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S
」 氣候變遷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 高溫 全球暖化 熱浪全球平均氣溫再飆高!歐盟氣候監測機構證實:7/21創人類歷史上「最熱一天」
氣候變遷引發極端氣候的情況與日俱增,熱浪、洪災、野火等天災不斷傳出,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歐盟(EU)氣候監測機構發布監測數據,證實7月21日為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天」。綜合《路透社》、《CNN》等外媒報導,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周二(23日)公布監測數據,指7月21日的全球平均氣溫達攝氏17.09度,相較去年7月的攝氏17.08度,高出0.01度,創下有紀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天。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主任卡洛布翁坦波(Carlo Buontempo)坦言,近期的這些監測數據記錄確實令人感到震驚,「人類正處在未知的地球領域中,隨著氣候持續變暖,我們勢必會在未來的幾個月或幾年裡看到新的記錄被打破。」事實上,這已經是全球平均氣溫連續第二年打破氣候記錄,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造成的汙染,是促使溫室氣體排放加劇,推動地球溫度上升的主因,全球氣溫將持續突破至驚人的新高記錄,2024年恐將超越2023年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氣候變遷日益惡化影,今年上半年印度、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及墨西哥等地遭到酷暑肆虐,希臘及加拿大也被野火侵襲,肯亞、中國、巴西、法國則降下致災性暴雨,引起大規模洪患發生,人類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和生存極限一再受到考驗。
有史以來最熱!今年5月氣溫創同期新高 全球連續12個月創高溫紀錄
近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引起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出現的越來越頻繁,日前科技部「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就分享了最新數據,2024年5月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5月,並且全球平均溫度已連續12個月創下對應月份的新高溫紀錄。賈新興在臉書貼出數據,指出2024年5月的溫度再創紀錄。(圖/翻攝自賈新興臉書)科技部「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引用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 C3S)的數據表示,2024年5月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5月,全球平均表面空氣溫度比1991-2020年平均值高出0.65°C,這代表著全球平均溫度連續第12個月創下對應月份的新高溫紀錄。根據C3S的數據,2024年5月的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52°C,這也是自2023年7月以來連續第11個月達到或超過1.5°C。整體而言,過去一年(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的全球平均溫度創歷史新高,比1991-2020年平均值高出0.75°C,比1850-1900年的工業化前平均值高出1.63°C。此外,世界氣象組織與英國氣象局也發布了新的氣候預測報告,表示未來五年中至少會有一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C3S主任表示,這12個月的紀錄令人震驚,但並不意外,縱使這段連續高溫的紀錄最終會中斷,但氣候變遷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聯合國秘書長António Guterres也再次強調,現在是採取行動的關鍵時刻,並呼籲全球動員、行動並實現氣候行動改革。事實上,先前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也在臉書上提到,2024年5月的溫度再創紀錄,不僅在全球陸地和海洋,北半球和南半球都經歷了極端高溫,今年1月至5月的全球溫度也同樣創下新高紀錄。
2024年4月史上最熱! 全球氣溫連續11個月破紀錄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在月度報告中表示,剛結束的4月均溫高達攝氏15.03度,成為有史以來最炎熱的4月。全球接連出現歷史性高溫,2023年6月至今連續11個月均溫刷新紀錄,東亞地區的韓國與日本也都面臨高溫衝擊,台灣今年4月平均溫達25.7度,是歷年同期最高溫。報告指出,1991至2020年4月均溫為14.36度,較今年4月均溫低0.67度;第二炎熱的4月則出現於2016年,月均溫為14.89度。最近12個月均溫已較工業化前(1850至1900年)平均高出1.61度。除了北歐5國,全球各地氣溫大多高於往年平均。赤道東太平洋聖嬰現象持續減弱,趨於中性,但海洋氣溫整體仍處於異常高水準。全球195國2015年所簽《巴黎氣候協定》同意,努力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1.5度之內。該目標雖採用連續數十年數據進行平均,現階段暫時不能稱作失敗,但路透報導稱,許多科學家認為實現目標可能性早已微乎其微,各國政府應盡速減少排放量,限縮升溫幅度。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是氣候變遷的元凶,而最近數月聖嬰現象導致表層海水變暖,也導致氣溫升高。科學家證實,4月部分極端天氣事件主因正是氣候變遷,包括非洲撒赫爾地區導致數千人身亡的熱浪。氣候變遷造成的蝴蝶效應擴及各行各業。以日本為例,2023年國產米因高溫枯萎而欠收,仙貝製造商只得轉向採購外國米。1家製造商社長就指出,採購米價幾乎上漲1倍,去年末至今利潤因此下降5%至6%。
全球連10月破高溫紀錄 專家揭「化石燃料」是元兇
全球氣溫連續10月破紀錄,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最新報告指出,其中今年3月是有史以來最熱的3月,海面溫度也創下新高,氣候科學家指出,人類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是氣候變暖的主因。圖為1940年1月至2024年3月與1850年至1900年每月全球表面氣溫比較。(圖/翻攝自climate.copernicus.eu)根據《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該機構統計,從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是地球有史以來最熱,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時期(1850-1900)高出1.58°C。從非洲部分地區到格陵蘭(Greenland)、南美和南極洲,全球今年3月都出現高於平均的氣溫,該機構並指出,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是造成異常高溫的主因,據C3S副主任勃吉斯(Samantha Burgess)表示,這種異常高溫紀錄成為長期趨勢,「每月高溫紀錄清楚向我們表明,我們的氣候正在迅速變化」,令人擔憂。東太平洋表層海水變暖的聖嬰現象(El Nino)也是原因之一。(圖/達志/美聯社)按照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各國同意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5度以內,而新的高溫紀錄不代表協定所設限制已遭突破,因為協定目標是以數十年來衡量,而非單一年度,不過勃吉斯表示,「現實是我們極為接近(上限),而且時間已經不多」。另外,英國倫敦帝國學院(GICCE)氣候科學家奧圖(Friederike Otto)表示,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是氣候變暖的主因,若不盡快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地球暖化將導致更嚴重的乾旱、火災、熱浪和暴雨。除此之外,東太平洋表層海水變暖的聖嬰現象(El Nino)也是原因之一,儘管聖嬰現象3月後已趨緩,但平均海面溫度和海洋氣溫仍呈現不尋常高溫,海洋溫度上升意味著大氣含水量更多,導致天氣更不穩定,例如強風和豪雨。
全球均溫飆升1.48度!歐盟氣候監測機構證實:2023年創「人類歷史上最熱」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3全球氣候狀況報告》,示警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將高出攝氏1.4度,恐打破氣候紀錄創下「人類歷史上最熱」,敲響失控暖化警鐘。對此,歐洲聯盟(EU)氣候監測機構證實,2023年出現全球前所未有的高溫,且今年全球暖化恐進一步惡化。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示警,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高出攝氏1.48度,創下「人類歷史上最熱」年份。(圖/翻攝自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綜合外媒報導,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9日曬出監測數據指出,比起1850年至1900年的工業革命,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高出攝氏1.48度,這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且經對照樹木年輪和冰川氣泡等古氣候數據,窺見2023年也「很可能」是10萬年來溫度最高的年份。哥白尼透露,讓人驚訝的並非是平均氣溫飆至1.48度,而是自2015年全球暖化首次突破1度後,地球僅花了短短8年的時間,氣溫又飆高了半度,近年來氣候變遷的速度快到不可思議。不過,最令科學家們關注的是,一旦全球平均氣溫高達1.5度以上,地球上的許多生態系統將難以適應,部分地區在夏季的炎熱環境下,已接近人類的生存極限,預估今年(2024)全球暖化恐進一步惡化,不久將可能到達威脅生存的恐怖數字。
9月異常高溫!極端氣候加劇 2023恐成最熱一年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C3S)表示,2023年9月的氣溫比2020創下的紀錄高溫要再高出攝氏0.5度。科學家警告,繼人類經歷史上最熱的夏季後,又再次出現異常高溫,今年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根據《CNN》報導,哥白尼表示今年1至9月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年~1900年工業化時期前高出攝氏1.4度,將可能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9月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6.38度,比1991年至2020年平均氣溫高出攝氏0.93度,比2020年9月平均氣溫又高攝氏1.75度。9月異常的高溫遠高於《巴黎氣候協定》中縣至全球暖化的攝氏1.5度門檻。雖然協議重點是長期平均氣溫,但這也已經顯示極端氣候正因為氣溫飆升而加劇。另外,據報導指出,9月的海洋溫度也打破紀錄,海平面平均溫度達到攝氏20.92度,是9月有史以來最高溫度,更是繼8月紀錄以來的第二高溫度;南極海冰也達到一年中這時候的歷史最低點。即使已進入10月,炎熱的天氣也沒有減弱的現象,氣候學家兼天氣歷史學家馬克西米利亞諾(Maximiliano Herrera)指出,包括西班牙、波蘭、奧地利和法國皆已打破10月份的歷史氣溫紀錄。促使全球暖化危機的主因仍是化石燃料,根據聯合國9月發布的報告證實,目前全球距離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長期目標仍相當遙遠,這項協定盼能將全球暖化限制在攝氏1.5度內。
人類正經歷「史上最熱一年」!夏季連3月創紀錄 聯合國:氣候崩潰已開始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opernicus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於當地時間6日表示,2023年6至8月是自1940年該機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全球平均氣溫為16.77°C,較1990至2020年的平均氣溫高出0.66°C,同時比2019年8月創下的上一個高溫紀錄高出近0.3°C。據France 24的報導,C3S副主任伯吉斯(Samantha Burgess)指出,「我們剛經歷的這3個月,是大約12萬年來最溫暖的月份,實際上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溫暖的3個月。」C3S的最新數據顯示,繼史上最熱的6月和7月之後,今年8月全球氣溫也創下歷史最高紀錄,該月全球平均氣溫高達16.82°C,比2016年創下的原紀錄高出0.31°C。此外,今年7月和8月的全球氣溫均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1.5°C,而這也是科學家長期以來警告的一個關鍵臨界點,全球氣溫必須保持在這一臨界點以下,以防氣候變遷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針對C3S公布的數據,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也感嘆:「我們的星球剛經歷了一個有史以來最悶熱的季節,氣候崩潰已經開始。」在北半球迎來史上最熱夏季的同時,南半球也正在經歷暖冬,澳洲、南極和部分南美洲國家的氣溫遠遠高於平均水準。此外,全球海洋平均溫度也突破紀錄。目前尚不清楚今年是否會成為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根據C3S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還剩下4個月的情況下,今年已是地球有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僅比2016年的最高紀錄低0.01°C。科學家推測,由於聖嬰現象(El Niño)的影響,地球年底及明年的氣溫可能會更高。伯吉斯也示警稱,在人類停止排放溫室氣體前,將有更多、更猛烈的極端天氣事件發生,威脅人類社會和生態系統。而古特雷斯則表示:「全球暖化需採取積極行動應對,各國領導人必須立即加大力度尋求氣候解決方案。」
聖嬰發威全球恐迎來最熱7月 科學家示警:明年更熱
氣候變遷正導致熱浪持續且加劇,中央氣象局指出,今年「5至6月」是史上最熱梅雨季之外,7月也創了不少紀錄,堪稱是「台灣史上最熱的7月份」!如今美國太空總署(NASA)首席氣候科學家施密特(Gavin Schmidt)也表示,2023年7月可能是全球「若不是數千年,也是數百年來」最熱的一個月,甚至警告明年會更熱!亞洲、歐洲和北美洲正經歷持續的熱浪,除了發生農作物枯萎、冰川融化和野火風險增加等情況。(圖/達志/美聯社)《法新社》先前報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正經歷持續的熱浪,除了發生農作物枯萎、冰川融化和野火風險增加等情況,高於常溫也導致中暑、脫水和心血管壓力等健康問題頻傳。針對這樣的狀況,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Change Service,C3S)負責人布諾坦普(CarloBuontempo)表示,氣溫變遷正使整個氣候系統變暖,尤其是今年,還有兩種現象可能發揮作用,包括聖嬰現象(El Nino)及與較弱風有關的海洋異常高溫。NASA首席氣候科學家施密特21 日也證實,「我們看見世界各地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美國、歐洲和中國的熱浪正全面性地打破紀錄。(圖/達志/美聯社)除了歐盟專家的說法,據《CNN》和《衛報》報導,NASA首席氣候科學家施密特21 日也證實,「我們看見世界各地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美國、歐洲和中國的熱浪正全面性地打破紀錄」,他更指出,這些影響不能僅歸因於「其實才剛出現的」聖嬰現象。施密特表示,「我們正見到整體暖化,幾乎在世界各地,特別是海洋。幾個月以來,我們目睹破紀錄的海面溫度,甚至在熱帶地區之外也是如此」,施密特預計這種情況將會持續「因為人們持續將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熱浪狂襲,全球恐迎來最熱7月。(圖/翻攝自推特)目前的現象讓今年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一年的可能性增加。據施密特計算,可能性達到50%,但其他科學家認為可能性高達80%,他初,雖然估計值彼此之間略有不同,但極端高溫的趨勢是正確無誤,接下來更會反映在美國機構隨後發布更穩健的月度報告中。除此之外,施密特更表示,「我們預計2024年會更熱,因為聖嬰現象才剛開始,且將在年底達到高峰」,另外,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與美國緬因大學彙整的資料顯示,7月初全球氣溫創下歷史新高,地球表面以上2公尺的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7.23℃。世界氣象組織氣候服務主任修伊特(Christopher Hewitt)也表示,隨著聖嬰現象發展,預期接下來會聽到更多打破高溫紀錄的消息,他同時認為「這些影響將延續到2024年」,並警告這樣的現象,對地球來說並非好事,需要全球高度關注。全球恐迎來最熱7月,影響將延續到2024年。(圖/翻攝自推特)
今年7月寫破史上最熱第2高溫! 南極海冰面積創44年新低紀錄
近年來,極端氣候現象所造成的衝擊日趨頻繁,夏季氣溫更是屢創新高,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週二(9日)表示,上個月的全球溫度比平均高出近半度,創下有紀錄以來第3個最熱7月份。與此同時,歐盟衛星監測組織表示,7月份南極海冰的覆蓋面積,寫下44年以來最低紀錄。據《法新社》報導,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努利斯(Clare Nullis)在記者會上表示,「全球剛剛經歷了有紀錄以來,第3個最溫暖的7月份之一。」努利斯引述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的最新數據指出,2019年的7月氣溫創下新高紀錄,2022年7月氣溫居次,2016年7月則是排名第3高溫。另外,努利斯更指出,西班牙在今年7月份也寫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月。努利斯表示,自2016年至2022年期間,共創下3個最暖7月份,「但這3個月之間的差異真的很小,偏差值小於誤差範圍。」她進一步說明,今年7月全球氣溫比1991到2020年的平均值僅高出0.4°C。值得注意的是,「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發現,今年7月的南極海冰範圍約1530萬平方公里,相較於1991年至2020年的7月份平均值低了7%,約縮減110萬平方公里,創下近44年有衛星紀錄以來,最低冰層覆蓋面積;此外,北極海冰覆蓋面積也比平均水平低4%,寫下歷來第12低的7月份海冰範圍。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氣候變遷增加了極端熱浪和乾旱的發生機率,歐洲部分國家降雨量甚至打破歷史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