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級保育類
」癌男吃「犀牛角粉」治腫瘤 2年砸480萬仍病逝…中藥行負責人遭送辦
台中市一名65歲的何姓男子因罹患惡性腫瘤,聽聞犀牛角粉可抑制病情,2年內花費新台幣480萬元在台中市某中藥房購買犀牛角粉,最終仍藥石罔效,於今年4月病逝。保七總隊第五大隊接獲檢舉,日前持搜索票至林姓嫌疑人經營的中藥房及住居所查緝,訊後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移送地檢署偵辦。保七總隊第五大隊表示,該名何姓民眾因罹患惡性腫瘤,聽信民間偏方,認為服用犀牛角粉可抑制惡性腫瘤,透過友人介紹前往位於台中市的中藥房購買犀牛角粉;業者為了取信民眾,會當場將犀牛角秤重研磨。不過,何姓民眾自110年5月起前後買了6次犀牛角粉,花費480餘萬元,仍於今年4月癌逝。案經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衛生局接獲檢舉通報,保七總隊會同農業部林業署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組成專案小組偵查,並將民眾所提供向中藥房採購之粉末,委託中央警察大學鑑識比對,確認為瀕臨絕種第1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印度犀牛。專案小組上月25日持搜索票前往中藥行及負責人住所查緝,訊後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移送地檢署偵辦。保七總隊呼籲,買賣、食用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都是違法行為,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35、40條規定,買賣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其產製品,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此外,提醒民眾勿輕易聽信偏方,應循正規醫療措施,以免花錢又傷身。
拯救瀕危「飯島氏銀鮈」 林管處攜手台大推生態保育
苗栗縣後龍溪與多條支流,是瀕危的1級保育類野生魚種「飯島氏銀鮈」重要原生棲地,新竹林區管理處最近特別與台灣大學,舉行飯島氏銀鮈保育行動平台會議,邀請政府機關、保育團體針對族群現況、生存危機與保育策略等議題交流,希望藉此透過各方參與與公私合作來推動保育。根據台灣魚類資料庫,「飯島氏銀鮈」是台灣特有種,分布於中北部後龍溪、頭前溪及其支流等溪流,喜歡棲息在河川中下游水流比較慢的水潭區,農委會在2009年公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近幾年各單位在河川治理工程,相繼引發「飯島氏銀鮈」保育議題及關注,像是苗栗縣府水利處去年1月向水利署爭取7200萬元,改建頭屋鄉沙河橋並整治沙河溪,經過專家學者勘察,發現沙河溪右岸箱籠區前水域,是飯島氏銀鮈族群繁衍的棲地,因而緊急停工確保生態不被破壞。新竹林管處後來也委託台大森林環境及資源學系團隊,執行飯島氏銀鮈族群生態調查與保育行動研究計畫,發現飯島氏銀鮈多分布於後龍溪支流的沙河溪、鹽水坑溪及南湖溪,偏好棲息在水流緩慢且覆有砂泥底質的環境,推測1年內約有兩個繁殖期。為更深入推動生態保育,林管處與台大舉行飯島氏銀鉤保育行動平台會議,會中,水利署第2河川局與代表苗縣府的逐跡生態顧問公司,再次分享後龍溪、沙河溪的河川治理與物種保育經驗。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則指出,淡水魚的保育不僅僅是學術研究人員的責任,最貼近物種棲地的第1線水利工程人員,跟在地民眾願意投入守護與關懷,才是讓保育工作得以推動的重要助力。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則認為同為1級保育類的「巴氏銀鮈」,其保育工作也應加強與水利工程人員的溝通;新竹林管處長夏榮生說,平台會議是保育工作推動的開端,希望透過保育平台建立各方溝通管道,共享保育資訊並交流知識。
台東蘭嶼吻鰕虎數量少於200隻 生態專家籲:應盡速保育
俗稱「狗甘仔」,僅在台東縣蘭嶼特有的蘭嶼吻鰕虎,經生態專家周銘泰2019年生態調查結果發現,數量可能剩不到200隻,比櫻花鉤吻鮭更稀少,他呼籲政府應儘快將其列入1級保育。俗稱狗甘仔的鰕虎魚,全台紀錄大約有75種,其中蘭嶼吻鰕虎只在蘭嶼出現,雖然在台灣淡水魚紅皮書中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但至今未被列入1級淡水魚保育的名錄中,周銘泰呼籲政府應盡速列入1級保育。周銘泰表示,7年前天秤颱風重創蘭嶼後,蘭嶼進行多項溪流水利整治工程,但水泥化的工程卻大量破壞蘭嶼吻鰕虎棲地,導致蘭嶼各溪流可見的吻鰕虎,去年調查後發現只剩下2條野溪可見其蹤跡。而且蘭嶼吻鰕虎並未列入保育,加上只有蘭嶼特有且數量稀少,所以近期更成為許多商業採集覬覦的物種,這也讓周銘泰憂心,只剩不到200隻的蘭嶼吻鰕虎,再被人為獵捕販售,恐怕就真的要消失在地球上了。周銘泰表示,蘭嶼吻鰕虎已和當地達悟族人共存數千年以上,堪稱最能代表蘭嶼的淡水魚,希望相關政府單位應盡速公告為1級保育類,並劃設保護區來保護蘭嶼吻鰕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