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F
」 巴基斯坦眼鼻流血怪病襲南亞「發病2週奪命」 巴基斯坦累積2死頒緊急狀態
日本近期爆發嚴重「食人菌」疫情,從今年1月到現在,才短短的5個月就超過977人因感染A型鏈球菌而罹患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無獨有偶,南亞的巴基斯坦近日爆發致命的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haemorrhagic fever, CCHF)疫情,目前已導致兩人喪命。巴基斯坦爆發「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疫情,藉由叮咬可以感染多種動物、家畜甚至是人類,為阻疫情擴大失控、展開大規模行噴灑和清潔作業。(圖/達志/美聯社)《每日星報》等外媒報導,這起疫情發生於當地第三大城市拉瓦爾品第(Rawalpindi)。感染CCHF病毒後死亡的兩名受害者,分別是哈茲羅(Hazro)的屠夫伊姆蘭(Imran),以及來自Jund地區的婦女基蘭(Khiran)。報導稱,兩名病患染上CCHF後,出現關節疼痛、頭痛、嘔吐及眼睛出血等症狀,隨著病況發展,也可能惡化為嚴重流鼻血、大範圍且嚴重的瘀傷,並分別在5月3日和5月18日於貝娜齊爾布托醫院(Benazir Bhutto General Hospital)病逝。巴基斯坦爆發「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疫情,藉由叮咬可以感染多種動物、家畜甚至是人類,為阻疫情擴大失控、展開大規模行噴灑和清潔作業。(圖/達志/美聯社)據了解,CCHF是一種病毒性蜱蟲(tick)傳染疾病,其媒介為蜱類,藉由叮咬可以感染多種動物、家畜,甚至是人類,患者死亡率約為30%,且可能在發病2周內不治,去年法國就曾在蜱蟲發現這種病毒,所幸當地暫時未發現人類感染的本土病例。兩人死亡後,阿托克(Attock)和其他地區頒布緊急狀態,所有被帶到拉瓦爾品第及附近牲畜市場的祭祀動物都必須接受嚴格檢查,任何感染病毒或有皮膚腫塊的動物將被禁止進入市場。CCHF是一種病毒性蜱蟲(tick)傳染疾病,其媒介為蜱類。(圖/達志/美聯社)拉瓦爾品第畜牧部透露,為阻疫情擴大失控、展開大規模行噴灑和清潔作業,同時緊急設立檢查站「全天候確保所有市場的動物的健康與衛生」,當局已在多個地點設立了檢查站,並將駐紮在11個市場,全天確保所有市場的動物的健康與衛生,另外呼籲民眾盡可能不要帶兒童前往市場。巴基斯坦官方也提醒民眾,在購買祭祀動物時,最好避免攜帶兒童前往市場,並盡量穿著淺色衣服、避免觸摸動物、塗抹驅蟲藥,以免感染CCHF病毒。CCHF是一種病毒性蜱蟲(tick)傳染疾病,其媒介為蜱類,藉由叮咬可以感染多種動物、家畜,甚至是人類。巴基斯坦爆發「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疫情,藉由叮咬可以感染多種動物、家畜甚至是人類,為阻疫情擴大失控、展開大規模行噴灑和清潔作業。(圖/翻攝自X)
英國婦遭蜱蟲咬罹患「類伊波拉出血熱」 致死率高達40%
西非地區2014至2016年爆發大規模伊波拉病毒疫情,曾導致至少1.1萬人死亡,超高致死率與傳染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致命病毒」。令人擔憂的是,英國一名婦女日前被診斷出罹患「類伊波拉出血熱」疾病「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致死率高達40%,幸好科學家發現,此種疾病主要透過蜱蟲傳染,不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根據《鏡報》報導,英國一名婦女近日被劍橋大學醫院診斷患有「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CCHF),目前正在倫敦皇家自由醫院接受治療;該病有40%的死亡率,感染後將出現與伊波拉出血熱類似症狀,幸好其病毒主要是由蜱蟲傳染,不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對公衛的影響較低。這名婦女先前去過中亞地區,醫院正在努力聯繫與其接觸過的民眾,以便對此疾病傳播情況進行評估。據了解,此案已經是英國第3例CCHF已知病例,先前2例分別發生於2012與2014年,不過都沒有造成傳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CCHF致死率相當高,若未積極治療,通常在感染2週後患者就會死亡。而此種疾病最早於1944年在克里米亞被發現,因此最初被命名為「克里米亞出血熱」,不過在1969年,專家發現其病原體在1956年也於剛果被發現,因此遂將疾病名稱改為「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亦表指出,CCHF通常由蜱蟲傳播,不過病毒也可透過接觸染疫動物血液傳染給人類,2種傳播方式潛伏期不同,遭蟲咬潛伏期通常為1至3天,接觸受感染動物血液則通常在5至6天會發病,最長則為13天。染感該疾病時,症狀包括發燒、肌肉痠痛、頭暈、肌肉痠痛、眼睛痠痛與畏光,還有可能出現噁心、腹瀉嘔吐、喉嚨痛,同時伴隨強烈的情緒波動與意識混亂,由於此疾病死亡率高,一旦病毒出現大流行,將對公共衛生、醫療資源造成嚴重打擊。
武漢病毒實驗室攜手巴基斯坦軍方 研究生化戰用致命病毒
先前一直有傳聞,新冠肺炎病毒是由中國大陸武漢病毒實驗室製造出來的,但此論點一直沒有經過官方證實。而近日有國外媒體爆料,巴基斯坦軍方與武漢實驗室簽屬一份為期三年的祕密合約,巴國軍方將聯手武漢病毒實驗室共同開發、研究、製造5種高傳染性的致命病毒作為生化武器使用。根據《今日印度》報導指出,澳洲調查記者克蘭(Anthony Klan)向媒體爆料,武漢病毒實驗室已與巴基斯坦的國防科學技術組織(De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 Organization)簽屬協議,以研究新型傳染病的名義,對高危險病毒展開研究,目的就是為了研究生物疾病的傳播與控制。據悉,這項合作計畫是由武漢病毒實驗室完全出資,甚至提供物質與技術上的支持,甚至協助培訓巴基斯坦的科學家。克蘭認為,此舉是為了對抗印度,而且將危險的病毒實驗在異地進行,可以保證中國大陸境內的安全。而經過克蘭的調查,他發現,巴基斯坦軍方的資金,其實與「一帶一路」政策有很深的關聯,調查詳細的金流時非常困難。報導中也指出,根據《克拉克森》雜誌另外一份報告,武漢病毒實驗室與巴基斯坦科學家所進行的5種病毒研究結果,都已經發表在學術雜誌上,其中包含了西尼羅河病毒 (West Nile viru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ronavirus)、克里米雅–剛果出血出血熱(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 (Huaiyangshan banyangvirus)、屈公病毒(Chikungunya Virus)的基因序列,這些病毒都是世界上知名的高傳染性、高致命性的病毒,且目前沒有任何疫苗或治療方式。雖說如此,但也有消息人士認為,巴基斯坦應該不具備有足夠、完善的病毒保存技術,這些致命的病毒很有可能會因為意外從實驗室洩漏,造成更大的危機。
中國、巴基斯坦簽署秘密協議 研究炭疽病望控制生物疾病傳播
有調查記者報導指出,中國大陸武漢病毒研究所跟隸屬於巴基斯坦軍方的國防科學技術組織,簽署了3年秘密協議,其協議將會以「研究新型傳染病」的名義,來研究炭疽病、蘇力菌等致命性疾病,希望能進一步控制生物疾病傳播。根據《印度時報》報導,澳洲調查記者克蘭(Anthony Klan)的調查顯示,中國大陸跟巴基斯坦有著秘密協議,消息人士透露,本次的合作計畫資金來源全由中國大陸方面出資,此外也有科學及物質方面的資助。雙方的合作計畫被命名為「新興傳染病與病媒傳播疾病生物控制合作研究」,有專家指出,目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正在培訓巴基斯坦的科學家,並建造病毒資料庫,克蘭也提到,目前中巴雙方已經對「克里米雅–剛果出血熱」(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簡稱CCHF)進行實驗。該疾病跟伊波拉病毒類似,有高達25%的致死率,不過巴基斯坦的實驗室,並沒有能力可以處理「生物安全4級」疾病,此外,據了解,中國大陸之所以會資助巴基斯坦進行研究,主要是為了避免病毒在中國大陸境內造成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