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CE
」 俄羅斯前美國駐歐安組織大使訪台 吉爾摩掛保證:川普勝選將再次支持台灣
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命的共和黨籍前駐「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簡稱歐安組織)大使吉爾摩(James Gilmore)於4日出訪台灣時聲稱,他相信這位前總統如果重新入主白宮,將再次支持台灣。據《路透社》的報導,回顧歷史,川普在2016年贏得大選後不久,隨即與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進行通話,此舉徹底激怒了北京,但也讓台北感到歡欣鼓舞。川普時期的美國駐歐安組織大使吉爾摩4日在位於台北的台灣智庫「財團法人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CAPRI)上發表演說:「我相信川普就任總統後會還是會支持台灣,因為他在首個總統任期就是如此。」他也向記者強調,川普不是孤立主義者,而是試圖讓美國盟友更加重視自身的國防事務。據悉,吉爾摩將在訪台行程中會見蔡英文,但不會與即將在5月20日就職的候任總統賴清德會面。他也表示,自己將向川普報告此次訪問的情況,並轉達來自台灣的任何訊息,「我非常期待寫1份報告提交給川普。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如何處理這些報告,但我已下定決心,可以提供協助。」1998年至2002年間曾任維吉尼亞州州長的吉爾摩補充,他認為台北和華府之間的溝通管道已經很牢固,自己不需要充當使者。前「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蓋拉格。(圖/達志/美聯社)今年,台灣接待了幾位作為美國2黨代表團一部分的共和黨議員,其中包括2月份出訪的前「美國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on the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主席蓋拉格(Mike Gallagher)。而蓋拉格當時也聲稱,無論誰贏得總統選舉,美國都會繼續支持台灣。
打破協議再交火 以哈月底停戰掀波瀾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27日同意將停火期限延長48小時至30日,但雙方於28日打破停火協議,北迦薩發生爆炸及交火事件,讓停火驟生波瀾。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將於本周到訪以色列,這是自10月7日以哈衝突以來,布林肯第3次走訪以國,他將在期間呼籲以色列,讓巴勒斯坦獨立建國。以軍28日稱,在商定的停火線內,有3枚爆炸裝置在迦薩走廊北部2個不同地點的以軍部隊附近引爆,雙方發生交火,哈瑪斯先違反了停火協議。但哈瑪斯也反控是以軍違反停火協議。以哈在卡達斡旋、埃及和美國的協助下達成的4天休戰協議,自24日開始,原定於28日結束,卡達外交部27日在社交平台X宣布,以哈同意將臨時停火協議再延長48小時,至30日上午。哈瑪斯也發表聲明說,已達成協議,「將臨時人道主義停火再延長2天,條件與之前相同」。哈瑪斯27日釋放了11名人質,其中包括2名母親及9位孩童。這11名人質都是雙國籍者,包括3名法國人、2名德國人和6名阿根廷人。作為交換,以色列也再釋放33名巴勒斯坦囚犯。以色列也收到哈瑪斯28日釋放的10名新人質名單。以方相信還有約173名人質在哈瑪斯手中,其中還有17名外國人。《路透》報導,布林肯本周將到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訪問。他還計畫訪問北馬其頓首都史高比耶(Skopje),參加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會議。美國國務院一位匿名高級官員27日說,布林肯將在訪問以色列時,強調需要持續增加對迦薩地帶的人道主義援助,確保所有人質獲釋,並加強對迦薩地帶平民的保護。該國務院官員還說,布林肯將讓以色列知道,如果以色列能在迦薩消滅哈瑪斯,美國希望看到建立一個獨立巴勒斯坦國的必要性。在結束對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的訪問後,布林肯預計到杜拜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
不鳥逮捕令…普丁開車突訪馬立波 開戰後首次赴烏佔領區
國際刑事法院近日以戰爭罪對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出逮捕令,但他在18日晚間突然訪問了烏克蘭港口城市馬立波(Mariupol),這也是他自戰爭開打來首度訪問頓巴斯地區,他親自在晚間開車,還和當地居民聊天,這被視為對逮捕令的蔑視。據《衛報》報導,普丁突然訪問馬立波,是他自俄烏戰爭開打以來,第一次訪問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佔領區,他想表達對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令的蔑視。俄羅斯官媒稱,普京先坐直升機飛往馬立波,參觀完城市後,還開著自己的車參觀了幾個地點,並與當地居民交談,聽取了一份關於該市重建工作的報告。普丁跟民眾聊天。據了解,馬立波在去年5月的一場戰爭中淪陷,俄軍毀了鋼鐵廠,這是烏軍在該市的最後據點。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說,俄羅斯轟炸馬立波婦產醫院,已觸犯了戰爭罪。而普丁18日也有前往離馬立波不遠的克里米亞半島,紀念俄羅斯吞併半島9週年。基輔當局表示,自去年2月以來,已有1.6萬多名烏克蘭兒童被驅逐到俄羅斯,很多人被安置在社福機構和寄養家庭中。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姆汗(Karim Khan)說,如果普丁踏上該法院任何一個成員國,他會被逮捕。報導指出,普丁沒有對逮捕令發表看法,但這也加深他在國際上的孤立,儘管他不太可能馬上被審判,因為俄羅斯不承認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克里姆林宮認為,這是無效的。此外,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日將訪俄和普丁見面,此行將重申兩國領導人的牢固關係,並為莫斯科提供一個機會,強調它並未被孤立。據悉,習近平的訪問被解讀為對普丁的支持,習近平稱,普丁是他最好的朋友。報導稱,習近平也想向各國證明,他也可以成為制約普丁的力量,阻止他在烏克蘭部署核武器。
拉脫維亞議員不滿俄參加歐安會 現場飆罵俄代表
在俄烏戰爭於2月24日屆滿一周年之際,拉脫維亞代表議員科爾斯(Rihards Kols)於23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簡稱歐安)會議上表示,允許俄國代表參加會議是一種「恥辱」。他並以之前烏克蘭堅守蛇島戰士的髒話,現場飆罵俄羅斯代表團:「俄羅斯軍艦,滾蛋吧。」(Russian warshipgo f..k yourself)。椅子上披了烏克蘭國旗的科爾斯於歐安會議上表示,自己沒辦法和俄羅斯的代表坐在同一個房間裡,尤其普丁在成千上萬的烏克蘭人被殺後,還表現得若無其事,認為歐安組織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價值觀和法規,而不是放任俄羅斯「這頭房間裡的大象」,照常出席國際活動。科爾斯直言,俄羅斯投票吞併了獨立國家的領土,包含頓巴斯地區、刻松、扎波羅熱和盧甘斯克。如果有人問他誰是戰犯,那麼他會指著坐在房間後面的俄羅斯代表團。科爾斯批評,會議讓該代表團出席簡直是種恥辱,但在座的人卻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科爾斯還引用戰爭初期、著名的堅守烏克蘭蛇島戰士名言,飆罵:「俄羅斯軍艦,滾蛋吧。」主辦國奧地利對此回應,作為東道主,它有義務向所有歐安組織成員國的代表發放簽證,而烏克蘭和立陶宛代表則以抗議俄羅斯與會為由、拒絕出席。而俄羅斯代表團在會議上發言期間,在場也有不少國的代表集體退場。
普丁告訴馬克宏「軍演結束後撤軍」 烏克蘭內政部長遇砲擊…影片曝光
烏克蘭內政部長莫納斯特斯基(Denys Monastyrskiy)等官員們19日視察前線,結果遇上砲擊,眾人們倉皇找掩護,所幸沒有人受傷。而法國總統馬克宏辦公室則表示,馬克宏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通話,普丁告訴馬克宏,將在完成軍事演習後離開白俄羅斯。根據CNN報導,烏克蘭內政部長莫納斯特斯基(Denys Monastyrskiy)等官員、記者19日視察烏克蘭東部前線期間遇到砲擊,碎片落在他們百公尺的範圍,眾人倉皇尋找掩護,所幸沒有人受傷。莫納斯特斯基表示,這情況是第一次遇到,每次聽到砲聲都要停下來,「我們與地面上的士兵進行了交談,這種精神非常勇敢,所有人都為任何情況做好了準備。」另外根據法新社報導,愛麗舍宮(Elysee)表示,馬克宏與普丁通話105分鐘,雙方同意俄羅斯、烏克蘭和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將於周一進行三邊會談。而在電話中,普丁向馬克宏重申,俄羅斯軍隊將在完成軍事演習後離開白俄羅斯。法國方面表示,這一說法「必將得到證實」,並補充說,這似乎與白俄羅斯政府的聲明互相矛盾。而愛麗舍宮(Elysee)一名消息人士則稱,馬克宏和普丁對誰應對烏克蘭東部緊張局勢負責有不同的看法,馬克宏將責任歸咎於俄羅斯分裂分子,普丁則表示緊張局勢是烏克蘭的錯。克里姆林宮聲明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和法國總統馬克宏周日在電話中討論了加強尋求外交解決方案,以應對烏克蘭東部不斷升級的危機的必要性,「鑑於局勢的緊迫性,總統們承認有必要通過外交手段,加緊尋求解決方案。」克里姆林宮補充,這些接觸應有助於恢復停火制度,並確保在解決頓巴斯衝突方面取得進展。
烏克蘭東部爆炸…親俄分子:烏軍幹的…普丁下令接收難民每人發萬元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緊張,根據媒體報導,烏克蘭東部城市城市頓涅茨克,已被反叛分子佔領,不過就在稍早發生爆炸後,親俄組織「頓涅茨克共和國」發言人就控訴,這一切正是烏克蘭軍隊所為;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Putin)也下令,要相關單位前往烏俄邊境的羅斯托夫州,為接收烏克蘭難民做準備。綜合外媒報導,「頓涅茨克共和國」發言人表示,一輛汽車在頓涅茨克政府大樓前發生爆炸,該車輛為「頓涅茨克共和國」民兵理事會主席所有,所幸在這起爆炸事件中無人傷亡。在爆炸發生前,「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已紛紛將難民撤往俄羅斯,他們會這樣做的原因是,認為烏克蘭軍隊部署了火藥,在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的襲擊會導致大量傷亡,目前預計會有70萬人撤離至俄羅斯;他們更指出,這場汽車爆炸是烏軍所為。俄羅斯總統普丁已下令,要相關單位前往烏、俄邊境的羅斯托夫州,為烏克蘭東部的難民提供保障,向每位從烏克蘭進入俄羅斯的難民提供1萬盧布(約3599元)救助金。俄羅斯上月底在烏克蘭邊境安排10萬兵力,美國駐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簡稱歐安組織)大使卡本特(MichaelCarpenter)昨(18日)表示,俄羅斯可能將兵力提升至17至19萬人,是繼二戰後最大的軍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