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H聯盟
」 電動車 鴻海 MIH聯盟 劉揚偉 EVMIH三人座概念車Project X東京車展首亮相 支援Gogoro換電瞄準物流市場
MIH開放電動汽車聯盟(MIH Consortium)今(25)日於東京車展(Japan Mobility Show)發表全新三人座概念車Project X及鎖定物流運送的解決方案Project Y,並搭載Gogoro換電系統,瞄準共享汽車、叫車服務、食物快遞與貨物運送市場。這輛MIH首度展示的Project X,是聯盟在移動領域的第一個代表作,不僅具有可動態調整的座椅、滿足2或3人的搭乘需求,還有方便人員上下車、卸貨的滑門設計,並採用Level 2到Level 4自動駕駛客製化,同時採用獨特的固定式充電+可換電設計,可透過Gogoro智慧電池交換平台更換電池。MIH Project X概念車輕巧,不過後座具備大空間。(圖/MIH提供)在車用資訊娛樂系統(IVI)及電子電器架構(EEA)的部分,MIH聯盟目前已與工業富聯(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FII)展開深度合作。由於雄厚的先進資通訊(ICT)產業背景與豐富的經驗積累,工業富聯躋身一階(Tier 1)供應商之列,更跨足智慧駕駛域(Smart Driving Domain)、智慧座艙域(Smart Cabin Domain)、和智慧聯網域(Smart Connectivity Domain)車用3大關鍵領域,提供全方位產品解決方案。MIH Project X概念車具有固定式充電+可換電設計,Gogoro為換電合作夥伴之一。(圖/MIH提供)面對下一代車輛的集中化架構,零組件減量,以及車輛輕量化等趨勢,工業富聯也推出顧問式服務,為客戶量身打造智慧解決方案。不僅如此,MIH聯盟也同步發表鎖定物流運送的解決方案Project Y,包含電動貨/卡車的開發、車隊管理(Fleet Management)軟體、能源管理軟體、能源基礎設施顧問服務,以及碳追蹤平台,協助物流業者實踐減碳環保的目標。MIH開放電動車聯盟執行長鄭顯聰表示:「MIH聯盟協助B2B業者從油車轉向電車,打造簡單、便利、永續的體驗。」
EV降價台廠嗨3/村田預估被動元件用量大增 國巨陳泰銘也靠併購升級打國際盃
相較於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仍弱,電動車已成為接下來科技廠要全力衝刺的領域,而台系零組件廠也積極搶攻,像是被動元件廠龍頭國巨(2327)早已透過併購,強化車用領域的布局,升級競爭力。國巨在2018年開始,因為日系被動元件廠村田(Murata)、TDK等公司將旗下被動元件產品轉至汽車市場造成市場大缺貨,國巨在當時趁勢搶佔市占,同時也讓公司財務有所調整,並進行體質轉型。根據全球最大被動元件廠村田(Murata)日前在財務會議上釋出的消息,光是動力系統,一般燃油車約需要用到300-500個MLCC(積層陶瓷電容),如果是純電車,用量就增加到2000-2500個,同時自駕需求也大量增加MLCC用量,預估一台車的用量將超過1萬個。全球被動元件龍頭廠村田(Murata)日前在財務會議上分析,一台具備自架功能的純電車將使用1萬個MLCC。(圖/翻攝自村田官網)國巨接連併購了基美、普思、施耐德、賀利氏等天線及感知器廠,還加入鴻海(2317)MIH聯盟,而其中關鍵就是普思跟基美,在車用高端市場佈局密密麻麻。法人指出,國巨在併購基美後,旗下產品包括電容及電阻也陸續打入特斯拉供應鏈。國巨董事長陳泰銘陳泰銘指出,三年前併購了基美,加速了國巨的發展,「因為併購,讓國巨取得通路、專利、及全球化人才!」說到併購,陳泰銘有一套獨特的作法,也就是在景氣下滑時才會出手。陳泰銘曾說,國巨在過去很少在產業景氣好的時候大幅擴充,因為在市況好的時候,設備交期要18個月,等到設備來了,產業也可能開始向下,因此不在景氣好時擴充,這樣的好處是有足夠的財務能力,對於設備、材料的議價,會有比較好的價格,也會讓公司跟同業有比較好的競爭條件。隨著陸續切入高階市場,國巨內部目標也設定要在2023年,讓公司整體高階產品營收比重拉高到80%。陳泰銘指出,因為高階產品比重越高,公司就越能降低景氣波動的影響,相較於國內同業MLCC大多在中低容,日本同業則是小型化、高容為主,而國巨透過併購,已經脫離以大中華區消費性電子為主的商業模式。另外華新科(2492)則是默默佈局車用領域,法人指出,華新科正規畫要將產品布局轉向車用等級的電容及晶片電阻,如果順利的話,有機會推升華新科車用產品比重繼續增加。華新科也規畫要將產品布局轉向車用等級的電容及晶片電阻。(圖/報系資料照)
CES搶商機3/半導體、電動車主流趨勢持續 台積電法說領軍 鴻海、裕隆蓄勢待發
美國消費電子展落幕,大家都在觀察哪些產品有機會成為接下來的熱銷產品,法人指出,不過整體來看,像是AI相關的半導體、電動車還是市場主流,預料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信邦(3023)、貿聯(3665)、鴻海(2317)及裕隆(2201)都值得觀察。台積電10日公布2022年12月營收為1925.6億元,月減13.5%,年增 23.9%;累計2022年營收為2兆2638.9億元,年增42.6%。由於台積電12日將舉行法說會,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指出,台積電今年的資本支出應還會再降,一般預料降幅約20%。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慧明受訪時表示,台積電今年的資本支出應還會再降。(圖/陳慧明提供)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日前多次強調,半導體廠刪減資本支出有利於營運落底反彈,而台積電近期股價似乎也已經先行反映資本支出可能下修的利多,接連站上半年線及季線等中長期居線,同時也收復了約460元的巴菲特防線。聯發科今年在CES首次展示全球端到端Wi-Fi7生態系統,持續把5G、AI、WiFi等技術導入現有產品線,並拓展商機至各場域的應用上。而在車用部分,聯發科5G數據晶片也已跨入車載資通訊系統領域。分析師李蜀芳指出,鴻海(2317)跟MIH聯盟連接推出新車,當然就會用裕隆的品牌發表,不過要注意的是,裕隆去年因為有產險的風險,因此建議短線先要避開年報可能的利空,等到年報公布之後,再來介入。展望今年的裕隆,目前法人普遍預估全年EPS 6元,以此推算,本益比10倍的話,大概股價接近60元附近可以低接,觀察裕隆線型,應該是屬於60-70元附近的區間操作為主。分析師認為,裕隆短線會有年報的利空影響,投資人可等到年報公布之後,再來區間操作。(圖/報系資料照)至於鴻海,近期股價失守百元大關,但從月線角度來看,其實也沒有破底,因此對於長線投資人來說,是可以長期佈局的價位。李蜀芳認為,主要還是因為蘋果iPhone 14銷售不如預期,加上之前的疫情影響,另一個關鍵是MIH對於鴻海的貢獻也不如外界預期。展望今年,電動車的相關營收貢獻還是推升鴻海股價的關鍵,但是就市場預估,要出現大幅成長的機率不高,除非接到其他車廠的訂單,或是電動巴士有更多的訂單湧入,不然預期鴻海在110-120元附近仍有相對大的套牢區間。至於信邦及貿聯-KY則是電動車零組件線材供應商,信邦2022年營收首度突破300億元大關,來到308.86億元,年增20%。信邦表示,公司主要五大產品中,去年營收以汽車產業成長47.5%居首位。貿聯-KY是特斯拉(Tesla)線材主要供應商,法人指出,特斯拉Model Y在中國、日本及韓國降價促銷,應有機會拉升出貨量。
吳東亮認同MIH聯盟打團體戰 劉揚偉曝「電動車發展三窘困」待解決
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今天(5日)就「電動車產業」公開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言,現階段台灣電動車最缺乏的是整車研發、測試與驗證的環境與人才,以及電動車使用環境的普及化,像是充電、智慧電網等基礎設施,公協會可以作為產、官、學界穿針引線的角色與平台,大家群策群力,一起讓台灣成為全球電動車產業最信賴與可靠的夥伴。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5日受邀出席工商協進會活動,並就電動車產業提出建言。(圖/工商協進會提供)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受邀出席工商協進會舉辦第264次公亮紀念講座時提出以上看法。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致詞時指出,台灣產業製造能力精良,不該繼續單打獨鬥只賺代工財,需要策略聯盟合作整合產業力量,才可能提升產業附加價值,成為推升經濟的新驅動引擎,他並對鴻海集團2020年推出MIH聯盟吸引全球逾2,500家策略夥伴加入構想深感認同。吳東亮並提到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是當今全球最重要的公共議題,運具電動化是日常生活中落實淨零排放的重要路徑之一。就製造業的角度而言,台灣具有半導體、ICT(資通訊)等領域的優勢,非常適合發展電動車產業。劉揚偉今天則以「台灣在全球電動車產業的機會與挑戰」為題發表演講,分享近日出席印尼B20峰會(Business 20)所提出「分享(Share)、合作(Collaborate)、共榮(Thrive)」理念。劉揚偉指出,台灣ICT產業正面臨包括全球致災性的極端氣候、起伏不定的新冠疫情,以及科技力所延伸出來的大國地緣政治角力等衝擊。面對可能帶來的衝擊,劉揚偉認為,應該善用群體智慧,以創新的力量來促進整體產業發展,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是台灣「百年一遇」的市場機會,也是台灣ICT產業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劉揚偉並分享鴻海集團投入電動車的經驗,台灣ICT產業最擅長的就是在當地快速打造大規模的產業鏈,鴻海集團結合自創的BOL商業模式,透過「建造(Build)、運營(Operate)、在地化(Localize)」,攜手客戶、當地政府、產業打造產業生態系,建立出海口。今天與會來賓包括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新光銀行副董事長李紀珠、總統府國策顧問林見松、中信銀行董事長利明献等200位工商界人士出席。
國內車市/鴻海MIH電動巴士高雄交車 65%零組件MIT!
由鴻海科技(2317)集團旗下鴻華先進科技自主開發的電動巴士MODEL T,於今(3)日正式交付30輛給三地集團旗下高雄客運,而後續配合政府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按營運需求進行交付。 此次交車儀式在高雄市市長陳其邁見證下,由鴻海科技集團暨鴻華先進科技董事長劉揚偉交付MODEL T方向盤予以三地集團執行長鍾育霖,也象徵鴻華先進首款電動車正式上路。MODELT也將加入高雄24區公車路線,攜手在地打造綠色智能交通生態系。陳其邁表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保意識抬頭,電動車產業的崛起已是必然發生的趨勢,高雄憑藉著金屬材料及精密加工能量,已為電動車產業發展奠定強大基礎,市府也打造在地專屬的「投資高雄事務所」,專人專案陪伴廠商排除投資障礙,客製化回應廠商需求。鴻海集團選擇插旗橋頭科學園區,將是高雄電動車產業最重要的一塊拼圖。車內儀表採用了電子式儀表板,並且整合各式安全資訊。(圖/張文玠攝)劉揚偉表示,今天是鴻華先進投入電動車產業以來,一個最重要的里程碑,MODEL T無論概念、設計、製造均在台灣,超過65%以上零組件皆由MIH聯盟成員和台灣供應商所提供,高雄是MODEL T的第一站,未來將結合鴻海集團全球電動車產業佈局陸續地開展。 MODEL T是加快推動零排放公共交通的開始,由三地集團將傾全力串連旗下各事業體,透過積極發展中的綠能光電、能源儲備、電車充電及綠電憑證等具體行動,持續投入資源打造綠色交通的新能源世代。 搭載內輪差警示系統,更將安全配備提升。(圖/張文玠攝)鴻海表示,作為鴻華先進首款自主研發的商用車,MODEL T無論動力性能、續航能耗、造型、安全配備等皆優於市場;全車採對稱、簡約風格造型設計,並領全台之先搭載內輪差警示系統,集安全性、高續航力、高科技於一體的新世代都會智能電動巴士。MODEL T安全性不僅滿足美國聯邦運輸管理局法規標準,在車輛測試中心(ARTC)也完成20萬公里加速耐久、1,000小時以上的剛性強度測試,可輕鬆應付公共交通需求,本次交付的MODEL T搭載300度車用電池,並提供客製化內裝,未來將以車聯網為基礎,把MODEL T作為市民服務平台,成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運輸工具。
鴻海電動巴士MODEL T高雄客運16日開上路 喊出拿下5成市占
鴻海集團(2317)與裕隆合資的子公司鴻華先進科技所開發的電動巴士MODEL T,3日正式交車給三地集團旗下高雄客運,由於搭上市區公車2030年電動化政策,鴻華也立下達成市占率50%以上的目標。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指出,MODEL T的概念、設計、製造全部都在台灣,目前有超過65%零件都來自MIH聯盟以及台灣供應商,預計在2024年自製零件將會提升到90%,雖然遇上大規模停電,但電動車作為綠能生態圈,都有ESS儲電系統,短時間的停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鴻華先進則針對MODEL T介紹,全車長12公尺、軸距6公尺,車寬2.5公尺、車高3.3公尺,最大總量17.89公噸,可搭載50人,車內配置人體工學座椅、氣氛燈、集中化駕駛座,有別於傳統公車,全車搭載電子式後視鏡,囊括全車死角,並符合美國聯邦運輸管理局法規標準。MODEL T採用電子式後照鏡,改善傳統公車的死角問題。(圖/張文玠攝)目前已經在車輛測試中心(ARTC)完成20萬公里加速耐久、1000小時以上的剛性強度測試,搭載300 Kwh車用電池;最高速度達90km/h,續航力300公里,最大爬坡力20%,直流快充只需2小時就能滿電。而高雄客運採用MODEL T電動巴士的車型,預計16日開始在高鐵左營、漢神巨蛋、捷運巨蛋站、捷運凹子底站、義享天地等站點開始營運。車內配置人體工學座椅,也提供客製化的配置。(圖/張文玠攝)
趨勢科技助攻MIH聯盟 以安全為設計基礎為電動車打底資安
研究指出,至2035年時全球銷售的汽車中,聯網智能汽車佔比預計高達80%,為兼顧汽車安全及資訊安全,MIH聯盟與趨勢科技合作,在MIH EVKit開發套件上,共同合作電動車以安全為設計基礎 的開放平台資訊安全。這項合作中,趨勢科技首度以安全為設計基礎 (Secure by Design) 概念制定並實作EVKit軟體的安全架構以及介面,除了提供一個安全的軟體執行環境,並可讓各項資料與數據得以安全的傳輸與存取,且在EVKit中提供車廠及第三方應用開發者方便、安全且具備認證機制的開發環境。MIH聯盟指出,未來的電動車主流是透過軟體定義,應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及車聯網,以提供各式各樣創新的個人化駕駛體驗。MIH 技術長魏國章表示,「為有效縮短開發周期和降低進入門檻,MIH正透過軟體定義車輛的方式替開發者創建電動車開放平台 此平台 由硬體和軟體組成,應用範圍涵蓋了完整的電動車開發與測試的生命週期,並提供開發者一個 電動車開放市集。」魏國章表示,趨勢科技是MIH在車輛安全上最重要的夥伴之一,協助MIH定義屬於電動車的通用安全框架,不但全面支援車載網路的入侵檢測、系統保護以及網路威脅防護等,更統一了開發者介面,幫助全球從事資安解決方案的合作夥伴,大幅降低參與建構MIH安全生態系統的門檻。趨勢科技核心技術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資訊長鄭奕立表示,2030年時行車數據所帶來的年增值可望達到4,000億美元、2035年時聯網智能汽車佔比預計高達80%,資訊安全勢必將成為聯網汽車最關鍵的要素之一。目前傳統汽車業常採用的外掛資安方案對未來的資安威脅並不是最有效的方式。解決連網智能汽車資訊安全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直接在軟體架構上採用以安全為設計基礎、具備資安防護機制的開發平台,才能有效提升未來汽車的資安。這套以安全為設計基礎的EVKit資安軟體架構包括 協助制定EVKit平台的安全架構與介面,提供安全的車端軟體安全執行環境,保護車端到雲端的資料傳輸、存取與身分驗證機制;提供具身份認証的雲端大數據管理及存取功能,車廠可以很容易的建立各種 AI 及大數據應用,如遠端監測,預測型維護及 虛擬安全管理中心(VSOC)等;EVKiT平台的資安功能存取介面,以便車廠軟體及第三方應用軟體可以直接融入以安全為設計的開放平台架構中;遠端全車韌體升級引擎(Secure OTA engine)及包含入侵主動偵測,人工智慧主動異常偵測,通訊異常偵測等主動安全防護機制。
鴻海科技日今登場 台股先攻月線16800點 萬七在望
進入美國第三季財報揭露旺季,上周五(15日)高盛獲利良好帶動銀行股大漲,比特幣突破6萬美元大關,激勵區塊鏈、虛擬幣相關概念股,同時中國人民銀行首度針對恆大集團違約事件表示看法,指出恆大問題僅是單一狀況,對於金融體系造成的鋒線也處在可控範圍內,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全面走高;台積電ADR漲2.04%;日月光ADR漲1.03%;聯電ADR漲1.46%;中華電信ADR漲0.18%。15日美股四大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上漲382.2點、1.09%,收35,294.76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73.91點、0.5%,收14,897.34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33.11點、0.75%,收4,471.3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23.2點、0.70%,收3,314.4點。美國科技股中,蘋果漲0.75%;臉書下跌1.15%;谷歌母公司漲0.15%;亞馬遜漲3.31%;微軟漲0.48%;英特爾漲1.04%;AMD漲0.12%;高通漲1.20%;NVIDIA漲0.53%;應用材料跌0.36%;美光跌0.18%。台股15日開高走高,權王台積電(2330)第三季獲利、EPS再創新高,激勵股價表現強勁,從科技股到金融股、傳產股等全面走揚,甫開盤不久大盤就漲逾250點、收復16500點大關,之後指數步步走高,最後台積電站上600元整數大關,台股也收在當日最高點,以16781.19點作收,大漲393.91點、2.40%,重新站上5、10日均線。櫃買指數也收復200點整數大關,以202.09點作收,上漲3.82點、1.93%,成交金額放大至700.39億元。台股集中市場與上櫃股票10月15日大盤走勢圖。(圖/翻攝自基本市況報導網站)集中市場15日成交金額增至2839.79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298.81億元,其中外資連2買、買超278.84億元,外資自營商買超0.02億元;投信中止連11買、轉為賣超4.87億元;自營商買超12.72億元、自營商避險買超12.12億元。法人表示,台積電公布第三季財報,外資雖然上調台積電目標價,但仍維持偏空的看法,此不利於台積電持續上攻,但鴻海科技日在今天18號登場,預料將會有更進一步消息公布,近期鴻海MIH聯盟將是大盤另一關注焦點,台股在上周五收復5、10日短均後,後續將面臨頸線16800點、月線反壓區,建議量能要放大至3000億元以上,否則將維持震盪整理不變。永豐投顧指出,台股連兩周都徘徊於16500點附近,雖然利空消息不斷,但是連續收長下影線紅k棒,逐漸打出底部;從日線看,上周五長紅超越10月8日高點,短期形成W底,技術指標也是築底,對短、中線有利。另,美股S&P 500與NASDAQ周線也是連兩紅,而且型態比台股更明顯。總結而言,在大反彈後,本周應有震盪,雖然萬七不易突破,唯多空趨勢扭轉,建議逢低買進,指數區間看16600點至17000點。跌深的電子股如IC設計、ABF等價值浮現,另外能源價格高檔,塑化還是有機會。
6兆美元競技場1/電動車就是長了輪子的iPad 台灣三軍團競逐大餅
隨歐美陸訂出2030年至2050年間燃油車禁售令,加快電動車(EV)上路時程,台灣隨之掀起前所未有的「大風吹」,不到2個月,科技業及傳統業各自抱團聯盟,形成三大軍團。 賓士新推出EQC電動車款,加速台廠搶進電動車產業。(圖/台灣賓士提供)先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為首,集結1,800多家的MIH聯盟成立,接著半導體老將力積電子董事長黃崇仁籌組TADA,8月初老牌商用車廠唐榮車輛也成立CTP聯盟。以2025年全球電動車市場3,000萬輛,規模6兆美元來看,「這是台灣進入產業鏈的機會。」劉揚偉說。機會就擺在眼前,投資人也要把握。特斯拉電動車2020年賣了50萬輛,穩坐電動車市場龍頭,激勵台廠供應商。(圖/翻攝自YouTube)疫情爆發的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兩樣情,燃油車賣7,700多萬輛,比前一年掉了1,000多萬輛,電動車逆勢成長20%賣出240萬輛。拓樸產業研究所指出,2021年電動車將成長40%,賣出340萬輛。媒體《EV-Volumes》則預估今年全球電動車(含電動卡車、巴士)銷量將達640萬輛,年增98%,幾乎翻倍。和碩聯合董事長童子賢比喻電動車就是長了4個輪子的iPad,過去20年花多少錢買車跟買手機,就可以推測出這個產業的產值。(圖/黃威彬、趙世勳攝)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在〈2021汽車產業趨勢與展望〉報告分析,汽車市場一消一長,關鍵在於疫情衝擊了供需面,溫室排放與節能減碳議題發酵,加上不少國家端出補助政策,催促著電動車大躍進。電動車一哥特斯拉除了美國、上海外,另外在德國打造超級工廠,今年10月量產,汽車大廠豐田、賓士及福斯也跟進搶發電動新車。充電樁的普及與否也直接影響電動車市場。(圖/翻攝自網路)電動車商機究竟有多大?「電動車就是長了四個輪子的iPad。過去20年你花多少錢買車跟買手機,就可以推測出這個產業的產值。」和碩聯合(4938)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在玉山科技協會座談上,一語道盡。無人駕駛公車集合了電動車、5G通訊及大數據等最新科技的應用。(圖/胡華勝攝)
6兆美元競技場2/產值是手機的百倍 劉揚偉「電動車就是載人機器人」
電動車(EV)商機究竟有多大?「一支智慧型手機售價400~500美元,一輛電動車售價4萬~5萬美元的,兩者產值差距就是百倍,200萬輛電動車就等同於2億支智慧型手機的產值。」宏遠證券研究部副總陳國清舉例。除了輪胎、車殼及機械外,一輛電動車耗掉的半導體或被動元件消耗材料,是手機20~30倍,若以全球汽車年銷7,000多萬輛計算,電子耗材約當15億支手機量。電動車產業成了嶄新的競技場,意外加速了台灣科技業與傳統車業的大整合。擅長單打獨鬥的台灣業界,不到兩個月內合縱連橫,籌組成三大電動車聯盟,抱團進入6兆美元的競技場。MIH聯盟在今年3月25日舉辦首場會員大會。(圖/MIH聯盟提供)先是6月25日,由電子代工大廠鴻海(2317)帶頭成立MIH聯盟,會員逾一千八百家;接著7月15日,半導體老將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領軍的「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籌組委員會,預計年底成軍;8月12日,商用車老字號唐榮車輛也揪集其他9家企業合組CTP(Commercial Taiwan Partnership)聯盟。宏遠證券研究部副總陳國清以產值來看手機與電動車,兩者差距百倍,可以預見電動車市場規模之大。(圖/李蕙璇攝、翻攝自網路)這三大軍團中,陣仗最龐大就是MIH聯盟。籌組聯盟的想法源自兩年前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掌舵後,所面臨的危機,「集團低毛利宿命與台灣產業面臨什麼問題。」劉揚偉2月間受訪時分析,唯有「電動車」、「數位健康」及「機器人」三個產業,是適合「規模大、複合成長率高及能跟鴻海長處搭配」的事業。和碩聯合董事長童子賢比喻電動車就是長了4個輪子的iPad,過去20年花多少錢買車跟買手機,就可以推測出這個產業的產值。(圖/黃威彬、趙世勳攝)「無人駕駛的車子,本質就是一個載人的機器人,機器人跟電動車其實是息息相關的,由我來負責,數位健康則留給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做。」在劉揚偉操盤下,鴻海買下華創車電與裕隆集團合資設立「鴻華」,去年6月發動籌組MIH聯盟時,找來蔚來汽車聯合創辦人鄭顯聰擔任執行長,預計今年11月推出新產品E Bus電動巴士及電動車C Segment。相較燃油車,電動車上倍增的電子零件需要半導體產業做為後盾,半導體成為成敗關鍵之一。(圖/台積電提供)此外,8月5日鴻海還接手旺宏(2337)六吋晶圓廠,瞄準的就是驅動IC、電源與車用相關晶片製造,為未來自家晶片需求預做準備。劉揚偉寄予厚望,「這是鴻海代工毛利2%~3%提升到5%~6%,以及透過提升自製零組件方式,特別是汽車產業這塊,目標是2025年毛利率上看10%。」
6兆美元競技場3/讓零組件實力被大車廠看到 黃崇仁:這是台灣卡位的機會
台灣的產業在電動車(EV)市場,要怎麼評估市場規模?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認為,「以2025年全球電動車市場3,000萬輛,規模6兆美元來看,只要10%就是300萬輛,是現在電動車龍頭特斯拉一年賣50萬輛的6倍,屆時電動車市場龍頭數量上看300萬輛至600萬輛間,這是台灣進入產業鏈的機會。」因逢疫情,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7月15日透過網路會議方式發地籌備會議。(圖/TADA提供)看到產業機會的還有他!今年初引爆全球車廠停工的晶片荒,也為半導體老將黃崇仁更添傳奇。71歲的黃崇仁早年創辦記憶體及晶圓代工廠「力晶科技」,十年前負債千億下市,他沒有跑路,減資瘦身,重組「力積電」去年底上興櫃正好搭上晶片荒身價大漲,他還嗅到了放手一搏的大商機。相較燃油車,電動車上倍增的電子零件需要半導體產業做為後盾,半導體成為成敗關鍵之一。(圖/台積電提供)「這是台灣卡位電動車產業,以半導體(零件)角色切入的機會。」「TADA要做的就是把台灣半導體實力,轉換為汽車零件的實力,從供應鏈的角度幫台灣的電子業找出機會。」黃崇仁號召的TADA會員包括友達光電(2409)、和碩聯合(4938)、力晶科技、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台灣物聯網產業技術協會、台北市電腦公會等,黃崇仁還要找護國神山台積電一起加入。充電樁的普及與否也直接影響電動車市場。(圖/翻攝自網路)TADA與MIH差異何在?「MIH平台有鴻海擅長的ODM(委託設計製造)能力及布局全球的出海口,藉此爭取電動車訂單。TADA則從零組件供應切入,躋身電動車供應鏈之中。」黃崇仁喊出作戰目標,「讓台灣的零組件實力,被大車廠們看到才是關鍵。」無人駕駛公車集合了電動車、5G通訊及大數據等最新科技的應用。(圖/胡華勝攝)友達董事長彭双浪也表示,「台灣有完整的供應鏈,因此廠商間有『整合』的機會,未來電動車會需要高度整合的模組,而這正是台灣可以一展身手的地方。」友達近年展開內部轉型,從大量生產模式轉到少量多樣,以滿足少量與客制化的訂單。友達光電董事長彭双浪認為電動車需要高度整合的模組,台廠可藉由台灣完整的供應鏈整合商機。(圖/報系資料庫)
6兆美元競技場4/戰機材料打造減重25% 電動車續航力增加400公里
相較於TADA與MIH由資通訊科技產業為主的大聯盟,CTP則是一群以機械、電機、車輛、製造等傳統行業組成的電動巴士小聯盟,可說是小而美的軍團。領頭CTP的唐榮車輛成軍六十年,從省營轉到民營,由打造火車、公車、低底盤公車、電聯車到電動巴士,布局電動巴士市場逾十年。現任董事長何義純表示,「除了台灣市場外,還瞄準美日的巴士淘汰市場,將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攻下市占率。」CTP將在11月正式發表新一代全低地板電動巴士,車型與功能與歐洲品牌並駕齊驅。(圖/CTP提供)為了打國際盃,唐榮車輛今年第一季先與大同結盟動力系統,第二季與漢翔公司合作開發鋁合金輕量化車身,第三季更找了九家關鍵供應鏈廠商,一起籌組CTP聯盟,預計十一月發表最新全低地板電動巴士「漢唐一號」,明年第一季量產,第二季展開海外銷售,「目標是每年汰換約五萬輛電動校車與市區電動公車的美國市場缺口。」何義純說。CTP聯盟找來漢翔以打造飛機的複合材料技術,來為電動車瘦身減輕重量,圖為漢翔董航空工業董事長胡開宏。(圖/黃威彬攝)這支隊伍中最吸睛的成員是打造戰鬥機的漢翔。「將航空複合材料用在打造電動巴士車架,可減少車體二十五%的重量,而重量直接關係到續航力。」漢翔公司董事長胡開宏信心滿滿的說,「(漢唐一號)與唐榮前一代車款,減重達一千公斤,續航力增加超過四百公里。」無論是電動車還是電動巴士,龐大商機激勵了台灣業界。「未來電動車的市場,除了輪胎跟鐵架車殼外,供應鏈上的每一塊都重新來過,言下之意即是機會就在那,看你怎麼去把握住。」一位業者說。今年3月漢翔航空完成勇鷹高教機,機身使用輕量化複合材料。(圖/漢翔提供)此刻,投資人如何跟著投資?中國信託投信建議,投資人可循過去智慧手機概念股模式選股,從電動車大廠的供應鏈下手,例如特斯拉的台廠供應鏈中,車電系統的和碩、台積電、廣達、台達電;電池系統的康普、和勤;充電系統的和勤、岳鼎、健和興;車身系統的聯嘉、建準;馬達動力的和大、富田。無人駕駛公車集合了電動車、5G通訊及大數據等最新科技的應用。(圖/胡華勝攝)此外,在「概念股」選擇上,以各領域的龍頭為優先,注意各家公司的財務報表與新聞,觀察是否因電動車而有真的實質營收與獲利,而不是沾上邊卻沒有帶來收益的膨風股。
向歐系車叫陣!這10家組CTP聯盟 11月推「漢唐1號」全低地板航太級車型
繼電動車MIH聯盟後,以唐榮車輛科技為首共10家企業,今(12)日宣布籌組CTP(Commercial Taiwan Partnership)聯盟,將在11月正式推出第一部電動巴士(E-Bus)「漢唐1號」。CTP聯盟以國產化為起步,滿足10個國產化項目外,新增6項自主研發技術,目標在打入美國及日本市場,CTP聯盟未來將一起推展海外市場。漢翔航空工業董事長胡開宏表示,輕量化鋁合金複材車身較原鋼骨結構車身減重達500公斤。(圖/黃威彬)CTP聯盟是唐榮車輛在既有包括漢翔航空工業及大同公司合作伙伴的基礎上,再找了亞力電機、台灣雙日、台灣電綜、漢鐘精密、台灣精星、為升電裝及台灣松下電器,一共10家企業所組成,目標在發展電動巴士。漢唐1號是一款與歐洲最新款同級的全低地板型的車款,11月就會有實車交付。漢唐1號全低地板電動巴士將在11月正式交付,瞄準包括2030年我國電動巴士汰換市場。(圖/漢翔航太工業)唐榮車輛董事長何義純表示,這次CTP聯盟成員都是E-Bus中最核心關鍵的代表,都具備外銷的實力。以大同的電動馬達來說,經過幾個月的測試,電動馬達的效能符合預期;E-Bus另一個關鍵影響車輛行駛的減重與能耗,則交由有航太技術的漢翔航空,開發全鋁合金輕量化車身,另外,漢翔擅長的航空電子技術與車電網路也都將導入漢唐1號;E-Bus很重要的機電空調,找來具備全球維運能力的台灣電綜擔綱。6項國內首創的自主研發技術,除了僅30公分高、方便上下的全低地板底盤與相較傳統車身,減重三分之一的輕量化鋁合金車身外,還有362 KWh長續航力高電量電池,續航里程至少250公里、電池液冷系統熱管理、34個座位數的人性化高乘客座位數,多於VOLVO 7900車款的32個座位及前圍造型分離維修設計方便維護設計。何義純透露,台灣電動巴士發展的困境是歐系電動巴士大廠不願意將最新、最高端的全低地板底盤平台技術,與國內業者或代理商合作。何義純進一步說明,CTP聯盟是垂直的深度合作關係,成員在每個環節扣得相當緊密。此次開發的漢唐1號,參考了電動巴士最先進的歐洲5大車系規格,花費半年的時間訂定出自己的規格、訂定車型,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樹立電動巴士的標準。業者指出,目前美國、日本對電動巴士需求快速成長,其中,美國政府已編列75億美元預算,用於淘汰每年5萬輛電動校車與市區電動公車,但美國本土電動商用車大廠尚未完全轉型、新創電動巴士大廠才剛起步,已經吸引歐系商用車大廠的注意準備搶市,CTP聯盟也看到這塊商機,已著手布局當地市場。
看好電動車、居家安控市場 神匠推二氧化碳感測元件
近年車聯網、電動車議題持續發酵,也帶動民眾對於行車安全的重視,專注開發感測元件設計的神匠創意,董事長宋奕慶表示,對準車用市場,新推出可偵測二氧化碳濃度的氣體感測IC,未來也會將其開發成氣體感測模組,方便市場的普及。宋奕慶指出,二氧化碳濃度感測IC除可運用在汽車駕駛座內,避免駕駛人因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因昏沉而影響行車安全外,透過濾片射頻的調整,還可成為甲烷偵測器,可用在家中廚房偵測瓦斯是否漏氣,可運用居家安控上。神匠創意董事長宋奕慶相當看好感測元件在車用及居家安控上的應用。(圖/記者魏鑫陽攝) 在萬物皆可連上網路的物聯網時代,宋奕慶表示,系統開發者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感測到周遭環境的變化,如此才能及時下達應變指令。不同於電路系統的數位訊號,感測元件多是類比訊號,也因此每個感測元件IC的開發,都會面臨如何透過MCU把類比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這部分也與技術能力息息相關。對於電動車、自駕車的運用需求,神匠創意早在2018年時即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CMOS製程之新型車用無凍式電阻型熱影像感測器之技術」,使用低雜訊ROIC設計,可提高熱感度與測溫精度。此產品預計今、明年可開發完成,將是電動車面對惡劣氣候條件下,安全感測器的最佳解決方案。神匠創意2013年帶領相關團隊一開始即研發紅外線感測(元件)器技術,早期參與過知名車廠的感測器開發計畫,對於車用感測器的各種需求和規格要求並不陌生。神匠創意公司成立於2013年2月,資本額為1億元,是由謝正雄博士所創立。2018年台灣晶技因看好未來市場入主為大股東,去年營收逾1.5億元,主要產品為光學儀器及設備製造,為拓展亞太地區、車用市場,神匠創意今年甫加入鴻海MIH聯盟。
MIH聯盟正式成軍與鴻海劃清關係 6個月內組新開放多元董事會
鴻海集團推動的MIH電動車聯盟(MIH Consortium)今(25)日透過線上方式舉辦成立大會,會中揭示財團法人的組織框架、營運模式、願景目標、任務、策略步驟及未來規劃。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6個月內將建立一個更多元、更開放的董事會,MIH將以開放、中立、獨立自主於鴻海之外的方式運作,未來鴻海將充分運用MIH設計及標準,擇優MIH零組件和解決方案。MIH自宣布開始6個月就募集1,600家會員廠商,目前已有超過1,680家會員,今日正式成立的MIH Consortium除了正名外,也就組織框架、運營模式、發展願景及創建一個促進移動行業全面合作的開放式EV生態系統進一步說明,這也是繼3月25日發布EV Kit電動車開發工具後最新的里程。劉揚偉表示,MIH Consortium扮演的是一個開放、中立、非營利的單位,建構B2B的平台,以模組化、標準化,讓EV產業減少重複投資,將開發周期由4年縮為2年。鴻海未來的EV產品將充分運用MIH的設計及標準,並優先選擇MIH成員的零組件和解決方案。劉揚偉說明,鴻海只是創始會員,目前董事會組成是過渡時期,將在6個月內組成一個全新的、更多元及開放的董事會,MIH Consortium是一個開放、中立並獨立於鴻海的組織,以技術與專業掛帥。MIH執行長鄭顯聰及其辦公室將廣邀聯盟內成員組成兩個專家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和諮詢委員會,並依照成員的個別需求組成不同的工作小組,督導日常運營並促進成員參與。鄭顯聰表示,聯盟當今的重點是定義關鍵技術、開發參考設計和標準,為所有成員互通有無,從而降低進入門檻、加速創新並縮短開發週期。MIH技術長魏國章表示,MIH要建立一個開放生態系統,Open source可以刺激硬體和軟體平台的創新,縮短開發時間並為充滿活力的市場提供基礎,顛覆電動汽車的開發模式,目標讓所有的會員參與並取得成功。
鴻海布局MIH電動車入股碩禾成第2大股東 互補電池產業鏈供需
鴻海集團(2317)與碩禾電材(3691)一同宣布將透過股權合作方式,攜手開發電動車電池材料,進而加速佈局電動車關鍵零組件,並搶攻全球電動車市場。碩禾於今(15)日召開董事會,決議以每股124.4元私募普通股10,000仟股,募集總金額12.44億元。鴻海則透過子公司鴻揚創業投資參與碩禾私募案,取得8成股權共計8,000仟股,預計鴻海將持有碩禾增資後之10.54%股權,成為第2大股東。成立於2003年的碩禾,為全球太陽能導電漿料一線大廠,事業版圖包括太陽能導電漿料之特殊原料、節能產業所需之材料及半導體拋光與再生晶圓,近年在電動車領域除了發展動力電池負極材料外,亦轉投資芯和能源、榮炭 (6555-TE)、及創奕能源,涵蓋動力電池正負極材料及電動大巴車市場。據了解,鴻海積布局電動車產業,看到碩禾在電池材料出海口的穩定性,雙方具一拍即合的決定性關鍵,故此次辦理私募案引進鴻海之子公司鴻揚創業投資為私募認購對象。鴻海表示,認購碩禾私募股權主因,一是碩禾在現有的動力電池正負極材料擁有自主研發技術;二是碩禾近年開發電動車電池材料與鴻海電動車產業有上下游材料供應互補的綜效,藉此次入股逐步補足電動車動力電池領域關鍵拼圖。鴻海MIH聯盟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600家軟硬體夥伴,推動標準化、模組化、平台化的設計參考大幅降低電動車開發門檻。鴻海也與全球第4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美國新創車廠Fisker、泰國PTT集團、以及大陸拜騰、吉利等公司簽訂合作協定,包括設計、關鍵零組件、次系統、整車製造等不同領域的合作。
鴻海與泰國國家石油簽署合作備忘錄 助泰國打造電動車東方底特律
鴻海宣布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簽署合作備忘錄,鴻海將為泰國電動車產業建立以生產電動車和提供關鍵零部件為主的開放平台,此平台的軟硬體服務對象包括泰國所有的汽車業者,將協助業者在泰國和東協地區電動車的生產和銷售。透過視訊線上簽約的方式,泰國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與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完成簽約儀式,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在泰國開發和製造電動車。鴻海表示,未來泰國車廠如果想要投入電動車生產組裝領域,新成立的合資企業將能提供完整產業鏈 服務。製造商不僅能獲得電動車的相關服務,而且還能在具有競爭力的成本下,快速地推 出新車款。鴻海將提供智慧製造所需的產品開發能力與速度、軟、硬體整合方案的創新造車服務,快速縮短產品開發生產週期以及推出市場的速度。PTT總裁兼執行長Auttapol Rerkpiboon先生透露,這項合作將協助與加速PTT掌握永續增長的電動車價值鏈,幫助泰國成為亞洲的電動車製造中心。鴻海表示,這套平台將建立在鴻海倡議成立的MIH聯盟基礎上,作為一個 開放的網絡,可以讓開發人員和製造商能夠擁有完整的軟體和硬體平台來構建電動車。劉揚偉表示,相信泰國能成為全球電動車運動的領導者,在新電動車領域成為東方底特律。本次簽署儀式包括泰國副總理兼能源部長Supattanapong Punmeechaow、國 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委員會祕書長Danucha Pichayanan、泰國投資委員會秘書長Duangjai Asawachintachit及泰國國家石油主席Thosaporn Sirisumphand。
鴻海與Fisker簽約合作 首款美國製造電動車2023年第4季量產
鴻海科技集團(2317)宣布與Fisker公司(NYSE:FSR,Fisker)正式簽署框架協議,雙方透過合作「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專案,攜手打造劃時代的電動車產品。在此框架協議中,鴻海與Fisker將共同投資PEAR專案,並且分享成果。基於MIH平台架構上,Fisker和鴻海共同開發「FP28」輕量化平台,結合雙方的技術專長投入PEAR專案以及未來其他潛在車款。Fisker董事長兼執行長Henrik Fisker表示:「我們與鴻海推動PEAR專案的合作夥伴關係正以驚人的速度推進成型。為了打造PEAR專案中突破性的產品,我們重新思考了開發、採購和製造等各個面向。我們和鴻海的合作將可以讓我們提供市場都能接受的價格,並可真正的為電動車真正打開大眾市場。」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和Fisker的合作關係,正以令人振奮的速度朝向正確方向前進。雙方的合作,符合我們『3 + 3』策略方向,加上MIH聯盟夥伴的協助,鴻海將能夠串連世界各地的供應商,特別是能提供穩定的半導體晶片供貨,一起推動PEAR專案,打造電動車產業的新出海口。」為了推動PEAR專案的工作,Fisker與鴻海在美國和台灣兩地都已建立專案管理辦公室,以協調設計、工程、採購和製造業務。在完成對所有潛在的美國製造據點調查後,雙方將加快製造計劃。將以美國為首個製造據點,目標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生產,目前也針對數個地點進行評估;同時也啟動對其他海外生產據點的調查,以達到總年產量25萬輛的目標。Henrik Fisker表示:「為了能在低於三萬美元價位內,推出令人驚豔的創新設計,我們重新構思車輛的比例、設計、內部功能和用戶體驗。PEAR專案推出後,我們已經看到電動車快速成長爆發的關鍵點,接下來將全力聚焦在滿足市場需求。Fisker品牌將在後電動車時代,引領設計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電動車商機1/利用半導體及電子優勢抓住4大商機
近年來電動車成為產業的顯學,市場從特斯拉(Tesla)一枝獨秀到福斯汽車、BMW、日本豐田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全球各地,有新創的公司也有傳統車業轉型,前撲後繼加入戰局;電動車更有別於傳統燃油引擎設計,電子化成為主要架構,台灣在電子科技領域的多與廣,也成為電動車世代來臨之際的最佳出口,究竟電動車可以為台灣帶來那些商機,正是台灣產業鏈中的企業最關心的一塊。電動車掘起,讓台廠切入電動車供應鏈有了新的想像,包括鴻海、和碩、廣達、台達電、國巨等電動車五哥,也早已經布署,其中,由鴻海主導的MIH聯盟,半年時間就吸引超過1,500家企業加入結盟,搶進電動車商機。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未來汽車結構中,有 70%產值將來自車用電子」,汽車產業目前產值約4兆美元,未來一定會成長到6兆美元,更突顯了電子業下一步的方向。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指出台廠電動車產業鏈4大商機。(圖/王永泰攝)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表示,電動車戰略布局有「三電」,包括電池、電機與電控。電動車時代來臨,他建議台灣可以發展電控相關產品,並分析點出台廠有4大商機,分別是助攻非傳統車廠開發車款、供給全球車廠系統及關鍵零組件、軟硬整合衍生人機人機介面商機及發展新型態應用服務系統。蘇孟宗認為,開發車款要像打群架一樣揪眾集合大家力量來做,而台灣廠商在晶片、模組、功率轉換控制器、充電椿、電動車整車等,都有累積不錯的技術能力與布局,具備供應車用高功率模組實力,台灣廠商可以朝向電控相關產品,配合台灣IC設計與半導體優勢,扮演供應全球車廠系統及關鍵零組件角色。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未來汽車結構中,有 70%產值將來自車用電子,點出電動車龐大商機。(圖/王永泰攝)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電動車電控生產上比伺服器還要難,不僅製程更複雜、設計與材料都跟電子業不一樣;電控必須整合控制、運算與通訊,不過,這些都是和碩現有技術,電控是最合適和碩發展的領域。蘇孟宗也預估,2年後電動車產值將是智慧手機產值的2.3倍,電動車銷量在2035到2040年間有機會超越燃油車,如果台灣能抓住大方向就能少走一些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