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
」懷孕越多次老得越快! 研究指出:哺乳反而能逆齡
媽媽太辛苦!一篇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指出,懷孕可能會加速女性的生理老化,從相關樣本比對,發現與從未懷孕過的人相比,有懷孕經驗者的生理年齡較大,只要每次懷孕過程,女性的生理年齡將多增加2至3個月,並隨著次數越增越多。但根據另一篇耶魯大學的研究顯示,哺乳可讓老化被逆轉,產後的逆齡化將遠大於懷孕期間所導致的年齡增長。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科學家卡倫(Calen Ryan)於菲律賓實行長期、持續的健康調查,並分析了1735位年齡介於20至22歲之間婦女的生殖史和DNA樣本,以調查懷孕對老化過程的影響。研究團隊使用6種不同的「表觀遺傳時鐘」(epigenetic clocks),根據DNA甲基化過程的模式來評估參與者的生物年齡,結果發現,女性每次懷孕都會導致生物年齡衰老2至3個月,與從未懷孕者相比,曾經懷孕過的女性之生理年齡平均增加了4個月至1年多,而與懷孕次數較少的女性相比,懷孕次數較多者的老化速度最多快5個月,也就是說,每一次的懷孕都將加快老化速度近2%。不過,研究團隊亦考量到參與者的社會經濟地位、吸菸、遺傳變異和周圍的建築環境的關係,即便如此,懷孕和生物老化仍有關。令人驚訝的是,在同一項健康調查中,910名男性參與者的生育孩子的數量與其生物老化速度加劇並無關聯性。而從另一篇耶魯大學的研究顯示,雖然在懷孕期間,女性的生理年齡確實會加速衰老,但這些變化將在哺乳期間開始逆轉,於產後約3個月左右,生理老化速度下降了16%,這就表示,產後的逆齡效應將遠大於懷孕期間所致的生物老化增幅。
血液檢驗大躍進 胃癌及大腸癌「N」年前可預知
癌症若是愈晚發現,在治療上愈耗費心力,也愈難治癒,而許多研究者也一直想盡辦法,想要讓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根據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發表的論文顯示,若用非侵入性的血液檢查方式,能夠在症狀出現前4年就發現癌症的可能。目前已知的檢查癌症的手法,一般都是抽血檢查較多,研究者從血液樣本裡,調查特定的基因變異、DNA甲基化(使基因沉默,進而失去功能)及特定蛋白質的生物標記中,就能從樣本裡發現癌細胞。不過,身為論文發表的一員、加州大學生物工程學的張教授表示,過去就血液檢驗精密度的開發,一直都只從癌症發病患者的血液樣本做取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團隊從中國台州市取得2007年至2014年所採取、20-90歲共12萬3千人的血液樣本來著手。在抽血時是健康的人,有575人在4年內被診斷出有胃癌、食道癌、大腸癌、肺癌及肝癌,研究團隊這次就以「採檢時是健康,之後卻發現癌細胞的人」的血液樣本,來開發新的檢驗手法。研究團隊開發、名為「PanSeer」的篩查,能將血液樣本中的基因分離出來,並發現DNA甲基化的情形,而過去的研究,也證實若是DNA有異常的甲基化,胰臟等器官可能有出現癌細胞的情形。研究團隊抽取癌症發病後、200人的血液樣本,和健康的200人用PanSeer進行分析,發現有90%的準確度,能夠檢測出「未來癌症會發作」的人,此外,若檢驗後發現仍是健康的人,未來癌症會發作的機率大約只有5%的誤差。張教授表示,目前發現的時間點,最長能在癌友發病前4年即可知悉。未來團隊也將朝降低誤差率的方向做優化,也希望除了胃癌及大腸癌之外,其他的癌症也能發現變異的基因,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資料來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316-z
幼時環境不只影響生活 連基因運作都被改變
一直以來的研究都證實,幼年的環境對於人生有極大的影響,若是在貧困的地方出生的小孩,長大之後的健康狀態就比富裕環境長大的小孩差很多。根據倫敦國王學院及杜克大學的研究團隊最新的發現顯示,說不定連基因都會隨著環境而有所變化。基因並非只是存在於身體的細胞內,還能夠作為調節因子而工作,像近年來研究癌症基因的學者,就發現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和罹患癌症有關,而所謂的甲基化,就是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改變遺傳的表現。研究團隊以1994年至1995年在英格蘭及威爾斯出生的1619位孩童做為研究對象,並在他們18歲時抽血檢查DNA甲基化的情形,其中一半為女性,而且在各種不同社會經濟條件下所養大。為了將出生、長大的環境加以分類,研究團隊向當地政府、警察局調閱資訊,也請各地區居民填寫問卷,不論是社會、經濟還是治安、空污情形及居民的健康狀態,全部都被考慮進去。所抽取的血液中,並沒有發現有心血管疾病或第二型糖尿病的情況,但在貧困社區所養大的孩子,較多有慢性發炎、肺癌的基因被發現,顯示抽煙、大氣污染都會造成DNA甲基化。這樣的後天變化,也讓貧困地區長大的孩子,較容易得到肺癌。研究團隊認為,出生環境對健康所造成的影響,在18歲就已能看出來,但之後若環境改善,DNA甲基化是否會再改變,則還需要時日觀察。
澳洲研究 人類原來的壽命應是38歲!
DNA鑑定能夠估算出動物的壽命,根據澳洲科學分子生物學者班哲明(Benjamin Main)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刊出的研究,人類原本的壽命應該只有38歲。自然衰老的動物,到底能夠活多久?這個問題一直是生物學家研究的重點,而DNA正是生命的設計圖,什麼基因造成老化、壽命減少,都有一定的原因,而且脊椎動物的生命長度「差很多」,有只能活8個星期的侏儒蝦魚,也有能活400年以上的鯊魚,但是對於不知道活多久的生物,就只能用DNA解析的方式做出鑑定,又被稱為「DNA甲基化( methylation)」。但甲基化又會受到基因序列活性是否足夠的影響,但研究團隊針對靈長類及部分哺乳類的特定基因,卻能做出完整的檢測。目前公開的252種脊椎生物中,弓頭鯨的壽命為268歲,比目前已知最長壽命高出57年,還有非洲象的平均壽命是65歲、滅絕的真猛瑪象則是60歲,而在2012年減絕的平塔島象龜則是120歲。但在檢測資料中顯示,我們的親戚「尼安德塔人」及「丹尼索瓦人」,則都只有37.8年的壽命,顯示科技的進步真的非常重要,才能讓人類的壽命增長到現在的境界,而未來肯定還會持續向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