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5病毒
」 BA.5 BA.4 Omicron 新冠肺炎 疫情日本42歲婦人接種次世代疫苗 「5分鐘後吐血」死亡
日本愛知縣一名42歲婦人先前接種次世代雙價疫苗後不過5分鐘便感到呼吸困難,隨即出現嘔吐、吐血甚至停止呼吸,經施打現場工作人員急救和送院搶救仍不治身亡。對此,醫師推測婦人死因可能是肺部出現問題,死者丈夫則懷疑妻子因全身性過敏導致休克進而死亡。據《讀賣新聞》報導,愛西市42歲婦人飯岡陵乃5日前往接種中心施打第4劑疫苗後,於現場觀察期間感到呼吸困難,工作人員雖替她裝上呼吸面罩,但飯岡陵乃很快又出現嘔吐、吐血,最後停止呼吸呈現OHCA狀態。現場人員雖立即進行CPR與送醫,不過飯岡陵乃在搶救近2小時後被宣告死亡。醫院事後判定有「基礎疾病」的飯岡陵乃死於急性心臟衰竭;另有醫師認為飯岡陵乃的肺部可能出現問題。不過,飯岡陵乃的丈夫懷疑妻子可能接種輝瑞針對BA.5病毒株的次世代雙價疫苗,產生全身性過敏反應並導致休克。另外,當時醫師認定飯岡陵乃有過敏反應並下達施打藥物治療,卻因飯岡陵乃過敏反應太嚴重,與護理師找不到血管而未能注射。
新變異株BF.7來襲世衛示警 症狀懶人包一次看
Omicron變種病毒持續威脅,中國廣東韶關日前首度檢出BA.5病毒分支「BA.5.1.7」,而另一個BA.5病毒分支「BF.7」,為「BA.5.2.1.7」變異株的簡稱,傳播更廣,世界衛生組織(WHO)示警恐成為全球主流,還有專家擔憂帶來更大風險,以下針對BF.7整理出懶人包一次看懂。中國廣東韶關日前首度檢出BA.5病毒分支「BA.5.1.7」,而另一個BA.5病毒分支「BF.7」傳播更廣,世界衛生組織(WHO)示警恐成為全球主流,還有專家擔憂帶來更大風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日表示,BF.7全名為Omicron BA.5.2.1.7,國內已驗出3例BF.7境外移入個案,分別來自荷蘭、法國、美國,但至今尚未檢出本土病例;至於BA.5.1.7,無論本土或境外都未驗出。何謂BF.7?BF.7是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演化而來,10月4日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首度驗出,擁有更強的免疫逃脫能力,而Omicron系譜早已免疫逃脫特質而惡名昭彰。症狀?包括顫抖、頭痛、胸痛、嗅覺改變、持續咳嗽和聽力喪失,多數都與感染Omicron其他亞型變異株相似,但不能忽略其他新冠症狀,像是疲憊、腹痛、腹瀉、流鼻水、喉嚨痠痛。專家建議民眾可接種增強對抗這些病毒的新二價疫苗。傳染狀況?中國10月9日通報逾1700例,根據官媒《環球時報》10日報導,「新的Omicron變異株BF.7一周內才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度發現,周一已經席捲更多中國省份」。除了中國,BF.7也在德國、法國、丹麥、英國和比利時等國迅速蔓延。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BA.5和BA.4.6仍是最具傳染力的前2大主流毒株,但BF.7以4.6%位居第三,不過CDC認為,BF.7可能會取代前兩名,另外,美國心臟科權威托波爾(Eric Topol)7日就曾表示,BA.5持續消退,但BA.2.75緩慢攀升,BF.7和BA.4.6也有進展。專家建議民眾可接種增強對抗這些病毒的新二價疫苗。威脅程度?根據公衛專家表示,BF.7傳播率更高,免疫逃脫能力更強,就算曾經確診過或是接種疫苗的人也會被感染,專家不排除今年秋冬感染恐會激增,甚至使得疫情預防和管控更為複雜。白宮新冠數據主任夏帕爾(Cyrus Shahpar)指出,雖然BA.2.75、BA.4.6和BF.7等新亞型變異株緩慢成長,未來幾周還會出現更多病例,但「針對這些Omicron的亞型變異株,我們擁有增強對抗這些病毒的新二價疫苗,若去接種,就能度過安穩的秋冬」。
不是說與日本同步? 國民黨智庫再籲指揮中心速審BA.4/5 雙價疫苗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基金會指出,繼歐盟通過BA.4/5 雙價疫苗EUA後,日本也於5日通過BA.4/5 雙價疫苗EUA,國政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指出,防疫指揮官王必剩9月曾公開強調,台灣進口次世代疫苗的腳步「與日本是同步的」,如今日本已審核通過BA.4/5 雙價疫苗EUA,呼籲政府應盡速審查BA.4/5 雙價疫苗EUA,不要又行政怠惰、刻意阻擋,因為再拖下去,台灣今年又很可能無法進口到最新的次世代疫苗,但只有早日購入BA.4/5 雙價疫苗,才能有效提升國人免疫力。陳宜民表示,國政基金會早在上個月8日即曾舉行《BA.5雙價疫苗採購政策爭議》座談會,強烈建議政府應採購新型BA.5雙價疫苗,而非以過期流行病毒的BA.1雙價疫苗,以維護民眾權益。陳宜民指出,目前新冠肺炎國際主要流行的病毒株已從BA.1、BA.2到BA.5,美國有88.7%染疫者是感染BA.5。他同時依據國外專業學術期刊研究指出,施打疫苗感染BA.1,還是會重複感染BA.5。此外,南非研究指出,施打疫苗並曾確診者,對於BA.1與BA.5病毒的抵抗力相差3倍之多,換言之,基於BA.1病毒株而研發的疫苗其抵抗BA.5病毒將遠低於基於BA.5病毒株研發的疫苗。陳宜民強調,美國FDA今年六月要求藥廠研發基於BA.5病毒株研發的疫苗,而非其業者申請、基於BA.1病毒株研發的疫苗美國也在8月31日通過藥廠基於BA.5病毒株研發疫苗的EUA,並已經從9月5日起開始施打。他同時表示,防疫指揮官王必勝在9月12日,曾公開表示「根據莫德納公司給我們的回覆是,目前都沒有提供資料給美國以外國家做審查,他們也說會在下旬時候,提供資料給美國以外其他國家做審查,BNT在上禮拜四晚上收到部分臨床前資料,在這一點我可以明確的說,我們跟日本也是同步的。」,但是陳宜民要問,日本分別在9月1日及9月6日接受輝瑞與莫德納BA.5 疫苗申請審核,並於10月5日通過EUA;但日本已經通過BA.5雙價疫苗的EUA,台灣卻還在資料審查中,還缺技術性資料等廠商補上。陳宜民還說,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曾宣布,我國將盡速審核,有關BA.5次世代疫苗最快在11月後進貨」,但現在已經10月,卻仍在等廠商補資料,難免令人懷疑,是否又出現行政怠惰或者有意阻撓最新進口疫苗進口?他擔心,如果再這樣拖延下去,將可能使台灣今年無法有BA.5 雙價疫苗抵台,為保障國人健康,有效提升免疫力,政府盡速審查BA.4/5 雙價疫苗EUA,早日購入BA.4/5 雙價疫苗。
高端3分之1被銷毀 蘇貞昌說寧可多買 薛瑞元指「這沒什麼」
衛福部長薛瑞元昨日在立院表示,如果要將到期的高端疫苗也計算在內,高端疫苗銷毀總數約170萬劑,約佔總採購量3分之1,在野黨痛批衛福部不僅不公布高端單價,還放任高端打氣差被銷毀,高端根本就是「炒股疫苗」。不過,蘇揆今天在立院被問到此事時表示,基於防疫需求,保護國人,疫苗「寧可讓他多、不能少」,也不能說打完才去買、去找,那也來不及。衛福部長薛瑞元今天在立法院會則說「這個(指高端被銷毀),以前流感疫苗也曾報廢過52%,而任何疫苗屆期一定要銷毀,不能施打在人的身上。立院財政委員會昨日針對疫苗採購預算舉行專案報告,在野立委問了一整天,衛福部仍堅持高端疫苗單價及採購過程有保密期限,不能對立法委員公開,不過,在野黨無奈之虞,仍問出高端疫苗即將銷毀的數量約為衛福部採購總數的三分之一,證實坊間質疑高端疫苗打氣不盛,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在任內下單的高端疫苗打不完,又無法大量送給友邦「只能銷毀」。蘇貞昌今日對此表示,疫苗過期不能用,這是政府一定要堅守的底線,他還說美國7月間也才剛銷毀9千萬劑過期疫苗,尤其疫苗是戰略物資,若由台灣自己製造,那是最好的事,政府也希望多多鼓勵,他也呼籲國人對於政府核准的國產疫苗多多施打,增加保護力。福部長薛瑞元金天被問到相同問題時,則直言「這個沒有什麼」,因為任何疫苗屆期一定要銷毀,不能施打在人的身上。他還說,高端疫苗毀數量已達到120萬劑,加計後續陸續到期的高端,最高銷毀量約為170萬劑。他還說,國內目前各廠牌新冠疫苗總計銷毀400萬劑,當中有120萬劑為高端,剩餘280萬劑則以AZ為主,也有部分是莫德納、BNT疫苗。薛瑞元昨日針對高端公司9月1日曾表示,高端疫苗可以對抗BA.5病毒,似有意再爭取衛福部大量採購,薛瑞元則表示「請高端先做出次世代疫苗再說」,強調目前無採購計畫。至於衛福部原本承諾要提供高端效力報告給立院時間已經逾期,引發國民黨立委費鴻泰痛批「沒把立法院放在眼裡」,薛瑞元則表示,高端效力報告已送到衛福部,但是衛福部要求高端補件,衛福部應該可以在10月底提供立院,費鴻泰則要求薛瑞元要保證準時,別一再拖延。
台灣BA.5疫情大爆發 重症醫點名「3族群」:最好打疫苗保命
台灣BA.5本土疫情來勢洶洶,昨天(13日)本土單日確診數新增飆到4萬6795例,創下近83天來新高,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今天發文提醒,國外研究發現,2022年BA.5病毒的死亡率開始出現飆升,已慢慢超過2020、2021年;他並點名了包括小孩、靑少年,壯年等3族群,整體死亡率較高,呼籲在BA.5病毒疫情下,上述的「3族群」,最好至少要打3劑以上疫苗,以降低重症死亡的威脅。黃軒在臉書指出,最近外國研究人員開始統計分析歐盟39個國家疫情發現,2022年的BA.5病毒的死亡率,似乎逐漸超過2020、2021年。儘管感染者9成看似都是輕微或無症狀的Omicron病毒感染者,但累積死亡人數,其實是升高的。黃軒並引述相關研究資料指出,歐洲2022年0至14歲的死亡人數,是去年同期(第35周)的10倍左右;而在青壯年(15至44歲)的死亡率,也是增加了30%左右。顯示在小孩、靑少年,壯年時期的人,染上BA.5死亡率,是比較高的,值得關注。至於在疫苗方面,黃軒從美國CDC最近的加強劑研究觀察,和未接疫苗者相比,接種滿二劑疫苗加強劑者,可降低14倍新冠病毒感染死亡機率;和只接種一劑基礎疫苗比較,二劑疫苗加強劑者,可明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率約3倍左右。黃軒指出,疫苗接種加強劑,基本上降低重症死亡機率是沒問題的,但要避免被傳染,得靠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離等健康習慣,因為任何疫苗都會有少數突破性感染,如果不想重症死亡,最少要打三劑疫苗以上,他並直接點名小孩、靑少年,壯年的三大族群,在BA.5病毒肆虐下,更需要接種疫苗。
BA.5本土疫情升溫 林耕仁呼籲:民進黨不要得過且過
中秋連假效應發酵,國內今昨日新增4萬6795例本土個案,創下83天以來新高,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也說,非高風險者,可以等BA.5雙價疫苗到來;對此,國民黨新竹市長參選人林耕仁今(14)日表示,目前政府只採購到BA.1雙價次世代疫苗,不是針對BA.5病毒的最新疫苗,基層民眾都在擔心到底有沒有效,對照去年買不到疫苗的過往又再度被討論,他呼籲執政黨不要得過且過、視而不見。林耕仁表示,昨天指揮中心公布本土病例來到4萬6千多例,是3個月以來的新高,重複感染就來到1萬4千多人,這波BA.5病毒來勢洶洶,許多民眾向他反映已經打了3劑、甚至4劑,都還是有朋友確診,接下來是不是會造成大流行,市民都相當擔心。林耕仁說,看到執政黨防疫「落後部署」,目前只採購到BA.1雙價次世代疫苗,不是針對BA.5病毒的最新疫苗。他指出,好多民眾都在問,政府採購的疫苗到底有沒有效?對照這兩天慈濟出來披露過去採購疫苗受到「勸阻」,民眾信心漸失,難道執政黨還要得過且過、視而不見?此外,慈濟基金會採購疫苗相關話題持續延燒,卻有媒體人批慈濟是「中共自己人」,林耕仁說,還記得前不久,台北市議員王世堅不認同總統蔡英文力挺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的立場,就被綠營側翼打成「中共同路人」,沒想到同樣一招又再度出現。他表示,當執政黨面對一切反對政府、或不喜歡的言論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率打成「中共同路人」,只要煽動台灣民眾反中情緒,對執政黨來說,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民眾早就看透民進黨的招數,不會輕易地被操作。林耕仁進一步表示,無論是鴻海、台積電或是慈濟採購疫苗,都是台灣民間與公民社會力量的展現,綠營選擇與慈濟站在對立面,但民眾一定會站在慈濟這一邊。他認為,「慈濟之於民進黨,等於雞蛋之於高牆,我也會選擇站在雞蛋這一側」。林耕仁今早到南區明湖里,與市議員徐信芳、議員參選人徐美惠,立委鄭正鈐辦公室副主任黃希聖和里長林汶蓉等人,進行家戶懇託拜票,在重陽敬老前夕訪視90歲林高月娥奶奶,關懷奶奶身體狀況並祝福平安健康,最後到天坡府媽祖廟參拜為市民祈福。
打4劑還是中!台灣BA.5燒起來 重症醫曝嚴峻現況:身邊越來越多人確診
台灣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在暑假之後有趨緩的態勢,但疫情遲遲沒有明顯降溫,而就在各級學校9月開學之際,BA.5病毒又來勢洶洶,指揮中心甚至推估出,BA.5將於9月下旬將在社區掀起一波流行,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提醒,台灣BA.5病毒已經超過50%,且BA.5病毒傳播比BA.2強,他甚至觀察到,「身邊越來越多確診的人了!」提醒外界不能輕忽BA.5病毒的傳染威力。黃軒醫師今(13日)在臉書發文指出,在台灣BA.5病毒已經超過50%,過去BA.2的傳染主流地位,現在換被BA.5取代。他並警告,BA.5跟BA.2這兩款病毒,最大差別在傳播力,整體而言,BA.5傳播力比BA.2強,「因為BA.5變異株突變位點多,進而導致免疫逃脫,BA.5比BA.2約高出2到3成」,不過比較兩者在住院率、重症率與症狀,發現彼此沒有明顯差別。黃軒也提醒大眾,新冠確診者務必遵守7+7 的隔離措施,接觸者且完成三劑的,則要遵守0+7 的隔離措施,未完成三劑的,則是遵守3+4的隔離原則,他更強調,「在你未確診前或你的親朋好友未確診前,接種三劑疫苗,真的很重要。」對於黃軒的提醒,則有網友無奈回應,即使已經打了4劑,也過了3個月,再加上很少出門,卻還是中獎;且不少網友也紛紛回應,最近明顯感受到,周圍親友確診的比率,最近真的有變多。
疫苗門仍成謎 次世代疫苗又是「沒魚蝦也好」?
衛福部食藥署在9月2日,核准莫德納次世代二價疫苗的緊急授權,但衛福部核准次世代疫苗是「原始株加BA.1病毒株」,而非美國開打在即的最新BA.5病毒株。國民黨立院黨團﹑資深媒體人趙少康都強烈質疑,防疫中心已先預測秋節連假後,BA.5株恐爆發流行高峰,衛福部究竟有無超前部署、還是又拿著去年為高端疫苗護航的劇本、推遲進口最新疫苗、等高端也推「次世代疫苗」後再看著辦?
疫苗採購之謎1/推遲進口最新疫苗 衛福部遭諷「沒魚蝦也好」
衛福部食藥署在9月2日,核准莫德納次世代二價疫苗的緊急授權(EUA),但衛福部核准次世代疫苗是「原始株加BA.1病毒株」,而非美國開打在即的最新BA.5病毒株。國民黨立院黨團﹑資深媒體人趙少康都強烈質疑,防疫中心已先預測秋節連假後,BA.5株恐爆發流行高峰,衛福部究竟有無超前部署、還是又拿著去年為高端疫苗護航的劇本、推遲進口最新疫苗、等高端也推「次世代疫苗」後再看著辦?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藍營智庫)永續組召集人陳宜民教授也質疑,疫苗採購單價、決策過程迄今全列機密、拒絕立院監督,被外界形容是「疫苗門」,既然指揮中心與民間學者對是否應立即採購BA.5雙價疫苗看法南轅北轍,能否請指揮中心比照美國,公布疫苗採購小組決策會議的完整過程,否則美國已給BA.5疫苗EUA、日本則已開始對BA.5疫苗EUA審查,台灣卻只有BA.1疫苗,恐怕又將影響民眾接種意願。次世代疫苗之爭,再度牽動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前任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疫苗門」爭議,陳競辦網路文宣大將焦糖哥哥陳嘉行「主動救駕」,引用指揮中心說法,指目前美國BA.5疫苗僅做了動物實驗,BA5是否優於BA.1疫苗還是問號,其它國家也未採購,但卻被醫師、網友打臉,不願見到次世代疫苗又遇上「沒魚蝦也好」窘況。由慈濟和永齡文教基金會等團體採購的BNT疫苗運抵台灣後,時任防疫指揮官的衛福部長陳時中也親自抵達機場接機,遭藍委質疑是既阻擋疫苗進口,又毫不客氣地搶功。(圖/報系資料庫)「指莫德納、BNT次世代新冠疫苗沒做人體實驗,是似是而非」,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解釋,美國核准次世代新冠疫苗,是在原先新冠一代疫苗技術上增加新病毒株研發。就是因為新冠一代疫苗審核花太長時間才取得EUA,病毒又變異太快,若次世代疫苗仍照過去程序申核,緩不濟急。他認為,要不要採購BA.5的重點,並不是該次世代疫苗有沒有做人體實驗,而是這麼短時間,次世代疫苗恐怕都不可能做完整人體實驗,但這些品牌的第一代疫苗都曾有完整三期實驗,不像高端迄今三期實驗都沒做完。他分析,一代新冠疫苗對所有人普打,次世代疫苗則讓高風險族群先打,預測各國對次世代疫苗需求將大量下降,疫苗國際市場如今已成買方市場,非賣方市場,說「買不到」是自我設限,那些指「BA.1雙價疫苗更好」「BA.5疫苗沒人體試驗」的說詞,在他看來就像是替圓謊找理由,沒意義。前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提醒,其實在台灣取得EUA的莫德納BA.1疫苗,雖然作了人體實驗,數據也很漂亮,可惜當時BA.1出爐時美國的流行病毒株已進化到BA.5,因此BA.1疫苗並未取得美國EUA;由於mRNA疫苗改款技術並不難,美國政府要求立即改款,六月要求改款、透過「免疫橋接」驗證效力,八月就給BA.5疫苗EUA。去年新冠本土疫情爆發後,台灣曾有一段疫苗空窗期,慈濟和永齡等團體以「蒼生為念」,主動洽購BNT疫苗捐贈,讓不少民眾感念在心。(圖/黃耀徵攝)她說,國際的疫苗慣例是,類似高端的新疫苗必須要做完整人體實驗,以策安全,但第一代疫苗若因應病毒變異小改款,類似「流感疫苗年年不同」,就可以較簡便的「免疫橋接」(將新疫苗與其它疫苗「中和抗體」比較,作療效指標)結果申請EUA。只是,指揮中心反其道而行,高端明明是新疫苗,卻同意它「免疫橋接」,莫德納(含BNT)BA.5疫苗明明是BA.1小改款,美國同意「免疫橋接」核准EUA,指揮中心卻不認帳,難怪外界質疑「高端行,BA.5疫苗不行」,但問題關鍵仍是「當鑰匙孔已經變形、卻堅持用舊鑰匙開鎖」,這邏輯也太怪了罷。
BA.5疫情已開始 防疫保單總賠款上看1200億元
情況不妙!BA.5病毒入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示警,「BA.5的疫情已經開始」,疫情高峰預估為9月中下旬,單日恐破6萬例;保險業者表示,本土疫情好不容易緩和,防疫保單的理賠高峰才剛過,現在又來了BA.5,讓防疫保單「總」理賠金額1000億元的預估數字,現在又要再墊高了,總賠款上看1200億元、甚至要付出1300億元的代價,防疫保單理賠才能落幕。政府防疫政策大轉彎,我國累積確診數已突破524萬人;國泰金控昨舉行法說會,外界關注的防疫保單理賠,國泰世紀產險資深副總許嘉元表示,今年前7月直接理賠損失達110億元,目前有效保單為70.5萬件;許嘉元透露,當新冠肺炎確診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國泰產險的理賠金額將增加5.7億到6億元,先前國泰金增資產險的100億元,資金也已經到位。而防疫保單苦主還包括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等產險公司。產險業為備妥現金,因應前一波防疫保單賠款,陸續完成增資;富士達保險經紀人董事長廖學茂指出,產險業累計的增資金額已達600億元;因應BA.5入侵,政府呼籲民眾中秋節不要群聚烤肉,廖學茂解讀,這波疫情會來得又急又快,部分產險公司將有二次增資的必要性,明年產險業背後集團股利發放將受衝擊,股東會將上演炮聲隆隆的戲碼。隨確診人數增加,金管會公布統計顯示,自今年至8月22日為止,防疫保單已理賠534.08億元,疫苗險理賠也衝破百億大關、達121.64 億元,合計防疫雙險已理賠超過655億元,是保費收入的12倍,也賠光產險業過去4年的獲利總和。
2階段校園防疫措施今出爐 前3周1人確診全班停課!第4周改快篩
隨著8月30日全國中小學即將開學,教育部目前也研擬了2階段校園防疫措施,預計今天(22日)便會在指揮中心記者會公布。全國中小學下周二即將開學,教育部目前也研擬了2階段校園停課準則:前3周若1人確診則全班停課3天,第4週後若班上有人染疫,則改為學校免費提供1劑快篩,檢測為陰性隔天就可到校上課。北市教育局表示,目前停課準則還在與家長團體進行溝通討論,預計今、明兩天會對外公告。隨著高傳染力的BA.5病毒蔓延,開學後疫情可能將繼續升溫,光復國小校長賴俊賢指出,新的停課標準雖符合國內疫情趨勢,但由於學校群聚還是很容易傳染,加上又要顧及學業,校方確實較難抉擇。不過部分學童已打過疫苗,入校也很習慣戴口罩了,所以還是應該有新的停課標準,「否則一直頻繁停課家長也很傷腦筋。」不過國教盟家長部長王瀚陽則表示病毒有潛伏期,因此快篩陰後起碼要停課一天做為緩衝,不然還是可能傳染,若有學生確診也一定要馬上消毒。教育部主秘廖興國則說,所有規範會跟指揮中心確認完後,在記者會上一併對外說明,接下來也會正式通知學校,各縣市皆可依疫情發展彈性調整。此外,若學生和家長對停課標準有疑慮,仍可以讓學童請防疫假在家觀察,未來也將每2周左右進行一次檢視修正。
BA.5入侵疫情將升溫 開學恐延後「修改停課標準」?莊人祥回應了
本土疫情遭到Omicron變異株BA.5入侵,已有多起社區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預估8月底到9月初恐會再起一波疫情,外界也擔心屆時到了開學季,停課標準是否會修改或者延後開學?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做出回應。BA.5病毒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8月底到9月初,恐將爆發一波BA.5疫情,至於是否會影響到開學,或者停課標準是否修改,莊人祥表示教育部正提出計畫和各縣市的教育局討論,等到確定方案出爐會再跟外界說明。另外,莊人祥表示有衛生局在開學前提供小學、國中和高中相關疫苗施打狀況,但因為有部分學生確診,因此3個月內沒辦法接種,所以開學前會再努力宣導接種。先前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就提醒民眾,趁疫情平穩時準備好防疫物資,就像颱風來之前一樣要做防颱準備,尤其是快篩,目前實名制仍在運作中,還沒買過民眾可以趁現在趕快購買,避免屆時又要排隊。
新冠變種病毒BA.5來襲 醫師提醒「聲音沙啞」恐是感染前兆
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病毒不斷變異,最新的BA.5也入侵台灣。日前醫師黃軒就在臉書專頁分享,英國研究發現除了「喉嚨痛」,是Omicron最常見的症狀,接下來就是「聲音沙啞」,可能也是Omicron的主要症狀之一。醫師黃軒17日上午在臉書專頁「黃軒醫師Dr. Ooi Hean」中發文提醒民眾,「BA.5來,請注意這聲音」,很多人得了Omicron,以為會以發燒,咳嗽、失去嗅覺和味覺症狀為主,其實在Omicron病毒感染,這些症狀愈來愈少了,當然少部分的人,還是會有的。醫師黃軒分享「聲音沙啞」有可能是感染新冠肺炎的症狀之一。(圖/翻攝自黃軒醫師Dr. Ooi Hean)他指出,綜合英國醫學期刊資料顯示,英國研究人員收集了63002確診Omicron的病人數據,分析了這些人的症狀,發現除了「喉嚨痛」,是Omicron病毒感染一最常見的症狀,接下來就是「聲音沙啞」,可能也是Omicron 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狀之一。而且沙啞聲音,不只是沙啞,大家都以為聲音沙啞,就是失去聲音才算,但其實,沙啞的聲音聽起來因人而異,聲音可能會變得更加刺耳、更粗糙、更低沉、一時叫不出聲音、聲音一時之間,變輕柔細語、無法大聲說話、大笑起來,也一直沒有什聲音發出來、高音分裂或唱不出歌、一直在用力發聲、忽然不太説話了。這些「任何音調行為,忽然改變了」,都是沙啞聲音的前兆或症狀,在Omicron流行期間,非常重要,因為有可能是感染到BA.5病毒的症狀之一。研究人員也發現這些沙啞的聲音,在接種疫苗或未接種疫苗者身上,都是一樣的,發燒、咳嗽、失去嗅覺和味覺,在Omicron病毒的感染者身上很少見,較常見在之前的Delta 上。黃軒補充,Omicron症狀維持天數比較短,約6.87天,之前Delta的症狀持續約8.89天,且接種2次或3次以上的疫苗,在Omicron病毒肆虐期間,可以減少住院的風險。
下波疫情最快月中爆發…羅一鈞籲「快備防疫物資」 點出4種口罩NG戴法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才稍見鬆綁曙光,但BA.5病毒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最快月中恐將爆發一波BA.5疫情。對此,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提醒民眾,趁疫情平穩時準備好防疫物資,就像颱風來之前一樣要做防颱準備,尤其是快篩,同時也特別指出4大常見戴口罩NG方式,錯誤戴法等於防疫只做一半。羅一鈞表示,下一波疫情預估會在八月中或下旬開始起來,因此重申落實防疫4重點,一為依指揮中心建議施打疫苗,未完整接種者請速接種;二為確實遵守現行防疫規定:平時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一旦確診、或需居家檢疫與居家隔離時,請配合隔離及檢疫措施。指揮中心重申落實防疫4重點(圖/指揮中心提供)第三點為保護高齡、幼兒、重大疾病病人等脆族群,時時關心其健康,避免有症狀或有暴露史的家人朋友接近,一有疑症狀速快篩或就醫;第四點則是適當準備防疫物資,包括口罩、快篩試劑,建議趁著疫情平緩時準備好,尤其是快篩,目前實名制仍在運作中,第三輪沒買過民眾可以趁現在趕快購買,避免屆時又要排隊。羅一鈞提醒口罩4大NG戴法。(圖/指揮中心提供)此外,羅一鈞也特別指出4大常見戴口罩NG方式,常見4大NG戴口罩方式包括「使用超過1天、反戴、清洗醫用口罩、只遮住嘴巴但露出鼻子」,他表示最常見的狀況就是口罩僅遮住嘴巴,因為吸進體內的空氣沒有完全被口罩阻擋或是過濾,病菌可能從鼻而入,這樣防疫可能連2/3都不夠,因此提醒民眾,戴口罩時,鼻樑部分一定要覆蓋好,口罩鋼條一定要壓緊,服貼臉部。
美國BA.5兒童住院率「完全沒降」 醫籲:小朋友快來打疫苗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才稍見鬆綁曙光,但BA.5病毒來勢洶洶,昨天一口氣就增加9起病例,確定進入台灣本土社區,有醫師提出美國的現況警告,兒童BA.5感染率大量增加,住院率也完全沒降,呼籲家長快打小孩接種新冠疫苗,因應後續可能再掀一波的社區感染疫情。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最近在北部看到的,是不同源的BA.5病毒,這顯示社區感染病毒已經開始蔓延了;他並提到,美國的小朋友,在BA.5病毒肆虐社區下,病例大量增加,尤其小朋友住院率,完全沒有下降過,推判是因為美國在校學生,已經沒有強制戴囗罩,還有一個原因,是小朋友的疫苗接種率,尤其是加強劑,接種率非常低所造成的。黃軒並表示,台灣目前已累計84例兒童MIS-C個案,5歲以下兒童的MIS-C感染者亦超過60%,他強調:「小朋友,沒有接種疫苗,容易有MIS-C發生的」。他並推估,近期會進入MIS-C高峰期,呼籲家長注意孩子身體健康症狀。黃軒指出,台灣小朋友疫苗接種覆蓋率偏低,指揮中心也提到,要等嬰幼兒新冠疫苗覆蓋率達一定程度,才會進一步鬆綁邊境管制;他呼籲,家長應趕快帶小孩子接種新冠疫苗,因為沒有接種疫苗的小朋友,確診後容易引發MIS-C併發重症;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2劑疫苗,「可避免掉8到9成的MIS-C」。
呼籲確診者也要打疫苗 李秉穎曝「沒有無敵星星」:自然抗體會隨時間消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目前國內疫情雖然持平穩定,惟社區陸續出現Omicron變異株BA.4/BA.5個案,且邊境政策逐漸開放,未來社區感染風險提升,呼籲年齡滿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之民眾儘速完成建議接種劑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ACIP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李秉穎也呼籲確診者也要打疫苗,因為自然感染的抗體,過了幾個月後仍會像打疫苗ㄧ樣慢慢消失,沒有所謂「無敵」這件事。李秉穎指出,一開始大家認為確診過新冠病毒者就獲得「無敵星星」,但其實只是免疫力會增強一點,第二次感染病毒依然有穿透力,且自然的抗體也會像疫苗一樣,隨著時間消失,因此呼籲確診者也要打疫苗。另外,李秉穎指出,建議長者接種四劑疫苗,是因為疫苗抗體效價會隨著時間逐漸下降,且病毒變異後,接種疫苗劑次較少者,保護力也會打折扣;以色列研究指出,雖然接種第4劑至第8週時,一般保護會消失,不過仍比僅接種第三劑在第六週的保護效果增加3~4倍左右,保護效果也有明顯的附加反應,在面對BA.4、BA.5病毒時,也會有附加效果。李秉穎表示,確診者打疫苗的好處在於「免疫系統可有效被激發到更高程度」,因此鼓勵確診者在確診後3個月接種疫苗,以延長疫苗保護力,而一般民眾打3劑,長者等高風險族群更要打到第4劑。指揮中心已開放50歲以上成人、機構住民、免疫力低下或不全者等對象接種第二次追加劑,尤其65歲以上長者感染後導致重症風險高,應儘速接種,以提升免疫保護力。此外,醫事人員、機場港埠、居家檢疫、航空機組員等相關工作人員,亦可評估自身染疫風險及意願接種。
BA.5傳播力比Omicron強 醫師籲6種戶外「NG行為」須注意
國內疫情趨緩,但有專家擔憂BA.4、BA.5病毒會讓疫情再起。醫師表示,BA.5病毒具有高傳播力,還是要小心,他也揭露BA.5在戶外傳播的6種NG行為。重症醫師黃軒25日在臉書發文說,BA.5病毒比Omicron更容易傳播,「也就是說你我都有可能被傳染到BA.5病毒,尤其是傳染的症狀99%是輕症狀或無症狀的。」醫師揭露BA.5戶外傳播6NG行為。(圖/黃軒醫師臉書)黃軒表示,民眾在戶外要注意6種NG行為避免感染BA.5,有「沒有戴口罩」、「近距離面對面」、「長時間和確診患者説話」、「在下風處」、「進入擁擠的店家或公車」、「沒有接種疫苗」。黃軒補充說明第3點「在下風處」,「也就是說上風處,有人咳嗽、他的飛沫隨風流向你在下風處。」有研究指出,在戶外風向是病毒飛沫傳播的管道之一,「另一篇研究發現:除了風向,還有風速,溫度,濕度,這些都是增加戶外環境病毒傳播的媒介。」黃軒表示,有研究發現,在戶外演唱會被感染的確診者,有75%都沒打過疫苗。他呼籲民眾想防範BA.5病毒的戶外傳播,要打疫苗「加強劑」、戴口罩、勤洗手,更要保持社交距離。
新冠疫情感冒化? 起床出現這「2症狀」…專家:直接當確診隔離!
儘管本土疫情有降溫趨勢,指揮中心也鬆綁口罩政策,但面對詭譎的新冠病毒依舊不能大意!長期追蹤新冠症狀的專家就透露,如果人們早上起床時出現「2症狀」,就要假設自己染疫,同時立即自我隔離或接受檢查。據《鏡報》報導,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Zoe健康研究」(Zoe Health Study)研究員斯佩克特(Tim Spector)指出,一旦起床時感到「疲倦」與「喉嚨痛」,最好假設自己已經染疫並立即做檢查,如果無法接受檢測,也要進行隔離並持續到「症狀消失為止」。斯佩克特表示,現今的新冠病毒已演化到與感冒十分相似,但染疫者的疲倦感與喉嚨痛症狀,依然會比普通感冒患者嚴重,因此若出現睡了一整晚還是疲憊並伴隨喉嚨痛症狀,就很可能是遭到新冠病毒感染。斯佩克特指出,當前新冠病毒的染疫數「已是普通感冒的2倍」,疫情還遠不到能大意的時候。他表示,BA.4、BA.5病毒有能力避開、甚至中和部分免疫系統,因此傳播力更強,而英國首例BA.5出現後,截至7月18日已有79%新增病例為BA.5患者。另依據Zoe健康研究針對英國今年7月中旬的1.7萬名染疫者追蹤發現,染疫者的前10大症狀為:喉嚨痛58%、頭痛49%、鼻塞40%、無痰咳嗽40%、流鼻涕40%、有痰咳嗽37%、聲音沙啞35%、打噴嚏32%、疲勞27%、肌肉痠痛/疼痛25%。
「第二代變種」具免疫逃脫能力 醫:將取代BA.5成主要感染高峰
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75近期已入侵世界各國,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BA.2.75可能成為首個變異成功的第二代變種病毒,而以色列和美國研究也都發現這種新變異株的刺突蛋白基因區有多個突變,導致BA.2.75病毒具備免疫逃脫能力且更易侵入細胞,因此感染BA.5後所產生的免疫屏障,很可能無法防護BA.2.75病毒,導致其恐成為日後主要感染高峰!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BA.1、BA.2、BA.3、BA.4、BA.5這些都是Omicron「第一代變種」的族群!但不要以為病毒會乖乖變下去,他們也是會有「回馬槍」的變異,不然就不是叫「突變」,而是「乖乖地變」了。當新的變種源自BA.2病毒突變進化來,就被稱作「第二代變種」,而現在地球上,已經出現了來自BA.2的突變病毒,叫「BA.2.75」,目前專家認為,這可能是成為首個變異成功的第二代變種病毒!同時黃軒還透過以色列和美國的研究比較BA.2.75病毒和BA.2病毒。目前以色列專家認定BA.2.75是BA.2變種進化出的「第二代變種」,比第一代的BA.2多新增了16個突變,而其中8個新的突變點都位於刺突蛋白基因區,代表原先的疫苗很可能更難辨識出來這些新的病毒!美國研究則顯示,如果和第一代BA.2病毒相比,新的變種病毒具有G446S和R493Q兩個關鍵突變點,第一是G446S突變基因點將導致抗原的特性變化,幫助病毒突破現有疫苗免疫系統的辨識,也就是免疫逃脫;第二則是R493Q突變基因點可能提高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親和力,因此BA.2.75更易黏著細胞侵入。另外黃軒還將BA.2.75病毒與BA.5病毒做比較,並發現BA.2.75的刺突蛋白基因區共有11處突變,導致BA.5感染本身所產生的免疫屏障,竟然很可能無法防護BA.2.75病毒,使得BA.2.75取代BA.5,成為日後主要感染的高峰!黃軒還提到,印度BA.2.75的傳播率成指數型增長的情況,BA.2.75病毒的比例快速由不到5%,迅速上升到18%,顯示BA.2.75病毒在印度,正在取代其他變種,其傳播力似乎比BA.2、BA.5變種都要更快。同時世界衞生組織(WHO)也示警,BA.2.75病毒在印度開始肆虐,且有非常「明確的增長幅度」,正在取代其他變種病毒。最後黃軒也提醒,新冠病毒「持續突變」仍在進行中,完整的疫苗接種和持續戴口罩才是真正的重點!
7、8月變異株恐全台亂竄! 莊人祥鬆口「再釀一波疫情」
我國今(5)日新增3萬5914例本土、10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03例死亡。台灣疫情逐漸脫離高原期,不過有專家憂心,BA.4及BA.5恐將再度席捲,預估秋冬將掀起一波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表示,7、8月後的確會因為BA.4、BA.5病毒株再釀一小波疫情,但仍要持續觀察。疫情正緩步下降,檢疫天數「3+4」何時能放寬縮短為「0+7」?莊人祥回應,要看國內確診病例數是否持續減緩,還須考量BA.4、BA.5變異株流行情形。莊人祥進一步解釋,每日確診數目前還在一天3萬例左右,開放邊境的韓國,疫情是降到「相當低」才解封,雖然現在疫情趨緩,但能否把3+4縮短為0+7,很難有一個絕對數字。莊人祥表示,入境檢疫0+7天措施不只牽涉到疫情,同時也要將BA.4和BA.5納入考慮,先前曾提過7月、8月都可能因為BA.4、BA.5造成一小波疫情,將持續觀察、滾動式調整。另外,有醫師建議「登機前48小時PCR,可改成48小時快篩」,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今上午受訪時表示,入境PCR改快篩可能性相對低,但針對低風險區域有機會取消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