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記者
」 BBC 以色列 英國 哈瑪斯 巴勒斯坦珠海惡意衝撞釀35死!BBC記者採訪遭攻擊 陸男阻擋攝影機
中國廣東省珠海市體育中心於11月11日晚間發生一起汽車衝撞事件,造成至少35人死亡、43人受傷。事件發生後,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ell)前往現場採訪時,卻遭到一名自稱「中國公民」的男子騷擾、阻撓。據了解,案發當晚,嫌犯樊姓男子駕駛一輛小型越野車強行闖入市體育中心,隨後衝撞正在體育中心內道路上運動的市民,造成嚴重傷亡。在樊男企圖駕車逃離現場時,趕到場的警方迅速將其當場控制。警方指出,樊男在車內持刀自殘,導致頸部等部位重傷並昏迷。民警立即制止其自殘行為,並將他送往醫院救治。根據《BBC》報導,記者麥笛文在珠海市事故現場錄製新聞,準備向觀眾報導汽車衝撞事件的詳情。就在他進行報導時,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突然出現,不斷質問BBC記者和攝影團隊:「你們有採訪證嗎?」男子情緒激動,試圖干擾記者的工作。麥笛文以華語禮貌回應,「不好意思,你別打擾我們」,並繼續進行現場報導。然而該男子不依不饒,接連提出多次質疑,並威脅報警,堅持BBC團隊無權在現場拍攝。麥笛文則冷靜回應,「那就去報警吧。」男子見無法有效阻止拍攝,便一度離開,但不久後又返回現場,態度更加強硬。該名男子在第二次騷擾中直接靠近麥笛文,強行阻擋攝影機,並推擠麥笛文,要求他「趕緊離開」。男子大聲喊道,「我是中國公民,你在中國拍,你要有採訪證!」麥笛文則反擊,「你沒有權力這樣,這跟你沒關係。」雙方的言語對峙持續升級,男子宣稱「在中國的土地上我就有權力!」,BBC隨後將這段記者遭騷擾的影片上傳至YouTube。
CNN、BBC記者揭露新聞編輯室「偏袒以色列」 男子白宮外自焚抗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英國廣播公司(BBC)這兩家全球知名的新聞媒體,報道加薩戰爭的10名記者自10月7日起,揭露了這些媒體新聞編輯室的內部運作,指控報導偏袒以色列、雙重標準和經常違反新聞原則。5日一名《CBS》記者用汽油點火自焚手臂,大聲高喊:「我們散播假新聞!」送醫後已無大礙。5日在華盛頓特區白宮附近拉法葉公園舉行聲援巴勒斯坦集會上,一名《CBS》攝影記者梅納點火自焚,大聲高喊:「我們散播假新聞!」以抗議美國媒體對以色列在加薩的種族滅絕戰爭的偏見報導。梅納手臂燒傷,送醫後無大礙,他在集會自焚後已被《CBS》解僱。一名記者在集會上點火自焚。(圖/達志/路透社)《半島電視台》節目《情報站》(The Listening Post)專訪這些記者,他們指責新聞編輯室的高級主管,未能追究以色列官員的責任,並干涉報導淡化以色列的暴行。在《CNN》的一次事件中,儘管工作人員事先發出警告以色列的宣傳內容不實,但還是照常播出。《CNN》的記者亞當(化名)表示,在10月7日之前,他真心地信任媒體的新聞實踐,「但10月7日之後,我頻繁看到支持以色列敘述的新聞報道,讓我感到震驚。」他感嘆記者們的處境非常清楚,這些報導並不完全符合事實。去年11月一次報導中,《CNN》國際外交編輯羅伯遜(Nic Robertson)隨以色列軍隊參觀了加薩被炸毀的蘭提西兒科醫院(Al-Rantisi Pediatric Hospital), 進入醫院後,以軍發言人哈加里聲稱找到了哈瑪斯利用醫院藏匿以色列俘虜的證據。哈加里向羅伯遜展示了牆上用阿拉伯語寫的一份文件,他說這是一份看守俘虜的哈瑪斯成員名單:「這是一份守衛名單。每個恐怖分子都有自己的輪班。」亞當說:「這根本不是哈瑪斯的名單,這是一本日曆,用阿拉伯語寫著一週中的日子。」《CNN》的阿拉伯語製作人早就已經提出這一點,但報導仍未被修正。沒有證據顯示俘虜被關在蘭提西醫院。《BBC》前記者薩拉(化名)指責該機構在審查採訪對象時,對巴勒斯坦支持者進行了過度審查,而對以色列發言人則給予了自由發揮空間,幾乎沒受到任何阻力。過去的一年裡,專家和資深記者指責西方媒體長期以來對以色列偏袒,弱淡化了巴勒斯坦的苦難,《紐約時報》和《BBC》等媒體有不少記者公開辭職,其他留下來的記者,則試圖透過活動和內部會議從內部改變現狀。這些記者的揭露讓外界質疑,西方媒體在報導以色列與加薩衝突時,是否真正維持了新聞應有的中立性和公正性。對於上述指控,《CNN》和《BBC》全盤否認。
巴黎奧運/澳洲女泳隊連4屆摘金! 解說員吐「歧視性言論」遭開除
2024巴黎奧運於當地時間26日開始火熱展開,卻也出現了不少烏龍事件,而歐洲體育頻道《Eurosport》解說員巴拉德(Bob Ballard)在負責轉播時,卻對澳洲女子游泳選手發表歧視性言論,直言「你知道女人是什麼樣的…閒晃、化妝」,引發大量批評聲浪,他也在後續被踢出解說團隊。根據《BBC》、《衛報》(The Guardian)的報導,澳洲女子游泳隊於巴黎當地時間27日在400公尺自由式接力賽中成功摘金,而這也是她們自2012年倫敦奧運以來,連續4屆奪得冠軍。不過,當4位澳洲女子游泳隊的選手站上頒獎台時,歐洲體育頻道《Eurosport》的解說員巴拉德卻於轉播時說道,「好啦,這些女人收工了。你知道女人是什麼樣的…閒晃、化妝」,讓身旁的搭檔、英國游泳冠軍西蒙茲(Lizzie Simmonds)嚇傻,立刻回擊「很離譜…有些男性也會這樣做」,但巴拉德竟隨即笑了出來。這段影片迅速在社群媒體上瘋傳後,《Eurosport》也發出聲明切割,「在昨晚《Eurosport》的報導中,解說員巴拉德發表了不當言論。為此,他已從我們的解說輪值名單中除名,立即生效」。報導也指出,巴拉德曾擔任BBC記者多年,自1980年代以來,他就播報過多屆奧運與世界錦標賽,包括水球、冰上曲棍球等等,其中最出名的是他對游泳和跳水的報導。解說員巴拉德(Bob Ballard)在發表歧視性言論後遭歐洲體育頻道《Eurosport》開除。(圖/翻攝自X)
反對新稅收法案!肯亞衝突升溫「警開槍釀5死」 歐巴馬妹妹也遭攻擊
肯亞民眾為反對新稅收法案發起抗議活動,而警方25日對示威者開槍,造成5死,民眾衝進議會縱火,讓衝突升溫。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妹妹,也在抗議期間被催淚瓦斯襲擊。肯亞警方噴水槍,抗議民眾四散。據BBC報導,肯亞醫學協會稱,警方開槍造成5死。BBC記者也說,看到街上屍體躺血泊中。男子姆瓦圖(Derrick Mwathu)說,有些事情很難理解,例如對麵包收16%的稅,衛生棉也要收稅。抗議起源於青年運動,希望政府不要通過加稅27億美元(約新台幣876億元)的金融法案,如對麵包徵收16%的稅,包括網路、燃料等稅也會增加。由於立法者強行通過法案,抗議活動從首都內羅畢延燒到其他地區,示威者要總統魯託(William Ruto)下台。據悉,議會目前已三讀通過法案,下一步會給魯託簽署。據了解,金融法案的抗議活動已持續數日,而憤怒的人群衝進內羅畢的議會縱火,象徵立法機關權威的儀式權杖被偷走。對此,魯託表表示,會讓危險犯罪分子挫敗。警方向民眾噴強力水柱。據CNN報導,網路監控網站 NetBlocks 報告稱,肯亞網路「嚴重中斷」,停電也影響了烏干達、盧安達等鄰國。肯亞國防部內閣秘書說,肯亞部署軍隊支援警察部門。據悉,肯亞警察打了一些幫助受傷抗議者的護理師,報導稱,儘管他們表明自己是護護理師,但還是被捕,他們沒有抵抗也沒有暴力行為,甚至沒帶任何武器。歐巴馬妹妹被催淚瓦斯襲擊。(圖/翻攝X)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同父異母的妹妹奧瑪也在接受CNN直播採訪時,也被警方的催淚瓦斯攻擊。奧瑪說,她看不見了,被催淚瓦斯射中了,「看看現在發生了什麼事。肯亞年輕人正在爭取自己的權利,舉著旗和橫幅示威。」一名抗議者向警察丟催淚瓦斯罐。
環團對英國「巨石陣」噴大量橘粉 2人當場遭逮…犯案原因曝
英國史前遺跡「巨石陣」(Stonehenge)是許多遊客必造訪的地標,19日卻遭生態恐怖主義組織「停止石油」(Just Stop Oil)人士噴橘色粉末,2人當場遭逮,環團呼籲,政府要立法2030年以前淘汰化石燃料。環團噴噴橘粉。(圖/翻攝X)據《BBC》報導,2名「停止石油」活動人士對有5000年歷史的巨石陣噴粉末,該處20日才要舉行夏至慶祝活動。警方證實,2人涉嫌破壞古蹟被捕。「停止石油」在聲明中稱,2名抗議者是21歲學生和73歲男子。「停止石油」強調,希望下一屆英國政府在2030年前淘汰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會讓數百萬人死亡,大家需要團結起來保護人類。BBC記者事發後不久就到現場,他指出,3個石塊都噴滿粉末,很多遊客看到都一臉困惑,巨石陣管理人員和保全都在路邊。對此,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痛批,這是可恥的破壞行為。工黨領袖斯塔默(Keir Starmer)也說,這損失令人震驚,「停止石油」的行為很可悲。英國遺產發言人稱,噴灑行為令人不安,但巨石陣遺址仍然向公眾開放,也不會影響一年一度的夏至慶祝活動,粉末也許能清除不會造成永久損壞,還需要跟專家請教。考古學家麥皮茨(Mike Pitts)說,這座紀念碑幾十年來一直被圍起來,巨石的表面也受到了保護,任何損壞都令人擔憂。
鼻酸!BBC記者目睹加薩慘狀「跪地淚崩」 食物、飲水將耗盡…醫院恐成大型停屍間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7日突襲以色列,並且雙方死傷慘重。現場的駐地記者更除了要將現場血腥又殘酷的畫面傳遞給民眾外,同時也要整理自己的情緒。但是一名英國廣播公司(BBC)的駐地記者見現場慘狀仍不禁流淚,而他的攝影搭檔在現場見到躺在病床上,且已經失去家人的朋友後一度崩潰。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名住在加薩市(Gaza City)的艾博許(Adnan Elbursh)是一名阿拉伯語頻道的BBC駐地記者;他12日與採訪團隊前往巴勒斯坦最大的西法醫院(Al-Shifa hospital)採訪。艾博許頭戴鋼盔、身穿防彈背心,手上拿著麥克風在醫院走廊報導,只見畫面裡全是受重傷的民眾及家屬的哀號,現場讓如此痛心的畫面使他再也忍不住淚水,因此雙膝跪地、摘下眼鏡拭淚。現場的攝影記者,同時也是艾博許的搭檔瑪哈穆德(Mahmoud al-Ajrami)突然發現病床上竟躺了自己的朋友,同時朋友告訴他,自己的家人已在攻擊中不幸離世,讓他一度淚崩。艾博許表示這是從業生涯中位難熬的一天,除了在醫院內看見自己的朋友、鄰居之外,畫面中還有一位滿身是傷的女孩在哭喊,她的家園已毀、親屬身亡,「他與我的女兒同歲,我需要給她幫助,也想給她一個擁抱。」西法醫院表示,太平間已經無法負荷,遺體送來的速度比家屬認屍速度要更快,因此他們只能將遺體放置在醫院入口的地面。粗估自開戰7天以來,加薩走廊連日密集遇襲擊,罹患者已經超過1500人。加薩唯一的發電廠已關閉,若是連發電機也停止運作,醫療服務將被迫中斷;對此,國際紅十字會(ICRC)就警告,醫院將會成為大型停屍間。
以巴戰爭打響!數家航空宣布「停飛」特拉維夫 海外以色列人無奈滯留機場
由於以色列近幾年不斷擴大屯墾區侵占巴勒斯坦人的家園,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巴勒斯坦遜尼派準政府及軍事組織「哈瑪斯」(Hamas),於當地時間7日凌晨向以色列發射數千枚火箭彈,並同時以海陸空方式突襲以色列邊境,雙方死亡人數目前已突破1100人。而在海外的以色列公民得知消息後,也紛紛購買機票返國,但多家航空公司已取消了數十架次往返以色列第二大城特拉維夫(Tel Aviv)的航班,導致許多海外以色列人被迫滯留機場。綜合BBC、《以色列時報》的報導,由於哈瑪斯7日凌晨6點30分左右對以色列展開多管齊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導致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法國航空(Air France)、漢莎航空(Deutsche Lufthansa)、阿聯酋航空(Emirates)和瑞安航空(Ryanair)等多家航空公司,在7日及8日取消了數十架次往返特拉維夫的航班,9日的航班也暫時取消,使得海外以色列人被迫滯留機場。其他暫停往返特拉維夫航班的航空公司還包括伊比利航空(Iberia)、愛琴海航空(Aegean Airlines)、瑞士國際航空(Swiss InternationalAir Lines AG)、LOT波蘭航空(LOTPolish Airlines)、奧地利航空(Austrian Airlines)、維茲航空(Wizz Air)和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等。以色列航空(El Al)8日則表示,目前將繼續維持所有往返特拉維夫的航班,但「我們可能會取消那些海外以色列人較少之地區的航班,以幫助其它地方的以色列人返國。」El Al在聲明中補充,該公司正在「遵照以色列安全部隊的指示」營運,目前所有航班僅能從本-古里安國際機場(Ben Gurion Airport)的3號航站樓起飛。另外BBC記者也在8日深夜,目睹了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的拉納卡國際機場(Larnaca International Airport)湧入數百名試圖趕上最後一趟航班的以色列人,因為有傳言稱以國領空之後可能會關閉。BBC記者在得知賽普勒斯直飛以色列的機票已一票難求後,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飛到土耳其伊斯坦堡,再轉機去以色列的航班,但等候時間卻從2小時變成了9小時,最後許多旅客都陸續搭機了,只剩他還在機場等候,這時航空公司地勤人員見狀才向BBC記者透露,因為那些航班是「以色列人回家的緊急班機」,所以他無法搭乘。
最強情報機構失靈!官員認「不知道有突襲」 他曝以色列犯2致命錯誤
主張武力消滅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昨(7日)發動「阿克薩洪水行動」,殺害及俘虜數百位以國軍民,讓以色列在贖罪日戰爭滿50週年前夕,遭遇該戰爭以來最沉重打擊。而哈瑪斯是如何躲避「世界最強情報機構」摩薩德的監測,發動如此龐大且縝密行動,也引發各界好奇。以色列1948年建國後,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發生5次中東戰爭與多次國與國戰爭,並數度面臨亡國危機,而讓以色列從被動走向「攻勢防禦」的背後,以色列國家安全局(或依縮寫稱辛貝特,Shinbet)、以色列情報及特殊使命局(或依縮寫稱摩薩德,Mossad)功不可沒,尤其摩薩德更被譽為世界最強情報機構,完成許多被認為不可能的暗殺行動。哈瑪斯利用動力傘滲透,與其他部隊發動聯合攻擊。(圖/翻攝自推特)但據《BBC》報導,以色列官員對該國結合國防軍(IDF)、辛貝特及摩薩德的大量資源,仍無法預期遭到突襲,「與外界一樣驚訝」,他告訴BBC記者:「我們不知道這怎麼會發生。」,並透露國內正進行一項可能持續數年的重大調查。令BBC記者在報導直言:「這令人震驚,或者他們有預見,只是未能採取行動。」。另外,曾在耶路撒冷工作的中國微信名嘴「牛彈琴」認為,以色列犯下情報工作嚴重疏漏、以軍反應太遲鈍的2大致命錯誤,導致以色列重演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初期被痛打歷史。以色列展開報復行動。(圖/達志/美聯社)他尤其驚訝「平時吹得神乎其技」的辛貝特、摩薩德在這次戰爭毫無作為。曾經打殘中東各國的以軍,這次不只沒保護好平民,反而有大量士兵被俘虜,直言過去10幾年的相對平靜,與以國內部的激烈紛爭,讓以色列麻痺、士氣低落,進而遭哈瑪斯大開殺戒,也認為以、巴間的和平不可能到來。不過,以色列在贖罪日戰爭前6小時其實已掌握情資,但時任總理梅爾擔心若先發制人,會失去美國援助,且當時歐洲已因阿拉伯國家威脅石油禁運,停止對以色列軍援,若再失去美國,恐導致以色列亡國。美國時任國務卿季辛吉日後也證實,「如果以色列先攻擊,他們連1根螺絲釘都拿不到」。此外,部分以軍士兵及許多以國民眾在社群表示,「通訊在哈瑪斯攻擊的同時中斷」,更有網友指出,他們持續報警6小時才得到警方回應,通訊遭干擾、遮蔽,可能導致前線基地無法求援和相互支援,進而造成大量士兵、裝備遭俘擄俘獲。
摩洛哥強震狂晃10秒鏡頭白茫茫 山村現場飄屍臭「餘震恐持續數月」
摩洛哥規模6.8強震導致至少2122死,隨著搜救工作持續進行,罹難數預計還會上修,餘震可能持續數月,從最新空拍照顯示,靠近震央阿特拉斯山脈(Atlas Mountains)山區的村落幾乎全毀,救難人員目前正挺進前線搶救,從瓦礫中被挖出來的遺體,也因為炎熱的天氣而開始出現異味,讓人難以忍受。另外,馬拉喀什(Marrakech)強震瞬間的畫面也曝光,地震搖晃僅約10秒後,建築物外牆就坍塌,現場塵土飛揚,甚至把鏡頭遮住。摩洛哥強震約10秒鐘後,外牆倒塌、塵土飛揚。(圖/翻攝YouTube)從影片畫面可見,當時有民眾地走在猶太教堂「Slat al-Azama」周邊街道,許多人突然四處張望,迅速奔逃。隨著人們加快腳步,地面晃動越來越劇烈,接著一堵牆發生坍塌,頓時塵土飛揚。摩洛哥8日發生規模6.8地震之後,除了造成至少4500多人傷亡,又被記錄到至少25次餘震,最大的一次是主震1小時後的規模4.8餘震。距旅遊之都馬拉喀什60公里的山地村落塔菲加特(Tafeghaghte)災情慘重,來自西班牙的救難犬在瓦礫堆中穿梭,救援人員仔細搜尋生命跡象。西班牙救援團隊挺進摩洛哥山地村落塔菲加特協助搜救。(圖/翻攝自推特)綜合《BBC、法新社》報導,西班牙救援團隊挺進摩洛哥山地村落塔菲加特協助搜救,這也是首批抵達此處的國際救難隊,透過鏡頭看到,損毀的建築物加上滿地瓦礫殘骸,雖然村落的建築物結構並不複雜,但是遇上這種等級的地震來襲時,房屋會倒塌,許多人當時根本沒有逃生的機會。救援團隊挺進摩洛哥山地村落。(圖/達志/美聯社)然而找到生還者的希望愈趨渺茫,根據在現場的BBC記者貝克(Nick Beake)就表示,「這個村原本住著200人,現在已經確認有90人罹難」,還有許多人下落不明,其餘的人還在醫院。當地居民透露,他們需要更多的水和食物,要更多外界的支援,因為目前還沒收到來自摩洛哥政府的援助。當地居民透露,他們需要更多的水和食物,要更多外界的支援,因為目前還沒收到來自摩洛哥政府的援助。(圖/達志/美聯社)另外據《天空新聞》報導,摩洛哥救援團隊也深入靠近震央的塔拉特恩亞庫布村(TalatNyakoub),在斷壁殘垣中努力搜尋生還者,但現場除了鑽頭和鐵橇聲外,還有一陣又一陣的崩潰哭喊,由於強震發生已3天,炎熱的天氣也造成災區開始出現屍臭味,讓人難以忍受。救援團隊挺進摩洛哥山地村落。(圖/達志/美聯社)同樣從空拍畫面可以看到,這起地震對阿特拉斯山脈山區造成嚴重破壞,山區村落的建築幾乎全毀,聯合國估計有30萬人受到影響,目前死亡人數已超過2100人,隨著救援進度持續,死亡人數可能還會繼續上升。摩洛哥山村「空拍照」曝。(圖/翻攝自Al Jazeera English)根據歐洲與地中海地震中心(EMSC)主任博蘇(Remy Bossu)向天空新聞表示,未來幾個月將時不時發生餘震,「不是可能會有,而是肯定會有。它們會持續數天或數周…但我們不知道會有多少個,或者會有多大」,博蘇也提到,現在面臨最大威脅的,正是搜救人員,「試圖清理殘骸、找到生還者的人們必須進入受損建築物,一旦發生餘震,受損建築物將完全倒塌。所以,對於所有救援人員而言,直到任務結束前,他們都會感受到真正的恐懼與威脅」。
威廉不等哈利「下令專機快起飛」 女王駕崩內幕被傳記作家抖出
英國王室成員威廉王子和弟弟哈利為了梅根嫁進英國王室失和,兩人鬧得不可開交,如今,王室傳記作家更爆料,女王去年9月8日傳出命危時,查爾斯等4位子女與孫子威廉王子紛紛搭乘英國皇家空軍專機,趕往女王所在的巴爾莫勒爾堡探望,但哈利卻來不及見祖母最後一面,原因是威廉下令讓空軍專機在「沒有哈利」的情況下趕緊起飛。王室傳記作家鮑爾指出,當天哈利與妻子梅根正好回到英國參加慈善活動,接到女王臨終消息的電話後,哈利獨自搭乘的班機才於晚間6點46分才降落巴爾莫勒爾堡。根據《鏡報》報導,前BBC記者、王室傳記作家鮑爾(Tom Bower)指出,當天哈利與妻子梅根正好回到英國參加慈善活動,接到女王臨終消息的電話後,哈利獨自搭乘的班機才於晚間6點46分才降落巴爾莫勒爾堡。報導稱,白金漢宮在當天傍晚約6點32分宣布女王駕崩的消息,過了14分鐘哈利的班機才抵達,而他在9日上午8點20分左右,搭車離開巴爾莫勒爾堡,當時《天空新聞》提到,哈利是女王駕崩後最後一個抵達、第一個離開的王室成員,共待了約12小時。伊莉莎白二世離世當天,有媒體報導哈利堅持帶著梅根上路,但最終哈利是獨自回到蘇格蘭。據鮑爾的說法,,女王是在下午3點10分左右離世,當時,威廉「不願再浪費時間」,於是命令原先該載著哈利一起離開的皇家空軍噴射機直接出發,威廉和其他王室成員搭機在下午2點39分起飛後,哈利只好另外再租了一架飛機,獨自啟程。另外,梅根原先想一起去見女王,各家媒體也在下午1點53分報導哈利堅持要由妻子陪同的計畫。不過鮑爾表示,哈利最後被明確告知梅根不應同行,且威廉的王子妃凱特也不在探望人員之列。鮑爾就表示,梅根想陪同哈利一起探望女王的期待「令人吃驚」,因為她過去4年來,一直在婉拒女王讓她拜訪巴爾莫勒爾堡的邀請,但在女王生命中最後的幾小時,梅根卻急切地想隨行在側。針對爆料內容,肯辛頓宮則是暫無回應。威廉被爆在前英國女王離世當天「不等哈利上飛機」就下令起飛趕路。(圖/翻攝自推特)
國際美食指南評級「台灣美食排名45」 BBC記者怒嗆:有史以來最蠢排名
總部位於保加利亞的國際美食指南Taste Atlas近日公布了世界各國美食的排名,名單中總共評級95個國家,最後是以義大利料理拿下第一,而台灣料理排名全球第45,甚至還落在英國、菲律賓與美國之下。一名駐北京的BBC記者就在推特上怒嗆「這一定是有史以來最愚蠢的排名」。根據「Taste Atlas」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網站近期評級2022年世界最佳美食排名,其中由義大利料理拿下全球排名第1,其次分別是希臘、西班牙、日本、印度與墨西哥料理。之後的排名中,美國排名第8、法國排名第9、中國排名第11、葡萄牙第13、德國排名第15、菲律賓排名第23、英國料理第29、泰國料理第30。台灣料理在這份榜單中只有排名第45名。(圖/翻攝自Taste Atlas官網)而台灣,在這份榜單中排名在第45,而該網站認為最受歡迎的台灣料理依序排名是鳳梨酥、牛肉麵、滷肉飯、鹹酥雞、刈包與太陽餅。之後排名依序是月餅、火雞肉飯、甜不辣、蔥油餅、擔仔麵、蚵仔麵線。這份榜單公布後,BBC駐北京記者麥克唐納(Stephen McDonell)就在推特上發文,開頭就痛批「這一定是有史以來最愚蠢的排名」。麥克唐納認為,英國、菲律賓與美國料理的排名竟然在泰國料理之上,「而且法國料理竟然只有排名第8」。而他也認為台灣與黎巴嫩的料理十分出色,照理說排名應該要更前面才是。
各國政府發聲!「白紙革命」動搖股市 抗議浪潮蔓延全球多城市
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市24日發生火災,造成10死9傷,外界質疑因不當封控阻礙救援工作,儘管官方否認此說法,仍引發各地民眾不滿。許多民眾上街抗議,高喊「不要做核酸」、「要自由」等口號,意外地在許多城市掀起「白紙革命」浪潮。如今這股浪潮蔓延到世界各國城市,就連歐美各國政府也罕見發聲,要求中國政府重新檢視現行封控制度。除此之外,中國境內的抗議浪潮,也連帶影響投資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中國股市創下近期最大跌幅。中國駐倫敦大使館外出現民眾自發性擺放鮮花、蠟燭表達哀悼烏魯木齊火災死者的情形。(圖/達志/美聯社)在這次中國爆發的「白紙革命」中,除了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等主要城市均爆發抗議浪潮,不少中國當地民眾都手持白紙,除了控訴中國政府強硬的清零政策導致過度封控外,也有為烏魯木齊10死火災的緬懷之意。北京清華大學學生手舉白紙抗議。(圖/達志/美聯社)而這起事件也意外引起歐美各國的注意,先是土耳其於26日發表聲明,希望中國能詳盡調查烏魯木齊火災的原因。根據《Euro News》報導指出,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 (James Cleverly) 也於28日表示,中國政府應注意過度的清零與過度限制自由所引發的抗議活動。克萊弗利認為「過往很少發生針對中國政府的抗議,而現在真的發生時,代表中國政府應該要特別注意人民的心聲、聽取人民的意見」。根據《德國之聲》報導指出,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表示,中國的防疫政策所帶來的影響太過深遠,可以理解中國人民為何要上街表達他們的不滿與不耐,史坦麥爾認為中國政府應該要「尊重」抗議人民的自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也在28日表示支持中國人民和平抗議的權利,發言人表示「不管是在美國還是世界各地,人們都有和平抗議的權利」,而發言人也認為,中國政府很難透過「完全清零」政策來遏止新冠肺炎。維吾爾族人在美國國務院外聚集,要求美國政府介入。(圖/達志/路透社)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發言人勞倫(Jeremy Laurence)也在28日對中國政府呼籲,應根據國際人權法尊重人民和平抗議的權利,更認為人民不該因為和平表達意見而被遭到拘留。報導中也指出,歐洲廣播聯盟 (EBU) 在一份聲明上譴責中國政府對聯盟成員記者、新聞製作人員進行「無法容忍的恐嚇和侵略(the intolerable intimidation and aggression)」,同時也披露有BBC記者遭到逮捕,瑞士廣播RTS在現場進行報導時,也遭人騷擾。日本東京街頭出現聲援中國民眾的人群。(圖/達志/路透社)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這次的中國爆發的白紙革命並非只有在中國境內延燒,透過網際網路的傳播,在全球至少十幾個城市中,也出現不少民眾聲援的浪潮,其中包含了英國倫敦、法國巴黎、日本東京、澳洲雪梨,有的規模比較小,參與人員僅有數十人,但有的活動規模卻是突破百人。而「白紙革命」的影響遠不僅此,它除了在中國各地城市爆發抗議浪潮外,其實也嚴重影響國際市場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因為中國的抗議浪潮,離岸人民幣持續下跌,目前以0.14美元坐收。除此之外,中國股市也創下近一個月來最大的跌幅,MSCI亞太指數自25日起也是出現明顯跌幅。香港街頭也出現抗議人群。(圖/達志/路透社)
Netflix影集《王冠》爆「計畫重現戴妃之死」 傳劇組人員強烈反對
Netflix王室影集《王冠》(TheCrown)第5季即將於11月9日開播,近期釋出的劇照讓不少粉絲相當驚艷,其中澳洲演員伊莉莎白戴比基(Elizabeth Debicki)所飾演的黛安娜王妃幾乎完美複製細節。不過如今卻傳出製作公司高層計畫「重現戴妃在巴黎遇刺」的場景,引發部分劇組成員強烈反對,擔心此舉可能「越線」。根據《太陽報》,下個月將開播的《王冠》第5季,將著墨於查爾斯與戴妃的破碎婚姻,卻傳出劇組打算重現戴妃於1995、接受BBC記者巴希爾的爭議性專訪,引發軒然大波,甚至有消息人士指出,劇組此舉惹毛了威廉王子。不僅如此,如今還有消息人士指出,劇組高層打算前往巴黎,重現戴妃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消息人士指出「一些工作人員反對此想法,一些製作人員開始表達他們的感受。該節目總是試圖以盡可能敏感的方式,呈現一個虛構的王室歷史版本,但最近,隨著故事越來越接近現代,要達到這樣的平衡更加困難」。據悉,惹議劇情集中描述1997年、戴妃最後一次巴黎之行,同時涵蓋她搭乘汽車遇刺前後數小時。對此,Netflix表示,戲劇「不會顯示車禍發生的確切時間點」;國王查爾斯三世發言人拒絕給出評論,但一名消息人士指認為,可以預料威廉王子會對該劇的計畫感到憤怒。
俄軍報復?基輔數月來首度遭導彈襲擊 市中心竄出陣陣黑煙
烏克蘭首都基輔市中心10日上午驚傳一連串爆炸聲,根據推特流出的畫面顯示,當地多處竄出陣陣黑煙。對此基輔市長克里契科(Vitaliy Klitschko)也於當地時間10日上午8時30分後透過社群媒體Telegram證實,爆炸地點位於市中心的舍甫琴科區(Shevchenkiv)。綜合外媒報導,空襲警報在遇襲前的90分鐘就已響起。據悉,爆炸傳出之前,曾有民眾聽到導彈劃過天際的聲音,且當地傳出至少4次爆炸聲,英國BBC記者則是在飯店屋頂上目睹其中一枚導彈攻擊事件。這是基輔相隔數月以來首度遇襲,而第聶伯羅(Dnipro)及札波羅熱(Zaporizhzhia)等地也連夜發生類似攻擊事件。
英女王逝世/BBC主播「臉色凝重」報死訊 影片曝光網讚專業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雖然在幾天前,才與新首相特拉斯握手合照,不料8日中午就傳出她身體不適接受醫療照護,對此英國廣播公司(BBC)也隨即暫停原定播出的節目,由當家主播愛德華茲(Huw Edwards)主持報導。影片中他身穿一襲黑西裝、並打上黑領帶,一路從中午播報到女王駕崩時的晚間,並臉色凝重的向觀眾傳達最新情況,他的專業報導也獲得了許多網友和名人的讚賞。影片中的愛德華茲臉色凝重,看起來略顯疲憊的坐在主播台前,並在白金漢宮發布聲明後調整呼吸、收拾情緒,接著才開始報導,「幾分鐘前,白金漢宮宣布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死訊。白金漢宮剛剛發出聲明表示,女王傍晚在巴爾莫勒爾城堡安詳去世。國王與王后今晚將留在巴爾莫勒爾城堡,明天返回倫敦。」愛德華茲在報導途中不時哽住喉嚨、強忍情緒繼續播報,「她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在96歲高齡離開我們。這樣年齡的人遭受疾病折磨最終去世並不奇怪,留下的是對其成就、生活、責任感及忠誠的反思。對人民來說,女王不僅是權威的象徵,也是多年來穩國家穩定與和平的象徵。」愛德華茲的專業表現要歸功於他從事電視新聞記者超過30年的工作經驗,1984年以實習生身分進入BBC的他,目前擔任晚間10點的新聞主播。目前這部播報女王死訊的影片已累計了百萬次的觀看,有網友表示,「BBC在這種關鍵時刻拿出最棒的表現,愛德華茲值得為他的莊敬和專業表現獲得爵位」、「查理三世應該授予愛德華茲爵士頭銜,這是多麼完美的專業態度,結合冷靜與嚴肅」。喜劇名演員布雷姆納(Rory Bremner)也發文讚嘆,「我要向愛德華茲致敬,他才剛為首相換人連續播報72小時,而且整個星期都是10點新聞主播,一定筋疲力盡了。」同是BBC記者的索珀爾(Jonathan B. Sopel)則狂讚好友高水準的工作表現,「今晚他針對女王離世的報導實在是太過出色了。」
暴利剝削、不從就打 揭「黑人祝福影片」黑幕
近年網路社群相當流行販售黑人的喊話祝福影片,2020年一段非裔孩童高喊「我是黑鬼,智商低」的影片引起爭議,BBC記者團隊深入調查2年,發現拍攝者是叫「叔叔」的中國男子,他使用糖果利誘非洲孩童,若孩子犯錯就會被棍子抽打,男子否認動手打人的指控,稱「黑人智商低」影片是朋友拍的。馬拉威NGO要求政府清查所有在該國境內的中國公民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