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偵測
」 AI金控競逐AI金融科技 Chat GPT、QR Code跨行ATM提款吸睛
「FinTech Taipei 2024 台北金融科技展」今天(1日)登場,各家金控展示新創科技互動式體驗,包括中信金首度亮相的超個人化「GPT ATM」與「AI客戶助理」,台新金發現逾6成台新銀客戶曾使用QR Code無卡提款而擴大跨行QR Code無卡提款服務,以及玉山金「居家小秘書」普惠金融服務等,多項創新科技吸引民眾目光。內建人工智慧(AI)的台新金控就在FinTech Taipei 2024台北金融科技展中大秀實力,台新銀行副董事長尚瑞強(中)、台新金控資訊長孫一仕(左)、台新銀行數位金融處資深副總黃天麟共同出席。(圖/台新金提供)中信金控展示7項創新金融應用,「智能安全防詐網」AI SKYNET神盾聯防科技平臺串聯綿密風險偵測網路,強化阻詐成效;首創透過行動裝置語音指令即可完成提款的「GPT ATM」,語音指令搭配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能辨識多種語言,實現更便捷的ATM操作,此外,「AI客戶助理」如真人般親切互動亦吸引民眾目光、踴躍體驗。2024台北金融科技展永豐金此次展區以萬花筒為概念,創造出色彩斑斕的視覺效果,並融入體感互動裝置。後排中為永豐金董事長陳思寬。(圖/永豐金提供)中信銀總經理楊銘祥表示,中國信託動員近2,000位同仁打造「智能防詐安全網」,建置「神盾聯防科技平臺」(AI SKYNET),AI技術分級帳戶風險並整合客戶資訊,於中國信託行動銀行 APP操作可疑交易時即跳出警示訊息,防詐成績截至目前累積阻詐28億元,2023年新增警示帳戶數較2022年減少近25%,2024年前9月亦較去年同期減少近5%,迄今已從ATM交易破獲14起詐騙案並逮捕15位車手,積極防堵詐騙。中信金首度曝光超個人化「GPT ATM」與「AI客戶助理」則吸引民眾目光,「GPT ATM」顛覆傳統ATM操作,支援中、英、印、泰、越、日、韓七國語言,搭載AI語音辨識技術,用戶僅需透過行動裝置語音指令即可完成提款,更可根據交易紀錄、地點與時間提供個人化建議,並推出AI運勢分析,為用戶增添智能化服務體驗。台新金控旗下的台新人壽運用AI機器人,協助客戶透過對話即可填寫表單,體現出AI是如何融入日常金融服務中;台新銀行運用Chat GPT 4o語言模型結合時下熱門的MBTI設計出趣味問答,使用者可快速得知自己的個人特質,進一步獲知適合的Richart金融產品與Richart Life點數服務,感受全方位的便利生活金融服務;台新證券數位投資工具「台新Woojii APP」具備智慧選股功能,透過簡單的測驗就能推薦民眾適合的投資策略。台新銀行並運用AI偵測及大數據分析建立防詐機制,「戰神模型」正是防詐核心,協助實體分行及數位通路建立防詐網路,一同守護客戶的資產;「程式撰寫助手」則可加快程式編寫速度,減少重複性工作進而提高生產力,還有「辦公室軟體協作工具」一起協助員工減輕負擔、提高工作效率。台新金控運用大數據分析發現,逾6成的台新銀行客戶曾使用QR Code無卡提款,為滿足客戶需求,台新銀行攜手財金公司推出「跨行QR Code」無卡提款服務,將服務自台新銀行帳戶擴大至他行客戶也可使用,民眾於財金公司展區即可體驗「台新ATM QR Code無卡提款」。國泰金主打「未來金融家」主題,像是國泰產險則推出業界首創「點數或電子票券抵換保費」新繳保費方式;國泰人壽將百萬級用戶(突破120萬)「FitBack健康吧」鼓勵用戶持續健康行為,「FitBack健康吧」結合國泰小樹點生活圈激勵機制,用戶完成任務可換取小樹點兌換商品;投保指定外溢保單並持續完成健康任務,最高可享有10%的保費折減。國泰證券的「台美股定期定額」投資主題以及國泰投信App主打全新ETF服務及共同基金申購或買回的兩大專區,吸引許多民眾觀展體驗。根據集保數據統計,截至10月25日,全台ETF受益人數已超過1,368萬人,利用打包一籃子股票或債券的ETF投資已成為大眾主要理財工具。永豐金控旗下永豐銀行推出的「大戶DAWHO數位帳戶」,一站式整合存款、理財、貸款、換匯及證券等服務,滿足不同年齡層的金融需求,DAWHO數位帳戶除了提供消費、儲蓄與彈性資金功能,還整合定時定額存美股平台ShareShares、大戶投及ibrAin智能理財等工具,鼓勵民眾可以透過科技工具了解與規畫財務。而在「大咖DACARD APP」則整合生活繳費稅與信用卡管理服務,包括檢視信用卡申辦進度、開卡啟用或國內、外交易設定等,加強防盜設定讓客戶便利又安心,以此創造最佳化客戶使用體驗,全方位滿足生活金融需求。玉山金控的「居家小秘書」展示玉山端到端的普惠金融服務,顧客可於e指申請平台一站式完成台外幣帳戶、信用卡、房信貸、證券帳戶等服務申請,還可以下載行動銀行App進行24小時線上換匯、設定匯率高低點通知,加入e.Fingo會員完成指定數位交易累積點數。
攔截詐團金流1/早餐店帳戶一年進出7千萬 鷹眼揪出「詐騙人頭戶」險成共犯吃牢飯
「今年看到某個帳戶在一年內往來將近7千萬元,有些異常。」富邦金控金融安全部副總經理蔡佩玲14日在鷹眼識詐聯盟成果發表會後提到,她話鋒一轉地說,「先是透過AI巡查攔阻,銀行行員再去關懷異常帳戶持有者,對方說是早餐店做批發有大筆帳務進出,我們仍花了一些時間了解,對方才肯放棄沒有再有金額匯入轉出。」這即是很常見的詐騙集團「人頭帳戶」案例之一,一旦這位帳戶持有者把錢轉出去,即涉及詐騙「幫助」共犯。「被鷹眼識破提交給警方偵查後,民眾可能涉嫌違法吃上7年有期徒刑牢獄官司,還要被罰款500萬元,天下是沒有白吃的午餐,勿以為『借帳戶』收到幾萬元的紅包賺個便宜財,反而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刑事局偵查隊第七大隊長黃國師語重心長地說。蔡佩玲及黃國師口中的「鷹眼識詐聯盟」,其關鍵核心「鷹眼防詐預測模型」,係指富邦金2021年底建置的AI偵測專利技術,並導入到台北富邦銀行,走到打詐第一線成為「鷹眼AI同事」。刑事局偵查隊第七大隊長黃國師表示,投資虛擬貨幣的案件愈來愈多。(圖/黃鵬杰攝)2023年10月進一步擴展為聯盟,從銀行代號004開始的台銀、土銀、上海銀、北富銀、國泰世華銀、兆豐銀、全國農業金庫、王道銀……到826樂天網銀等共35家金融機構加入,聯手警政署、數位發展部等公私部門,24小時與詐騙集團糾纏奮戰。這張台灣防詐防護網上路十個月,8月14日公布打詐成果,今年1至6月攔阻3.6億元成績,包括佯稱是早餐店的這個帳戶,即可能是詐騙集團花錢買的人頭帳戶,「金額雖然沒有很多,但跟臨櫃關懷攔阻不一樣,臨櫃攔阻的金額是被害人,他的錢還沒有匯出去;鷹眼是在被害人錢匯出去了,甚至還沒有報警,我們就先去攔截找回錢。」蔡佩玲說。「鷹眼現在可以很快地就巡查到異常帳戶!」富邦金控金融安全部主管副總經理蔡佩玲,她是鷹眼防詐專案發起人、前洗錢防制辦公室檢察官出身,當CTWANT記者問說最快是1分鐘內?蔡佩玲抿嘴微笑篤定地說「很快!」保留一些機密,免得被犯罪集團探光敵情。為何蔡佩玲特別強調「快」,「金融業現在面對詐騙,需在思維與作法上根本性改變,就是要『提前預警時間』,還要『提升預警準確度』,才能跟詐騙集團競速。」銀行行員對於民眾臨櫃提出異常高額款項時,給予關懷詢問,發現像是「愛情詐騙」之類的案件也相當多。(示意圖/報系資料)「鷹眼識詐聯盟」現在做出了3快?第一快是聯盟銀行導入AI,運用科技防詐比例,從以往的0%到現在的六成,預計2024年底要達到100%;今年10月起,包括陽信銀行、凱基銀行、台中銀行、彰化銀行、第一銀行、遠東銀行與土地銀行等銀行,將透過參數(維護各銀行帳戶個資隱私)導入鷹眼防詐預測模型,逐漸擴展到全島35家聯盟銀行時,即可每半小時就能完成一次可疑帳戶資料自動交換。第二快即是「預警時間」從以前要等民眾報警後才去看金流帳戶,是落後延遲的,到現在可以平均提前兩周,最快還可以三個月前就示警。第三快則是「攔阻時間」。「銀行行員在臨櫃攔阻金額的占比是三成,六成多的詐騙金額都是在線上網路上進行的,」「以往是靠人力比對異常、警示帳戶金流來提出預警的準確度,現在也已從0%提高到50%,上半年攔阻了1.8萬件、3.6億元。」蔡佩玲說,「鷹眼AI巡查異常帳戶的爆發力,屆時將會匯集成一股核彈級威力,希望能夠讓詐騙集團的金流,無所遁形。」一名出席「鷹眼識詐聯盟」成果發表會的銀行主管期待著說。
經濟部攜手中華汽車無人車隊9月上路 未來4年砸50億研發智慧車電
經濟部於17日至20日的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設立台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mTARC)主題館,展示法人與產業在車輛智慧化與電動化領域共18項科技專案研發成果。其中,自駕車隊列技術除獲國際汽車技術大獎肯定外,今年將與中華汽車(2204)合作,預計9月展開無人物流車隊上路運行,可解決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下,物流人力短缺的困境,透過車輛科技的進步,改變產業營運模式。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表示,全球車輛產業持續朝向電動化、智慧化2大重要浪潮發展。國際能源署(IEA)預估,至2030年時美國和歐洲銷售車輛中將有60%是電動車;此外,產調機構預期2028年自動駕駛等級L2以上車輛市占率超過50%,全球智慧車用電子商機在2030年將達到5,000億美元。未來4年,經濟部規劃投入50億元科專資源,補助法人與業者在電動車與智慧車電領域的研發及驗證能量建立,協助產業佈局國際供應鏈。經濟部表示,mTARC主題館今年展出的技術,已與中華汽車、Toyota、義隆電子(2458)、宏佳騰(1599)、六和機械、蓋亞汽車等27間廠商合作。現場所展示由車輛中心研發的自駕車隊列技術,是MIT技術首次獲得汽車研發界奧斯卡獎之稱的AutoTech Breakthrough Awards肯定,其是將多輛自駕車組成類似輕軌的運輸模式,已與六和機械共同投入實車試驗運行,並將在今年9月與中華汽車展開無人物流車隊測試,帶動國內供應商推展至泰國、馬來西亞及日本等市場。此外,工研院最新研發的「智慧駕訓班監考機器人」得到日本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支持,已在日本Toyota駕訓班集團實地測試及獲得認可,將於今年實際落地應用。這項技術運用純視覺高精定位系統,無需依賴光達和雷達,就能準確定位車輛,透過在專用車上安裝AI偵測及評量模組,能自動化地對考試駕駛人進行客觀精準的評估,解決高齡化社會中考官人力不足的問題,還能促進駕駛定期換發駕照的效率,提升整體用路人的安全。目前,這項技術在台灣和日本共計約4.3萬台駕訓班車、1,600個場地的應用潛力,可以快速部署至多個地點。會場也展示車輛中心透過科技專案支持所開發的機車防鎖死煞車系統(ABS),其性能不僅媲美國際大廠,因應台灣氣候更強化濕滑路面的煞車性能,讓雨天時的煞車距離縮短近9%,提升機車行車安全。此技術已取得多項國際專利,並技轉六和機械及易碼科技進行量產,由於可將車廠開發時間降低50%,獲得宏佳騰、哈特佛、中華汽車及蓋亞汽車等車廠採用,已搭載於一般重型機車、物流車及全地型車等各種車款,累積訂單超過6萬套,在台市占率超過2成,打破以往國外廠商壟斷的局面。
刑事局與永豐金控簽署資安聯防MOU 打詐國家隊添生力軍
近年來詐欺犯罪結合跨境、網路等途徑氾濫、難以追查,犯罪手法型態多樣,公部門跨部會結合私部門電信、網路與金融業者力量,共組打詐國家隊案例又一,刑事警察局今(25)日與永豐金控公司簽訂MOU,未來針對資安、反詐聯防與技術交流進行合作,打詐國家隊再添新生力軍,共同反詐、守護民眾。刑事局表示,今日攜手永豐金控公司以「建構紅藍隊資安實力、反詐聯防與技術交流研討」之目標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MOU),由警政署副署長李西河、刑事警察局局長周幼偉、主任秘書蔡燕明、科技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林建隆、預防科科長林書立及科技研發科科長莊明雄等人與永豐金控總經理朱士廷率永豐金控資安長李相臣、永豐金控財務長許如玫、永豐金控法遵長林淑閔、永豐金控副總何欣、永豐金控副總楊敦仁及永豐金控副總高大宇共同參與簽約儀式。在此MOU合作下未來將強化雙方從資安、反詐等方向進行實務合作聯防,並推動情資交流、重大資安事件處置及強化金融機構資安韌性等工作,另將規劃實務經驗交流與召開研討會,讓雙方人才與專業經驗緊密結合,期使永豐金控公司所屬金融機構人員具備反詐騙、防洗錢犯罪、資安風險管理等概念,杜絕金融犯罪發生。警政署副署長李西河表示,近年來詐欺犯罪多樣化且結合跨境、網路等方式,警方面臨日趨嚴峻及狡猾的犯罪手法,詐欺案類型必須透過公部門跨部會機制,並結合私部門電信、網路與金融業者力量,共組打詐國家隊,警民一同攜手合作,才能消弭犯罪,有鑒於此,刑事警察局已陸續與中國信託、富邦、台新、元大及國泰金控等多家簽署合作意向書,建構金融聯防體系就是希望擴大保障民眾財產。刑事局長周幼偉指出,呼應蔡總統提出「資安即國安2.0」及近期行政院打詐行動綱領1.5等策略,據統計大部分的資安事件多與詐騙有關,因此今日透過與永豐金控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共同合作下加深資安事件的事前防禦與事後應處,並在反詐工作上建立AI偵測異常交易及快速聯防預警機制,提早防堵,減少民眾損害。另外,詐騙猖獗詐團中不乏招攬高科技及金融專業人士在協助犯罪,因此在打詐國家隊的陣容裡面,迫切需要挹注金融專業力量,聯合各領域人才一起打擊詐欺犯罪。
失智新對策1/每3秒增1名患者 才39歲!漫威男星陷阿茲海默危機
76歲享譽國際的名導侯孝賢驚傳阿茲海默症,因此宣布退休;68歲好萊塢巨星布魯斯威利去年罹患額顳葉失智症,日前更傳出病況惡化,已失去語言溝通能力;飾演雷神索爾的39歲克里斯漢斯沃因失智機率高,因此選擇暫時息影。無論是阿茲海默症、或額顳葉失智症,都屬於退化性失智症。國際失智症協會估算,全球每3秒就新增1名失智患者,而根據失智症協會估算,台灣則是每30分鐘就新增1名失智患者,過去失智症從出現疑似症狀、願意就醫、到最後確診,往往曠日費時,如今可利用AI偵測大腦構年齡,只需1分鐘就能揪出早期失智症,及早治療。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變得不再遙不可及,而是一件你我都可能罹患的疾病。而失智有多令人畏懼?布魯斯威利曾演出《終極警探》等多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但近年卻頻頻參與許多低評價影片,甚至被封「爛片之王」,直到他去年公開自己失智的病情,外界才恍然大悟,原來布魯斯威利自知清醒時間不多,因此才拼命拍片賺錢,只為保障妻女的生活。因演出《雷神索爾》走紅的克里斯漢斯沃也面臨失智威脅,他年僅39歲,卻在2022年時進行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是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高風險族群,機率是一般人的8~10倍,深陷恐懼的克里斯漢斯沃立即暫停所有工作,決定把握時間好好陪伴家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睿正表示,阿茲海默症是退化性失智中最主要的類型,臨床上患者大約佔5~6成,其中5~10%是遺傳所致,其餘則原因不明。「多數失智症都發生在65歲之後,但如果有遺傳因子,就可能較發生,而且惡化速度也比較快。」享譽國際的名導侯孝賢(左二)罹患阿茲海默症,因此宣布退休,《刺客聶隱娘》成為他最後的作品。(圖/林士傑攝)陳睿正說,目前失智症大多是透過問卷、影像檢查加以判斷,但如何分辨退化或失智,就必須花時間持續追蹤檢查,目前雖可透過斷層掃描檢查大腦是否有類澱粉蛋白沉積加以確認,但需自費7萬多元頗為昂貴,多數人會選擇以抽血方式檢查是否有類澱粉蛋白沉積,雖然也要自費1萬多元,但相較之下尚可接受。隨著AI各項技術日益發達,也已經進一步運用在失智檢測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智慧中心許凱程主任說,傳統失智檢測大多需預約1個月後,患者當天再花1小時以上的時間完成檢查,為加快速度,醫院收取近3000例正常人的腦部磁振造影資料,利用AI模型將腦部灰白質、腦脊髓液、海馬迴等區域逐一分割計量後,建立常態分布曲線,再後續輸入約500例失智症病人的腦部影像,結果發現失智症患者於灰質區域比例普遍低於普通族群,腦脊髓液比例也因腦部退化程度較高有明顯增加,再依據曲線估算出腦年齡。許凱程說,2022年相關醫學文獻指出,腦齡與生理年齡在正負3歲以內為正常,只需花1分鐘就可知道腦年齡,可幫助臨床醫師快速診斷失智症嚴重程度,目前已監測出多位早期失智患者,但該檢測現階段仍處於研究收案階段,仍需搭配傳統檢測較為精準。
終結癌症3/AI大戰大腸癌!即時偵測消滅瘜肉 不讓「壞東西」有機可趁
癌症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40年,其中大腸癌蟬聯15年居十大癌症排行首位,根據國健署2022年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近1萬7000例大腸癌新發生個案,治療雖重要,但若能早一步預防更棒,而及早發現大腸瘜肉就被視為關鍵。過去,醫師僅憑肉眼仔細尋找大腸瘜肉,還要靠經驗判斷瘜肉類型,如今有了AI加持,一邊做內視鏡檢查的同時,就能即時偵測與消滅大腸瘜肉,預防癌變更有效率。亞東醫院超音波內視鏡中心鍾承軒主任表示,大腸瘜肉是大腸黏膜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突起病灶,當大腸瘜肉小於1公分或組織學為增生性者,屬良性病灶,不會有明顯症狀或惡性病變;但若瘜肉超過1公分或發生細胞腺體病變,就有癌化的可能,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待瘜肉夠大或癌化轉移出現症狀時,通常為時已晚。鍾承軒說,研究顯示,利用大腸內視鏡早期偵測並切除瘜肉,可降低大腸癌死亡率53%。此外,每增加1%的大腸內視鏡瘜肉偵測率,就可降低罹癌風險3%。近年來,人工智慧在消化道內視鏡方面的發展日新月異,鍾承軒說,過去醫師檢查大腸瘜肉時需依經驗以肉眼判讀狀況,現可在內視鏡檢查期間「即時偵測」大腸瘜肉,並「自動判讀」區分瘜肉種類,大幅提升診斷精準度,並提供是否切除治療的指引。以亞東醫院為例,引進的人工智慧內視鏡系統利用超過25萬張大腸鏡圖像進行AI深度學習,檢查過程中,系統利用白光影像和連動彩色影像模式進行偵測,當發現異常時,會以藍色框提醒醫師疑似的瘜肉或腫瘤,靈敏度可達94%至96%,優於過去經驗判讀。另外, AI功能也能即時診斷和鑑別瘜肉表面結構,將其分類為增生性瘜肉或腫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腫瘤性瘜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則建議切除。人工智慧內視鏡系統發現異常時,會以藍色框提醒醫師疑似的瘜肉或腫瘤,靈敏度可達94%至96%。(圖/亞東醫院提供)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雲象科技也共同研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跨兩院共收集超過3000位病患、逾40萬張影像資料提供人工智慧訓練,包括一般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瘜肉,皆能被AI捕獲,準確度高達95%。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綜合診療部主任邱瀚模表示,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醫師,對於小於5毫米的瘜肉遺漏率仍可達23%,但若有AI工具的輔助,精準度就可達9成以上,甚至是難以察覺的扁平型、凹陷型的大腸瘜肉也難逃過AI偵測。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洪志聖認為,未來醫師執行大腸鏡檢查時若搭配此AI系統,即可以每秒30張的影像辨識能力偵測腸道並標示出瘜肉,即時、有效判讀大腸鏡檢查影像,不僅更有效率,也能解決醫師間偵測診斷能力的落差問題,讓患者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
凱基銀行打造安全支付環境 奪The Asset最佳風險管理專案大獎
凱基銀行秉持「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積極推動數位創新,運用AI、大數據,打造安全的刷卡及支付風險管理機制,優化客戶體驗流程,再獲國際專業機構認可!由國際性權威金融媒體《財資雜誌》(The Asset)舉辦之「2023 The Asset Triple A Digital Awards」年度數位獎項,凱基銀行自眾多優秀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以盜刷預防系統榮獲「最佳風險管理專案」大獎,為此獎項中唯一獲獎的金融機構。近年電商購物浪潮興起,加上Covid-19 疫情加速實體消費行為轉為線上,根據經濟部統計處及聯合信用卡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臺灣零售電商銷售量相較於疫情前成長約42%,其中盜刷通報金額亦高達台幣18億元,亦較前一年成長約1倍,凱基銀行當時亦觀察到超過95%的盜刷來自未經持卡人授權的「非面對面交易」,越來越多顧客遭受跨境非實體盜刷的攻擊。絕大多數被盜刷的顧客在第一時間不僅感到驚恐,後續也因為暫時無法刷卡消費、換發新卡、重新設定代扣繳帶來諸多不便,更對刷卡的安全性產生疑慮及擔憂。凱基銀行秉持「以顧客為中心」的理念,在發現國際盜刷趨勢及顧客痛點後,即運用科技的力量解決問題,於去年(2022)年領先同業,先後導入兩大國際發卡組織Visa及MasterCard的AI盜刷預防系統,為國內唯一導入雙AI偵測系統的發卡銀行。盜刷預防系統自去年上線到今(2023)年4月為止,超過9成的境外盜刷交易被提前防堵,主動阻斷盜刷交易毛損失總金額累計超過新台幣1億元,且在全面導入雙AI盜刷偵測後,境外交易的核准率成長11.6%,解決顧客長期以來使用信用卡的痛點,並提升支付工具的安全性,大大降低持卡人刷卡時擔憂被盜刷的心理恐懼,保障顧客的用卡權益,不僅獲得顧客正面回饋,也榮獲《財資雜誌》(The Asset)2023「最佳風險管理專案」及Visa「2022最佳風險防範工具應用獎」的肯定。凱基銀行盜刷預防系統,在原來基礎上再提升信用卡偵測盜刷的準確度,並將過去防範盜刷採取「事後偵測」的策略轉變為「事前阻斷」,透過AI即時監控偵測,在已發生的信用卡盜刷交易尚未進入銀行授權主機之前,便能立即判斷是否為盜刷交易進行阻斷,更有效控管盜刷風險。不但節省銀行調扣與換卡作業時間,同時持卡人也免去更換卡片、重新約定扣繳或綁定的不便性。 凱基銀行積極落實「值得信賴」及「以客戶為中心」之企業價值,期許成為支付工具的風險管理專家,未來持續強化信用卡刷卡及支付風險管理,提升客戶使用體驗,並應用AI、機器學習及大數據等關鍵技術,打造收單特店的監理科技,提供收單商戶良好的風險控管解決方案,並打造更便利、有保障的信用卡使用者體驗及更安全的支付生態環境。
AI好給力2/防猝死又不遺漏癌細胞 智慧判讀將「打破名醫迷思」
許多人生病後總會到處尋求知名醫師治療,因此這些名醫的門診往往大排長龍,甚至出現「掛號黃牛」,但隨著人工智慧科技的介入,無論是經驗豐富的老醫師或菜鳥,只要搭配AI判讀,就能更精確判斷病況,可預防心肌梗塞導致猝死、也不會漏掉影像檢查中癌細胞的蛛絲馬跡。75歲陳伯伯有一天起床突然感到胸悶、上腹不適,就醫後診斷為輕度胃食道逆流,但治療一個月後卻始終沒有改善,於是醫師將陳伯伯轉介到心臟內科,在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後,發現陳伯伯最大心跳為每分鐘139下,呈現輕度缺氧狀態,依照傳統判讀為冠狀動脈血管阻塞50%,屬於中度風險,只要後續追蹤觀察即可。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液系吳宏彬醫師表示,為精準評估陳伯伯的心血管狀態,於是進一步採用「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同步判讀,透過大數據交叉比對心電圖的資訊,結果AI報告顯示陳伯伯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機率已高達72%。這讓吳宏彬提高警覺,立即為陳伯伯進行心導管冠狀動脈攝影,赫然發現陳伯伯血管狹窄程度已高達99%,緊急置入心臟支架於冠狀動脈治療。若是依照傳統判讀結果讓陳伯伯返家觀察,陳伯伯很可能會突然爆發心肌梗塞猝死,但由於AI輔助判讀的介入,才讓陳伯伯逃過死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影像科梁馨月主任表示,運動心電圖是診斷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傳統以人工判讀的方式不僅耗時,而且往往難以區別細微的差異性,人工分析的準確率臨床上只有40%~50%。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智慧中心蒐集4年來近千筆冠狀動脈阻塞達70%以上的運動心電圖像,並與心導管資料結合,設計出「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人工智慧中心主任許凱程表示,目前AI模型準確度約80%,敏感性為88%,分析後的數據可突破傳統人工判讀的限制。透過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瘜肉可及早偵測大腸癌,但傳統判讀的結果會因醫師經驗而有所不同。(圖/報系資料庫)除了更積極預防猝死之外,AI輔助判讀也能防範連續15年患者人數最多的大腸癌。根據國健署2022年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近1萬7000例大腸癌新發生個案,雖然大腸鏡檢查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死亡率與發生率,但隨著醫師判斷大腸鏡偵測腺瘤的能力不同,也可能會遺漏危險病徵。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雲象科技因此共同研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跨兩院共收集超過3000位病患、逾40萬張影像資料提供人工智慧訓練,包括一般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瘜肉,皆能被AI捕獲,準確度高達95%。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綜合診療部主任邱瀚模表示,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醫師,對於小於5毫米的瘜肉遺漏率仍可達23%,但若有AI工具的輔助,精準度就可達9成以上,甚至是難以察覺的扁平型、凹陷型的大腸瘜肉也難逃過AI偵測。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洪志聖認為,未來醫師執行大腸鏡檢查時若搭配此AI系統,即可以每秒30張的影像辨識能力偵測腸道並標示出瘜肉,即時、有效判讀大腸鏡檢查影像,不僅更有效率,也能解決醫師間偵測診斷能力的落差問題,讓患者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
潛龍碟影真實上演!美海陸士兵模仿遊戲橋段 紙箱喬裝躲避AI偵測
知名遊戲《潛龍碟影》因為其硬核寫實的操作,被玩家譽為「潛行類遊戲」的最高標準。但即便如此,當看著遊戲主角只靠著簡單的紙箱,就可以在NPC前面晃來晃去還不被抓到,這也讓不少玩家大肆吐槽「果然是遊戲」。但目前有消息指出,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一次與AI的訓練實驗中,海軍陸戰隊成員就透過紙箱隱藏自己的足跡,成功的讓AI沒法偵測到自己的存在。《經濟學人》雜誌國防專欄編輯喬西(Shashank Joshi)日前就在推特上釋出一段有關AI人工智慧應用在軍事領域的文章片段,在該片段指出,為了強化AI偵測人體的準確度,美國海軍陸戰隊就在偵測機器人附近活動幾天,而負責AI演算法的工程師也不斷的運用收集到資訊,改善AI演算法在判別上的精準度。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機器學習」實驗,其中一名受試的士兵突發奇想,號招大家「躲避被AI的偵測」,沒想到這個點子獲得受試士兵的認同,所以這台機器人就被士兵搬到一處空曠處,士兵們開始挑戰在AI無法偵測到的情況下,想辦法幾達到機器人身邊。而最後,參與這項遊戲的8名士兵都成功的完成挑戰。一開始幾位士兵還是利用快速的翻滾挪騰的優異身法,成功躲避了AI的偵測。之後也有士兵開始動用專業,用樹枝、葉子把自己變成一顆「樹」,就這樣成功的在不引起AI的注意下,抵達AI的身邊。而在這之後,有一名士兵是直接拿個紙箱套在身上,直接仿效遊戲《潛龍碟影》中主角躲避NPC偵測的樣子,套著紙箱緩慢的爬到AI機器人旁邊。而沒想到如此誇張的方式,竟然也是沒有引起AI的注意,而其他的士兵看到這個畫面則是不斷的狂笑。在文章的片段中也解釋,其實這個AI機器人主要是用來偵測人類行走、跑步,所以士兵們用著「非常人」的方式前進時,自然無法引起AI的注意,但這也代表著AI人工智慧的一個極線,就是在AI沒有收集到充足資料、演算法沒有建構完善的時後,一些打破發明者思考框架的方式,很有可能就成為破解AI的一大重點。
布局超高齡需求 工研院熱影像照護技術導入竹山秀傳醫院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1年死因統計,跌倒位居65歲以上年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名,僅次於交通事故,工研院開發的「智慧熱影像照護技術」,24小時零接觸偵測臥床者坐床、離床、跌倒等動作,及時通報護理人員協助,以科技之力,提升臨床照護效率,已導入竹山秀傳醫院護理之家試用,協助醫院朝智慧化發展。根據內政部資料指出,臺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相當於每五人之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年長者,照護需求與日俱增。工研院智慧感測與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朱俊勳表示,智慧熱影像照護技術結合紅外線熱影像感測技術與AI人工智慧辨識,在零接觸且兼顧影像隱私的情況下,能分析使用者行為與空間位置,針對坐床、離床、跌倒等安全感測訊息,提供遠端即時通報,以護理之家為例,AI偵測到熱影像畫面異常訊息時,會立即通報至護理站或行動裝置,盡快派員處理。竹山秀傳醫院副院長蔡味娟表示,為了降低病人跌倒率,竹山秀傳醫院護理人員近年積極針對高風險個案加強巡房,面對人口老化、照護人力短缺趨勢,院方也提前因應,於2021年引進工研院智慧熱影像照護技術,護理之家跌倒案件數顯著下降,今年更尚未發生跌倒案件,希望持續精進整合此技術與既有的照護流程,在院內全面布建,杜絕臨床跌倒案件再發生。朱俊勳指出,工研院積極擘劃「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在健康樂活領域中,因應當前醫療照護產業需求與未來人口結構趨勢,開發智慧熱影像照護技術,具備零接觸、精準量測、AI辨識、兼顧隱私四大特色,可應用在任何醫療照護場域,例如急診、復健、長期照護機構、月子中心及洗腎中心,未來會持續強化此技術的感測資訊多樣性和通報即時性,包括整合體溫、呼吸、心率等生理訊號監測,讓第一線護理人員的照護工作更有效率。
小心荷包!宜蘭首處科技執法路段狂抓4639件違規 11月再增9處
交通安全是民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宜蘭縣警察局評估縣內重要幹道、事故熱點,規畫建置10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藉由AI系統來取締交通,降低警察工作量;首處「宜蘭市舊城南路五叉路口」8月15日開始執法,至10月15日止取締高達4639件違規,其餘9處11月1日開始啟用,宜警籲民眾「別跟荷包過不去」。宜警在縣內10處建置科技執法設備,透過AI偵測及車牌辨識等系統,全天候自動偵測違規車輛資料,由員警審核後舉發;首處「宜蘭市舊城南路、神農路、中山路口」路口科技執法,取締4639件違規,前3名為「直行車占用轉彎車道」1697件、「左右轉彎不先駛入內外車道」1106件及「跨越雙白線」884件。宜蘭縣羅東鎮純精路一段與中山路四段路口,設有科技執法設備。(宜蘭縣警察局提供/吳佩蓉宜蘭傳真)另9處路口科技執法設備將於11月1日啟用執法,路口包含「宜蘭市泰山路、女中路、嵐峰路口」、「宜蘭市林森路與校舍路口」、「羅東鎮中山路、純精路口」、「羅東鎮大同路、中正北路口」、「礁溪鄉礁溪路5段90巷口」、「台2線梗枋卸貨場出入口」、「台9線北宜石牌縣界公園入口」、「蘇澳鎮海山西路、馬賽路口」及「三星鄉上將路、大洲路口」,取締項目依各路口交通特性不同規畫建置。而取締項目有闖紅燈、占用機車停等區、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直行車占用轉彎車道、跨越雙白線、違規停車、特定時段禁行大貨車、未禮讓行人、直行車占用轉彎車道、闖磅、超速及禁行聯結車等,後續將視執法成效彈性調整取締項目。警方表示,希望透過科技執法讓用路人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對於交通違規有嚇阻的效果並降低交通事故,將持續利用各項勤務加強取締,籲請用路人遵守交通規則,維護交通安全、提升交通順暢,以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取締路口處皆有科技執法違規取締的警示牌。(宜蘭縣警察局提供/吳佩蓉宜蘭傳真)
國內首項「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獲認證 準確度高達95%
臺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與雲象科技宣布,三方合作的「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 aetherAI Endo」獲得衛福部TFDA醫材許可,加入打擊國人癌症之首~大腸癌的防治工作。這項成果,不僅可望利用AI輔助,提升大腸鏡檢查的效能,並且推動提升大腸癌篩檢品質的各項工程,從目前第一階段的篩檢,到病灶診斷分類以及整體品質之控管,全方位借助 AI 優勢,輔助醫師診治,力求打擊多年來揮之不去的「癌王」夢魘。根據國健署2022年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近17,000例大腸癌新發生個案,為最常見的癌症。雖然大腸鏡檢查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大腸癌的死亡率與發生率,但因醫師施行大腸鏡時偵測腺瘤能力歧異造成之病灶遺漏,影響其效益甚鉅。國外研究顯示施行大腸鏡時的腺瘤偵測率每提升1%,將可以降低鏡檢後發生大腸癌風險3%之多,死亡率甚至可以降低5%。2022年國外研究顯示,藉AI人機協作進行大腸鏡檢查,約可提高14%~30%的腺瘤偵測率不等。臺大醫院、國泰綜合醫院、雲象科技攜手共同研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aetherAI Endo」,包括一般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瘜肉,皆能被AI捕獲,準確度高達95%,可彌補醫師之間偵測能力的差異,為病人人數多、時間又緊迫的醫師與醫療單位提升檢查品質,而病患則可因此獲取更可靠的檢查結果。「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 aetherAI Endo」的研發團隊,結合台灣消化系醫學與大腸鏡診治重鎮臺大醫院與國泰綜合醫院,跨兩院共收集超過3,000位病患、逾40萬張影像資料提供人工智慧訓練,當中不乏偵測高難度卻又高風險的非隆起型腺瘤,並針對臨床工作流程與人體工學開發而成,期待未來得以提升篩檢效能,保護國人的健康。值得一提的是在研發過程中,團隊動用了多位大腸鏡病灶偵測率極高的專家,與高難度病灶的偵測好手來協助內視鏡影像的標註,無疑是增加了此一系統的可靠性。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洪志聖表示,由於現行大腸鏡檢查仰賴醫師肉眼、臨床經驗,但因人體腸道彎曲,有些微小瘜肉受到腸道轉彎或角度影響,亦或病人清腸不夠徹底,導致醫師可能不易判讀病灶。考量國內對大腸癌的篩檢需求增加,未來醫師執行大腸鏡檢查時若搭配此AI系統,即可憑藉系統同步以每秒30張的影像辨識能力偵測腸道並標示出瘜肉,即時、有效判讀大腸鏡檢查影像,以提升診療品質進而造福病人。為驗證AI輔助篩檢能提高大腸鏡瘜肉偵測率,目前雲象科技與臺大醫院、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新光醫院正進行跨院區的隨機分派臨床試驗前瞻計畫。雲象科技表示,運用AI影像輔助系統以提升追蹤大腸鏡之鏡檢品質,是雲象投注大腸癌篩檢的第一步,有效減少病灶遺漏並縮短醫師診斷病灶的時間,解決醫師間偵測診斷能力的落差等痛點。雲象運用AI持續精進,未來也朝向病灶偵測與診斷分類、自動化分析盲腸到達率、大腸鏡報告輔助系統、數位病理診斷與風險分層等,從預防、臨床、改善預後,提供以人工智慧驅動之篩檢生態系,既提升品質又減輕臨床醫師負擔,創造醫師與民眾雙贏的局面。展望AI輔助大腸癌診治品質提升,雲象科技執行長葉肇元提出兩點關鍵:一、降低資料收集的障礙,以加速、擴大AI的研發與應用;二、政府協助推廣 AI 並鼓勵導入廣大臨床與篩檢場域,真正提升大腸鏡篩檢效能,吸引軟硬體業者、醫療單位投入,壯大生態系,也讓民眾更直接從醫療AI科技的進步受惠,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擊敗癌王1/逾20年致死率稱冠是「它」 「AI偵測」不放過任何腫瘤
根據健保署統計,2020年零至一期肺癌病人,平均每人每年醫療費用約為10萬元,但第四期病人則是近50萬元;早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達8成,但第四期已低於1成。換言之,晚期的肺癌患者耗費的醫療成本是早期的5倍,而存活率卻大幅降低。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擔任「台灣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召集人兼主席時表示,台灣肺癌罹患比例居高不下,不只影響了國民的健康,更為健保體系帶來沉重壓力。陳建仁舉例,從2018到2020年,全民健保十大癌症醫療支出,就以肺癌居首;十大癌症當中,肺癌已悄悄躍身為「晚期發現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以及「健保花費最高」等統計數據三冠王。過往,你可能以為只有癮君子才須提防肺癌,但現在就算從未吸菸,也可能因為空汙等多重因素罹患肺癌。目前,肺癌已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位,從1999年開始至今,一直蟬聯台灣癌症死因榜首,至今已逾20年,主要原因就是確診時大多已是晚期,當癌細胞已經擴散時,存活率自然就會降低。健保署委託成大健康數據中心建立胸腔X光的AI模型,預計2022年第一季可運用在偏鄉的醫療車上,幫助民眾及早篩檢肺癌。(圖/報系資料庫)由於胸腔X光只能發現1公分以上的腫瘤,因此不少人藉由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結節,希望能篩檢出早期肺癌,但無論是X光片、或LDCT影像,張數眾多且皆需仰賴醫師經驗,判讀耗時費力。為及早發現肺癌,健保署與成功大學合作,利用AI來判讀健保資料庫中肺癌病患的胸腔X光影像,以建構AI影像判讀模型,判斷肺結節是否為癌症病灶,目前模型敏感度已高達8成,健保署表示,判讀模型於2022年第一季運用在嘉義東石的偏鄉行動醫療車。負責研發模型的成大健康數據中心執行長蔣榮先表示,醫學中心每年拍攝X光片總計高達2000多萬張,但僅有10多名放射科醫師進行判讀,藉由AI判讀癌症疑似病灶,一分鐘可以檢視一張X光片,大幅節省人力與時間。以2021年1至9月來說,全台胸腔X光就拍攝655萬張,蔣榮先指出,在醫師工作繁重的情況下,人工一一判讀難免受限,以某醫院上傳的2張胸腔X光片為例,一開始醫師判讀認為正常,但不到一個月內,進一步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是肺癌;然而使用AI確認時,第一時間就發現有異常。蔣榮先說,AI模組可視為醫師的「捕手」,有點類似「快篩」的概念,先為醫師過濾與分流,也可協助醫師判定近橫膈膜、肺門、肋骨或鎖骨後方、心臟後方、血管密集處等不易發現的結節,找出肺癌高風險患者。國泰醫院與雲象科技合作,以超過3000位患者的影像報告為基礎,打造出低劑量電腦斷層AI偵測系統。(圖/翻攝自雲象科技臉書)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認為,由AI判讀胸腔X光片,當發現有疑似病灶時,再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如此可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目前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也有AI偵測系統,國泰醫院與雲象科技合作的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以超過3000例患者,總計逾45萬張的高解析度影像,開發出高敏感度AI系統模型。該偵測系統對於偵測6mm以上結節敏感度已達91.95%,且只要20秒就能產出偵測結果,目前正持續累積資料庫中,希望能早日輔助醫師臨床診斷。
太魯閣事件是政府殺人?台鐵準局長點頭說認同 被「提醒」下秒急改口
4月2日太魯閣事件造成多人傷亡,有立委今天質詢準台鐵局局長杜微時,是否認同此次事件為「政府殺人?」杜微一度點頭並講「認同」,但隨後改口稱「是各種因素結合而成的事件」。國民黨立委陳玉珍21日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詢準台鐵局局長杜微(中)時,問及是否認同太魯閣事件為「政府殺人?」杜微一度點頭並講「認同」,經立委及官員提醒後隨後澄清,改口「是各種因素結合而成的事件。」圖右為衛福部長陳時中,左為勞動部長許銘春。(圖/中國時報劉宗龍攝)立法院社會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要求多個部會針對「智能化職安、工安及公安總體檢與災害後危機處理及救濟」專案報告。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圖)21日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詢準台鐵局局長杜微時,問及是否認同太魯閣事件為「政府殺人?」(圖/中國時報劉宗龍攝)將上任台鐵局長的副局長杜微(圖)21日赴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議,針對「智能化職安、工安及公安總體檢(含吹哨者保護)與災害後危機處理及救濟(含財源、捐款用途)」列席報告,並備質詢。(圖/中國時報劉宗龍攝)立委陳玉珍表示,台鐵是否要引進全線的AI偵測異物系統以避免憾事再度發生?中國大陸每50公尺就裝設攝影機,我國是否有要評估裝設?國民黨立委陳玉珍21日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詢準台鐵局局長杜微(圖)時,問及是否認同太魯閣事件為「政府殺人?」杜微一度點頭並講「認同」。(圖/中國時報劉宗龍攝)杜微說,目前台鐵會研議在危險性路段增設異物監測系統,但「不是在每一個路段都有這種危險」,部分路段會裝設圍籬等,至於全島路網皆裝設要多少費用仍未研議,預計6個月後會針對在哪些危險路段需要加裝、經費需求等提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