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EN
」 BMW M-BENZ VOLVO新車試駕/油加300可跑150公里 M-BENZ C300 Sedan
M-Banz C-Class歷經7年終於迎來全新改款的W206世代,外型承襲諸多S-Class元素、配置更大的車室空間,同時全面導入EQ Boost 48V輕油電,達成加油加300元就能跑150公里的成就,同時推出Sedan(房車)、Estate(旅行車)車型。相較於前代W205車型,W206採用的是MRA2底盤(Modular Rear Architecture),讓後座的腿部、頭部空間都略微增加,並從外觀到內裝都有著老大哥S-Class的影子,幾乎可以說是次旗艦車型。而W205的W206的前後輪距也經過重新設計,W205為前輪距大於後輪距,在激烈操駕時反應會較慢,但也較安全,而W206為後輪驅動,因此後輪距大於前輪距,直線行駛時穩定度相當高、車頭轉向也更靈活。車身腰線雖然維持簡潔,但仍以貫穿的折線點綴增加車身的肌肉感。(圖/馬景平攝)此次C-Class Sedan共有3種車型,包括C180、C200以及C300,此次試駕售價為289萬元的C300 Sedan,但額外選購要價47.7萬配件,包括特殊烤漆消光黑、真皮運動座椅、多光束頭燈、全景天窗、HUD、多區恆溫空調、電熱座椅、防盜套件、夜色套件等配件。前後台都有別於以往的銳利、剛硬較為圓潤,車室佈局科技感大增。(圖/馬景平攝)車頭部分,家族式的梯形水箱罩、帶有殺氣的頭燈組,已經不若前代的銳利,取得代之是圓潤的凝鍊,微微上凸的引擎蓋讓車頭在視覺上又增添不少跑格;車側維持M-Benz一貫的簡約,僅以門把上的貫穿折線以及側裙上方的內折設計點綴。C300 Sedan看似與前代車型大小相同,但因採用全新的底盤,因此車長增加107mm、車寬略增10mm、軸距也加長了25mm,不過整體車格還沒有逾越二哥E-Class的地位。採用12.3吋全數位儀表板,內建導航訊息也能顯示在上面。(圖/馬景平攝)進入車室後,第一個感覺就是奢華、科技,採用了12.3吋全數位儀表板、11.9吋垂直中控螢幕,而中控螢幕也特別傾向駕駛6度,螢幕上方就是隆起的三駝峰出口,加上副駕駛座前的木紋飾板,並採用頂級揚聲器柏林之音,在科技環繞的車室中又找回一點溫度。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車內有2個大螢幕一點也不奇怪,副駕前的飾板以木紋飾板中和車飾內的冰冷。(圖/馬景平攝)前面提到,由於車體略微增大,因此後座腿部空間增加了20mm、頭部空間也擴展了15mm,雖然幅度不大,但對狹小的車室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同時原廠也特別針對座椅重新設計成更符合人體工學姿勢。揚聲器採用頂級的「柏林之音」,無論低、中、高音表現都有相當水準。(圖/馬景平攝)雖然是房車,但行李箱的容量仍有455公升,若將底版掀開,可以看到裡頭還有個摺疊箱,而右側也設置了一鍵收折後座的貼心按鍵,當然行李箱也支援電動啓閉。受惠於新底盤MRA2底盤,W206世代車型的後座空間相比前代更大更舒適。(圖/馬景平攝)由於新一代W206已經全車系搭載EQBoost 48V輕油電,搭配上9G-Tronic手自排變速箱、代號M254的2.0升直四渦輪引擎,使得綜效馬力達到278匹馬力,峰值扭力則來到40.8kgm,同時平均油耗也有14.3km/ltr的表現,若以每公升30元的汽油換算,300元就可以行駛約150公里。在主動安全配備上,W206標配定速測距輔助、智能轉向輔助、閃避轉向輔助、主動防撞輔助、行人偵測及車道壅塞防撞輔助、主動盲點輔助含離車警示輔助、主動車道維持輔助、主動後方安全防護等配備。C300 Sedan搭載9G-Tronic手自排變速箱、代號M254的2.0升直四渦輪引擎以及EQ Boost 48V輕油電,綜效馬力達到278匹。(圖/馬景平攝)在實際駕駛上路後,可以立即感受到在EQ Boost 48V輕油電輔助下靜止起步的滑順,無論輕踩抑或重踩油門,都能立即得到動力回饋,加上全新MRA2底盤配上跑車化獨立懸吊,路感、過彎側傾表現都在水準之上。
新車試駕/油加300可跑150公里 M-BENZ C300 Sedan
M-Banz C-Class歷經7年終於迎來全新改款的W206世代,外型承襲諸多S-Class元素、配置更大的車室空間,同時全面導入EQ Boost 48V輕油電,達成加油加300元就能跑150公里的成就,同時推出Sedan(房車)、Estate(旅行車)車型。相較於前代W205車型,W206採用的是MRA2底盤(Modular Rear Architecture),讓後座的腿部、頭部空間都略微增加,並從外觀到內裝都有著老大哥S-Class的影子,幾乎可以說是次旗艦車型。而W205的W206的前後輪距也經過重新設計,W205為前輪距大於後輪距,在激烈操駕時反應會較慢,但也較安全,而W206為後輪驅動,因此後輪距大於前輪距,直線行駛時穩定度相當高、車頭轉向也更靈活。車身腰線雖然維持簡潔,但仍以貫穿的折線點綴增加車身的肌肉感。(圖/馬景平攝)此次C-Class Sedan共有3種車型,包括C180、C200以及C300,此次試駕售價為289萬元的C300 Sedan,但額外選購要價47.7萬配件,包括特殊烤漆消光黑、真皮運動座椅、多光束頭燈、全景天窗、HUD、多區恆溫空調、電熱座椅、防盜套件、夜色套件等配件。前後台都有別於以往的銳利、剛硬較為圓潤,車室佈局科技感大增。(圖/馬景平攝)車頭部分,家族式的梯形水箱罩、帶有殺氣的頭燈組,已經不若前代的銳利,取得代之是圓潤的凝鍊,微微上凸的引擎蓋讓車頭在視覺上又增添不少跑格;車側維持M-Benz一貫的簡約,僅以門把上的貫穿折線以及側裙上方的內折設計點綴。C300 Sedan看似與前代車型大小相同,但因採用全新的底盤,因此車長增加107mm、車寬略增10mm、軸距也加長了25mm,不過整體車格還沒有逾越二哥E-Class的地位。採用12.3吋全數位儀表板,內建導航訊息也能顯示在上面。(圖/馬景平攝)進入車室後,第一個感覺就是奢華、科技,採用了12.3吋全數位儀表板、11.9吋垂直中控螢幕,而中控螢幕也特別傾向駕駛6度,螢幕上方就是隆起的三駝峰出口,加上副駕駛座前的木紋飾板,並採用頂級揚聲器柏林之音,在科技環繞的車室中又找回一點溫度。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車內有2個大螢幕一點也不奇怪,副駕前的飾板以木紋飾板中和車飾內的冰冷。(圖/馬景平攝)前面提到,由於車體略微增大,因此後座腿部空間增加了20mm、頭部空間也擴展了15mm,雖然幅度不大,但對狹小的車室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同時原廠也特別針對座椅重新設計成更符合人體工學姿勢。揚聲器採用頂級的「柏林之音」,無論低、中、高音表現都有相當水準。(圖/馬景平攝)雖然是房車,但行李箱的容量仍有455公升,若將底版掀開,可以看到裡頭還有個摺疊箱,而右側也設置了一鍵收折後座的貼心按鍵,當然行李箱也支援電動啓閉。受惠於新底盤MRA2底盤,W206世代車型的後座空間相比前代更大更舒適。(圖/馬景平攝)由於新一代W206已經全車系搭載EQBoost 48V輕油電,搭配上9G-Tronic手自排變速箱、代號M254的2.0升直四渦輪引擎,使得綜效馬力達到278匹馬力,峰值扭力則來到40.8kgm,同時平均油耗也有14.3km/ltr的表現,若以每公升30元的汽油換算,300元就可以行駛約150公里。在主動安全配備上,W206標配定速測距輔助、智能轉向輔助、閃避轉向輔助、主動防撞輔助、行人偵測及車道壅塞防撞輔助、主動盲點輔助含離車警示輔助、主動車道維持輔助、主動後方安全防護等配備。C300 Sedan搭載9G-Tronic手自排變速箱、代號M254的2.0升直四渦輪引擎以及EQ Boost 48V輕油電,綜效馬力達到278匹。(圖/馬景平攝)在實際駕駛上路後,可以立即感受到在EQ Boost 48V輕油電輔助下靜止起步的滑順,無論輕踩抑或重踩油門,都能立即得到動力回饋,加上全新MRA2底盤配上跑車化獨立懸吊,路感、過彎側傾表現都在水準之上。
飆上路/大尾紳士 JAGUAR F-Pace P250 R-Dynamic S
英倫紳士Jaguar與越野貴族Land Rover雖同為英國品牌,但半世紀來,兩家車廠各自歷經多次轉賣易主,可說是命運多舛。2008年,兩家車廠同時被賣到印度塔塔集團,公司合併為JLR(Jaguar Land Rover),成為繼1968年英國利蘭汽車時期之後,Jaguar與Land Rover再度同屬一家公司。既屬同一集團,兩家車廠的技術自然互相交流成長。此次Jaguar推出的小改款F-Pace,在許多內裝鋪陳與科技上,便能看到LandRover的影子。在豪華休旅車領域,Jaguar與Land Rover既互相合作也彼此競爭,在產品相似頗高的情況下,外觀設計與品牌價值,便成了消費者下手的考量點。在車側以俐落的鈑金線打造出俐落的腰身線條。 (圖/張文玠攝)此次試駕的Jaguar F-Pace P250 R-Dynamic S,售價299萬元,外型設計靈感借鏡了Jaguar當家的F-Type跑車,為了彰顯R-Dynamic S的個性,運用了全黑化的外觀套件,以Jaguar代表性Monogram六角形圖騰的網狀水箱護罩為首,搭配兩旁俐落的LED頭燈組,車頭輪廓頗具運動氣息。視線移至車側,可看見明顯的肌肉線條搭配恰到好處車身比例,將F-Pace P250 R-Dynamic S塑造出獨特的硬漢形象。車尾所配置的全新狹長式尾燈,更融入賽道避車彎的元素,夜晚奔馳時,尾燈的光影流散,又是另一種神祕氣質。Monogram六角形圖騰的網狀水箱護罩搭配著R-Dynamic的標誌性銘牌。 (圖/張文玠攝)大燈中也可看到家族中的Monogram設計語彙。 (圖/張文玠攝)改款後的尾燈以賽道中避車彎元素打造,令車尾線條更加豐富。 (圖/張文玠攝)進到F-Pace P250車室後,明顯有種熟悉的感覺,因為與Land Rover共用平台,在配置上有些相似。不過載選配雙色溫莎皮革與木質飾板的加持下,整個車室的鋪陳更顯奢華。中控最引人注目的是11.4吋的曲面玻璃觸控螢幕,搭載了Pivi Pro車輛資訊娛樂系統,而且操作就如同智慧型手機介面,既直覺又便利。F-Pace P250 R-Dynamic S標配了英國鑑賞級Meridian400W音響系統,提供了主動降噪技術,也能針對行車路面的雜音進行主動抑制,創造更寧靜的車室。此外,除了標配4區恆溫空調外,選配的空氣品質偵測功能與車室負離子系統,能有效過濾PM2.5懸浮微粒,也替車室的空氣品質把關。而在行車資訊上可透過Jaguar HUD抬頭顯示科技來查看,當中以大型全彩高顯像螢幕為輸出,並整合所有車輛訊息,除了基本的車速和導航外,也可將安全、便利警示與更新功能直接投射到駕駛視線前方,減少駕駛將目光離開道路的時間。選配的雙色溫莎皮革,使車艙中運動氣息與奢華感受並俱。 (圖/張文玠攝)方向盤左右的多功按鍵,可輕易操作定速巡航及相關的道路輔助功能。 (圖/張文玠攝)12.3吋的數位化儀表,可依駕使需求顯示導航等多種畫面。 (圖/張文玠攝)在動力方面,F-Pace目前在台僅提供2.0升汽油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的單一動力,可輸出250ps的最大馬力及365Nm最大扭力,搭配Jaguar Drive Selector 8速手自排變速箱,0-100 km/h加速僅需7.3秒。此具2.0L的渦輪增壓引擎,可因應各種在行車時所需的動力需求。 (圖/張文玠攝)在底盤部分採前鋁合金雙A臂與後方一體式多連桿的設計,使F-Pace達到近乎50:50的跑車式完美配重,也令這輛1.8噸多的大傢伙,也同時擁有絕對靈活的動態表現。搭載四輪傳動系統與IDD智慧型動力傳動系統,能透過感測器主動分析值預測車輛動態。 (圖/張文玠攝)在筆者試駕時,一開始不太習慣F-Pace的輸出慣性,並且視角上由於車頭的高聳,行駛時格外小心翼翼。不過在稍適應後,筆者將駕駛模式調至較為激進的賽道模式,隨即被那滿溢的動力與扎實的底盤所震攝住,甚至有些著迷。在豪華休旅車市場,F-Pace的主要競爭對手應該屬於BMW X3、M-BENZ GLC這一級距,若論性能與配備與售價,F-Pace的確有競爭力。但說實話,礙於品牌價值考量,多數消費者不太會以Jaguar F-Pace為首選。當然,若是你想擁有一輛風格獨特的靚駒,Jaguar F-Pace會是不錯的答案!
飆上路/大尾紳士 JAGUAR F-Pace P250 R-Dynamic S
英倫紳士Jaguar與越野貴族Land Rover雖同為英國品牌,但半世紀來,兩家車廠各自歷經多次轉賣易主,可說是命運多舛。2008年,兩家車廠同時被賣到印度塔塔集團,公司合併為JLR(Jaguar Land Rover),成為繼1968年英國利蘭汽車時期之後,Jaguar與Land Rover再度同屬一家公司。既屬同一集團,兩家車廠的技術自然互相交流成長。此次Jaguar推出的小改款F-Pace,在許多內裝鋪陳與科技上,便能看到LandRover的影子。在豪華休旅車領域,Jaguar與Land Rover既互相合作也彼此競爭,在產品相似頗高的情況下,外觀設計與品牌價值,便成了消費者下手的考量點。在車側以俐落的鈑金線打造出俐落的腰身線條。 (圖/張文玠攝)此次試駕的Jaguar F-Pace P250 R-Dynamic S,售價299萬元,外型設計靈感借鏡了Jaguar當家的F-Type跑車,為了彰顯R-Dynamic S的個性,運用了全黑化的外觀套件,以Jaguar代表性Monogram六角形圖騰的網狀水箱護罩為首,搭配兩旁俐落的LED頭燈組,車頭輪廓頗具運動氣息。視線移至車側,可看見明顯的肌肉線條搭配恰到好處車身比例,將F-Pace P250 R-Dynamic S塑造出獨特的硬漢形象。車尾所配置的全新狹長式尾燈,更融入賽道避車彎的元素,夜晚奔馳時,尾燈的光影流散,又是另一種神祕氣質。Monogram六角形圖騰的網狀水箱護罩搭配著R-Dynamic的標誌性銘牌。 (圖/張文玠攝)大燈中也可看到家族中的Monogram設計語彙。 (圖/張文玠攝)改款後的尾燈以賽道中避車彎元素打造,令車尾線條更加豐富。 (圖/張文玠攝)進到F-Pace P250車室後,明顯有種熟悉的感覺,因為與Land Rover共用平台,在配置上有些相似。不過載選配雙色溫莎皮革與木質飾板的加持下,整個車室的鋪陳更顯奢華。中控最引人注目的是11.4吋的曲面玻璃觸控螢幕,搭載了Pivi Pro車輛資訊娛樂系統,而且操作就如同智慧型手機介面,既直覺又便利。F-Pace P250 R-Dynamic S標配了英國鑑賞級Meridian400W音響系統,提供了主動降噪技術,也能針對行車路面的雜音進行主動抑制,創造更寧靜的車室。此外,除了標配4區恆溫空調外,選配的空氣品質偵測功能與車室負離子系統,能有效過濾PM2.5懸浮微粒,也替車室的空氣品質把關。而在行車資訊上可透過Jaguar HUD抬頭顯示科技來查看,當中以大型全彩高顯像螢幕為輸出,並整合所有車輛訊息,除了基本的車速和導航外,也可將安全、便利警示與更新功能直接投射到駕駛視線前方,減少駕駛將目光離開道路的時間。選配的雙色溫莎皮革,使車艙中運動氣息與奢華感受並俱。 (圖/張文玠攝)方向盤左右的多功按鍵,可輕易操作定速巡航及相關的道路輔助功能。 (圖/張文玠攝)12.3吋的數位化儀表,可依駕使需求顯示導航等多種畫面。 (圖/張文玠攝)在動力方面,F-Pace目前在台僅提供2.0升汽油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的單一動力,可輸出250ps的最大馬力及365Nm最大扭力,搭配Jaguar Drive Selector 8速手自排變速箱,0-100 km/h加速僅需7.3秒。此具2.0L的渦輪增壓引擎,可因應各種在行車時所需的動力需求。 (圖/張文玠攝)在底盤部分採前鋁合金雙A臂與後方一體式多連桿的設計,使F-Pace達到近乎50:50的跑車式完美配重,也令這輛1.8噸多的大傢伙,也同時擁有絕對靈活的動態表現。搭載四輪傳動系統與IDD智慧型動力傳動系統,能透過感測器主動分析值預測車輛動態。 (圖/張文玠攝)在筆者試駕時,一開始不太習慣F-Pace的輸出慣性,並且視角上由於車頭的高聳,行駛時格外小心翼翼。不過在稍適應後,筆者將駕駛模式調至較為激進的賽道模式,隨即被那滿溢的動力與扎實的底盤所震攝住,甚至有些著迷。在豪華休旅車市場,F-Pace的主要競爭對手應該屬於BMW X3、M-BENZ GLC這一級距,若論性能與配備與售價,F-Pace的確有競爭力。但說實話,礙於品牌價值考量,多數消費者不太會以Jaguar F-Pace為首選。當然,若是你想擁有一輛風格獨特的靚駒,Jaguar F-Pace會是不錯的答案!
飆上路/女力好車
隨著經濟與生活上的獨立,愈來愈多女性選擇自己開車,女性車主有逐年攀升的趨勢,車商也想方設法尋求女性的認同。本刊調查全台各大車商,發現女性車主比例在六成以上的車款,竟有15款之多。根據交通部在二○一九年做的最新《自小客車使用調查報告》顯示,台灣的女性車主比例約占三成三,也就是說,以全台七百萬輛自小客車來看,就約有二三○萬名女性駕駛,而且這個比例還有逐年升高的趨勢。車商當然不會忽略這個「女力抬頭」的訊息,有些車商會鎖定部分車款,自內裝、外觀上增加「女味」。譬如現代汽車便針對小型跨界休旅車Verna,推出蒂芬妮藍、珍妮佛黃的車色,限量百台被秒殺一空,車主幾乎都是女性。)品牌形象較陽剛的BMW,其入門的1 Series也有六成多的女性車主。(圖/BMW提供)車商會挑選形象好的女明星代言新車,以爭取女性市場。圖為Focus與林依晨(左)、Kuga與張鈞甯(右)。(圖/福特六和提供)也有些車商會在情感面訴求女性認同,找來形象好的女明星代言,拍幾支能讓職場女人、家庭主婦感同身受的廣告片。譬如福特Focus找林依晨、Kuga找張鈞甯、VOLVOXC40找桂綸鎂,都同樣吸引不少女性車主。實用與車格 吸引關鍵究竟台灣女性都愛哪些車呢?經本刊記者詢問國內各大車商,意外發現女性車主比例超過六成以上的車款,竟然多達十五款。當然,車商提供的車主性別比例,與實際的用車人比例會有誤差,不過仍可從附表看出台灣女性對車子的喜愛程度。一般而言,女性車主購車時會以外觀及實用性為主,因此多半不會選擇車格較大的車款。在各車商提供的數據中,比較令本刊記者意外的,是印象中向來是女性最愛的MINI,雖然女性車主比例仍多於男性,但旗下並沒有一款車超過六成。本刊記者認為, 這和近幾年來MINI的車格愈做愈大有關, 少了真正吸引女性那種嬌小迷你的可愛度。而若要論擁有最多女性車主的車款,則非TOYOTA Yaris莫屬,Yaris近幾年每年銷售都在一萬二千輛以上,以六成五的比率來算,等於每年就新增了七千八百名女性車主。女性最愛15款車國產的TOYOTA Yaris平均每年銷售都在13,000台以上,是擁有最多女性車主的車款。(圖/和泰汽車提供)隨著女性的經濟獨立,愈來愈多女性選擇自己買車自己開車。(圖/VOLVO提供)以下便針對女性車主在六成以上的市售車,介紹幾款當前正夯的好車,如果男性讀者們正好要買車「安太座」,不妨做個參考。BMW 1-Series 159〜250萬元對本刊記者來說,BMW可說是十足陽剛的品牌,不過入門小型車1 Series,硬是憑著個性十足的外型,擄獲了超過六成的女性車主。市售的1Series屬於第三代車型,在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10月才正式在台發表,目前共有4種車型販售。外觀上,新一代1 Series採用多邊形且相連的雙腎形水箱護罩,各種車型可藉由水箱護罩的形狀及顏色來區隔;車尾則是L形全LED尾燈,同樣可由單出或雙出排氣尾管來識別不同車型。內裝亮點在於全車系標配 10.25吋全數位虛擬儀表、10.25吋中央iDrive觸控螢幕,並有十分方便的「你好BMW!」語音聲控功能。1 Series共使用2款引擎發展出3種動力,其中M135i搭載2.0升直列4缸渦輪汽油引擎,最大馬力306匹、最大扭力45.9公斤米,0〜100km/h 加速只需4.8秒,實力相當驚人。採用多邊形且相連的雙腎形水箱護罩,造型很有個性(左)。即使是最入門的118i,也擁有136匹馬力的實力(右)。(圖/BMW提供)M-BENZ B-Class 167〜184萬元B-Class在賓士家族中的定位,與兄弟車A-Class、GLA類似,分屬於各車型的入門車,有趣的是,這三款車的女性車主比例都超過六成,足見在豪華車領域中,賓士還是女性的最愛。從B-Class系列問世至今,就一直擁有不少女性車主,主要在於B-Class比房車略高又比休旅車略低的造型,不但擁有多功能的空間變化,舒適感也不輸房車。這一代的B-Class引進台灣已近2年,目前有B180、B200兩款車型。儘管賓士近年有A Sedan、GLB等入門新車陸續發表, B-Class依然是星芒家族的銷售主力。內裝是新一代B-Class的重頭戲,擁有和BMW 1 Series一樣大的雙10.25吋螢幕,並且是繼A-Class、GLE後,賓士第三款導入MBUX介面的產品,不僅擁有細緻的高解析畫面,還可透過列小型觸控面板或是聲控來進行控制。另外,完備的安全配備則是B-Class最為人稱道之處。B-Class從問世至今,就一直擁有不少女性車主(左)。兼具休旅功能的掀背設計,讓B-Class的空間運用更靈活(右)。(圖/台灣賓士提供)NISSAN Juke 86.9〜98.9萬元外觀由NISSAN倫敦設計中心操刀,充滿新世代家族的V-Motion風格。第二代Juke不管內外都有大幅改變,尤其車身尺寸全面放大,徹底改善過去後座空間不足的缺點。Juke的外型酷似青蛙,深獲 不少女性青睞。動力配置是大改款的重點,從過去1.6升自然進氣、渦輪增壓兩款動力,統一調整為全新的1.0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這款由雷諾與賓士合作開發的小引擎,具備GT-R鏡面缸孔熔射技術、T-ECW電動廢氣渦輪增壓器,及渦輪增壓水冷式冷卻系統等科技,可輸出116匹最大馬力與20.4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再搭配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有17.6km/l的優異油耗表現。搭載雷諾與賓士合作開發的1.0升直列三缸渦輪引擎,動力表現相當不錯(左)。圓潤的造型,讓Juke深獲女性車主青睞(右)。(圖/王永泰攝)KIA Picanto 54.9〜64.9萬元新世代的Picanto發表後,接連獲得Red Dot紅點設計大獎、德國iF設計大獎的雙料肯定,尤其KIA家族招牌的「Tiger Nose」車頭設計,加上時尚又吸睛的外型,可說是人見人愛。此外,Picanto擁有包括閃耀紅、愛麗斯藍、萊姆綠及蜂蜜黃等6種女性喜愛的車色,搭配3種外觀造型與4種內裝風格,組成多種變化,更符合女性「不撞衫」的獨特品味。Picanto的另一個暢銷點,是搭載全面進化的DRIVE WiSE智慧安全輔助系統,被動安全方面,全車使用超過44%的AHSS先進高強度鋼材,車身剛性十足,而且全車系標配7具SRS輔助氣囊,堪稱最安全的都會小車,不僅女性車主喜愛,也是很多年輕人購買人生第一部車的選擇。全新Picanto,從外型、內裝、安全科技到動力系統全面升級,擄獲年輕女性族群的目光。(圖/KIA提供)MAZDA Mazda 2 74.9〜77.9萬元現行的Mazda 2是第四代的小改款車型,台灣於2020年1月開始引進。小改款Mazda2在車頭設計上,採用家族化的魂動設計語彙,水箱護罩則是和Mazda 6相似的黑色網狀設計,加上全新LED頭燈組,以及延伸至兩側的鍍鉻魂動之翼,整體視覺靈巧可愛。動力沿用小改款前的1.5升自然進氣引擎,但重新調校後,最大馬力116匹、最大扭力15.1公斤米都略微提升。此外,台灣引進的小改款,新增前行煞車輔助、車道偏移警示系統,並標配BSM盲點偵測與RCTA後車警示等安全配備。整體來說,MAZDA算是女性車主比例較高的品牌,除了Mazda 2外,銷量很好的CX-3也擁有64%的女性車主。Mazda 2的水箱護罩採取和Mazda 6相似的黑色網狀設計(左)。座椅升級為高密度泡綿,背部與腿部支撐性更優異(右)。(圖/MAZDA提供)VOLVO XC40 159.9〜205.5萬元對VOLVO來說,這款在2017年才誕生的小型休旅車XC40,等於是VOLVO在SUV領域的最後一塊拼圖,他結合了XC90與XC60,打造大、中、小型SUV的完整產品線。而XC40不僅是目前台灣富豪最暢銷的車款,也是最受女性歡迎的VOLVO。其實XC40的外型一點也不女人味,反而帶點肌肉陽剛,不過因為是VOLVO首度跨入小型SUV的代表作,原廠在設計上多用了一些巧思,正好吸引到一些女性車主,譬如two-tone的車身配色、貼心的彈出式垃圾桶設計等,都是會讓女性車主會心一笑的設計。此外,VOLVO向來引以為傲的安全配備,也正符合女性車主的考量,尤其XC40雖屬於入門車款,但安全配備不輸老大哥XC90。在動力又大幅領先其他同級車的優勢下,自然扛起VOLVO銷售一哥的重任。XC40直到2018年8月才正式引進台灣,首批車輛在上市前即銷售一空。(圖/VOLVO提供)小資女談選車(圖/安竹提供)
飆上路/女力好車
隨著經濟與生活上的獨立,愈來愈多女性選擇自己開車,女性車主有逐年攀升的趨勢,車商也想方設法尋求女性的認同。本刊調查全台各大車商,發現女性車主比例在六成以上的車款,竟有15款之多。根據交通部在二○一九年做的最新《自小客車使用調查報告》顯示,台灣的女性車主比例約占三成三,也就是說,以全台七百萬輛自小客車來看,就約有二三○萬名女性駕駛,而且這個比例還有逐年升高的趨勢。車商當然不會忽略這個「女力抬頭」的訊息,有些車商會鎖定部分車款,自內裝、外觀上增加「女味」。譬如現代汽車便針對小型跨界休旅車Verna,推出蒂芬妮藍、珍妮佛黃的車色,限量百台被秒殺一空,車主幾乎都是女性。)品牌形象較陽剛的BMW,其入門的1 Series也有六成多的女性車主。(圖/BMW提供)車商會挑選形象好的女明星代言新車,以爭取女性市場。圖為Focus與林依晨(左)、Kuga與張鈞甯(右)。(圖/福特六和提供)也有些車商會在情感面訴求女性認同,找來形象好的女明星代言,拍幾支能讓職場女人、家庭主婦感同身受的廣告片。譬如福特Focus找林依晨、Kuga找張鈞甯、VOLVOXC40找桂綸鎂,都同樣吸引不少女性車主。實用與車格 吸引關鍵究竟台灣女性都愛哪些車呢?經本刊記者詢問國內各大車商,意外發現女性車主比例超過六成以上的車款,竟然多達十五款。當然,車商提供的車主性別比例,與實際的用車人比例會有誤差,不過仍可從附表看出台灣女性對車子的喜愛程度。一般而言,女性車主購車時會以外觀及實用性為主,因此多半不會選擇車格較大的車款。在各車商提供的數據中,比較令本刊記者意外的,是印象中向來是女性最愛的MINI,雖然女性車主比例仍多於男性,但旗下並沒有一款車超過六成。本刊記者認為, 這和近幾年來MINI的車格愈做愈大有關, 少了真正吸引女性那種嬌小迷你的可愛度。而若要論擁有最多女性車主的車款,則非TOYOTA Yaris莫屬,Yaris近幾年每年銷售都在一萬二千輛以上,以六成五的比率來算,等於每年就新增了七千八百名女性車主。女性最愛15款車國產的TOYOTA Yaris平均每年銷售都在13,000台以上,是擁有最多女性車主的車款。(圖/和泰汽車提供)隨著女性的經濟獨立,愈來愈多女性選擇自己買車自己開車。(圖/VOLVO提供)以下便針對女性車主在六成以上的市售車,介紹幾款當前正夯的好車,如果男性讀者們正好要買車「安太座」,不妨做個參考。BMW 1-Series 159〜250萬元對本刊記者來說,BMW可說是十足陽剛的品牌,不過入門小型車1 Series,硬是憑著個性十足的外型,擄獲了超過六成的女性車主。市售的1Series屬於第三代車型,在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10月才正式在台發表,目前共有4種車型販售。外觀上,新一代1 Series採用多邊形且相連的雙腎形水箱護罩,各種車型可藉由水箱護罩的形狀及顏色來區隔;車尾則是L形全LED尾燈,同樣可由單出或雙出排氣尾管來識別不同車型。內裝亮點在於全車系標配 10.25吋全數位虛擬儀表、10.25吋中央iDrive觸控螢幕,並有十分方便的「你好BMW!」語音聲控功能。1 Series共使用2款引擎發展出3種動力,其中M135i搭載2.0升直列4缸渦輪汽油引擎,最大馬力306匹、最大扭力45.9公斤米,0〜100km/h 加速只需4.8秒,實力相當驚人。採用多邊形且相連的雙腎形水箱護罩,造型很有個性(左)。即使是最入門的118i,也擁有136匹馬力的實力(右)。(圖/BMW提供)M-BENZ B-Class 167〜184萬元B-Class在賓士家族中的定位,與兄弟車A-Class、GLA類似,分屬於各車型的入門車,有趣的是,這三款車的女性車主比例都超過六成,足見在豪華車領域中,賓士還是女性的最愛。從B-Class系列問世至今,就一直擁有不少女性車主,主要在於B-Class比房車略高又比休旅車略低的造型,不但擁有多功能的空間變化,舒適感也不輸房車。這一代的B-Class引進台灣已近2年,目前有B180、B200兩款車型。儘管賓士近年有A Sedan、GLB等入門新車陸續發表, B-Class依然是星芒家族的銷售主力。內裝是新一代B-Class的重頭戲,擁有和BMW 1 Series一樣大的雙10.25吋螢幕,並且是繼A-Class、GLE後,賓士第三款導入MBUX介面的產品,不僅擁有細緻的高解析畫面,還可透過列小型觸控面板或是聲控來進行控制。另外,完備的安全配備則是B-Class最為人稱道之處。B-Class從問世至今,就一直擁有不少女性車主(左)。兼具休旅功能的掀背設計,讓B-Class的空間運用更靈活(右)。(圖/台灣賓士提供)NISSAN Juke 86.9〜98.9萬元外觀由NISSAN倫敦設計中心操刀,充滿新世代家族的V-Motion風格。第二代Juke不管內外都有大幅改變,尤其車身尺寸全面放大,徹底改善過去後座空間不足的缺點。Juke的外型酷似青蛙,深獲 不少女性青睞。動力配置是大改款的重點,從過去1.6升自然進氣、渦輪增壓兩款動力,統一調整為全新的1.0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這款由雷諾與賓士合作開發的小引擎,具備GT-R鏡面缸孔熔射技術、T-ECW電動廢氣渦輪增壓器,及渦輪增壓水冷式冷卻系統等科技,可輸出116匹最大馬力與20.4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再搭配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有17.6km/l的優異油耗表現。搭載雷諾與賓士合作開發的1.0升直列三缸渦輪引擎,動力表現相當不錯(左)。圓潤的造型,讓Juke深獲女性車主青睞(右)。(圖/王永泰攝)KIA Picanto 54.9〜64.9萬元新世代的Picanto發表後,接連獲得Red Dot紅點設計大獎、德國iF設計大獎的雙料肯定,尤其KIA家族招牌的「Tiger Nose」車頭設計,加上時尚又吸睛的外型,可說是人見人愛。此外,Picanto擁有包括閃耀紅、愛麗斯藍、萊姆綠及蜂蜜黃等6種女性喜愛的車色,搭配3種外觀造型與4種內裝風格,組成多種變化,更符合女性「不撞衫」的獨特品味。Picanto的另一個暢銷點,是搭載全面進化的DRIVE WiSE智慧安全輔助系統,被動安全方面,全車使用超過44%的AHSS先進高強度鋼材,車身剛性十足,而且全車系標配7具SRS輔助氣囊,堪稱最安全的都會小車,不僅女性車主喜愛,也是很多年輕人購買人生第一部車的選擇。全新Picanto,從外型、內裝、安全科技到動力系統全面升級,擄獲年輕女性族群的目光。(圖/KIA提供)MAZDA Mazda 2 74.9〜77.9萬元現行的Mazda 2是第四代的小改款車型,台灣於2020年1月開始引進。小改款Mazda2在車頭設計上,採用家族化的魂動設計語彙,水箱護罩則是和Mazda 6相似的黑色網狀設計,加上全新LED頭燈組,以及延伸至兩側的鍍鉻魂動之翼,整體視覺靈巧可愛。動力沿用小改款前的1.5升自然進氣引擎,但重新調校後,最大馬力116匹、最大扭力15.1公斤米都略微提升。此外,台灣引進的小改款,新增前行煞車輔助、車道偏移警示系統,並標配BSM盲點偵測與RCTA後車警示等安全配備。整體來說,MAZDA算是女性車主比例較高的品牌,除了Mazda 2外,銷量很好的CX-3也擁有64%的女性車主。Mazda 2的水箱護罩採取和Mazda 6相似的黑色網狀設計(左)。座椅升級為高密度泡綿,背部與腿部支撐性更優異(右)。(圖/MAZDA提供)VOLVO XC40 159.9〜205.5萬元對VOLVO來說,這款在2017年才誕生的小型休旅車XC40,等於是VOLVO在SUV領域的最後一塊拼圖,他結合了XC90與XC60,打造大、中、小型SUV的完整產品線。而XC40不僅是目前台灣富豪最暢銷的車款,也是最受女性歡迎的VOLVO。其實XC40的外型一點也不女人味,反而帶點肌肉陽剛,不過因為是VOLVO首度跨入小型SUV的代表作,原廠在設計上多用了一些巧思,正好吸引到一些女性車主,譬如two-tone的車身配色、貼心的彈出式垃圾桶設計等,都是會讓女性車主會心一笑的設計。此外,VOLVO向來引以為傲的安全配備,也正符合女性車主的考量,尤其XC40雖屬於入門車款,但安全配備不輸老大哥XC90。在動力又大幅領先其他同級車的優勢下,自然扛起VOLVO銷售一哥的重任。XC40直到2018年8月才正式引進台灣,首批車輛在上市前即銷售一空。(圖/VOLVO提供)小資女談選車(圖/安竹提供)
飆上路/絢麗尾燈秀 AUDI Q5 45 TFSI Quattro
小改款Q5雖只搭載一種動力,但在安全及科技配備上大幅精進,尤其全新 OLED尾燈組,史無前例地提供三種不同的光源顯示燈組供車主挑選,每種燈組還同時具備「離家」、「返家」不同的亮燈模式,宛如一場絢麗的燈光秀。同為「1A2B」的德國豪華汽車品牌,Audi在休旅車領域的發展,一直要到2009年Q5問世後,才真正在銷售面趕上BMW與M-BENZ。Q5不僅在歐陸、北美的銷售追上對手BMW X3、M-BENZ GLC,在很早布局的中國大陸市場更大幅領先,也間接帶動日後小老弟Q3的全球熱賣。頭燈造型變得更細扁,光源配置則是新世代的箭矢造型設計。(圖/台灣奧迪提供)台灣奧迪總裁Matthias Schepers對小改款的Q5充滿信心,他認為Q5是AUDI休旅家族最重要的成員。(圖/報系資料庫)Q5演進至今,來到第二代的小改款,去年6月正式發表,但受到疫情影響,台灣奧迪於今年3月中才正式上市。本回試駕的車型,則是限量款Q5 45 TFSI Quattro Editionone,定價279萬元,是由售價272萬元的Q5 45 TFSI Quattro advanced為基礎衍生的特仕車,升級的配備包括Matrix矩陣式LED極光頭燈組、最新OLED尾燈組、19吋鋁圈、自動停車輔助系統,360度全視角顯影等。不過因為太超值,Edition one在上市隔日便已售罄。對此,台灣奧迪總裁MatthiasSchepers也表示:「全新Q5車系是Audi休旅家族中最重要的車款,即使只引進單一動力,但涵蓋四個車型的完整產品陣容,將可提供消費者豐富的購車選擇。」改款亮點 就在尾燈小改款Q5外觀變化不大,車頭仍維持休旅車Q車系的八角形水箱護罩,以便與轎車A車系的六邊形造型區隔。而且也跟隨潮流,將水箱護罩變得更寬更大,銳角設計更明顯,從正面看的整體感覺更霸氣。車頭水箱護罩仍維Q車系的八角形造型,但變得更大,更霸氣。(圖/張文玠攝)包括開啟Dynamic動態模式時的亮燈型式,Q5的OLED尾燈組共有四種不同的光源顯示燈組,每一種燈組還具備「離家」、「返家」亮燈模式。(圖/台灣奧迪提供)最大的「亮點」則在車尾!Audi這款全新的OLED 尾燈組,除了功能與視覺上比改款前精進許多,還破天荒地提供三種不同的光源顯示燈組供車主挑選。如果加上開啟Dynamic動態模式時的亮燈型式,等於有四種不同的燈組內容,而且每一種燈組還同時具備「離家」、「返家」模式,宛如一場絢麗的燈光秀。此外,這套OLED尾燈還有警示與溝通功能,車輛靜止時,若偵測到後方兩公尺內有車接近,尾燈會全亮警示後車,避免發生追撞事故。內裝的變化也僅在於幾個細節之處,其中全車系標配的12.3吋全數位虛擬儀表,除了提供較常見的傳統雙環儀表,以及全螢幕導航模式外,還新增條狀式的轉速、時速表顯示,科技感十足。至於中控台則從8.3吋升級至10.1吋觸控螢幕,並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手機連結功能。有了這個高解析度的觸控螢幕,原先在中央鞍座上的觸控手寫板便因此取消, 多出一小處置物空間,置物空間上方的滑蓋則巧妙地設計為手機的無線充電座。取消觸控手寫板後多出一小處置物空間,上方的滑蓋則設計為手機無線充電板。(圖/張文玠攝)中控螢幕從原本的8.3吋升級至10.1吋觸控螢幕,並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手機連結功能。(圖/張文玠攝)第二代大改款Q5於2017年在台發表,隨即帶動AUDI休旅車的銷售熱潮。(圖/台灣奧迪提供)2017年第二代Q5發表時,共提供五種汽柴油動力,不過這次小改款,原廠卻單純地只使用45 TFSI單一動力,搭載二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並結合12伏特輕油電複合動力系統。單一動力 無限可能既是單一動力,這具引擎必然不含糊。以同樣2升4缸的渦輪引擎來比,45TFSI輸出的265匹最大馬力與37.8公斤米最大扭力,都是同級引擎之最。再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以及quattroultra 電子式四輪驅動系統,不論加速性能和操控表現,整體駕馭感覺甚至要比雙B對手來得俐落些。至於額外加入的12伏特輕油電混合動力,功用在於有效節能,也使得Q5的油耗表現得以領先對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Q5的quattro ultra四驅系統。過去的quattro 系統是以機械式差速器為基礎,而quattro ultra則是可以視車速及路況而靈活調整。在高速巡航時,使用較節能的前輪驅動;遇到路況不佳時,則自動調整為抓地力更佳的四輪驅動,可說兼顧了操控與舒適度。後座可前後滑移10公分,行李廂容積最大可擴充至1,580公升。(圖/張文玠攝)小改款Q5的車尾,以鍍鉻飾條建接兩側尾燈,視覺上更顯流線。(圖/張文玠攝)造車工藝 無懈可擊10多年前,本刊記者曾遠赴德國Ingolstsdt的Audi總部採訪,當時即對Audi在生產細節上的「龜毛」程度佩服不已。這次試駕完Q5 45 TFSI Quattro,又再度折服於Audi的造車工藝。儘管Audi每年的全球銷售量都能緊追著雙B,但在台灣市場卻始終大幅落後。據本刊記者多年的觀察,這其實是台灣消費者「先入為主」的觀念使然。就跟永遠打不敗的「勞力士」一樣,由於雙B較早進入台灣市場,形成一種老闆座車非雙B不可的印象。所幸這種印象在近幾年已產生變化,加上台灣奧迪在品牌經營上的努力,也許有朝一日Audi真能在台灣趕上雙B。本刊記者只能祝福:希望不會太久。AUDI內湖旗艦展示中心/銷售主任陳俊宏(圖/台灣奧迪提供) 豪華中型休旅車三強鼎立(圖/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絢麗尾燈秀 AUDI Q5 45 TFSI Quattro
小改款Q5雖只搭載一種動力,但在安全及科技配備上大幅精進,尤其全新 OLED尾燈組,史無前例地提供三種不同的光源顯示燈組供車主挑選,每種燈組還同時具備「離家」、「返家」不同的亮燈模式,宛如一場絢麗的燈光秀。同為「1A2B」的德國豪華汽車品牌,Audi在休旅車領域的發展,一直要到2009年Q5問世後,才真正在銷售面趕上BMW與M-BENZ。Q5不僅在歐陸、北美的銷售追上對手BMW X3、M-BENZ GLC,在很早布局的中國大陸市場更大幅領先,也間接帶動日後小老弟Q3的全球熱賣。頭燈造型變得更細扁,光源配置則是新世代的箭矢造型設計。(圖/台灣奧迪提供)台灣奧迪總裁Matthias Schepers對小改款的Q5充滿信心,他認為Q5是AUDI休旅家族最重要的成員。(圖/報系資料庫)Q5演進至今,來到第二代的小改款,去年6月正式發表,但受到疫情影響,台灣奧迪於今年3月中才正式上市。本回試駕的車型,則是限量款Q5 45 TFSI Quattro Editionone,定價279萬元,是由售價272萬元的Q5 45 TFSI Quattro advanced為基礎衍生的特仕車,升級的配備包括Matrix矩陣式LED極光頭燈組、最新OLED尾燈組、19吋鋁圈、自動停車輔助系統,360度全視角顯影等。不過因為太超值,Edition one在上市隔日便已售罄。對此,台灣奧迪總裁MatthiasSchepers也表示:「全新Q5車系是Audi休旅家族中最重要的車款,即使只引進單一動力,但涵蓋四個車型的完整產品陣容,將可提供消費者豐富的購車選擇。」改款亮點 就在尾燈小改款Q5外觀變化不大,車頭仍維持休旅車Q車系的八角形水箱護罩,以便與轎車A車系的六邊形造型區隔。而且也跟隨潮流,將水箱護罩變得更寬更大,銳角設計更明顯,從正面看的整體感覺更霸氣。車頭水箱護罩仍維Q車系的八角形造型,但變得更大,更霸氣。(圖/張文玠攝)包括開啟Dynamic動態模式時的亮燈型式,Q5的OLED尾燈組共有四種不同的光源顯示燈組,每一種燈組還具備「離家」、「返家」亮燈模式。(圖/台灣奧迪提供)最大的「亮點」則在車尾!Audi這款全新的OLED 尾燈組,除了功能與視覺上比改款前精進許多,還破天荒地提供三種不同的光源顯示燈組供車主挑選。如果加上開啟Dynamic動態模式時的亮燈型式,等於有四種不同的燈組內容,而且每一種燈組還同時具備「離家」、「返家」模式,宛如一場絢麗的燈光秀。此外,這套OLED尾燈還有警示與溝通功能,車輛靜止時,若偵測到後方兩公尺內有車接近,尾燈會全亮警示後車,避免發生追撞事故。內裝的變化也僅在於幾個細節之處,其中全車系標配的12.3吋全數位虛擬儀表,除了提供較常見的傳統雙環儀表,以及全螢幕導航模式外,還新增條狀式的轉速、時速表顯示,科技感十足。至於中控台則從8.3吋升級至10.1吋觸控螢幕,並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手機連結功能。有了這個高解析度的觸控螢幕,原先在中央鞍座上的觸控手寫板便因此取消, 多出一小處置物空間,置物空間上方的滑蓋則巧妙地設計為手機的無線充電座。取消觸控手寫板後多出一小處置物空間,上方的滑蓋則設計為手機無線充電板。(圖/張文玠攝)中控螢幕從原本的8.3吋升級至10.1吋觸控螢幕,並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手機連結功能。(圖/張文玠攝)第二代大改款Q5於2017年在台發表,隨即帶動AUDI休旅車的銷售熱潮。(圖/台灣奧迪提供)2017年第二代Q5發表時,共提供五種汽柴油動力,不過這次小改款,原廠卻單純地只使用45 TFSI單一動力,搭載二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汽油引擎,並結合12伏特輕油電複合動力系統。單一動力 無限可能既是單一動力,這具引擎必然不含糊。以同樣2升4缸的渦輪引擎來比,45TFSI輸出的265匹最大馬力與37.8公斤米最大扭力,都是同級引擎之最。再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以及quattroultra 電子式四輪驅動系統,不論加速性能和操控表現,整體駕馭感覺甚至要比雙B對手來得俐落些。至於額外加入的12伏特輕油電混合動力,功用在於有效節能,也使得Q5的油耗表現得以領先對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Q5的quattro ultra四驅系統。過去的quattro 系統是以機械式差速器為基礎,而quattro ultra則是可以視車速及路況而靈活調整。在高速巡航時,使用較節能的前輪驅動;遇到路況不佳時,則自動調整為抓地力更佳的四輪驅動,可說兼顧了操控與舒適度。後座可前後滑移10公分,行李廂容積最大可擴充至1,580公升。(圖/張文玠攝)小改款Q5的車尾,以鍍鉻飾條建接兩側尾燈,視覺上更顯流線。(圖/張文玠攝)造車工藝 無懈可擊10多年前,本刊記者曾遠赴德國Ingolstsdt的Audi總部採訪,當時即對Audi在生產細節上的「龜毛」程度佩服不已。這次試駕完Q5 45 TFSI Quattro,又再度折服於Audi的造車工藝。儘管Audi每年的全球銷售量都能緊追著雙B,但在台灣市場卻始終大幅落後。據本刊記者多年的觀察,這其實是台灣消費者「先入為主」的觀念使然。就跟永遠打不敗的「勞力士」一樣,由於雙B較早進入台灣市場,形成一種老闆座車非雙B不可的印象。所幸這種印象在近幾年已產生變化,加上台灣奧迪在品牌經營上的努力,也許有朝一日Audi真能在台灣趕上雙B。本刊記者只能祝福:希望不會太久。AUDI內湖旗艦展示中心/銷售主任陳俊宏(圖/台灣奧迪提供) 豪華中型休旅車三強鼎立(圖/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 /四缸更狂野 BMW 220i Gran Coupe
去年發表的2 Series Gran Coupe(2GC),BMW僅導入三缸的218i與四缸的235i,兩種車型價差高達91萬元,如今引進的四缸220i正好填補空缺。以更完整的產品線,瞄準對手M-BENZ CLA。220i GC車身線條流線動感,並配有專屬的M套件。(圖/馬景平攝)過去在車系分類還沒有很複雜的年代,要分辨BMW的車型,從車名的數字就可判斷。車名有1、3、5、7等單數,通常為標準的房車或休旅車;車名若有2、4、6、8等雙數,代表帶有轎跑(Coupe)基因。雖然2系列的外型本就較流線,但同系列還有5門5人座的2 Series Active Tourer(2AT)、5門7人座的2 Series Gran Tourer(2GT),真正要歸類為Coupe的,還是這回試駕的2 Series Gran Coupe(2GC)。全新一代的2GC早在去年秋天就已在台灣上市,不過當時只引進169萬元的入門三缸218i,與260萬元的頂規四缸235i。由於二者之間有著91萬元的價差,流失了不少不願屈就三缸車的年輕消費者。如今總代理汎德汽車總算導入四缸的220i Gran Coupe(以下簡稱220i GC),200萬元以內的售價,應該可以喚回一些車迷。前座的賽車座椅包覆性佳;真皮M款方向盤握感很好。(圖/馬景平攝)搭載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78匹最大馬力與28.5公斤米最大扭力。(圖/馬景平攝)先來談談三缸、四缸引擎的主要差異。其實這幾年各大車廠對於三缸引擎的研發已日益成熟,不僅動力、加速性能不遜於四缸,油耗表現也比四缸好。不過三缸引擎先天易於抖動的問題,仍讓許多人卻步。尤其BMW 2GC的主要對手M-BENZ CLA,入門的CLA200就已使用四缸引擎,逼得汎德不得不導入四缸且中價位的2GC。小改內裝 濃濃運動風為了和218i GC區隔,此番試駕的220i GC,只引進一種Edition M車型。所謂的「Edition M」,簡單說就是視覺可及處多了許多M款的專屬套件,包括M款專屬18吋鋁圈、M款擾流尾翼、藍色煞車卡鉗、雙前座跑車座椅,以及車側、車門踏板、方向盤等處的M字銘牌。標配M款18吋專屬鋁圈,M款煞車卡鉗則是藍色塗裝。(圖/馬景平攝)車艙配置仍是2GC家族的簡潔風格,但使用了大量軟皮材質更有質感。(圖/馬景平攝)坐進車艙內,內裝的鋪陳大致上仍和去年發表的2GC相同。變成深色的天蓬雖然較不易髒,但有種莫名的壓迫感;Alcantara麂皮與藍色網格織布混搭的賽車座椅很有質感,且包覆性極佳;加上大面積軟皮質的內裝與鋁質格紋飾板的搭配,光在車內即可感受到濃濃的運動風格。此外,配備的10.25吋虛擬數位儀錶板,以及10.25吋中控觸控螢幕,更完全不負BMW的豪華盛名。得心應手 扭力表現佳試駕220i GC真正要感受的,是四缸引擎比三缸更得心應手的駕駛樂趣。為此,本刊記者從台北市內湖區取車後,直殺迂迴的陽金公路,再沿北海岸到基隆,最後由高速公路回到內湖。整段試車路程包括山路、鄉道及快速道路等路況。排氣管改為雙出圓管,與235iGC的雙出方管區隔。(圖/BMW提供)類敞篷跑車的無窗框設計非常時尚。(圖/馬景平攝)低轉速時的扭力表現是本刊記者最稱讚之處,220i GC在1350轉時就能擁有28.6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在陽金公路幾處角度較大的彎道,過得輕鬆寫意。此外,這顆編號B48的四缸渦輪增壓引擎,能夠榨出178匹最大馬力,搭配七速雙離合器手自排變速箱,不僅換檔時機精準、換檔過程綿密,要大腳油門也能換來如彈射般的貼背感,時速零到100公里加速只需7秒,在高速公路奔馳時煞是過癮。這點,的確是過去試駕三缸的218i GC時,沒能體會到的樂趣。另一個讓本刊記者意外的,則是靜肅性。按理說,一般沒有窗框設計的跑車或轎跑車,風切聲都會很明顯,但220i GC在這方面表現超乎想像,整段試駕過程,本刊記者只聽見由harman/kardon音響傳來悠揚的巴哈無伴奏。真的要挑剔220i GC的駕馭表現,也只能不免俗地提出眾多BMW迷的心聲:如果是後驅車就好了!配備10.25吋的虛擬數位儀表板。(圖/馬景平攝)中控配置10.25吋彩色螢幕,可藉由觸控或旋鈕設定各種功能。(圖/馬景平攝)車長4,526mm雖不及GLA,但220i GC的後座空間表現不俗。(圖/馬景平攝)價格優勢 選擇性更多既然身價來到200萬元,220i GC的安全配備當然也不能馬虎,諸如ACC全速域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盲點偵測警示、主動防撞與行人偵測、車道偏離警示、後方車流警示,以及倒車輔助攝影、自動停車與自動倒車輔助等系統,都是標準配備。雖然整個智慧駕駛整合還未到LV2自動駕駛的水準,但已足夠應付多種突發狀況。從售價、動力來看,220i GC正好藉於M-BENZ CLA 200與CLA 250之間,再加上入門的218i GC與頂規的235i GC,不難看出2GC想以更多的選擇性來蠶食對手的市場。2GC也許能在價格上占些優勢,但車格卻小了一些,何況雙B本就各有支持者,在小轎跑這個級距上,這仗還有得打!搭配7速雙離合器手自排變速箱,排檔桿旁的旋鈕(箭頭處)用來控制中控螢幕。(圖/馬景平攝)配備知名的harman/kardon音響。(圖/馬景平攝)雙B小轎跑比一比(圖/M-BENZ提供)
飆上路 /四缸更狂野 BMW 220i Gran Coupe
去年發表的2 Series Gran Coupe(2GC),BMW僅導入三缸的218i與四缸的235i,兩種車型價差高達91萬元,如今引進的四缸220i正好填補空缺。以更完整的產品線,瞄準對手M-BENZ CLA。220i GC車身線條流線動感,並配有專屬的M套件。(圖/馬景平攝)過去在車系分類還沒有很複雜的年代,要分辨BMW的車型,從車名的數字就可判斷。車名有1、3、5、7等單數,通常為標準的房車或休旅車;車名若有2、4、6、8等雙數,代表帶有轎跑(Coupe)基因。雖然2系列的外型本就較流線,但同系列還有5門5人座的2 Series Active Tourer(2AT)、5門7人座的2 Series Gran Tourer(2GT),真正要歸類為Coupe的,還是這回試駕的2 Series Gran Coupe(2GC)。全新一代的2GC早在去年秋天就已在台灣上市,不過當時只引進169萬元的入門三缸218i,與260萬元的頂規四缸235i。由於二者之間有著91萬元的價差,流失了不少不願屈就三缸車的年輕消費者。如今總代理汎德汽車總算導入四缸的220i Gran Coupe(以下簡稱220i GC),200萬元以內的售價,應該可以喚回一些車迷。前座的賽車座椅包覆性佳;真皮M款方向盤握感很好。(圖/馬景平攝)搭載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178匹最大馬力與28.5公斤米最大扭力。(圖/馬景平攝)先來談談三缸、四缸引擎的主要差異。其實這幾年各大車廠對於三缸引擎的研發已日益成熟,不僅動力、加速性能不遜於四缸,油耗表現也比四缸好。不過三缸引擎先天易於抖動的問題,仍讓許多人卻步。尤其BMW 2GC的主要對手M-BENZ CLA,入門的CLA200就已使用四缸引擎,逼得汎德不得不導入四缸且中價位的2GC。小改內裝 濃濃運動風為了和218i GC區隔,此番試駕的220i GC,只引進一種Edition M車型。所謂的「Edition M」,簡單說就是視覺可及處多了許多M款的專屬套件,包括M款專屬18吋鋁圈、M款擾流尾翼、藍色煞車卡鉗、雙前座跑車座椅,以及車側、車門踏板、方向盤等處的M字銘牌。標配M款18吋專屬鋁圈,M款煞車卡鉗則是藍色塗裝。(圖/馬景平攝)車艙配置仍是2GC家族的簡潔風格,但使用了大量軟皮材質更有質感。(圖/馬景平攝)坐進車艙內,內裝的鋪陳大致上仍和去年發表的2GC相同。變成深色的天蓬雖然較不易髒,但有種莫名的壓迫感;Alcantara麂皮與藍色網格織布混搭的賽車座椅很有質感,且包覆性極佳;加上大面積軟皮質的內裝與鋁質格紋飾板的搭配,光在車內即可感受到濃濃的運動風格。此外,配備的10.25吋虛擬數位儀錶板,以及10.25吋中控觸控螢幕,更完全不負BMW的豪華盛名。得心應手 扭力表現佳試駕220i GC真正要感受的,是四缸引擎比三缸更得心應手的駕駛樂趣。為此,本刊記者從台北市內湖區取車後,直殺迂迴的陽金公路,再沿北海岸到基隆,最後由高速公路回到內湖。整段試車路程包括山路、鄉道及快速道路等路況。排氣管改為雙出圓管,與235iGC的雙出方管區隔。(圖/BMW提供)類敞篷跑車的無窗框設計非常時尚。(圖/馬景平攝)低轉速時的扭力表現是本刊記者最稱讚之處,220i GC在1350轉時就能擁有28.6公斤米的最大扭力,在陽金公路幾處角度較大的彎道,過得輕鬆寫意。此外,這顆編號B48的四缸渦輪增壓引擎,能夠榨出178匹最大馬力,搭配七速雙離合器手自排變速箱,不僅換檔時機精準、換檔過程綿密,要大腳油門也能換來如彈射般的貼背感,時速零到100公里加速只需7秒,在高速公路奔馳時煞是過癮。這點,的確是過去試駕三缸的218i GC時,沒能體會到的樂趣。另一個讓本刊記者意外的,則是靜肅性。按理說,一般沒有窗框設計的跑車或轎跑車,風切聲都會很明顯,但220i GC在這方面表現超乎想像,整段試駕過程,本刊記者只聽見由harman/kardon音響傳來悠揚的巴哈無伴奏。真的要挑剔220i GC的駕馭表現,也只能不免俗地提出眾多BMW迷的心聲:如果是後驅車就好了!配備10.25吋的虛擬數位儀表板。(圖/馬景平攝)中控配置10.25吋彩色螢幕,可藉由觸控或旋鈕設定各種功能。(圖/馬景平攝)車長4,526mm雖不及GLA,但220i GC的後座空間表現不俗。(圖/馬景平攝)價格優勢 選擇性更多既然身價來到200萬元,220i GC的安全配備當然也不能馬虎,諸如ACC全速域主動車距定速控制、盲點偵測警示、主動防撞與行人偵測、車道偏離警示、後方車流警示,以及倒車輔助攝影、自動停車與自動倒車輔助等系統,都是標準配備。雖然整個智慧駕駛整合還未到LV2自動駕駛的水準,但已足夠應付多種突發狀況。從售價、動力來看,220i GC正好藉於M-BENZ CLA 200與CLA 250之間,再加上入門的218i GC與頂規的235i GC,不難看出2GC想以更多的選擇性來蠶食對手的市場。2GC也許能在價格上占些優勢,但車格卻小了一些,何況雙B本就各有支持者,在小轎跑這個級距上,這仗還有得打!搭配7速雙離合器手自排變速箱,排檔桿旁的旋鈕(箭頭處)用來控制中控螢幕。(圖/馬景平攝)配備知名的harman/kardon音響。(圖/馬景平攝)雙B小轎跑比一比(圖/M-BENZ提供)
飆上路/旗艦王者科技秀 M-BENZ S450 L
新一代S-Class如大秀火力般,展示許多全新的豪華配備與科技性能,再一次奠定它在豪華旗艦的王者地位。很難想像這輛500多萬元起跳的長軸房車,上市前就已接單超過300台,現在下訂,可能要等到暑假才有車。車頭維持新一代家族特色,多邊形水箱護罩變得更大,整體看來不像上一代的霸氣,但多了幾分大器。(圖/王永泰攝)S450L車內大量運用核桃木、金屬、高級皮革等奢華材質;12.8吋的OLED中控螢幕(右圖),畫質之好更是前所未見。(圖/左:台灣賓士提供、右:王永泰攝)知道要試駕新一代S-Class,本刊記者就和攝影大哥不斷討論要在何處取景,才對得起這輛旗艦房車。試車當天,我們來到南港一處需先申請,才能入內攝影的科技大樓園區,正準備下車登記申請,卻看見園區警衛直接將柵欄打開,並且禮貌地揮手致意。納悶之際,才發現後座滿頭白髮的攝影大哥,看起來就像科技公司的大老闆。這段插曲說明,S-Class 的確是台灣企業主最愛的座駕,正如同S-Class命名來自德語「Sonderklasse」的原意:特殊的級別。S-Class從1954年其前身Proton推出至今,一共發展了十代車型(以S系列命名有七代),最難能可貴的是,每一代車款都在造車技術或科技面有劃時代的精進,並且引領整個賓士集團,持續在豪華房車領域領先其他車廠。發展至今,第七代大改款S-Class於去年9月全球線上發表,今年3月正式在台上市,共引進柴油短軸S350d、柴油長軸S350d L以及汽油長軸S450 L、S500L四種車型。本次試駕的S450 L售價620萬元,為S-Class的主力車型。長軸版S450L後座空間極為寬敞,扶手內配置的平版電腦,可用來操控座椅、空調、音響,也可單獨當平版電腦使用。(圖/王永泰攝)尾燈由以186顆LED組合而成,並透過高低排列,創造豐富的層次。(圖/王永泰攝)外觀 增添時尚未來感既是大改款,外觀必然與前一代差異很大,除了車身尺寸更大外,改變最明顯的就是更大的多邊形雙重鍍鉻水平柵欄式水箱護罩,以及全新設計的頭、尾燈組。外觀造型屬於新一代家族設計,與才發表不久的小改款E-Class相似,整體看來不像上一代的霸氣,但多了幾分大器穩重。全車系皆標配多光束智慧型LED頭燈,尾燈則以186顆LED組合而成,並且透過高低落差排列,創造豐富的層次。比較可惜的是,更進階的Digital Light多光束智慧數位頭燈,目前因為認證問題,應該要到2022年式的車型才有機會選配。此外,車門把手升級為科技感十足的隱藏式設計,帶著鑰匙在距離車門6公尺時,門把會自動開啟,車門上鎖後會自動縮回,若是坐在車內怠速,也會在四分鐘左右自動縮回。隱藏式門把的設計除了方便與好看外,也有利於降低空氣阻力,造就這一代S-Class僅0.22Cd的低風阻係數。S450 L的搭載3.0升直六渦輪增壓引擎,再加上48伏特的EQ Boost輕油電,動力不容小覷。(圖/王永泰攝)隱藏式門把可在距車6公尺時自動開啟,發動引擎、車門上鎖後會自動縮回。(圖/王永泰攝)內裝 奢華舒適超世代根據原廠調查,S-Class車主超過六成是後座買家,因此豪華舒適是後座內裝必備的基本條件。這其中包括Nappa真皮座椅、全景式電動天窗、四區恆溫空調、配備15支揚聲器的Burmester音響系統、前後座手機無線充電裝置、MBUX後座觸控面板、支援通風與加熱功能的前後座椅等。而且副駕駛座椅背上還附設電動調整腳踏板,可以讓右後座的主乘客適時伸展雙腿。至於駕駛艙的配置,堪稱是超越世代的設計。首先是12.3吋的3D數位儀表,不僅畫質超細緻,還有「眼球追蹤技術」可偵測駕駛的瞳孔以調整畫面,更能與選配的抬頭顯示器結合,在前檔玻璃上展現必須的行車資訊及導航。最令人驚豔的,是12.8吋的中控OLED螢幕,這是本刊記者見過畫質最好的中控螢幕,更是少數設計得比特斯拉更好看的大型觸控螢幕。尤其搭配第二代MBUX的實境導航功能,真的讓人從此不再用Google Map。新S-Class車內的實體按鍵比上一代整整少了20多個,加強了手勢、聲控等辨識能力,使車室鋪陳更加簡潔化,加上車內大量運用核桃木、金屬、皮革等材料,坐在車內就是一種極端的享受。S-Class並未採用時下流行的貫穿式尾燈設計,而是以橫貫的鍍鉻飾條讓車尾的視覺重心降低,感覺更穩重。(圖/台灣賓士提供)配備有「音響界勞斯萊斯」之稱的Burmester音響系統,音質極佳,豪華程度破表。(圖王永泰攝)3D數位儀表具備「眼球追蹤技術」,是劃時代的新科技。(圖王永泰攝)操控 流暢過彎好熱血如果想要從後座換到駕駛座,這輛S450 L也絕不會讓你失望。搭載3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367匹最大馬力與51公斤米最大扭力,再額外加上48伏特的輕油電EQ Boost動力科技,即使車長近5.3公尺、車重近3公噸,油門踩下也能輕鬆喚醒熱血。在操控方面,S-Class因為有著「族繁不及備載」的主被動安全配備,其實談不上太多操控樂趣,就算稍微想「壞」一下,多半就會被這些科技主動介入抑制。倒是本刊記者強力推崇S-Class在汽油車版本標配的「後軸轉向系統」,居然可以讓S-Class在山道完全精準、流暢地過彎,比起千萬超跑,毫不遜色。與新一代S450 L相處大半天,也被許多全新的科技配備折騰許久,本刊記者最大的感受是,新一代S450 L有如大秀肌肉般,將豪華旗艦房車這個領域往前提升半個世代。但滿溢的豪華科技配備,也讓車價高於同級車一大截,這也幾乎意味著下一代的BMW 740Li、AUDI A8L等,售價必將同時邁向600萬元。S Class演進史(圖/台灣賓士提供) 豪華旗艦房車比一比(圖/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旗艦王者科技秀 M-BENZ S450 L
新一代S-Class如大秀火力般,展示許多全新的豪華配備與科技性能,再一次奠定它在豪華旗艦的王者地位。很難想像這輛500多萬元起跳的長軸房車,上市前就已接單超過300台,現在下訂,可能要等到暑假才有車。車頭維持新一代家族特色,多邊形水箱護罩變得更大,整體看來不像上一代的霸氣,但多了幾分大器。(圖/王永泰攝)S450L車內大量運用核桃木、金屬、高級皮革等奢華材質;12.8吋的OLED中控螢幕(右圖),畫質之好更是前所未見。(圖/左:台灣賓士提供、右:王永泰攝)知道要試駕新一代S-Class,本刊記者就和攝影大哥不斷討論要在何處取景,才對得起這輛旗艦房車。試車當天,我們來到南港一處需先申請,才能入內攝影的科技大樓園區,正準備下車登記申請,卻看見園區警衛直接將柵欄打開,並且禮貌地揮手致意。納悶之際,才發現後座滿頭白髮的攝影大哥,看起來就像科技公司的大老闆。這段插曲說明,S-Class 的確是台灣企業主最愛的座駕,正如同S-Class命名來自德語「Sonderklasse」的原意:特殊的級別。S-Class從1954年其前身Proton推出至今,一共發展了十代車型(以S系列命名有七代),最難能可貴的是,每一代車款都在造車技術或科技面有劃時代的精進,並且引領整個賓士集團,持續在豪華房車領域領先其他車廠。發展至今,第七代大改款S-Class於去年9月全球線上發表,今年3月正式在台上市,共引進柴油短軸S350d、柴油長軸S350d L以及汽油長軸S450 L、S500L四種車型。本次試駕的S450 L售價620萬元,為S-Class的主力車型。長軸版S450L後座空間極為寬敞,扶手內配置的平版電腦,可用來操控座椅、空調、音響,也可單獨當平版電腦使用。(圖/王永泰攝)尾燈由以186顆LED組合而成,並透過高低排列,創造豐富的層次。(圖/王永泰攝)外觀 增添時尚未來感既是大改款,外觀必然與前一代差異很大,除了車身尺寸更大外,改變最明顯的就是更大的多邊形雙重鍍鉻水平柵欄式水箱護罩,以及全新設計的頭、尾燈組。外觀造型屬於新一代家族設計,與才發表不久的小改款E-Class相似,整體看來不像上一代的霸氣,但多了幾分大器穩重。全車系皆標配多光束智慧型LED頭燈,尾燈則以186顆LED組合而成,並且透過高低落差排列,創造豐富的層次。比較可惜的是,更進階的Digital Light多光束智慧數位頭燈,目前因為認證問題,應該要到2022年式的車型才有機會選配。此外,車門把手升級為科技感十足的隱藏式設計,帶著鑰匙在距離車門6公尺時,門把會自動開啟,車門上鎖後會自動縮回,若是坐在車內怠速,也會在四分鐘左右自動縮回。隱藏式門把的設計除了方便與好看外,也有利於降低空氣阻力,造就這一代S-Class僅0.22Cd的低風阻係數。S450 L的搭載3.0升直六渦輪增壓引擎,再加上48伏特的EQ Boost輕油電,動力不容小覷。(圖/王永泰攝)隱藏式門把可在距車6公尺時自動開啟,發動引擎、車門上鎖後會自動縮回。(圖/王永泰攝)內裝 奢華舒適超世代根據原廠調查,S-Class車主超過六成是後座買家,因此豪華舒適是後座內裝必備的基本條件。這其中包括Nappa真皮座椅、全景式電動天窗、四區恆溫空調、配備15支揚聲器的Burmester音響系統、前後座手機無線充電裝置、MBUX後座觸控面板、支援通風與加熱功能的前後座椅等。而且副駕駛座椅背上還附設電動調整腳踏板,可以讓右後座的主乘客適時伸展雙腿。至於駕駛艙的配置,堪稱是超越世代的設計。首先是12.3吋的3D數位儀表,不僅畫質超細緻,還有「眼球追蹤技術」可偵測駕駛的瞳孔以調整畫面,更能與選配的抬頭顯示器結合,在前檔玻璃上展現必須的行車資訊及導航。最令人驚豔的,是12.8吋的中控OLED螢幕,這是本刊記者見過畫質最好的中控螢幕,更是少數設計得比特斯拉更好看的大型觸控螢幕。尤其搭配第二代MBUX的實境導航功能,真的讓人從此不再用Google Map。新S-Class車內的實體按鍵比上一代整整少了20多個,加強了手勢、聲控等辨識能力,使車室鋪陳更加簡潔化,加上車內大量運用核桃木、金屬、皮革等材料,坐在車內就是一種極端的享受。S-Class並未採用時下流行的貫穿式尾燈設計,而是以橫貫的鍍鉻飾條讓車尾的視覺重心降低,感覺更穩重。(圖/台灣賓士提供)配備有「音響界勞斯萊斯」之稱的Burmester音響系統,音質極佳,豪華程度破表。(圖王永泰攝)3D數位儀表具備「眼球追蹤技術」,是劃時代的新科技。(圖王永泰攝)操控 流暢過彎好熱血如果想要從後座換到駕駛座,這輛S450 L也絕不會讓你失望。搭載3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367匹最大馬力與51公斤米最大扭力,再額外加上48伏特的輕油電EQ Boost動力科技,即使車長近5.3公尺、車重近3公噸,油門踩下也能輕鬆喚醒熱血。在操控方面,S-Class因為有著「族繁不及備載」的主被動安全配備,其實談不上太多操控樂趣,就算稍微想「壞」一下,多半就會被這些科技主動介入抑制。倒是本刊記者強力推崇S-Class在汽油車版本標配的「後軸轉向系統」,居然可以讓S-Class在山道完全精準、流暢地過彎,比起千萬超跑,毫不遜色。與新一代S450 L相處大半天,也被許多全新的科技配備折騰許久,本刊記者最大的感受是,新一代S450 L有如大秀肌肉般,將豪華旗艦房車這個領域往前提升半個世代。但滿溢的豪華科技配備,也讓車價高於同級車一大截,這也幾乎意味著下一代的BMW 740Li、AUDI A8L等,售價必將同時邁向600萬元。S Class演進史(圖/台灣賓士提供) 豪華旗艦房車比一比(圖/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VOLVO V90 Cross Country B5 北歐富豪的逆襲
為在跨界休旅車的市場力拚1A2B,來自北歐瑞典的VOLVO,推出動力與科技大幅升級的V90 Cross Country B5,加上超有感的促銷優惠,果然更具競爭力,買氣在逆勢中持續成長。每回試駕VOLVO,都有種「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期待的是這個來自瑞典的品牌,除了以安全著稱,設計層面上總會讓人驚豔;怕受傷害的是,儘管VOLVO在動力及科技各方面的配備,都不輸雙B等一線品牌,但在台灣,多數人仍認為它品牌價值不敵1A2B(AUDI、M-BENZ、BMW)。V90CC B5的底盤較旅行車拉高,並搭配四輪傳動系統,具備初階的越野能力。(圖/VOLVO提供)車長4,939mm、軸距2,941mm,讓V90CC B5的後座空間很寬裕。(圖/趙世勳攝)搭配8前速變速系統,V90CC B5的平均油耗達13.4Km/L(右上)。配備12.3吋數位儀錶,中央部分可顯示各種圖資及衛星導航(下)。(圖/趙世勳攝)獨特性 難以匹敵但從近五年VOLVO台灣分公司引進的車款來看,VOLVO的策略是以「獨特性」來避開正面交鋒,打造一個「沒有競品」的戰場。以這次試駕的V90Cross Country B5(以下簡稱V90CC B5)來說,VOLVO將旅行車V90的底盤拉高,增加進入角與離去角,加上全時四輪傳動的加持,讓V90CC B5擁有相當程度的越野功能。有了這種跨界的獨特性,在面對1A2B的傳統旅行車對手時, 自然占了不少優勢。V90CC B5過去在台灣的動力設定,有D5柴油和T6汽油兩款渦輪引擎可供選擇。但在整個VOLVO家族的動力邁向第三代Drive E系統後,V90CC B5也趁著去年底的小改款,引進搭載48V Mild Hybrid輕油電混合系統的B5,來取代D5和T6車款。所謂「輕油電混合系統」,就是在傳統引擎外,加載輸出功率較小的電動馬達,這具馬達並無法像純電動車那樣直接驅動車輛,但能夠在起步或瞬間加速時,提供額外的動力,讓加速更順暢。V90CC B5搭載的48V輕油電混合系統,就可額外提供14匹馬力,再加上原先T5渦輪增壓引擎的250匹馬力,V90CC B5的綜效動力,來到264匹的最大馬力與35.7公斤米的最大扭力。V90CC B5搭載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二五○匹最大馬力,48V的電動馬達也可額外提供十四匹馬力。(圖/趙世勳攝)行李廂的深度超過120公分,置物空間比一般旅行車更大。(圖/趙世勳攝)座艙的皮椅皮質細膩柔軟,中控台及儀表上方也覆蓋大面積真皮,相當有質感。(圖/趙世勳攝)起步感 爽快過癮本刊記者認為,加了48V電動馬達最妙之處,在於這14匹馬力的出現時機,正好補足過去T5引擎在低速時油門反應較遲的問題,搭配八前速手自排變速箱,讓本刊記者試駕時,從起步到高速域,一路感受到無比順暢的動力銜接,令人直呼「爽」。更難得的是,這輛近5公尺長、車重逾2公噸的旗艦旅行車,平均油耗居然有每公升13.4公里的水準。在動力及越野能力提升後,V90CC B5的外觀也有些微調整,以符合更運動化的越野風格。包括車頭銀色下氣壩延伸到兩側、霧燈造型配合改變、水箱護罩上的廠徽從鏤空設計改為實心、小尾翼變得更立體、燻黑的LED尾燈、方向燈改為序列式設計、雙出排氣管改為隱藏式以及取消車側塑膠防撞護條等。小改款的V90CC B5,LED尾燈做了局部燻黑處理,方向燈也改為序列式設計。V90CC B5的底盤離地高度為210mm,涉水深度可達300mm。(圖/趙世勳攝)中控台為9吋觸控螢幕,包括影音、電話、空氣潔淨及駕駛模式等功能,都可透過觸控或排檔桿下方的「Drive 旋鈕」設定。(圖/趙世勳攝)拚優惠 市場有感內裝方面,基本上沒太大變化,仍以中控台九吋觸控螢幕為主軸,來整合全車多項功能的操作轉換。稍做改善的部分,則是將原本後座的12伏特電源插座,改為USB Type-C插槽;另外則是將Clean Zone車室空氣清淨系統升級,可過濾99.9%的PM2.5懸浮微粒,與98.3%的PM0.3更小微粒。V90CC B5的定價為259萬元,原本就比AUDI A6 Avant、M-BENZ E300 Estate 等動力相當的幾款豪華旅行車,便宜了近百萬元。但以VOLVO的促銷優惠做法來看,V90CC B5直接降價到225萬元,再加贈價值20多萬元的配備,等於一口氣把價格拉到200萬元以下,顯然是想在下一級距的旅行車市場中搶下戰果。據本刊記者了解,VOLVO這波的逆襲的確展現威力,V90CC B5已經賣到要等車了。達人觀點 鄭捷/《CARTURE車勢文化》創辦人(圖/鄭捷提供)豪華旅行車比一比(圖/趙世勳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VOLVO V90 Cross Country B5 北歐富豪的逆襲
為在跨界休旅車的市場力拚1A2B,來自北歐瑞典的VOLVO,推出動力與科技大幅升級的V90 Cross Country B5,加上超有感的促銷優惠,果然更具競爭力,買氣在逆勢中持續成長。每回試駕VOLVO,都有種「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期待的是這個來自瑞典的品牌,除了以安全著稱,設計層面上總會讓人驚豔;怕受傷害的是,儘管VOLVO在動力及科技各方面的配備,都不輸雙B等一線品牌,但在台灣,多數人仍認為它品牌價值不敵1A2B(AUDI、M-BENZ、BMW)。V90CC B5的底盤較旅行車拉高,並搭配四輪傳動系統,具備初階的越野能力。(圖/VOLVO提供)車長4,939mm、軸距2,941mm,讓V90CC B5的後座空間很寬裕。(圖/趙世勳攝)搭配8前速變速系統,V90CC B5的平均油耗達13.4Km/L(右上)。配備12.3吋數位儀錶,中央部分可顯示各種圖資及衛星導航(下)。(圖/趙世勳攝)獨特性 難以匹敵但從近五年VOLVO台灣分公司引進的車款來看,VOLVO的策略是以「獨特性」來避開正面交鋒,打造一個「沒有競品」的戰場。以這次試駕的V90Cross Country B5(以下簡稱V90CC B5)來說,VOLVO將旅行車V90的底盤拉高,增加進入角與離去角,加上全時四輪傳動的加持,讓V90CC B5擁有相當程度的越野功能。有了這種跨界的獨特性,在面對1A2B的傳統旅行車對手時, 自然占了不少優勢。V90CC B5過去在台灣的動力設定,有D5柴油和T6汽油兩款渦輪引擎可供選擇。但在整個VOLVO家族的動力邁向第三代Drive E系統後,V90CC B5也趁著去年底的小改款,引進搭載48V Mild Hybrid輕油電混合系統的B5,來取代D5和T6車款。所謂「輕油電混合系統」,就是在傳統引擎外,加載輸出功率較小的電動馬達,這具馬達並無法像純電動車那樣直接驅動車輛,但能夠在起步或瞬間加速時,提供額外的動力,讓加速更順暢。V90CC B5搭載的48V輕油電混合系統,就可額外提供14匹馬力,再加上原先T5渦輪增壓引擎的250匹馬力,V90CC B5的綜效動力,來到264匹的最大馬力與35.7公斤米的最大扭力。V90CC B5搭載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二五○匹最大馬力,48V的電動馬達也可額外提供十四匹馬力。(圖/趙世勳攝)行李廂的深度超過120公分,置物空間比一般旅行車更大。(圖/趙世勳攝)座艙的皮椅皮質細膩柔軟,中控台及儀表上方也覆蓋大面積真皮,相當有質感。(圖/趙世勳攝)起步感 爽快過癮本刊記者認為,加了48V電動馬達最妙之處,在於這14匹馬力的出現時機,正好補足過去T5引擎在低速時油門反應較遲的問題,搭配八前速手自排變速箱,讓本刊記者試駕時,從起步到高速域,一路感受到無比順暢的動力銜接,令人直呼「爽」。更難得的是,這輛近5公尺長、車重逾2公噸的旗艦旅行車,平均油耗居然有每公升13.4公里的水準。在動力及越野能力提升後,V90CC B5的外觀也有些微調整,以符合更運動化的越野風格。包括車頭銀色下氣壩延伸到兩側、霧燈造型配合改變、水箱護罩上的廠徽從鏤空設計改為實心、小尾翼變得更立體、燻黑的LED尾燈、方向燈改為序列式設計、雙出排氣管改為隱藏式以及取消車側塑膠防撞護條等。小改款的V90CC B5,LED尾燈做了局部燻黑處理,方向燈也改為序列式設計。V90CC B5的底盤離地高度為210mm,涉水深度可達300mm。(圖/趙世勳攝)中控台為9吋觸控螢幕,包括影音、電話、空氣潔淨及駕駛模式等功能,都可透過觸控或排檔桿下方的「Drive 旋鈕」設定。(圖/趙世勳攝)拚優惠 市場有感內裝方面,基本上沒太大變化,仍以中控台九吋觸控螢幕為主軸,來整合全車多項功能的操作轉換。稍做改善的部分,則是將原本後座的12伏特電源插座,改為USB Type-C插槽;另外則是將Clean Zone車室空氣清淨系統升級,可過濾99.9%的PM2.5懸浮微粒,與98.3%的PM0.3更小微粒。V90CC B5的定價為259萬元,原本就比AUDI A6 Avant、M-BENZ E300 Estate 等動力相當的幾款豪華旅行車,便宜了近百萬元。但以VOLVO的促銷優惠做法來看,V90CC B5直接降價到225萬元,再加贈價值20多萬元的配備,等於一口氣把價格拉到200萬元以下,顯然是想在下一級距的旅行車市場中搶下戰果。據本刊記者了解,VOLVO這波的逆襲的確展現威力,V90CC B5已經賣到要等車了。達人觀點 鄭捷/《CARTURE車勢文化》創辦人(圖/鄭捷提供)豪華旅行車比一比(圖/趙世勳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驚爆大改款 2021新車搶先看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車廠在2020年的銷售成績紛紛衰退,唯獨台灣不跌反升,但受制於海外進口車廠停工甚至出現有錢買不到車的窘境,車廠們就將目標放眼2021年,紛紛端出牛肉搶市。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汽車市場的衝擊,不遜於2008年的雷曼風暴,去年全球汽車銷量由前年的9000多萬輛狂跌到7300萬輛。台灣因為防疫得宜,以及TOYOTA Corolla Cross、NISSAN Sentra、FORD Focus等強力國產車的挹注,整體市場反而逆勢成長,全年總掛牌數到45萬7435輛,創下近15年新高,也讓進口車商期待已久的「黃金交叉」(進口車銷量大於國產車),沒能如願發生。大改款後的M-BENZ S-Class,將頭尾燈組面積縮小,使外觀更具科技感。(圖/中華賓士提供)再看2021年,不僅全球疫情持續延燒,恐影響歐洲車廠產能,導致進口車的交期及數量難以估測;國產車也因缺貨櫃、缺車用晶片等因素,勢必影響產量甚至價格。包括和泰、裕隆等國產車業者,對今年車市都不表樂觀,估計全年市場量約在42至43萬輛間。但不管市場如何低迷,並不太會影響汽車「三年小改、五年大改」的研發期程,整個2021年,台灣仍有20多款小改款、大改款或全新車款要上市,包括已搶在一月發表的LR Defender、M-BENZ GLS、LEXUS LS等豪華進口車。農曆年後開始,也幾乎月月有新車上市,本刊記者挑選其中幾款特別值得關注的大改款新車,如果讀者打算今年換車,不妨看看這些新車端出什麼牛肉來。M-BENZ S-Class 預計上市:3月 預估售價:450-745萬元賓士新世代W223的S-Class於去年9月正式發表,國內引進時間估計在3月初。從經銷商的預接單來看,第一批導入的車型,包括短軸S350d(450萬元),以及長軸的S350d L(515萬元)、S450 L(625萬元)、S500 L(745萬元)等。外觀改變甚為明顯,加大後的水箱護罩明顯變大,相對讓LED頭燈組變小,全車視覺上更穩重。豪華與科技仍是這部旗艦房車的焦點,賓士幾乎傾所有新技術於其身,全車共配有5個大尺寸彩色螢幕,4個車門把手為隱藏式,加上能透過攝影機與電腦自動學習的第二代MBUX Interior Assist系統,讓這部全新大改款的旗艦車種,猶如一具先進的大型遊戲機。車身尺碼來到了5,289×2,109×1,503mm,軸距為3,216mm,均比上一代略大,創造出極其寬敞的乘坐空間。輔以高級真皮材質3D設計座椅,並具備按摩功能,以及車室內兩套香氛系統,舒適程度堪比百萬級沙發。車身大小、軸距相比前代略為提升,使後座乘客有更舒適的空間。(圖/中華賓士提供)2021年新款S-Class,將搭載Mercedes Travel Knowledge,具備AI自適軟體,能提供給駕駛個人化的資訊。(圖/中華賓士提供)INFINITIQX55 預計上市:5月 預估售價:188-238萬元早在20年前,INFINITI就推出將跑車底盤與流線車體的FX系列旅跑,一直到2020年終於將FX的跑旅設計語彙融入QX的車體中,INFINITI QX55就是台可以滿足想要QX大空間、FX跑格的族群,預計在2021上半年就可以看到實車。從外觀來看,QX55的車頭相比QX50更具侵略感,更大的水箱罩以及跳色的下氣壩,加上自C柱就下滑的車頂、標配20吋鋁圈,外觀承襲了FX系列車款的狂野。 融合FX、QX的設計元素,在空間小幅更動的情況下,也能有帥氣的跑格外型。(圖/INFINITI提供) 內裝與QX50完全相同,中央採用上下雙螢幕,使行車資訊、導航都能並行顯示。(圖/INFINITI提供) TOYOTAGR Yaris 預計上市:第三季 預估售價:150-180萬元全球供不應求的「暴力鴨」TOYOTA GR Yaris何時引進台灣?一直是國內性能車迷關注的焦點,近日更有媒體指出,GR Yaris在全球銷售已超過30萬輛,目前更是一車難求。GR Yaris最大的魅力,在於顛覆過去Yaris平價代步車的形象,搭載一具1.6升的三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268匹與最大扭力37.7公斤米,搭配6速手排變速箱與AWD全時四驅系統,0~100km/h加速僅需5.5秒。本刊估計會在暑假左右導入台灣,售價約150~180萬元。TOYOTA GR Yaris顛覆過去平價代步車的印象,推出三門性能板。(圖/TOYOTA提供)有別於平價版,採用的是GA-B模組化底盤,不僅剛性大幅提升,在高速行駛間的穩定性都經過數百次調校。(圖/TOYOTA提供)搭載的3缸引擎,可榨出268匹馬力,「暴力鴨」的綽號實至名歸。(圖/TOYOTA提供)SubaruOutback 預計上市:開始預購,第二季交車 售價:159.8萬足足6年沒有大改款的SUBARU Outback,首次換上SGP模組化底盤平台,在車體剛性以及空間設置相比前代更為優秀,並優先導入「EyeSight4.0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新增「LCF車道維持置中系統」與「AES 緊急自動轉向輔助系統」主被動安全配備。有別於以往樸實的內裝,座椅採用豪華進口車才會出現的Nappa皮革,並首次標配以12隻揚聲器組成的Harman Kardon鑽石級音響,中控車機也升級為11.6吋螢幕,內裝設計更接近進口豪華車的標準配置。SUBARU Outback領先全車系,率先導入「EyeSight 4.0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行車安全性大幅提升。(圖/SUBARU提供)Subaru Outback(圖/SUBARU提供)ŠKODA Octavia 預計上市:4月 售價:105-160萬2020年ŠKODA在台灣繳出銷售超過7,000台的成績單,全球市場有百萬台的銷量,而其中最暢銷的車型正是7年未經歷大改款的Octavia,而2020年發表的Octavia即將在2021年第二季正式進入台灣。大改款後的Octavia依舊採用集團的招牌MQB底盤,並規劃有四門斜背以及Combi旅行車共2款車型,外觀上相比前代更為銳利且具科技感,並可能將把ADAS系統(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列為全車系標配。動力部分預計會導入1.5TSI、2.0TSI汽油渦輪版本,除此之外,讓許多車迷期待的Octavia Combi RS性能板也有相當大的機率引進,至於48V Mild-Hybrid輕油電以及插電式的油電車導入的機率相對較低。ŠKODA旗下最暢銷的Octavia將會有四門斜背,及Combi旅行車款,勢必在2021年車市掀起搶購潮。(圖/ŠKODA提供) ŠKODA Octavia(圖/ŠKODA提供) KiaCarnival 預計上市:3月 預估售價:145-195萬許多人會把KIA Carnival當成是HONDA Odyssey的勁敵,但兩者比較接近的只有價格,事實上以KIACarnival的車身尺寸以及內部空間格局,真正的對手為更高階的TOYOTA Sienna,軸距長達3,090mm,使得乘坐空間更為舒適。新一代的KIA Carnival車系編成共3款,豪華型、尊貴型以及頂級進化型,最基本的車型包括三區空調恆溫、感應式電動華門以及能夠讓第三排的乘客面對面乘坐。尊貴型則是加大中控車機螢幕,鋁圈升級為19吋,並配置通風加熱座椅;頂級進化型把音響升級為BOSE,第二排改為電動座椅,並加上可以開啟式的雙電動天窗,大改款後的KIA Carnival,從內而外幾乎媲美頂級商務車TOYOTA Alphard。KIA Carnival軸距長達3,090mm,將座椅倒平後將會有2,905公升的空間。(圖/KIA提供)中控座艙也進行大改款,搭載雙12.3吋螢幕,駕駛還能透過螢幕調整後排座椅的椅背以及前後滑移。(圖/KIA提供)KIA Carnival(圖/KIA提供)FORDTourneo Connect 預計上市:3月 預估售價:100-150萬元對台灣來說,Tourneo是全新的車名;但實際上,估計會在農曆年後發表的Tourneo,卻是小改款車型,只是過去一直沒引進。Tourneo其實就是小一號的Transit,是福特近年頗受歡迎的商用車,曾在2020年台北車展上曝光過。引進台灣的Tourneo Connect車型,外觀也追隨家族特色,擁有「馬丁頭」水箱護罩,及大梯形進氣壩,未來在台灣的最主要對手,將會是VW Caddy。FORD Tourneo Connect有著7人座的配置,無論是家用還是商用都相當適宜。(圖/FORD提供)中控車機配置6吋SYNC 3多媒體螢幕,還搭載主動防碰撞、行人偵測、定速巡航等多項配備。(圖/FORD提供)
飆上路/驚爆大改款 2021新車搶先看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車廠在2020年的銷售成績紛紛衰退,唯獨台灣不跌反升,但受制於海外進口車廠停工甚至出現有錢買不到車的窘境,車廠們就將目標放眼2021年,紛紛端出牛肉搶市。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汽車市場的衝擊,不遜於2008年的雷曼風暴,去年全球汽車銷量由前年的9000多萬輛狂跌到7300萬輛。台灣因為防疫得宜,以及TOYOTA Corolla Cross、NISSAN Sentra、FORD Focus等強力國產車的挹注,整體市場反而逆勢成長,全年總掛牌數到45萬7435輛,創下近15年新高,也讓進口車商期待已久的「黃金交叉」(進口車銷量大於國產車),沒能如願發生。大改款後的M-BENZ S-Class,將頭尾燈組面積縮小,使外觀更具科技感。(圖/中華賓士提供)再看2021年,不僅全球疫情持續延燒,恐影響歐洲車廠產能,導致進口車的交期及數量難以估測;國產車也因缺貨櫃、缺車用晶片等因素,勢必影響產量甚至價格。包括和泰、裕隆等國產車業者,對今年車市都不表樂觀,估計全年市場量約在42至43萬輛間。但不管市場如何低迷,並不太會影響汽車「三年小改、五年大改」的研發期程,整個2021年,台灣仍有20多款小改款、大改款或全新車款要上市,包括已搶在一月發表的LR Defender、M-BENZ GLS、LEXUS LS等豪華進口車。農曆年後開始,也幾乎月月有新車上市,本刊記者挑選其中幾款特別值得關注的大改款新車,如果讀者打算今年換車,不妨看看這些新車端出什麼牛肉來。M-BENZ S-Class 預計上市:3月 預估售價:450-745萬元賓士新世代W223的S-Class於去年9月正式發表,國內引進時間估計在3月初。從經銷商的預接單來看,第一批導入的車型,包括短軸S350d(450萬元),以及長軸的S350d L(515萬元)、S450 L(625萬元)、S500 L(745萬元)等。外觀改變甚為明顯,加大後的水箱護罩明顯變大,相對讓LED頭燈組變小,全車視覺上更穩重。豪華與科技仍是這部旗艦房車的焦點,賓士幾乎傾所有新技術於其身,全車共配有5個大尺寸彩色螢幕,4個車門把手為隱藏式,加上能透過攝影機與電腦自動學習的第二代MBUX Interior Assist系統,讓這部全新大改款的旗艦車種,猶如一具先進的大型遊戲機。車身尺碼來到了5,289×2,109×1,503mm,軸距為3,216mm,均比上一代略大,創造出極其寬敞的乘坐空間。輔以高級真皮材質3D設計座椅,並具備按摩功能,以及車室內兩套香氛系統,舒適程度堪比百萬級沙發。車身大小、軸距相比前代略為提升,使後座乘客有更舒適的空間。(圖/中華賓士提供)2021年新款S-Class,將搭載Mercedes Travel Knowledge,具備AI自適軟體,能提供給駕駛個人化的資訊。(圖/中華賓士提供)INFINITIQX55 預計上市:5月 預估售價:188-238萬元早在20年前,INFINITI就推出將跑車底盤與流線車體的FX系列旅跑,一直到2020年終於將FX的跑旅設計語彙融入QX的車體中,INFINITI QX55就是台可以滿足想要QX大空間、FX跑格的族群,預計在2021上半年就可以看到實車。從外觀來看,QX55的車頭相比QX50更具侵略感,更大的水箱罩以及跳色的下氣壩,加上自C柱就下滑的車頂、標配20吋鋁圈,外觀承襲了FX系列車款的狂野。 融合FX、QX的設計元素,在空間小幅更動的情況下,也能有帥氣的跑格外型。(圖/INFINITI提供) 內裝與QX50完全相同,中央採用上下雙螢幕,使行車資訊、導航都能並行顯示。(圖/INFINITI提供) TOYOTAGR Yaris 預計上市:第三季 預估售價:150-180萬元全球供不應求的「暴力鴨」TOYOTA GR Yaris何時引進台灣?一直是國內性能車迷關注的焦點,近日更有媒體指出,GR Yaris在全球銷售已超過30萬輛,目前更是一車難求。GR Yaris最大的魅力,在於顛覆過去Yaris平價代步車的形象,搭載一具1.6升的三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268匹與最大扭力37.7公斤米,搭配6速手排變速箱與AWD全時四驅系統,0~100km/h加速僅需5.5秒。本刊估計會在暑假左右導入台灣,售價約150~180萬元。TOYOTA GR Yaris顛覆過去平價代步車的印象,推出三門性能板。(圖/TOYOTA提供)有別於平價版,採用的是GA-B模組化底盤,不僅剛性大幅提升,在高速行駛間的穩定性都經過數百次調校。(圖/TOYOTA提供)搭載的3缸引擎,可榨出268匹馬力,「暴力鴨」的綽號實至名歸。(圖/TOYOTA提供)SubaruOutback 預計上市:開始預購,第二季交車 售價:159.8萬足足6年沒有大改款的SUBARU Outback,首次換上SGP模組化底盤平台,在車體剛性以及空間設置相比前代更為優秀,並優先導入「EyeSight4.0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新增「LCF車道維持置中系統」與「AES 緊急自動轉向輔助系統」主被動安全配備。有別於以往樸實的內裝,座椅採用豪華進口車才會出現的Nappa皮革,並首次標配以12隻揚聲器組成的Harman Kardon鑽石級音響,中控車機也升級為11.6吋螢幕,內裝設計更接近進口豪華車的標準配置。SUBARU Outback領先全車系,率先導入「EyeSight 4.0智能駕駛安全輔助系統」,行車安全性大幅提升。(圖/SUBARU提供)Subaru Outback(圖/SUBARU提供)ŠKODA Octavia 預計上市:4月 售價:105-160萬2020年ŠKODA在台灣繳出銷售超過7,000台的成績單,全球市場有百萬台的銷量,而其中最暢銷的車型正是7年未經歷大改款的Octavia,而2020年發表的Octavia即將在2021年第二季正式進入台灣。大改款後的Octavia依舊採用集團的招牌MQB底盤,並規劃有四門斜背以及Combi旅行車共2款車型,外觀上相比前代更為銳利且具科技感,並可能將把ADAS系統(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列為全車系標配。動力部分預計會導入1.5TSI、2.0TSI汽油渦輪版本,除此之外,讓許多車迷期待的Octavia Combi RS性能板也有相當大的機率引進,至於48V Mild-Hybrid輕油電以及插電式的油電車導入的機率相對較低。ŠKODA旗下最暢銷的Octavia將會有四門斜背,及Combi旅行車款,勢必在2021年車市掀起搶購潮。(圖/ŠKODA提供) ŠKODA Octavia(圖/ŠKODA提供) KiaCarnival 預計上市:3月 預估售價:145-195萬許多人會把KIA Carnival當成是HONDA Odyssey的勁敵,但兩者比較接近的只有價格,事實上以KIACarnival的車身尺寸以及內部空間格局,真正的對手為更高階的TOYOTA Sienna,軸距長達3,090mm,使得乘坐空間更為舒適。新一代的KIA Carnival車系編成共3款,豪華型、尊貴型以及頂級進化型,最基本的車型包括三區空調恆溫、感應式電動華門以及能夠讓第三排的乘客面對面乘坐。尊貴型則是加大中控車機螢幕,鋁圈升級為19吋,並配置通風加熱座椅;頂級進化型把音響升級為BOSE,第二排改為電動座椅,並加上可以開啟式的雙電動天窗,大改款後的KIA Carnival,從內而外幾乎媲美頂級商務車TOYOTA Alphard。KIA Carnival軸距長達3,090mm,將座椅倒平後將會有2,905公升的空間。(圖/KIA提供)中控座艙也進行大改款,搭載雙12.3吋螢幕,駕駛還能透過螢幕調整後排座椅的椅背以及前後滑移。(圖/KIA提供)KIA Carnival(圖/KIA提供)FORDTourneo Connect 預計上市:3月 預估售價:100-150萬元對台灣來說,Tourneo是全新的車名;但實際上,估計會在農曆年後發表的Tourneo,卻是小改款車型,只是過去一直沒引進。Tourneo其實就是小一號的Transit,是福特近年頗受歡迎的商用車,曾在2020年台北車展上曝光過。引進台灣的Tourneo Connect車型,外觀也追隨家族特色,擁有「馬丁頭」水箱護罩,及大梯形進氣壩,未來在台灣的最主要對手,將會是VW Caddy。FORD Tourneo Connect有著7人座的配置,無論是家用還是商用都相當適宜。(圖/FORD提供)中控車機配置6吋SYNC 3多媒體螢幕,還搭載主動防碰撞、行人偵測、定速巡航等多項配備。(圖/FORD提供)
飆上路/BMW 530i M Sport 科技全面噴發
現代消費者喜歡以CP值作為購物指標,但有些東西就算數據再清楚,價值也很難以此量化,車子便是其一,尤其是雙B等級的豪華房車,開的是品牌價值和身分地位。日前導入國內的小改款BMW5-Series,動力與科技配備皆有令人驚豔的進化,除了舒適豪華,更兼顧駕駛樂趣。10月時M-BENZ E-Class與BMW 5-Series,同時在台推出小改款車型,再度掀起一場瑜亮之爭。有趣的是,M-BENZ與BMW這兩家德國車廠推出的競爭產品,卻有著極高的相似度。小改款的5-Series,共引進4款房車和1款旅行車,售價為265~468萬元。(圖/張文玠攝)不管是M-BENZ的C-Class對上BMW 3-Series,或是GLC對上X3,攤開規格與配備表,長得幾乎是一模一樣,連改款時程都排得相當接近,能讓消費者選擇的,就只有對品牌的喜好度。外型 逆齡生長這一代的5-Series,5月就已在歐洲發表小改款,因為疫情延誤,總代理汎德汽車於10月下旬才正式引進台灣,共有520i Sport(265萬元)、520i M Sport(279萬元)、530i Luxury (325萬元)、530i M Sport(339萬元)和M550i xDrive(468萬元)五個等級的房車,以及520i Touring M Sport(295萬元)單一旅行車型。本刊記者這次試駕的,是較高階的530i M Sport,最大馬力達252匹,性能十分剽悍。小改款車型通常不會對外觀有太多著墨,新的530i M Sport,也僅是在水箱護罩、LED尾燈組及空力套件做小幅修飾。不過,原本5-Series的車長就接近5公尺,在局部修潤後,外觀變得更年輕更動感,有幾分8-Series的神韻。即使車長近5公尺,530i M Sport的操控性能仍相當俐落。(圖/張文玠攝) 左右雙出矩形尾管,比過去的圓形尾管增添許多動感。(圖/BMW提供) 內裝提供各種色系的選擇,可依照車色搭配。(圖/BMW提供)動力 勁速剽悍內裝的格局與配備雖變化不大,但有幾項改革,大幅提升新5-Series的價值感。其一是標配加大16%的HUD抬頭顯示器,以及可無線支援AndroidAuto\Apple CarPlay連結的12.3吋加大觸控螢幕;另一個超炫的功能,則是可下載iPhone或Apple Watch的專屬APP,做為備用鑰匙。這個iPhone備用鑰匙除了可啟閉門把,也能啟動引擎,是目前極少見應用在汽車的科技。此外,530i M Sport所配備的Dakota真皮雙前座電動座椅,可電動調整20個方向,舒適度不輸高級沙發。在動力方面,530i M Sport採用一具直列四缸的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252匹的最大馬力,以及35.7公斤米的最大扭力,性能本就十分剽悍。再加上新增的48伏特的輕油電技術,除了可提供額外的11匹馬力,搭配運動化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及後輪傳動系統,創造出每公升平均行駛14.4公里的優質油耗表現。小改款的5-Series新添不少科技配備,包括面積加大16%的HUD抬頭顯示器(上)、12.3吋的數位儀表(中),並可使用iPhone連結APP做為備用鑰匙(下)。(圖/BMW提供)中控系統仍為iDrive 7.0,但觸控螢幕加大至12.3吋。(圖/張文玠攝)採用運動化8速手自排變速箱,換檔反應靈敏,更有14.4KM/L的油耗表現。(圖/張文玠攝)操駕 精準穩重本刊記者上路試車,幾乎把台北市繞了一大圈,行經包括高速公路、市區堵車路段和大量的山路,並搭配不同模式的底盤設定。以530i M Sport 252匹的最大馬力來看,試車的「爽度」自然不在話下,但最令人激賞的,則是底盤的調校工夫,在這一輛將近5公尺長的大車,前後配重保持在50比50的最佳水準,不論是哪一種駕駛模式,避震系統與路面的連結、回饋,以及轉向之精準,在在充滿了駕馭樂趣。5-Series的客層鎖定在高階主管,而非像7-Series旗艦房車的後座買家,因此在舒適豪華之餘,也必須兼顧駕駛樂趣。在台灣車主眼中,論奢華度、安全性或品牌價值,5-Series各方面都與賓士E-Class不相上下。攤開兩車的規格,動力、油耗、懸吊、變速箱甚至價格,也幾乎如出一轍,但以本刊記者的試駕經驗,這一代的530i M Sport,操控表現絕對優於競爭對手。如果,旅行車的Touring車型也能搭配530i M Sport的動力,那就太完美了。前輪配置18吋鋁圈,並有專屬的M式套件。(圖/張文玠攝)後座空間寬敞又舒適,座椅使用Dakota高級皮革製成。(圖/張文玠攝)配備主動式進氣調節水箱護罩,引擎需散熱時會自動開啟扇葉,以利空氣流入。(圖/張文玠攝)BOX-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這個世代的5-Series,無論內裝用料或設計,各方面皆相當有水準,到了年度變更與小改款時,外觀的變動不用太多,電子配備反而可以增添一些。這次小改款為了滿足科技人士的需求,讓手機APP也可以開啟車門與引擎,或許傳統用車人可能覺得沒有用,但新世代族群應該會把這項配備,當作未來的購車標準,不過現在只有蘋果手機能享有這個功能。行李廂標準空間為 530 公升,尾門支援Comfort Access感應式電動啟閉。(圖/張文玠攝)頂級中大型房車 雙B之爭(圖/張文玠攝、BMW提供)
飆上路/BMW 530i M Sport 科技全面噴發
現代消費者喜歡以CP值作為購物指標,但有些東西就算數據再清楚,價值也很難以此量化,車子便是其一,尤其是雙B等級的豪華房車,開的是品牌價值和身分地位。日前導入國內的小改款BMW5-Series,動力與科技配備皆有令人驚豔的進化,除了舒適豪華,更兼顧駕駛樂趣。10月時M-BENZ E-Class與BMW 5-Series,同時在台推出小改款車型,再度掀起一場瑜亮之爭。有趣的是,M-BENZ與BMW這兩家德國車廠推出的競爭產品,卻有著極高的相似度。小改款的5-Series,共引進4款房車和1款旅行車,售價為265~468萬元。(圖/張文玠攝)不管是M-BENZ的C-Class對上BMW 3-Series,或是GLC對上X3,攤開規格與配備表,長得幾乎是一模一樣,連改款時程都排得相當接近,能讓消費者選擇的,就只有對品牌的喜好度。外型 逆齡生長這一代的5-Series,5月就已在歐洲發表小改款,因為疫情延誤,總代理汎德汽車於10月下旬才正式引進台灣,共有520i Sport(265萬元)、520i M Sport(279萬元)、530i Luxury (325萬元)、530i M Sport(339萬元)和M550i xDrive(468萬元)五個等級的房車,以及520i Touring M Sport(295萬元)單一旅行車型。本刊記者這次試駕的,是較高階的530i M Sport,最大馬力達252匹,性能十分剽悍。小改款車型通常不會對外觀有太多著墨,新的530i M Sport,也僅是在水箱護罩、LED尾燈組及空力套件做小幅修飾。不過,原本5-Series的車長就接近5公尺,在局部修潤後,外觀變得更年輕更動感,有幾分8-Series的神韻。即使車長近5公尺,530i M Sport的操控性能仍相當俐落。(圖/張文玠攝) 左右雙出矩形尾管,比過去的圓形尾管增添許多動感。(圖/BMW提供) 內裝提供各種色系的選擇,可依照車色搭配。(圖/BMW提供)動力 勁速剽悍內裝的格局與配備雖變化不大,但有幾項改革,大幅提升新5-Series的價值感。其一是標配加大16%的HUD抬頭顯示器,以及可無線支援AndroidAuto\Apple CarPlay連結的12.3吋加大觸控螢幕;另一個超炫的功能,則是可下載iPhone或Apple Watch的專屬APP,做為備用鑰匙。這個iPhone備用鑰匙除了可啟閉門把,也能啟動引擎,是目前極少見應用在汽車的科技。此外,530i M Sport所配備的Dakota真皮雙前座電動座椅,可電動調整20個方向,舒適度不輸高級沙發。在動力方面,530i M Sport採用一具直列四缸的雙渦輪增壓汽油引擎,可輸出252匹的最大馬力,以及35.7公斤米的最大扭力,性能本就十分剽悍。再加上新增的48伏特的輕油電技術,除了可提供額外的11匹馬力,搭配運動化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及後輪傳動系統,創造出每公升平均行駛14.4公里的優質油耗表現。小改款的5-Series新添不少科技配備,包括面積加大16%的HUD抬頭顯示器(上)、12.3吋的數位儀表(中),並可使用iPhone連結APP做為備用鑰匙(下)。(圖/BMW提供)中控系統仍為iDrive 7.0,但觸控螢幕加大至12.3吋。(圖/張文玠攝)採用運動化8速手自排變速箱,換檔反應靈敏,更有14.4KM/L的油耗表現。(圖/張文玠攝)操駕 精準穩重本刊記者上路試車,幾乎把台北市繞了一大圈,行經包括高速公路、市區堵車路段和大量的山路,並搭配不同模式的底盤設定。以530i M Sport 252匹的最大馬力來看,試車的「爽度」自然不在話下,但最令人激賞的,則是底盤的調校工夫,在這一輛將近5公尺長的大車,前後配重保持在50比50的最佳水準,不論是哪一種駕駛模式,避震系統與路面的連結、回饋,以及轉向之精準,在在充滿了駕馭樂趣。5-Series的客層鎖定在高階主管,而非像7-Series旗艦房車的後座買家,因此在舒適豪華之餘,也必須兼顧駕駛樂趣。在台灣車主眼中,論奢華度、安全性或品牌價值,5-Series各方面都與賓士E-Class不相上下。攤開兩車的規格,動力、油耗、懸吊、變速箱甚至價格,也幾乎如出一轍,但以本刊記者的試駕經驗,這一代的530i M Sport,操控表現絕對優於競爭對手。如果,旅行車的Touring車型也能搭配530i M Sport的動力,那就太完美了。前輪配置18吋鋁圈,並有專屬的M式套件。(圖/張文玠攝)後座空間寬敞又舒適,座椅使用Dakota高級皮革製成。(圖/張文玠攝)配備主動式進氣調節水箱護罩,引擎需散熱時會自動開啟扇葉,以利空氣流入。(圖/張文玠攝)BOX-達人觀點 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這個世代的5-Series,無論內裝用料或設計,各方面皆相當有水準,到了年度變更與小改款時,外觀的變動不用太多,電子配備反而可以增添一些。這次小改款為了滿足科技人士的需求,讓手機APP也可以開啟車門與引擎,或許傳統用車人可能覺得沒有用,但新世代族群應該會把這項配備,當作未來的購車標準,不過現在只有蘋果手機能享有這個功能。行李廂標準空間為 530 公升,尾門支援Comfort Access感應式電動啟閉。(圖/張文玠攝)頂級中大型房車 雙B之爭(圖/張文玠攝、BMW提供)
飆上路/BMW 318i Luxury 入門奢華風
BMW 3系列以優異的動力與操控表現,多年來穩坐最受歡迎的中型豪華運動房車代表,許多車主心目中的第一輛雙B,就是BMW 318i。搭載2.0升直四渦輪引擎的BMW 318i Luxury,以出色的油耗表現、奢華的外觀設計和新穎的科技配備,成為同級車中的首選。許多男人心中,總有幾部念念不忘的車,不管是否擁有過。BMW 318i就是這樣的車,它曾是許多國產車主心中的「下一輛車」,或是當作踏進「雙B階級」的第一步。標配的LED主動轉向頭燈組,線條銳利搶眼。(圖/王永泰攝)座椅採用Vernasca真皮,並有雙前座椅電動腰靠調整,一點也不像入門車款。(圖/王永泰攝)17吋銀黑雙色雙肋鋁圈組,為318i Luxury增添不少豪華氛圍。(圖/王永泰攝)不過,隨著車身尺寸進階到中型房車,以及1、2系列相繼問世,3系列已不再是BMW家族的小老弟,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視覺設計 盡顯奢華本刊記者曾是318i的車主,這次試駕新世代318iLuxury,心情格外複雜。20多年來,汽車科技進步迅速,但價格的飆漲也從未停緩腳步,當年售價136萬元的318i,如今得花203萬元才能入手。現行的BMW 3系列屬於第七代車型,去年初上市後,陸續導入330i、320i、M340i及Touring旅行車等,最入門的318i直到今年7月才引進,且為318i Luxury單一車型設定。除了搭載全套Luxury Line套件,包括水箱護罩、氣壩和保險桿等,也多處使用鍍鉻設計,盡顯奢華。內裝的最大亮點,是採用Vernasca真皮座椅,搭配Sensatec合成皮質儀錶檯包覆,這是318i前所未見的高級內裝;Vernasca等級的皮革,過去多半使用在X5或5系列上。12.3吋的虛擬數位儀錶,清楚呈現各項行車資訊。(圖/王永泰攝)內裝標配12.3吋虛擬儀錶與中央10.25吋觸控螢幕,比歐洲版318i配備傳統儀錶及8.8吋中控螢幕高檔許多。(圖/廠商提供)跑車型真皮方向盤質感極佳,但少了換檔撥片。(圖/王永泰攝)高檔配備 痛擊對手此外,318i Luxury標配12.3吋全數位虛擬座艙、10.25吋中控觸控螢幕、雙前座電動座椅、三區獨立恆溫空調、跑車型多功能真皮方向盤,以及迎賓光毯、環艙氣氛燈組、BMW智能衛星導航系統和Apple CarPlay整合系統等。加上包含多項主動安全性能的BMW Personal CoPilot智慧駕駛輔助科技,318i Luxury雖說是入門車,配備可是一點也不入門。詭異的是,318i Luxury的最大馬力為156匹,最大扭力為25.5公斤米,這樣的輸出數據,沿用118i、218i車上那顆三缸1.5升渦輪增壓引擎便已足夠,卻採用和320i、330i同顆2.0升直四渦輪心臟。而且為了顯示318i Luxury的「入門」,原廠還刻意調降動力,令人頗為不解。這個疑惑在本刊記者看了賓士C180進化版的動力數據後,終於豁然開朗,BMW原廠將318i Luxury的動力,調成和競爭對手C180一模一樣,連售價203萬元都相同。兩者間的差別是,C180使用1.5升引擎,拖著類似的車重,平均油耗為每公升可跑12.5公里;採用2.0升引擎的318i Luxury,則可創造每公升跑16.7公里的油耗表現;加上「Luxury」意謂著滿滿的配備,不難看出318i Luxury「以大欺小」,擺明衝著C180而來。 8速Steptronic手自排變速系統換檔快速平順,但並非運動化設定,少了 Sport Plus模式可選。(圖/王永泰攝)座椅未傾倒的狀態下,318i Luxury行李廂容積多達480公升。(圖/王永泰攝)318i搭載和320i、330i同樣的2.0升直四渦輪引擎,但最大馬力調降至156匹。(圖/王永泰攝)動力表現 稍嫌不足開著318i Luxury穿梭在大台北地區一整天,後驅設定加上良好的底盤剛性,仍維持BMW優異的操控性能;雖然懸吊設定比320i軟一些,路感沒那麼明顯,卻提升了舒適性。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在市區或高速巡航的表現都中規中矩,不過開上仰德大道幾個陡坡路段,318i Luxury會略顯吃力,尤其是出彎後的加速,動力常常無法快速滿足。整體來說,318i Luxury是輛很好開、很輕快又很舒適的中型房車,科技設定也比競爭對手C180來得新穎先進些。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將在第三季上市的AUDI A4 40TSF,目前預售價和C180、318i Luxury相近,但性能看似要好上一大截,屆時德國三大車廠,免不了要有一場房車大戰。前後保險桿下方的鍍鉻T型設計,是318i Luxury與其他3系列外觀最大的區別。(圖/王永泰攝)後座的頭部與腿部空間,都比前代寬敞許多。(圖/王永泰攝)達人觀點 曾彥豪(小七)/7car小七車觀點網站創辦人擁有318i曾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時至今日,晉升為中型車的318i,得花超過200萬元才能擁有,哪怕它只是車系中的入門角色。為了「反映」價格,原廠調低了318i的動力輸出,但動力結構仍和高一級的320i、甚至330i相同,而總代理也規劃導入Luxury等級車型,輔以齊全的配備,318i雖是入門款,卻一點也不陽春。(圖/廠商提供)
飆上路/BMW 318i Luxury 入門奢華風
BMW 3系列以優異的動力與操控表現,多年來穩坐最受歡迎的中型豪華運動房車代表,許多車主心目中的第一輛雙B,就是BMW 318i。搭載2.0升直四渦輪引擎的BMW 318i Luxury,以出色的油耗表現、奢華的外觀設計和新穎的科技配備,成為同級車中的首選。許多男人心中,總有幾部念念不忘的車,不管是否擁有過。BMW 318i就是這樣的車,它曾是許多國產車主心中的「下一輛車」,或是當作踏進「雙B階級」的第一步。標配的LED主動轉向頭燈組,線條銳利搶眼。(圖/王永泰攝)座椅採用Vernasca真皮,並有雙前座椅電動腰靠調整,一點也不像入門車款。(圖/王永泰攝)17吋銀黑雙色雙肋鋁圈組,為318i Luxury增添不少豪華氛圍。(圖/王永泰攝)不過,隨著車身尺寸進階到中型房車,以及1、2系列相繼問世,3系列已不再是BMW家族的小老弟,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視覺設計 盡顯奢華本刊記者曾是318i的車主,這次試駕新世代318iLuxury,心情格外複雜。20多年來,汽車科技進步迅速,但價格的飆漲也從未停緩腳步,當年售價136萬元的318i,如今得花203萬元才能入手。現行的BMW 3系列屬於第七代車型,去年初上市後,陸續導入330i、320i、M340i及Touring旅行車等,最入門的318i直到今年7月才引進,且為318i Luxury單一車型設定。除了搭載全套Luxury Line套件,包括水箱護罩、氣壩和保險桿等,也多處使用鍍鉻設計,盡顯奢華。內裝的最大亮點,是採用Vernasca真皮座椅,搭配Sensatec合成皮質儀錶檯包覆,這是318i前所未見的高級內裝;Vernasca等級的皮革,過去多半使用在X5或5系列上。12.3吋的虛擬數位儀錶,清楚呈現各項行車資訊。(圖/王永泰攝)內裝標配12.3吋虛擬儀錶與中央10.25吋觸控螢幕,比歐洲版318i配備傳統儀錶及8.8吋中控螢幕高檔許多。(圖/廠商提供)跑車型真皮方向盤質感極佳,但少了換檔撥片。(圖/王永泰攝)高檔配備 痛擊對手此外,318i Luxury標配12.3吋全數位虛擬座艙、10.25吋中控觸控螢幕、雙前座電動座椅、三區獨立恆溫空調、跑車型多功能真皮方向盤,以及迎賓光毯、環艙氣氛燈組、BMW智能衛星導航系統和Apple CarPlay整合系統等。加上包含多項主動安全性能的BMW Personal CoPilot智慧駕駛輔助科技,318i Luxury雖說是入門車,配備可是一點也不入門。詭異的是,318i Luxury的最大馬力為156匹,最大扭力為25.5公斤米,這樣的輸出數據,沿用118i、218i車上那顆三缸1.5升渦輪增壓引擎便已足夠,卻採用和320i、330i同顆2.0升直四渦輪心臟。而且為了顯示318i Luxury的「入門」,原廠還刻意調降動力,令人頗為不解。這個疑惑在本刊記者看了賓士C180進化版的動力數據後,終於豁然開朗,BMW原廠將318i Luxury的動力,調成和競爭對手C180一模一樣,連售價203萬元都相同。兩者間的差別是,C180使用1.5升引擎,拖著類似的車重,平均油耗為每公升可跑12.5公里;採用2.0升引擎的318i Luxury,則可創造每公升跑16.7公里的油耗表現;加上「Luxury」意謂著滿滿的配備,不難看出318i Luxury「以大欺小」,擺明衝著C180而來。 8速Steptronic手自排變速系統換檔快速平順,但並非運動化設定,少了 Sport Plus模式可選。(圖/王永泰攝)座椅未傾倒的狀態下,318i Luxury行李廂容積多達480公升。(圖/王永泰攝)318i搭載和320i、330i同樣的2.0升直四渦輪引擎,但最大馬力調降至156匹。(圖/王永泰攝)動力表現 稍嫌不足開著318i Luxury穿梭在大台北地區一整天,後驅設定加上良好的底盤剛性,仍維持BMW優異的操控性能;雖然懸吊設定比320i軟一些,路感沒那麼明顯,卻提升了舒適性。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在市區或高速巡航的表現都中規中矩,不過開上仰德大道幾個陡坡路段,318i Luxury會略顯吃力,尤其是出彎後的加速,動力常常無法快速滿足。整體來說,318i Luxury是輛很好開、很輕快又很舒適的中型房車,科技設定也比競爭對手C180來得新穎先進些。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將在第三季上市的AUDI A4 40TSF,目前預售價和C180、318i Luxury相近,但性能看似要好上一大截,屆時德國三大車廠,免不了要有一場房車大戰。前後保險桿下方的鍍鉻T型設計,是318i Luxury與其他3系列外觀最大的區別。(圖/王永泰攝)後座的頭部與腿部空間,都比前代寬敞許多。(圖/王永泰攝)達人觀點 曾彥豪(小七)/7car小七車觀點網站創辦人擁有318i曾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時至今日,晉升為中型車的318i,得花超過200萬元才能擁有,哪怕它只是車系中的入門角色。為了「反映」價格,原廠調低了318i的動力輸出,但動力結構仍和高一級的320i、甚至330i相同,而總代理也規劃導入Luxury等級車型,輔以齊全的配備,318i雖是入門款,卻一點也不陽春。(圖/廠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