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Bs
」 銀行依循聯合國最新影響力分析工具 接軌國際永續需求 中信銀行發布「2022責任銀行原則報告書」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積極發揮金融業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影響力,2019年自願遵循聯合國「責任銀行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Banking, PRB),依循實施要求,於今(29)日發布《2022責任銀行原則報告書》,率先國內銀行同業採用國際最新影響力分析工具並經第三方確信,揭露中國信託銀行業務關注並致力推行之影響力領域執行目標、2022年工作成果及2023年重要進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ited NationsEnvironment Programme Finance Initiative, UNEP FI)與逾30家國際金融機構於2019年共同發起PRB,為全球金融業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與《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之重要標竿,目前全球自願遵循PRB的銀行總資產合計達90兆美元,其中包含三分之二的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 G-SIBs)。中信銀行響應PRB推動影響力經濟的精神、擴大永續影響力,本次發布之報告書完整應用UNEP FI影響力分析工具及自我揭露報告框架,透過依循UNEP FI影響力分析工具對應國際各項永續議題之衡量指標、蒐集臺灣政府永續發展統計數據、研究報告等資料,辨識出核心營運據點及業務所在地之永續需求,進一步分析銀行業務及服務之潛在影響力,以「氣候變遷」與「普惠金融」作為優先影響力領域,設定持續推動的工作目標。中信銀行依循UNEP FI官方指引以更縝密的方法論應用影響力分析工具,確保優先關注之永續領域和重點工作與全球永續需求更趨一致。在「氣候變遷」領域,中信銀行積極推動低碳營運與低碳轉型,依循母公司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所訂定之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 SBT),對於投融資部位中商用不動產、發電業專案融資、綜合發電業融資及一般產業中長期授信、投資等業務之中長期減量目標建立行動計畫。相較國內通過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審查之金融機構,中信銀行將全產業之中長期授信部位,與投資部位之上市櫃股債、ETF及共同基金納入目標範疇,推動減量所涵蓋之資產類別最為全面;而中信銀行行動計劃實施範圍涵蓋核心營運所在地臺灣、海外分行以及日本、美國、加拿大、印尼及菲律賓等子行,減量涵蓋區域最廣。而在「普惠金融」領域,中信銀行致力提升服務品質與照顧弱勢族群,著重「公平待客及服務品質」及「金融友善服務」兩大主題,承諾將客戶滿意度、客訴7天結案率以及客訴問題處理妥適率為衡量指標,其中設定客訴問題處理妥適率逾90%,力求客戶問題可獲得妥適處理,不僅追求處理效率,更在乎客戶感受,進而提升客戶體驗好感度;此外,中信銀行將持續強化於全臺分行配備無障礙櫃臺及提供雙語服務,目標2025年涵蓋率達100%,同時應用全臺逾7,000臺ATM網絡布建無障礙ATM與視障使用者專屬功能,目標無障礙ATM臺數維持銀行業之冠,使各類型客群均能享有貼心便利的金融服務。中信銀行以聯合國PRB為永續發展指導原則,提升金融業影響力,將持續以積極的態度,擘劃永續經營藍圖,戮力肩負起企業永續引領者的角色。
惠譽信評:台灣民營銀行經營環境穩定 評等撐得住
金控集團旗下子公司,獲利表現最為穩當,就屬銀行!全球三大信評機構之一的惠譽信評,23日公布受評的台灣民營銀行業2023年經營相關數據預估,資產報酬率(ROA),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分別能有0.5%、0.78%,維持2022年的水準,甚至是過去三年的一致水平。惠譽信評金融機構評等副總經理黃嬿如表示,台灣的銀行在金控集團中,向來呈現一致的風險概況、足夠的資本緩衝,以及穩定的經營環境,因此受評銀行機構的信用體質及評等維持的相當穩定,疫情期沒有受到外部環境衝擊而發生對評等的衝擊,反而有板信銀行、台中銀行評等升級的特殊案例。惠譽今年2月將「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 的政府支援評等由'a-'調升至'a',黃嬿如指出,是基於政府對國內民營銀行的支援意願有所提升,因這些銀行對整體金融系統又有高度、且持續上升的相互關聯性。惠譽也肯定,主管機關將持續維護金融系統的穩定。在此次的調整中,惠譽授評的民間銀行之一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A/穩定) ,具有民營D-SIB身份,其政府支援評等亦隨著從'a-'調升至'a'。 而同為惠譽授評的台新國際商業銀行及永豐商業銀行(皆為BBB+/穩 定)的政府支援評等,亦從'bb+'調升至'bbb-',反映了惠譽重新評估主管機關提供支援的意願及相對的能力。至於其他受評銀行的政府支援評等,惠譽信評金融機構評等副總經理陳怡如表示,因其有限的系統重要性而維持不變。她強調,儘管部份民營銀行的市場地位較小,受益於台灣較為緩和的通貨膨脹與升息速度、以及充沛的系統流動性,銀行的資金來源及流動性概況應將維持穩定。相對上,金控旗下的保險公司面臨自營投資部位和外匯風險,獲利表現波動極大,這兩年又有產險子公司的防疫保單虧損,銀行子公司的獲利表現就顯得穩定許多。惠譽預期,受評台灣民營銀行的獲利能力將於今年維持穩定,估計2023年放款成長約6%、淨利差6基點,陳怡如指出,應可抵消微幅增加的紓困放款相關之信用成本,銀行將透過穩定的獲利能力及適當的資產負債表成長來維持其核心資本水準。
大到不能倒 金管會23日公布:台灣6銀行首度交「生前契約」
大到不能倒的銀行一旦出問題恐危及整體金融市場,必須預先「立遺囑」。金管會23日公布,2021年台灣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名單,與2020年相同,即中信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兆豐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及第一銀行等,六家銀行目前都符合今年的資本適足率門檻、且通過壓力測試,並交出首次「經營危機應變措施」,也就是大銀行的「生前契約」。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表示,由於這些銀行規模極大,一旦出現流動性風險、資本適足率不足或重大經營危機時,都必須預先準備,如緊急增資、處分資產、裁撤分行、停止部分業務等,避免波及其他金融機構,目前這六家銀行都已交出經營危機應變措施,先由存保公司初步檢視合理性、可行性及妥適性,金管會再最終檢視是否過關。同時金管會重申,系統重要性銀行即是金融市場具有領導性地位的銀行,期許六家D-SIBs能為金融穩定承擔更多責任與使命,在業務面、行為面、公司治理面等要起示範作用,即要作模範生。侯立洋表示,金管會會特別關注這六家銀行,若出現不妥適行為、犯錯,也會更嚴格檢視及處理,如先前兆豐銀行房貸被詐貸,即有因其為大型重要銀行,所以罰鍰1千萬元。這六家銀行除了每年要進行壓力測試、要立生前契約外,資本適足率也要比一般銀行高,一般銀行普通股、第一類資本及整體資本適足率要達7%、8.5%及10.5%,這六家銀行到2025年要達11%、12.5%及14.5%,要比一般銀行多4個百分點,即2%的額外法定資本要求、2%內部管理資本要求。2021年中信等前五家被指定銀行即要達8%、9.5%及11.5%,一銀因為晚一年被指定,所以少0.5個百分點,依六家銀行6月底的數字來看,今年都過關,但若以2025年的標準來看,侯立洋說,兆豐銀及一銀仍未完全達標。
第一銀行入列 「大到不能倒」銀行添第6家
「大到不能倒」的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名單新增一家第一銀行。金管會24日宣布第二波系統性重要銀行,2019年第一波系統性銀行名單有五家,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台北富邦、兆豐及合庫,今日宣布新增指定一銀為第六家系統性重要銀行。金管會指出,為確保銀行體系健全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並強化我國具系統重要性銀行之風險承擔能力,以降低其如發生經營風險對金融體系之衝擊,金管會前已邀請中央銀行、財政部及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組成工作小組,完成D-SIBs篩選架構及強化監理措施,於2019年12月修正發布「銀行資本適足性及資本等級管理辦法」及訂定「系統性重要銀行篩選標準及實施要求」之令。金管會指出,依上開管理辦法及令釋規定,經指定為D-SIBs者,應自被指定之日次年起,分4年平均提列2%額外法定資本要求及2%內部管理資本要求,並向主管機關申報「經營危機應變措施」及每年辦理並通過2年期之壓力測試。其中有關提列2%內部管理資本要求及申報「經營危機應變措施」等2項強化措施,因應疫情發展及參考國際作法,金管會於2020年7月2日發布補充規定予以延後1年實施。金管會表示,D-SIBs在金融市場係具有領導性地位之銀行,期待5家D-SIBs及本次新增之第一商業銀行能為金融穩定承擔更多責任與使命,在業務面、行為面、公司治理面能全面帶動提升金融業經營之穩定及健全。金管會秉持我國資本適足性規範持續與國際接軌並因應我國實務發展之原則下,在提升我國D-SIBs之損失吸收能力後,對於強化我國金融穩定應有相當之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