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集團
」 G20 美國 中國 習近平 拜登普丁、金正恩深化合作!傳北韓將派10萬大軍助俄抗烏 戰爭恐惡化
美媒17日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北韓可能派出10萬大軍協助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但並非一次全數投入戰場,而是以分批次輪替方式補充前線兵力。知情人士透露,這項消息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丁計畫長期與烏克蘭作戰。巴西里約熱內盧20國集團(G20)峰會即將於18、19日登場,美媒引述了解部分G20國家評估的人士指出,若北韓與俄羅斯關係持續深化,平壤可能部署多達10萬士兵協助莫斯科抗烏。消息人士指出,這類軍事部署並不會馬上發生,若成真,北韓比較可能分批次派兵,讓前線部隊輪替。目前約有超過1萬北韓士兵在俄羅斯庫斯克州作戰。《美國之音》報導,在俄羅斯庫斯克地區附近,烏克蘭軍隊在那裡占領了部份俄羅斯領土,外界普遍認為,金正恩政權動員了其精銳的「暴風軍團」特種部隊來支持俄羅斯。而且這些士兵已經開始在戰鬥中傷亡。北韓是世界上軍事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所有17至30歲的男性都必須服兵役,服役期為5至13年。一名親近俄羅斯國防部的人士指出,北韓方面有機制來補充兵力損失是合理的,否則這些北韓士兵很快就會在戰鬥中消失。該名人士也透露,傳聞北韓將調派10萬大軍的消息也顯示普丁計畫長期作戰。烏克蘭駐韓國大使波諾馬倫科(Dmytro Ponomarenko)11月初也表示,基輔預期多達1.5萬名北韓士兵被調派至俄羅斯西部的庫斯克州(Kursk),甚至可能被調至烏克蘭東部俄占區,並且每幾個月就輪替一次。《紐約時報》先前也引述資深烏克蘭官員指出,烏國情報評估,北韓最多可能派出10萬士兵協助俄羅斯。北韓最高領導人決定派兵助俄抗烏,引發烏克蘭盟友警覺,他們警告此舉除讓俄烏戰事惡化,普丁與金正恩深化合作可能影響印太地區安全平衡。現居美國的脫北者、前金正日政權高級經濟官員李正浩表示,鑑於缺乏正當理由,平壤不會公開承認向俄羅斯部署了軍隊。
為「習拜會」鋪路? 美媒:蘇利文下周訪中會晤王毅
美媒引述美國官員透露,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將於下周首次訪中,並於27日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長王毅舉行會晤。綜合港媒報導,美國新聞網站Axios引述3名消息人士報導,蘇利文27〜29訪中國,期間將與王毅會談,預計將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今年稍後可能舉行兩人最後一次會晤奠定基礎。美國白宮及中國外交部暫時未有回應。習近平與拜登去年11月曾在美國加州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峰會。報到指出,拜登7月底宣布不尋求連任美國總統後,表示計劃在餘下任期花更多時間在外交事務上。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蘇利文的訪問是雙方為穩關係所做出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由於南海、台灣等問題、美國技術出口管制和中國對俄羅斯的態度等分歧,雙方關係仍緊張。報導引述美國官員稱,蘇利文和王毅將討論一系列問題,包括台灣問題、與科技相關的國家安全政策,以及美國對中國支持俄羅斯的擔憂。美國還將對中國在南海對美國盟友菲律賓採取的咄咄逼人的行動表示擔憂。美官員預計,王毅將談及有關美國大選的問題。蘇利文則可能會說,他預計賀錦麗領導下的對中政策「將更具連續性,而非變化性」。這位官員還說,蘇利文和王毅將討論拜登與習近平在明年1月美國總統離任前,進行最後一次接觸的可能性,並說,面對面會談「並非不可能」。他指出,兩位領導人都有可能出席11月的亞太經合會領袖峰會和20國集團峰會。
日圓快見155刷新34年新低 專家評「頹勢難遏」可能跌至160
美元指數近日一路飆升,12日突破106,16日盤中已來到106.44,受到美元指數強升,亞洲各國貨幣全面受挫,其中又以日圓受創最重,16日下午一度貶至154.6,逼近155價位,再創34年來新低。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16日在前往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度活動以及7工業集團(G7)和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之前曾表示,「如果有必要,我們準備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應對這種情況。」雖日本官員口頭警告後日幣一度小幅回升,不過台北時間約早上10點,日圓再度由升轉貶,且一路走低,下午2點半後一度觸及154.6元,貶0.22%。據《彭博社》報導,由於投資人擔憂美國高利率政策可能會長期化,加速買進美元,導致日本央行宣布時隔17年升息後,日圓回升的預測很快遭到推翻。日本《共同社》也報導,日本和美國利差促使投資者出售日元買入美元;此外,中東最新局勢增強了美元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摩根大通與美國銀行表示,日圓兌美元恐怕將持續走貶,迎來160大關。美國普徠仕集團更大膽指出,美元兌日圓恐跌至170左右,創1980年代新低。三菱日聯摩根史坦利證券的首席外匯策略師植野大作表示,美元兌日圓匯率跌破155大關後,日本政府極可能會介入購買日圓。但彭博報導認為,就算日本政府介入匯市,可能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不僅日圓再創新低,韓元也回貶至1400價位,除日圓、韓元外,新台幣也重貶,同樣下午2點以後盤中一度觸及32.565元當日最低點,重貶1.87角。
OECD公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 調高今年經濟成長預測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上修全球今年經濟成長預測,預估擴張2.9%,主要反映美國經濟展望好轉,抵消歐元區成長減弱。OECD 5日公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展望由去年11月預估的2.7%上修至2.9%,相較於去年的擴張3.1%。明年的經濟預測維持在成長3%不變。OECD在報告指出,近期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溫和成長,信貸和房市持續反映金融條件緊縮的影響,且全球貿易依然受到壓抑。就個別國家來看,OECD預期美國今年經濟擴張2.1%,大幅高於前次預估的成長1.5%,主因是家庭持續支出與勞動市場強勁。明年經濟成長率維持在1.7%不變。相較之下,OECD將歐元區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前次預估的0.9%下修至0.6%,反映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前景低迷。OECD一併將歐元區明年成長預測由1.5%下調至1.3%。OECD預期德國經濟今年僅成長0.3%,較前次預估的0.6%一口氣大砍0.3個百分點,僅僅優於阿根廷,在所有先進國家中表現敬陪末座。不過德國明年可望走出頹勢,擴張1.1%。至於飽受房市動盪和消費者信心疲弱打擊的中國,OECD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的5.2%放緩至4.7%,明年再減速至4.2%,皆與去年11月預測一致。OECD預期大部分工業國家的通膨將在明年底前回復至目標,20國集團(G20)明年的通膨率估計由今年的6.6%降至3.8%。自去年11月以來,美國與歐元區通膨下降的速度比預期更快,但中國仍在原地踏步。通膨降溫為美歐央行降息鋪路,OECD預期聯準會將在第二季降息,歐洲央行(ECB)緊接著在第三季行動。不過OECD也強調,地緣政治衝突持續對經濟活動與通膨構成風險,紅海航道受阻可能增添通膨壓力。
美眾院通過「2項友台法案」!為戰爭融資及金融制裁中國做準備
在台灣2024總統大選前夕,美國共和黨掌控的聯邦眾議院於美東時間12日,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與「台灣保護法案」2項友台法案,前者推動台灣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後者則要求若台灣安全受到中國行動威脅時,美英2國將全力排除中國於國際金融體系及組織之外。不過這些法案還必須在民主黨掌控的聯邦參議院獲得通過,才能提交給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簽署成為法律。美眾院在台灣13日的2024總統大選敏感前夕,無異議一致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Taiwan Non-Discrimination Act),以及「台灣保護法案」(Pressure Regulatory Organizations To End Chinese Threats to(PROTECT)Taiwan Act)。「不歧視台灣法案」由共和黨籍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印太小組主席金映玉(Young Kim),及民主黨籍眾議員葛林(Al Green)共同提出。由於中國多年來反對台灣參與國際機構,台灣尚未申請加入IMF,該組織也不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法案因此呼籲美政府支持台灣加入IMF、參與IMF有關台灣經濟與金融政策的定期監管活動、提供台灣民眾在IMF的工作機會,並讓台灣接受IMF技術援助與培訓。該法案還認為「台灣加入IMF將釋放其加入其他國際金融機構的潛力,例如世界銀行(WB)和美洲開發銀行(IDB)。」外界推測該法案可能與戰爭融資有關。金映玉在法案通過後隨即在X平台發文表示,不能允許中國共產黨將台灣排除在國際組織之外,她將永遠為全球熱愛自由的夥伴代言。「台灣保護法案」則由眾議員盧卡斯(Frank Lucas)提出。該護台法案要求,若北京對「台灣人民的安全、社會或經濟制度構成威脅,並損害到美國利益」,美國應在最大可行範圍內將中國代表排除於20國集團(G20)、國際清算銀行(BIS)、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等國際金融機構與組織之外。美國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人麥克亨利(Patrick McHenry)在支持盧卡斯的法案時也表示,該法案將使「中國在致力於確保全球經濟穩定的幾個關鍵組織中成為賤民。」上述2項法案在眾院通過後,還將送交聯邦參議院審議。待參院通過後,法案才會送交白宮交由總統拜登簽署,正式生效。
印度又想暗殺美籍「錫克教領袖」! 緝毒局特工臥底「諜對諜」活捉幕後黑手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今年9月才指控印度政府官員,涉嫌在6月18日派遣特工,暗殺2015年正式成為加拿大公民的錫克教領袖、卡利斯坦分離主義者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如今美國檢方又在美東時間29日指控1名印度政府官員,密謀以1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12.4萬元)的價格,買兇殺害另1位在紐約的卡利斯坦分離主義領袖、美國公民潘努(Gurpatwant Singh Pannun),而且新證據更顯示該名官員便是尼賈爾之死的幕後黑手。綜合《美聯社》、《印度時報》、《印度教徒報》的報導,美國紐約曼哈頓首席聯邦檢察官威廉姆斯(Damian Williams)於美東時間29日公布起訴書,指控1名來自印度政府的官員,密謀以10萬美元的價格,招聘1位國際毒品走私犯,暗殺定居在美國紐約的潘努。不過美國緝毒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DEA)隨後便安排了1名臥底特工假扮殺手,設局實施誘捕。據悉,該份起訴書並沒有透露上述印度政府官員的真實身分,僅描述其為代號「CC-1」、負責「安全管理」及「情報」領域的「高階校級官員」,且據說以前曾待過印度最大的武警部隊「中央後備警察部隊」(Central Reserve Police Force,CRPF)。起訴書還指控另一名52歲的印度公民古普塔(Nikhil Gupta)涉嫌犯下僱傭謀殺罪和共謀僱傭謀殺罪,這些指控最高可判處20年監禁。起訴書指出,古普塔當時聯繫了1名犯罪同夥,要求他協助尋找1位殺手來執行暗殺計畫,但那名犯罪同夥實際上卻是DEA的眼線,而該名眼線後來也介紹了1名暗地裡其實是DEA特工的殺手給古普塔認識。起訴書續稱,「CC-1」在今年6月向古普塔提供了潘努的住家地址、電話號碼、日常生活習慣等種種細節,還包括了監控照片,隨後古普塔又將這些情報轉交給假扮成殺手的DEA特工,並要求他「儘快實施刺殺計畫」,同時還警告別在美國、印度高層官員會晤的期間展開行動。更扯的是,尼賈爾6月18日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溫哥華遭2名蒙面歹徒槍殺後的隔天,古普塔便向臥底的DEA特工表示,「尼賈爾也是目標之一」、「我們有很多暗殺目標」,他還補充,因為尼賈爾被殺了,所以在紐約刺殺潘努的行動「無需再等!」強調「殺死他就是現在的首要任務」。檢方也合理懷疑,古普塔及上述的「CC-1」,應該就是刺殺尼賈爾的幕後黑手。華府1名不願具名的高級官員也聲稱,白宮早在今年7月底便首次意識到新德里當局試圖殺害潘努的陰謀。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還為此會晤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Kumar Doval),強調印度需要調查、追究相關人士的責任,同時還要求對方必須保證,不會再引發類似的事件,否則可能會永久地損害美印2國之間建立的信任。匿名官員續稱,拜登隨後更要求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J. Burns)前往印度,明確表示美國不會容忍此類暗殺活動,且希望印度政府能夠追究相關責任。拜登接著在9月於新德里舉辦的20國集團峰會上,也開宗明義地向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表達不滿。檢察官威廉姆斯事後在聲明中指出:「我們不會容許美國本土出現暗殺美國公民的行為,同時也會做好準備,隨時調查、起訴和挫敗任何試圖在國內外傷害和打壓美國公民的人。」不過,有鑑於拜登政府高度重視與新德里的關係,並試圖透過印度抗衡中國在印太及其他地區日益增強的影響力,因此也讓本案變得極其敏感,白宮對此也拒絕就古普塔的相關指控發表評論,僅表示政府官員迅速採取了行動。錫克教徒為尼賈爾的死發起示威。(圖/達志/美聯社)對此,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巴格奇(Arindam Bagchi)也在29日的聲明中指出,「印度嚴肅看待美方發布的訊息,因為它們嚴重侵犯了我們的國家安全利益,相關部門已在研究此類議題。」他還補充,新德里將根據調查委員會的結果採取必要的後續行動,但巴格奇並未明確點名哪個機構或官員將領導相關調查。回顧歷史,錫克教(Sikhism)是印度次大陸的一神教,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地區。其在1799年至1849年間,曾在該地區建立過錫克帝國(Sikh Empire),然而該帝國最終在1849年第二次英國錫克戰爭結束後解體。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錫克教徒掀起了卡利斯坦運動(Khalistan),試圖重新建立一個名為卡利斯坦的錫克人主權國家,因此被新德里當局視為恐怖份子。一直到1984年6月印度政府發動藍星行動後,錫克教民兵武裝才遭到瓦解。現今大部分錫克教徒都居住在印度的旁遮普邦(Punjab),而加拿大則是旁遮普邦以外最大的錫克教僑民所在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僑民支持卡利斯坦運動和分離主義,而尼賈爾和潘努就是其中2位著名的領袖。
美日韓峰會重申台海和平重要性 拜登指「並非針對中國」
美日韓領導人18日在華府近郊的「大衛營」舉行歷史性峰會,同意把三國安保合作提升至新高度。峰會後發表3份文件,包括確定三國合作大架構的《大衛營原則》,重申台海和平對國際社會安全繁榮不可或缺,美國總統拜登在記者會上亦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但堅稱這場峰會並非針對中國,他仍期待今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行約4小時峰會後,發表3份成果文件,分別是名為《大衛營精神》的共同聲明、《大衛營原則》及《協商約定》(Commitment to Consult)。前兩份文件中皆重申,台海和平穩定作為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要素的重要性,對台灣議題的基本立場不變,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對此,我外交部19日表示誠摯歡迎與感謝,並指出,中國屢次藉故升高對台脅迫及軍事恫嚇,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切,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已是國際間高度共識。拜登在會後聯合記者會上表示:「我們都致力於彼此迅速磋商,以回應我們任何一國受到的威脅,不管其源頭在哪裡。」「只要該地區發生了危機,我們會有一條熱線,分享訊息並協調我們的回應。」他指的是《協商約定》中寫明,美日韓領導人承諾,在面臨「影響我們集體利益和安全的地區挑戰、挑釁及威脅」時,三方將迅速協商,進而協調應對行動。拜登還說,美日韓領導人重申致力於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並應對經濟脅迫。但又說,他預期也希望今年秋天與習近平會面,以延續去年11月在印尼峇里島的對話。美中領導人最快可能在下月於印度新德里召開的20國集團(G20)峰會場邊會晤。美日韓峰會的共同聲明《大衛營精神》則直接點名中國,稱其「在南海支持非法海洋權利聲索的危險與咄咄逼人的行為」。「我們強烈反對任何片面改變印太水域現狀的企圖。尤其堅定反對將填海造地的島礁軍事化。」文件中並提到,美國對日韓提供「延伸嚇阻」(指核保護傘)的承諾堅若磐石,三國力爭年內啟動有關北韓發射彈道飛彈情報的即時共享,日本自衛隊與美韓兩軍並將定期舉行聯合訓練。美日韓還決定,在元首、外長、防長及國安顧問等最高層級,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協商工作,同時新設美日韓和印太對話、開發政策對話及成立網路合作工作小組等。
聯合國示警!全球公共債務創新高 開發中國家負擔尤重
聯合國12日發布報告示警,各國政府因應新冠疫情等危機大量舉債,2022年全球公共負債飆至92兆美元創新高紀錄,開發中國家的債務負擔尤感沉重。20國集團(G20)財長暨央行總裁會議將於7月14~18日舉行,在此前夕聯合國報告指出,近20年來全球內債和外債暴增5倍多,比經濟成長速度還快,2002年至今全球GDP只增加了2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記者會上指出,「創高的公共債務或許尚未對市場造成衝擊,但一般民眾已因此受苦,世界上部分赤貧國家被迫在償還債務和為民服務之間做選擇。」開發中國家的負債占全球公共債務將近30%,而當中70%是中國、印度和巴西所積欠。59個開發中國家面臨債務占GDP比重逾60%的問題,超過這個門檻被視為負債高。聯合國報告提到,「融資管道有限、借貸成本加劇、貨幣貶值及成長乏力等因素作祟下,公共債務已成開發中國家沉重的負荷。」聯合國指出,在當前國際金融架構下,開發中國家不僅欠缺融資管道,還得付出高昂的成本,全球50個新興經濟體須支付的債務淨利息,占財政收入1成以上。報告發現,非洲國家政府要償還的利息,比教育或醫療支出還高,全球有33億人口生活在這樣的處境下。開發中國家的公共外債中,債券持有人、銀行等民間債權人就包辦62%。非洲民間債權人持有政府外債的比例,2010年占30%,到了2021年攀升到44%。而拉丁美洲民間債權人持有政府外債的占比達74%,居所有地區之冠。聯合國呼籲多邊放款機構,應對開發中國家擴大貸款,措施包括暫停國際貨幣基金(IMF)做緊急融資時收取的附加費、增加深陷債務泥淖國家的融資管道。
美眾議院通過法案 用出口管制來追究中國間諜器球責任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眾議院當地時間周一(4月17日)通過一項新法案,旨在使用制裁、出口管制以及國際協調和壓力等方式追究中國大陸在偵察氣球事件上的責任。報導稱,《維護領空主權法案》(Upholding Sovereignty of Airspace Act)以405票對6票通過。這項法案最初在2月下旬由來自紐約州的民主黨眾議員、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資深成員格雷戈里·米克斯(Gregory W. Meeks)提出,當時美國軍方在南卡羅來納州海岸擊落了一個據稱來自中國大陸的偵察氣球。這項旨在讓中國大陸「為其高空偵察氣球侵犯美國領空和主權的行為負責」的法案提出數項舉措,包括要求美國國務卿與國家情報總監以及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協商,「制定外交戰略,向盟友與夥伴通報中國偵察計劃的範圍,並建立全球共識,以應對中國的全球偵察氣球計劃。」報導稱,法案特別指出,美國應利用其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和地區組織中的發言權、投票權和影響力,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外交壓力,並在包括七國集團和20國集團峰會在內的主要多邊論壇上提出中國全球偵察氣球計劃帶來的挑戰。此外,法案還呼籲美國商務部長根據《出口管理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評估受美國管轄的與航空太空計畫相關的物品和技術的出口、再出口和國內轉讓,包括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用於情報和偵察的飛艇和氣球以及相關材料和組件,並在法案簽署成為法律後的180天內向相關的國會委員會提交報告。法案還將允許總統對其認定的「直接管理和監督中國全球偵察氣球計畫的任何中國個人」實施凍結財產和吊銷簽證等制裁。該法案如果簽署成為法律,總統最快可以在180天後採取制裁措施。2月2日,美國國防部稱監測到中國偵察氣球飛越美國西部上空,美國空軍於2天後將其擊落。北京堅稱被該氣球是一個民用科研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導致其誤入美國領空,同時指責美國過去一年來在中國上空「非法」放飛過10多個高空氣球。白宮否認了北京的指責。自間諜氣球事件以來,美中緊張關係持續升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為此延後訪陸行程。
俄烏議題談不攏 印度外長:G20無聯合聲明
20國集團(G20)會議主席國印度表示,由於俄烏戰爭的議題主導了整個會談,且雙方分歧無法調和,因此2日在新德里舉行的會議沒能產出聯合聲明。據BBC的報導,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S. Jaishankar)告訴記者,「關於這個問題,非常直接涉及烏克蘭衝突,有分歧和不同意見,我們無法在各方之間達成一致。我們嘗試過,但雙方的分歧太大了。」報導稱,印度、中國和俄羅斯不同意西方世界將俄烏衝突定調為戰爭,而上週在班加羅爾舉行的G20財長會議也因同樣的理由未能就閉幕聲明達成一致。此外,主席國印度還希望將會議重點放在其他更緊迫的問題上,例如氣候變遷、發展中國家不斷增長的債務負擔、人道主義援助、數位轉型、通膨以及糧食和能源安全等議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會議因俄羅斯「無端和無理的戰爭」而受到損害,並要求俄羅斯重新加入它最近退出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則指責西方試圖勒索和威脅。同時拉夫羅夫還堅持要調查去年北溪(Nord Stream)管線遭破壞的事件,據美國知名調查記者西摩赫什(SeymourHersh)的披露,涉案國疑為美國和挪威。針對俄烏戰爭西方世界與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分歧,《華盛頓郵報》指俄國利用對美國理想幻滅,贏得了「南方世界」(泛指開發中國家,即相對於歐美和亞洲發達地區「北方世界」)的同情。《華盛頓郵報》認為諸多證據表明,孤立俄國總統普丁的努力已告失敗,不只像中國大陸、伊朗這類本就支持莫斯科的俄方盟友未動搖,連印度、中東、東南亞、非洲等地的大部分國家對俄烏衝突的看法也與西方迥異。
美國務卿布林肯抓G20空檔「短暫會晤」俄外交部長 重申對烏支持
俄烏開戰後的第一次!根據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國務卿布林肯在20國集團(G20)外交部長會議場邊,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進行短暫會晤,據悉他就烏克蘭議題向對方施壓,而這也是俄烏戰爭開戰以來,美俄政府最高層級的一對一對話。有美國高階官員對媒體表示,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開的G20外長會議場邊會晤,官員表示,布林肯對俄羅斯開口,目地是想要「直接對莫斯科當局釋放訊息」,呼籲俄羅斯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提出的要求為基礎,開啟與基輔交涉的動作,而這場短暫的美俄會晤,過程不超過10分鐘。不過拉夫羅夫在G20外長會議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上,並未主動提到與布林肯這場會面。俄羅斯部分通訊社媒體則報導,俄國外交部有出面證實,拉夫羅夫與布林肯兩人是在「移動中」交談,雙方並未舉行正式會議。而該名不願具名的美國國務院官員還說,布林肯除了向拉夫羅夫表達美方立場,同時表態美方希望俄國改變暫停參與與美國間「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的決定,及主張釋放遭到俄方關押的美國公民惠蘭(Paul Whelan)。據悉,惠蘭是一名企業安全主管,他遭到俄羅斯指控間諜罪,已被關押4年,他的家人和美國政府都表示,俄羅斯對惠蘭的這些指控,都毫無根據。
G20財長會議今登場 輪值主席國印度避談「對俄制裁」
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今天(23日)在印度南部城市邦加羅爾(Bangalore)登場,對此印度政府內部人士指出,新德里當局不希望G20就俄烏戰爭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尤其是針對莫斯科施加更多額外制裁的行動。據《路透社》的報導,消息人士透露,印度當局還敦促各國與會代表避免在聯合聲明中使用「戰爭」一詞來描述俄烏衝突,「印度不希望在G20會議期間,討論及支持針對俄羅斯施加更多制裁的舉措。因為現有的制裁已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印度從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始終保持中立立場,拒絕將戰爭的責任完全歸咎於俄羅斯,同時還敦促俄烏兩國尋求外交途徑停戰,並大幅增加對俄羅斯折扣石油的採購。印度資訊部部長泰克(Anurag Thakur)稍早對與會代表表示歡迎後,在記者會表示:「當今時代不適合戰爭。民主、對話和外交才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則表示,無論聯合聲明如何描述俄烏戰爭,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與會期間仍會非常堅決地譴責俄羅斯的入侵。對此,印度政府、財政部和外交部發言人都沒有立即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為期2天的會議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印度、中國、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和其他七國集團(G7)成員國,舉行特別會議,目前只有俄羅斯財長及央行行長拒絕出席。該會將試圖就共同標準和原則達成共識,並討論加密貨幣規則、多邊開發銀行的改革、國際稅收、確保應對氣候變遷資金充裕等議題。
印度將躍居 全球人口第一大國
聯合國去年11月宣布全球人口突破80億大關,同時預估印度人口將在今年4月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之冠。世界銀行與專家學者認為印度當前的就業市場與基礎建設無法支撐的不斷增長人口,印度政府卻正向看待,認為印度正迎來對經濟發展大有助益的人口紅利期(demographic window)。青年膨脹(youth bulge)帶給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的黃金期,印度在2022年慶祝獨立75周年又接任20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總理莫迪政府自然對即將邁入下一個里程碑樂觀以對。這樣的信心除了奠基於過去30年驚人的經濟成長,還因為經濟學家預估印度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7%。不久之後,全球25歲以下人口將有五分之一來自印度,更有三分之二的印度人都是出生在90年代印度經濟自由化之後。學者指出,這群年輕的印度人不僅將成為知識和網絡商品經濟中最大的消費者,更是勞動力來源,全球人才庫將為他們占據。此外,躍居全球人口第一大國替印度帶來的諸多優勢中,最為意義重大的是,作為聯合國創始成員國之一,印度或可一圓所求,升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聯合國人口司司長威爾莫斯(John Wilmoth)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作為人口最多的國家「你有一定的權利」。人口成長帶來的不僅僅是機會。世界銀行估計,印度政府需在未來15年內向全國城市投資8400億美元基礎設施,支撐可能在2060年迎來的16.5億人口。不僅如此,食品需求飆升恐影響印度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南北城鄉差距更讓印度約69%家戶實際處於財務危機。然而,最令專家擔憂的還是印度國內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印度經濟監測中心數據顯示,國內失業率受新冠疫情影響飆升,就業人數從2019年至2020年的4.089億,下降到2020年至2021年的3.872億;此後雖有攀升,工作機會較疫情前少450萬個。印度政府在「Youth in India 2022」報告中承認,青年人口將為印度可期的經濟發展潛力作出偉大貢獻,與此同時,「青年會遇到各種發展挑戰,如教育資源、有酬職務、性別不平等、童婚、青年醫療照護與未成年懷孕。」
習近平出訪中東 外長王毅「中國對阿拉伯最高的外交行動」
習近平12月8-9日訪阿拉伯國家之雙邊峰會外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結束沙烏地阿拉伯之行,中國外長王毅形容此次是「中國對阿拉伯世界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外交行動」,期間與近20位阿拉伯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談。不過學者分析,美沙的緊密關係非中國一次國事訪問即可扭轉,沙國對涉及安全領域事務非常謹慎。中共20大之後,習近平有三波密集的峰會元首外交。前兩波是11月在印尼舉行的20國集團(G20)及泰國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兩峰會期間,習近平與19國領導人及聯合國祕書長等23位國際領袖會晤。第三波則是訪問沙國和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習近平與18位阿拉伯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談。元首將兩年一會 簽20份合作文件王毅說,中國提出未來3至5年與海灣國家合作五大重點,包括能源、金融投資、創新科技、航太、語言文化等。王毅也指出,中沙兩國達成每兩年輪流舉行元首會晤的共識,雙方並發表聯合聲明,簽署20份合作文件,涵蓋共建一帶一路、能源、投資、司法、教育、新聞等領域。習近平在利雅德曾表示,中國將努力推動以人民幣購買石油和天然氣。路透分析指出,此舉將支持中國確立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削弱美元對世界貿易的控制。路透指出,沙國若在石油貿易做出放棄美元的任何行動,都將是令人震撼的政治舉動;沙國先前為了對抗美國可能立法讓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面臨反托拉斯訴訟,曾揚言放棄以美元作為石油交易貨幣。美國智庫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IAGS)所長魯夫特(Gal Luft)則分析,此舉可能加速「去美元化」趨勢、且已開始發生,中沙有大量的貿易往來,沒有理由繼續以第三方貨幣交易,並承擔匯率成本。專家直言 石油去美元化正在發生儘管中國將沙烏地阿拉伯拉進「朋友圈」,但德國之聲報導,義大利國際政治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塔米米指出,利雅德對華盛頓所關心的領域,「非常謹慎地行事」,尤其是在國防、電信和核能方面。沙國攜手北京 盼實現2030年遠景但塔米米也說,沙國仍會與中國合作,因為沙國相信,由王儲穆倡導的改革和經濟多樣化議程「2030年遠景」的成功,取決於和北京的合作。BBC引述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訪問學者胡莎娜的說法,認為中國希望利用沙國日益增長的反西方情緒,以期在該區域建立反對西方聯盟,「北京想展示自己在中東既是一個朋友,也是戰略玩家」。但胡莎娜也強調,沙國和美國綁定之深,並非一次國事訪問可以扭轉,從中沙兩國發布的合作成果看來,幾乎都集中在經貿領域,並未延伸至安全和戰略領域。
APEC峰會領袖宣言 籲再度開放貿易
在曼谷為期2天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經濟領袖峰會,於19日落幕並發表宣言,誓言維護及進一步強化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21個成員經濟體的領袖呼籲再開放貿易,還強調決心實現後新冠疫情時代經濟復甦,將強化系統建設以應對未來危機。譴責俄烏戰爭加劇通膨泰國為本屆APEC輪值主席國,美國則是明年APEC主席國。19日上午,在曼谷峰會閉幕前,泰國總理帕拉育將一個象徵交棒的竹籃(Chalom)交給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並公布曼谷APEC領袖宣言(Leaders’ Declaration)。根據宣言,APEC領袖誓言維護並進一步加強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也對今年在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方面取得的進展,表示歡迎。APEC領袖並認識到,需要更加努力地應對當今的挑戰,例如通貨膨脹加劇、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及自然災害等。APEC領袖肯定成員們對促進強勁、平衡、安全、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的長期承諾。宣言同時設定多項目標,包括打擊非法、瞞報及無管制捕魚,對付非法盜伐,處理海洋廢棄物,改善公共衛生和疫苗取得管道等。此外,APEC領袖呼籲結束俄烏戰爭,稱「大多數成員強烈譴責俄烏戰爭,並強調它正造成巨大的人類苦難,以及加劇通膨、供應鏈問題、糧食(供應)不安全和金融風險。」APEC宣言稱「以最強烈措辭,譴責俄羅斯聯邦對烏克蘭的侵略,並要求其完全且無條件地撤出烏克蘭領土」。這與上周20國集團(G20)峇里島峰會聲明的措辭一樣,也呼應3月2日聯合國大會的決議。宣言還載明,部分成員對局勢及制裁措施持不同觀點。宣言透過這番措辭打破僵局,最後APEC全體成員均同意發表,包括俄羅斯及中國。美國明年將輪值主席國賀錦麗19日宣布,美國將在舊金山主辦2023年APEC峰會,展示對印太地區的持久經濟承諾。她並稱,美國正努力加強在整個地區的經濟關係,包括增加雙向貿易和資本自由流動。舊金山峰會將於明年11月12日當周舉行,而舊金山是矽谷的所在地,在中美競爭日益激烈之際,這將讓拜登政府有機會凸顯美國的科技主導地位。賀錦麗還透露,美國將對泰國提供技術援助,開展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的開發技術。這項援助是美國「淨零世界倡議」的一部分,為因應氣候變遷計畫的一環。目前泰國並無核電。泰國力推重啟FTAAP對話在曼谷APEC峰會上,泰國力推重啟關於成立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對話,以促進區域經濟整合和多邊貿易體系。而日本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被視為邁向FTAAP的重要步驟之一,不過美國卻未加入CPTPP,而是另行推出「印太經濟架構」(IPEF),導致APEC推廣FTAAP的進度遲滯。18日,澳洲總理艾班尼斯稱台灣非「公認的國家」,不符CPTPP申請資格,此言一出也引發爭議。19日,艾班尼斯在APEC媒體吹風會上則強調,澳洲在台灣努力加入CPTPP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他說,所有的申請都將「按其本身條件」(on their merits)來處理。針對艾班尼斯先前說法,我外交部18日晚間已表示,澳洲事後向台灣澄清,對台灣加入CPTPP立場並未改變,歡迎所有符合高標準規範經濟體加入。
G20習近平指責加國總理 打斷談話「要創造條件」
11月16號印尼峇里島舉辦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落幕,當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責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他表示不應該向媒體洩漏,兩人在G20場邊閉門會談的內容。據英國《衛報》報導,加拿大《CTV國家新聞》畫面顯示,習近平強調雙方應互相尊重,才能進行良好溝通,杜魯道則回應「在加拿大,我們相信自由、公開和坦誠的對話」,他將繼續期待能進行建設性合作,雖然雙方難免會有意見不同的事,但杜魯道的話還沒說完,習近平就看似不耐煩地打斷他,習近平表示「要創造條件,好嗎」,露出笑容與他握手後離開。
各國拒與俄外長合影!G20共同聲明:要求俄羅斯無條件撤軍
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為期2天的20國集團(G20)峰會16日落幕,G20發表領袖聲明表示,俄烏戰爭對全球經濟造成傷害,強烈譴責莫斯科侵略烏克蘭,以及要求俄羅斯無條件撤軍。且本屆峰會也取消了會後大合照的流程,原因是許多領袖拒絕與俄羅斯代表、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合影。G20領袖聲明長達17頁,涵蓋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疫情後全球經濟復甦等議題。聲明稱,針對俄烏戰爭,G20以最強烈的字眼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造成生靈塗炭,導致目前脆弱的全球經濟惡化。聲明指出,「雖然中國、印度、阿拉伯、南非等部分國家持有不同觀點,」但大多數成員國都對俄羅斯予以強烈譴責並祭出制裁,同時也譴責俄羅斯總統普丁揚言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威脅,要求俄軍「完全且無條件撤出烏克蘭」,並呼籲持續黑海穀物出口協議。G20也同意各國央行持續調整貨幣緊縮政策步伐,及避免過度的匯率波動,並謹記避免跨越國界的「外溢效應」。聲明稱,G20央行…正密切監控物價壓力對通膨預期心理造成的衝擊,並以數據為依歸,及明確溝通的方式,持續適當調整貨幣緊縮政策步伐。聲明指出,G20央行也將謹記遏止外溢效應的必要性,並認同新興經濟體對美國積極升息可能對其市場造成衝擊的憂慮。因此各國央行的獨立性對於達成這些目標,以及維繫貨幣政策可信度攸關重大。G20領袖也同意致力追求限制全球溫度增幅在攝氏1.5度,其中包括加速逐步廢除煤炭的使用。聲明也稱,G20決心努力追求限制(地球)溫度上升攝氏1.5度的目標。但是這仍有待所有國家做出實質和有效的行動以及承諾。在閉幕儀式上,印尼總統佐科威將G20輪值主席國的職位移交給印度總理莫迪。佐科威在會後表示,領袖宣言中,有爭論的部分就是俄烏戰爭的議題,我們討論到很晚,最後得到共識,同意戰爭只會使全球經濟面臨危機,而且全球經濟復甦只能在各國和平的情況下達到。佐科威也就波蘭遇襲一事,呼籲各國不要再升級緊張局勢;此外,他也透露,除了領袖宣言,各國領導人也同意在醫療上有務實合作。
G20習近平罕見動怒畫面曝光 勸加國總理杜魯道:要為溝通「創造條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6日當面指責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說他不該向媒體洩漏兩人在20國集團(G20)高峰會場邊閉門會談中的談話內容,更提醒杜魯道要為兩國的溝通「創造條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16日當面指責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圖/翻攝自推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加拿大《CTV國家新聞》播出的畫面顯示,習近平和杜魯道當時透過一位翻譯員進行溝通。習近平笑著說:「把我們聊天的內容告訴報紙了,這不合適啊。而且我們也不是那樣做事的。如果有誠心,咱們就應互相尊重的態度來進行很好的溝通。否則這個結果就不好說了。」對此,外媒普遍分析習近平指的是,日前有加拿大媒體聲稱,杜魯道在前天舉行的兩國元首3年多來的首次峰會上,指控中國對加拿大進行「間諜活動」和「干預選舉」。對於習近平的指責,杜魯道則回應:「在加拿大,我們相信自由、公開和坦誠的對話,我們將繼續這麼做,我們將繼續期待能進行建設性合作,但總是會有我們意見不同的事情。」不過杜魯道話還沒講完,習近平就看似不耐煩地打斷他說:「要創造條件,要創造條件,好嗎?」習近平隨後露出笑容,與杜魯道握手後離開。由於兩國關係仍然緊張,杜魯道也被排除在與習近平的任何正式雙邊會晤之外。習近平在巴厘島抽空會見了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澳大利亞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
俄大規模轟炸烏國電力設施!700萬戶停電 傳波蘭也遭攻擊恐觸發北約《集體防禦條款》
俄烏戰火即將邁入第9個月,雖然俄羅斯近期再度釋出和談的訊號,但烏克蘭仍提出5個強硬的談判條件,烏克蘭空軍司令部發言人伊納特(Yurii Ihnat)甚至暗示俄羅斯武器短缺,已經無法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沒想到俄軍於15日再度發射85枚導彈狂轟濫炸烏克蘭各大城市,尤其瞄準電力基礎設施,造成至少700萬戶家庭在寒冷的冬季中斷電。基輔當局也表示,這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最猛烈的導彈攻擊。目前更盛傳有2枚俄軍導彈或火箭炮擊中鄰近烏克蘭西部邊境的波蘭國土,造成至少2人死亡,若此次襲擊是俄羅斯蓄意針對波蘭,恐觸發北約公約第5條《集體防禦條款》,引發國際恐慌。據《美聯社》引述波蘭媒體報導稱,位於波蘭盧布林(Lublin)地區、鄰近烏克蘭邊境的普熱沃多鎮(Przewodów),在15日下午發生由飛彈引發的爆炸事件,波及當地一處穀物乾燥設施,造成至少2人死亡。傳爆炸發生後,波蘭戰機緊急升空,軍方和檢察官也已抵達爆炸現場。此外,《美聯社》還引述美方高級官員稱,該起爆炸事故是「俄羅斯導彈」越境進入波蘭領土所造成。對此,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表示正在核實這些報導。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約官員表示,該聯盟也正在進行調查。波蘭外交部長勞(Zbigniew Rau)第一時間則召見了俄羅斯大使,並要求「立即作出詳細解釋」。波蘭政府發言人也透露,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已經召集國家安全和國防高層人員緊急會議。白宮國安會發言人華森(Adrienne Watson)則透過聲明表示,已經看到來自波蘭的報導,正在向波蘭政府了解更多訊息。在收到報告後不久,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已與波蘭國家安全局局長西維拉(Jacek Siewiera)通話。預計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將於當地時間15日晚間與波蘭國防部長進行會談。白宮隨後也表示,正在印尼出席20國集團(G20)領袖峰會的拜登(JoeBiden)已經聽取相關簡報,並與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通話。不過,白宮未透露兩人的通話內容。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則指控俄羅斯犯行,並稱「恐怖活動不僅限於我們的國界,我們需要讓恐怖分子原地踏步,俄羅斯逍遙法外的時間越長,俄羅斯導彈射程範圍內的每個國家都將面臨更大的威脅。」烏克蘭能源部長則表示,這次襲擊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近9個月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電力設施轟炸。但俄羅斯國防部稍早已否認,宣稱「沒有對烏克蘭-波蘭邊境附近的目標發動襲擊」。並稱這些報導是「為了使局勢升級而發起的蓄意挑釁。」由於波蘭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這次攻擊行動是否觸發北約第5條《集體防禦條款》,也就是針對任一北約成員國發動攻擊,均被視為對全體成員國的攻擊,引發國際恐慌。據《財聯社》的報導,受此消息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波動,美元指數短線上揚50點,現報106.86。標普500指數轉跌,盤初最多漲約1.8%。道指轉跌,盤初一度漲約1.3%。油價短線走高,WTI原油擴大至4.00%。國際黃金短線拉升,現貨黃金短線走高超10美元。
中共二十大後改變明顯 習近平積極展開大國外交
中共20大後習近平大國外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起,啟動中共二十大後大國外交。習近平15日在印尼峇里島20國集團(G20)峰會場邊行程滿檔,一天之內接連會見法國總統馬克宏、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南韓總統尹錫悅及荷蘭首相呂特等,17日還將在曼谷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這些會談被視為中國與相關國家改善關係的契機。美國智庫專家:習有意進行微笑外交習近平14日在峇里島與拜登舉行眾所矚目的面對面會談,華府專家普遍認為,儘管中美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皆未做出讓步,但拜習會結果比預期好。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庫伯(Zack Cooper)指出,「我認為習近平在黨代會(二十大)結束後,似乎希望進行一點微笑外交,試圖解決中國在對外關係中遇到的一些挑戰,不僅是與美國,還有與其他一些主要民主國家的關係。」昨天,習近平先與馬克宏在G20峰會場邊會晤。據法國總統府聲明,法中一致表達對烏克蘭衝突降級的迫切需求,並重申應防止在烏克蘭使用核武。烏克蘭衝突帶來的後果超出歐洲邊界,應該透過法中之間的密切合作加以克服。習近平則強調,中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明確一貫,主張停火、止戰、和談。國際社會應為此創造條件。他還說,希望法方推動歐盟繼續奉行獨立和積極的對華政策。中澳2017交惡後 首度領袖會晤接著,習近平與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舉行會談。艾班尼斯會後說,他與習就中方對澳實施的禁運措施,進行積極討論。習也回應稱,中澳在經濟和貿易合作方面有很大潛力。這是2016年以來中澳領導人首次舉行雙邊會晤,這標誌著中澳重大的外交轉變。2017年起,中澳關係就逐漸惡化。昨天下午,習近平還會見荷蘭首相呂特。習強調,各國應該相互合作,而不應該尋求「脫鉤」,習同時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以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呂特則稱,希望與中國密切交往,保持雙邊關係發展的強勁勢頭。美國目前正向荷蘭施壓,要求停止向中方輸出先進晶片設備。會尹錫悅談貿易 接受訪韓邀請習近平接著與南韓總統尹錫悅會晤。尹錫悅呼籲中方在遏制北韓挑釁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習近平則稱將加快中韓兩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習還表示,等疫情趨緩後,他樂意接受訪韓邀請,希望尹錫悅在雙方方便的時候訪華。這是尹錫悅就職以來首次與習近平正式會談,也是中韓領導人自2019年12月以來,時隔3年再次舉行會談。15日下午,習近平還會見南非總統拉瑪佛沙、塞內加爾總統薩爾、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及西班牙總理桑傑士。APEC領袖會議 中日首腦會談登場自10日起,東南亞連續舉行柬埔寨金邊東協系列峰會、印尼峇里島G20峰會,及泰國曼谷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袖非正式會議。當中,拜、習出訪行程只在G20峰會重疊,此前拜登參加東協系列峰會時,北京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與會,而拜登則將缺席11月18至19日舉行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由副總統賀錦麗代表參加。可以預料,習近平還會在APEC場邊積極展開外交會談。17日,習近平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在曼谷會談,這將是中日領袖自2019年12月以來,時隔約3年再次進行面對面的會談,也是岸田與習近平的首次首腦會談。其間,中日兩國關係因台海和北韓問題不斷激化,以及島嶼主權爭端等歷史問題揮之不去而陷入困境。觀察人士說,中國希望借助今年是中日關係正常化50周年的機會,管控甚至推進中日關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