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億
」 電價 台電童子賢火力全開「擔心缺電很low」 力挺核電是綠能盟友不該被打壓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28日參加活動時,再度火力全開,提到台灣的老百姓還在擔心缺電,「是很low level的困擾」,像是低收入的開發中國家在掙扎、整個社會在原地打轉,政府應該要拿定主意,提供低碳、高品質與穩定的電力,才能確保台積電等護國神山的競爭力,火力發電是不負責任的發電方式;他也透露和碩的綠電使用已倍增到46%,電子五哥們也都很努力,已提升到20到45%不等,台灣能源問題還要注意電網與人才培育。童子賢近期參加許多公開活動,再度擔起核綠攜手的傳教士身分。他在28日參加鏡周刊舉辦的2024碳權交易元年高峰論壇時表示,台電其實一年虧5800億元時,有2千億元是躲在中油裡,能源發展基金也因此被掏空,這對台灣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電力成本就是國家成本,如果台灣努力發展綠色產業,卻只是賺自己人的錢、沒有增值與出口的能力,其實就是內耗,就像麻將桌上,錢從這個口袋、轉放到別人口袋而已。童子賢表示,台灣要做2025非核家園,這理想很好、困難很多,大家像無頭蒼蠅,到處在找解決方法,但RE100好高騖遠,美國現在提倡的是無碳能源計畫。很多人提到核廢料問題,但這可先放在核電廠,等待未來科學進展、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不需要自己嚇自己,自己的垃圾自己收,才是負責任的方法,火力發電才是不負責任的,生產出來的二氧化碳就往大氣排放,代價就是國民的健康。「一直打壓某一個領域多年,人才會跑光光,等到有一年想起來要用的時候,發現沒有人了,要怎麼辦呢」,童子賢表示,台灣不該放棄任何一度不排碳的電,包括氫能、地熱、潮汐發電等都需要持續研究,核融合是未來的夢想,但台灣核工系沒人讀,我們就會離這個目標更遙遠,目前對抗地球暖化才是重中之重,核電不是敵人,是綠能的盟友。
英國首富「身價近5800億」太神祕 連公司櫃檯也不知道他
說到英國首富你會想起誰?一位身價高達143億英鎊(約新台幣5778億元)的富豪普拉特(Michael Platt),現年56歲,平常行事神祕又低調,就連公司總部的櫃台接待人員都沒有聽說過他,但在實際上,他的財富遠超身家161億美元(約新台幣5235億元)、英國排名第2的石化大亨拉特克里夫(Jim Ratcliffe)。根據外媒《太陽報》(The Sun)、《每日星報》(Daily Star)的報導,普拉特在2000年創立了目前歐洲第3大的對沖基金公司BlueCrest,地點位在倫敦鬧區維多利亞地鐵站旁,但神奇的是,櫃檯接待人員只知道公司在8樓,卻無法喊出老闆的名字。普拉特最後一次公開露面已經是10年前,是為了宣傳他所贊助的藝術展;而他本人從不回覆電子郵件,採用的投資策略與線上大多數避險基金公司作法大不相同,BlueCrest主要為普拉特本人、合夥人及員工服務,沒有外部客戶,而據該公司前基金經理人所述,公司基本上都只有1位客戶,就是普拉特本人。雖然他太過低調,極力保護著自己的隱私,更討厭自己經常出現在報紙的富豪榜上,但普拉特卻也曾被拍到在紐約搭乘計程車時,向司機自誇「我是全球金融界賺最多錢的人」,而當行車紀錄器影片被電視台曝光後,甚至引起了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前來調查。後來,即使普拉特稱自己只是與朋友喝酒後的發言,監管單位仍向他的公司開罰1.7億美元(約新台幣55億元)罰款,創下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對單一對沖基金公司開罰的最高紀錄。
電價漲反跳電? 經部次長指因花蓮地震台電澄清
立委賴士葆質疑,電價才剛剛調漲,但前天(15日)台灣北部就傳出差點要大跳電,若非企業界工業用戶緊急配合發電,早已限電,但昨日桃園又有三萬戶停電,就算用全民納稅錢,幫助台電資本額從3300億、提高到5800億,再加上現在才四月份、還不算很熱,他很擔心到了七月份盛夏時節,台電要怎麼辦?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則表示,桃園停電與日前花蓮大地震有關,面對一臉不可置信、批評「又要推給花蓮和平電廠」的賴士葆,台電專案總經理徐國隆說明,桃園大停電是因為電纜故障所致,再加上饋線斷線所致。但對於「今天還會不會停電的問題」,他停了一下後表示,全台的饋線有一萬多條,如果饋線出問題,不敢保證,台電會繼續檢討,也讓賴士葆不滿,給了台電那麼多錢,還不敢保證不會停電。賴士葆追問,核三廠二號機今年就會除役,台電有何準備?陳正祺則說,那不是除役是「停機」,至於「停機」後是否還可以隨時開機的問題,能源署官員表示,核三廠機組是因為運轉執照時間到期,進入停機狀態。賴士葆追問那何時能繼續運轉?能源署表示「要看執照」,而且申請再運轉執照的時間「已經過期」,賴士葆又不可置信的問「都沒人想申請延長執照」?所以民眾給台電這麼多錢,結果官員都沒人想申請延長核三廠機組執照延長、放任民眾每天提心吊膽怕停電?賴士葆說,核二核三如果可以延役,10年能替國家節省(賺)一兆以上,錯誤能源政策比貪污還可怕,陳正祺則沒有接話,只是靜靜的聽立委講。桃園市藝文特區昨天晚間7045戶大停電,一天下來,包含中壢區、大園區累計上萬戶停電,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指出,民進黨過去八年能源政策「上樑不正下樑歪」,導致台電財務吃緊,電力基礎設施維修不到位,呼籲即將上任的總統賴清德開闊心胸重新檢討能源政策。
寄核電救電價? 藍原擬推核三延役傳遭綠激怒轉觀望
電價審議會2今天下午召開,決定四月份新電價,據了解,政院雖補貼千億元給台電,但電價還是得漲,原本凍漲的民生用電也逃不掉,平均漲幅約11%,每月電費增21元,影響1250萬戶,用電超大戶將漲價25%。在野立委強烈質疑,國際能源價格已經回到俄烏戰爭開戰前的水準,政府還提供台電補貼,但民生工業用電仍要漲,就是因為台電花大錢買綠電,卻堅決緊抱民進黨神主牌「非核家園」,拒絕接受國際趨勢,就要排斥核電。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在立院答詢時曾表示,核三廠一號機今年七月使用執照到期、二號機明年到期,核三廠如果要延役,就必須在到期前完成修法,若不能完成修法,就依法除役。他還說,台電沒任何成見,一切尊重新政府政策走向以及國會決定。賴清德準總統上任後是否會繼續緊抱民進黨「非核家園」神主牌,外界目前無從得知。不過,藍憂電價大漲傷民生,新科立委已先忙著替「核三延役」找出路。據了解,藍委林思銘、王鴻薇以及立委賴士葆都已表態修法,並提出修法,讓核二、核三廠延役。其中國民黨團副書記長林思銘領銜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明訂不再設定核電廠延役申請期限的修正案,更已搶先完成一讀,就等經濟委員會召委排審。但藍營原本將該案列為優先法案的立場,近期卻悄悄轉變。不僅該案沒有列入國民黨團的優先法案名單,而且經濟委員會藍營召委何時會排也改為「未定」。據了解,原因出自黨團內有異聲,質疑該法是為綠營解套,綠營不感謝國民黨就算了,還策動親綠團體及側翼痛批藍營「擁抱核能」。既然如此,國民黨為何還要傻傻的推核三延役,不妨讓執政黨自行面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19日前往新北市府門口召開記者會,痛批藍委替老舊核電開後門解套,將使新北市民承擔老舊核電的高風險及核廢威脅,要求新北市長侯友宜與64位新北市議員簽署「反對老舊核電廠延役」,主張政治人物不分政黨「跳脫意識型態的爭辯,共同反對核電延役」,捍衛新北市民安全。據了解,反核團體當日抗議的人數雖不多,但卻更激怒部份雙北市立委,私下建議黨團,除非民進黨釋出善意,否則強烈反對經濟委員會排入該案審查「不必做濫好人」,就讓核電廠準時除役,讓賴清德準總統深刻感受一下電價大漲的民怨。對此,林思銘受訪時坦言,黨團內部對於經濟委員會是否應該速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讓核二、三廠可以繼續加入發電行列、降低台電虧損,確實有不同意見,也有部份立委直言「不需替執政黨作嫁」,他會尊重黨團討論的共同決定辦理。不過,他也說,若以個人立場發言,身為在野黨立委,明明看到電價大漲、台電虧損的根源所在,卻什麼事也不做也不好。 他套用反核團體的說法「政治人物應不分政黨、跳脫意識型態爭辯」,共同思考核電延役的必要性,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讓核三比照國際趨勢繼續發電,以免台電虧損繼續無止境擴大,否則受害的仍是民眾。也表示會提案修法延長核電廠期限的賴士葆則表示,大家不要忘記,去年蔡政府就已經在「退稅」時,撥500億給台電,就是直接補貼台電虧損,政府還增資台電1000億,台電資本額已經到5800億之多,結果台電卻還要漲民生用電「一頭牛撥兩層皮」,為何不回到核二、核三延役?畢竟核電發電成本才一塊多元,台電賣電價約四元,每度電還可以賺兩塊左右,民進黨為了虛幻的非核家園就痛恨核電,但核三馬上要面臨除役,真的除役,電價承受得了嗎?立委急著替核三延役修法解套,卻傳出因不滿綠營側翼痛批,傳出對修法的態度轉趨觀望,看看賴政府如何因應電價民怨再說(圖/台電提供)
台電電價不漲、拿不到補助 經濟部長王美花:年底將爆財務危機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將於3月召開,決定4月是否調整電價。經濟部長王美花20日說,台電若無政府補助,或電價不調整,年底就會有財務危機。據了解,經濟部與台電的腹案是在費率會召開前,以爭取行政院補貼1500億元為目標,電價平均漲幅可壓在9%,讓民生用電調幅落在較低的5%到6%之間。王美花昨在立法院受訪表示,電價方案都在規畫中,用電大戶承擔比較多義務,民眾影響則較小,電價仍待費率會審議;這2、3年原物料大漲,台電扮演減緩通膨的角色,已累積不少虧損,若無政府撥補或調漲電價,至今年底台電會有財務危機。行政院去年以總預算挹注1500億元,為台電增資,已被視為增資公股事業的最大規模。行政院去年另在疫後特別預算中也撥款500億元挹注台電,今年度再以總預算挹注1000億元增資。台電周五將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今年度1000億元增資案,如此台電資本額可膨脹到5800億。但台電今年若沒有任何補助,也沒有調漲電價,年底扣掉虧損,資本額估計剩下200億元。只要國際燃料成本稍走高,財務立即「資不抵債」,面臨破產風險。因此,經濟部希望在去年超徵稅收3860億中,財主單位勢必撥款部份、挹注台電。經濟部說,已經在敲主計總處時間,希望趕快確定政府歲計賸餘可撥補金額,希望能有1500億,最少不能小於1000億。由於經濟部設定台電今年度至少要作到零虧損,如果能向行政院要到1500億,依內部估算,4月電價平均漲幅可壓在9%左右,民生用電調幅壓低在5%至6%之間,再把工商業高壓用電調幅拉高到1成多。經濟部說,台電發行公司債已達5000多億,是發行量最大公司,雖說國營事業再發債市場仍會埋單,但企業基分散風險考量,近期參與認購的公司已減少,導致台電發債借錢一途受到限縮,因此爭取補助與調漲電價兩路並行,是不得不作法。國民黨立委林思銘昨則在立法院質詢,政府是否願意重啟核能,補足電力不足危機?行政院長陳建仁表示,台灣沒有電力不足,是因燃料價格太貴,無法充分反映成本,如果核電廠要延役,依法安全調查,最起碼2到4年後才能發電,緩不濟急。
疫後專案貸款爆量錢沒了 10月起利息補貼喊卡
為在疫後助企業振興一把,經濟部4月推出「疫後振興專案貸款」,給予1.595%利息補貼,匡列放款金額6000億,沒想到僅半年就快被搶光,讓經濟部很驚訝。昨急宣布10月起暫停利息補貼,不過高成數保證、2%低利仍會維持到2025年10月前都有。另一個同步推出的「低碳智慧納管專案貸款」,統計申貸4761件,金額逾900億元。中企署表示,當時匡列貸款額度是2000億元,也就是還剩下超過一半,估計利息補貼可以再撐半年,符合低碳化或智慧化轉型工廠可把握時間申貸。疫情期間經濟部就給艱困企業紓困貸款,疫後為給予銜接期,加上全球景氣衰退,小企業及小攤商飽仍受衝擊,今年在疫後條例特別預算中爭取145億元,再推出「疫後振興專案貸款」與「低碳智慧納管專案貸款」2大專案,給予利息補貼、保證成數、低利貸款等。「疫後振興專案貸款」,針對月營業額衰退15%之艱困企業給予優惠貸款,兩類對象一是規模億元以下中小企業,每家最高可核貸3500萬,其次是公司規模5人以下小微企業,最高放款400萬。兩者借款利率都是2.095%,由政府補貼1.595%利息,但設有上限,前者1年55萬,後者2年給12萬元。中企署官員表示,振興貸款匡列貸款總額6000億,也就是政府準備利息補貼的錢有96億元。沒想到上路後申請踴躍,至9月底僅半年,就有6萬5000多家申貸,取得逾5800億元融資。如此只剩不到200億額度,等於貸款利息補貼預算快用罄,因此決定10月起不再補貼利息。對於貸款如此踴躍,中企署官員分析,除利息補貼優惠外,主要是公民營銀行非常積極放貸。因為銀行看到批發、零售等內需動能已經恢復,所以也很願意借錢出去。不過中企署強調,10月起不再提供利息補貼,但由信保基金提供8至10成信用保證、低利率2.095%,原申貸紓困振興貸款事業得借新還舊等條件均維持不變,一直到2025年10月底,企業不用擔心借不到。
台電虧損逾4000億陷破產危機 行政院急拍板1000億增資「10月不漲電價」
台電預估去年至今年底累計虧損超過4000億元,面臨破產危機。行政院周四(24日)拍板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經濟部將公務預算「經濟發展支出」的4342億元中,編列近四分之一,即1000億元用以挹注台電,台電資本額將擴大至5800億元。國際燃料價格居高不下,致使台電去年大虧2675億元,經濟部今年已增資1500億元,疫後特別預算也補貼電價500億元,但台電上半年仍出現1230億元虧損,估算去年和今年加總累虧4675億元,接近台電資本額4800億元,恐瀕臨破產。為持續爭取增資,台電去年底股東臨時會已將額定資本額增加至6000億元。雖然今年4月起電價平均調漲11%,可望減緩台電6虧損,但仍不足以彌補缺口。外界擔心台電如果破產,全民恐要幫忙買單。對此,經濟部將在9月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10月後電價,台電也在6月股東會表態,10月將提報電價續漲方案。不過,行政院長陳建仁7月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評估下半年應該不會再漲電價。行政院已拍板經濟部以公務預算挹注台電1000億元,台電資本額將擴大至5800億元。此外,台電原預計發行500億元的特別股,但公股行庫認股意願低落。知情人士指出,特別股仍在解決台電財務的考量之中,但「不輕易去處理」,如果國際燃料成本增加很多,台電的財務狀況非常危急才會發行。台電原先希望千億元能夠直接打掉虧損,但主計總處認為直接讓台電打掉虧損,恐遭外界批評政府補貼電價,只好讓台電股本繼續擴大。為填補虧損缺口,政院曾討論由國發基金挹注台電200億元,但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強烈反對,認為國發基金設立目的是扶植新創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及國家發展,而非彌平虧損。
明年度國防總體預算達6068億創新高 首艘潛艦原型艦有望9月下水
行政院周四將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蔡英文總統今天表示,明年度國防總體預算,包括基金與特別預算,將達到606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占GDP比率可望達到2.5%。其中陸軍八輪裝步戰鬥車今年底將完成683輛撥交,首批M1A2T戰車也將出廠。第一艘潛艦原型艦,也可望在下個月如期下水。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向蔡英文總統說明「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與會者包括:賴清德副總統、總統府祕書長林佳龍、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央行總裁楊金龍、國防部長邱國正、副主計長陳慧娟、財政部國庫署署長蕭家旗等人。蔡英文表示,明年度總預算中,社福支出金額最高,也增加最多。其中長照總體預算,從2016年,只有54億,到今年647億,明年更會達到876億。少子女化對策的預算,今年首次突破千億,明年更將創下1201億的新高。預算金額次高的是教科文支出。蔡英文表示,由中央投入包括前瞻預算的323億,協助地方在兩年內,完成全國3400多所學校「班班有冷氣」的不可能任務。賴清德副總統之前提議「減免私立大專學雜費每年3萬5千元」的計畫,也編入明年度總預算,預計明年2月的新學期開始實施,219億相關預算全數新增,不排擠既有的教育資源。蔡英文表示,除了護國神山,我們也要孕育護國群山。明年度,整體科技發展預算逼近2千億元,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推動預算也有所成長。而明年度淨零轉型的預算,也將比今年成長45%,達到將近1千億元的規模。臺灣,要在全球追趕「2050淨零排放」的道路上,大步前進。此外,她強調,國防改革也逐步展現成果。陸軍八輪裝步戰鬥車,今年底將完成683輛的撥交,首批M1A2T戰車也將出廠。空軍的勇鷹號高教機已經完成16架交機。F-16A/B型戰機性能提升,今年底將完成全數141架改裝工程。海軍、海巡的國艦國造,到今年底,將交船91艘各式艦艇,而第一艘潛艦原型艦,也可望在下個月如期下水。改善國軍營舍環境總共103案、222棟的「興安專案」計畫,她表示,明年將有豐碩的進度,到明年底,我們預計完成90案,超過6萬名國軍在軍旅生涯中,將有更舒適的生活環境。相較於2016年的3596億元,明年度國防總體預算,包括基金與特別預算,將達到606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占GDP比率也可望達到2.5%。蔡英文強調,臺灣必須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確保國家安全與利益,也爭取更多國際支持。均衡城鄉發展也是重要的施政方向,她說,她剛就任時,整體公共建設預算只有約3000億,今年已經超過5800億,明年將會再成長,達到5886億,其中包含了844億的前瞻預算。此外,政府也逐年增加對地方的協助。明年度統籌稅款及一般性補助款,將成長10%,達到6346億,再加上各部會計畫型的補助,對地方財政挹注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蔡英文表示,在中央的協助下,地方政府的財政也有所好轉。「我們不會讓地方破產,我們一貫的信念是,建設不分黨派,每一個人的故鄉都要照顧」。她說,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是她8年執政最後一本總預算。但蔡英文的執政團隊,仍然一本初衷,謹守財政紀律,建設國家、照顧人民、壯大臺灣。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將提報本周四的行政院會,在行政院通過總預算案後,她要求行政團隊,務必清楚、完整地,向社會說明總預算案的籌編歷程、政府各面向重要的施政規劃,以及政府維持財政穩定的努力。她也希望,在立法院下個會期,朝野政黨能夠善盡監督及審議之責,支持我們的總預算案,為更好的臺灣共同打拚。並強調,我們是民主國家,所有的數據都是公開透明。雖然預算跟財政問題涉及高度專業,繁雜的數據確實容易被誤解,但她希望所有的公眾人物能夠基於事實,善盡查證的責任。而不管是人民的疑問,或是錯誤解讀,執政團隊都要強化溝通說明。
台電「估計虧損4000億」瀕臨破產…恐全民買單 經濟部出手救援了
受到國際燃料價格持續飆漲,加上電價未足額,台灣電力公司(台電)不斷面臨虧損,預計今年底累計虧損近4000億元,快要超越資本額4800億元,假如走到破產的局面,全民恐要幫忙還債。為此,經濟部也做出因應措施了。台電2011年編列的赤字預算為虧損700億,結果才過1年,預估虧損幅度擴大到1000億元,一直到去年虧損2675億元,雖然今年4月電價調漲11%,依舊無法彌補缺口,截至今年6月底,已經虧損1230億元。台電光是去年和今年,就已經虧損4675億元。(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行政院長陳建仁上個月已宣布,10月不會調整電價,掛保證下半年不會缺電,但還是要看國際燃料價格,「我的估計是不會再調」,然而光是去年和今年,台電就已經虧損4675億元,快要吃掉資本額4800億元,恐怕不久就會面臨破產。假如真的破產,民眾每年繳的稅會增加,台電超過1兆2千億元、相當於全國GDP 8%的負債,將由全民買單,等於1個家庭要多付10年的電費,才能幫台電還清債務。為了避免這個局面,經濟部爭取向台電挹注1000億元增資,預計明年將台電的資本額擴大至5800億元,不過如何有效且公平地補貼,成了一項艱難的挑戰。
大撒720億銀彈難挽跌勢!騰訊股價創3年新低 市值失血逾18兆元
大陸互聯網巨頭騰訊股價大血崩,去年至今已下跌逾6成,市值蒸發約58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2兆元)。為了力挽頹勢,騰訊豪砸23億美元(約720.94億台幣)回購股票,但昨(21日)仍慘摔2.52%,收在286港元,股價創近三年來新低。據《彭博社》報導,騰訊大股東南非Prosus NV公司於6月底表示將逐步拋售騰訊股份後,促使騰訊加大回購股票力度,藉此降低對股價的衝擊。報導指出,儘管騰訊本月天天買回庫藏股,但股價自2021年1月達高點後便一路下滑,目前已暴跌超過60%,市值蒸發約58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2兆元)。據騰訊最新財報披露,2022年第2季營收為1340億人民幣、年減3%,淨利潤下滑幅度更達56%。外媒分析,由於大陸經濟放緩、監管不確定性風險蔓延及營收疲軟,皆對騰訊股價造成不利影響。報導指出,騰訊公司正考慮減持美團、滴滴及貝殼等公司等持股,為實施庫藏股及新業務提供銀彈,不過隨即遭到騰訊否認,並強調公司沒有必要籌資。
壽險業首季總保費進帳近5800億 單月的投資型保單衰退55%
受到金管會要求壽險業須於去年底前,完成附保證給付之投資型保險商品準備金計提方式與商品有效契約的變更作業,未完成公司應於今年起暫停銷售直至變更完成,以致三月份投資型初年度保費收入相較去年同期減少55%。依據壽險公會統計,今年1~3月壽險業總保費收入達5770.9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9.6%;其中初年度保費收入1815.63億元,減少16.3%,續年度保費收入3955.36億元則是較去年度減少21.1%。就初年度保費收入各險別分析顯示,壽險佔83.1%較去年同期增加22.4%;傷害險佔1.4%、健康險佔4.8%則是較去年減少18.2%;年金險佔10.7%則是減少75.9%。壽險公會指出,綜觀今年首季壽險業業績,總保費收入減少19.6%,初年度保費收入減少16.3%,傳統型保費收入維持大於投資型保費收入;投資型保險商品初年度保費收入415.79億元佔全險初年度保費收入之22.9%,去年同期投資型保險初年度保費收入則占42.6%,大幅減少近20%。壽險公會進一步分析各項保費收入增減的原因,以「傳統型保險商品」部分來說,因疫苗險熱賣及線上數位交易管道之推廣,加上美國升息帶動美元利變壽險商品,利變型壽險相較去年同期增加29.2%,本年度三月份傳統型初年度保費收入相較去年同期增加12.4%。投資型保險商品部分,則是因為今年二月俄烏緊張情勢升高造成資本市場波動,保戶對投資態度轉趨保守,另因去年年初銷售多為附保證給付之投資型保險商品,該類商品之保險收入成分較高。有助於壽險業因應「美國保險監理官協會」附保證給付之投資型保險商品準備金計提方式之變更,金管會指示於去年底前完成該類商品有效契約之變更作業,未完成之公司應於本年度起暫停銷售直至變更完成,投資型保險市場於暫停銷售期間由負債成分較高的類全委保單取代,本年度三月份投資型初年度保費收入相較去年同期減少55%。
17億討嘸4/天價罰金Uber原定明年9月繳清 確定判決讓公路總局傻眼
Uber登陸台灣後,因違法載客多次遭交通部公路總局開罰,罰金累積超過17億,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多次催討未果,但今年6月,Uber態度終於軟化,同意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清償滯欠的17億7千萬元。不料,最高行政法院今年9月判決公路總局沒有管轄權對Uber進行裁罰,讓公路總局傻眼,也讓執行署前功盡棄,罰金一毛錢都沒收到。去年5月,Uber與交通部公路總局的一件行政訴訟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Uber在直轄市營運,應歸屬於直轄市交通單位主管,不歸公路總局管轄,所以公路總局無法裁罰,也不能勒令停業,因而判決Uber勝訴,免罰。雖然Uber勝訴,但也只是一件個案,還有其他個案還未裁判。台北分署見苗頭不對,決定對Uber案快馬加鞭。負責討債的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執行官黃文信說,這3年期間,他與Uber的代理人見面超過10次,只要認為有機會可以突破,就約對方到台北分署「聊天」,即使時間很短,也希望能找到雙方可以接受的還款方式。台北分署用盡各種方法說服Uber清償罰款,甚至以「清償罰款能為Uber企業形象加分。」說之以情。在黃文信舌燦蓮花、不斷勸說下,鐵杵真的磨成繡花針。Uber在今年6月突然對台北分署釋出善意,同意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在2021年9月底前,將17億7000萬元繳清。本刊調查,行政執行署在2000年成立以來,績效卓著,累計追討各式欠款金額近5800億元,1年約190億元。法務部長蔡清祥還向執行署喊出今年6000億元的目標,雖然這話語帶鼓勵,但仍給執行官不小壓力,如果Uber能開始分期繳納,將對目標不無小補。可是問題來了,Uber還沒有開始分期繳納,最高行政法院在今年9月18日根據大法庭裁定的統一見解,認為公路總局對Uber沒有管轄權進行裁罰,關於此項裁罰必須交由Uber公司所在的直轄市主管交通機關,也就是台北市交通局,因而判決Uber勝訴定讞。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公共運輸處副處長尚錦堂表示,將在收到Uber相關案件後儘快依法處理。Uber公關總監潘瑞蓮表示,目前公司對此部分沒有說明。
最新欠稅大戶名單出爐 國民黨第三、第一名欠31.4億打死不還
根據國內欠稅大戶,法務部日前公布欠稅大戶名單,並要求行政執行署強力執行追稅。在這份名單中,第一名是已故股市名人黃任中之子黃若谷,目前已蟬聯多年,比較令人意外的是,第三名竟然是國民黨。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指出,法務部長蔡清祥表示,自2011年開辦行政執行署後,至今已於9年時間,徵起的金額逼近5800億元,尤其針對那些欠稅大戶。蔡清祥也指出,目前欠稅排行榜中,第一名是已故股市名人黃任中之子黃若谷,僅繳納1699萬6214元,目前尚欠31億4840萬24元待執行。第二名則是合力旺環保科技公司,積欠金額高達29億7342萬4381元待執行。第三名則是近年才入榜的國民黨,主要是因為受到黨產條例影響,部分黨產被認定為不當取得,於是依法凍結、追徵與處分,目前已經繳納2740萬3427元,但仍有27億7301萬9856元待執行。在後面的名單中,其中Uber雖然近期才被撤銷2000萬元罰單,但是仍有17億元7330萬元待台北分署執行。行政執行署副署長陳盈錦表示,部分欠稅大戶都是老面孔,名下大多無任何資產可以查封,有的則是利用公司有限責任的方式規避責任,但欠稅大戶即便利用人頭重新開公司,只要執行官查獲前後公司有金流關聯,還是會認定負責人有清償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