有機會看到百工圖。」王小棣指出,「百工圖電視紀錄片是她自美留學歸國之後,思考「什麼是國家」而策畫拍攝,希望藉此與觀眾溝通、認識從事基層工作的人民,共播出7季85集的「百工圖」內容介紹社會上各行各業,以採訪和實地拍攝讓勞動者們能夠在鏡頭前侃侃而談,堪稱台灣最早的「職人」紀實節目。由於電視節目多集數的需求,「百工圖」成為許多影視工作者初試啼聲的園地,包括導演黃明川、吳乙峰、郭笑芸、曾壯祥、游堅煜,以實驗動畫著稱的杲中孚、藝術家高重黎、影像教育家井迎瑞等人,都藉著拍攝紀錄片進入社會的各個角落,從實踐中獲得創作養分。如黃明川因為拍了《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1989),影響其之後創作關於原住民主題的《西部來的人》(1991)。「百工圖」旨在介紹職業甘苦,更藉此平衡民眾對於這些行業的刻板印象,進而引發反思。王小棣《抬頭看我》(1986)探訪電影看板繪師的工作現場,並藉由訪談多位國寶級畫師及其家人,一探家族式經營的行業特色,更反映電影市場起伏轉變;《馬路英雄——計程車駕駛》(1988)由人們對於計程車造成交通秩序混亂、哄抬加價等負面印象著手,邀請成天奔波馬路的司機們親身受訪。曾壯祥《記者》(1988)訪問專職社會線的報社記者、雜誌社的負責人及主編,挖掘「無冕王」的工作甘苦,更請來非記者人士分享對記者的觀感。杲中孚《動物管理員》(1989)貼身觀察整日與動物為伍、照料其生活的動物管理員。游堅煜的《模特兒》(1991)拍攝服裝模特兒與設計師、經紀公司負責人,以及女性雜誌主編等時尚產業中的不同角色,從多種角度切入,各自分享對於模特兒這項職業的想法與觀察。高重黎的《漫畫人》(1991)透過漫畫家蔡志忠、蕭言中、阿推、麥人杰、鄭問、老瓊、敖幼祥等人現身說法,一窺當時漫畫界的市場環境,導演楊德昌、作家張大春皆於節目中現身分享。《記者》訪問專職社會線的報社記者、雜誌社的負責人及主編。(圖/TIDF)《漫畫人》一窺當時漫畫界的市場環境。(圖/TIDF)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舉行。「百工圖」系列紀錄片澤以展覽形式在5月6日至15日影展期間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一樓免費放映。《動物管理員》貼身觀察整日與動物為伍、照料其生活的動物管理員。(圖/TIDF)
TIDF聚焦女性視角 21部創作回探1990年代台灣女性私電影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常設單元「台灣切片」,今年以「真實的呢喃:1990s以降的女性私電影」為題,關注在主流敘事傳統下曾被壓抑、忽略的女性視角,選映作品13部女性創作皆自個人生命故事出發,深刻描繪女性所面對的真實世界,顯影出結構加諸在女性身上的種種框架。同時也並納入藝術家吳梓安策劃的「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子單元,收錄8部女性實驗電影作品,呈現女性經驗在不同創作形式下的多元展現。母女、父女之間的親密與矛盾,是多件作品圍繞的核心。曾文珍的《我的回家作業》(1998),拍攝因烏腳病而不良於行、深居簡出的母親,在親暱的閒談互動間,呈現母親的居家日常與成長記憶。而黃惠偵《日常對話》(2016)則展現了另一種疏離的母女關係,導演藉由拍攝重新理解母親,揭示家庭傷痕的同時,亦碰觸老年同志、家暴等議題。《雜菜記》(2003)與《黑晝記》(2008),則是許慧如拍攝父親的系列作品。前作以貼近的鏡頭凝視父親平淡的生活碎片,父女互動乍看生疏,卻隱含著無盡牽絆;續作記錄父親罹癌後,與女兒一同經歷種種治療的艱辛日子。《我的回家作業》導演曾文珍拍攝因烏腳病而不良於行、深居簡出的母親。(圖/TIDF)除了原生家庭外,創作者也將鏡頭對準自己的跨國婚戀關係。吳淑然以《月亮之旅》(2005)拍攝自己和尼泊爾男友的戀曲,敘述女人由親密關係開始、維繫到幻滅,最後重新找回自己的過程。蕭美玲《雲的那端》(2007) 拍攝台法混血女兒,透過她的視角觀看總在視訊螢幕上出現的法國爸爸,進一步檢視網路科技所鬆動的空間、身分與文化認同等界線。此外,也有不少創作者選擇審視女性的身體、生理經驗與母職。陳婉真以《是你嗎》(2010)記錄自己決心動手術正顎的心路歷程,從自身經驗出發,剖析女性厭惡自己身體、面對外貌焦慮時的糾結心理。江映青的《血日記》(2010)以月經為主題,將平日女性私下交換的隱晦語言搬上檯面,在多位女性的經驗分享中,破解對於月經的刻板印象和偏見。陳婉真以《是你嗎》記錄自己決心動手術正顎的心路歷程。(圖/TIDF)許雅婷以自己的懷孕的身體作為創作素材,與丈夫修傑夫(Geoffrey HUGHES)合作完成《The River》(2016),以自拍、投影、留存羊水沖底片等各式影像實驗,描繪懷孕至分娩過程所感受到的身心變化與痛楚。周旭薇的《國家大事》(2000)關注的則是女性為人母之後的育兒經驗,透過自己在工作和母職拉扯下的窘態現身說法,穿插訪談與戲劇重演,質疑社會對母職的想像,間接倡議公共托育。「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子單元觀照女性如何透過別種創作形式,詮釋個人的情感與經驗。曾莉珺的《流》(2013)變幻抽象視覺語彙,探索黑白流動間的呼吸與凝視。《臨摹(另一種版本)》(2019)導演徐璐觀察家中親密關係的痕跡,以光影冥想家庭留於自身的印記。黃靖閔的《慾見》(2009)以初嘗禁果的芭蕾少女為引,回望成長階段的記憶與綺想。陳瀅如的《財縫》(2008)細拍一位母親裁縫的工作,以一通越洋電話串起全片,呈現亞洲父母為兒女無悔的奉獻。黃靖閔《慾見》以初嘗禁果的芭蕾少女為主題。(圖/TIDF)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舉行,相關消息請鎖定TIDF官方網站、Facebook 及 Instagram。
TIDF《妳的死因:女性》關注女性受虐 法國新浪潮高達名作首度在台曝光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常設單元「記錄 X 記憶」,今年將主題聚焦於「檔案影像」,探究創作者如何讓被塵封在膠卷、錄影帶、照片等各種載體中的記憶、權力與幽魂賦予新生。除了經典、新作並陳之外,影片主題也包含關注女性、原住民族受迫史、諷刺民族主義與反思戰爭創傷的宏大鉅作,亦不乏溫柔檢視個人私密回憶的細膩作品。片單包含了法國新浪潮大師尚盧.高達取材美國影星珍.芳達於1972年越戰期間造訪北越河內、引發美國保守派人士大肆抨擊的新聞照片的《給珍的信》(Letter to Jane, 1972)、比爾.莫里森(Bill MORRISON)《賽璐珞之蝕》(Decasia, 2002)等大師運用檔案影像的經典名作。亦選入近年入選柏林影展的傑出新作《文明繪語》(Apiyemiyekî?, 2019)、《妳的死因:女性》(Cause of Death, 2020),2部作品分別關注女性與巴西原住民受迫害的歷史。《賽璐珞之蝕》。(圖/TIDF)《妳的死因:女性》透過檔案影像、動畫與詩文層疊,冷靜剖析自古以來女性身體所受到的暴力,凸顯吊死、燒死、亂石砸死等各種女性殺害(Femicide)手段,在歷史影像中的缺席。《文明繪語》取材研究者對巴西原住民進行識字體驗所留下的塗鴉繪稿,結合地景與研究者的口述,道出一段巴西軍事獨裁政權為建設公路,奪走亞馬遜州大片原住民族領土的暴行。《文明繪語》描述巴西軍事獨裁政權為建設公路,奪走亞馬遜州大片原住民族領土的暴行。(圖/TIDF)TIDF影展套票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啟售,每套480元可兌換8張電影票券,並開放套票優先兌換劃位。此外,今年TIDF首度推出「時間窮人」觀影證,限量100張,只要2500元就能看遍今年所有好片,4月13日下午一點截止販售。選片指南則於4月9日本周六下午兩點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102共享吧舉行。《妳的死因:女性》剖析自古以來女性身體所受到的暴力等各種女性殺害手段。(圖/TIDF)
李道明獲第13屆TIDF「傑出貢獻獎」 多面向影響台灣紀錄片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揭曉本屆「傑出貢獻獎」得主,頒發給長期投入紀錄片製作、研究與教育的李道明。李道明作為創作者,從台灣解嚴前後制式化的影像中突圍,豐富了台灣紀錄片的多元性,同時也在大學院校任教近40年,為台灣影視產業培育新血。評審委員指出:「李道明對台灣紀錄片的貢獻,可以說是多面向的。他既是坐而言的論述者兼教育者,也是起而行的創作者。」李道明得知獲獎後,謙稱自己十分幸運,「人生能專注於一件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並且做出略有一些成績來,堪稱是件值得安慰與歡欣的事。」他更向過去一起製作或學習紀錄片,至今仍創作不懈的曾文珍、許明淳、沈如雲、萬蓓琪、王盈舜、郭珍弟、蕭菊貞、鄭治明等紀錄片創作者致意:「台灣紀錄片的未來是屬於你們的!期望你們繼續持續不懈地創作紀錄片,讓大家透過你們的作品更加認識台灣過去的歷史、思索台灣現實的各種議題。」2022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頒發給長期投入紀錄片製作、研究與教育的李道明。(圖/TIDF提供)李道明大學期間曾任電影雜誌《影響》主編,後來至美國費城天普大學攻讀廣播電視電影藝術碩士,為台灣首位赴美專攻紀錄片的學者和創作者。他自1980年代開始從事影像製作,導演紀錄片、劇情片、動畫片、教育資訊影片及電視節目,並成立「多面向工作室」,帶領團隊大量拍攝紀錄作品,題材包括台灣歷史與社會、環境保護,以及原住民生活和文化等,為解嚴前後的台灣土地留下重要見證,他同時也是台灣最早接觸原住民題材的創作者。李道明1986年記錄泰緬邊界難民營處境的《殺戮戰場的邊緣》,獲頒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同時他策劃了一個電視紀錄片系列「蛻變中的台灣」,企圖呈現1980年代末期台灣轉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變化過程,最終完成《鹿港反杜邦之後:一些社會運動工作者的畫像》以及《人民的聲音(環保篇)》,後者獲得1991年金馬獎最佳紀實報導片,其鮮明的環保立場,揭示了紀錄片應具備創作者的觀點和位置。1990年代末至2000年初期,他先後製作了《1997香港人在台灣》、《九七前後:台灣人在香港》、《離鄉背井去打工》等,持續關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的結構性問題。《離鄉背井去打工》劇照。(圖/TIDF提供)李道明同時也是台灣最早接觸原住民題材的創作者,自1988年與胡台麗合作《矮人祭之歌》以來,陸續攝製《蘭嶼觀點》、《排灣人撒古流》、《末代頭目》、《路,TSUENU》等一系列作品,對原住民文化習俗的呈現以及觀點的傳遞起了重要作用,也讓社會大眾對於原住民有更具體且客觀的認識。2013年,李道明將廿年來拍攝的所有關於原住民族的素材全部捐贈給原住民族電視台,妥善保存珍貴的部落影像。製作以外,李道明對於紀錄片的推廣及教學卓然有成。1985年,他與數位年輕評審決定讓金馬獎紀錄片入圍名單從缺,引發「什麼是紀錄片」的激烈論戰,紀錄片議題自此開始廣泛地被討論,能見度亦隨之提升。此外,他近40年的教學生涯,培育許多影視產業新血,深刻影響了這一代的紀錄片工作者。為了讓更多觀眾認識本屆傑出貢獻獎得主李道明,今年影展將特別放映他於2003年導演的紀錄片《離鄉背井去打工》,並將舉辦「叩問真實:關於紀錄片的幾個難題」論壇。更多資訊請關注TIDF官網、臉書及Instagram。
第13屆TIDF競賽入圍名單揭曉 黃信堯新作《北將七》雙料入圍
2022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於5月6日至15日在台北舉行,眾所矚目的三大競賽「亞洲視野競賽」、「國際競賽」及「台灣競賽」今日公布入圍名單,並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董事長藍祖蔚逐一頒發入圍證書。今年台灣作品表現不俗,導演黃信堯新作《北將七》雙料入圍亞洲視野競賽和台灣競賽,將於TIDF世界首映;去年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李永超《二○二○年的一場雨》,以七年紀錄影像映照家族今昔,堆疊出疫情下緬甸的膠著現況,一口氣入圍國際競賽和台灣競賽。「亞洲視野競賽」單元中,亞洲首映的《憂鬱之島》是導演陳梓桓以香港抗爭為主題的作品,探索抗爭經歷對抗爭者造成的影響,並藉此回望港人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國際競賽」單元中,《Eat Your Catfish》從漸凍母親的視角出發,在930小時的影像素材中萃取出一個瀕臨崩潰邊緣的家庭樣貌;《Crotch Stories》則運用定格影像和手繪動畫的形式,娓娓道出女性身體與分娩細語。導演黃信堯新作《北將七》雙料入圍亞洲視野競賽和台灣競賽。(圖 / TIDF)「台灣競賽」單元入圍名單中,亦不乏關注當今重要社會議題的作品。《庭中有奇樹》是導演曾威量在城中城大火前留下的珍貴紀錄,照見大樓居民飽含韌性的生活質地。廖克發以《野番茄》凝望高雄二戰台籍日本兵、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遺族、雄中自衛隊成員及軍事遺址 ,自日常影像中透析傷痕記憶。黃胤毓的《綠色牢籠》則取材沖繩邊陲西表島,探詢深埋礦坑的台灣故事,揭開90逾歲橋間阿嬤身扛的沈重歷史記憶。許哲嘉透過《捕鰻的人》貼身觀察捕鰻人社群,捕捉高風險職業的諸多挑戰,與人們身處其中所展露的真摯情誼。《庭中有奇樹》是導演曾威量在城中城大火前留下的珍貴紀錄。(圖 / TIDF)TIDF自去年底(2021)結束徵件,共徵得1,896件來自125個國家與地區的作品,歷經兩個月的初選,並由評審委員決定國際作品適合的競賽類別。策展人林木材指出:「TIDF作為國際之窗,希望觀眾透過作品看見這兩年世界發生的事情。今年競賽單元的入圍作品來自全球,乘載了各種議題,以及紀錄片基進的電影美學,非常感謝每一位創作者對於TIDF的重視與信任。」李永超《二○二○年的一場雨》入圍國際競賽和台灣競賽。(圖 / TIDF)為鼓勵國內紀錄片工作者持續創作、對接國際市場,國家影視聽中心與文化內容策進院首度合作,支持入圍本屆TIDF三大競賽「亞洲視野競賽」、「國際競賽」及「台灣競賽」之台灣創作者。未來提出具台灣元素的紀錄長片或紀錄片系列企劃,就有機會獲得最高200萬元的開發經費;製作過程中提出國際合資或合製企畫,更有機會得到最高美金30萬元(約台幣845萬)的投資。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等地舉行。
2022 TIDF開幕片《金門留念》世界首映 見證兩岸60年變遷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日公布開幕片片單,導演洪淳修睽違7年的最新力作《金門留念》將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世界首映,為影展揭開序幕。本屆影展主視覺亦同時發布,以超現實童趣風格呼應「後疫情」、「潛未來」的生活狀態,詮釋影展「再見・真實」的核心精神。2022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開幕片《金門留念》耗時7年拍攝。(圖/TIDF)《金門留念》耗時7年拍攝3位金門居民,並運用大量照片與檔案影像,將鏡頭對準因國共戰爭流離失所的在地相館老闆、對蔣經國又愛又恨的退役台灣軍官,以及為追尋台灣夢外嫁來此的四川姑娘。他們因不同原因定居金門,三人的青春與經歷交相映照,在戰地的最前線,輻射出兩岸一甲子的歷史變遷。藉由此片,洪淳修希望能明晰自己對金門的疑問,也給遠在三百公里之外,那座「抗中保台」方興未艾的島嶼,提供歷史的借鏡。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主視覺以超現實童趣風格呼應「後疫情」、「潛未來」的生活狀態。(圖/TIDF)洪淳修曾以《河口人》入圍2006年TIDF,並以《刪海經》勇奪2014年TIDF新世代觀點獎以及台北電影獎、金穗獎等,得知《金門留念》獲選開幕片後,洪淳修欣喜回顧與影展的緣分,表示首次參加影展時還是剛畢業的少年,再次參與已成家立業,如今有幸獲選開幕片,孩子已是國小生。洪淳修特別感謝家人與TIDF一路的陪伴與支持,期許自己持續創作,希望未來「還能再TIDF一次!」《金門留念》耗時7年拍攝3位金門居民,記錄下輻射出兩岸一甲子的歷史變遷。(圖/TIDF)TIDF策展人林木材表示,《金門留念》有紮實的田野調查與獨特的導演觀點,透過對金門的貼身觀察,以阿兵哥留念的沙龍照為起點,再從軍旅生活和戰地記憶,帶出數十年來台灣與中國幽微的政治變化,詼諧之餘帶有反思,幽默之中藏有批判,很榮幸能有如此通俗好看的作品做為本屆影展的開幕影片。而今年TIDF的主視覺再次邀請上一屆設計師吠塔拉操刀,擷取入選「記錄X記憶」單元,泰國導演吉塔林.伍堤凡(Jittarin WUTHIPHAN)短片 《仍在我心》(Still on My Mind)中的元素延伸創作。全片僅運用既有照片進行加工、塗鴉,結合藝術家Angela DEANE繪於照片上的鬼魂作品,藉以講述一段與泰皇逝世相關的個人創傷回憶,短而有力。2022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開幕片《金門留念》海報。(圖/TIDF)主視覺採用其再製影像的手法,呼應節目內容,以「潛未來」、「後疫情」為關鍵字發想,提取片中各式鬼魂形象,搭配童趣風格的手寫字與塗鴉,襯以舊筆記本紙張仿若檔案資料的質感,重新定義並反轉觀者對於紀錄影像的既定印象。《金門留念》以影像帶出數十年來台灣與中國幽微的政治變化。(圖/TIDF)疊繪於照片上的鬼魂,顯示著生活中的陌生轉變,使人懷疑起眼前所見的真實;而蒙面鬼魂亦如後疫情時代日日佩戴口罩的人們,再難看見彼此的真貌。超現實的畫面,即是對TIDF核心精神「再見・真實」的再一次擴延。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於5月6日至5月15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等地舉行,蒐羅國內外近150部精采紀錄片,期待以多元豐富的內容,拓寬觀眾對紀錄片的想像。亞洲視野競賽、國際競賽、台灣競賽入圍名單將於2月15日揭曉,更多節目內容也將陸續公佈,詳情請密切關注TIDF官方網站、Facebook專頁及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