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億元
」遠雄今年推案300億、北部獵地補庫存 趙文嘉:房市修正期約要2~3年
遠雄建設(5522)今(9)召開股東會,董事長趙文嘉認為,這波景氣從2018年後一路向上,到2022年攀到高峰,目前房市已進入下行階段,預估2023年買賣移轉棟數恐跌破30萬棟,房價也處於高點,銷售速度減緩,並指出過去3年房價上升顯著,但主要是反應營建成本史無前例的大漲,「房市修正期大約要2~3年,之後景氣才會再往上走。」遠雄建設發言人蕭君如會後也表示,去年9月以前單月業績都還可以,第四季起受國際情勢動盪及對未來全球景氣不樂觀預期的影響,到今年1、2月銷售業績很低迷,連續2個季度分別年減25%及24%,直到4月後才有起色,5月份銷售業績較去年同期年增27%,「打房已告一段落,利空出盡,股匯市資金潮還在,台灣房地產還是相對安全的保值工具。只要產品有競爭力,又以首購置產為主,就會是一個穩定不動產加工業。」遠雄今年1~5月累計合併營收為62億元,主要來自去年底尚未及交屋的個案,「遠雄之星8」就佔了其中的35億元。下個月開始還有4個已完銷案會陸續加入認列,包括台南「遠雄頂美」及「遠雄北府苑」2案合計56億元,都已拿到使照;北部「遠雄宜進I-City」及「遠雄青晉」2案合計57億元,預計8月取照後、於今年第4季開始認列。此外,成屋亦有4案持續銷售,未認列總額約40億元,包括新北「遠雄九五」及「汐止U-Town」、桃園「遠雄文青」及「遠雄新未來」,若能順利於第三季前銷售,可望挹注今年度營收。雖因前幾年疫情及缺料搶工使工期大受影響,致完工交屋案較少,蕭君如表示,已完成營運步調的調整,預計未來3年的年度完工交屋案總額會回升到200~300億元水準;今年度推案總額也在300億元水準,北部為桃園「遠雄仰森」約50億元已開案;中部在台中七期「遠雄琉蘊」約100億元,預計下半年開案;南部3案包括台南「遠雄綠禾」及「御東苑」合計約65億元及高雄「遠雄峰蘊」約85億元,也都已開案。對未來的發展方向,蕭君如也表示,會持續在七大都會區儲備未來3至5年的可推案量,也將順應廠商辦市場需求及家戶結構的變化,調整產品定位及佈局策略。「目前還是會繼續獵地,但因中南部因造價波動大,營建成本佔比高,布局上將偏少;預期桃園以北占比65%,中南部65%,同時希望總庫存的3成為廠辦、商辦,住宅7成,北部庫存幾乎銷售完,現在要回防北區。」遠雄股東會會中報告111年度營業報告及盈餘分配案,上半年每股已配發現金股利2元,下半年每股將配發現金股利3元,合計111年度現金股利達5元,股利發放率連續2年逾7成。遠雄111年合併營收為266億元,稅後淨利55億元,稅後淨利率21%,每股稅後盈餘7.04元,為連續第2年重返7元大關。其中營收有8成來自桃園以北,合計認列214億元,包括桃園區4案認列74億元、汐止「遠雄U-Town」認列48億元、中和左岸系列四案貢獻47億元、新莊副都心2案貢獻25億元、板橋及新店2案認列20億元;中部個案佔比約1成,為台中遠雄之星第7期及第8期認列23億元;南部個案佔剩餘的1成,包括高雄「明水漾」及台南「安南町」2案認列24億元等。
鴻海擴大印度投資 斥7億美元蓋iPhone零件新廠
據《彭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鴻海(2317)計劃在靠近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Bengaluru)附近機場的土地上,蓋佔地300英畝(約1.21平方公里)的廠房以生產iPhone零件。知情人士說,鴻海也可能在這裡組裝蘋果手機,並為旗下電動車事業生產部分零件。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四(2日)拜訪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後,出席泰倫加納邦(Telangana)的產品原型製造中心T-WORKS落成典禮,宣布捐增一條工業級SMT產線予以支持,並簽署協議,承諾在當地投資生產新款電子產品。傳出鴻海計劃大約投資7億美元(約台幣214億元),新建一座iPhone零件工廠,以提高當地產量。知情人士透露,鴻海在印度的新生產基地預估大約將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該公司在中國鄭州廠的人力則大約20萬人。這筆投資是鴻海至今於印度最大筆的投資項目之一,此次投資計畫突顯出美國和中國的緊張局勢越演越烈,受新冠肺炎疫情干擾,促使蘋果重新審視其依賴中國的供應鏈。如今鴻海於印度的製造業正在加速從中國出走,轉移至印度或越南等國家;蘋果等美國品牌正仰賴他們在中國的供應商探索境外替代生產基地,例如印度與越南,這些舉動可能改變全球電子產品的生產方式。知情人士透露,上述計畫仍可能改變,目前鴻海仍在敲定投資和計畫細節。外界也不清楚這項計畫是否意味著全新產能,或為鴻海自中國生產基地轉移過去的生產。針對此事,蘋果拒絕發表任何評論,卡納塔克邦政府的辦公室也未對此事回應。
月內再度出手! 國巨砸214億元併購法國施耐德感測器事業部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強攻高階利基市場,繼本月11日才以約當新台幣24.8億元現金收購賀利氏工業集團高階溫度感測器事業部(Heraeus Nexensos GmbH),今(27日)國巨再宣布,以約當新台幣214億元現金收購法國施耐德高階工業感測器事業部(Telemecanique Sensors)。國巨表示,本次交易在施耐德員工代表機構完成諮詢流程,以及雙方各項準備作業完成及得到主管機關核准後,預計將於未來幾個月內完成。國巨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泰銘表示,「此次收購將成為國巨公司進一步鞏固在感測器市場地位的重要里程碑,亦將成為國巨公司在高階利基型市場成長的主要驅動力。我們將為客戶提供更全面性的產品組合,非僅限於傳統的被動元件,而是包括更廣泛應用的電子零組件。國巨公司的各式感測相關產品,未來將擁有超過6億美元的年營收表現,約占合併後公司整體年營收比重14%,這將是國巨公司未來持續擴展的重點產品之一。」Telemecanique Sensors是全球領先的關鍵機電與電子感測器設計、開發及解決方案的專業供應商,2021年營收約為3.3億美元,其中約有70%的營收來自於北美洲及歐洲等高階市場。
金寶董座許勝雄遭控賠錢賣股 董事會議事錄內容曝光!
上市公司金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勝雄,遭控未經董事會同意,竟擅自處分群創光電公司逾2萬1千張股票的董事會議事錄曝光!這份由金寶公司內部人士提供的董事會議事錄指出,許勝雄擅自核可,將金寶公司持有的群創股票1.6萬餘張,及子公司吉寶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3千餘張群創股票一併賣掉,導致金寶和吉寶共虧損6.4億餘元。議事錄指出,董事沈軾榮質疑股票交易金額已超過3億元,「是否應提討論案而非報告案?」「是否符合會計法規?」並詢問「當初投資統寶金額?」還要求確認「該筆損失是沖減保留盈餘?」並主張須再與公司法務確認。金寶公司董事長許勝雄遭董事和股東質疑,未經董事會同意,擅自處分群創2萬1千餘張股票。(圖/報系資料照,CTWANT合成)公司內部人士提供上述資料,是金寶公司2021年8月3日上午11點30分召開的第18屆第13次臨時董事會議事錄,上面蓋有金寶公司紅色大印,並有許勝雄同年8月10日親筆簽名批示「准」字。議事錄還載明出席這次臨時董事會的董事共有14人,除了許勝雄,還有許勝傑(視訊)、柯長崎(許偉洋代)、許介立(視訊)、沈軾榮(視訊)、周永嘉、陳益昌(視訊)、許偉洋、陳威昌、陳培源、黃玉輝(視訊)、何美玥(視訊)、黃志鵬、謝發達。對於許勝雄擅自賣股案,金寶公司股東先前已向本刊投訴,痛批許勝雄和金寶公司違法,因為根據《證券交易法》第36條之1授權訂定的子法「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第15條規定,金寶公司處分3億元以上的有價證劵等資產,須經董事會同意,3億元以下則授權由董事長決定。此外,金寶公司內規也有相關規定。股東表示,許勝雄無視法令和內規,竟在2021年3月23日簽核賣出群創股票,導致金寶公司和吉寶公司在同年5月13日一天內違法出售群創股票,包括金寶持有的16842770股、吉寶持有的4308238股,平均每股售價為20.77元,結果金寶實收股款3億4865萬8301元,吉寶公司實收股款8906萬6335元,合計4億3772萬4636元,與成本價差6億4149萬7941元。股東痛批,金寶和吉寶公司賣股實收股款4億3772萬4636元,已遠超過應先經董事會決議始得處分的3億元門檻,即便只單獨計算金寶公司出脫的群創股票,一樣超過3億元的處分門檻。更令股東氣憤的是,許勝雄明明知道2021年5月13日處分群創股票的隔天,金寶公司就要召開董事會,且5月13日當天證交所的公開資訊觀測站還發布重訊,竟不在隔天董事會報告出售該批群創股票,拖延到同年8月3日才向臨時董事會做本案的事後報告,實在可疑。另外,許勝雄2021年3月23日簽核處分群創股票時的股價約20元,5月13日實際賣出群創股票的股價也約20元,可是從3月23日到5月13日之間,群創收盤價一度高達31.10元,後來就逐漸下跌到出脫時的20元左右。因此讓許多股東十分不解,既然許勝雄擅自決定出脫股票,為何不在股價高檔時賣出,反而在股價下跌回檔後出脫,嚴重損害廣大投資人權益。股東指出,當初許勝雄投資的統寶光電虧損上百億元以上,連帶因為金寶公司和所屬的吉寶公司也因投入18億元,而遭受嚴重波及,後來統寶賣給奇美後又併入群創光電公司,而換得群創股票,但面板業長期不景氣,投資人身受其苦,去年起受到疫情影響,不少民眾宅在家,筆記電腦等面板產品需求暢旺,對面板產業是難得的大景氣,群創光電2020年第2季合併稅後淨利214億元,全年EPS有5至6元的實力,Q3更是傳統旺季、整體供需也健康,許勝雄為何需要趕在2021年5月14日董事會前一天的5月13日售出群創股票?根據《證交法》第171條「不合營業常規交易之特別背信罪」,構成要件為「不合營業常規」和「公司不利益」。專業會計師認為,未經董事會同意就出脫群創股票,已構成「不合營業常規」要件,出脫股票後造成公司損失,導致「公司不利益」,已明顯觸犯「不合營業常規交易之特別背信罪」。股東們已提出檢舉,希望主管機關依法查處本案違法失職之處,檢調機關也應盡速偵辦,才不致讓類似情形一再發生。對此,本刊昨天(19日)下午和今天(20日)上午數度致電金寶公司媒體聯絡人,對方皆未接電話,無法得知回應,不過根據金寶公司今年3月21日公告回應股東指控違法賣股一事指出,「本公司暨子公司吉寶投資處分群創股票係依公司取得與處分資產處理程序辦理,對於股東及媒體不實指控,本公司將保留相關法律追訴權。」對上述報導,許勝雄董事長回應表示,「口水廣告不能把公司治理做好,我認為現在捲起袖子把事情做好,對全體股東負責,比較重要。」
上市老董偷賣股2/股市高點不賣群創股票 許勝雄遭痛批損害股東權益
上市公司金寶電子股份公司董事長許勝雄去年(2021年)5月間未經董事會同意,擅自出售金寶和子公司吉寶公司持有的群創公司2萬餘張股票,導致公司嚴重虧損6.4億元,引發股東強烈不滿。有股東氣憤指出,許勝雄去年3月23日簽核處分群創股票時的股價約20元,5月13日實際賣出群創股票的股價也約20元,可是從3月23日到5月13日之間,群創收盤價一度高達31.10元,後來就逐漸下跌到出脫時的20元左右,讓許多股東十分不解,既然許勝雄擅自決定出脫股票,為何不在股價高檔時賣出,反而在股價下跌回檔後出脫,嚴重損害廣大投資人權益。專業會計師指出,由群創股價走勢圖顯示,去年3月23日簽呈同意處分後,股價在4月中前大幅上揚,公司為規避3億元以上須經董事會決議的法令和金寶內規,竟未於股價高點時處分,反而遲至股價回檔至該期間低點5月13日出售,出售金額還是超過3億元門檻,又公司於去年5月14日召開董事會,合理推論公司意圖於董事會前賣股以避免董事會監督,反而因此擴大公司損失。群創光電生產先進的車用面板,搶元宇宙、自駕車商機,受到各界矚目。(圖/報系資料照)股東表示,金寶公司2021年全年歸屬母公司獲利只有3億元,許勝雄未事先充分告知所有金寶董事,如出售金寶和吉寶的21151張群創股票,將使金寶股東權益損失6.4億元,且做此交易損失金額竟達2021年獲利2倍以上,一般良善經理人一定會先向董事會報告取得同意方可進行。也因為這筆交易虧損,導致2021年保留盈餘將呈現負2億多元,會影響隔年股利分配,所以許勝雄在2021年8月3日的臨時董事會上,要求從特別盈餘公積迴轉至保留盈餘,否則將發不出股利。股東指出,當初許勝雄投資的統寶光電虧損上百億元以上,連帶因為金寶公司和所屬的吉寶公司也因投入18億元,而遭受嚴重波及,後來統寶賣給奇美後又併入群創光電公司,而換得群創股票,但面板業長期不景氣,投資人身受其苦,去年起受到疫情影響,不少民眾宅在家,筆記電腦等面板產品需求暢旺,對面板產業是難得的大景氣,群創光電2020年第2季合併稅後淨利214億元,全年EPS有5至6元的實力,Q3更是傳統旺季、整體供需也健康,許勝雄為何需要趕在2021年5月14日董事會前一天的5月13日售出群創股票?金寶公司股東呼籲檢調機關積極偵辦許勝雄違法賣股案,給廣大股東一個交代。圖為調查局局本部(圖/報系資料照)此外,金寶和子公司吉寶長期持有群創股票,屬於長期投資,目前面板業市場已趨穩定發展,也享有不錯的高殖利率,根本就不需要急於董事會前全部出脫,馬上認列6.4億元股東權益損失。另外,許勝雄還急於在2021年6月30日前關閉吉寶公司,是否存在其他影響投資人權益情事,也令股東相當憂心。股東同時也對金寶獨立董事的態度十分不解,認為許勝雄不經金寶董事會同意,先斬後奏賣出群創股票,但依法同樣具有公司負責人地位的獨立董事似乎默默接受,未提出質疑並積極表態糾正,也沒要求追究責任,已違反《證交法》和《公司法》賦予獨立董事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責任,檢調機關和主管機關也應對此積極查處,給廣大股東一個交代。對此,本刊致電金寶公司董事長許勝雄,一位女性接電話後,詢問有甚麼事要找他?本刊告知是週刊王有事想詢問許,對方聽到這裡,未等本刊問完問題即掛上電話。隔天本刊再度致電,一位女性接電話後,則表示記者打錯電話。截至發稿前,無法得知許勝雄回應。
2021年稅收大豐收 財政部:超徵逾4000億元
大豐收!財政部11日公布2021年12月暨全年稅收統計,我國2021年總稅收達到2兆8,450億元,較預算目標數超徵逾4,000億元,總稅收及超徵數皆寫下歷史新紀錄。另2021全年稅收規模,年增率18.6%為近32年來最高,比2020年成長4,463億元,亦創史上單年成長稅額最高紀錄,表現十分亮眼。近年稅收超徵情況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表示,2021年全年總稅收大於預算數(2兆4,416億元)達4,034億元,全年預算達成率116.5%,創下我國稅收超徵數史上新高紀錄,前一次新高為2015年的1,878億元。2021年全年重大稅目陳玉豐指出,2021年除總稅收創新高外,營所稅(6,985億元)、綜所稅(5,256億元)、營業稅(4,821億元)、證交稅(2,753億元)、關稅(1,325億元)、房屋稅(833億元)、牌照稅(670億元)、遺產稅(330億元)、契稅(178億元)、期交稅(104億元)等10項稅目,皆創歷史新高水準。各主要稅目中僅娛樂稅受疫情停業影響未達預算數目標,其他皆達標。2021年全年稅收大豐收,主要為營所稅年增2,214億元、證交稅年增1,246億元、營業稅年增449億元等三大稅目成長。陳玉豐分析,營所稅之所以大增,主因2020年政府紓困免辦暫繳稅款企業,2021年報稅季回補入帳,加上上市櫃企業獲利成長豐厚,還有企業自繳稅額增加等因素所致。證交稅則受惠於2021年海運行情助攻台股交投熱絡,全年台股日均成交值達4,613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增逾八成。營業稅則為國內產銷活動穩定、進口電子零件稅額增加所致。展望2022年稅收,我國有企業獲利成長、出口暢旺、內需回溫等三大正面因素,後勢可期。陳玉豐表示,以2021年前三季上市櫃公司表現,總營收約27兆元、年增近兩成,稅前淨利約3.3兆元、年增八成以上,估上市櫃企業全年營收與獲利有望挑戰史上新高,且企業2021年高獲利表現可遞延反應在2022年營所稅收部分。此外,我國2021年全年出口規模4,465億美元、全年出超規模653億美元,皆為歷史新高紀錄,尤其在需求不減趨勢下,台企有望延續出口優勢。至於內需表現,逐漸回溫,娛樂稅收也逐步回升,若疫情可即時控制,內需有望再升溫。
金控獲利王出爐 富邦金去年狂賺千億
最猛獲利王!富邦金公布2020年全年稅前淨利1,039.09億元、稅後淨利908.57億元,較2019年同期大幅成長55%,每股稅後盈餘(EPS)為8.59元。由於受惠主要子公司成長動能強勁,富邦金控2020年12月單月稅後淨利、累計2020年全年稅前淨利、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皆創下歷史新高,全年稅前淨利首度突破千億元大關,全年稅後淨利首度突破90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子公司包括富邦人壽、富邦產險、富邦證券、富邦華一銀行累計2020全年稅後淨利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富邦人壽、富邦產險2020年12月單月獲利亦創歷史新高。富邦人壽2020年12月稅後淨利為82.27億元,累計2020年全年稅後淨利610.42億元,較2019年同期大幅成長130%,主要受惠承保利潤提升和投資績效亮眼。累計2020年初年度保費收入(First Year Premium)達1,214億元,總保費收入(Total Premium)為5,463億元。台北富邦銀行2020年12月稅後淨利5.29億元,淨利息收益維持穩定。累計2020年全年稅後淨利187.84億元。北富銀2020年12月底逾放比率為0.16%,備抵呆帳覆蓋率為777%。在大陸的富邦華一銀行,累計2020年全年稅後淨利達新台幣18.89億元,較2019年成長32%,主要受惠於淨利息收入成長帶動。富邦產險2020年12月稅後淨利8.7億元,較2019年同期大幅成長184%,主要受惠優異的投資績效。累計2020年全年稅後淨利57.01億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30%,承保業務及投資績效維持良好,2020年簽單保費收入較2019年同期成長8%,市佔率持續蟬聯產險市場龍頭地位。富邦證券2020年12月稅後淨利4.6億元,較2019年同期強勁成長365%(註)。累計2020年全年稅後淨利為42.21億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64%(註)。富邦證券獲利成長主要受惠於經紀、承銷等業務提升及市場成交量回升。
超車玉山銀 國泰世華重奪刷卡王 全靠保戶助攻
保戶刷保費助攻,國泰世華銀行信用卡9月刷卡金額達424億元,重新拿回單月信用卡刷卡王地位,且前8月累計刷卡金額原本落後玉山銀行近3億元,亦在9月一舉超車,以3,589億元重新站上累計刷卡量第一名,玉山銀則以單月363億元排名第三,累計3,530億元排名第二。中信銀在華航聯名卡發卡,及百貨週年慶開始熱身的刷卡助力下,9月單月刷卡370億元排名第二,累計3,361億元則是第三。因為前五大發卡銀行「領跑」,9月單月刷卡金額2,487億元,僅比去年同期衰退1.7%,即國內消費的刷卡金成長,已逐步彌補不能出國旅行的刷卡流失,且9月因為不少百貨週年慶已開始起跑,9月刷卡金額比8月增加近141億元,一般10月進入百貨週年慶旺季、雙11購物節、12月的聖誕節檔期等,第四季都是全年的刷卡高峰。今年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民眾無法出國,機票、海外飯店及海外購物的刷卡金額急劇減少,前9月累計刷卡金額已逾2.22兆元,但仍是比去年同期衰退6.9%,但幅度已有縮小,即國內報復性出遊及消費,大量彌補流失的海外刷卡金額。9月大部分發卡行的刷卡金額都比8月提高,國泰世華銀比8月增加71億元,主要是8月底遇周六、日,保戶刷卡繳保費部分無法入帳,落到9月,中信銀則是比8月增加32億多元,其表示是華航卡新發卡及百貨週年慶使然,台新銀行9月刷卡金額274.7億元,也比8月多近8億元,台北富邦銀9月則近214億元,比上月微幅增加2千多萬元。前五大發卡行市占率越來越大,且成為民眾較愛刷的卡片,五家信用卡的前9月刷卡量合計1.5兆元,占33家發卡行總刷卡量的67.5%,且比去年同期刷卡金額衰退幅度3.28%,明顯小於整體衰退幅度。但玉山銀9月刷卡金額比8月少了27億多元,推估是因為玉山銀調整部分卡片回饋率造成,另外有刷卡高回饋的永豐銀9月刷卡金破百億元,聯邦銀亦有83億多元刷卡量,都比8月增加。
陸股新亮點5G 國人有ETF可追
隨著大陸產業加速變化與「新基建」等新契機的到來,也讓台灣鎖定陸股的ETF產品發行產生變化,從過去的金融地產等相關主題,轉進聚焦到包含大陸5G等科技型主題,主要看好大陸在政策、市場、應用及供應鏈4大優勢加持,大陸5G相關科技產業具有發展前景。復華中証5G通信ETF基金經理人廖崇文說,由於過去金融、原物料、地產等主要陸股核心產業,卻也是前幾年讓陸股大幅波動的主要原因,進而讓投資人對陸股降溫。反觀這幾年大陸增加最多的都是科技相關的ETF,這也將會是未來趨勢。舉例來說,統計到4月底為止,大陸掛牌科技類ETF共有22檔合計規模1180億元(人民幣,下同),占比已接近1/6,且都是在2019年5月後所發行。具體從各大通信相關指數表現來看,據彭博資訊統計,截至6月5日為止,以大陸A股為主要投資標的的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今年漲幅16.03%,領先其他兩檔以全球市場為主的ICE FactSet全球未來通訊指數7.14%,以及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1.66%;也優於向來作為觀察科技股指標的NASDAQ指數的9.38%。另觀察大陸今年規模成長最快的華夏中証5G通信主題ETF,今年規模成長214億元,追蹤的也正是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據復華投信新發行的「中國5G通信ETF基金」,也同樣是追蹤該指數的績效表現,這也是台灣首檔追蹤大陸5G指數的ETF,可成為台灣投資人掌握大陸5G行業週期受益通訊產業與相關個股的最直接的管道。實際上,5G通訊相關ETF趨勢與商機也不僅限大陸市場,其他市場也同樣被台灣投資人關注到,例如元大投信近日展開募集的「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就是追蹤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成分股自重點5G發展國家的相關個股市值與流動性中篩選,並要求過去1年營收需有超過30%來自關鍵科技相關業務的企業等標準。至於,為何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近期表現相對強勢?廖崇文分析,大陸5G發展因為擁有4大優勢,也就是國家政策支持、5G最大市場、深度互聯網應用及完整產業鏈,讓5G題材成為布局陸股投資新亮點,由於相關建設才剛起步,基本面有較佳成長契機,成為吸引資金持續流入的誘因,預期將是未來10年最具成長潛力的陸股指數。廖崇文也說明,中証5G通信主題指數作為大陸第一個5G概念指數,具有高度代表性。由於大陸5G尚處建設初期,成分股目前主要以設備商居多,每半年會判斷5G行業週期各階段受益的通訊產業鏈環節,進行成分股調整。同時也會確認企業主營收需有一定比例以上來自於5G才會納入。廖崇文更說,尤其從2020年開始,大陸對5G的發展已不再是投資概念,而是真實的進入到建設商機階段。據大陸主要電信商今年第1季財報顯示,5G基站的建設並未受到疫情太大影響,今年目標仍是在年底前完成約70萬個基站,單一國家占全球新增基站數的5成,建設速度仍是全球之最。此外,根據報告顯示,到4月底為止,全球目前有283個5G相關裝置如手機、顯示器等,當中65%都來自於大陸企業,加上目前面對疫情影響,似乎只有大陸因較早控制住進而還在發展中。觀察大陸官方具體砸下多少錢?廖崇文說明,為提振疫後經濟表現,大陸官方日前公布的「新基建」7大領域年內投資規模將達1.2兆元,其中又以5G為領頭羊,此外,5月召開的兩會中,估計在2020至2025年的6年間,將投資1.4兆美元發展5G及AI等關鍵技術。5月5日,珠峰大本營開通5G訊號。(圖/新華社)
首季壽險唯一「百億神單」 想買已經遲了業者也不敢賣
今年首季壽險「百億神單」只有一張,而且可怕的是這張保單2019年底就停售了。這張賣九個月,保費可以挺住一年的神單,即富邦人壽的鑫鑽年年還本終身險,從去年4月開賣,九個月就銷售214億元左右,是去年排名全市場銷量第四大的神單,停售後遞延到2020年的保費居然撐了一季,且還有105億元,再度拿下首季百億神單第一名。壽險市場今年可說是「清冷」,首季新契約保費2,535億元,較去年同期少了1,364億元的保費,衰退35%左右,直接墜入懸崖,主要是今年責任準備金預定利率已先降1碼(0.25百分點),保單本來就不如去年賣相好,又遇上新冠肺炎,資本市場波動大,保戶對投資型保單觀望,首季才賣了821億元,衰退25%。利變壽險宣告利率亦「普普」,前三月銷售1,098億元,去年首季是賣2,317億元,衰退幅度近53%。但固定利率的傳統壽險今年首季新契約保費378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出163億元,成長近76%,是今年壽險市場上唯一展現二位數成長實力的保單類型。378億元新契約保費中,富邦人壽就占137億元,是第一大,其中繳費六年、年年還本的鑫鑽年年就有105億元,這張訴求繳費期間1.5%還本,繳費期滿是年年以保險金額的5.2%還本,10年內部報酬率逾1.8%,吸引不少高資產保守型保戶投保,因為民眾覺得10年後,銀行定存利率也未必真的能到1.8%,且每年有複利效果,先投保先賺比銀行定存更高的利率。壽險業停售效應後,保費通常都會遞延到下個月或下下個月,因為停售前保單大量湧進,核保及入帳速度會稍慢一點,所以常見12月的停售效應,保費遞延到可撐住隔年1月的業績,而富邦人壽這張神單,去年底停售,保費一路遞延到今年3月還有近13億元入帳,首季共有105億元的保費,繼續拿下今年首季銷售第一名的保單。而首季固定利率的傳統壽險新契約保費第二名,是中華郵政有近55億元,中華郵政亦是以六年繳費「零存整付型」保單為主力,第三名是國泰人壽有50億元,同樣也是有張六年期繳費的新台幣還本險賣了近27億元,美元還本險亦有近9億元,代表首季保戶又重新覺得「還是固定利率」安全、零存整付亦是不錯的選擇。國壽4月底亦再接再厲推出美元六年繳費、年年還本的美元終身壽險,繳費期間是以年應繳保費的2.15%還本,第七年開始是以13.3%還本,到第六年保單解約的現金價值就超過總繳保費,且還不含已領取的還本金,這張保單訴求要保戶長期投保,年年還本率是總繳保費的2.2%,算是微利時代中相對高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