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12
」【3D列印也抗疫4】飆速狂印! 2小時可產出30個面罩
列印3D防護面罩除了一台3D列印機,還需要「PLA抗菌聚乳酸」和「PA12」這兩種極普通且容易取得的塑膠材質。PLA是一種以玉米澱粉為基底的塑化環保材質,雖然對食物和人體的傷害較低,但耐久性不高;超市販售的塑膠便當盒,多是PLA材質。PA12就是常見的「尼龍」(Nylon、人造纖維塑料)。三緯國際副處長舒家誠解釋,「在3D列印領域中,列印所需的材料成本算是最少的。」目前三緯國際設計生產的3D防護面罩僅一種尺寸,為了給不同頭圍的民眾使用,還以手工的方式加上鬆緊帶。「也可以在電腦軟體做好參數設定,列印出不同頭圍、臉型尺寸的頭冠,甚至還能一次印出不同頭圍尺寸的頭冠。」舒家誠說。這台MfgPro230 xS列印機一次可印出30個防護面罩(頭冠部分),光列印僅需兩小時左右;印完之後,還需靜置降溫,全部處理過程加起來大約八小時。「金寶電子集團在泰國、美國都有合作的醫療院所,若當地有需求,我們都是直接印出來送給對方,因為使用3D列印來印防疫物資,其實非常耗時,我們能幫忙就盡量做。」每次列印的頭冠件數可從軟體設定,最多一次可列印30個。(圖/馬景平攝)如果台灣的醫療單位有相關需求,就直接購買一台3D列印機?「其實如果醫院購買了列印機,對醫護人員其實無形中增加了工作負擔,因為很費時。而且3D列印機購置對醫院也是一項成本。」舒家誠說,像醫院的新生兒室,如果需求量並不大,只是印給小Baby用,就很適合用3D列印機。
【3D列印也抗疫5】應用無遠弗屆! 連呼吸器的零組件也能印
3D列印應用確實無遠弗屆!就連呼吸器裡的關鍵零組件:「增壓器」也是使用3D列印技術,它的作用是讓氣筒增壓,達到少量製造和快速產出之目的。甚至有些醫療用大型呼吸器需要用到「分流管」,3D列印則可依需求製作成不同的分流管和連接器,供醫療照護機構裡的呼吸器做分流使用。呼吸器裡的零組件:「增壓器」就是使用3D列印技術製作出來。(圖/馬景平攝)金寶電子也將運用3D列印技術,投入呼吸器量產。「這台跟ICU加護病房裡使用的呼吸器有很大差別,它是一種個人使用的呼吸器。」三緯國際副處長舒家誠說,這種「個人呼吸器」可謂是專業醫療呼吸器的替代方案。除了具備基本的外力輔助呼吸功能,也能調整呼吸頻率、調整供氧量;目前售價未定,大約落在新台幣6萬元到9萬元之間。此外,3D列印除了印防護面罩,還能印「防護口罩」,這種軟質塑膠口罩的特色是以「數位客製化」掃描人臉,絕對符合個人臉型,還能清洗重複使用。「這是提供給一些醫療口罩資源匱乏的國家『救急之用』,需在口罩內層加上一層不織布,加強防護。」舒家誠強調,但這種口罩可能無法達到醫療等級的防護效果。塑膠製的防護口罩也是用3D列印出來,可印出各種不同尺寸,提供給臉大臉小的人使用。(圖/馬景平攝)另外還有「3D口罩塑型壓條」和「3D口罩減壓調節扣」,這兩種配件都是搭配口罩使用。前者是為了解決口罩尺寸與臉型不符的窘況,例如小臉族或幼童口罩,因此利用3D列印製作出不同的塑型壓條。3D口罩塑型壓條是為了解決口罩尺寸與臉型不符的窘況。(圖/馬景平攝)「3D口罩減壓調節扣」則是為了緩解長期戴口罩之下,耳背產生的疲勞感,使用PLA抗菌聚乳酸材質或PA12塑料兩種材質印出;可依個人需求調整口罩耳掛長度,大人小孩都能用,用以消除耳後勒痕。3D口罩減壓調節扣用來緩解長期戴口罩之下的疲勞感。(圖/馬景平攝)金寶電子長期深耕東南亞市場,在當地政府的協助下,已快速取得醫療許可證,五月起將在菲律賓、泰國和美國等各廠,月產二百萬片醫療用口罩與一千套醫療用呼吸機,協助當地度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