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年
」美野外探險家遇活化石 見人直接爬上手!緊抓不放不怕生
美國佛羅里達州(Florida)一名野外冒險家David Orin,可以說是兩棲類動物的專家,他時常會在自己的社群平台上,分享自己所遇見的各種動物。而日前,他發出一則影片,他在湖畔邊遇見了有活化石之稱的「鱟」,且牠們相當親人,當David Orin手伸過去後,就馬上爬上他的手緊抓不放。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野外冒險家David Orin,常常會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分享自己所遇到的野生動物,並跟牠們互動,拍成影片。其中,他特別喜歡研究蛇、蜥蜴、烏龜之類的動物,可說兩棲類的專家。而David日前在自己的Instagram上發出一則影片,他在一個湖畔邊,遇到有活化石之稱的「鱟」。從影片中可以看到,2隻鱟一起行動,當David把自己的手伸過去後,其中一隻鱟就直接爬上他的手,相當親人,David也開心的在貼文中寫下「想念我要好的小小朋友」。事實上,根據中華民國農業部官網指出,在動物學的分類中,鱟屬於螯肢動物亞門,肢口綱,與蜘蛛同屬螯肢動物亞門,和螃蟹的甲殼動物亞門不同。鱟的祖先約在4億年前出現在地球(當時約屬古生代泥盆紀),直到現今,鱟的外型一直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因此,它也被冠上「活化石」的封號。此外,雄鱟常伏於雌鱟的背上,雌鱟體型較雄鱟來的大。由於兩者常一同行動,因此民間也將鱟稱之為夫妻魚或鴛鴦魚。
陸男捕魚驚見奇形生物 竟是4億年「海洋活化石」
大陸浙江省台州市一名男子,日前出海捕魚撈獲一隻外觀奇特的生物,將其送到警局,才知牠是4億年前出現於地球、擁有「海洋活化石」之稱的中華鱟。之後警方聯繫當地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將中華鱟放生。《新浪新聞》報導,一名男子端著一個不鏽鋼盆進到警局,透露自己出海捕魚撈獲一隻外觀奇特的生物,但因不知如何處理,決定交給警方,才知牠是獲封「海洋活化石」之稱的中華鱟。後來警方便對中華鱟做了大略檢查,並未發現異狀,隨即連繫當地動物保護部門協助放生。報導指出,中華鱟血液因含銅離子而為藍色,頭胸部甲殼略呈馬蹄形、兩側有棘刺、尾部有尾劍,被列在大陸2級保護動物名單之中。當地動物保護部門的協助之下,中華鱟被放生。(圖/翻攝自微博/星視頻、新浪新聞)根據行政院農業部官網資料,鱟的祖先約在4億年前出現於地球,由於外型相較遠古時期並無太大差異,才有「活化石」的封號。目前全球共有4種鱟,主要分布在美國東海岸和亞洲東海岸,而在台灣本島西南部、金門、澎湖沿岸等海域也可見到鱟的蹤跡。
搜奇/少年抓到存在4億年「尖尾藍血海怪」 比恐龍還古早
逛街居然能買到活化石,大陸江蘇一名男子逛市場時,看到一隻外型詭異的海洋生物,花了約新台幣220元將牠買回家,沒想到家屬見狀,立刻表示這是活化石「中華鱟(音同後)」。一名父親在市場買到「尖尾海怪」,豈料他的兒子看到後,馬上認出此為活化石「中華鱟」。(圖/Pixabay)綜合陸媒報導,來自江蘇南通市的衛姓父親表示自己在逛市場時,發現攤商販售一隻「尖尾海怪」,全身都是殼,長相相當奇特,攤販原先以8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350元出售,但他認為這隻海怪不能吃,只能拿回家玩,因此和向攤商殺價,最終以50元人民幣購入。當晚兒子回到家,發現這隻海怪驚覺不對勁,原來牠是保育類動物,隨後趕緊聯繫當地農業農村局來確認,經證實,這隻海怪是大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主要分布於海南、福建及廣東一帶,在70年代時,廣泛分佈於大陸東南沿海,但由於人類過度開發與捕撈,導致中華鱟數量銳減,成為瀕危物種之一。近幾年因氣候變化而出現於江蘇沿岸。一名少年在海邊撿到活化石「鱟」,擔心牠會被太陽曬乾,趕緊帶往警察局求助。(圖/Pixabay)另外,《新浪新聞》指出,浙江溫嶺市松門鎮的15歲王姓少年,日前帶著11歲弟弟到東海塘遊玩,在附近發現一隻「鱟」(音同後)在原地一動也不動,少年在學校曾學過這種海洋生物,由於身形特殊,讓他印象深刻,由於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當下擔心鱟會被太陽曬乾,因此先將牠帶回家。少年和家長商量後,決定與弟弟一起到警局求助,當時他還能準確叫出鱟的名稱,讓警察們非常佩服,隨後對鱟進行初步檢查,發現牠身上並未有受傷狀況,聯繫當地的漁業部門,將鱟帶往附近海邊放生。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球資訊網》資料顯示,鱟擁有4隻眼睛和一根長而尖的劍尾,祖先出現於古生代泥盆紀,甚至比恐龍古老,因此又被稱作「活化石」,體長可達60公分,體重約3至5公斤,不過牠們與其它節肢動物不同,由於鱟的外型直至現今都沒太大變化,因此才有活化石稱號,目前全世界有4種鱟,多分佈於美國東海岸與亞洲東海岸,在台灣及離島也能見到鱟的蹤跡,由於鱟血液中含銅離子,因此呈現藍色,堪稱是地球上唯一擁有藍血的海洋生物。
NASA公開韋伯太空望遠鏡捕捉照片 出現罕見2個環狀星系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一直是個未知又神秘的領域。日前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新發布了一張圖,顯示車輪星系現在仍然在與4億年前較小的星系碰撞。車輪星系是一種罕見的環狀星系,由一個大型螺旋星系和一個較小的星系碰撞而成,因為明亮的內環和多彩的外環而聞名,距離地球大約5億光年,天文學家認為,車輪星系曾經是一個像銀河系一樣的大螺旋,直到一個比較小的星系穿過它,早期在其他望遠鏡的觀測中,環之間的空間似乎被塵埃壟罩著。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紅外攝影機透過塵埃窺視,發現了以前看不見的恆星和結構。(圖/翻攝自NASA)現在JWST的紅外攝影機透過塵埃窺視,發現了以前看不見的恆星和結構,新圖片顯示,整個銀河系中由碰撞而觸發強烈恆星的地點,其中一些新恆星正在中心環和外環之間形成輻條狀,這一過程仍然是未知數。環狀星系很少見,而有兩個環狀的星系則更罕見,那意味著,很久以前的碰撞在留下的星系中形成了多道氣體波來回波動,JWST項目科學家 Klaus Pontoppidan 說,「這就像你在浴缸裡丟了一顆鵝卵石,然後它撞擊你的浴缸牆壁並反射回來,你會得到一個更複雜的結構。」這種效應可能意味著車輪星系的恢復之路還很長,天文學家不知道它最終會是什麼樣子。
自家後院挖出250萬克拉「藍寶石奇緣」!號稱世界最大「估值28億」
斯里蘭卡當局表示,在一名寶石商家中後院發現了世界上最大星光藍寶石簇(starsapphire cluster),該塊石頭重約250萬克拉、510公斤,預估在國際市場上價值高達1億美元(約新台幣28億元)。根據《BBC》報導,住在「寶石之都」拉特納普勒地區(Ratnapura area)一名第3代寶石商賈瑪禾(Gamage)透露,工人前來他家後院掘井時,發現這顆巨大的星光藍寶石簇,但基於安全考量,他並未透露他的全名及住處。賈瑪禾將此事告訴當局後,花了1年多的時間清理石頭上的泥土和其他雜質,才能對其進行分析和認證,賈瑪禾透露在清洗過程中,有一些寶石從石頭上掉下來,經確認為高品質的星光藍寶石。這塊石頭重約250萬克拉、510公斤,被命名為「藍寶石奇緣」(Serendipity Sapphire),專家表示,這塊石頭在國際市場上估計價值高達1億美元(約新台幣28億元),寶石學家羅伊沙(GaminiZoysa)得知後也相當震驚,表示「我從沒見過這麼大的標本,可能是在4億年前形成的」。不過有專家認為,雖然這塊石頭的克拉數高,但裡面的寶石不一定都是高品質,目前還待分析和認證。斯里蘭卡國家寶石和珠寶管理局主席韋拉辛格(Thilak Weerasinghe)也指出,「這是一種特殊的星光藍寶石標本,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標本。考慮到它的大小和價值,我們認為它會引起私人收藏家或博物館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