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兆
」 馬斯克 推特 台股 收購案COP29最新氣候融資協議草案陷僵局 富國、窮國都有意見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會議(COP29)原預定22日閉幕,主辦國亞塞拜然發布最新版氣候融資協議草案,提出由富國承諾每年提供2500億美元,並在2035年達到預定規模,以協助窮國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這一數字是《巴黎協定》所訂定目標的2.5倍,但不到開發中國家要求金額的1/4,因此同遭窮國與富國批評,各方分歧仍在。極可能延後閉幕。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要求各締約國都須設定「國家自主貢獻」(NDC)方案,每5年更新一次。NDC是一個旨在減少排放、適應氣候影響的氣候行動計畫。隨著2025年期限將至,COP29一大重點在於設定關於氣候資金的「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按《巴黎協定》,各國必須許下新的數字目標,取代原先的每年1000億美元目標。亞塞拜然22日下午發布關於NCQG的最新版協議草案,就全球氣候融資訂出新的具體數字目標,提出由已開發國家帶頭,每年提供2500億美元資金,並在2035年達到預定規模。草案也設定每年籌措1.3兆美元的更廣泛目標,其中資金來源同時包括公部門和私部門。一位歐洲談判代表告訴路透,新協議草案訂定的成本過高,而且在擴大捐助國數量方面做得不夠。在有關總金額多少、應採取何種融資結構、該由誰付錢等核心問題上,富國與窮國迄仍缺乏共識。過去氣候峰會就經常因談判陷入膠著,導致延後閉幕。由逾130個開發中國家組成的「77國集團加中國」(G77 and China),要求2030年底前達成每年提供1.3兆美元公共氣候融資,且其中至少須有5000億美元來自已開發國家。歐洲聯盟表示反對,並堅稱需要民間部門的資金配合。川普即將於明年1月20日重返白宮,美國的角色存在不確定性,也為COP29談判蒙上陰影。即便拜登政府做出承諾,是否會得到川普政府同意,大家顯然都打上一個問號。川普是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的懷疑論者,外界擔心他再度退出在限制全球暖化方面具里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恐嚴重破壞全球在減少依賴化石燃料的舉措,也可能讓中國、印度等碳排大國找到藉口來限縮國內的減碳計畫。
台股大漲!各投資市場熱絡 3000萬資產戶大增20%
台股今年大漲36%,不動產交易熱絡,創近11年高峰,金融市場大好情況下,國泰世華銀行公布今年5月統計調查顯示,財富管理VIP、300萬以上資產客戶,較去年同期成長10%。其中,資產規模達3000萬的客戶數成長最多、增幅達20%。國泰世華表示,高資產族群的樣貌仍以50至60歲為大宗,VIP客戶投資偏好以固定收益商品為主,去年至今債券成長動能相當顯著,財富管理的資產規模也跟著成長20%;金融人士分析,股市、房市上漲,帶動國人金融資產的增加,銀行財富的需求、資產管理規模也會跟著水漲船高。第一線理專表示,50至60歲的族群向來是財富管理的主力客戶,累積30多年職場經驗,收入會跟隨職場經驗增長、財富累積到上千萬元的水準;理專觀察,多數50多歲的客戶仍在工作,不論是工作成就或財富,都處於人生的巔峰,不僅熱衷投資股票、債券、基金、ETF,也有保險、房貸、退休理財等中長期規畫需求,部分客戶子女還有出國留學的計畫,財富管理還得包含外幣、換匯時點的規畫,金融服務需求是相當多元。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表示,累計至今年6月底為止,資產規模達300萬元以上VIP客戶數共29萬人,財富管理基金與債券等規模達1.3兆元。對於資產管理規模逐漸擴大,李偉正表示,不論是不是VIP客戶,每個人在財富累積成長過程中,面對的風險、需求都不一樣,財富管理的經營策略須掌握國際化、客製化與數位化三大特點,才能與時俱進。AI帶動我國晶片出口,台積電、聯發科等股價也跟著翻揚;瑞士銀行最新報告指出,台灣得益於晶片產業發展,2028年以美元計算的百萬富翁人數將大幅增加47%,不僅高於日本增幅28%、美國16%,也是所有地區中增幅最大者;國泰世華銀行指出,這說明了產品必須國際化、與世界接軌,否則,服務無法滿足需求,高端客戶很容易轉到私人銀行。
南韓最貴離婚!SK集團會長外遇「還有私生子」 需付前妻325億元
南韓財閥SK集團現任會長崔泰源在婚內出軌,甚至還有了私生子,而他也在2017年向前妻盧素英提出離婚,兩人的離婚官司糾纏多年,首爾高等法院於30日裁定崔泰源需支付20億韓元(約4700萬元新台幣)的贍養費及1.38兆韓元(約325億元新台幣)的財產分配,創下南韓離婚訴訟財產分配金額的最高紀錄。據了解,盧素英是南韓前總統盧泰愚的女兒,崔泰源於1988年和盧素英在青瓦台結婚,兩人婚後育有三個孩子,然而崔泰源後來被爆出外遇,甚至還有了私生子。隨後崔泰源也在2015年公開承認此事,並於2017年向盧素英提出離婚。雙方在調解失敗後,進入訴訟程序。盧素英最初要求3億韓元的贍養費及SK集團648萬股,約為崔泰源持股的一半,當時價值約1.3兆韓元。然而,2022年首爾家庭法院一審駁回了盧素英的請求,認為崔泰源的資產主要來自繼承和贈與,盧素英對此未有貢獻,因此崔泰源無需分割SK集團股份。法院僅裁定崔泰源需支付1億韓元的贍養費及665億韓元的財產分配。雙方不滿一審判決,提出上訴。盧素英將贍養費要求提高至30億韓元,財產分配提高至2兆韓元。盧素英的法律團隊主張,盧泰愚曾在1990年代提供資金給SK集團,用於收購SK證券和大韓電信,這些資產後來成為SK集團和SK電信的一部分。崔泰源作為總統女婿的身份對SK集團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盧素英本人也對SK集團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雖然崔泰源的法律團隊否認了這些說法,但首爾高等法院在二審中裁定盧素英對SK集團及其管理層的價值提升做出了貢獻,應進行公平的股份分配。最終裁定崔泰源需支付20億韓元(約4700萬元新台幣)的贍養費及1.38兆韓元(約325億元新台幣)的財產分配,約占其資產的36%,這一判決大幅超過2022年首爾家庭法院裁定的1億韓元贍養費及665億韓元財產分配,也創下南韓離婚訴訟財產分配金額的最高紀錄。
比特幣飆破6.8萬美元 離歷史高點僅一步之遙
在比特幣現貨ETF吸金速度創紀錄的拉抬下,全球第一大加密通貨比特幣4日價格升破6.8萬美元,距離歷史高點紀錄僅一步之遙。這也使得比特幣市值突破1.3兆美元,逐漸拉近與白銀資產近1.4兆美元市值的差距。比特幣4日價格最高觸及68,848.62美元,逼近2021年11月寫下的68,990美元歷史高點,5日盤中下跌1.14%至66,840美元。其他加密貨幣同步走高,市值第二大的以太幣揚升3.73%至3,724.82美元,持續維持在3,600美元關卡之上。比特幣近期漲勢驚人,主因是比特幣現貨ETF吸引大量資金。自這些基金1月11日推出以來,資金以創紀錄的速度湧入,使得這10檔比特幣現貨ETF總資產暴增至近500億美元。其中,貝萊德iShares Bitcoin Trust基金2月底資產突破100億美元,創有史以來最快達到此一里程碑的新ETF。富達Wise Origin Bitcoin Fund資產規模超過60億美元,已是該資產管理公司旗下第三大ETF。VettaFi金融顧問公司研究主管羅森布魯斯(Todd Rosenbluth)表示:「這些產品一上市就表現強勁,而且一直維持強勁勢頭。」
ETF配息衝破500億1/這二檔竟比高息ETF殖利率還高 台積電占比竟最高
台股近期上漲千點來到17360多點,超越港股,其中56檔台股ETF表現亮眼,今年總資產規模成長到1.3兆,發出配息530億元,受惠600萬名投資人,三者皆創新高。「不少高股息ETF配息率比金融股更佳,是今年存股族變心原因。」多名理財達人跟CTWANT記者分享。業者預期,美國停止升息後,「債券型ETF」將接棒成存股族新歡。CTWANT統計,光看「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國泰永續高股息」這三大檔ETF共配發百億元股息,整體ETF配息金額逾500億元,都創下台股配息史先例,從「現金配息殖利率」、「息收報酬率」、「定期定額」等統計數據來看,今年以來在股價、配息、淨值較有表現的台股ETF,包括高息收、市值型、半導體、電動車等主題型ETF,較慘的則是連結中國成分股的ETF。CMoney統計至11月22日,「現金股利年化殖利率」前五大ETF,00690兆豐藍籌30以8.7%居冠,其次的00900富邦特選高股息30有7.6%,00712復華富時不動產為7.0%,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與00915凱基優選高股息30也都有破6%,各為6.4%與6.3%。其中00690成分股分散各產業,00712的成分股組合逾九成投資美國抵押權型mREITs相關標的,類似於債券,易受利率影響,較不同於一般大家熟知的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報酬率超越高股息ETF。ETF受到存股族支持,也成為各家投信發行主流商品。(圖/方萬民攝)像是存股達人小車這二年多來,減持金融股改到0056、00878,即是因為她的「存股」標準是「現金殖利率須5%以上」,或者是「現金+股票股利」總殖利率7%以上才行。目前00712的股價在9.5元左右,00900的是13元,「買入價一張萬元有找,對入門存股族來說可以考慮看看。」理財達人阿財跟CTWANT記者說。也因為ETF的大吸金,連壽險業者嘆聲連連,「資金都跑去ETF,新錢進不來,保費收入怎不衰退。」至於00690兆豐藍籌30的股價,今年以來已經上漲近7%,11月一度漲破30元,去年最高點為35元,昨收28.5元。「00690可以想像成是台版道瓊工業指數,為台股前30大藍籌成分股。」有「存股不敗教主」之稱的陳重銘如此形容。依據兆豐投信官網揭露,00690成分股占比最高為台積電27.26%,其次為聯發科13.12%,依序則還有台達電、中華電、富邦金、國泰金、台塑、南亞塑膠、聯詠、中租-KY、國巨、大立光、世芯-KY、瑞昱、上海商銀、遠傳、研華等,皆是各產業龍頭企業。中美G2峰會「習拜會」關係破冰後,投資人信心大增。(圖/新華社)「00690去年受益人數3千多人,今年兩次配息金額為2.5元,已超越去年2.4元的紀錄,連續二年配息超過8%,是2017年3月27日成立以來表現最出色時候,受益人數也增加到近萬人。」理財達人阿財分享觀察;而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截至11月24日的數據,最新一周受益人增加的前十名台股ETF中,00690仍榜上有名。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說,「買ETF要看成分股,從00690的30檔成份股公司,以半導體科技股居多之外,還有金融、電信、紡織、塑化業等龍頭,就是從營運穩定性、獲利能力、與分配股利等條件篩選出來的。」不過,11月除息前,有股民憂心說,「00690成分股裡有台塑3.99%、南亞3.45%,加起來比重不低有7.44%,似乎不太妙?」也有股民沒在怕,「00690配息沒有平準金,不會配到自己的錢。」依兆豐投信11月公布00690收益分配組成占比,主要來自買賣成分股的價差獲利(已實現資本利得)占了80%,其餘20%來自股利。「中美G2峰會『習拜會』關係破冰後,投資人信心大增,台幣近期強勁升值,可以觀察台股重回多頭格局」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說,「預期AI、半導體仍是主流,可多留意市值型ETF,加上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再升息機率近乎零,第四季進入債市風險更低。」債券型ETF「越跌越買」反向操作,目前基金規模到今年10月底成長4646.15億元,且持續成長中。
比特幣問世滿15年 價值狂翻3,400萬倍
比特幣在31日年滿15歲,部分幸運的投資人有大肆慶祝的理由,因為比特幣自首次在交易所交易以來,漲幅高達3,449,989,839%。根據加密幣價格追蹤網站Coindesk報價,比特幣1日盤中上升0.7%,報334,583.56美元。今年迄今比特幣翻揚逾一倍,漲幅超過108%。比特幣問世15年來飆漲3,400萬倍,錯失機會的投資人也無需悔恨,畢竟15年前慧眼相中比特幣的機率,和贏得樂透彩一樣低。15年前或許沒有人想到,比特幣一路走來已成為規模1.3兆美元加密貨幣產業的核心。比特幣目前市值超過6,700億美元,是最受市場歡迎和交易最熱絡的加密貨幣。比特幣之父「中本聰」在2008年10月31日發布白皮書,旨在創造「P2P版的電子現金」,無需透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就能進行付款交易。開發者在2009年1月推出比特幣網路,交易所第一筆交易紀錄在2009年10月,當時有人向名為New Liberty Standard的新網站發送5,050枚比特幣,獲得5.02美元報酬。自那時起,比特幣展現驚人漲勢。以0.1美分的起始價格計算,比特幣的報酬率超過3,400萬倍。相較之下,同期標普500指數不含股利的報酬率約為300%。以近日比特幣價格34,290美元計算,最初若投資5美元,目前的價值超過1.73億美元。然而晚幾年投資比特幣,投資之路將歷經顛簸。比特幣在問世的頭幾年漲勢最兇猛,當時比特幣還籍籍無名,鮮少有交易。這一路下來,投資人經歷多次價格血崩,包括2014年暴跌77%、2018年重摔72%,和去年慘跌65%。比特幣在2021年攀登至逾6萬美元的頂峰,目前價格仍較歷史高點低了逾40%。除了價格下跌,投資人還面臨無數次的比特幣失竊和詐欺事件。例如東京比特幣交易所Mt. Gox在2014年遭駭客攻擊,價值5億美元的比特幣不翼而飛。近年則有加密幣交易所FTX詐欺案。
黃仁勳:輝達未來4年將花1兆美元升級AI數據中心 由Meta等4大科技巨頭買單
輝達(Nvidia)上周炸裂的業績給科技股注入了強心針,但隨之而來的質疑也不少,最大的關注焦點在於,對於其昂貴GPU爆炸性的需求是否真的能夠持續。執行長黃仁勳預計4年內將花費1兆美元升級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其中大部分的費用,將由雲端供應商亞馬遜、Google、微軟和Meta等4大科技巨頭支付。根據《Insider》報導,黃仁勳在上周三(23日)電話會上表示,未來四年將有約1兆美元用於AI數據中心升級,包括GPU的升級,他甚至具體列舉了每年的費用。他表示,全球約有價值1兆美元的數據中心需求,每年的資本支出約2500億美元。根據黃仁勳的說法,大部分費用將由領先的雲端服務提供商,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支付,這些公司正爭相參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競爭。這些巨頭主要包括亞馬遜、微軟、谷歌,Meta等公司。目前超大規模雲端供應商正通過Llama 2和其他人工智能模型,大力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但這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這些雲端供應巨頭是否擁有足夠的現金來投入輝達龐大的資本開支截至6月30日,亞馬遜、Google,以及微軟和Meta公司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約3340億美元(約新台幣10.6兆元)。其中,亞馬遜現金持有41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現金,Meta則擁有640億美元(約新台幣2.03兆元)。Meta首席財務長Susan Li表示,公司預計今年的資本支出將爲270至300億美元(約新台幣8593至9547億元)。到2024年,該數字將上升,因公司將建設新設計的數據中心,並在伺服器上投入更多資金,以支持旗下的所有核心人工智能排名、推薦工作以及下一代人工智能項目。
「推特藍鳥」商標掰掰…馬斯克預告擬將換成X 最快24日上線
馬斯克(Elon Musk)去年10月砸下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接掌推特,日前認了廣告收入下降約50%,推特的現金流仍呈現負數,因此將採取更多措施。他23日透露,「我們很快會告別推特商標。」路透社報導,馬斯克在推特發佈了一張黑色外太空主題背景下的風格化「X」照片,試圖對數百萬粉絲進行民意調查。馬斯克發文寫下,「很快我們就會告別Twitter商標,並逐漸告別所有的鳥兒。」Twitter新任首席執行官琳達(Linda Yaccarino)指出,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商業中,你有第二次機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一件極其罕見的事情,Twitter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改變了大家溝通的方式,現在,「X」將走得更遠,改變全球城鎮廣場。不過Forrester研究總監邁克(Mike Proulx)認為,此舉將進一步疏遠Twitter最初的、曾經非常忠誠的用戶群,「一方面,你可以說他將擺脫一個標誌性品牌,另一方面,對於曾經的Twitter來說,這是新的一天,該公司正在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擁有不同的用戶群。」
接掌推特「廣告收入大減50%」!馬斯克認了:現金流仍是負數
身兼特斯拉和推特執行長的馬斯克(Elon Musk)去年10月砸下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接掌推特,經營至今已近10個月,馬斯克15日發文認了「廣告收入下降約50%」,推特的現金流仍呈現負數。綜合外媒報導,馬斯克4月份受訪時曾強調,多數廣告客戶已經回歸,推特「收支大致平衡」,怎料才經過短短數月,他又在推特發文哀號,「由於廣告收入下降約50%,加上沉重的債務負擔,我們的現金流仍為負值」,當務之急必須轉正現金流,才有餘裕做其他事情。事實上,自馬斯克去年10月接管推特後,大刀闊斧執行一連串新改革,包括解僱高管、大規模裁員,以及推出付費訂閱服務,不過顯然決策並未奏效,致使推特陷入財務難關。另外,為了削減公司成本,馬斯克大砍推特全球約9成員工,不過一名非洲員工爆料,離開公司後已經7個多月了,至今仍未收到公司允諾的資遣費。該名前員工怒控,馬斯克先前曾應允將支付他們3個月的資遣費、外籍員工的遣返費用,以及相關訴訟的法律費用,但如今這些被炒魷魚的前員工卻如「幽靈般」遭到公司漠視,對此相關部門也已針對此控訴展開調查。
像坐雲霄飛車 馬斯克:「經營推特很痛苦」
推特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12日接受外媒專訪時坦言,他經營推特很痛苦,像坐雲霄飛車,如果出現果找到合適人選,他會出售公司,而把員工從8000人裁到剩1500人也很不容易。據《BBC》報導,同時經營特斯拉和火箭公司SpaceX的馬斯克,在去年10月花440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買下推特。馬斯克表示,經營推特一直讓他相當痛苦,這不是在開派對,也不會無聊,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如果找到合適人選,他會出售公司。馬斯克說,過去幾個月壓力確實很大,他還是認為買下推特是對的,有時候他會睡在辦公室,去圖書館的沙發上,因為那裡都沒有人。對於他常發爭議性的貼文,馬斯克指出,他多次用推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不應該在凌晨3點發文。近日BBC的推特帳號,被加上「政府資助的媒體」的標籤,對此,馬斯克說,他知道BBC對貼上官媒標籤不會開心,現在推特正將BBC的標籤改為「公共資助」,「實際上,我非常尊重BBC,經過這次的採訪,是提出一些問題和獲得一些反饋的好機會。」談到推特的財務狀況,馬斯克說,現在大致收支平衡,因為大部分廣告商已回歸,或是說他們將回來,如果一切順利,本季的現金流會為正。關於大量裁員,馬斯克說,他把員工從8000人裁到剩1500人並不容易,他沒有親自炒每個人,「我不可能跟那麼多人面對面交談。」但這不是漠不關心,因為如果整艘船沉了,就找不到人工作。據了解,自馬斯克收購推特以來,很多工程師紛紛離職,也引發了外界對該社群平台的擔憂,馬斯克也承認推特的問題,其中包含網站中斷,而現在運行良好。
美股巨震!就業市場火爆惹「鷹訊」 華爾街示警:散戶「瘋狂抄底」危險
本周五(3日),美股三大指數低開後經歷過山車行情,雖然盤中一度轉漲,但午後再度回落。截至收盤,道指跌0.38%,報收33926.01點;納指跌1.59%,收於12006.95點;標普500指數跌1.04%,報收4136.48點。 引發美股巨震的主要原因是就業市場超預期火熱。據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最新報告,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51.7萬人,遠超市場預期。市場擔心,美國通脹率再度飆升,美聯儲暫停加息的時間點將大幅延後,甚至不排除進一步激進加息的可能性。受業績不佳拖累,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亞馬遜跌逾8%,市值蒸發971億美元(約2.9兆新台幣);微軟、輝達跌超2%,蘋果逆勢漲超2%。當前,美股散戶投資者正捲土重來、瘋狂抄底。摩根大通根據交易所公開數據的最新測算結果顯示,2023年1月下旬,來自散戶大軍的股票和ETF交易訂單佔市場總成交量的23%,創出歷史最高紀錄,甚至再次出現了散戶抱團逼空華爾街機構的跡象。對比之下,華爾街巨頭則顯得格外謹慎。號稱華爾街最精準的分析師的Michael Hartnett於3日警告稱,目前美股的漲勢過頭了,如果美國經濟在2023年下半年出現衰退,那麼投資者將面臨殘酷的拋售。另外,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多家華爾街機構也發出了相似的危險警告。其實,美國散戶的交易熱潮也體現在具體個股的走勢中。以美國二手車電商平臺Carvana為例,得益於散戶的大舉買入,該股票年內累計漲幅已超過200%。但該公司的基本面並未發生任何改變,甚至正面臨鉅額負債、瀕臨破產邊緣。據IHS Markit的數據顯示,當前Carvana被機構大舉做空,其空頭款項佔流通股的比例接近60%。美國銀行的報告援引EPFR Global的數據稱,過去1個月內,全球股票基金流入資金高達447億美元(約1.3兆新台幣)。Michael Hartnett在報告中建議,如果標普500指數上漲超過4200點後,投資者最好賣出股票。他進一步預計,該指數將在2月14日前觸及一季度高點。
外資變心?1/電動車貢獻仍待觀察 外資用腳投票 持股鴻海比重創3年低
兔年封關前,台灣兩大電子代工大廠鴻海(2317)及和碩(4938)一塊拼起來,不但1月15日同一天辦尾牙,外資也在元月的11個交易日裏,直接用資金對這兩家表態,賣超鴻海但持續買超和碩,讓投資人驚呼「外資變心了嗎?」鴻海去年繳出6.6兆元營收,董事長劉揚偉宣示,「鴻海布局3+3」新領域新技術,吸引更多客戶加入,業務會更多元化。去年交出1.3兆元營收的和碩董座童子賢則對於今年更放膽高喊「和碩搶訂單速度會比兔子跑得還要快」、「業績跳得比兔子還要高」。其實2023年一開年,鴻海就有了新併購,旗下子公司鴻騰精密(FIT)以1.86億歐元100%收購德國車用元件設計製造廠PRETTL SWH 集團,水平擴充FIT EV 關鍵零組件實力,預計第二季完成收購程序,可望為FIT帶來約3.5~4億歐元的年營收貢獻。儘管劉揚偉對於電動車的目標,是要在2025年達成年營收1兆元,甚至喊出,「希望有一天能為特斯拉造車」。法人觀察,儘管目前各國電動車品牌如雨後春筍,但是特斯拉仍是產業翹楚,如果鴻海要衝刺電動車營收,如果能拿下特斯拉訂單,絕對是關鍵。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設定,集團電動車營收要在2025年達到1兆元。(圖/黃威彬攝)而和碩在車用相關業務的營收比重約為個位數,共同總經理鄭光志在法說會上指出,車用電子需求相當龐大,預期2023、2024年公司在相關業務都會有雙位數成長。對於鴻海的「3+3」及和碩的「動如脫兔」兩大世界級代工廠展望,外資在2023年元月短短的13個交易日有明顯表態,除了1天賣超外,其他12天都是買超,對於佔台股市值第二大的鴻海,卻是僅在1月31日轉為買超,其他交易日均賣超,張數達11.4萬張,也讓股價跌破百元大關,進入盤整。相較下,這13個交易日裡,外資卻買超和碩8,091張,延續著去年第四季的加碼操作方式,和碩股價從去年10月20日的54.7元開始向上攀升,12月站穩60元關卡後,持續緩步朝65元邁進。法人指出,從鴻海及和碩對於今年的展望,可以發現,電動車是兩家公司重點發展目標,但是鴻海整體營收規模遠大於和碩,加上鴻海股本達1386億元,和碩僅266億元,換言之,也稀釋了電動車對於公司的獲利貢獻。而外資券商摩根士丹利證券更指出,鴻海的電動車布局目前都還在耕耘階段,要出現較明顯的營收貢獻,最快也要等到2024年才會看到。「除了電動車外,蘋果高階iPhone訂單變化也牽動外資對於鴻海及和碩的評價,尤其原本由鴻海所獨家取得的iPhonePro系列組裝訂單,去年12月傳出和碩也將分食,這對鴻海來說也不是一件好消息。」一位科技產業人士這樣分析。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指出,蘋果基於風險分散,需扶植新組裝業者。(圖/中新社)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也指出,鴻海長年穩站iPhonePro系列的獨家組裝,但蘋果基於風險分散需扶植新組裝業者,從iPhone14 Pro系列上試行,而鴻海鄭州停工事件,就是大陸立訊精密(Luxshare)成了iPhone15 Pro Max組裝廠之一,此外,鴻海iPhone代工廠仍坐落中國,越南廠則以蘋果周邊為主,目前尚無iPhone產線規劃。另一方面,蘋果基於地緣政治的擔憂,也將擴大海外生產據點,除了既有的印度產能在明年將翻倍成長外,2023年中開始越南工廠也計畫加入生產。考量美中關係日益僵化,蘋果勢必要以「非中國境內的生產」才能滿足全北美銷售市場為目標。未來幾年蘋果在印度、越南生產製造的比重,預估將爬升至總產能的30-35%才得以過關。
證交所董座:台股本益比10倍、殖利率5% 小投資人新春可定期定額參與
受升息與地緣政治等不確定性影響,股市交易驟降,面臨有10天的史上最長農曆年假在即,被問及能不能抱股過年?董事長林修銘指出,台股價值浮現,目前本益比10倍、殖利率5%,台灣股市跟產業有其韌性、長期看好,國安基金持續護盤、外資在去年初已轉買,小投資人可定期定額參與;並訂出2023年22家公司IPO、創新版10家送件的目標。證交所今日舉行歲末記者會,林修銘表示,因為升息、美元強勢的關係,整個國際情勢慢慢地反映到外資的動作,導致去年外資賣超1.3兆元,但認為今年波動不會像去年劇烈。2022年證交所自結營收108.84億元,稅前獲利82.28億元,EPS 6.81元,較去(2021)年12.36元、年減44.9%。林修銘強調,台灣資本市場具有國際化程度高、自然人參與程度高、公司治理優異等特色,且上市及法遵成本相對合理,流動性亦具優勢,更重要的是,投資人對於科技及新經濟產業的掌握度與認同度高,願意給予合理評價。林修銘認為,台灣新創研發能量強大,在國內能見度更勝於國外,為此,證交所亟思提升國內籌資環境,讓企業留在國內的Home Market發揮主場優勢。在創新板推動上,除適時檢討相關規章外,將持續透過多元管道招商,並規劃辦理或參與大型主題式及國際交流活動,增進創新板能見度,並將持續與新創生態圈互動交流,發揮正向影響力支持其發展,另透過引資活動爭取機構投資人認同,以期提升新創企業估值及價值鏈。為利創新聚落發展及國家產業政策推動,證交所研議調整上市公司產業類別,以突顯數位經濟、綠能科技等特色產業,期能達到聚市效果,引導投資人重視企業未來成長性與發展,形成「創新+永續」的上市新聚落,進而提升企業與生態系價值,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正向循環。證交所已設立專責服務團隊,除積極宣導上市業務,充分掌握送件進度外,亦強化與申請公司及中介機構之溝通,並將滾動式檢討上市申請流程及法令規範等措施,以提升潛在企業上市意願。針對規模及獲利達一定條件之企業,優先安排拜訪及瞭解其營運狀況,加速上市時程。同時,將與中介機構合辦上市座談會,並積極參與各地區企業聯誼社團活動,持續開拓及穩固IPO案源,另上市集團企業子公司亦為今年鎖定目標。
批政府舉債發現金 民眾黨立委:平均每人負債26萬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張其祿、陳琬惠與賴香伶今(10)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民進黨把稅額超徵大內宣成經濟表現與施政成績,宣布開春後將發給每人6,000元現金,卻傳出財政部要為此借款逾150億元,而總統蔡英文上任至111年度總預算、特別預算,加上今年可能增提的「潛艦國造特別預算」,任內國債增債恐超過1.9兆,顯見政府行政失靈、管理失控,呼籲政府提出具體還款計畫、提升財政管理能力、年度預算審查也要依時程完成,不能只會撒幣、債留子孫。邱臣遠表示,行政院連續2年超徵逾4,000億,決定普發現金後,可能需要借款調度150億元以上,執政黨無法理性決定政策方向,只想發錢收買民心,更在社群媒體做圖吹噓台灣經濟最好、蔡政府最勤儉持家,真相卻是把特別預算常態化,即使過去7年超徵1.3兆,但截至去年底國債仍持續成長3,010億元,根本沒有實際結餘。「蔡英文任內應負責的國債恐增債約1.9兆,與馬英九總統任內舉債1.7兆相差無幾,111年底國債鐘恐破6兆,使國民平均每人負債26萬。」邱臣遠表示,面對千瘡百孔的國家財務,行政院長蘇貞昌不要妄想發錢保大位,趕快下台才是直面民意的最好方式,並呼籲蔡政府應該公布國債還款計畫,並減少不必要的特別預算舉債;苦民所苦,檢討不合時宜的遺產稅與地價稅;年度預算審查應依時程完成,針對營業與非營業基金預算審查,也應比照公務預算在1月前完成。張其祿直言,若舉債發現金將是國家級的災難,這次超徵稅收源自半導體與航運產業大賺,再把超徵稅收退給民眾當然是錦上添花,但政府並非外界想的滿手現金,為了發6,000元還要舉債或另籌財源,卻把民生核心問題如建造社會住宅、提升電網韌性、協助農漁產銷體系轉型及拓展外銷等拋諸腦後,行政院應立即滾動調整,將多出的稅收資源用在刀口上,更須思考「如何有效照顧弱勢?」發揮財政上移轉支付功能,實現社會收入和財富重分配。陳琬惠指出,政府財務管理出現警訊,審計部在《110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已經直指問題核心,近年中央政府總決算收入減去支出後,都有高達1,000億元以上的賸餘,可是計入特別預算支出金額後,中央政府收支110年度實際短絀1,422億,111 年度預計更有超過4千億短絀,明顯就是中央政府把債務隱藏到特別預算,營造收支平衡的假象,還不惜舉債發現金,是國家級的災難。賴香伶表示,蘇貞昌必須正視勞保財務問題,因為勞保基金餘額減少的速度宛如失速列車,根據最新精算報告,再過4年勞保基金就會用完,再過7年勞保累積債務就會破兆,且每年將以新增約6,000億的規模累積債務。這對現在及未來的勞動世代不公平,他們只能持續繳費,卻不一定能享有老年安全保障,即使政府願意撥補,現行制度卻會累積龐鉅的國債,勞保問題若處理不當,必然債留子孫,應增加租稅徵收,縮小赤字缺口、降低債務累積。
財政部:「還稅於民」起碼要舉債150億元以上
行政院規畫匡列1400億元普發現金6000元,財政部官員昨天表示,目前可移用的歲計賸餘僅剩1250億元,亦即要「還稅於民」起碼要舉債150億元以上。對此,在野黨昨天強烈痛批,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財政部說法是道地的「恐嚇人民」;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也稱,這更加坐實蔡政府數字管理失準。財政部國庫署昨召開記者會。官員說,雖然去年稅收超徵4500億元,但依現行規定,稅收超徵仍須繳庫,須待7月審計部審定後才能動支,且要經預算程序,因此,若2月底要普發現金,政府就得籌措財源。根據財政部說法,2021年底審定後決算數,累計歲計賸餘約2700億元,扣除已編列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移用歲計賸餘150億元、防疫紓困特別預算移用300億元,以及2023年度的預算案編列移用約1000億元,可運用的歲計賸餘僅剩1250億元。發放現金6000元所匡列的預算1400億元,全移用累計歲計賸餘,至少還要舉債150億元。惟官員表示,基於財政穩健,以及因應未來風險以備不時之需,在財源規畫上不會一次將歲計賸餘用罄。也就是說這次現金發放的財源,不足的部分若要舉債恐不止150億元。不過官員強調,匡定的預算、怎麼籌措分配,就要看行政院如何「拼圖」。對此,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蔡政府自己說要拿1800億中的1400億發現金,還稅於民,財政部說還要舉債,是要讓人民在領6000元的時候有罪惡感嗎?他並強烈質疑是不是政府有其它地方用太多,導致發現金的錢變少,所以才故意說還要舉債?民眾黨立委邱臣遠痛批,近年政府累積超徵稅收1.3兆,已顯示政府數字管理失靈,不符財政紀律,且既然要普發現金,就該知道錢從哪來,這樣才是負責任的態度,如今竟要透過舉債來籌措,坐實蔡政府數字管理失準、評估過程粗糙。時代力量黨主席、立委陳椒華也批評,普發現金6000元,不應該是不排富的齊頭式假平等,依照財政部的說法竟還要舉債100多億元,完全違背還稅於民的初衷了。
台灣人壽董座黃思國請辭 新選出鄭泰克接任9/1生效
被業界譽為臺灣「信託教父」、台灣人壽董事長黃思國因個人因素辭任,9月1日生效,董事會推選台灣人壽子公司中國信託資融公司董事長暨台灣人壽董事鄭泰克為新任董事長,此項人事案擬報請主管機關認可後生效。中信金控(2891)總經理吳一揆於7月下旬請辭消息公布後,中信金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董事長黃思國也傳出辭職消息,其個人婉拒慰留,台灣人壽於18日召開董事會補選董事長。台灣人壽18日公布,新任董事長補選案。(圖/台灣人壽提供)黃思國曾任中國信託綜合證券董事長、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全球個人金融執行長,以及中國信託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服務中國信託集團逾36年,貢獻卓著;任職中信銀期間,開辦臺灣首家本國銀行財富管理業務,因創新引進多元信託商品,開啟客製化信託金融服務的新時代,被業界譽為臺灣「信託教父」,打造中國信託個人金融服務第一品牌。2017年黃思國任職台灣人壽董事長,即創下台灣人壽稅後獲利新臺幣第一個百億、102億元,2021年更達231億元,佔金控獲利逾4成,成為中國信託金控第二大獲利引擎,總資產規模亦從1.3兆元,至今(2022)年第一季躍升為2.2兆元,2021年隱含價值(Embedded Value, EV)達2,57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新任董事長鄭泰克服務中國信託集團逾46年,現任中國信託資融董事長,曾任中信金控代理總經理、中信金控風險長及授信長、中信銀行全球風險總管理處總處長等職,為中國信託集團建置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提升質量並重的風控效能,未來將借重其豐富金融資歷及風險管理專業,帶領台灣人壽有效管理企業風險、提升決策效能、強化內部控制、落實公司治理。
壽險業上半年淨值蒸發近1.4兆 淨投資收益也減少455億
金管會保險局今天(26日)公布產壽業今年初至6月底淨值,壽險業整體較去年同期蒸發逾1.3兆,幅度超過52%;淨投資收益為648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的6939億元,減少455億元。保險局表示,保險業稅前損益111年6月底為1,66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038億元或-38.3%。其中壽險業稅前損益為2,13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47億元或-17.3%;產險業稅前損益為-46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91億元或-484.4%。保險業淨值(業主權益)111年6月底為1兆3,58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兆4,262億元或-51.2%。其中壽險業淨值為1兆2,55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兆3,775億元或-52.3%;產險業淨值為1,02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87億元或-32.2%。111年6月底新臺幣兌美元匯率相對於110年底貶值幅度為7.4%,壽險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之累積餘額為1,665億元,較110年底增加1,228億元,111年6月底壽險業涵蓋兌換損益、避險損益及外匯價格準備淨變動之影響合計數為401億元,同期間壽險業國外投資淨利益(包含兌換損益、避險損益,但不包含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淨變動)為6,233億元。
推特還沒打官司就花了10億!馬斯克也不是最大贏家 企管學者:他們賺翻了
全球首富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當地時間9日宣布終止推特(Twitter)價值440億美元(約1.3兆元台幣)的收購案,對此推特12日於德拉瓦州(Delaware)衡平法院正式對馬斯克提起訴訟。雖然收購訴訟案要到10月才會正式開庭審理,但外媒報導稱,推特已經為此付出了33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的代價。企管學者指出,本次世紀官司的最大受益者一定是雙方聘僱的律師事務所。馬斯克在今年4月曾提議以4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推特,但因為推特未提供機器人帳號和垃圾帳號的數據,而讓馬斯克揚言要放棄收購案,對此推特董事會本來在6月表示會提供馬斯克相關數據以滿足他的要求,沒想到馬斯克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突然反悔,並於9日批評推特嚴重違反多項協議內容提及的條款,而且簽訂協議時有誤導性陳述,因此將正式終止推特的收購案,對此推特於11日揚言要提起訴訟,而馬斯克也用自己的「大笑4連拍」做梗圖來回擊推特。於是當地時間12日推特便向德拉瓦州的衡平法院提交了一份長達241頁的訴狀,要求法院在9月中開庭審理,並希望馬斯克強制完成收購交易,因為任何罰款都無法彌補馬斯克「擾亂公司營運、破壞股東價值」後造成的損失,且可能危及這項交易的融資。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的報導,儘管德拉瓦州法官在當地時間19日已表示,推特應該獲得快速裁決的機會,不然收購訴訟案拖延可能對推特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然而在該案於10月開庭審理之前,推特已經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他們的第2季財報顯示,僅僅是因為「馬斯克放棄收購案」這件事就讓公司增加了3300萬美元的額外支出。其中這跟他們聘請了公司法領域赫赫有名的沃奇爾·立普頓律師事務所(Wachtell、Lipton、Rosen&Katz)有關,因為推特一定要讓馬斯克履行協議,完成收購,才能彌補最後的損失。代表推特的律師也表示,「馬斯克拿機器人帳號的事說嘴只是煙霧彈,他是看到特斯拉的股價已經暴跌才想退出交易。」對此西北大學企業管理與戰略教授克雷默(Harry Kraemer)提出看法,他認為即使最初的判決對推特較有利,馬斯克還是可以透過上訴的方式把案件再繼續拖個3年,「這次的大贏家不會是馬斯克,更不可能是推特,而是雙方的律師事務所,他們會賺進很多很多的錢。」
搶救爛尾樓、債務危機 大陸祭出1.3兆基金
大陸爛尾樓風暴延燒,屢爆業主停貸斷供,傳大陸政府打算祭出銀彈攻勢,以挽救低迷房市。據路透報導,大陸一名國有銀行官員透露,政府將設立一個房地產基金,購買未完工的房屋項目並完成建設,幫助房地產開發商解決債務危機及收購爛尾樓,目標最高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1.3兆元),規模初步定為800億元,由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支持。報導稱,大陸國務院已在上周批准這項計畫。據消息人士表示,資金將用於資助購買未完工的房屋項目並完成建設,然後將房屋出租給個人,作為政府推動出租房屋的一部分。如果該模式有效,其他銀行將仿效,目標最多籌集2000億至3000億元。外媒引述財經資訊平台REDD消息,該基金將支持10多家房地產開發商,包括陷入困境的中國恆大集團。而基金已從中國建設銀行獲得500億元,並從中國人民銀行獲得300億元的轉融資,基金規模可能會擴大至2000億至3000億元。報導指出,大陸監管機構和地方政府將選擇有資格獲得該基金支持的房地產開發商,基金可用於購買房地產開發商發行的金融產品,或為國有買家收購其項目提供資金。據傳,北京也在考慮發行棚改專項債券的國家政策,而大陸住建部和銀行監管機構目前正在制定單獨計畫,以提交國務院審查。但細節、規模等尚未最終確定,方案預計最快將在下個月有所進展。爛尾樓問題是否將讓大陸經濟發展遭遇危機,甚至是促發金融風暴,引起正反兩極的討論。有外媒分析,爛尾樓停貸風波猶如大陸的「雷曼時刻」,若持續發酵,將引發房產銷售崩潰和更多違約,可能讓大陸陷入經濟衰退的惡性循環。
推特成功將馬斯克告上法院 收購訴訟案於10月開庭審理
全球首富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當地時間9日宣布終止推特(Twitter)價值440億美元(約1.3兆元台幣)的收購案,對此推特12日於德拉瓦州(Delaware)衡平法院正式對馬斯克提起訴訟,試圖以法律途徑來維持收購案的進行。對此德拉瓦州法官也在當地時間19日表示,收購訴訟案將於10月開庭審理。這項裁決對馬斯克來說可能是壞消息,因為他原先要求法院等到明年2月再開庭,好讓他的律師事務所Auinn Emanuel Urquhart&Sullivan有更充裕的時間調查推特有關機器人帳號和垃圾帳號數量的不實陳述。馬斯克在今年4月曾提議以4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推特,但因為推特未提供機器人帳號和垃圾帳號的數據,而讓馬斯克揚言要放棄收購案,對此推特董事會本來在6月表示會提供馬斯克相關數據以滿足他的要求,沒想到馬斯克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突然反悔,並於9日批評推特嚴重違反多項協議內容提及的條款,而且簽訂協議時有誤導性陳述,因此將正式終止推特的收購案,對此推特於11日揚言要提起訴訟,而馬斯克也用自己的「大笑4連拍」做梗圖來回擊推特。於是當地時間12日推特便向德拉瓦州的衡平法院提交了一份長達241頁的訴狀,要求法院在9月中開庭審理,並希望馬斯克強制完成收購交易,因為任何罰款都無法彌補馬斯克「擾亂公司營運、破壞股東價值」後造成的損失,且可能危及這項交易的融資。對此韋德布什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總經理丹艾夫斯(Dan Ives)表示,華爾街雖然認為推特聘請了公司法領域赫赫有名的沃奇爾·立普頓律師事務所(Wachtell、Lipton、Rosen&Katz)而佔據優勢,但推特的低股價表明,與德拉瓦州法官強迫馬斯克收購推特相比,投資者認為全球首富支付和解或賠償金的可能性更大。交易條款要求馬斯克在不完成收購交易的情況下支付10億美元的分手費。德拉瓦州衡平法院首席法官麥考米克(Kathaleen McCormick)也於19日表示,推特應該獲得快速裁決的機會,因為收購訴訟案拖延可能對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因此該案已確定將於10月開庭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