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2
」 新冠肺炎 SARS 新冠病毒 病毒 疫苗被低估的新冠1/「不是小感冒」死亡人數比流感多9倍 再感染病逝風險增2倍
中秋節過後,許多診所擠滿看病人潮,宣告進入病毒活躍的「多事之秋」,而蟄伏其中的大魔王便是新冠病毒,當多數人認為新冠疫情穩定的同時,事實上,光是今年至少在年初與6月時就出現2波確診高峰,甚至首度出現孩童死亡案例,吳至行醫師告訴CTWANT記者,新冠肺炎絕不是小感冒,疾管署資料顯示,新冠死亡人數是流感的9倍,而且再感染者死亡風險更增2倍!疫情爆發已4年,根據疾管署去年9月至今的統計,XBB新冠疫苗全台接種率僅11.82%,6個月至4歲孩童甚至不到1%。「打氣」如此低迷,最大的原因就是「小看新冠」。「許多人都誤以為新冠病毒已經不具威脅,但其實並非如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說,新冠病毒持續變異,導致疫情詭譎多變,今年夏天已經造成一波疫情,緊接著馬上要進入呼吸道疾病盛行的秋冬季節,恐又會造成一波新的高峰。黃振國說,過去是「一個人(病毒)的武林」,在一支病毒霸主之下,其他病毒沒有機會侵犯人類,但隨著新冠病毒愈來愈可以在人群間傳染 ,代表病毒愈來愈適應人類。「新冠真的不是感冒!」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說,別以為感染新冠病毒只有輕微呼吸道症狀,事實上,新冠病毒會結合人體「ACE2受體」進入全身器官,對心肺、消化系統、大腦、腎臟等帶來損害,相較於流感更加可怕。疫情持續至今4年,民眾對接種疫苗逐漸感到疲乏,根據疾管署資料,去年9月至今的全台新冠疫苗接種率僅11.82%。(圖/報系資料照)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去年新冠死亡人數比流感高出9倍,今年2月就分別有1歲、6歲孩童染疫身亡,這是睽違10個月後首次有兒童病逝,也敲響警鐘。不只如此,每一次感染新冠病毒都會重創健康。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與密蘇里州退伍軍人醫療服務臨床流行病學中心合作,針對2020年至2022年44萬3,588名確診者,4萬947名感染兩次或以上的患者,以及530萬名未感染者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和首次感染者相比,重複感染者的死亡風險不僅高出2倍,住院風險更超過3倍。此外,感染兩次或以上的患者的心臟疾病風險也是首次感染者的3倍,甚至肺部、腎臟、骨骼、肌肉、神經失調等健康問題都恐受到負面影響。吳至行說,另一項追蹤研究也發現,即便是低風險族群,確診後仍有多達7成個案「至少一個器官受損」。「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黃振國強調,當新冠病毒變異大就需要更新疫苗,目前流行的JN.1變異株跟先前的XBB變異株已有40個變異點,差異很大。而10月開打的JN.1新冠疫苗可以預防現在流行的變異株,因此無論過去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要記得接種最新的JN.1疫苗,以更新抗體,確保體內有保護力。
4旬男無糖尿病家族史 卻因感染新冠患上「新生糖尿病」
一位41歲男性工程師,一年半前感染新冠肺炎後兩個月體重劇降10公斤,出現糖尿病多吃、多喝、多尿現象,飯前血糖值飆到425 mg/dL。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家醫科蔡崇煌表示,這是所謂的「新生糖尿病」,極大可能是新冠肺炎病毒攻擊了胰臟細胞,削弱細胞生產胰島素能力,導致罹患新生糖尿病,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轉變為糖尿病酮酸中毒,造成生命的危險。無糖尿病家族史 感染新冠卻患病這位工程師沒有糖尿病史,一年半前感染新冠肺炎,出現皮膚癢看診,之後發現兩個月體重減少10公斤,也陸續出現糖尿病三多的初期症狀而求診。蔡崇煌醫師表示,經抽血檢查發現飯前血糖值為425 mg/dL(正常為70~99 mg/dL)、糖化血色素值13.8%(正常為4.2%~5.7%),甲狀腺功能正常,診斷罹患糖尿病。在立即接受胰島素和口服二甲雙胍併排糖藥治療的一及兩週後,其血糖值皆控制在130以下,胰島素在不到一個月即停打。最後只剩下口服藥,3個月後追蹤糖化血色素值為6.1%,之後的追蹤也控制在6.0%左右(控制目標值為小於7%)。新生糖尿病服藥 及時治療血糖得到控制蔡崇煌醫師強調,由於該患者沒有家族性糖尿病史,本身體重正常,三年前的健康檢查血糖正常,高度懷疑他的糖尿病與感染新冠肺炎有關,因為新冠病毒不但能感染心臟、肺臟、肝臟、腦部,也能透過胰臟血管收縮素轉化酶(ACE2)受體,削弱胰臟細胞生產胰島素的能力,而罹患糖尿病。蔡崇煌醫師指出,不論什麼類型的糖尿病,都需及時治療,從這位罹病工程師治療過程發現,因新冠病毒導致的「新生糖尿病」,在服用藥物一段時間後,血糖很快就得到控制,提醒曾經感染過新冠肺炎的民眾,如果短期間突然體重減輕、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的症狀時,應及時求醫做進一步檢查和追蹤,降低對胰臟的急性傷害。
從免疫學到哲學 與病毒族群共存須有的認知與對策
經歷過SARS-1的國家數目不如SARS-2,因此,2003年7月公布的死亡率,中國和台灣排名1、2,SARS-2的疫情雖台灣衛福部於2019年12月31日通知WHO(世界衛生組織),但未被重視。1月間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討論2023年7月1日提出的全球健康議題,不明的疾病─接下來的大病毒(DiseaseX-this is how we should prepare for the next big virus),今年1月CSH(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bioRxiv(The Preprint Server For Biology,生物學預印本資料庫)發布一篇文章Lethal Infection of Human ACE2-Transgenic Mice Caused by SARS-CoV-2-related Pangolin Coronavirus GX_P2V(Short_3UTR),(SARS-CoV-2相關穿山甲冠狀病毒GX_P2V(Short_3UTR)造成人類ACE2基因轉殖小鼠致死感染),指出另一個能侵襲hACE2基因轉殖老鼠之大腦的冠狀病毒另一個病毒類GX_P2V,有100%的致死率,是穿山甲內的病毒,西方學者懷疑此GX2017/GX_P2V是早已開始人工製造的病毒,因而引起西方的注意。事實上,本次新冠疫情開始發生是在武漢一實驗室附近的華南濕糧市場,2020年1到7月共有1310萬人染疫,572624死亡案例,當時認為是動物傳人,一位法國諾貝爾獎得主發現病毒基因有2到3片是人工植入,而在2023年6月15日台北時間,美媒的報導,第一位死亡者是實驗室負責人,另有兩同事也隨後發病,因此,一些西方學者懷疑這是否生物戰劑研發的一種。從宇宙大爆炸後100億年,質能互變到45億年後地球產生,從最先氫原子產生進而到氮到氦到碳到氧進而出現有機物、微生物、類病毒、病毒、細菌,而到最後出現的人類,故病毒是人類的祖先,雖生物科技等的發達、突發猛進,但我們對病毒瞭解並與之和平共存,似乎和教科書上的描述與現況並不一致,而且新出現的病毒與人工製造的病毒是否可以溝通而能和平共存,有如機器人和人類?地球暖化的結果在俄羅斯凍原區發現五千年前的病毒復甦,而美國NASA的實驗發現從太空船艙外回到地球的細菌有51%存活,至於外太空到地球的隕石、彗星等,上面也帶有病毒造訪地球,不是突變,不是人工製造,消滅不完的。SARS-1期間尚無抗病毒藥物,且無疫苗,本次的抗疫,許多醫師建議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如Paxlovid或較少副作用的Molnupiravir,但早在2020年,台灣醫界雜誌就有一篇探討COVID-19疫情是免疫學的問題,過去我們對策是以細菌學、病毒學為出發點,這次,雖有一些先見學者、專家提出免疫學為對策的考量,但去年初另有一位醫師提出以哲學的觀點為對策。故和平共存要如何進行?募集更多研發疫苗抗病毒藥物,而達到人類的需求,似乎是緣木求魚,在人類與病毒對抗的武器競賽達標前,提升免疫力及激活自體抗病毒的干擾素才是備戰的主軸。
發炎反應是百病之源 抗氧化關鍵「食療」最簡單但最容易被忽略
我們常說要追求健康,但是人類不健康怎麼來的?事實上,人體細胞目前已知有4到5個入口的傷害因子的入口,稱為傷害認知接受器,例如COVID-19經由血管上皮細胞的ACE2入口,至於經由呼吸道或鼻腔的另一上皮細胞的入口是有關神經系統的傷害,不論是內源的因子如各種酶類,或是外源因子如各項污染,放射線、電磁波、食物、藥物的傷害,都經由認知接受器啟動免疫突發反應產生自由基,如此造成的氧化還原過程如最後的結局是平衡,則人體健康;如氧化還原不平衡,則殘存發炎經年累月的造成不健康。在這次SARS-2疫情有個名稱叫做無症兆發炎反應,要如何及早預防?事實上,現代醫學是1920年William Osler發起的,是症狀診斷、症狀治療,到目前為止,我們面對的慢性病,不但治不好(僅只控制)且愈治愈多,造成的不健康老化愈來愈多,但真正的預防醫學是什麼?那就要認識能量醫學,因整個宇宙(目前地球存在的宇宙並不是第一個宇宙),看不見的能占99.99999%之多,看得見的質只占0.00001%,所以,從普朗克1900年的能量公式E(能量)等於hv(普朗克常數乘以頻率),和愛因斯坦的E(能量)等於MC2(M是質量,C是速度,2是平方),人體某部分的細胞液或包圍的液體如其能量下降則表示熵值上升(亂序或Entropy),亂序到一定量後產生症狀,故預防不健康必須從能量不知不覺下降開始。如何測知,則必須利用能量機或經絡學的技術,測定人體某部位能量下降。自1968年德國富爾醫師開始,到目前為止,微電流刺激(tDCS)用於巴金森式症的治療或腦部病變啟動備份腦部的功能已有許多研究報告。至於已被人類忘掉的地氣(負電荷),因生活的進步,在時髦的食衣住行下被斷絕來往,例如電器產品的使用,不知不覺受到電磁波的傷害,接地球或接地氣(Earthing/Grounding)的研究應用自2007年開始到2020年後已有成熟可應用的產品,而基本原理就是消除過多的免疫發炎反應使之維持平衡。調節氧化還原平衡,食療是最簡單的方式,但也最容易被忽略。(圖/TPG)空污是燃燒後的廢氣經太陽照射後產生懸浮微粒,顆粒大小超過PM10,雖不會被吸入肺部(被鼻毛攔截),但可附著在皮膚而啟動免疫發炎反應,造成氧化還原不平衡的傷害,所以要護膚,而護膚的化妝品如血橙萃取複方內含抗發炎、抗氧化物質,但人體皮膚內也特別富含酵素和非酵素系統用來調節氧游離基和氮自由基,防止不平衡的傷害。至於PM2.5到10大小的微粒子經吸入而沈澱於大呼吸道表面致發免疫發炎反應,但呼吸道表皮之下含有抗發炎氧化物質(由飲食中提供)使維持氧化還原平衡,至於小於PM2.5以下的懸浮微粒則可到達肺泡穿越進入血管,產生肺的氧化壓力發炎、心臟血管系統造成全身的氧化壓力加發炎反應、自律神經系統的氧化還原不平衡,導致失智、阿茲海默等疾病。科技進步、生活改善但環境改變、廢棄物等的危害人體健康,光靠改善空氣品質並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人體自有其應對之道,只不過從食物的分類中,抗氧化的觀念必須牢記、應用,有如食療聖經、藍色寶地(解開長壽真相,延續美好人生),打造藍區飲食法,吃出不老人生;但最基本的認知是:免疫發炎反應是百病之源,調節氧化還原的平衡,食療應該是最簡單容易但被忽略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科學家在蝙蝠身上發現新病毒
新冠肺炎還正值大流行階段,就有科學家傳出令人擔心的消息,研究人員在蝙蝠身上,發現一種新的新冠病毒,可能會帶來一波大流行,此外,蝙蝠身上的病毒會傳染給人類,他們也發現,現在的疫苗對這個新病毒是沒用的。綜合外電報導,華盛頓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Michael Letko領導的科學家在PLoS Pathogens雜誌上發布了新研究,他們發現了一組類似於COVID-19的冠狀病毒,這些冠狀病毒最初是2020年時在俄羅斯的蝙蝠中發現的,但當時科學家們並不認為這種名為 Khosta-2 的病毒對人類構成威脅。當團隊進行更仔細的分析時,他們發現該病毒可以感染實驗室中的人體細胞,這是它可能成為公共衛生威脅的第一個警告信號,俄羅斯蝙蝠中發現的相關病毒,Khosta-1不能輕易進入人體細胞,但 Khosta-2可以。Khosta-2 附著在COVID-19,用來穿透人體細胞的相同蛋白質ACE2上,它似乎能很輕易的感染人類細胞,更令人不安的是,當Letko將接種過COVID-19疫苗的人的血清與Khosta-2結合時,血清中的抗體並沒有中和病毒,當他們將Khosta-2病毒與Omicron康復感染者的血清結合時,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Letko也強調,我們不想嚇唬任何人,這是一種完全抗疫苗的病毒,令人擔憂的是,自然界中存在具有這些特性的病毒,它們可以與人類受體結合,並且當前疫苗也無法消滅它們。但好消息是,Letko的研究指出,Khosta-2似乎沒有證據指出它可能會造成新的一波大流行,但如果Khosta-2開始廣泛傳播並與COVID-19的基因結合,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科學家擔心的是,當相關的冠狀病毒進入同一個動物和同一個細胞時,它們會重組並產生一種新病毒,並感染人類細胞。它們可能對疫苗具有抵抗力,並且還具有一些更具毒性的因素。病毒已經準備好並等待從任何物種中接近人類,在許多情況下,與COVID-19一樣,這些微生物對人類來說是新的,因此幾乎不會產生對抗它們的抵抗力。Letko提醒,這些病毒確實無處不在,並且將繼續成為人類普遍面臨的問題。調查結果發布時,世界衛生組織(WHO)的ACT工作組報告顯示指出,以檢測、疫苗接種和治療的形式對 COVID-19大流行的持續反應正在停滯。由於全球對當前病毒的免疫力較低,對抗任何新病原體,包括 Khosta-2 等新型冠狀病毒,都將變得更加困難,且根據世衛組織收集的最新數據,全球仍有四分之一的人尚未接種COVID-19的疫苗。深入了解微生物,對於提高公共衛生威脅的反應效率和做出更有效的措施非常重要。Letko正在努力建立一個數據庫,其中包含人類感染病毒的相關資訊,以及這些病毒是否可以對抗現有疫苗。他表示,這樣當發現與數據庫中的微生物相似的新微生物時,研究人員就可以搶先了解並尋找控制它們的方法。在未來,隨著這些疫情的延續,每當一種新的病毒蔓延到人身上時,就不必爭先恐後了,他指出「我們可以將病毒插入數據庫,了解它們是如何進入人體細胞,並且是否會對這些類型的疫苗或治療產生抗藥性,這不僅僅是一個白日夢,這是一個10到20年的目標。」
國衛院發現「快速感染新機制」 有助新冠藥物與疫苗研發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2年有餘,在全球蔓延造成高達5.8億人感染,600多萬人死亡,新冠肺炎病毒在進入人體後主要藉由病毒表面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S蛋白)與人類呼吸系統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感染細胞,然而正常上皮細胞其實僅表現低量的ACE2蛋白,卻在感染後迅速誘發急性嚴重的呼吸道症狀,若能找出它快速傳播的機制,就有機會找到降低傳染的方法與策略。國衛院免疫醫學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與莊懷佳助研究員團隊研究發現,受新冠病毒感染細胞中的蛋白激酶MAP4K3(又稱GLK)表現量較正常細胞多,且GLK高量表達之上皮細胞比例與疾病嚴重度正相關,並與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周彥宏研究員合作,運用活體新冠病毒小鼠實驗證實此感染機制是新冠病毒可大幅感染的關鍵,同時也能解釋新冠疫苗造成副作用的機制。研究成果於今年7月發表於全球知名醫學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研究團隊分析COVID-19病患檢體之單細胞RNA定序結果,意外發現新冠病毒進入宿主上皮細胞後,棘蛋白會誘發蛋白激酶GLK高量表現。接續運用蛋白質體學、各種生物化學實驗證實,過量表現的GLK會磷酸化ACE2蛋白,使ACE2躲過泛素酶UBR4的泛素化降解機制,造成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穩定增加。同時,GLK過量表現誘發裝載著ACE2蛋白之胞外小體釋出,傳遞予其他原本ACE2表現量不高的細胞,這些接收了ACE2蛋白的細胞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所感染。研究人員分析COVID-19病患的血清檢體相較正常人之檢體,也發現GLK磷酸化的ACE2蛋白以及裝載著ACE2蛋白之胞外小體大幅增加。這些研究成果證實蛋白激酶GLK過量表現為COVID-19致病機轉之關鍵因子,同時說明新冠病毒快速引發臨床症狀且容易傳播的原因。研究團隊運用小鼠模式進行動物實驗,當利用GLK之小分子抑制劑(verteporfin)可調降細胞表面ACE2蛋白量,並降低ACE2胞外小體的產生,進而成功抑制小鼠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率。而verteporfin與其它可調控GLK及ACE2相關之藥物,皆具潛力成為抑制新冠病毒感染之候選藥物。此外,研究成果可進一步解釋新冠肺炎引發嚴重發炎反應以及新冠肺炎疫苗產生副作用之機制。新冠肺炎疫苗中主要成分為棘蛋白或棘蛋白RNA,棘蛋白也可能會刺激誘發免疫細胞產生過量GLK,而導致強烈的發炎反應,造成疫苗之副作用。期待透過進一步解開疾病致病機制,進而幫助治療藥物與疫苗的研發與篩選,開發緩解疾病症狀之新穎醫療方式,促進全體人民之福祉。
全球5.8億人大規模感染 最新研究曝新冠肺炎染疫關鍵!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逾2年,釀成全球5.8億人感染、600多萬人死亡。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人體細胞中的蛋白激酶MAP4K3(又稱GLK)是造成大規模感染的關鍵,同時也能解釋了新冠疫苗造成副作用的機制;動物實驗發現,透過調控GLK可抑制小鼠感染新冠病毒。該研究可望幫助研發或篩選新冠藥物及疫苗,開發減緩疾病症狀的新穎醫療方式。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在進入人體後,主要藉由病毒表面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S蛋白)與人類呼吸系統上皮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感染細胞。然而,正常上皮細胞只表現低量的ACE2蛋白,卻在感染後迅速誘發急性嚴重的呼吸道症狀,若能找出病毒快速傳播的機制,就有機會找到降低傳染的方法與策略。國衛院免疫醫學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與助研究員莊懷佳團隊研究發現,受新冠病毒感染細胞中的蛋白激酶MAP4K3 (又稱GLK)表現量較正常細胞多,且GLK高量表達的上皮細胞比例,與疾病嚴重度呈現正相關;經小鼠實驗證實,該感染機制正是新冠病毒可大幅感染的關鍵,同時也能解釋新冠疫苗造成副作用的機制。研究團隊分析新冠肺炎病患檢體的單細胞RNA定序結果,意外發現新冠病毒進入宿主上皮細胞後,棘蛋白會誘發蛋白激酶GLK高量表現;接續運用蛋白質體學、各種生物化學實驗證實,過量表現的GLK會磷酸化ACE2蛋白,使ACE2躲過泛素酶UBR4的泛素化降解機制,造成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穩定增加。同時,GLK過量表現誘發裝載著ACE2蛋白之胞外小體(exosomes)釋出,傳遞予其他原本ACE2表現量不高的細胞,這些接收了ACE2蛋白的細胞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所感染。研究人員分析新冠肺炎病患的血清檢體,也發現GLK磷酸化的ACE2蛋白以及裝載著ACE2蛋白的胞外小體大幅增加。這些研究成果證實,蛋白激酶GLK過量表現是新冠肺炎致病機轉的關鍵因子,同時說明了新冠病毒快速引發臨床症狀且容易傳播的原因。小鼠動物實驗亦發現,當利用GLK小分子抑制劑(verteporfin)可調降細胞表面ACE2蛋白量,並降低ACE2胞外小體的產生,進而成功抑制小鼠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率;而verteporfin與其它可調控GLK及ACE2相關之藥物,皆具潛力成為抑制新冠病毒感染之候選藥物。此外,該研究成果可進一步解釋新冠肺炎引發嚴重發炎反應以及新冠肺炎疫苗產生副作用之機制。新冠肺炎疫苗的主要成分棘蛋白也可能會刺激誘發免疫細胞產生過量GLK,而導致強烈的發炎反應,造成疫苗副作用。
地中海飲食6招「再加5營養素」 防感染也降低「長新冠」機率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不少民眾確診後都得在家居隔,此時確診者的營養狀況、免疫力和從疾病中恢復的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可降低「長新冠」機率。當感染新冠肺炎時,發炎反應和氧化反應都會升高,導致免疫力降低,也會對營養狀況產生負面影響。國泰健康管理新竹中心營養師林怡妏建議,可採取抗氧化和抗發炎的飲食模式,再搭配5大關鍵營養素補充,以幫助增加自體免疫力,對抗體內新冠病毒,加速身體恢復健康。想要抗氧化、抗發炎、增加免疫力,可以採取地中海飲食,飲食重點如下1.攝取足夠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C及植化素。」2.以富含魚油的魚類如鯖魚、秋刀魚、鮭魚…等,或是雞蛋取代紅肉如牛肉,以及加工肉食品如培根、貢丸。3.以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及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類,取代高飽和脂肪酸油脂如椰子油、棕櫚油、奶油以及豬油。4.以全榖雜糧類為主要澱粉來源,並減少甜食攝取,如十穀、糙米、地瓜、玉米、燕麥等食物來取代精緻型澱粉如白飯、麵包、麵條、糕點等。5.每天適量攝取乳製品,特別是發酵乳製品,如優格與天然起司。6.每天足夠水分攝取,建議攝取量約為30~40ML乘以每公斤體重。另外也加強以下特定營養素:1.維生素D 研究發現維生素D可與新冠病毒接受體相互作用,阻擋新冠病毒結合,同時維生素D可以通過破壞體內的病毒附著來幫助保護肺部。:常見食物來源為蛋黃、沙丁魚、鮪魚、曬乾香菇。2.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皆具抗發炎特性,研究發現可能對治療新冠肺炎和呼吸道感染有幫助,且維生素A可減少發炎炎症和氧化反應,增強免疫反應,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常見食物來源為肝臟、紅蘿蔔、地瓜、胡蘿蔔、南瓜、菠菜。3.鋅研究發現鋅缺乏與新冠肺炎感染風險增加和預後較差有關,鋅可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並降低ACE2受體的活性(ACE2受體是新型冠狀病毒的靶標攻擊目標),還可以保護肺組織的健康,且鋅為具有抗發炎特性的必需礦物質,可能有益於新冠肺炎患者。常見食物來源為海鮮、牡蠣、黑巧克力、南瓜籽。4.Omega-3脂肪酸Omega-3多不飽和脂肪可以降低體內發炎反應和新冠肺炎中產生“細胞因子風暴”的可能性(一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且另一個潛在好處還能改善確診者的情緒、焦慮和抑鬱方面的作用。常見食物來源為鯖魚、秋刀魚、柳葉魚、鮭魚、鱈魚。5.維生素C 研究發現給予新冠肺炎患者服用維生素C可能有助於在疾病過程中恢復和改善,維生素C為一種抗氧化維生素,可增加免疫健康及降低患肺炎的風險。常見食物來源為芭樂、奇異果、彩椒、花椰菜、香椿。林怡妏說,現代人因工作及飲食模式多為外食,或有食物購買、烹飪上的困難,適度使用營養品輔助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因每個人身體狀況及營養素缺法不盡相同,建議可以諮詢專業人員後再進行補充會比較安心且安全。
「下次冠狀病毒大流行可能來自老鼠」 研究:牠們染病後無症狀
新冠肺炎持續於全球範圍流行,近期更傳出動物感染新冠病毒消息,令科學家擔憂病毒可能在動物身上發生突變後,又重新傳染給人類,其中最令人擔憂的就屬老鼠這類嚙齒類動物。美國紐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莫那辛格(Mona Singh)就發表最新研究指出,嚙齒類動物過去有可能反覆感染冠狀病毒,導致病毒在牠們身上出現異變,這意味著「下一個類似COVID-19疫情很可能就來自老鼠」。根據莫那辛格教授研究團隊近日發表於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計算生物學》(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的研究,顯示嚙齒類動物自古以來就反覆交互感染冠狀病毒,使得牠們獲得某種對冠狀病毒的耐受性和抵抗力,同時也增加病毒株對現有藥物的抗藥性,「一些現代囓齒動物物種類可能是類SARS冠狀病毒的無症狀帶原者,其中可能包括一些目前尚未被發現的病毒」。研究指出,冠狀病毒是由ACE2受體進入人體細胞,而分析嚙齒動物細胞ACE2受體,發現其受體上的氨基酸序列呈現多樣變化,顯示該物種在進化過程中反覆接觸類SARS冠狀病毒,嚙齒動物因此對冠狀病毒產生一定程度的耐受性。然而,大多靈長類動物對冠狀病毒幾乎沒有適應性,這也代表嚙齒動物可能會成為一個病毒庫,雖然嚙齒動物攜帶病毒一事早有所聞,但由於近2年新冠肺炎肆虐,此研究也引起相關單位重視。
星品味3/為福音戰士撒30萬當狂粉 羅小白和老公搶限量商品不手軟
羅小白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超級粉絲,看過她演出的人就知道,她有一套紫配綠的鼓,完全就是按照福音戰士的配色打造;老公曾送她一個福音戰士的保溫瓶,某次她在街頭表演時不慎遺失,現在想起來還是超級心疼。福音戰士爆米花桶:3980元日幣(1300台幣)(圖/莊立人攝)Reno ACE2 新世紀福音戰士限定版(全球限量一萬台):人民幣 4399元(台幣約 18500元)(圖/莊立人攝)福音戰士耳機5990元(圖/莊立人攝)說到「入坑」緣由,羅小白興奮分享:「我5、6年前在大陸演出,有一次在飯店看到福音戰士的動畫,立刻吸引了我,因為男主角超級負面、廢到爆炸,跟以往的漫畫人物設定很不一樣。」身為基督教徒,福音戰士以宗教元素作為象徵,也十分吸引羅小白,直呼「世界觀超酷」。刮鬍刀日本限定整套1980元(圖/莊立人攝)哥吉拉爆米花桶(全球限量5000個):1600元(圖/莊立人攝)她從5年前開始蒐集相關周邊商品,最特別的是哥吉拉和福音戰士聯名的爆米花桶,這可是她和老公去日本環球影城搶到的,全球限量五千隻,一天限量販售一百隻,「真的太搶手了,我們一進去園區第一件事就是衝去排隊買它。」模型約1300-2500元一支(圖/莊立人攝)鐵盒旗子相加600元(圖/莊立人攝)枕頭500元(圖/莊立人攝)而她最寶貴的戰利品,則是老公送的福音戰士款無線藍牙耳機,「他知道我很喜歡就買來送我,大約近六千元,我一拿到就把自己的蘋果耳機賣掉,這一副福音戰士的我不敢弄丟。」另外還有一件她的寶貴珍藏,是全球限量一萬支的福音戰士手機,幾乎捨不得用。當然,最讓她得意的是自己訂做的一套福音戰士配色鼓,「大約要十萬元,而這幾年下來,收藏陸陸續續也花了二十萬,我有克制自己不要花太多。」EVA 新世紀福音戰士X Aape 限量聯名Tee 2,399元(圖/莊立人攝)說起自己的收藏,羅小白說了很多故事也笑得很開心。(圖/莊立人攝)
新冠舌頭分3種!皮膚科醫揭孩童染疫「舌頭特徵」
新北市幼兒園爆發新冠肺炎群聚感染,讓無數父母都相當擔心,深怕孩子不懂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延誤病情或增加傳染危險。皮膚科醫師蔡逸姍對此指出,孩童感染後會有像感冒般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之外,若觀察孩子的舌頭有特殊「草莓舌、地圖舌、變腫大」等狀態時,也應特別注意。蔡逸姍醫師指出,根據今年一份發布在英國皮膚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針對超過6百位輕度到中度新冠肺炎患者的觀察後,發現有25%比例有口腔病灶,其中多數為舌頭發炎、紅腫,或如形成地圖般的紅斑(地圖舌)、舌頭呈點點狀的草莓舌,若出現這些表徵都應提高警覺,謹慎注意。感染新冠病毒,約有4分之1的患者會出現口腔病灶,像是舌頭變紅、變腫、出現紅斑或是點狀草莓舌。(圖/翻攝自youtube/京硯聯合診所整形外科 / 皮膚科)地圖舌。(圖/pixabay)蔡逸姍醫師強調,除了地圖舌、草莓舌,也可能出現「巨舌」,指的是染逸後患者即使已經病情好轉,卻可能出現舌頭腫大的後遺症。蔡逸姍更以美國一名46歲男性病患案例來解釋,無法講話、喝水、進食,後來甚至需要進行手術才能緩解巨舌症狀,恢復正常生活。蔡逸姍指出,部分新冠肺炎患者會出現口腔表徵,研判是因為冠狀病毒必須跟人體細胞的ACE2接受器結合才能運作,因為ACE2是細胞膜表面受體,作用在於穩定血壓與內分泌等功能,冠狀病毒須結合ACE2受體,才能到細胞內部。而舌頭上就有大量的ACE2受體,因此舌頭容易出現染疫後的外顯症狀,可以結合其他呼吸道等症狀,列入觀察重點。感染新冠病毒,約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會出現口腔病灶,像是舌頭變紅、變腫、出現紅斑或是點狀草莓舌。(圖/翻攝自臉書/皮膚科蔡逸姍醫師)醫師也提醒,會造成舌頭變化的疾病,除了新冠病毒之外,在幼兒還有川崎氏症、猩紅熱和金黃葡萄球菌感染毒性休克症候群等等。只要觀察到孩子的舌頭有異常狀態,最好盡快就醫確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不至於造成太嚴重的後果。
疫苗陸續抵台!施打年齡下修 醫界疾呼:長者應盡早施打第2劑
近來AZ及BNT疫苗陸續抵台,目前疫情指揮中心以施打第一劑,增加疫苗覆蓋率為政策目標,施打年齡亦不斷下修,不過,學者引述英國研究指出,未染疫長者接種單劑疫苗的抗體持續力不長,恐不足以因應病毒入侵,呼籲第2劑的施打除醫護、防疫人員外,也應以長者為優先。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急診醫學科主任賴昭智昨於「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享英國疫苗研究,其中一項研究即對14家長照機構施打單劑BNT、AZ疫苗的醫護及住民進行分析,其中94人未曾染疫、30人曾染疫。研究發現,同樣都是打第一劑疫苗,94名未曾感染者測得IgG抗體濃度隨年齡升高而下降,但在曾感染者身上,卻沒有出現下降的情形,與自然感染免疫力較高有關,而不同的變異株皆可觀察到這個狀況。賴昭智指出,由於國內多數長者都是在未感染的前提下接種疫苗,只接種單劑的長者抗體濃度持續不長,抑制ACE2結合的能力將受影響,恐不足以應付病毒入侵,建議未感染的年長族群,應盡早接受第2劑疫苗的施打。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也呼籲,待第1劑疫苗接種到一定程度,第2劑疫苗的開打除醫護、防疫人員外,應以長者為優先。另外,南非近期發現新變異株C.1.2.,短短3個月就擴散至非洲、歐洲、亞洲7國,且變異位點多。所幸尚未在台灣檢出。公衛學者范僑芸說,該變異株今年上半年在南非的佔比為0.3%,但7、8月則升至2.1%,具有很高的替代率,是個警訊。陳秀熙表示,C.1.2.的出現,暗示了新冠病毒的突變速率越來越快,位點置換從一年24次增至26~27次。每多一個置換點,對病毒的傳播力、疫苗的影響相當大,不可輕忽,不管是高疫情、低疫情區域,利用基因檢測了解流行趨勢非常重要。
治療寄生蟲藥物「伊維菌素」可望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 陳昌明教授:呼籲政府召開專家會議討論
在台灣因為疫情嚴峻,又陷入疫苗嚴重短缺的困境下,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教授在大量閱讀全球使用伊維菌素治療新冠肺炎的報告,以及最近一期的《美國治療學雜誌》期刊報告指出,「全球立即使用伊維菌素(ivermectin)將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他建議政府應該儘速推動臨床試驗或召開專家會議,評估這個藥物對新冠肺炎的預防與治療效果。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為此,發表文章闡述一種治療寄生蟲藥物的「伊維菌素」,陸續用於印度、巴西與秘魯的治療情況,並將期刊題為《Review of the Emerging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e Efficacy ofIvermectin in th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的評審報告,發現接受伊維菌素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恢復時間和病毒清除率大幅改善,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介紹給本刊讀者。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圖/陳昌明提供)以下為陳昌明教授說明的全文。新冠病毒(COVID 19)自2020年起肆虐全球,各國政府無不想盡辦法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許多科學家也全力投入研究,研發對抗新冠病毒的藥物。自從2003年SARS疫災發生後,國際對於抗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究一直持續著。其中有一個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得到特別的關注。這是一種治療寄生蟲的藥物,過去在治療許多惡名昭彰的疾病(例如河盲症、眼絲蟲症等等)獲得重大的醫學成就,兩位藥物發明者也於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科學家發現這個藥物也可以殺滅SARS等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爆發後,澳洲的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證實伊維菌素可以有效滅除新冠病毒,但是它的臨床療效則尚未被證實。當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許多貧窮國家時,面對資源嚴重匱乏的情況,這些國家別無選擇的直接將伊維菌素用於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富有的國家則因為種種法規的限制,無法隨意使用這個尚未經過臨床試驗證實抗病毒療效的藥物。伊維菌素對抗新冠肺炎的臨床運用就從南美洲與中東地區開始。漸漸的,許多臨床個案報告,小型到中型的臨床試驗,小型到中型的預防性給藥,到大規模的預防性給藥的研究報告逐一被發表。許多學者與民間團體開始注意到伊維菌素在這場抗疫戰爭中的角色,並且要求各國政府與WHO開放伊維菌素在新冠肺炎的預防與治療上。這些發表的文獻作者集中在第三世界的國家,可信度難免受到西方進步國家的質疑,伊維菌素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上一直沒有得到美國、歐盟與WHO的背書同意。然而,今年四月起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竟為伊維菌素的臨床價值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舞台。印度正持續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自然實驗,不同的邦(省)對於是否大規模發放伊維菌素給所有成年(18歲以上)民眾作為防疫的重要措施,持不同看法。印度醫學科學家學院強烈支持這種做法,並提出建議的臨床劑量與服用日數;然而持反對意見的人也不少,其中包括一位印度的WHO首席科學家。這導致各邦各自為政,疫情也隨之發生極為不同的變動。從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大規模施用伊維菌素的邦,疫情呈現大幅度的改善,德里的感染個案在這期間內銳減9成以上。在禁止推動伊維菌素政策的泰米爾納德邦,疫情則呈現持續擴散,甚至染疫個案成長超過三倍。這極大的差異除了使用伊維菌素以外,無法用任何其他的因素來解釋。類似的情況去年也發生在南美洲的巴西與秘魯,一些地方政府推動廣發伊維菌素來控制疫情後,個案發生率與死亡率快速下降,沒有推動這項政策的地區則是疫情持續擴散。這已經被紀錄並且發表在國際期刊。雙盲、隨機分組、控制研究條件的臨床試驗(double blind RCT)一直是被科學家們認為是檢驗真理的最佳(或是唯一)方法。但是我相信,這場在印度發生的自然實驗在未來將會帶給我們全新的智慧與理解。最近一期的《美國治療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期刊上,有一份經過包括三名美國政府高級科學家在內的醫學專家評審(peer review)過的報告指出,全球立即使用伊維菌素將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題為《Review of the Emerging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e Efficacy ofIvermectin in th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的評審報告,全面審查來自臨床、體外、動物和全球相關研究的可用數據,並且將專家評審過的臨床資料進行彙萃分析。他們發現接受伊維菌素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恢復時間和病毒清除率大幅改善,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在藥理上,這個藥物有許多抑制新冠病毒的機轉。例如,新冠病毒表面的棘蛋白可以和人體的ACE2受體結合(這好比是病毒入侵細胞的大門)藉此侵入人體,而伊維菌素可以和病毒的S1棘蛋白受體結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結合,改變「病毒打開細胞的鑰匙」讓新冠病毒不得其門而入,如此可以產生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其次,新冠肺炎病毒是透過特定的核糖核酸聚合酶進行複製,而伊維菌素可以抑制這個酶,進而阻止病毒複製,如此即可產生治療效果。雖然美國、歐盟和世衛組織都尚未核准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但是《美國治療學雜誌》這篇論文發表以後,情況可能會改變;然而,有了這款已在1996年失去專利的學名藥後,損失慘重的將是其他抗病毒治療藥廠與疫苗製造廠商。同時也令人擔心,這些廠商背後龐大的商業與政治利益很可能會反對或設法拖延伊維菌素的臨床與公共衛生使用,因此呼籲媒體與正直的政治家應該出聲協助,加速推動。該論文最後提到,「英國實證醫學諮詢團體」與「伊維菌素推薦發展委員會」於近期審查依維菌素相關研究文獻與臨床證據後,確認此藥物增加新冠肺患者存活的證據強烈,並且建議無條件開放使用,以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此外,也有許多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在疫情嚴重的地區,每個月服用兩天至四天的伊維菌素,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竟然與注射疫苗的效果相當,而且是立即有效,這在目前疫苗極度短缺的台灣,無疑是大好消息。因此,呼籲政府應該考慮儘快召開專家會議,將伊維菌素列入治療指引,並且考慮導入疫情熱區作為預防感染的處方,藉以解決我國疫苗嚴重不足的困境,降低個案死亡率,並使我國疫情獲得迅速與有效的控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疫情爆發至今,國內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有411人病逝。這也是今天說明此案的原因,希望政府能夠儘快撥出一點時間,來討論與評估伊維菌素是否能夠在台灣成為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的用藥。希望在有足夠疫苗供給前,有機會拯救更多寶貴的生命。陳昌明部定教授小檔案現職: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兼任教授臺北榮總特約研究主治醫師台灣腦中風學會常務監事經歷: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臺北榮總經營)院長、副院長臺北榮總腦血管科主任臺北榮總腦中風暨腦血管疾病中心主任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總醫師、住院醫師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中心住院醫師、研究員學歷:陽明大學醫學系 醫學士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衛碩士
德國新冠肺炎死亡率超低!原因竟是愛吃酸白菜 專家:腸胃健康是關鍵
台灣本土疫情嚴峻,因疫死亡人數節節攀升讓民眾人心惶惶,有專家引用研究報告指出,新冠肺炎致死率竟然與「腸胃健康」有關係!因為冠狀病毒會經由ACE2(細胞膜的受體)進入細胞繁殖,而腸道是重要通道之一,因此腸道中的益生箘可以供應身體營養、壓制細菌,為免疫力加分。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國外曾報導,位於法國邊境的弗萊堡歐洲機場,服務瑞士巴塞爾、德國弗萊堡和法國米盧斯,附近曾經爆發新冠肺炎,但3國的死亡率卻有相當大的差異,法國每百萬人就有935人死亡、瑞士每百萬人僅25死,而德國每百萬人只有3例死亡。就有研究指出,德國人愛吃「德國酸菜」,很可能是降低死亡率的原因。不只如此,《英國醫學期刊》出版的期刊《腸胃》也刊登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確診者」與「非感染者」的糞便箘相差異很大;鄭乃源指出,冠狀病毒會藉由ACE2進入細胞,而腸胃是其重要通道,若是腸胃有充足的益生箘,不只能夠為身體提供營養、抑制細菌,還能夠提升免疫力。鄭乃源建議,疫情期間多吃蔬果有益無害,也鼓勵民眾可多吃泡菜、酸菜等發酵品,還有無糖優格、優酪乳等,同時多攝取高麗菜、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富含如蘿蔔硫素等有機硫化物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對於腸胃生態幫助很大,也能夠提升免疫力。
新冠肺炎不乏猝死者 重症醫曝:「快樂缺氧」是死神慣用手法
全台本土疫情連續10天都破百例,近日更出現死亡案例,其中還有猝死在家的個案。重症醫師黃軒對此表示,其實在國外確診者猝死的案例很常見,國外媒體替這種現象取名為「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這波猛烈疫情造成的死亡案例有許多都是中高齡長者,且有不少人都有慢性病史。黃軒在臉書發文提到,新冠病毒會影響人類肺部功能,國外則建議這些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在沒有明顯症狀出現時,待在家中自我隔離。當有些患者想就醫時就遲了,因此在家中不幸死亡。黃軒指出,很多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若是合併成隱形缺氧,症狀通常都會讓醫師感到很驚訝,由於這些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初期心臟功能仍有將血液輸送到身體末梢的能力,但隨著新冠病毒入侵,會讓身體慢慢缺氧,患者初期不會感到呼吸困難,直到部分患者逐漸感到胸悶和難以呼吸後,就已是「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病情就會迅速惡化。至於隱形缺氧如何形成,黃軒解釋,附著在細胞膜表面的受體蛋白「ACE2」上入侵細胞,而肺臟和肺泡上有非常多的ACE2。一旦COVID-19病毒侵犯細胞達到一定數量,人體免疫反應和病毒之間的大戰就會造成許多肺泡破壞。這可能會阻礙氧氣從肺泡進入血液的通道,如果病人體力很好,心臟夠強,可以用肌肉多作幾次的呼吸急促代償,可以多吸一點氧分子,二氧化碳也可以較快從血液進入肺臟、排出體外,因此較不受影響。隱形缺氧正在發生時,也就難以察覺。黃軒進一步解釋,新冠肺炎會讓人類肺部氧氣移動與血流不協調(V/Q mismatch),通常血管會收縮,讓血液盡量流入肺臟中充滿氣體的部位載運氧氣,減少缺氧部位的血流。但新冠患者這套保衛機制可能會失常,使得更多血液流向肺臟受損的部位,反而較少血液流經健康部位,所以隱形缺氧發生,難以察覺。換言之,很多「病者本身,是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判斷自己是不是要去看醫生」的,一直吸不到氣、昏迷、臉色變黑....這些會造成很多在家突然猝死的病例一直在上昇,有些是死後才知道,原來這些都是COVID-19病毒造成的,但一切往往都來不及了。有時候,有些人只是正在「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而這一切只是死神的慣用手法,連病人本身也不知道,他快要死了,更何況沒有受訓重症醫療訓練過的家人呢。
雙病毒作祟1/威力驚人!流感新冠同時感染 感染權威:傳染力暴增2.5倍
9月初南韓爆發同時感染流感、新冠肺炎,成為亞洲首宗雙重感染的案例,南韓因此一改先前認為沒必要接種流感疫苗的態度,將接種對象擴大到1900萬人,並提供18歲以下、62歲以上民眾以及孕婦免費接種,其餘則以慢性病患者優先接種。中國大陸武漢同濟醫院也進行回溯性調查,發現307位新冠肺炎患者中,超過5成同時罹患流感,其中A型流感佔49.8%、B型流感佔7.5%,B型流感比例雖低,但病情較嚴重,3成會有病況惡化的現象。今年9月初,南韓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長鄭銀敬承認有患者同時感染流感、新冠病毒,成為亞洲首宗雙重感染案例。(圖/翻攝自韓國紐斯頻通訊社臉書)世界各國也意識到流感疫苗的重要性,根據義大利近期發表的醫學論文指出,65歲以上成人若不曾接種流感疫苗,罹患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就會增加;巴西研究指出,近10萬名新冠肺炎確診者中,若有接種流感疫苗,住院需求降低8%、呼吸器需求降低18%,諸多數據都顯示流感與新冠肺炎息息相關。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不只如此,罹患流感之後,將會使新冠肺炎的傳染力提升2.5倍!」根據德、法針對歐洲四國進行的研究顯示,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有能力傳染2個人,但如果同時罹患流感,傳染能力會增加2.5倍。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表示,同時罹患流感及新冠肺炎,傳染力會增強2.5倍。(圖/王永泰攝)黃立民說,關鍵就在於人體的ACE2受體,這是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的大門,如果先罹患流感,ACE2受體就會大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接著感染新冠病毒,由於大門變多了,所以進入人體的病毒量就更多,雙重感染者也更容易傳染別人。
2天前辯論今確診!川普「無罩」口水恐噴5公尺 醫曝:拜登危險了
美國總統川普今宣布確診新冠肺炎,外界關注前幾天的總統大選辯論恐令對手拜登深陷染疫風險。感染科醫師表示,新冠肺炎在發病的前2天就具傳染力,而辯論會也恰好發生在2天前,川普雖然年紀大,但說話中氣十足,在憤怒的交鋒之下,飛沫噴射的距離恐怕也有4、5公尺,拜登和主持人都相當危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川普、拜登所處的辯論場合為密閉空間,兩人都沒戴口罩,一般來說,飛沫的正常噴射距離約有2公尺左右,但人在憤怒的時候,噴出來的飛沫會比較遠。黃高彬表示,川普雖然已經有70幾歲,但不知道他的肺活量如何,以川普說話中氣十足的狀況來看,噴出來的飛沫可能會比較遠,大概4、5公尺都有可能。川普、拜登、主持人在辯論會上的距離呈三角形,主持人介於兩人之間,黃高彬坦言,拜登和主持人都很危險,且拜登已經78歲,抵抗力較弱,體內的ACE2較多,感染風險更高,拜登恐怕也需要做做檢測。黃高彬表示,新冠肺炎在發病前2天就具傳染力,假如川普沒有症狀,病毒量或許不高,情況就會樂觀一點,但若有症狀出現,出現症狀的當日傳染風險最高。如今必須高度關注的,就是川普有沒有發病了。
北京再爆本土病例 中國疾控中心:魚沒有肺不可能染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近日北京疫情又再度爆發本土病例,被視為疫情來源地之一的新發地批發市場的鮭魚等水產品,被當地衛生單位檢測出新冠病毒,導致民眾恐慌。但中國疾控中心專家於1日再次表示,魚類因為沒有「肺」,所以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迄今為止也還沒有發現通過魚類傳播給人類的傳染性疾病。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曾於記者會上表示,鮭魚因為沒有肺部組織,應該不會感染新冠肺炎,所以研判可能是鮭魚輸出國的處理人員,在處理過程中造成魚的表面被汙染。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表示,這些被檢測出病毒的水產品是被「汙染」而非「感染」,水產品在捕撈、宰殺、運輸、銷售、加工的各個環節中,均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但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到魚類。武桂珍進一步分析指出,病毒感染宿主需要有細胞受體,然而魚的細胞卻沒有與人類細胞相同的受體。新冠病毒只會感染哺乳類動物,其病理影響主要集中在肺部。但魚沒有肺,魚及其它的海鮮,屬於低等的非哺乳類動物,儘管也有ACE2受體,但是完全不一樣。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冠狀病毒演化到習慣哺乳類細胞,甚至與哺乳類細胞幾乎一致,魚類蛋白質和哺乳類差異極大,以往曾有魚類冠狀病毒先例,認為即使病毒突變,也不會找上缺乏生長所需蛋白質的生物。
「新冠病毒將成常態!」 生技業者搶攻病毒感染研究計畫
創源生技(4160)去年擴展基因檢測範疇,帶動業績再創歷年新高,2019年整體營收較前一年成長13%,雖有新冠肺炎衝擊,1~2月營收又較去年同期成長11%。執行長蔡政憲博士表示,創源初步導入流感易感性檢測項目,隨著疫情發展,健康意識飆升,該項創舉引起市場高度共鳴;另外,在疫情爆發第一時間,即時提出多項幫助新冠肺炎新藥開發主題,獲國家級研究單位與醫學中心重用。因應未來病毒威脅將成常態化,創源在醫界專家指導下,進一步投入5年流感與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研究計畫,持續擴增疾病感染防護能量,涵蓋從呼吸道病毒感染預防到病程管理服務。另一方面,透過提供科學資訊平台,創源在第一時間站上防疫前線,不僅幫助研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對肺部組織感染途徑與傷害,以及入侵人體的主要受體-ACE2於各組織之基因表現判讀;同時供應多種主題藥物應用開發平台,如AI藥物合成設計路徑分析、老藥新用和中草藥抗病毒篩選、流感病毒新藥篩選等,藉由賦能平台加快國內藥物研究速度。創源於2018年積極開創遠距服務系統,2019年將數位轉型列為企業主要經營計畫之一,成立數位發展專業團隊,策略性的升級服務平台,規劃從採檢到報告查詢全程數位化,適逢疫情所需,數位轉型再度受到醫療院所和保健單位響應支持,未來將進一步開發資訊串接,整合產業鏈資源,策劃集團一站式服務平台,為消費者建立完善的遠端醫療保健網絡,預計帶動整體服務銷量再創新高。
長庚找到「關鍵抗體」 有望抑制新冠病毒入侵人體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台灣醫療團隊就投入相關研究,7日傳出好消息,由長庚大學、長庚醫院與中研院研究員馬徹、國防部預防醫學研究所和牛津大學組成的合作團隊,經過2個半月時間,終於成功分離出22種新冠肺炎的病毒株,並取得病毒全基因序列;另外,研究團隊也成功從3個病人身上的B細胞中找到25株抗體,有望進一步開發快篩試劑和治療藥物。據《中央社》報導,這些病毒株來自世界各國,長庚與跨國團隊合作成果,將可進一步作為檢驗試劑或抗病毒治療的材料,防治新冠肺炎。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黃冠穎醫師也指出,B細胞是人體製造抗體的唯一免疫細胞,因此研究團隊從3位病人的B細胞中,找到25株抗體。其中,有13株可結合新型冠狀病毒表面突刺蛋白質(S)的人類單株抗體,以及12株可結合新型冠狀病毒核蛋白質(N)的人類單株抗體,透過這些可結合病毒的單株抗體,可開發快篩或治療試劑。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發現其中有1株結合突刺蛋白質(S)的單株抗體,可與病毒抗原競爭冠狀病毒細胞受體(ACE2),有機會可以抑制病毒進入人體。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施信如教授指出,這株結合突刺蛋白質(S)的單株抗體可阻止病毒侵入人體細胞,避免病毒在人體內複製繁殖,若未來在人體試驗有效時,就可作為治療及預防新冠肺炎的感染。長庚團隊表示,這個少數擁有完善病毒庫、首先設立對抗新冠肺炎人類單株抗體庫的團隊,後續將配合政府結合國內其他醫院共同實做臨床驗證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