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
」 和平新生天橋 蔣萬安 癌症茶香走味1/名間鄉將建焚化爐 茶農憂打擊全台手搖飲產業
南投縣政府日前宣布,優先選址在名間鄉新民村興建焚化爐,並將在一月中旬公布空汙等環境影響模擬結果。但居民質疑,縣府並未評估南投縣內其他適合的地點,就直接選定被列為「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的廠址,有帶頭違法的疑慮,而且名間鄉是台灣手搖飲基底茶的主要來源地,一旦造成污染,不僅將嚴重摧毀手搖飲產業,更可能危害台灣民眾健康。茶樹必須種在環境乾淨、空氣流通的地方,尤其風要大,茶廠老闆余金炘擔心附近一旦建焚化爐,茶葉品質受到污染。(圖/甯其遠攝)名間鄉的茶廠老闆余金炘從事製茶42年,是南投縣首位採用有機農業的茶農。他說,茶葉沒有外皮,特別會受到落塵污染的影響,他曾經應南投縣府的邀請,到台南市永康參觀當地的焚化爐,聽取廠方的說明,各種防污染的措施都很完整,但問題是未來焚化爐運營一定是委外,由民間廠商經營,縣府準備興建的焚化爐容量有500噸、700噸等不同版本,比南投縣每天250噸的垃圾量多出許多,民營廠商為了利潤,勢必會收受外縣市的垃圾,處理外來的垃圾,尤其是事業廢棄物,到時候燒出來有什麼污染落塵,誰都不知道,「南投縣政府你能保證,未來我的茶葉能夠賣出去嗎?」 一位當地居民表示,名間鄉是台灣的產茶重鎮,每年產量達3900多公噸,占全台產量3成,供應台灣8成的手搖飲基底茶,自從先前爆發手搖飲店用越南茶混充台灣茶引發爭議後,一些大型手搖飲連鎖店標榜使用台灣茶葉,直接向名間的茶農購茶,其中當然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若在名間興建焚化爐,一旦造成污染,全台愛喝手搖飲的民眾都可能喝下肚,而整個手搖飲產業鏈也可能受到嚴重打擊。 另一位居民說,有一位在南投養乳牛的酪農朋友告訴他,之前從彰化某處買牧草餵牛,結果牛奶中竟驗出戴奧辛,懷疑是因為牧草中的殘留造成,而台灣年輕人這麼愛喝手搖飲,這些人都是家庭之中重要的生產力,萬一長期攝入污染物而慢性中毒,將會拖累多少家庭。他說,自己並不是一味反對蓋焚化爐,但南投縣這麼大,不解縣府為何偏挑中這一處特定農業區做廠址。 根據《區域計畫法實施細則》規定,特定農業區與一般農業區不同,是經農業主管機關認定的優良農地或曾經投資建設重大農業改良設施,必須加以特別保護的區域。特定農業區的土地使用受到明確的用途限制,必須符合特定的農業相關用途,上面的建蔽率和容積率也有限制,還需要符合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定,包括土地使用對水質和土壤的影響等,並可能有對農藥和化肥使用的限制。 「本來我們出家人是不干預世事的,如果今天只是影響到我,那沒關係,但是現在這個問題不是影響一年、兩年,而是世世代代,影響的層面非常的久遠。」名間鄉靈山禪寺住持聖元法師憂心地說,南投是唯一不靠海的縣,名間又被群山包圍,如果產生污染,恐怕完全出不去。他說,但名間鄉是農業鄉,如果農產品被檢驗出有污染而滯銷,這些農民的生計怎麼辦?污染不僅危害農民的健康,一旦沒有經濟來源,一定會產生很大的社會問題,「而且手搖飲的茶葉也是以名間鄉為大宗,所傷害的都是一些年輕人啊!」出家人原本不問世事,但靈山禪寺聖元法師希望南投縣政府能重新考量設置垃圾焚化爐的計畫。(圖/甯其遠攝) 聖元法師說,據了解,焚化爐燒民生垃圾,一公噸才3、4千元新台幣,但處理事業廢棄物每公噸費用約1、2萬塊,在公辦民營的情況下,業者自然大部分願意去燒事業廢棄物,蓋再多的焚化爐也不夠用。他建議,應由中央來協調,訂定處理民生垃圾與事業廢棄物的比例,並讓其他縣市支援沒有焚化爐的地區。他舉例說,南投縣草屯有一個鳥嘴潭,它的水可以供應南台中、北彰化,南投的水也供應六輕,「既然南投可以供應外縣市水,為什麼其他縣市不能幫忙燒垃圾呢?大家能夠互惠,不是很好嗎?」 CTWant致電詢問南投縣政府對相關指控的回應,至截稿為止尚未獲回覆。
薄瓜瓜娶台妻「岳家強大背景曝光 」 祖父創博愛醫院曾任資政
前中共政治局委員、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子薄瓜瓜,傳出將迎娶宜蘭羅東博愛醫院許家第三代千金,這樁兩岸聯姻備受關注,其實女方出身宜蘭望族,來頭也不小,女方祖父是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政,他於1953年創辦醫院更跨界從政,曾任兩屆縣議長、總統府國策顧問和資政等職。許文政13歲赴日求學,台灣光復後進入台大醫學系,民國38年地方上瘧疾、霍亂和肺結核等傳染病叢生,他在民國42年創辦開創「羅許阿隆博愛醫院」,後擴展為羅東博愛醫院,現今成為有千餘床位的區域教學醫院。除此之外,許文政在民國62年擔任宜蘭縣議會議長,於民主意識初萌之際,參與了地方民主政治發展,開始以政治服務公眾的生涯,另於民國70年擔任監察委員;許文政在擔任監察委員期間,借鑑日本經驗積極建言衛生署,於75年促成了《醫療法》法制工程,讓全台醫療事業得以健全發展,有效提升了台灣的醫療品質。民國78年,許文政受聘行政院顧問;88年任總統府國策顧問;98年擔任總統府資政,於民國108年4月3日凌晨辭世,享耆壽95歲。至於薄瓜瓜未婚妻的父親許子文,原為「醫療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羅東博愛醫院」經營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前年交棒,完成世代傳承的階段性任務。薄瓜瓜11歲時就被父母送到英國留學,後來轉往美國求學,而女方也曾在國外留學及工作,兩人互有好感而交往,甚至決定共組家庭。對此,前立委郭正亮15日在中天《盧秀芳辣晚報》節目中表示,薄瓜瓜在讀牛津大學時曾休學一年,後來去念哈佛大學,曾有報導指出他在加拿大上班,而宜蘭許家也是很有背景的,他們上上一輩當過宜蘭縣議長,所以也是有政治背景,傳出婚禮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前立法院長王金平。
萬安「真」警報1/萬安指和平新生天橋年限到? 支持者翻中央規定打臉
佇立北市大安區42年的新生和平天橋,原訂11月4日拆除,因居民陳抗暫緩。蔣萬安要求局處續溝通,但應堅持對的事不該「父子騎驢」,外界解讀他「拆意甚堅」,「挺拆派」也大聲讚蔣有魄力。但「反拆派」質疑,市府工務局與交通局迄今提出的拆橋理由,皆遭護橋民團反駁,質疑蔣是被「不用功」的官員誤導,要求當面與市長溝通,但迄今無回應。反拆派氣不過,在蔣萬安、市府社群網站下留言抗議,批市府罔顧市民對積極參與公共政策和文化保護,卻想誤導輿論便宜行事。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圖右)及工務局長黃一平召開記者會,堅稱和平新生天橋使用年限將至,結構有問題,並可能影響駕駛視線,所以要拆除。(圖/報系資料照)國民黨市議員徐弘庭曾在議會質詢時,指新生和平天橋是北市民共同記憶,問蔣既強調「人本交通」,「人車分流」不就是行人最好的保障,為何執意拆橋、扼殺人車分流可能;蔣萬安則以該橋「超過使用年限」、「太老舊」,強調市府拆意已決。但蔣萬安列舉的理由其實有待商榷。「守護和平新生天橋」連署發起人林玟君說,在民進黨議員簡舒培要求下,北市府在強拆天橋倒數三天前,首度與居民溝通。市府新建工程處一位林副總工程司在會中曾指,天橋超過40年使用年限,結構有問題務必拆除。但熟悉建築法規的民眾當場質疑,「40年期限」其實是中央政府要預防縣市亂蓋建設,財政部訂的「公有財產(天橋)使用最低年限」,著眼為防弊,不是使用年限。另目前還有12座天橋,年紀都比新生和平天橋大,北市太平國小天橋甚至已用55年,因民意反拆,市府修繕維護後續用。和平新生路口的斑馬線距離長,有行人抱怨綠燈秒數太短,尤其輪椅族因為沒有行人電梯可上天橋,必須有看護陪伴才能平安穿越馬路。圖為天橋護橋團體發言人蕭凡奕(圖中棕色外套者)推著一位坐輪椅老太太,趕在綠燈變紅燈前以跑步過馬路。(圖/薛孟杰攝)擁有美國建築師執照的顧小姐也說,新生和平天橋雖逾數十年,但當初的設計並不落後,可拆鋼樑讓維修很方便。她檢視「北市橋涵管理系統」,發現2024年5月17日,「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才剛完成天橋的結構檢查,認定只需修繕天橋外側飾板鏽蝕穿孔即可,結構無虞,新工處為何不到半年即改口,天橋結構堪慮。官員卻僅答覆是依行政程序辦理。本刊調查,該天橋周邊有三個里,唯一「堅決反拆」的龍坡里里長黃世銓,為國民黨籍,他早從柯P時就反對拆橋。針對蔣喊拆橋,他原婉拒受訪,不想讓蔣為難,但當問到「拆橋後交通配套」是否完善?他坦言,整體評估應尊重交通局專業,但他有責任提醒蔣市長,包括行人專用全時相(路口車輛全暫停僅行人可走)、增設路口庇護島(讓行人分段過馬路)等配套,柯P時代早已作實驗,證實效果很差,柯市府最後才「象徵性」拆掉和平新生天橋原八座樓梯中的三座「算給拆橋派交代」。守護和平新生天橋的連署發起人林玟君(右)以及發言人蕭凡奕疾呼,蔣萬安市長實地會勘天橋,聽取護橋團體的意見,攜手共同保護弱勢行人行的安全。(圖/黃威彬攝)記者實地觀察,發現和平新生路口距離長、車流大,有長者怕不及過馬路,綠燈剛亮就吃力地一跛一跛邊跑邊走。另外,一位無看護陪同的老太太,因天橋無電梯可上下,老太太先費力將輪椅倒轉360度下人行道,接著在馬路上費力回轉輪椅360度,準備過馬路,此時綠燈卻已快變紅燈,大排長龍的右轉車見狀,急按喇叭提醒老太太,行人則驚呼大叫小心,若非正受訪的護橋民團發言人蕭凡奕見狀,快步跑向老太太,急推輪椅過馬路,輪椅勢必被卡車陣中。讓人更好奇,蔣市府若要保障弱勢行人,怎不考慮比照「民權西路承德路口天橋」、增建無障礙升降電梯上下,執意拆橋豈不捨本逐末、徒生後患?
蔣萬安指和平新生天橋年限到? 護橋團體翻中央規定打臉
佇立北市大安區42年的新生和平天橋,原訂11月4日拆除,因居民陳抗暫緩。蔣萬安要求局處續溝通,但應堅持對的事「別父子騎驢」,遭解讀他「拆意甚堅」,「挺拆派」也大聲讚蔣有魄力。藍營市議員徐弘庭曾在議會質詢時,指新生和平天橋是北市民共同記憶,問蔣既強調「人本交通」,「人車分流」不就是行人最好的保障?為何執意拆橋、扼殺人車分流可能?蔣萬安則以該橋「超過使用年限」「太老舊」強調市府拆意已決。但蔣萬安列舉的理由其實有待商榷。
天橋強拆爭議 傳蔣萬安轉鷹派挺拆 藍市議員喊讚
北市府欲強制拆除佇立在台北街頭42年的和平新生天橋,引發部份當地居民反彈,並在網路上串連「留橋」,批評市府無預警強拆不符合程序正義,要求市府先與主張保留陸橋的民團溝通。對此,藍營大安區議員楊植斗今天表示,他過去就曾接獲相關陳情,希望將「超過使用年限」的新生和平天橋給拆除,市府要做的,就是進行專業判斷,評估各方意見後,促成城市的改變。他還說,因為有居民尚有疑慮,天橋拆除工程延期,但看到蔣萬安市長今天受訪時強調「對的事情(拆除天橋)要堅持」,實在忍不住向他說一聲謝謝。新生和平天橋該不該拆,長期以來一直有爭議,主張拆除者認為天橋橋墩妨礙駕駛視線,影響車速,因未附近學校老人很多,導致上下班、下課時間大塞車,拆除後可確保交通順暢。不過,反對拆除者卻以同樣理由認為,就是因未當地老人學童多,更應留下天橋,確保行人可以有多一種安全選擇,市府可以利用其他方式抒解車流,不應該以「橋墩礙眼」作為拆除天橋的理由。據了解,即使台北市政府一度欲以「速拆速決」的方式拆除天橋,卻又讓關心時事的大安區居民察覺,立即在網路上發動串連連署留橋,甚至以快閃舉牌的方式抗議,也讓北市府再度面對燙手山芋。根據媒體報導,蔣萬安目前的態度轉趨鷹派,並在今天的市政會議中強調,市府公務員應該堅持對的事,事情想清楚就要勇敢說,大膽做,不要父子騎驢,外界也因此推測,蔣萬安恐不會理會「保橋派」民眾的再溝通呼籲,不排除最近就會有強制拆橋的行動。北市藍營議員楊植斗今天也在臉書上對蔣萬安的決定喊讚,他認為,天橋最大的問題是「橋墩、樓梯遮擋行人和駕駛的視角」,讓人行道退縮的空間大幅減少。若能在拆除後好好利用,進行完善的行人穿越規劃,相信市民會走得更安全。他還說,交通局資料也顯示,信義基隆天橋(過去有很多攝影師喜歡在那裡拍101的夕陽)拆除後,交通事故減少64%。楊植斗並表示,此案地方討論多次,他也開會增加行人的綠燈秒數,最近確定要拆除後,還有人「造謠」指想拆天橋的人,都是為了提高當地房價,那都太多了,就讓事實來說話,單就交通安全的角度來考量,拆天橋是應該堅持的事,他要對蔣萬安喊讚。楊植斗並表示,雖然力主拆橋,他相信還是有很多市民對這天橋有特殊的感情,甚至可以說是「鄉愁」,如果市府還沒決定重啟拆除的時間,可以先舉辦系列活動,讓「我們」好好告別,感謝它這40多年來乘載的台北記憶。值得注意的是,「保橋派」民眾中不少是曾投票給蔣萬安的支持者,對於交通局一直強調拆橋可以增進當地行人安全的說法相當不以為然,質疑當地路口根本不是易讓行人死亡路口,反之,保留陸橋才是真正確保行人安全的方式,並願與交通局公開辯論,但交通局迄今都沒有與居民何時溝通,由於正反立場主張對峙,也讓蔣市府的後續處理此事的方式更受囑目。
命中大選9次結果! 美國神人最終預測「他」會入主白宮
2024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計時,各州普選開始投票時間為台灣時間11月5日晚上19時起,各州投票站關閉後,隨即開始開票,預計會從台灣時間6日早上7點起陸續開票,從各家民調看來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與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J. Trump)均打得激烈,這場牽動全球局勢的選舉結果充滿許多變數。然而,被稱為民調預言家「諾查丹瑪斯」(Nostradamus)的美國大學歷史學家利奇曼(Allan Lichtman)自1984年以來,10次總統選舉中有9次都正確預測到結果,此次他則堅信民主黨會獲勝,賀錦麗將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據《每日鏡報》報導,被稱為「民調諾查丹瑪斯」的利奇曼自1984年以來的10次總統選舉中,除了布希(George W Bush)在2000年獲勝外,他有9次都正確預測結果。而面對此次的激烈選戰,這位歷史學家認為,他對誰將贏得競選的預測是正確的,「我的預測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我的指標始終正確」,他斷言民主黨將獲勝,賀錦麗會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但利奇曼也坦言,雖然自己已經做預測42年了,但依然會受到批評,特別的是他以前從未在選舉中因自己的觀點而經歷過「如此多的仇恨」,透露他對家人的安全感到擔憂。然而,他也在YouTube的一段新影片中說道,儘管民調變動大,但自己的預測並沒有改變,「我經常不顧民意調查而做出正確的預測」。利奇曼表示,他有種預測結果的方法,被稱為「白宮的鑰匙」,這是他在1981年與俄羅斯學者一起設計的「準確計算」結果的系統,但基於過去經驗,他也承認自己仍然有可能是錯的,「如此災難性和前所未有的事情總是有可能改變歷史的格局。」該學者評估了13個因素,包括任何醜聞記錄、社會動盪、相對魅力和國內經濟的健康狀況。雖然大約已有7700萬美國人提前投票,但賀錦麗與川普仍在最後關頭努力爭取更多支持者,選舉日的任何一個動盪都將產生歷史性的結果。被稱為民調預言家「諾查丹瑪斯」的美國大學歷史學家利奇曼。(圖/X)
批北市府閃拆大安森林公園前陸橋罔顧老人小孩安全 民團再籲萬安留橋
已經存在北市街頭42年的北市和平新生天橋,市府工程處原訂今日拆除,但天橋周邊居民自動在網路串連發起聯署,盼北市府「刀下留橋」,目前已有千人響應,民團還在週末在大安森林公園登場的「白晝之夜」快閃陳情。由於民團迄今未收到市府邀請溝通訊息,憂蔣市府會比照昔日柯市府閃除天橋四座樓梯「霸王硬上弓」,今天再度於天橋前舉牌抗議,呼籲蔣萬安傾聽民意,陳情者中還不乏表示認識蔣萬安的大學教授,盼蔣萬安能藉此事「拉出首都市長高度,展現民主親民作風」。「守護和平新生天橋」的民團與學生、文史工作者、專家學者,今天再度於天橋下舉行記者會,並高舉「守護天橋、反對拆除」、「天橋拆除不評估、城市記憶要保存」口號,呼籲市政府要先與居民溝通。民團抗議,市府偷偷貼出拆橋公告,僅A4大小,民眾不仔細看,根本不知道,質疑蔣市府沒有開大門走大路。(圖/薛孟杰攝)其中,就住在天橋附近的守護新生天橋聯署發起人、同時也是在地居民林玟君更公開喊話蔣萬安「蔣市長指的溝通究竟在哪裡?」。林玟君說,她是在10月24日,發現和平新生天橋被貼上拆除公告,公告僅有A4紙張大小,路過民眾若沒有仔細看,根本看不到的公告,才驚覺北市府將第三度喊拆和平新生天橋。他說,柯市府任內就曾以類似的低調公告方式,閃電拆除和平新生天橋的八座樓梯中的四座樓梯,當時的理由也是為了交通安全,如今北市府仍持相同理由,乾脆計畫將該座有歷史記憶的天橋全部拆除,手法依然粗暴,附近大安區居民雖不乏選舉時投給蔣萬安,但也難以接受市府閃電強拆的作法。林玟君還說,因大量民意反對拆除天橋,台北市新工處直到11月1日才召開第一場拆除說明會,但僅願意承諾暫緩1天拆除,不理會抗議居民要求比照爭議拆除案件「先公展、後拆除」的作法,開大門走大路,新工處目前處理措施就是先架設圍籬將樓梯圍起來,她也忍不住的問「這樣的作法與昔日柯文哲市府有何不同?」。林玟君指出,迄今為止蔣萬安僅回應居民稱「會加強溝通」,但卻看不到市府具體的溝通作為,因為市府延後一天的拆除時間公告是到今天下午5時為止,到傍晚5時前,「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團體都會盡力派代表預防市府強拆,但因人力不足,入夜後還是擔心會出意外。針對新工處緊急提出拆除天橋理由「評估報告」,林玟君質疑,該報告在今年9月27日才公布,內容提及天橋已存在42年,「地方上有需求」因此主張應保留,她批評,市府拿這樣的報告給民團豈不是自打嘴巴?他要請問市府,一份9月份還主張保留修復的報告,為何到10月就要閃電拆除?中間究竟發生什麼事情?。她還說,5月時市府委託結構工程公司,檢測天橋結構,報告指部分飾版(外觀)有鏽蝕穿孔,建議1年內須維修,她也因此請蔣市長說明,既然只需進行維修,為何市府卻仍堅持要拆除?原因能不能徹底公開,並與民團對話,接受民意檢驗?林玟君強調,北市有非常多座年紀超過40歲的天橋,其中,位於太平國小、永樂國小前面的天橋已經50年;過去郝龍斌市長時代,因地方人士、太平國小校友、文史工作者等努力爭取下,老天橋得以成功保留,成為大稻埕的文化標誌,並繼續守護學童上下學的天橋,新生和平天橋附近有龍門國小、新生國小、龍安國小,金華國中,大安區老人更是特別多,請問北市府有那麼多老天橋,為何卻要先拆除年僅42歲的和平新生天橋?她也呼籲北市府要具體向周邊居民說明,市府規劃拆橋後的行人專用時相、斑馬線退縮、開設行人庇護島,但真能解決天橋拆除後造成的人流、車流嗎,如果拆橋後交通意外不增反減,市府官員願承諾負起全責嗎?
不願新生和平天橋被拆 民眾到白晝之夜舉牌抗議!蔣萬安回應了
新生和平天橋由於外觀造型獨具一格,啟用至今吸引不少電影、戲劇及MV取景拍攝,但由於天橋已逾使用年限,台北市新工處原先規畫4日起開拆,但遭地方民眾抗議反對,因此決定暫緩拆除,報請與府級長官討論後再決議是否拆除,今(2)日台北白晝之夜在天橋旁的大安林公園登場,抗議民眾也到場舉牌陳情;台北市長蔣萬安強調會持續與地方溝通。新生和平人行天橋1982年竣工,外觀造型獨特,啟用後已有不少電影及MV前往取景拍攝,也是許多居民心中的城市記憶;過去2015年柯市府時期曾傳出要拆除該天橋,引發居民反彈發起抗議,最終成功留下來,如今新工處近日再次評估,認為天橋使用42年,已超過40年使用期限,因此再納入拆名單。新生和平天橋將拆,許多民眾紛紛到場拍攝留念。(圖/中國時報黃敬文攝)不過預計拆除消息一出,引起不少周邊居民發聲反對,反對團體「守護和平新生天橋」11月1日到拆除說明會提出反對意見,最終新工處決定暫緩4日拆除,先架設圍籬並報請市府高層決議,再決定5日是否拆除。2日大安森林公園舉辦「2024台北白晝之夜」,反對團體「守護和平新生天橋」成員也到場舉牌抗議,呼籲市府保存和平新生天橋,後遭現場警方請出,並與市府人員溝通;「守護和平新生天橋」成員表示,市府在決定拆除天橋之前連一場公聽會都沒辦,在不了解地方需求、文化保留等議題就單方面想拆除。蔣萬安受訪時則表示,最主要是基於安全的考量,因爲它已超過使用年限40年,再加上市府目前強調人本交通,希望讓民衆有更開闊的步行空間。他說,新生和平天橋的使用率相對低,所以會持續跟地方來溝通,彙整地方的意見、加強說明,反對聲音市府都有聽到,也謝謝地方的意見。
知名電影、戲劇常在這取景!北市新生和平天橋將拆 居民聯署反對
位在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和平東路口的人行天橋外觀造型獨具一格,啟用至今吸引不少電影、戲劇及MV取景拍攝,但天橋如今已逾使用年限,台北市新工處規畫4日起開拆,但附近居民出現反對聲浪,希望補強結構後能保留下來。新工處表示,天橋橋墩會影響行車視線,預計今日晚間舉辦拆除工程說明會。新生和平人行天橋1982年竣工,外觀造型獨特,啟用後已有不少電影及MV前往取景拍攝,也是許多居民心中的城市記憶。根據台北市電影委員會介紹,新生和平天橋是北台灣最受歡迎的「MV拍攝橋」,也出現在許多經典電影、戲劇中,包括導演李安1994年作品《飲食男女》、導演楊德昌2000年的《一一》及經典港劇《大時代》。2015年柯市府時期曾傳出要拆除該天橋,引發居民反彈發起抗議,最終成功留下來。新工處最近再次評估,認為天橋使用42年,已超過40年使用期限,預計4日起開拆。面對天橋拆除工程進入倒數,反拆的民眾在天橋掛4面抗議布條,也創設「守護和平新生天橋」臉書粉絲專頁發起聯署,粉專昨宣布已獲超過300人力挺,呼籲讓珍貴的城市記憶流傳下去。新工處規畫設計科長郭玉仙表示,市府逐年拆除使用超過40年的老舊天橋,該天橋橋墩會影響路口行車視距危及行人通行,再留下來狀況也會愈來愈差,對市容景觀也有影響,拆除後恢復天際線應該會更好,當地3個里長都支持拆除,今日晚間將舉辦拆除說明會,聽取民眾意見。
又提高了!台灣人平均壽命升至80.23歲 排除癌症可再增3.46歲
內政部最新統計,112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23歲,較111年國人平均壽命79.84歲,重回80歲分界線以上,也中止了新冠疫情期間國人平均壽命連跌三年的逆境。然而,參照國發會剛發布的「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4年至2070年)」,我國75歲以上高齡老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恐怕將會進一步高於預估數。歷年排除死因為惡性腫瘤的平均壽命概況,國人平均壽命將可因此提高3.46歲至83.69歲。(圖/內政部)內政部19日公布「112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這是該部會第11年公布。主要是為了解各類死因對國人平均壽命的影響程度,運用衛生福利部統計的112年國人前十大死因死亡人數,編算我國特定死因除外的國人平均壽命,並與一般國人平均壽命進行比較。國內十大死因前3位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此項統計排除這三項死因,國人一般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46歲、1.42歲及0.94歲。意即,112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23歲,若扣除惡性腫瘤離世,國人平均壽命將達到83.69歲。內政部認為,這顯示惡性腫瘤對國人死因減損壽命最嚴重,國人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112年因此死亡的國人人數為5萬3,126人,占全體死亡人數比率25.84%。據統計,惡性腫瘤已連續42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位,而心臟疾病亦連續16年位居第2位,這兩項病症是為國人生命最大的殺手。罹病逝世令人難過,人人也都希望能圓滿終老。但是,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4年至2070年)最新報告指出,在台灣,2025年的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成為千真萬確的「超高齡(super-aged)社會」,老年人口持續增加,2024年65歲老年人口為449萬人,預估2043年將超過700萬人,並於2050年達到最高峰757萬人。此外,我國老年人口的年齡結構,亦朝向「更高齡化」發展。依據中推估結果,85歲以上人口2024年為45萬人,至2070年將增加為219萬人,占整體老年人口之比率亦將從10.1%上升至31.4%,表示每10名老人中,即有3名為85歲以上的超高齡人口,屆時每1名青壯年人口需扶養1名老人。據此,台灣社會要續命,國人要努力活的健康,即使年華老去,仍要維持自我照顧起居的能力、社會參與更不能少。
蟬聯10大死因之首42年!這「2地」癌死亡率全台最高 病團:與家庭、交通有關
國民健康署過去曾指出,雖然國人健康持續改善,但仍存在健康不平等的問題。根據《中央社》報導,癌症蟬聯10大死因首位已42年,而台灣東部、南部的癌症死亡率高於北部,這與獨居、交通時間長有關。許多國家或國際組織,諸如美國、加拿大、丹麥、荷蘭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均認為社會環境因素是導致健康不平等的關鍵因子,且其影響久遠,包括貧窮、社會地位、壓力、工作環境、社會隔離、失業、社會支持、交通等。台灣近年新增癌症患者以每年約12萬人速度上升,其中60歲以上長者,占將近6成左右,據112年台灣10大死因分析,癌症死亡人數每年約有5.3萬人。台灣癌症基金會分析相關資料後,發現南部癌症死亡率多出北部33%,東部更高出了45%。報導指出,從台灣癌症基金會過往服務的個案裡可以看出,首先,東部、南部癌友多為獨居或老老照顧,較少與子女同住,意味著家庭支持系統薄弱;其次,這些地區的醫療院所佔比也較低;再者,由於患者需要搭乘巴士、自行騎機車往返,高頻率且耗費極長的時間,不少癌友會選擇放棄穩定治療。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曾以新聞稿解釋,癌症治療屬於高頻率且穩定的醫療介入,整個療程持續1至2個月左右,每2至3周的化療已讓人疲憊不已,再加上每天1次或每周5次的放療,以及噁心、嘔吐等治療副作用,若沒有支持就醫的交通工具,將大幅增加路程上的危險。對此,《中央社》舉例,住在台東的陳大姐因罹癌而轉為打工兼職,每次治療都只能搭乘每日僅來回一班次的車前往就醫,往往一早出門,傍晚才能到家,半年25次療程,周周就醫來回就得6小時。而台灣癌症基金會也指出,南部及東部,分別有超過6成及7成的癌症病友,常常是無人陪同的情況下獨自就醫,因此改善交通對於提高偏鄉的銀髮癌友的治療持續性、生活品質至關重要,基金會自106年起,與民間企業合作推出「銀髮偏鄉・就醫無礙」計畫,期間已協助逾2000名偏鄉銀髮癌友穩定就醫。
撞破40年忠孝橋! 居民嘆「車禍必塞車」:卡車經過就震動
台1高架接忠孝橋新北往台北方向路段,在昨(20)日清晨6時許遭一輛聯結車撞破,部分路面與護欄被砸毀,造成橋梁一度全面封閉,也讓通勤車流大停擺。對此,附近居民也透露,原本當卡車、遊覽車經過時,房屋都會跟著震動,如今護欄遭到撞破,不禁讓人懷疑橋梁是否穩固。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忠孝橋三重端在1982年通車,迄今已有42年歷史,由於橋上道路設計為單線雙向通行、沒有路肩,每當車禍發生時,大批車輛必須改道通行,周邊就會大塞車。一位民眾於受訪時透露,此次事故讓不少上班族受牽連,平常都習慣直接上橋;另一名民眾也表示,「很慘啊,上班族都遲到了,全部都是車……(上午)最少要半個小時(塞車)」。附近店家則直言,只要在忠孝橋下,當有重車經過時,便會感受到橋在晃動,如果發生車禍,就要繞到集美街出來,結果一樣塞車,「如果發生車禍怎引導,要有對策才對」。報導指出,忠孝橋連結了新莊三重至台北車站,上班時段高峰在7至8時,平均每小時超過2750輛車次。目前由於橋樑被撞毀,台北市政府呼籲用路人改從台北橋、中興橋進入台北市,而工務局則會特別針對橋樑結構進行檢視。
大和解之後1/徐乃麟去年笑稱要與從從「對打」 主辦方開270秒七位數入袋力邀「無傷大雅何樂不為」
上月中綜藝大哥徐乃麟(乃哥)大動作到台北地院按鈴申告,針對多年前出1千萬幫蔡姓友人調頭寸,卻輾轉遭《刑法》偽造有價證券罪而被告一事,向蔡男及曹女提告誣告及偽證兩項罪名,當天他氣憤表示這兩人毀他名節,也強調這輩子他從沒做過狗屁倒灶的事,進入演藝圈42年來,唯一做最錯的就是「對不起唐從聖、飆罵唐從聖」,他主動重提2017年在節目上對唐從聖飆國罵的往事,看來這7年來他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感到歉疚。上月徐乃麟曾到台北地院按鈴申告,又重提對不起唐從聖一事。(圖/記者林士傑攝)日前時報周刊CTWANT接獲讀者爆料,約莫在今年五月底六月初,有專辦格鬥拳擊擂台賽的主辦單位,想邀請乃哥與唐從聖參加格鬥賽,只要對戰三場各90秒的比賽,便有七位數酬勞入袋,根據爆料者表示,多年前曾赴泰國拜師學過泰拳的唐從聖,對於這邀約欣然接受並躍躍欲試,但到了乃哥那邊經紀人卻婉拒,似乎是經紀公司有其他考量。有廠商想找徐乃麟對戰唐從聖,該主辦方去年邀請Toyz和鍾培生對打造成轟動。(圖/翻攝自鍇睿國際臉書)據查提出邀約的這個主辦單位,在2023年7月5日曾在台北小巨蛋舉辦《拳上 Tha Cage 終於之戰》,壓軸主秀由Toyz和鍾培生這對多的死對頭對戰造成轟動,其實當時Toyz落敗後曾上乃哥節目,聽到Toyz和鍾培生兩人在這場拳賽分別賺了幾千萬元,讓乃哥忍不住說:「幫我找唐從聖來,幫我安排,我跟他打一場。」而當天現場來賓陳沂也開玩笑喊第二季想跟「雞排妹」鄭家純打鐵籠戰和泥巴戰,更提醒乃哥要包票看比賽,沒想到如今主辦方真的找上門約他和唐從聖對戰,但答案卻是回絕。聽到Toyz打一場便荷包滿滿,徐乃麟開玩笑點名唐從聖「我跟他打一場」。(圖/翻攝自星光歡樂城 YouTube)據了解主辦方過去除找Toyz和鍾培生外,也曾邀請過孫生對戰小哥哥艾理,同樣製造話題頗有看頭。不過先前擔任《拳願明星格鬥賽》選秀導師的孫安佐,因為與「台中拳王」韓森上演全武行,有消息指孫安佐向主辦方表示想參與《拳上》,主辦方擔憂可能會「出亂子」而暫時不考慮合作。唐從聖多年前曾赴泰國學習泰拳,有點拳腳功夫。(圖/報系資料照/中天提供)日前該單位請到超級網紅統神與蹦闆出席《拳上2024》,兩人將於12月21日開戰用拳頭說話,酬勞甚至高達8位數,但沒想到才在記者會上就已吵得不可開交,蹦闆甚至當眾宣布,若打輸統神將關閉頻道並退出自媒體,並要統神也給出承諾,讓統神當場一度失控飆罵蹦闆:「你給我閉嘴!從多次邀約的對戰名人來看,可以看得出這家公司相當「會挑人」。該主辦方邀請網紅統神與蹦闆對打,光在記者會上就火藥味十足。(圖/翻攝自CFC 鍇睿格鬥冠軍賽臉書)不過本刊致電乃哥,詢問他是否有接獲與唐從聖對打的邀約,他當場大笑出來說:「我不知道這件事耶!但如果是娛樂性質的話,我覺得無傷大雅耶!有錢賺又有效果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去年Toyz去打就很有效果啊!」他表示他也有看到統神與蹦闆要站上擂台的新聞,他表示「現在的網路世界就是這樣啊!他們網紅都需要有爆點」,至於唐從聖與他拍過麻將廣告後就未再上他節目一事,乃哥也自嘲:「畢竟我也沒剩幾個節目了嘛!但是從從過幾天就要來上我的《醫師好辣》啊!哪有不同台啦!」而致電唐從聖則未能取得回應。
竹科管理局正副局長雙退 國科會陳宗權接棒局長
竹科管理局10日表示,現任局長王永壯將屆齡退休,並由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接任,將於16日下午舉行新任局長交接典禮,閣揆卓榮泰將出席致詞。而副局長陳淑珠也將於近日屆齡榮退,正副局長同時退休,堪稱罕見。王永壯擁有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博士學位,出身中央氣象局基層,也在民航局待過,進入國科會後,自簡任編審、專門委員、企劃考核處處長歷練,自2013年轉任中科管理局局長後,2016再接掌竹科管理局局長,48年次的他,一做便是8年至屆齡。至於新任竹科管理局局長陳宗權,擁有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歷任國科會綜合業務處處長、企劃考核處處長,也曾在科技部擔任前瞻及應用科技司司長、主任秘書、常務次長,目前在國科會副主委任內,與竹科、中科科管局互動皆稱密切。此外,竹科管理局副局長陳淑珠也將於15日當周屆齡退休,她是政大國際貿易學系、美國霍特國際商學院(Hul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管理科學碩士,在竹科管理局服務時間達42年之久。她初到竹科時,連台積電都尚未成立,歷經科管局企劃組科長、投資組副組長、工商組組長、主任秘書等職務,對比竹科44周年,陳淑珠堪稱活字典。據了解,王永壯將於10月出任台灣科學園區同業公會秘書長一職,現任秘書長張致遠則轉任同業公會資深顧問,陳淑珠下一步則尚未明朗。
癌症連42年居十大死因之首 死亡時鐘較2022快轉14秒
2023年十大癌症死因癌症連續42年居十大死因首位!衛福部公布最新統計,2023年癌症在台灣奪走5萬3126條性命,相當於每9分53秒就有1人死亡,癌症死亡時鐘比2022年快轉14秒。癌症十大死因中,肺癌連續20年排名第一,而胰臟癌、卵巢癌、攝護腺癌相較於10年前排名皆上升。專家指出,共同的風險因子都是肥胖。衛福部公布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穩居首位,去年造成5萬3126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25.8%。去年癌症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1199人,死亡率上升,但若加計人口老化因素調整後,即所謂「標準化死亡率」,反而是下降,反映出人口老化趨勢。就年齡觀察,去年癌症死亡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死亡人數增加以65到74歲最明顯,比前年增加869人。另外,前列腺癌、胃癌則隨年齡增長,排名順位往前,顯示威脅性隨年齡而增加;女性乳癌、口腔癌隨年齡增長,排名順位往後。衛福部統計處處長李秋嬿表示,去年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相較於前年的10分7秒,癌症死亡時鐘快轉了14秒。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提醒,癌症的共同危險因子包括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不運動、肥胖和家族史,呼籲國人多利用五癌篩檢,包括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口腔癌和肺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楊慕華說,年紀越長、細胞變異的機會累積越多,因此越容易罹患癌症,而近年健檢及高階影像檢查普及,許多患者及早發現並治療,雖然最後仍死於癌症,但中間的存活期延長了;雖然癌症死亡時鐘逐年加快,但整體國人平均壽命持續增加,代表也有很多早期發現的癌症患者被治癒。和前年相比,去年十大癌症死因順位沒有變動,肺癌占據首位、肝癌居次。若與2013年相比,攝護腺癌、胰臟癌與卵巢癌死亡率分別上升44.3%、57.5%和28.7%,排名皆上升了1位,來到2023年的第5、第7和第10位。賈淑麗表示,觀察10年來胰臟癌、攝護腺癌、卵巢癌死因排名都上升,共同的風險因子都是肥胖。楊慕華分析,胰臟癌是胰臟慢性發炎,而肥胖會讓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兩者確實有關聯性;卵巢癌和荷爾蒙有關,體重過重可能影響荷爾蒙分泌;至於攝護腺癌增加,主要和人口老化有關,和肥胖關聯性較低。
國人最新十大死因 癌症仍居榜首!交通運輸為事故死亡首要原因
2023年十大死因國人最新十大死因出爐,衛福部公布2023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42年占據首位。隨著新冠肺炎的影響漸緩,去年全國死亡人數減少2863人,新冠的死因排名也下滑到第6位。事故傷害則名列第8,是唯一非疾病死亡原因,其中「運輸事故」占了43.4%為最多,且各年齡層都是因運輸事故死亡為首要原因。衛福部統計,2023年國人死因排名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新冠肺炎、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以及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十大死因排序多數和2022年相同,僅新冠肺炎排名從第3下滑到第6,而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則上升1名,回到疫情前水準。衛福部分析,去年全國死亡人數20萬5575人,雖然人口持續老化,但死亡人數較前年減少2863人,下降14%,主要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減少所致。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去年新冠死亡數較前年減少5705人,降幅近4成,各年齡層死亡數皆有下降,預估今年(2024)新冠肺炎可降到國人死因第15名之外。另外,自殺死亡位居2023年國人死因第11位,自殺死亡人數達3898人,較前一年增加2.9%,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2.7人;各年齡層中,僅65歲以上自殺死亡率首見下降,較前一年下降4.9%,其餘年齡層有回升到2019年疫情前水準趨勢,且在1到14歲、15到24歲、25到44歲等年齡層,皆排到前3大死因。事故傷害則是十大死因中唯一非疾病死因,意指「非蓄意傷害事件」。衛福部表示,去年事故傷害死亡人數7063人,較前年增加110人;其中以運輸事故3068人最多,占比43.4%,其次是跌倒1665人,占比23.6%。進一步分析各年齡層事故傷害主要死因,皆以運輸事故排名居首。0到14歲以意外溺死排名第二,15到24歲、25到44歲則以接觸毒藥品意外中毒排名第二,45到64歲、65歲以上高齡者,均以跌倒排名第二。消基會交通部召集人李克聰認為,去年幾波交通平權的抗爭,但交通部公布今年第1季數據,行人死亡人數卻還在上升,可見目前最需要的是建立「停讓」文化,無論是禮讓行人還是車輛間彼此相讓,都要有更扎實的教育,警方執法也要有更務實的依據。他強調,教育、工程、執法都需要長時間執行才能出現成效。交通部表示,經統計今年1至3月全國整體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較去年同期降低,減少39人,機車、高齡者、酒駕、兒少族群都在減少,目標2030年降低死亡人數30%、行人死亡人數下降50%。交通部表示,在工程方面,與內政部共同推動4年400億元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另就提升揭露資訊的完整性,增加民眾參與管道,也會推出「道路交通號誌標誌設計規則參考指引」,以改善標誌標線號誌各地不一致的情形。全國各縣市自殺防治專線1925
大哥好潮1/陽帆趕流行瘋拍短影片 愛女親自出馬喬POSE
66歲的陽帆出道43年,原本以歌手身份出道的他轉型為節目主持人,在《鑽石舞台》中扮演甘草人物「陽婆婆」紅遍大街小巷,並多次入圍金鐘綜藝節目主持人獎;雖然是資深前輩,但陽帆仍積極融入年輕人的生活,近期拍攝許多短影片,日前時報周刊CTWANT讀者便巧遇他與女兒ANGIE安吉正在拍影片,看起來架勢十足。本刊讀者在天母巧遇安吉幫陽帆拍照。(圖/讀者提供)安吉去年6月幫陽帆開設IG帳號,一開始只是分享生活照,後來嘗試拍攝短影片,粉絲迴響相當不錯,上月底本刊讀者就在天母巧遇陽帆與安吉,只見陽帆穿著休閒體育服,坐在咖啡廳的戶外座位,安吉則專心地幫爸爸拍照,並示範要如何擺POSE,在女兒的教導下,陽帆擺出將大拇指擺在太陽穴旁的姿勢,配上「高級感」十足的表情,不愧是縱橫演藝圈已久的大前輩。安吉為爸爸示範動作,陽帆也立刻照做。(圖/讀者提供)根據陽帆在IG貼出的影片,原來「把大拇指放在太陽穴旁」這個動作是有意義的,是在還原他在1982年推出的《女孩‧女孩》專輯封面,上面還寫著陽帆的英文名字「Roger」,他也打趣說:「叫我Roger。」雖然與42年前的小鮮肉模樣有些差別,但網友還是捧場回應「越老越帥的顏值」、「曾經的花美男,如今的花大叔」。雖然現在大家對陽帆的印象都是以主持人居多,但他還是很熱愛唱歌,2013年自掏腰包花了6百萬元發行EP,卻賣不到1千張,不過他沒有氣餒,在2016年於TICC舉辦首場個人演唱會,老婆Julie與安吉都上台助陣,當時他才唱完第一Part就淚崩,感性說自己下輩子還是要當藝人。陽帆擺出的姿勢是多年前的專輯封面。(圖/翻攝自陽帆IG)安吉也遺傳到陽帆的好歌喉,幾年前便開始獨立發行音樂作品,之後被索尼音樂相中,去年推出首張EP《ANGIE安吉》,但其實歌手原本不在安吉的人生計劃中,她是因為疫情的關係才開始嘗試音樂創作,結果漸漸產生興趣,而身為歌手前輩的陽帆也給予她忠告,表示:「要當歌手,不可能一輩子都唱別人的歌,要有專屬自己的歌曲,大家才會記住。」一席話讓她更有創作動力。安吉遺傳陽帆的好歌喉,踏入演藝圈發行音樂作品。(圖/索尼音樂提供)對於女兒成為歌手,陽帆給予最大的肯定與支持,不吝嗇稱讚她的音樂及舞台,更與老婆大手筆在微風松高百貨的大看板放女兒的廣告,每個小時會播兩次,增加女兒的曝光度,並買上百張EP力挺愛女;安吉則曾在受訪時提到,爸爸每天都會叮嚀她「要有禮貌、保持善良」,成為她闖蕩演藝圈的座右銘。對於女兒成為藝人,陽帆給予最大的支持及肯定。(圖/翻攝自安吉IG)
女子直播尋親 失散32年親生父認出:爸接妳回家
大陸河南一名李姓女子在一次直播中尋親,怎料親生父親一眼認出她,比對DNA後,2人還真的是父女。爸爸表示,32年來他多次找女兒,現在終於團圓。據《都市報》報導,河南平頂山一名李女28日開直播尋親,而親生父親一眼認出她,比對DNA後,2人真的是父女。李父傳訊息給李女,「閨女等著爸爸接妳回家吧。」李女說,一個叔叔進直播間,說她是自己女兒,她本來以是開玩笑的,但男子能說出她的出生年月日跟手的特徵,連殘疾外表他都知道。據悉,李父32年來多次找女兒都沒如願,現在父女終於團圓。李女表示,媽媽在懷孕8個月離家出走,把她生下後,將她遺棄路邊,讓好心人撿回家。此消息曝光後,卻有不少人開酸「我還以為拐賣結果是棄養,尊重但不理解」、「出生時看人家殘障就棄養,現在有收入了就要認親了」、「接回來幫哥哥弟弟錢蓋房子呀」、「說好聽放在路邊等好心人撿,其實就是放棄當時孩子的生命」、「重男輕女還棄養,現在閨女直播賺錢了,嗯,可以吸血了,他怎麼就不嫌棄了」。此外,《極目新聞》報導,陝西漢中也有一名女子楊小麗,4歲時被人拐走,而成年後她走上尋親路,去年6月,她得知生父名字,開直播大海撈針,同年8月,她終於找到家人,而這過了42年。
馬國嬤守寡42年 認識鰥夫1週就閃嫁!甜喊:愛到離世為止
真正的愛情不問世俗與年齡。馬來西亞78歲婦人羅哈妮在替亡夫守寡48年後,日前與交往僅1週的鰥夫尤索夫結為連理,雙方在數十名子孫祝福下,攜手步入清真寺禮堂。綜合《中國報》、《詩華日報》報導,羅哈妮膝下有8名子女、44位孫子女及15名曾孫,但在子孫滿堂的光彩下,是長達42年單人枕頭生活,不過這一切隨著尤索夫出現,很快發生改變。經由朋友介紹相識的兩人,以旁人難以置信速度相戀、結婚,今年齋戒月首日被求婚的羅哈妮表示,自己其實很想尋找一個與自己信念(iman)相同的伴侶,「如今上蒼打開了我的心扉,讓我重新接受生活伴侶」。羅哈妮欣喜表示,兩人認識1週就決定結婚,卻能得到雙方家庭祝福,「就連我的孩子、我的媳婦和孫子們都真誠支持」,讓她感到無比開心,「我當然對再婚一切順利感到開心,並希望這段戀情能維持到我們逝世為止」。從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退休的尤索夫,也感謝上蒼讓他再次找到愛情,「第一次看到羅哈妮的照片就被她吸引」,表示與羅哈妮在一起很舒服,對方的禮貌、幽默感更讓他敞開心扉迎娶,並坦言可能是年齡的關係,「我在儀式上沒感到特別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