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0億
」半導體板塊狂歡 輝達單周漲幅15%創11個月來最大
輝達股價周五(26日)延續前一日的上漲,且漲勢加速,當日收漲超6%,令本周的累計漲幅達到15%,創下11個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上漲。雖然尚未公佈業績,但輝達表現搶眼,比本周業績公佈後暴漲的科技巨頭如特斯拉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還要多。本周Meta、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公司等公佈業績,均豪賭AI,承諾進行大規模的人工智慧投資。回顧上週五,由於超微電腦打破此前提供初步業績的慣例,疊加ASML、台積電業績不及預期,引發投資者擔心,懷疑AI概念股的熱情是否已經過於高漲,恐慌情緒波及輝達單日罕見暴跌10%,創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本周輝達滿血復活,代表幾乎抹去了上周的所有跌幅,僅5個交易日,就從近期低點大反彈了17%,股價26日當天收漲超6%,報877.35美元,創下4月12日以來最高。輝達市值增加了近2900億美元,僅周五一天市值就漲出一個「英特爾」。分析師們認為,未來屬於AI,若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每家都投入百億美元規模到這個領域,輝達一定是最大贏家。美國銀行的分析師們點評稱,來自主要美國超大型公司,如谷歌、微軟和Meta的首季報告表明,2024年資本支出存在顯著上漲空間,主要由AI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不過大型科技公司們的表現也非全部亮眼。例如,第一季財報同樣強勁的Alphabet和微軟股價大漲,Meta卻遭遇重創。這背後的原因是,AI投資已經開始為谷歌和微軟帶來巨大的效益,但對Meta的業績而言更像是一個沉重的包袱,開啓加速燒錢步伐。
將創歷史第3高!財政部預估今年稅收超徵上看3800億
財政部12日公布全國賦稅收入統計,前11月累計總稅收達3兆287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6.8%,已超過預算數(又稱為超徵)2175億元,財政部預估,今年超徵規模約在3600到3800億元,將創歷史第3高紀錄。資料顯示,今年前11月已達到全年預算數的稅目包含特銷稅、遺產稅、贈與稅、印花稅、綜所稅、營業稅、證交稅、娛樂稅、房屋稅、牌照稅、關稅、營所稅、期交稅。受惠於升息銀行利息收入亮眼,金融營業稅增加與國內消費旺盛,11月營業稅收1062億元,年增8.6%,創歷史單月新高,累計前11月營業稅收達5634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5.5%,表現十分亮眼。今年累計前11月創歷年同期新高紀錄的稅目除總稅收、營業稅外,關稅、營所稅、綜所稅、遺產稅、特銷稅、房屋稅、牌照稅與印花稅也創同期新高。另受惠於AI商機與11月的台股買氣熱絡,平均日成交值3470億元,證交稅11月收177億元,年增27.5%,連續7個月正成長,累計前11月稅收1776億元,年增10%,創歷史次高,表現不俗。房地相關的稅目則逐漸回暖,主要受到青安貸款帶動房市相關需求,土增稅11月稅收62億元,雖年減4.9%,但相較10月成長7.7%,有漸次平穩跡象;契稅11月稅收17億元,為今年以來最高,年增24.9%,主要是新屋交屋挹注;個人房地合一11月稅收42億元,年增34.2%,已是連續4個月正成長。財政部以往年最後一個月稅收大約在1446億到1682億元估算,今年總稅收超徵規模在3600億元到3800億元;中央政府的稅收超徵數達1988億元,就過往經驗來看,中央政府超徵規模估計2700到2900億元。地方政府包含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稅收,到11月底還未達到預算數,達成率為99%,距離預算數差臨門一腳。主要是土增稅的達成率只有64%,並確定土增稅今年無法達標。
統一超2022營收破2900億 連續七年創新高
統一超(2912)今天(10日)公布111年12月合併營業額259.9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79%,單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全年合併營收突破2,900億元,連續七年創全年新高紀錄。統一超商分析2022年,由於積極展店並透過線上線下策略整合帶動成長,營運擺脫疫情干擾並持續升溫;轉投資的菲律賓7-ELEVEN、統一生活(康是美)、統一速達(黑貓宅急便)、悠旅生活(星巴克)、統一精工等均較去年同期成長,持續挹注動能。目前台灣7-ELEVEN跨通路的OPEN POINT會員生態圈,服務會員數超過1,550萬,因應年底點數兌換潮,透過OPEN POINT點數可線上線下近20大通路當現金花、門市折抵部分民生代收帳單等多元用途,帶動點數兌換量較去年成長超過1成。此外,更整合行動隨時取、i預購祭出雙12購物節、聖誕節、跨年慶等多元行銷活動,帶動會員消費金額較去年成長2成、貢獻佔比達6成,顯見OPEN POINT會員黏著度持續攀升。展望2023年1月,7-ELEVEN積極掌握春節商機,並以五大動畫肖像及兩大精品推出超過30款限量開運金喜福袋,同時積極響應經濟部推動之平價專區政策推出特惠專區,更藉由數位智能服務,像是近期攜手foodomo搶「外送包裹併買商機」推包裹店轉宅服務,24小時無時空限制滿足各式需求,架構超越消費者期待的生活型服務平台。
拜會竹科管理長 徐定禎宣示打造科技新苗栗
民進黨苗栗縣長候選人徐定禎昨(13)日前往新竹科學園區拜訪竹科管理局局長王永壯,請益擴大竹南科學園區及設置後龍科學園區事宜。徐定禎說,未來要推動持續擴大園區規模,建立完善產業鏈,吸引廠商進駐增加苗栗工作機會,要持續提升苗栗科學園區產業,打造「科技新苗栗」。徐定禎昨天在行政院顧問鄭宏輝、議員候選人邱毓興陪同下前往竹科管理銅鑼園區服務處,拜會王永壯與竹科管理局副局長胡世民。徐定禎表示,科技產業連帶吸引人口和經濟資源,對苗栗發展產生正面影響,苗栗縣的竹南科學園區鄰近竹科,具有人才與交通匯集的地理位置優勢,竹南科學園區發展相對成熟,未來要推動持續擴大園區規模,建立完善產業鏈,吸引廠商進駐增加苗栗工作機會。「有產業才有就業機會,才能吸引人才回流苗栗。」徐定禎表示,根據竹科2021年報,竹南科學園區就業人口13044人、產值達新台幣599.58億元,銅鑼科學園區就業人口2567人、產值136.66億元,產業以及通勤需求量大,並且帶來人口的大幅增長,對於在地就業、經濟發展有相當大的注挹。王永壯表示,銅鑼科學園區開發面積佔351公頃,考量地勢與環境保育,產業用地只佔96公頃,進駐廠商達20家、投資金額2900億元,目前招商登記已滿,未來廠商陸續到位、園區產業生態更豐富完善,銅鑼科學園區產值將有機會上漲。徐定禎指出,地方政府要與竹科管理局在消防、交通和民生議題都要攜手合作,共同提升整體區域發展,未來將會推動園區快捷巴士,點對點園區直達高鐵站,交通易達性提供洽公和移動服務,增加廠商進駐園區吸引力。
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公開 前十名國家佔世界75%
2020年5月創下史上最熱的5月的紀錄,但自從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地排放二氧化碳,讓地球的氣候產生極端的變化。不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多寡似乎變成「歷史共業」,不是單一國家的責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年比一年多,至2019年為止,累積已有1兆5370億噸,甲烷、氮氧化物等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排放量,光2017年就有510億噸,而且這些氣體都會造成地球的溫度上升,也是造成氣候變動的主因。針對排放量的問題,許多國家也在努力,想利用風力及太陽能發電,達成2050年零排放的目標。根據最新的調查結果,2017年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是360億噸,53%來自亞洲、18%來自北美,然後17%由歐洲排放,至於單獨國家的排放量,則是中國佔了27%。根據2017年的資料,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前十名如表所示。(圖/翻攝自Youtube)。排放量前十名的國家,就佔了全世界的75%,中國現在雖然是排出量最高的國家,但它是在20世紀後半後才急速成長,並非從一開始就是最高的國家。若從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算的話,總排放量最高的則是美國及歐盟,佔了全球的50%。光以美國來看,就排出25%、約4千億噸的二氧化碳,若以進入20世紀之後來看的話,美國也排放了2900億噸。若以德國為例,總排放量也等於南美加非州的總和。若從人口數來看,全球每人一年平均約排出5噸的二氧化碳,但石油出產國的國民,平均一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則是平均的10倍,美國及澳洲也有平均值的3倍以上,以2017年佔全球總排放量27%的中國來說,因為人口數有14億人,所以平均1人僅排出7噸的二氧化碳,相對較低。當然,煮菜、開車等生活上耗費,也算在總排量中。當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非常「不平等」,美國國民一人平均一年16噸,開放中國家的美、加、德、英、法、日都比平均值高很多,然而非洲的奈及利亞只有0.12噸,但極端氣候造成的影響是全面的,乾旱、熱浪及水災,在中南美洲、東南亞也沒有因此減少。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未來都是趨勢,也希望技術早日成熟,才能減緩地球暖化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