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
」 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過動症「ADD、ADHD」都難以保持注意力! 醫揭這2病不同之處
當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時,民眾常會直接聯想到是不是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但其實「注意力缺失症(ADD)」的孩子也有專注力不足的情況,但其症狀表現和民眾腦海中浮現的ADHD孩子之印象有些不同。ADD的孩子有哪些症狀表現?和ADHD又有哪些不同呢?臨床心理師蔡百祥一一說明。ADD的孩子常有5種表現 與ADHD最大不同是什麼?ADD注意力缺失症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主要特徵為專注力不足,患者很容易分心,對任何事物都很難保持注意力。蔡百祥臨床心理師表示,ADD的孩子常有以下5種表現: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很難專心於一項任務,尤其是那些需要持續專注的任務。易受干擾: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圍的聲音或活動分散,即使是微小的干擾也能讓他們轉移焦點。容易健忘:孩子可能會常常忘記完成作業、帶走自己的物品或遵守日程安排。組織能力差:孩子在安排自己的事務、整理學習資料時會遇到困難,完成功課、保持整潔等對他們來說是相當困難的事。較難跟隨指示: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孩子也很難按照步驟完成任務或指示。蔡百祥臨床心理師指出,ADD注意力缺失症、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ADHD的患者除了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外,還有過度活躍、衝動行為的特徵,一般常被認為較為活躍或麻煩製造者,而ADD的患者主要以注意力不集中為表現,不一定有過動或衝動行為,常被認為比較安靜。ADD對孩子學習、生活也會造成影響 該如何治療?不過,ADD注意力缺失症對於孩子的學習、日常生活等仍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蔡百祥臨床心理師提醒,家長若懷疑孩子可能有ADD,應勇於尋求專業醫生、心理師的幫助。蔡百祥臨床心理師表示,ADD治療通常需要採取綜合治療策略,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藥物可以幫助改善大腦的化學平衡,心理治療則能幫助孩子有更好的時間管理、組織技能等,另外環境調整、家庭支持也是治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資料來源:蔡百祥臨床心理師-認識ADD和ADHD的差異
校園戰場1/情障生10年暴增1倍 家長憂「孩子怕午睡時被打死」
今年3月,台北高中生暴打代課老師,引發大眾關注;5月,彰化國一生拿字典砸老師;6月,高雄某國小驚傳學童隨機攻擊事件,家長透露「孩子害怕午休時被打死」。上述這些學生都鑑定為情緒行為障礙,簡稱情障生。根據行政院資料,112學年總計有1萬1209位情障生,較前一年增加1010人,若與102學年的6061人,更足足增加1倍。什麼是情緒行為障礙?依據《特教法》而訂定的「特殊教育學生及幼兒鑑定辦法」,是指長期情緒或行為表現顯著異常,嚴重影響學校適應者;其障礙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結果。「另外,還必須符合『跨情境』、『一般教育介入仍難以改善』,才會被鑑定為情緒行為障礙。」諮商心理師黃宜靜說,所謂的跨情境,是指除了學校以外,還在另一個場合如安親班也出現情緒異常;一般教育及輔導資源等介入協助仍無改善或成效有限。「這其中最大的關鍵是在校表現,例如過動症孩子就算有醫療診斷,但若在學校時並沒有情緒異常,就不會被鑑定為情障生。」依據行政院統計,校園情障生正逐年增加,102學年度有6061位情障生,接著每年增幅約為300~500人,但到了110、111學年都是一口氣增加1010人,因此112學年情障生已暴增為1萬1209人,比起10年前增加1倍以上。其中又以新北市最多,112學年共2138人;其次是台中市2042人;第三是台北市1821人。少子化的校園,情障生比例卻逐年增加,今年9月開學後,就有不少老師上網哀號「小一竟有10多個ADHD(過動)、亞斯伯格症」。任職於新北市小學的特教老師嘉嘉(化名)表示,以往開學前會先收到特殊生資料,然後再媒合有意願、有經驗的導師,「但現在幾乎班班都有特殊生,有時若沒人願意多接幾個孩子,那就只能抽籤決定。」專家認為情障生大幅增加,與現代生活壓力、節奏過快,孩子沒時間學習調節情緒有關。(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黃鵬杰攝)黃宜靜目前諮商的孩子中,一半以上主要是情緒行為相關問題,她認為跟現代家庭的生活節奏過快有關。「雙薪家庭的孩子放學後往往還要去課後班或安親班,回家趕著吃飯、檢查功課、甚至趕著睡覺!」快速的節奏讓孩子沒有時間調節情緒,累積一天後無處抒發,於是惡性循環地變成一有情緒就爆發。另外,過度頻繁依賴3C電子產品也是原因,許多孩子一生氣就滑手機、看短影音,或許當下轉移注意力讓情緒緩和下來,但如果經常重複這樣的模式,就變成情緒只是轉移、卻沒有被解決。「家長工作忙碌或許是無法改變的事,但若是發現孩子情緒易怒、且發作頻率愈來愈強,至少在晚上挪出5分鐘跟孩子聊天,談談今天愉快或不愉快的事。」黃宜靜說,讓孩子練習敘述,可能是當時的感受、或看到什麼,這能促進左右腦的連結,而右腦掌管情緒感受、左腦是敘述經驗的能力,一起並用可以訓練穩定情緒。美國臨床心理諮商師Anthony Hanseng十月來台參加「青少年情緒障礙國際研討會」,他表示自己也是ADHD個案,他提供3個3C產品使用建議給家長:第一,青少年使用手機應限制在2小時,避免接觸過長時間;第二,讓孩子在睡前30分鐘不使用手機,才可以讓腦內調適到適合睡覺的狀態;第三,身為家長、師長必須以身作則,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請把手機收起來。他強調,3C成癮問題不會自己消失,必須從每一個人開始努力做起。
孩子上課打瞌睡、恍神不是有意的!醫師揭真相:恐是用藥或疾病造成
孩子上課打瞌睡、發呆、坐不住或不專心,可能被師長誤認是情緒問題或故意懶惰,但其實背後的真實原因參雜更多因素!阮綜合醫院兒科醫師蔡金燕指出,臨床診斷發現,孩子會如此表現,有些是用藥或疾病因素造成,經過適當的治療即可改善症狀。蔡金燕醫師分享案例,小裕(化名)上課常打瞌睡、發呆,學習表現不理想。經檢查發現他患有過敏性鼻炎,長期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導致嗜睡,影響學習。在調整用藥後,學習表現明顯獲得改善。另一位案例佳佳(化名)經常上課發呆恍神,蔡金燕醫師表示,透過腦波檢查,確診為失神性癲癇,經藥物治療後學習效果明顯提升。第三位同樣是上課不專心的孩子彬彬(化名),作業時常沒完成,成績也不理想,診斷出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在藥物治療及父母師長的配合下,學習表現逐漸穩定。蔡金燕指出,神經發展障礙除了過動症(ADHD)之外,還包含發展性語言障礙、妥瑞症、自閉症光譜障礙等,皆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與學習能力。例如妥瑞氏症的孩子會不自主地反覆眨眼、做鬼臉或發出怪聲;失神性癲癇則會導致孩子短暫失去意識。蔡金燕提醒家長,對於學習表現不理想的孩子,父母和老師若不理解其困難進而責罵,可能迫使孩子說謊,甚至出現焦慮、憂鬱等情形,導致學習成績更加低落,產生負面影響。只要透過醫師詳細問診,輔以血液和腦波等檢查、對症治療,將有助改善學習問題。
遭國中同學花式凌虐3小時 南韓少年反殺對方遭判5年刑期
韓國近日發生一起殺人案件,一名19歲少年A因無法忍受國中同學長時間的殘酷虐待,最終將其殺害。春川地方法院江陵支院刑事第二部對這名少年A判處3至5年的有期徒刑。根據《韓聯社》報導指出,案件起因於去年14日凌晨,案發前約3小時,B和另一名同學C來到A位於三陟市(삼척시)的公寓。B過去就多次在校園內霸凌A少年,經常無緣無故毆打和騷擾A。在事發當天,B對A進行了長達3小時的殘酷虐待,他強迫A清理被故意弄髒的房間,用剃刀剪掉A的頭髮,用打火機燒灼A的生殖器、陰毛、頭髮、耳朵和眉毛等多個部位,甚至強迫A進行脫掉衣服手淫、往肛門裡塞東西等行為,過程中,只要A不從,B就隨即使用掃把毆打A,B甚至還強行灌A大量的燒酒。最終,無法忍受的A少年,趁機用廚房的凶器刺死了B。在法庭上,A的辯護律師提出,A患有重度智力障礙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一直在服用精神科藥物。他們主張A在案發當天被迫大量飲酒,處於心神喪失或心神耗弱狀態,但這番說法並未讓法院接受。法官認為,根據A能夠詳細回憶案件經過的情況來看,他並未完全喪失判斷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儘管如此,法院在量刑時還是考慮A長期遭受校園暴力的情況,法官認為,A此前曾試圖通過正當途徑解決問題,但未能得到有效幫助,反而遭受更嚴重的欺凌。案發當天,B和C對A進行的虐待已經達到了毀滅人格的程度。A的父親表示,他的兒子在平常情況下能夠正常生活,但在面臨危機時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他強調,A不應該被當作普通人來看待。
暑假毒陷阱4/藥癮兒「過動症比例居冠」 15歲前染毒成癮率增5倍
正值暑假,當孩子多出很多閒晃的時間,更容易嘗試各式毒品,專家向CTWANT透露,15歲前開始使用酒精及藥物的青少年,後續出現藥癮的機率高出5倍,而藥癮而中以過動症比例最高,推測身心症狀與藥癮會彼此疊加,讓脆弱的孩童更脆弱。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少精神科醫師賴柔吟表示,初次使用成癮物質年齡,與後續藥酒癮出現機率有關,在15歲前開始使用酒精及藥物的青少年,後續出現藥癮的機率高出5倍。衛福部心健司司長陳亮妤表示,自己過去所做研究顯示,成癮青少年78%有身心狀況,其中最高比率者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占比約4成,其次是憂鬱症占3成。該研究是由身心科醫師親自訪談204位士林地院轉介至台北市毒品防制中心的青少年,進而發現青少年藥癮問題,可能源自於背後的身心問題。陳亮妤認為,此現象除了醫療問題,更是家庭、社會問題。陳亮妤說,社經地位弱勢的家庭,對孩子身心變化難以立即察覺,特別是ADHD的孩子,可能只認為是好動活潑,假若孩子又不慎暴露在容易接觸毒品的環境中,當他們首次碰觸毒品,使用後的反應竟能壓抑不安暴躁,恐從此步上成癮之路。賴柔吟則認為,臨床上青少年藥癮常見的共病、多重診斷,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焦慮症等,包含ADHD在內,許多藥癮少年的共病與特定腦區發展不良有關,雖未必直接與藥癮相關聯,但身心症狀與藥癮問題會彼此疊加,讓脆弱的孩童更脆弱。法務部保護司科長彭洪麗指出,目前毒品防制是以「個人」為單位,並由衛生單位負責,政府雖已發現毒品使用不單是個人問題,還涉及家庭或是社經等問題,並將毒品防制納入社安網的一環,但社福系統的架構與毒品防制的架構截然不同,是以「家庭」為服務單位。陳亮妤表示,在政策上應該「先看到人」,而非依照單位職掌切割,社福單位輔導的脆弱家庭孩子可能有衛政單位應處理的精神疾病,教育單位負責同儕相處問題,社安網最重要的觀念是轉銜,串連醫療、司法、校園、民間團體等系統幫助藥癮青少年,所以各單位的合作更加重要。彭洪麗說,為確保後續服務精準度,個案在接受毒防中心服務前,必須至現場接受評估,但各縣市僅設有一家毒防中心,對民眾而言近便性不足,經行政院跨部會討論後,決議由衛福部在目前6個藥癮示範中心、140處毒品相關醫療處遇機構,增設個案報導據點,提升服務可近性,再由毒防中心加強與前述單位聯繫,取得評估資料、統一開案。毒品不只是醫療問題,其實也與社福息息相關,高風險家庭下的孩子更容易接觸毒品。(圖/報系資料照)防制毒品深入社區相當重要,40歲的阿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國中時期因同儕的關係,好奇之下誤觸毒品,國中畢業未繼續升學,加入幫派,透過非法管道賺快錢,曾經為了妻小金盆洗手,但鮮少從事正當工作的他,早已與社會脫節,只能接些臨時性的工作,加上十年前婚姻失敗,喪志的阿文因此罹患了憂鬱症,再次接觸毒品,複雜的交友圈,使阿文再次跌進毒品的深淵裡。後來阿文接受南投毒防中心的輔導,毒防中心個管員鼓勵阿文進入治療性社區戒癮,並定時到醫院接受藥物及心理治療,成功戒癮 重新回歸社會。南投毒防中心表示,剛開始接觸阿文時他的思緒混亂、自我價值感低落,無穩定工作又被許多生活瑣事困擾,導致無法穩定接受治療,與家人間的關係時常產生衝突。後來在毒防中心耐心陪伴下,慢慢解決阿文生活中的困難,並提供家庭支持服務,協助修復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漸漸地阿文願意敞開自己的心,分享他的生活,也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主動提出想至治療性社區戒癮居住,學習一技之長,最後終於戒癮成功。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認為想讓青少年遠離毒品,強化家庭關係是其中的重要關鍵,除了保有良好的親子溝通管道之外,也可提醒孩子毒品危害的後果,以及同儕相處時,不必迎合而失去自已的原則與判斷力,同時也要多關心孩子交友狀況,才能避免孩子不慎染毒。
藥劑師警告12種「絕不能與咖啡同服」藥物 部分感冒、過敏藥也中標
對不少人來說,每天早上一杯咖啡,是開啟忙碌一天的鑰匙。不過有藥劑師警告,某些藥物不應與咖啡一起服用,否則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副作用」。英國《每日郵報》訪問了任職於網路藥房「SingleCare」的藥劑師珍妮佛布爾喬亞(Jennifer Bourgeois)博士,以及明尼蘇達大學醫學中心的藥劑師哈維恩格漢彌爾頓(HaVy Ngo-Hamilton),點名了12種藥物,警告不應與咖啡同時服用。一、抗抑鬱藥布爾喬亞指出,咖啡因可能會與抗抑鬱藥發生互動,導致血壓危險性上升。特別是老一類的抗抑鬱藥,如三環類和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會阻止身體正常代謝咖啡因,導致其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引起持續的高心率和高血壓。藥物例子:氟伏沙明(Fluvoxamine)、苯乙肼(Nardil)、反苯環丙胺(Parnate)。二、非處方感冒和過敏藥部分非處方感冒藥含有偽麻黃碱(pseudoephedrine),會刺激大腦反應。與咖啡一起服用可能會加劇這些症狀,使人感到焦慮和緊張。恩格漢彌爾頓建議,在喝咖啡2小時前,或4小時後,再服用這些藥物。藥物例子:偽麻黃鹼(Sudafed)、呱芬那辛(Mucinex)。三、糖尿病藥物恩格漢彌爾頓指出,任何含咖啡因的飲料都會增加血糖水平,咖啡內有糖或奶更是如此,因此又喝咖啡又服糖尿藥,會降低藥物效果;建議先密切監測血糖水平,再決定應與咖啡同服這類藥物。藥物例子:胰島素(insulin)、二甲雙胍(metformin)。四、抗生素布爾喬亞指出,某些抗生素會抑制咖啡因的代謝,導致血液中咖啡因水平上升,使人感到心跳加速和緊張。藥物例子:環丙沙星(Cipro)。五、薄血藥(抗凝血藥)咖啡因會抑制薄血藥的分解,使藥物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一旦身體有輕微損傷,可能導致過量出血。恩格漢彌爾頓建議,在服用薄血藥後至少等待6至8小時再喝咖啡。藥物例子:華法林(warfarin)。六、降壓藥咖啡因會增加心率和血壓,與降壓藥的效果相抵。恩格漢彌爾頓建議,在喝咖啡或其他含咖啡因2小時前,或4小時後,再服用降壓藥。藥物例子:β受體阻滯劑(beta blockers)。七、甲狀腺藥物恩格漢彌爾頓指出,任何食物或水(包括咖啡)都會減少身體對這些藥物的吸收率。建議空腹用水服用這些藥物,並等待30至60分鐘後才再攝取咖啡因。藥物例子:左旋甲狀腺素(levothyroxine)。八、阿茲海默症藥物恩格漢彌爾頓指出,咖啡會使血腦屏障變緊,減少阿茲海默症藥物進入大腦的效果。建議在喝咖啡2小時前或4小時後,才再服用阿茲海默症藥物。藥物例子:多奈哌齊(Donepezil)、重酒石酸卡巴拉汀(Rivastigmine)。九、骨質疏鬆症藥物恩格漢彌爾頓指出,咖啡會減少身體對骨質疏鬆症藥物的吸收,使其效果減弱。建議在喝咖啡2小時前,或4小時後,再服用骨質疏鬆症藥物。藥物例子:利塞膦酸(Risedronate)、伊班膦酸(Ibandronate)。十、哮喘藥恩格漢彌爾頓指出,咖啡會加劇哮喘藥的副作用,包括易怒和不安等。建議在喝咖啡4小時前,或4小時後,再服用哮喘藥。藥物例子:氨茶鹼(aminophylline)、茶鹼(theophylline)。十一、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藥物布爾喬亞指出,咖啡和ADHD藥物均屬興奮劑,合併使用會導致過度刺激。藥物例子:阿得拉(Adderall)、哌甲酯(Ritalin)。12 抗精神病藥恩格漢彌爾頓指出,咖啡會減少身體對抗精神病藥的吸收,使其效果減弱。建議躁狂症發作時完全避免咖啡。藥物例子:氯氮平(clozapine)、利培酮(risperidone)、奧氮平(olanzapine)。
女兒成績差「砸錢買聰明藥」!公公發飆:小孩會被妳害死 她委屈:我做錯什麼
坊間謠傳「聰明藥」,吃了可以提高成績。大陸一名媽媽為了讓女兒提高成績,提升學習專注力,因此買了「聰明藥」給孩子吃,結果遭公公痛斥,讓她覺得很委屈。我國食藥署示警,由於此藥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臨床用於治療過動症,坊間竟誤傳其可提高成績,其實這是以訛傳訛。人妻在微博表示,大女兒9歲,學習一蹋糊塗,國文考79分、數學80分、英文92分,雖然有9開頭,但是離滿分還很遠,有給女兒補習,可是分數卻一次比一次低,跟老師討論後,發現有可能是女兒精神不集中、營養不良,之後帶去給醫生看,醫生也說沒問題,真的不知道有什麼原因。人妻透露,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款藥,說吃了可以提高注意力,還可以提高智商,因此就砸錢買下去,結果被公公罵到臭頭,公公斥責「妳在害小孩,再這樣小孩會被妳害死」,讓她很困惑。她嘆,「我做錯什麼了?給小孩吃藥真的錯了嗎?」至於「聰明藥」是什麼?食藥署表示,坊間最常誤傳為「聰明藥」的是一種叫做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的藥品,派醋甲酯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過動症」;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為醫師處方用藥,列為第三級管制藥品加強管理,須經由醫師詳細診斷後開立管制藥品專用處方箋,再由領受人憑身分證明簽名領受。食藥署進一步表示,由於此藥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臨床用於治療過動症,坊間竟誤傳其可提高成績,其實這是以訛傳訛。食藥署提醒,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為第三級管制藥品,依法限供醫藥及科學上之需用,倘流為非法使用,即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第三級毒品,千萬別以身試法;民眾家中如果有過動兒,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並依醫師指示服用藥品,俾利治療病情。
柯淑勤、朱芷瑩雙影后同台飆戲 《你準備萌芽了嗎?》本周迎精采大結局
大愛劇《你準備萌芽了嗎?》雙影后強強聯手,柯淑勤、朱芷瑩同台飆戲讓劇迷愈看愈過癮。朱芷瑩扮黑臉,是一位教學導向的嚴師;柯淑勤則是自帶天使光環,慈母型的志工,兩人搭配的天衣無縫,手把手的接住孩子,不讓他們墜落。網友紛紛留言:「每看到又一個不同的個案,心都不禁揪了一下」、「4/25晚這一集探討新芽班新學生及新老師在教學現場互動的問題,有伏筆,也發人深省!」、「硬底子演員,劇情好看」、「好好看,哭掉好多眼淚」。劇中除了林輝瑝的顏值擔當、劉曉憶的「裝瘋賣傻」、夏靖庭的「無賴騙子」外,緊接著登場的還有金鐘獎女配角的廖梨伶與黃采儀,以及張瓊姿演出隔代教養的「阿媽」,她全程講台語,像是「翅膀」、「上梁不正下梁歪」等,不只輪轉,腔調更是道地。張瓊姿飾演隔代教養的「阿媽」,全程講台語的她不只輪轉,腔調更是道地。(圖/大愛)謝欣諭飾演張瓊姿的大孫女,在劇中不僅偷走妹妹開腦瘤的救命錢,穿著打扮又很誇張曝露,還愛跟張瓊姿頂嘴,但柯淑勤依舊是孩子們最安全的避風港,無論如何都會張開雙臂,是高風險家庭的孩子一個溫暖的港灣,雖然最後謝欣諭還是因為懷孕斷絕了新芽課輔班的課程,傳給柯淑勤的最後一封簡訊是「我阿媽說我讓他很丟臉,不想再和任何人聯絡」。王宥謙雖然有過動症,但被發現是數學天才。(圖/大愛)廖梨伶飾演市場賣菜大媽,有個過動症的孩子王宥謙,他不僅將考零分的考卷拿來折飛機、分不清上下課、隨時隨地不是滿場飛奔就是躲在課桌下,沒想到新芽課輔班的老師黃采儀竟然發現原來他是數學天才。廖梨伶鄰家大媽口吻與滿滿同理心的黃采儀「隔空對戲」,用電話聊ADHD的橋段,直飆整集收視高峰,還有被判定為ADHD的網友留言:「我個人覺得,還是老師對特教的了解以及包容是最大的關鍵」。廖梨伶與黃采儀的「隔空對戲」收視直飆。(圖/大愛)柯淑勤與朱芷瑩在劇中帶大家看到發生在你我周遭的真實情節,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面對每個孩子,不一定都會成功,但柯淑勤在劇中說:「每一個人都會走錯路,但是你能夠停止繼續往錯的地方走,那就是最大的進步。」連原本只會教書的朱芷瑩都在教新芽課輔班的學生後也開始懂了,「我覺得我應該要多一點耐性,給這些孩子,只要孩子願意認錯反省,我想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第二次機會。」孩子成長過程,有人能溫情陪伴,柯淑勤跟孩子說:「等你有勇氣了,你就知道怎麼面對它。」《你準備萌芽了嗎?》將於本週迎來精采大結局,朱芷瑩即將出現生死一線間的人生挑戰,最後一個孩子朱宥丞也從《俗女養成記》中的貼心男孩變成一個「刺蝟男孩永康」。朱宥丞飾演「刺蝟男孩永康」。(圖/大愛)
霸凌特教生1/圖文作家「大坦誠」翻版 「失聰高中生」日日遭同學大吼玩弄
校園霸凌始終是教育界無法根絕的棘手難題,而身心障礙特教生遭霸凌事件即使傷害更深,卻也更容易被當局忽視。知名暢銷圖文作家「大坦誠」曾在社群平台坦承自己年幼時患有過動症(ADHD)而被同學無情排擠,他多次自殘反而遭同學訕笑、宣傳。大坦誠的案例並非特例,桃園一名特教生大寶(化名)因曾向同學表明自己左耳失聰,竟引來無盡的嘲弄與恥笑,逼得他幾乎崩潰,家屬只能po網求助。本刊記者18日前往大寶家,屋內擺放了各種大寶組裝成的樂高模型,帥氣又複雜的戰甲組合不難看出大寶的心靈手巧,雙親平時忙於工作,大寶的3個姊姊們也自成一群,因此大寶自幼就喜歡動手組裝模型,沈浸於自己樂不思蜀的小天地。回想遭到霸凌的過去,大寶稚嫩的臉龐面露無奈。9年前,國小班導師認為大寶若先向全班同學表明自己的失聰問題,應可預先解決生活中將面臨的困境,並獲得同儕的體諒及幫助,但卻事與願違。班導的好心初衷卻意外將大寶推入火坑,導致其不斷在校園中遭遇非人道的對待。(示意圖/123RF)大寶在課堂中解釋自己左耳聽不見的狀況,也細心向同學分享就醫過程,不料,耳朵的殘缺反而成為同儕的實驗品,他們會抓著大寶的左耳玩弄,甚至不時在大寶耳旁大吼大叫,性格乖順的大寶不知如何求助,便默默忍氣吞聲成為大家的下課玩具,無聊的惡趣味逐漸成為大寶的日常。升上國中後,大寶被分派到資源班上課,卻又因此時不時被嘲諷「很笨」、「智商低」、「智障才去資源班」,同學們不斷朝大寶貼各種極端標籤,大寶為了不搞壞人際關係只好裝瘋賣傻,但內心卻倍受煎熬不知該向誰求助,而國小好友的背叛則成了壓垮大寶的最後一根稻草。近日大寶發現遊戲帳號遭國小好友盜用,大寶念在昔日情誼不斷向對方苦求要回帳號,反遭對方威脅、恐嚇甚至肆意辱罵「你真的覺得你是正常人?你不覺得你又笨又白癡…他媽的沒錢就去死一死…」終讓大寶情緒崩潰,躲在房間泣不成聲,甚至暴躁地朝家人怒吼、咆哮。大寶的姊姊沈痛表示,弟弟傳給對方的字裡行間充滿無助與淚水,因此她決定將過程po網,期盼校園霸凌能早日終結。即便遭遇謾罵,大寶仍一心掛念與好友的過去情誼而忍讓,聊天記錄內容卻讓家屬感到相當心疼。(圖/讀者提供)因發表《去你的正常世界》一書而受到矚目的暢銷圖文作家大坦誠,求學時與大寶的遭遇如出一轍,因為他有過動症而被同學家人鄰居都視為「不正常」,並因此被排擠,他則因為想當個正常人而不斷逼迫自己參與各項活動,但仍擺脫不掉「有病」的標籤。在受訪時他曾說「我從小就好想當沒有病的小孩,想要像個正常人。」但如今他才明白「有病也沒關係、不正常也沒有錯,每個小怪胎都值得被好好對待」。學生若遭遇霸凌,除了可向家長、導師反映,或向學校投訴信箱投訴,也可打給教育部的24小時專線1953求助,或向教育部防制校園霸凌專區留言反應,也可打1999向各縣市教育局或教育處投訴,兒童福利聯盟也設有反霸凌專線可提供受害者協助。
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給付再擴大 6至12歲中重度患者皆可適用
「年夜飯享用滿桌佳餚、拜年大啖甜點零食、走春享受陽光」,你可曾想過,這些大家期待不已的農曆春節行程,竟可能成為異位性皮膚炎孩童們的噩夢?!現年8歲的小豪,由於罹患異位性膚炎,就曾遭遇這樣的痛苦,年節時常看著滿桌金錢蝦餅、紅蟳米糕等海鮮佳餚乾瞪眼,外出踏青也要擔心陽光、汗水或各種外界刺激物質會造成病症復發。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朱家瑜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是好發於兒童的第二型自體免疫疾病,8成患者會於5歲前發病。然而家長常見「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就會好」的觀念,恐讓症狀演變成長期反覆發作的中重度病徵。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姚宗杰醫師憂心表示,家長對孩童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常抱持矛盾心態,甚至自行停藥、減藥,導致症狀加劇反撲。朱家瑜醫師亦警告,若未穩定治療,高達80%兒童患者會出現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等第二型發炎相關疾病,甚至引發生長遲緩、三高/代謝慢病、情緒/社交障礙、過動症(ADHD)等身心問題風險。土城醫院皮膚科主任楊靜宜指出,隨著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等新藥的出現,家長在意的療效速度、藥效維持時間、治療方便性等問題皆得以改善,呼籲家長應提早介入治療。小豪經了類固醇、口服藥物、照光等治療方式,異位性皮膚炎都沒有改善的跡象。直到1年多前轉診至楊靜宜醫師的診間,開始自費施打生物製劑,症狀才有了大幅的改善。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年2月1日起,異位性皮膚炎生物製劑健保給付申請已從原先的12歲以上,放寬至6歲-12歲符合給付條件的慢性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皆可申請,助全台中重度「異童」擺脫疾病陰霾,啟動第二人生。該生物製劑健保也同期新增給付治療12歲以上符合健保條件的嚴重氣喘患者。
基隆市府播客探討ADHD 教家長緩解過動症照顧壓力
基隆市政府推出的「基隆Podcast」網路廣播節目,本周由主持人余治明與基隆市衛生局共同探討心理衛生議題,邀請臨床心理師廖聖榮,講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讓民眾能有深入的認識,並同理協助。廖聖榮說明ADHD孩童的診斷方式與照護方法,建議由專業醫師診斷提前介入治療,幫助孩子融入社會環境,也教導家長如何正向面對ADHD,排解照護過程中的產生心理壓力。廖聖榮說,ADHD的全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臨床上可分為注意力不足和過動兩大類型。注意力不足的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聆聽、容易被外在刺激所影響,例如物品或聲光;而過動的孩子可能坐立不安、行為衝動。若家中孩童有疑似症狀,須經過專業醫師診斷後才能確定,並採取藥物等治療方法。許多人認為自己孩子在學校很調皮或不愛讀書,便覺得有ADHD。廖聖榮說,實際上須符合一定條件,並排除特定因素後,仍有過動或注意力不足的症狀,才能進行判斷。同時,有孩子在成年後ADHD症狀會減輕,但也有部分人仍面臨到注意力不集中,因此確認症狀的真正原因,還是需要醫師來進行診斷。廖聖榮表示,許多家長在照顧患有ADHD的孩子時,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建議可以先對孩子的症狀有所認識,並接受孩子的行為是ADHD的一種症狀,避免讓家長陷入自我責備。另外家長可以安排時間,讓自己放鬆心情,並嘗試和其他家庭成員安排輪流照護的時間,調適在照護期間的身心壓力。余治明表示,ADHD常被認為缺乏專注力,易被誤認為孩子長大後,問題就會解決。但這不是一項積極的處理方式,對孩子而言,無論是在課業學習、人際關係方面,都是很重要的起步階段。透過早期的藥物治療,能夠穩定的孩子的社會化發展,希望家長能透過正當的醫療方式進行診斷與治療。
他貼梗圖痛批TikTok正在摧毀文明! 馬斯克也不玩了…理由「很馬斯克」
UI/UX設計師DogeDesigner近日在社群媒體X貼出一張梗圖,並在文中諷刺「TikTok正在摧毀我們的文明」。對此,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也在底下回應:「我玩過TikTok,感覺它們的AI在探測我的大腦,所以我不用了。」DogeDesigner近日貼出一張迷因,圖中將年長者和年輕人的專業知識(expertise)進行比較,只見老人在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哲學和生活經驗方面,完勝年輕人,而年輕人僅有一項專業知識能夠超越老人,那就是TikTok。對此,馬斯克也在貼文底下回應:「我玩過TikTok,感覺它們的AI在探測我的大腦,所以我不用了。」據《紐約郵報》的報導,事實上,馬斯克早在去年6月17日首次使用TikTok時,就發文表示「TikTok正在摧毀文明嗎?有些人這麼認為,但或許社群媒體就是如此。」此外,他還在當天舉行的推特線上員工大會上稱讚TikTok「在確保你不會感到無聊方面做得很好。我確實覺得他們的一些影片令人反感,但它們並不無聊。」但與此同時,馬斯克又將TikTok形容成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我的意思是,它感覺就像ADHD一樣,但是…又更極端了。」馬斯克當時補充,儘管TikTok存在所謂的缺陷,但他還是希望 Twitter能提供類似有趣的內容,只是以不同形式,「TikTok很有趣,但你也會想知道一些嚴肅的問題。」
面對ADHD孩子不知該如何是好? 醫師給家長5建議引導孩子正向行為!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即將要升幼兒園大班的嘉嘉被診斷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記憶力、學習表現與同齡孩子相比較差,而且相當好動、不專心,上課經常打斷老師,也常忘記老師、父母的叮嚀,媽媽既煩惱又擔心,有時會對嘉嘉大聲斥責卻又十分心疼,不知該怎麼辦才好。嘉榮兒童青少年心智門診醫師黃聖雲表示,診間經常有像嘉嘉媽媽一樣,對孩子大聲斥責又感到後悔,長久下來惡性循環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相當苦惱,面對ADHD孩子建議照顧者可依「5大準則」引導孩子產生正向行為模式。ADHD分3類型 影響孩子學習、生活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兒童常見的神經發展性疾患,黃聖雲醫師指出,ADHD可分為以下3種類型:不專注主顯型(有恍神、忘東忘西、無法維持注意力等情形)過動及衝動主顯型(有難以安坐、沒耐心、無法靜下來等情形)混合表現型(上述2種情形兼具)各種型態的特質不只會影響孩子本身的學習、生活,也常會讓旁人不知道該如何陪伴、相處。黃聖雲醫師表示,面對ADHD的孩子,有5大準則建議讓照顧者能夠引導孩子產生正向的行為模式。正向行為引導原則一 給予肯定、讚賞、表揚第一,「給予好的關注」。黃聖雲醫師提到,ADHD的孩童更需要在正向行為後獲得肯定,建議照顧者可以在小朋友不忙的時候給予簡單任務,當任務完成時給予孩子大量讚賞、正向表揚,日後再逐步提升任務難度。正向行為引導原則二 指令應簡短、清晰第二,「精簡清晰的指令」。面對注意力不佳的孩子,切記不要一次給予過多指令,而且指令一定要簡短清晰。黃聖雲醫師建議,可以先讓孩子的眼睛與照顧者對視,並一同重述指令,確認孩子理解狀況後,給予明確的任務、完成期限(例如:5分鐘內收好書包),也可利用任務圖卡作為提醒物,增加孩童吸收指令的能力。正向行為引導原則三 集點獎勵、代幣制度第三,「建立明確的代幣制度」。照顧者可以與孩子討論哪些行為能夠集點,並且一同討論集點完成後可以得到什麼獎勵。黃聖雲醫師提醒,集點的獎勵最好要循序漸進,或是有短、中、長期目標,並要盡量設立孩子能力範圍內可達成,避免因太難得到獎勵而放棄代幣集點。正向行為引導原則四 負向行為適當懲罰、處理第四,「學習建設性的懲罰」。當孩子出現負向行為時,可先提出指令、警告,讓孩子思考10秒,若仍無法修正時可先嘗試扣點。不過,若是孩子情緒過度激動或無法配合時,黃聖雲醫師建議,可以採取面牆罰坐或獨立空間的隔離方式,等孩子冷靜後即可結束隔離,並一起討論剛剛所面臨的事情、是否有其他作法,與孩童一起做情境演練。正向行為引導原則五 讓孩子學習安排、不打擾他人第五,「不要讓孩子打斷你正在做的事」。黃聖雲醫師表示,照顧者要讓孩子了解,當他人忙碌時,孩子自己可以做什麼活動或遊戲,並明確建立孩子的時間概念,讓孩子知道目前大人正在忙的事情需要多少時間、哪些時間可以固定陪伴他。此外,也可以設定鬧鈴、倒數計時器,或與孩子約定時鐘分針走到哪個數字時就可以陪伴他,讓孩子養成當他人忙碌時,自己安排活動遊戲、不去打擾旁人的習慣,而當孩子達成目標時也要記得給予正向鼓勵或獎勵、集點。黃醫師提醒,家長及照顧者是陪伴ADHD孩童的重要關鍵,若與孩子相處、照顧上不知如何是好,建議就診時,可向醫師諮詢具體的建議指引,藉由愛心、耐心與一些小技巧,齊心協力讓注意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童藉由行為治療,達成產生正向行為的目標。
太常遲到竟是罹患罕病?! 專家揭9大症狀:最好尋求協助
總是上班遲到或差點趕不上飛機,小心可能是罹患時盲症(time blindness)。 心理學家指出,這看似陌生但「每個人都可能發作」的疾病,比大多數人想像得更普遍,且不只遲到早退,就連早到遲退、沒有時間感,甚至只是容易分心,都可能是時盲症在發作。據《每日郵報》報導,心理學家康蒙(Robert Common)表示,時盲症最直觀的定義是無法辨識時間過去多久,或沒辦法評估自己做某件事要花多長時間,患者參加聚會可能提早或晚1、2個小時到。另名心理學家喬希(SmritiJoshi)則指出,時盲症可被歸類在過度活躍症(ADHD),患者無法辨認時間或對時間流動有「扭曲感」。不過,這不代表罹患過度活躍症就會出現時盲症,且任何人都可能得到或經歷過發病過程。英國心理治療協會(UKCP)發言人史密斯(Sue Smith)則指出,患者可能出現極為專注或極為分心狀態,並對此沒有病識感,還有研究認為,童年早期的創傷可能更容易讓人發病。康蒙也補充,患者容易被誤會懶惰、愚蠢,造成工作、生活和交際麻煩,甚至被診斷有智力或學習問題,若出現下述症狀就要考慮就醫:1.經常忘記時間2.無法準時或遵守時間表3.屢次錯過最後期限4.常做白日夢或發呆5.對某件事全神貫注或認為其他事情不重要6.無法做當下手頭外的事7.過度承諾某件事8.感覺被困在當下9.推遲事情專家們都指出,時盲症並非無法治癒,甚至能自己緩解,而方法就是平淡無奇的製作並按照時間表做事、隨時注意時間、設定鬧鐘或計時器提醒,但不能太吹毛求疵。不過,最好的解決方法還是尋求心理醫師或專家協助。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需治療 ADHD影響學習品質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的就醫診斷人數逐漸增加,成為眾所關注的話題,依據國際期刊的研究論文資料,台灣地區6~18歲兒童及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盛行率為7~9%。由於ADHD常常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及生活品質,因此如何協助孩子渡過這個階段成為家長、教育工作者及醫療人員所須共同關切的議題。孩子ADHD症狀 近年逐步增加嘉義長庚精神科陳錦宏教授說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量過大和衝動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對孩子學習和社交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常被視為家長和師長眼中的問題兒童,同時孩童發生意外傷害風險也大幅提升,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會導致孩童學習分心、車禍、燙傷等意外。衝動及活動量過大可能會導致在危險的場合下表現出危險行為,例如與同儕肢體衝突、攀爬高處或做出危險的體育活動等導致頭部撞傷。陳錦宏醫師進一步指出,透過適當的治療和協助,例如藥物治療、行為療法和特教方案等,80-90% ADHD 患者的注意力和控制力可以得到改善,進而降低其受到意外傷害的風險。根據症狀描述 製作評估量表陳錦宏教授致力於關懷ADHD孩童,因此根據國際診斷標準以中文容易理解的症狀描述,設計陳氏ADHD中文評估量表並完成信效度研究發表。陳錦宏醫師表示,ADHD孩童治療需要長期追蹤症狀變化,目前已進一步和資訊團隊合作完成陳氏ADHD中文評估量表APP,讓照顧者、兒童以及治療者,隨時使用手機即可記錄每次症狀,APP可自動記錄日期與分數,並畫成曲線圖,以完整及具體的數據紀錄不同時間、環境及治療情況下長期的症狀變化,達到進一步精準醫療的目標。陳錦宏教授提醒,完整症狀收集追蹤是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關鍵,除幫助家長與孩童了解症狀的進展,確保治療計畫的有效性,更可以及時與醫師討論進行必要的調整,如果有任何疑問或擔憂,就可即時向醫師尋求專業的協助。
10分鐘吃399碗麵!日本「大胃女王」菅原初代大腸癌逝 暴食原因惹人淚
日本大胃王比賽遠近馳名,過去捧紅不少大胃王明星,過去常是大胃王節目常客的菅原初代,過去因參加《火力全開大胃王》綜藝節目爆紅,曾創下在10分鐘內吃399碗蕎麥麵的超狂紀錄,被外界封為「魔女菅原」。而最近日本傳出最新消息,菅原初代罹患大腸癌,已於3月9日逝世,享年59歲。出生日本岩手縣的菅原初代,過去曾在《火力全開大胃王》2008、2010、2019年度都拿到優勝,是日本相當知名的大胃明星之一。但她近年已經很少參與大胃王比賽,去年6月她發現罹患大腸癌,有積極接受治療,今年2月還舉辦畫展。但她的代理人最近在推特發文,證實菅原初代已於本月9日癌逝,享年59歲。生前之所以走上大胃王之路的菅原初代,過去上節目曾透露,兒子因為童年時期發現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丈夫因為無法接受及理解兒子生這種病,夫妻倆常常為了小孩爭吵,最後走上離婚一途。變成單親媽媽的菅原初代,之所以會去參加大胃王比賽,主要原因是因為獨自扶養兒子的壓力太大,為了紓解壓力,才靠吃來發洩。所幸兒子在治療後,狀況已經好轉許多,兒子後來也跟她一樣也是個知名的大胃王,讓她感到非常安慰。
不想被送進勒戒所 逆孫趁祖母洗澡「狂砍17刀」冷看她失血慘死
英國布萊頓(Brighton)2間著名餐廳Donatello及Pinocchio的69歲女老闆蘇(SueAddis),於2021年遭19歲的親孫彼得羅(Pietro Addis)狠砍17刀,慘死自家浴室。這宗逆倫弒親案最近出現大轉折,有陪審團成員透露,彼得羅疑似在患有精神疾病情況下,發現「自己要被奶奶送進勒戒所」,才會失控殺害親祖母。據《每日星報》報導,以廚師作為未來志向的彼得羅,在當地第三次封城期間的2021年1月7日,利用祖母下班返家洗澡機會,持刀闖入浴室狠砍對方17刀,並看著奶奶躺在混著鮮血的洗澡水中死亡,隨後打電話報警自首。檢警調查發現,彼得羅案發前持續接受抑鬱症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治療,但服藥期間也會吸食大麻,導致他曾向家人表示,「沒有藥我什麼都做不了,但大麻又讓我腦袋停止運轉」;祖母蘇曾為此向過動症心理學家達芙妮(Daphne Keen)諮詢,並表示孫子變得偏執,認為「家人沒幫助他又生他的氣」、「他只想整天呆坐在房間裡,要他做任何事都是一種努力」。陪審團成員則透露,檢察官指出蘇在遇害前、甚至被害當天下午,都在搜尋勒戒方法;另名起訴律師則表示,蘇當時正考慮將孫子送進勒戒所。而辯護律師則主張,彼得羅因服用混合藥物出現偏執型精神疾病,希望法官減刑。
師遭控不當管教特教生 教育局強調:若違法,依法嚴懲
台中市一名國小四年級特教資源班的男學生,昨天在教室內疑被老師當著全班同學面前抓衣領人騰空撞櫃子,再將他壓在桌上,昨天男童父親獲知後帶兒子到醫院診斷驗傷並報警,還請老師別再對孩子動手。教育局今天強調,立即啟動調查,倘確有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學生行為,將依教師法等規定議處嚴辦,絕不寬貸。該名四年級特教資源班學生的家長,在臉書PO文控訴孩子長期遭到老師的霸凌,12日還當著全班同學面前動手,造成頸部、前胸壁及左上背挫瘀傷,家長持醫院診斷證明到派出所報案。學生家長在臉書PO文說,「如果我的隱忍是讓您成為霸凌我兒子的資本,我想您應該錯了。如果我的隱忍,是您認為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對我的小孩動手。今天更誇張的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前動手,而且已經把他打受傷了。如果今天是換成您的小孩或家人被如此對待,您情何以堪?」學生家長指出,在他小孩升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跟老師提過,他是一個ADHD的小孩,這中間也一直有聽老師建議帶去給醫生看,也聽從老師指示吃藥控制,學校輔導課程也一併的在進行中,這兩年他的確也成長很多,相信輔導老師都很清楚,也都有很正向的在鼓勵他。學生家長說,孩子今天安親班回來,家人得知他在學校的狀況,也先問清楚,他今天並沒有吵鬧,只是他今天沒有完成老師說的畫圖作業,他也跟老師說了,明天可以將作業交給老師。為什麼要抓著他的衣領整個人騰空去撞櫃子,撞完櫃子後又用強壯手肘把他幼小的身軀壓在桌子上呢?學生家長表示,是不是該請老師跟我聯繫一下,讓家長知道孩子哪裡得罪老師?還是家長有得罪老師的地方,常常讓老師對我的孩子要特別照顧,這種特別的方式我已無法承受了。請老師別再對孩子動手,因為家長不想讓孩子童年充滿陰影。學生家長不捨孩子遭老師不當管教及處罰,12日晚上9時許帶到醫院急診就醫,經醫師診斷為頸部、前胸壁挫傷及左上背部有挫瘀傷,並到轄區派出所報案。教育局指出,該國小今天完成校安通報。教育局已責成該校確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立即啟動調查,查明真相,倘確有不當管教或違法處罰學生之行為者,依教師法等規定議處嚴辦,絕不寬貸。教育局強調,已請學校介入輔導該生以穩定情緒,並再次重申教師應以正向管教進行班級經營,形塑友善校園環境;尤其面對特教生更應展現耐心並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溝通,與其建立信賴之關係,以確保受教權益。
兒子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人妻遭媽媽1原因怪罪:妳害的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兒童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會影響到行為和學習表現,也可能導致學習成績不佳。新北一名寶媽抱怨,自己的兒子患有這種疾病,媽媽卻認為是她害的,沒有人挺她,讓她覺得很難過。原PO在臉書「爆怨2公社」社團表示,兒子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媽媽卻說:「是因為妳懷孕的時候,被檢查出來有妊娠糖尿病,所以小孩才會有ADHD」,認為一切問題出在她,和女婿一個鼻孔出氣,讓她覺得很無奈,覺得自己的媽不是媽,反而比較像婆婆。原PO感到十分無奈。(圖/翻攝自爆怨2公社)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討論,網友紛紛留言:「這媽媽…真的很會怪罪…別想太多,ADHD的孩子只要引導對的方向,也會有很好的發展的!」、「妳媽哪裡有毛病?莫名其妙,討好女婿到這種地步」、「誇張的媽媽」、「沒必要走心,純粹是你媽無知罷了」,也有人分享:「我的2個外甥在學齡前都是確診個案,成年後行為完全正常」。據了解,ADHD的病因被許多醫學資訊確定,是因為大腦多部位神經功能異常所造成的,主要的病變部位以大腦額葉為主,但為何會異常,在大量的研究和診斷中,仍找不到精確的病因,不過其中認為基因的原因佔了75%。
謝盈萱單身12年公開另一半條件 黃子佼再發豪語要送愛馬仕
倡議台灣職⼈精神為宗旨、並發掘及表揚台灣不同領域的職⼈的《MONSTER PARTY》「怪物祭」今年堂堂邁入第六屆,今(1)日謝盈萱、艾怡良、黃子佼皆現身出席活動。黃子佼透露出門前看到女兒黃玉米的笑容差點融化,很不想上班,「她看到我轉身臉就垮下來,6個多月大就這麼有靈性,當父親後每天都有一些收穫跟心得」。語畢黃子佼立刻推坑謝盈萱和艾怡良,快點生子,未料謝盈萱卻自爆已單身12年,在媒體逼問下,謝盈萱難得公開徵友條件。謝盈萱自爆單身12年,透露雖然這幾年有遇到過不錯的人,但因為工作忙碌,感情最後都無疾而終,自認眼光不高的她也開出徵友條件,希望對方為一般職業,「回家可以劃清工作跟生活,年齡比我大或比我小都還好」。還笑說:「年紀不拘、男女不拘。」而她這次為「怪物祭」擔任形象大使,之前又主持金馬大獲好評,被問到是否想發片拚金曲?她笑說:「有些事試過即可,還是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哪裡。」謝盈萱自爆單身12年,透露雖然這幾年有遇到過不錯的人,但因為工作忙碌,感情最後都無疾而終。(圖/莊立人提供)艾怡良5月宣布分手瑞典男友,前陣子經紀人陳鎮川特別送她和謝盈萱「無限制地點」的機票作為犒賞,問到打算去哪裡玩?艾怡良透露有計劃想在明年去歐洲旅行,當被逼問是否想去瑞典取暖?她笑說:「太遠了、又冷,不一定喔,大家有各自發展,比較想去南歐,對寒冷的國家興趣沒有那麼高昂。」至於是否已有身邊有新歡?她說:「盡量努力。」去年黃子佼出席「怪物祭」隱藏老婆懷孕喜訊,今被媒體重提此事,被問是否老婆現在真的肚皮沒動靜?黃子佼笑說:「今年真的沒有,突然有了就一人一個愛馬仕,見者有份。」而他下周也將舉辦公益音樂會,熱衷做公益的他心懷感激地說:「今年豐收,有收到金鐘獎金,這些對我來說都是意外之財,不是留在身邊,可以做點公益。」第六屆《MONSTER PARTY》怪物職⼈得獎名單及相關介紹1.攝影師:黃俊團 作品穿梭主流與次文化之間,拍攝題材跨及人像、音樂、刺青、服裝時尚到社會議題等平面與動態影像,鏡頭在他敏銳的眼神下捕捉多元的人生、多重的慾望。堅信所見即所得與方法論,而攝影能更快地傳達地球上每一個不同的事件與感情,讓被攝者直觀說話,讓觀者產生共感與情緒連結,是最為真實的創作形式。2.策展人/藝術創作者/演員:丁春誠ONE ART Taipei 2020「MY WORLD/ MY WORLD」讓眾人看見藝術策展的能量之後,丁春誠從以往的表演工作者,逐漸跨足藝術工作者的身分,以「Ting Ting Art Space」為基地,征戰國內外藝展並引進藝術家作品,打造台灣當代藝術的全新風景。他認為表演者與藝術工作者的本質相近,都是一種自我實現;透過藝術策展,丁春誠致力敘述這個時代裡創作的多樣性,並追求藝術與市場之間的平衡。3.精釀啤酒品牌創辦人/釀酒師:宋培弘工程師出身的理性與科學背景,奠定了宋培弘釀造啤酒的技藝,搭配他感性面的行銷包裝術,為啤酒頭這間台灣在地精釀啤酒品牌,打造出代表作24節氣啤酒系列,就像電影界流行的宇宙觀一般,開創台灣精釀啤酒的全新視野。跳離舒適圈創業,是宋培弘苦樂參半的人生道路,他堅信應當專注於想要達成的事情上,經過反覆並不計較失敗的過程,做到最好。4.視覺統籌/動畫設計師:邱煥升從天后aMEI、五月天、林宥嘉演唱會到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暖身視覺系列,都能看到動畫導演邱煥升操刀的視覺,為演出增添更寬闊的想像。相信靈感都是從生活中累積而成,除了隨時觀察周遭環境的細節,也放大自己的感知力。對邱煥升而言,動畫設計師創作時候的心情跟作詞人的概念很像,在撿日常的碎屑,拾歲月一瞬即逝的火花,把它慢慢囤積出來後,東拼西湊地再把它送出去,以動畫持續挑戰人類對視覺感官的邊界。5.美食家/美食平台創辦人:高琹雯從「美食家的自學之路」部落格站穩腳步,近年來高琹雯Liz積極活躍於社群發表飲食見解,不卑不亢地做出評論,言之有物。如今Liz不只筆耕,還透過podcast、Youtube等新媒體強化擴散力道,也開設電商選物平台;深信這個時代的美食家,就得如此角色多元,靠自己拿下話語權。在Liz心中,一位美食家要能思考美食和周遭環境的意義,提出個人見解,可以推動一位主廚的職涯,也可能是推動一個城市的飲食文化,甚至去整理整個國家的飲食論述,造成這些影響力,擔負一些社會責任,才匹配得上美食家這名號。6.主廚/米其林綠星大獎得主:郭庭瑋主理的餐廳Embers第一年便拿下米其林餐盤推薦,今年拿下綠星餐廳大獎,郭庭瑋可說是台灣料理界橫空出世的主廚。然而身為廚師,郭庭瑋不太常以廚師的角度思考正在做的事,又或者並不是很刻意的只鑽研料理,反而是透過料理,讓自己獲取更多不一樣的知識資訊。他追求的夢想是當有一天人們在討論心目中的台灣味時,有人會將EMBERS作為答案,並且創造出永續料理的經典。7.塗鴉藝術家/玩具品牌創辦人:傅星翰台灣最具爆發力的塗鴉藝術家。非科班出身的背景,讓傅星翰在創作初期備感艱辛,自認得花更多的時間精進自己,全力投注創作,作品範圍橫跨街頭塗鴉與商業跨界合作,堅信創作是一個極度真實的領域,不需要為了其他人負責。除了塗鴉藝術之外,傅星翰也擅於將各種廢棄媒材噴漆罐、廢鐵、鋼筋、木材、磚等各種回收物搭配噴漆製作為再生藝術品,並推出玩具品牌,建構以塗鴉為中心的創作宇宙。8.製作人 / 品牌行銷公關部暨版權業務部總監:戴天易從經紀人角色進入演藝圈,出於不求人的動機和非傳統娛樂體系的背景,戴天易後續跨足戲劇與節目製作,並為TVBS著手建立了一條從藝人、文創、經紀、戲劇、節目和製播的一條龍產業鏈。自認有強大的心理特質和樂觀天性,才足以面對戲劇產製的各種突發狀況並靈活應變,已取得收視市場的先機。以總製作人身分打造《華燈初上》,將台劇推向顛峰後,目前轉入戲劇行銷公關和版權經營的領域,期望將台劇的能見度拓展至更為寬廣的市場。9.昆蟲學老師/Youtuber/作家:昆蟲擾西昆蟲擾西(吳沁婕)將自身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躁動狀態,反轉為多樣化的興趣和創作領域,以及為了興趣堅持下去的熱情,跨足老師、作家、主持人、Youtuber等多樣領域。儘管成長過程中,外界曾貼上許多標籤,但吳沁婕欣然接受這些都是她的一部分,她深信不論好壞,標籤反而可以讓自己很特別,甚至可以很驕傲,因此學會看見表象以下不為大家知道的一面,學會接受自己,轉化出更爆發的創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