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劑疫苗
」 疫苗 日本 疫情 確診 新冠肺炎高端疫苗獲美國CDC官方期刊認證 保護力效益勝AZ、莫德納
疾病管制署為評估我國自110年3月起實施之COVID-19疫苗接種政策成效,於111年我國首度爆發Omicron大規模社區流行之後,即針對我國2,300餘萬人、6,000多萬劑疫苗接種紀錄,進行我國真實世界疫苗保護之效益(Vaccine Effectiveness)比較;該研究結果日前以提早露出方式刊載於美國CDC官方期刊《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數據顯示接種COVID-19疫苗仍是最有效預防新冠中重症與死亡的關鍵。疾管署說明,上述真實世界分析結果除可證實接種3劑疫苗之中重症與死亡保護效益,較未接種、或僅接種1、2劑者為高之外,也發現mRNA(BNT與莫德納)及蛋白質次單元(高端)之保護效益逾8成,其中BNT與高端疫苗在預防中重症的保護效益皆達9成以上,且相較於腺病毒載體(AZ)疫苗更具保護效益且持續時間較長。研究亦發現不同廠牌效益分別為:BNT達95.8%、高端91.0%、莫德納81.8%、AZ為65.7%。該研究也以長期追蹤研究方式分析,顯示接種蛋白質次單元疫苗作為基礎劑者,其中重症發生率為所有疫苗中最低(每十萬人日0.04–0.20),研究結果顯示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的保護效力與mRNA疫苗「相近」,是國際上首度以真實世界大數據資料將mRNA、蛋白質次單元與腺病毒載體疫苗進行比較,並證實mRNA與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對Omicron中重症與死亡具相似保護效益。疾管署表示,此研究結果除於111年11月指揮中心記者會公開向國人說明外,亦將該論文送交學術專業審查,使國際社會與外界瞭解各種COVID-19疫苗接種組合於真實世界之保護效益,該研究成果曾於112年2月美國西雅圖「國際抗病毒協會(IAS-USA)」舉辦之第30屆反轉錄病毒與伺機性感染國際研討會(30th Conference onRetroviruses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進行學術發表外,亦已收錄在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研究數據庫(WHO COVID-19 Research Database),並經國際知名傳染病學術期刊《新興傳染病》於112年12月28日通知接受刊登,論文正式版本預計於今年3月號紙本刊載,供全球研究人員參考及評估各種疫苗載體真實世界疫苗保護效益,並瞭解我國新冠防治成效。此外,亦可提供民眾疫苗追加劑接種建議,並作為疫苗政策調整之參考。該署進一步指出,此研究除將我國各種COVID-19疫苗組合保護效益完整說明外,該結果亦為全球首度有mRNA、蛋白質次單元與腺病毒載體疫苗之真實世界全人口比較數據,也以年齡分組方式,分析不同年齡層之保護效益供其他國家與研究人員參考,以供後續疫苗政策推廣參考;研究亦建議若接種前兩劑為AZ疫苗者,應補接種次世代追加劑疫苗,未接種或未完成3劑新冠疫苗的民眾應儘速完成3劑的接種,以得到更佳的保護力與維護自身健康。
診所餵錯藥!幼兒接種「2劑不同廠牌」輪狀病毒疫苗 台北市衛生局曝現況
台北市近日傳出有幼兒接種2劑不同廠牌的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台北市衛生局今(13日)證實此事,並指該診所未照規定查詢幼兒前次接種紀錄而導致接種錯誤,已對該幼兒啟動健康關懷,目前無發現不適情形,也要求該診所改善流程。輪狀病毒為造成全球幼兒嚴重腹瀉主因之一,台灣6歲以下幼兒有98%曾染輪狀病毒,最佳預防方式便是接種須自費的輪狀病毒疫苗,其中台北市衛生局採分級補助接種,減緩家長在2至3劑疫苗,費用約5千到6千元的負擔。台北市衛生局今晚表示,有關報導中有1幼兒接種2劑不同廠牌口服輪狀疫苗一事,發生在9月中下旬,該幼兒於2個月大在A診所接種3劑型「輪達停」疫苗,4個月大至B診所接種第2劑前,該診所未依規定查詢前次接種紀錄,逕提供2劑型「羅特律」疫苗,造成本次事件。台北市補助的輪狀病毒口服疫苗,為3劑型輪達停(RotaTeq)及2劑型羅特律(Rotarix)。(圖/台北市衛生局提供)衛生局科長張美惠指出,幼兒不論公費或自費疫苗,都有兒童健康手冊紙本紀錄,亦會上傳中央疫苗接種系統,因此診所施行疫苗接種前應於問診同時查詢紀錄,但該診所沒查詢。另衛生局在發現當日即對家長說明,幼兒間隔2個月後可回診免費接種第2劑「羅特律」疫苗,也啟動健康關懷,該幼兒接種後無不適情形。衛生局已要求該診所改善流程。衛生局也呼籲各醫療院所接種疫苗前務必落實三讀五對,查詢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以及接種後在兒童健康手冊記錄接種疫苗廠牌、劑次與時間。此外,台北市補助之輪狀病毒口服疫苗為3劑型輪達停及2劑型羅特律;其中輪達停提供出生滿6週至32週內嬰兒,羅特律則提供出生滿6週至24週內嬰兒。
中秋後新冠疫情恐再起 疾管署預估高峰在這時候
因應秋冬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再起,疾病管制署公布,今起COVID-19莫德納XBB.1.5疫苗開打,第一階段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疾管署署長莊人祥今表示,預估中秋連假後,會又有一波流行,且會逐漸升溫,預估高峰落在12月中旬,每日平均將新增100例中重症併發症。防疫大使滿嬌姨今天接種第五劑的新冠肺炎疫苗。(圖/中國時報記者鄭郁蓁攝影)疾管署今天舉辦新冠肺炎疫苗開打記者會,莊人祥表示,今年5月新冠肺炎降為第四類傳染病後,5月以來本土新冠疫情持續下降,9月來到最低點,但看到歐美疫情又慢慢升溫,預期國內秋冬新冠疫情也會往上,因此預先準備。莊人祥依據統計資料指出,今年5月起COVID-19中重症併發症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佔78%,且併發中重症及死亡個案中,多有慢性病史或未接種滿3劑疫苗,且超過7成為完全沒有接種過任何一劑疫苗者。莊人祥表示,觀察近期國際上歐洲、美國等地疫情都有升溫傾向,且國內外主要流行病毒株多為XBB衍生,預期國內未來又要有一波疫情,而最新的COVID-19莫德納XBB.1.5可以對抗最新的BA.2.86病毒株,預期國內未來又要有一波疫情,因此呼籲民眾踴躍接種。莊人祥表示,預估中秋連假後,會又有一波流行,且會逐漸升溫,預估高峰落在12月中旬,每日平均將新增100例中重症併發症。雖會升溫,但他表示,應不至於像今年6月時每日平均新增200例,屆時應會「打八折」,國外的流行曲線也是如此,流行幅度會一波比一波還小。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無論過去接種什麼廠牌、或未曾打過COVID-19疫苗皆可接種這劑莫德納XBB.1.5疫苗;如為確診者,需間隔12周(84天)再施打。此外,XBB.1.5、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部位接種,亦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若同時接種三種疫苗,同手臂兩針建議距離至少2.5公分。疾管署說明,XBB.1.5疫苗各對象開放接種期程為:一、首週自今年9月26日優先開放65歲以上民眾接種;二、自10月2日起再開放醫護人員接種;三、暫定自10月9日起開放全民接種,將視上述接種情形調整。同時提醒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前,應備妥健保卡或其他可證明身分之證件,並請記得攜帶「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於接種前評估時,說明過往疫苗接種史,以利醫生評估。接種後亦請多加留意身體狀況,多喝水多休息,亦請家人協助注意,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另外防疫大使王滿嬌今也分享她的COVID-19疫苗接種經驗,她笑說,在片場,常常因為誰確診,就要刪減戲份,因此她為了減少疾病影響自身健康及工作進度,會和朋友相約打疫苗,她還秀出自己的疫苗小黃卡,說目前已接種4劑COVID-19疫苗。接種後除了自己會注意要多喝水,家中子女也會關心她的狀況,4劑以來都沒出現對身體太大的影響。
132萬劑莫德納XBB疫苗今明2天到貨!分三階段開打 9月26日起長者優先接種
秋冬是呼吸道疾病高峰,近期歐美新冠疫情有升溫趨勢。為防範國內外主要流行的XBB變異株,政府採購600萬劑莫德納XBB.1.5疫苗,將在今明2天到貨132萬劑。疾病管制署宣布,9月26日起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接種,最快10月9日開放全民接種。根據疾管署近4周監測,本土檢出病毒株以XBB為主流株,占比高達96%。世衛組織(WHO)於今年5月建議,使用單價XBB.1衍生譜系作為新疫苗抗原成分。疾管署昨宣布三階段開打莫德納XBB.1.5疫苗,下周二起優先開放65歲以上民眾接種,10月2日起開放醫護人員接種,並暫定最快10月9日開放全民接種。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我國與莫德納公司尚有1400萬劑合約,本次準備600萬劑XBB.1.5疫苗,下周二開打前可取得132萬劑。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長楊靖慧說明,莫德納XBB.1.5疫苗可提供6個月以上幼兒、青少年及成人接種,民眾抵達即可以隨時開瓶施打,預約接種方式依各縣市訂定。莊人祥提醒,無論先前是否接種3劑疫苗或次世代疫苗,都建議今年9月至明年9月接種一劑XBB.1.5疫苗。為鼓勵民眾踴躍接種,下周二起,65歲以上民眾接種後可獲500元衛教品及10劑家用快篩試劑。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邱政洵指出,依據人體免疫生成性研究顯示,莫德納XBB.1.5疫苗對於XBB系列變異株,包括最近流行的EG.5變異株,可提升中和抗體效價,對於新冠感染具有保護力。如果民眾不想接種mRNA製程的莫德納XBB.1.5疫苗,是否有其他疫苗選擇?楊靖慧說,國內尚有近40萬劑Novavax原始株疫苗,另我國已和Novavax談定,未來有望取得XBB變異株新劑型,目前規畫10月在台送審。疾管署並宣布,公費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在10月2日起開打。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表示,符合資格的長者可同時接種3疫苗,若打在同手臂,建議距離至少2.5公分,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
新冠疫情趨緩再鬆綁 疾管署擬放寬藥局免戴口罩
本土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連續四周下降,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中重症併發症平均每日新增153例,較上周下降2成,已經脫離高原期,疾管署研擬下一步將放寬醫事機構包括藥局、物理治療所等,可不必配戴口罩。國內自3月20日新制實施後,近7日每日平均新增153例新冠中重症病例數,較前7日190例下降19.5%。機構陽性率部分,仍未明顯下降,約1.6%~1.8%。至於新冠死亡部分,平均每日新增36例死亡,較前一周33例略升9%;新增死亡個案中,87%具慢性病史、64%未打滿3劑疫苗、94%為60歲以上。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新冠已經脫離高原期,專家會議研擬確診個案「0+N」自主健康管理天數從10天減為5天,正與教育部、勞動部等相關單位討論,若沒有特別意見就會盡速報告。口罩部分,曾淑慧表示,現行「醫療機構、醫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等3大場域仍要求強制戴口罩,但考量疫情下降,會優先檢討醫事機構包括藥局、物理治療所等,擬由現行強制配戴,改為建議配戴,目前還在研議,決定鬆綁就會向民眾說明。另外,國內上周新增21例流感併發重症、9例流感重症死亡案例,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流感疫情雖然連續3周下降但還是比前3年同期都還要高。本流感季累計402例重症,其中85例死亡,且重症沒有明顯下降,仍是持平。關於9例流感死亡病例,分別為8例A型H1N1、1例A型H3N2,年齡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均具慢性病史,其中6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平均從發病到死亡日約3~9天。
暑假來臨新冠面臨高峰期 醫師曝3種人應注意重症可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新冠降級、口罩解禁之後,五月起確診人數又逐漸攀升,正式進入第四波疫情高峰。根據疾管署六月最新統計指出,光是有通報的中重症個案,每天平均至少超過200例,是五月初的2倍,每天更有逾20例死亡個案。而七月將迎來解封後的第一個暑假,不只出遊人潮增加,接觸和感染病毒的機率也將大幅上升。為保護中重症高風險民眾,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打造新冠肺炎衛教巡迴展,首站於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展出,盼高風險族群積極維持防疫習慣,掌握防疫正確要領,遠離重症與死亡威脅。76歲男及時就醫躲過重症,30歲男靠葉克膜及呼吸器撿回一條命!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人感染科莊涵琄主任表示,光六月份,每天最多高達半數門診患者都是新冠快篩陽性的民眾,相較上個月至少成長2至3倍,中重症的住院病患也增加至少6成,其中約9成6都是高齡長者或慢性病患。莊主任提醒,雖然新冠肺炎已降級,但對於年長及有慢性病病史者,仍存有相當大的健康風險,一旦感染導致中重症症狀發生,插管、造成永久性肺部損傷等後遺症甚至死亡都在所難免,推估七、八月暑假疫情仍會維持在高峰期,高風險民眾千萬不可鬆懈。莊主任分享,自己兩個月前於診間遇過一位76歲先生,因為年紀大又有患有心血管疾病,同時也有第二型糖尿病、呼吸中止症、高血脂等共病,屬於新冠重症的高風險族群,確診時積極就醫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把握五日的治療關鍵期後,幸運的沒有發生嚴重併發症,至今也沒有甚麼後遺症。然而,另一個案例就沒有如此幸運了!一位30多歲男性BMI過高,屬於高風險族群,雖然接種過3劑疫苗,但因為沒有馬上就醫治療,因昏迷而送醫急救,到院後一度出現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必須裝上葉克膜和呼吸器,歷經醫療團隊奮力搶救才得以脫離險境。莊主任提醒,若具有重症高風險因子,一旦確診新冠,不論症狀輕重,都應立即就醫治療,才能避免後續併發嚴重症狀危及生命。新冠病毒變異、感染社區化,北醫附醫為民眾堅強後盾!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施俊明院長分享,近期病毒發展以XBB變異株為主流,具「免疫逃脫」特性,傳染力更高,且容易重複感染,為能提升院內感染控制成效,已將防疫措施制度化,藉由機動性採檢,隨時掌握住院病患健康狀況。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則說,新冠疫情已三年多,病毒仍持續威脅民眾健康,就目前看來防疫這條路沒有盡頭。然而七月暑假開跑,期間出遊民眾增加,民眾接觸、感染病毒機會將大幅提高,預估接下來更可能有機會出現新一波確診高峰,因此趕在這波疫情前,學會將防疫與衛教重點放在保護高風險族群的民眾,特別規劃醫院衛教巡迴展,針對高風險族群群聚的場域,直接做面對面的衛教工作,積極提升民眾防疫知能,正面迎擊新冠病毒。王復德理事長指出,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免疫力低下族群一旦感染新冠肺炎,都更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若民眾符合上述條件或家中有這類族群,接下來更應特別小心防疫。除了應接種至少三劑疫苗,若不幸確診,應立即至診所就醫領取口服抗病毒藥物,預防重症及死亡。北醫展覽至7月8日 邀請就醫民眾積極參與北醫附醫7月3日敲響「新冠衛教巡迴展」,預定展至7月8日;王宇婕擔任大使,特別邀請民眾停留北醫大廳,駐足了解認識這新一波新冠防疫,更歡迎您的家人共襄盛舉,防疫一起來。學會也將在8月和10月,分別前往至台中榮民總醫院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歡迎中南部的朋友一起來看展,屆時王宇婕也會出席與民眾互動,一起守護家人遠離新冠!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邀請民眾透過學會打造的新冠肺炎衛教網站,掌握最新防疫資訊 Fight Covid-19衛教網站:https://reurl.cc/2LW5oa,或查詢口服抗病毒藥物領取地圖:https://reurl.cc/3xK1oV
上周平均日增209例確診 逾5成是XBB「併發症65歲以上佔76%」
疾管署今(30)日公布國內自3/20新制實施後,近7日(5/24-5/30)每日平均新增209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較前7日(5/17-5/23)之每日平均新增203例上升;5月起本土併發症累計4,904例,未打滿3劑疫苗有2,416例(約49%),其中又以未曾接種任何一劑疫苗者約70%為多(1,684例)。上週(5/21-5/27)平均每日新增20例死亡,較前一週(5/14-5/20)之每日死亡平均數18例上升;新增死亡個案中,95%具慢性病史、58%未打滿3劑疫苗、94%為60歲以上。綜合病例趨勢、醫療資源使用情形、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數及住宿式機構陽性率等指標研判,疫情處於上升階段,須持續監測。疾管署指出,上週新增檢出160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其中89例本土個案分別為59例XBB、29例BA.2.75、1例BF.7;另71例境外移入分別為58例XBB、12例BA.2.75、1例BA.2。近四週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XBB佔59%,已為主流株,其次為BA.2.75佔39%,須密切觀察。WHO表示XBB、BQ.1及BA.2.75等變異株具較佳傳播力及適應力,BA.5次世代疫苗對變異株仍具保護力,而全球XBB及其衍生變異株佔比約9成,以XBB.1.5為多(41.6%),另XBB.1.9.1(15.7%)、XBB.1.16(13.2%)、XBB.1.9.2(5.2%)及XBB.2.3(3.6%)佔比上升,但現有證據顯示致疾病嚴重性未明顯增加,將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疾管署進一步說明,因應國內近期COVID-19疫情上升,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佔76%,且併發症及死亡個案多具慢性病史及未接種滿3劑疫苗,為降低長者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請長者儘速踴躍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以及早獲得保護力。此外提醒兒童如出現抽搐,意識不佳或持續昏睡,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體溫大於41度,肌躍型抽搐,步態不穩請立即就醫,以即時治療,獲得妥善照護。疾管署呼籲,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BQ.1、XBB等新興變異株仍具效力,請符合資格且尚未接種的民眾儘早接種,並仍應持續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衛生好習慣,特別是以下四種情形: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於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所、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時,建議要戴口罩維護自身及他人健康。
口罩解封疫情反撲 羅一鈞:第四波疫情估一路到6月底
口罩解封後,疫情反撲,疾管署公布,國內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微升,中重症併發症較上一周新增154例,比起7天前增加33%,死亡持平;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各項指標都顯示COVID-19疫情有在上升,這波第四波疫情預估將一路到6月底,都還是會處於上升階段。疾管署今(16)日公布近7日每日平均新增154例COVID-19本土中重症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7日的每日平均新增116例上升,增幅達到33%。死亡較前一周每日死亡平均數15例持平。另外,住宿式機構陽性率從0.9%增加到1.3%,國內自3月20日實施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新制之後,5月起本土併發症累計2022例,其中1010例(約50%)未打滿3劑疫苗,703例(約35%)未曾接種任何一劑疫苗。羅一鈞表示,從各項指標來看,疫情都是在上升中,本土疫情處於第四波上升階段,預估一路到六月底前,本土疫情都會持續上升,最擔心可能影響醫療照護量能,目前全國負壓空床率約5成,探陪病措施,目前不會鬆綁維持現況。至於口罩部分維持5月31日後,機構、救護車口罩令會以建議與指引方式,不配戴不處罰,至於醫院、診所、藥局,還在討論是要鬆綁或維持。另有「大角星」之稱的XBB,本土新增11例,占比已達54%,躍升本土主流病毒株。根據近4周監測,目前本土流行的病毒株多為BA.2.75(54%),其次為XBB(37%)及BQ.1(5%),XBB占比已有穩定增加趨勢;但若單看上周新增檢出,XBB早已超過BA.2.75,躍居主流病毒株,其中傳播力強的「大角星」XBB.1.16就有11例之多。
日本5/8降級新冠「等同流感」 「免3劑證明」有望提早到29日
日本厚生勞動省27日正式拍板,按計畫於5月8日將原本在《傳染病法》中列為傳染病等級第2類的新冠肺炎,降級至與季節性流感相同的第5類,屆時將不再提供公費治療,同時也無法強制確診病患隔離。此外,日本政府還有意在黃金周到來前,將入境限制放寬的時間點由原訂的5月8日提前至4月29日,到時候外國人入境將不再需要提供3劑疫苗接種或陰性證明。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的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所組成的專家部會於27日認可下修新冠肺炎傳染病等級的決策,新冠肺炎5月8日起將正式下修至與季節性流感相同的《傳染病法》第5類。厚生勞動大臣加藤勝信在記者會上指出,「雖然我們向正常化邁出了一大步,但病毒本身不會消失,當局會要求醫療機構、養老設施、地方政府工作人員和其他相關單位採取必要措施,我們將繼續在人民的體諒與合作下,應對新的冠狀病毒。」加藤勝信也補充,「如果出現與Omicron菌株明顯不同的致病性突變體,我們將重新審查並改變相關措施。」報導指出,降級到第5類後,厚生勞動省也將開放更多醫療機構協助治療新冠疫情,目標將建立全國6萬4000間的門診治療系統。此外,為了應對夏季疫情可能再度反撲,厚生勞動省也確保了8400間醫療機構的住院病床,且最多可以收治5萬8000名病患。此外,確診後的門診費用也會改為自費負擔。另一方面,5月8日後將不再每日更新確診人數與病歿人數,將改為由固定的醫療機構每周1次向當局整理通報數據。而政府也無法再依法要求業者縮短營業時間,或是肅請民眾暫停非必要外出,同時也無法強制確診者隔離,只能建議患者不要出門。
日本擬4月29日起「入境無須疫苗證明」!林氏璧曝1原因:機場已經不看了
隨著全球邁向後疫情時代,韓國、台灣等觀光客開始湧入日本旅遊,日本政府預計提前自4月29日起放寬入境限制,未來入境日本將無須出示3劑疫苗或72小時PCR陰性證明。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旅日達人林氏璧認為,政府提前鬆綁邊境管制並非為了觀光目的,而是方便日本國民返鄉。林氏璧在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發文分享,多家日媒報導,日本政府原先預計5月8日放寬邊境管制措施,考量黃金周長假海外旅遊人數增加,擬提前至4月29日實施,「目前從全球各地入境日本的旅客,必須在機場等地提出陰性證明或接種3劑疫苗證明;如果確定結束相關邊境管控措施,從4月29日起入境日本將不再需要提出任何書面證明」,另外大陸直飛航班也預計從4月29日起,取消抽樣篩查。林氏璧指出,即使鬆綁相關防疫政策,但日本政府認為邊境把關仍有其必要性,「發燒或咳嗽症狀的旅客,還是會抽樣做PCR和病毒定序檢查」,且日本最快明(28日)就會商討,是否調降疫情以及廢止新冠對策本部。林氏璧認為,日本政府此舉並非為了讓更多外國人在黃金周來日本旅遊,而是考量讓日本人方便回國,並透露這陣子在日本機場已經沒在看疫苗證明了,「我個人昨天的經驗還有很多網友的回饋皆如此,所以現在是只等日本決定一聲令下。」
新冠改類有望在5月實施 專家籲同時鬆綁醫院口罩令
後疫情時代來臨,世界衛生組織(WHO)4月底召開委員會後,極可能解除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這將成為新冠走向地方流行的標誌性里程碑。世界走向正常生活之際,台灣也在時隔867天後,於明日解除大眾運輸口罩令,專家估計,下一步的新冠改類很可能在5月實施,專家呼籲醫療機構口罩令可同時解除。新冠肺炎列為PHEIC迄今已3年多,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WHO極可能在委員會後解除PHEIC,這對世界將是標誌性的里程碑。除WHO,日本、美國先前已預告在5月8日、11日解除緊急狀態,這意味著新冠走向地方性疾病,雖疾病存在,但已不是大流行狀態。目前台灣個案數,加上未通報的感染數約7成以上,洪子仁表示,從自然感染加上疫苗覆蓋率來看,再掀起大規模感染的可能性很低。另每日中重症數平均85例,如以過去輕症及無症狀感染者占9成以上的數據回推,每日總感染數應為1萬多人,代表社區正處於低度流行。洪子仁認為,依現有情況,台灣可將新冠肺炎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4類,推估5月就能實施,在改類之際,可一併將醫療機構的口罩令從強制改為建議,回歸正常生活。由於新冠仍是無法預期的新興傳染病,他呼籲在改類後,中重症的醫療申報費用仍應照特別條例支應,且至少實施到年底,別推給健保吸收,以免醫療點值被稀釋。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則表示,防疫期間,台灣出現免疫債務問題,尤其這3年出生的新生兒,面對流感、腺病毒、腸病毒的威脅都沒有抵抗力,醫療機構口罩令仍應繼續維持,民眾也要落實勤洗手等防疫措施。洪子仁則提醒民眾,至少都應打滿3劑疫苗,做好防疫基本功。
日本入境限制將取消 旅客「5月8日起」免出示3劑疫苗證明
日本政府今(3日)正式宣布5月8日起正式放寬所有入境限制,屆時旅客入境不用再提供3劑疫苗接種證明、陰性證明或接受落地篩檢,但為防範新的傳染病,入境旅客如有發燒、咳嗽症狀仍可能被安排基因定序檢測。日本政府確認防疫措施將隨新冠肺炎的傳染病級別,於5月8日自2級調降為與流感相同的5級時一併取消,屆時除不再要求入境旅客提供證明,也不會強制要求隔離,但也不提供免費治療及疫苗。
不用再出示3劑疫苗證明 日本擬於5月8日取消入境管制
日本政府預計在5月8日正式把新冠肺炎降級至與流感相同的第5類傳染病,另據日媒《時事通信》、《日本電視台》透露,日本政府預期同時取消現行的入境管制,屆時旅客入境日本不用再出示3劑疫苗接種證明或出國前72小時內陰性證明。日本政府關係人士透露,現行管制隨新冠肺炎於5月8日降級而取消後,雖不用再出示接種疫苗或72小時內陰性證明,但為防止新傳染病入境,羽田、成田、中部、關西和福岡機場,將會實施「傳染病基因監測」措施,針對有發燒和咳嗽的入境旅客,隨機進行基因序列分析。
搭大眾運輸何時可免戴罩? 王必勝:清明後宣布
輕症免隔離後,本土新冠確診個案昨天跌破百例,新增97例中重症個案,確診數創下新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透露,最快過完清明連假後就會宣布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建議不用戴口罩,不再強制,最快上路時間會落在4月中或4月下旬。雖然新增新冠確定病例創低,但新增40例死亡,死亡人數顯然仍高。王必勝坦言,「死亡數的確下降速度是有比較慢了一點」,會再檢討每個個案的狀況,並強調過去一周的總確診人數比前一周再減少7.5%,本土Omicron疫情從去年4月開始有三波段流行,波峰一個比一個小,最後這周已是300多天來的最低點。指揮中心在2月20日開放室內免戴口罩之後,僅剩「醫療照護機構」及「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仍需配戴口罩。王必勝表示,已著手兩場所的進一步開放規畫,其中會先做公共運輸口罩政策再開放,改為建議,不強制配戴,其次是醫院的專責病房跟感染管控措施鬆綁。另外,指揮中心3月6日起推出「疫苗加一,解封安心」催打活動,至今僅32.2萬人次接種,王必勝坦言,疫情趨緩導致民眾接種意願降低,確實造成接種推動困難,但強調,活動至今有2萬5000名未曾接種疫苗的民眾響應,代表活動仍具成效。指揮中心社區防疫組組長莊人祥則以昨天單日新增40名死亡病例指出,其中20人從未打疫苗,另有2人僅接種1劑、4人打2劑,代表多數死者都未打滿3劑疫苗,且從未打疫苗的死亡率是打滿3劑疫苗的18.5倍,呼籲民眾還是打疫苗較好。王必勝透露,今年5月BNT官方將與我洽談疫苗採購相關事宜,預計針對上海復星代理權、國內施打情形、BNT次世代疫苗疑慮,以及癌症疫苗等議題進行討論,至於是否會再買BNT疫苗?有待觀察後續疫苗庫存情形。
疫情最快4月降級!搭乘大眾運輸有望摘口罩
國內疫情連5周下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上周平均每日新增8959例新冠病例,與前一周相比約下降17.7%,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下周一(20日)確診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後,最快4月就可將新冠肺炎降為第四類,並將對大眾運輸口罩政策進行鬆綁。昨單日新增8855例本土以及37例死亡個案,為連續8天單日新增低於萬例。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上周共新增811例中重症、284例死亡個案。死亡個案中有95%具慢性病史、66%未打滿3劑疫苗,另有92%為60歲以上。下周一確診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是否將導致清明連假疫情再度升溫?王必勝表示,由於本周疫情較前一周減少,推估接下來仍會穩定下降,根據過去春節、228連假的經驗,疫情反彈機率應不高。王必勝說,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後,將進一步針對大眾運輸工具戴口罩政策進行鬆綁,至於醫院、長照單位目前仍有專家建議維持戴口罩,如一切順利,最快4月就有機會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不過仍得視輕症免隔離新制上路2周後的實施成果而定。「疫苗加1解封安心」活動上路10天以來,全台僅9.8萬人次接種,平均每天不到2萬人次。王必勝坦言施打狀況並不踴躍。另國內尚有成人、兒童及幼兒劑型輝瑞BNT疫苗,原本將全數在今年3、4月屆效,目前食藥署均已通過效期展延申請。
周玉蔻:政府應「強制民眾打疫苗」 李秉穎一句話回應
現在大家大多都有打3劑疫苗,但還是有人一劑都沒打。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在《新聞放鞭炮》說,政府為什麼不強制民眾打疫苗。對此,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召集人李秉穎說,這不太可能。周玉蔻表示,有些人不相信疫苗,或是怕打了疫苗會出事,但沒接種民眾的資料指揮中心都有,為什麼不能強制民眾強制打疫苗,指揮中心只有勸告,沒有用政策強制民眾接種,朝野也都沒共識。李秉穎說,「那不必想也知道,強迫人家打疫苗不太可能。」李秉穎說,想提高疫苗接種率,跟政策的確有關係,但執行面跟地方政府有關,各衛生局對各種疫苗的接種率都有統計,也會進行比賽,進行檢討,而公費疫苗做得最好的是兒童,因為父母都能接受小孩打疫苗的觀念,不打疫苗就會收到通知,成人這方面比較沒有。李秉穎表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民眾就醫時,請醫師勸病患打疫苗,但重要疫苗資料庫跟醫療院所的系統無法整合,但很多人不想打流感、新冠疫苗,認為打了會有問題,至於能不能做強制地追蹤,「這個需要討論,可是需要共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上月說,因應目前全球COVID-19疫情趨緩,各國邊境逐步調整開放,並持續推動COVID-19基礎劑及雙價次世代疫苗追加劑接種。因此,指揮中心亦持續鼓勵未曾接種疫苗、尚未完成基礎劑對象,以及尚未接種過莫德納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象接種,尤其長者等重症高風險族群,均建議儘速接種。
室內可脫口罩了!羅一鈞:逢228連假「疫情恐反彈」
今天開始,除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外,室內可以不必戴口罩。不過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警告表示,防疫指揮中心長期忽略我國新冠死亡人數居高不下的事實,每天仍有1至2萬人確診,他擔心口罩解禁後,導致長期疫情,台灣可能是全球在今年仍將新冠肺炎列在國人十大死因的少數國家之一。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昨天新增1萬5747例、68例死亡,確診人數比上周日減少6.8%。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確診數持續降溫,研判群體免疫力足夠,本土也尚未偵測到新興的變異株,威脅有限,疫情在可控制的範圍內,加上醫療量能充足,因此如期實施室內不必戴口罩,今日起至3月6日前,是第一波的觀察期。羅一鈞直言,室內口罩鬆綁後又逢228連假,屆時確診數會有一波反彈,但第一波觀察期只要持續穩定,校園就會如期於3月6日上路。指揮中心規畫,室內口罩鬆綁管制分成3大類:「指定場所」一定要戴口罩,包括醫療照護機構如醫院、診所等,以及公共運輸系統如捷運、雙鐵的收費區(刷卡進站後)及管制區。其次是「特殊情境」,有發燒症狀、家有5歲以下幼兒、免疫低下者、人潮聚集處,年長者未打3劑疫苗等,建議配戴。最後是「其餘場所」,由民眾自主決定。詹長權分析,台灣新冠累積總死亡數在第一任指揮官陳時中任內是8031人,第二任指揮官王必勝上任至今年2月18日為止,是9421人,如未來數月死亡人數仍居高不下,台灣可能是全球2023年仍將新冠肺炎列在國人十大死因的少數國家之一。去年國慶日,我國新冠死亡累積人數至1萬1511人時,詹長權曾呼籲指揮中心,檢討防疫指揮系統和防疫措施,找出無法將疫情壓制在「低感染數」和「低死亡數」的原因。但王必勝卻在次日回應「好像有些公衛學者不知防疫新方向在哪裡?」詹長權感嘆,指揮中心沒有細看Omicron新冠死亡資料中未接種疫苗長者占比太高的事實,沒有聽進公衛學者尋找低死亡率防疫新方向的建議,台灣再次失去壓低Omicron死亡率的機會,令人難過。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今起室內免戴口罩,可能會導致疫情升溫,政府在開放口罩的同時,應積極推動接種追加劑,我國60歲以上、慢性病、免疫力低下等族群的接種率不夠高,是這波死亡數快速上升的主因。羅一鈞表示,死亡是落後指標,仍要觀察長期趨勢,目前台灣累計致死率0.17%,低於日本的0.22%,更遠低於全球平均1%。他強調,未來每周四都會公布國內個案致死率。
新冠病毒「感冒化」? 李秉穎:未來不用每年打疫苗
世界各國皆關注新冠病毒的未來發展,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2日提出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新冠病毒最終將走向「感冒化」,而非當前主流認為的「流感化」,估計未來可不用每年打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王必勝則指出,新冠感冒化確實有可能,不過,今年難以達成。李秉穎指出,目前已知的感冒病毒共100多種,其中有4個為冠狀病毒,若將來新冠走向感冒化,將成第5個感冒冠狀病毒,意味著將來人們得到新冠,使用支持性治療藥物即可,不必每年接種1次疫苗。雖然如此,但李秉穎認為,目前感染新冠的死亡率仍比流感高,因此,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未來的防疫工作也應將重點放在毫無保護力的新生兒,以及免疫功能缺損的成年族群,這兩個族群仍可能要接受常規接種。對於新冠病毒未來可能走向感冒化,王必勝表示,依據目前的疾病嚴重度排名,依舊是新冠第一,其次為流感、感冒,即便國內已有近半數民眾感染,加上7成多的3劑疫苗覆蓋率,但新冠重症與死亡率仍遠高於流感,顯示其危險性仍比流感高很多。王必勝認為,新冠將來確實可能成為感冒,但要在今年達到感冒化恐不太可能,現階段仍鼓勵民眾接種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國內已有近400萬人接種次世代疫苗,加上目前庫存的BA.4/5疫苗仍有212萬劑,呼籲國人只要符合資格,應踴躍接種提升保護力,指揮中心也會視需求,評估有無增購的必要性。
醫定感動3/護理師4年罹3癌「為孩子拚下去」 疾呼「有什麼理由撐不下去?」
醫護人員平時站在第一線治療患者,但其實他們與你我一樣,同樣會生病、染疫,也會對疾病感到害怕。一位護理師4年內罹患3種癌症,曾被宣判只剩半年壽命,但她為了孩子咬牙接受副作用極強的治療,也激勵其他癌友「我都撐下來了,你有什麼理由撐不下去?」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醫師李楊成,因為希望多跟民眾、患者交流,繁忙之餘利用空檔在影音平台成立「聽聽癌症在說什麼」頻道,希望透過輕鬆的方式,分享許多動人的人生故事,激勵更多受病痛所苦的患者。李楊成認為自己的跟診護理師怡文,是他心中最堅強的神力女超人,因此特別邀請她上節目訴說自己的故事。「當我知道自己身上又發生第3種癌症時,真覺得老天很愛開我玩笑!」原來怡文在短短4年內罹患3種不同的癌症,而且都不是癌細胞轉移造成的。2014年怡文發現罹患乳癌,為了老公與3個孩子,她堅強地積極治療,好不容易控制住病情,但2016年又在屁股發現惡性極強的黑色素瘤,而且發現時已經是末期,存活期大約只有半年。幸好在新療法的幫助下有所好轉,多數人都無法忍受強烈的副作用,但怡文前後打了7個月,每一次打完都痛苦萬分,還曾經在路上昏迷,心想再也不打了,但想到家人還是乖乖去治療。治療的效果很不錯,讓怡文以為終於要苦盡甘來,沒想到此時肌肉開始無力,竟又發現胸腺腫瘤,嚴重時全身都不能動,只能躺在床上,雖然怡文一向樂觀,但接二連三的疾病,連醫師都擔心她撐不下去。但為了孩子,怡文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堅持下去」,竟然又多活了這麼多年,她以自己為例,「我這樣都撐過來了,你有什麼理由撐不下去?」李楊成說,大多數患者得知罹癌都是愁眉苦臉,他除了提供專業的治療建議外,也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支持患者的身心,他最愛在診間裡跟病人開玩笑,李楊成認為「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而且多笑可以提升免疫力」,他都這樣告訴患者,也促成他做節目鼓勵大家的機緣。陳志金醫師(左四)分享護理師同事染疫後被照顧的溫暖經歷,認為這樣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醫療院所上演。(圖/翻攝自陳志金臉書)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則分享1位護理師染疫的故事,這位護理師確診隔離的第2天突然呼吸困難,於是緊急被送回奇美醫院,當時染疫護理師因恐懼而邊喘邊流淚,照顧她的護理師學姊立刻將她擁入懷裡,哽咽說「妳回來了,姊姊會保護妳,不要擔心」。染疫護理師說,當時她轉進加護病房時仍然喘不過氣,她腦海裡閃過前幾天「20多歲女性打3劑疫苗無慢性病史,確診後數日死亡」的新聞,擔心自己也會發生同樣的憾事會。所幸在其他護理師同事們的悉心照料下,染疫護理師恢復狀況良好,也讓她感受到同事之間的溫情。陳志金說,這位護理師的染疫經歷算是有驚無險,也有著滿滿的感動,當醫療人員自己生病時,同樣會擔心受怕,也需要被關懷,但醫療人員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要如何配合治療、要相信醫療團隊能一同對抗病魔,而這樣的溫暖故事其實每天都在台灣醫療院所各個角落上演著。
第3波高峰已結束!疫情將轉為「雙主流病毒」 王必勝:口罩年後有望再鬆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5,63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5,409例本土個案及22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0例死亡,確診數比上星期一下降約9%。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2023年第二週確診數較第一週減少15.7%,目前看起來第三波疫情已經過了高峰。而王必勝也鬆口,若疫情穩定,口罩第二階段鬆綁預計春節過後實施。本土+15,409 1青少年打3劑確診還MIS-C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5,409例本土病例,為7,318例男性、8,076例女性、1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新增4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指揮中心公布,自1月12日到16日,新增7例MIS-C個案,2例為青少年、5例為兒童,目前有6例病況好轉出院,1例仍在加護病房持續治療中。其中較特別的是1位14歲青少年個案,本身沒有慢性病史,接種過3劑疫苗,在11月10日曾確診COVID-19,1月4日開始出現頭暈、頭痛、喉嚨痛等症狀,隔天又出現胸悶、胸痛、呼吸不順症狀,前往急診檢查診斷為MIS-C、心肌炎、心包膜炎,在1月6日收住加護病房治療,經過治療之後病況好轉,1月13日已順利出院。境外+223例 春節預計「雙主流病毒」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2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63例男性、6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入境日期介於去年12月16日至今年1月15日。指揮中心也公布上週境外移入及本土Omicron變異株監測結果,新增221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69例本土個案(31例BA.5、28例BA.2.75、4例BQ.1、3例BF.7、2例XBB、1例BA.2)及152例境外移入(82例BA.5、48例BF.7、9例BA.2.75、8例BQ.1、4例XBB、1例BA.2)。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不管是本土還是境外,BA.5的主流優勢都慢慢被BA.2.75趕上,目前兩種病毒株都算是台灣主流病毒株,預期在春節連假期間仍然會是「雙主流病毒」的情況。民眾較關心的BQ.1、XBB在本土佔比都沒有超過10%,而XBB.1.5不論是境外或本土也尚未有第一例檢出,羅一鈞指出,目前國內擔心的還是BA.5、BA.2.75,不過目前這兩種主流病毒株免疫逃脫的優勢,不如其他新興變異株高,所以目前這兩種主流病毒株對疫情影響還是有限,後續指揮中心會持續監測。第三波高峰已過 口罩第二段鬆綁?根據指揮中心資料顯示,2023年第二週確診數是15萬1838,跟第一週18萬0134相比,減少了15.7%。指揮官王必勝指出,下降幅度蠻大的,目前看起來第三波疫情已經過了高峰,正逐漸往下降,但確診數目前每日還是有1萬到2萬人,所以民眾還是不能掉以輕心。目前國內疫情再次呈現下降趨勢,民眾相當關心什麼時候口罩令可以進行第二階段鬆綁?王必勝回應,關於第二階段口罩開放措施,指揮中心都有在積極討論,如果春節後台灣、國際疫情都穩定的話,就有可能會在春節後公布第二階段口罩令的鬆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