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年
」搜奇/牧場挖出海洋巨獸遺骸 白堊紀晚期水怪身長7公尺「專家喊太罕見」
澳洲一處偏遠牧場竟意外發現1億年前的「深海神獸」,當地3名業餘古生物家在昆士蘭西北部的麥金利地區搜尋,沒想到發現已滅絕的薄板龍(Elasmosaurus)化石,其歷史可追溯到1億年前的白堊紀,由於遺骸的骨架相當完整,也是澳洲首次發現頭尾相連的薄板龍化石,在全球相當罕見。出土的薄板龍遺骸化石,頭部保存良好。(圖/翻攝自QUEENSLAND MUSEUM推特)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3名業餘古生物學家隨即通知昆士蘭博物館,據館長克努森(Espen Knutsen)表示,薄板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這款海洋爬行動物以超長的頸部和相對小的頭骨著稱,一般身長15公尺左右,但其脖子的長度可達8公尺。薄板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是一種與恐龍同時代的海洋爬行動物。(圖/翻攝自維基百科)由於薄板龍脖子特別長,因此死後通常都會身首分離,想同時保存兩者非常困難,因此若是能找到完整骨架,可說是非常難得。經進一步了解,這隻薄板龍死前應該處於幼年階段,身長介於5至7公尺。薄板龍主要生存於開放性海域,有時會來到陸地呼吸空氣,擁有細長的牙齒,可以捕捉魚、蟹和軟體動物,儘管這次出土地點位於沙漠,但在白堊紀時期該區域卻是內海,所以在這裡能找到海洋爬行動物的化石。科學家同時透過掃描薄板龍化石,發現牠們胃部竟有石頭,稱為胃石(gastrolith),吞下石頭可能是為了磨碎胃裡的食物或是做為壓載物,當助牠們潛入水中。另外,昆士蘭博物館網路執行長湯普森(Jim Thompson)博士認為,這項重大發現有助於古生物學家了解和識別館中保存的其它薄板龍化石,也將促進對昆士蘭白堊紀時期的重要研究。薄板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是一種與恐龍同時代的海洋爬行動物。(圖/翻攝自臉書)
地球外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之一 科學家發現土衛二可能存在生命之磷
新華社7日報導,人類發現的土星第二顆衛星(土衛二),是太陽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球以外星球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郝記華等人研究發現,土衛二的冰下海洋中,可能含有豐富的溶解態磷酸根,能夠支持潛在微生物的起源與繁衍。這個發現填補了土衛二海水宜居性研究的空白,為人類未來探測土衛二可能存在的生命,提供科學參考。土衛二的一大特點是,表面覆蓋著厚厚的冰殼,又被稱為「冰衛星」。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科學界通過航太探測器發現土衛二隱藏著冰下海洋,分析它從冰縫中噴發出的冰粒,發現含有生命六種基本構成元素中的碳、氫、氧、氮和硫,唯獨還未發現磷。磷對構成生物體的DNA、生物膜、骨骼等不可或缺,因此國際科學界一度認為土衛二可能不適宜生命存在。近期,郝記華帶領的國際科研團隊,創新性地構建海水—岩石相互作用模型,類比出土衛二的海水化學環境。「磷只有溶於水才能被生物利用。與地球海水相比,土衛二的海水含鹼量高且沒有氧氣,成分有點像『蘇打水』。」郝記華說,他們發現,在這種「蘇打水」環境中,土衛二星核中的含磷岩石,只需要約10萬年就能向海水溶解出不少磷,而土衛二的海洋已存在1億年以上,因此推斷其已含有豐富的磷。日前,國際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發表了該成果。「這項研究從非常新穎的角度,揭示了土衛二的生命宜居潛力。」期刊審稿人認為,其方法也可以應用於研究其他行星海洋的元素構成以及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
海邊驚見「走路鯊」陸地趴趴走 科學家:全世界僅9種
大自然真的是無奇不有,近日一群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Guinea)的海岸邊,發現了一種極為稀見的「走路鯊」,全世界僅有9款,同時也是科學家第首次發現這款鯊魚在「陸地上行走」。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這隻正在陸地上行走的鯊魚。(圖/翻攝自推特)從影片中可見,這隻棕褐色且擁有黑色斑點的魚,拖著身體走在海岸邊,像是一隻縮小版的笨重海獅,不過這可是一款會走路的鯊魚,今年5月份,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這隻正在陸地上行走的鯊魚,根據《每日星報》報導,這種「會走路的鯊魚」名為肩章鯊(epaulette shark)。澳洲科學家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這隻正在陸地上行走的鯊魚。(圖/翻攝自推特)肩章鯊又被稱為斑點長尾鬚鯊,體長約90公分,於西太平洋發現,主要生活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澳洲北部海域,普遍出沒於珊瑚礁的淺水帶;最大的特色是能夠在低氧的環境中,使用魚鰭「步行」尋找獵物,牠們以蝦、蟹以及小魚等生物為食,通常只在清晨和黃昏捕獵,目的是避免被掠食者攻擊,不過肩章鯊對人類不具威脅性,若是在海灘上遇到牠們也無須緊張。肩章鯊最早可追溯到6600萬到1億年前的白堊紀晚期,過去900萬年間不斷進化,相較於其他鯊魚,演化速度可說是相當快,這也讓牠們更易於適應外在的環境改變,儘管肩章鯊時常行走在海床上,還能在低潮時離水在珊瑚礁上行走,但這卻是第一次發現牠們走上陸地,讓科學家們可是讚嘆不已。
尼斯湖水怪是真的? 科學家找到「失落環節」水怪1億年前就存在
流傳上千年的尼斯湖水怪傳說終於找到新的「存在證據」,科學家在撒哈拉沙漠挖掘出「在淡水河系」生活的蛇頸龍化石,打破過去蛇頸龍只能在鹹水生存的認知。換言之,傳說形狀近似蛇頸龍的尼斯湖水怪,可能真的存在於淡水湖尼斯湖中。綜合外媒報導,由英國巴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ath)組成的考古團隊,在摩洛哥撒哈拉沙漠一處有1億年歷史的河系中,找到一種小型蛇頸龍化石,古生物學教授馬蒂爾(Dave Martill)表示,這2頭長約3公尺和1.5公尺的成年與幼年蛇頸龍,與鱷魚、烏龜和棘龍同居,且蛇頸龍與棘龍都有相似的牙齒磨損痕跡,代表兩者都以盾皮魚為食。也就是說,不論是地質年代或飲食證據,皆表明這種蛇頸龍已適應淡水且足以和棘龍等其他食肉物種競爭,馬蒂爾也直言:「古老的摩洛哥河流中有這麼多肉食動物並存,真的讓人大感驚訝」。這個發現也打破尼斯湖水怪懷疑論者的「蛇頸龍只生活在鹹水」理論,假如尼斯湖水怪真如傳說中是類似蛇頸龍的生物,那麼水怪極可能是存續超過1億年的活化石。此外,加拿大麝鼠湖的穆西(Mussie)、加拿大與美國交界的尚普蘭湖的尚普(Champ)水怪,皆是外型被描述近似蛇頸龍的未知生物,也都和尼斯一樣,因為發現地為淡水湖而被懷疑不可能存在或不會是蛇頸龍,不過隨著新的考古發現,讓尼斯、穆西和尚普的存在機率大增,當然,前提是牠們真的存在。
中國漁民捕獲3公尺怪魚 驚人身世遭專家曝光「1億年前的活化石」
中國黑龍江省當地漁民先前捕獲到一條罕見的怪魚,這條魚長約3公尺,體型十分巨大,要出動多人才有辦法移動牠。而在專家檢查之後,發現這條魚名叫「鱘鰉魚」,起源於1億多年前,是名符其實的活化石。根據《網易新聞》報導指出,先前有黑龍江的漁民在河流捕魚時,意外地捕獲到一條長相奇特的淡水魚。該於不僅身材巨大,長度至少3公尺。為了將魚從船上拉到岸邊,還出動了不少人出力搬運。最後在眾人的努力之下,才將這條怪魚安置在巨大的水箱中。後來也有專家前來查看,經專家研判後,認出這條怪魚名為鱘鰉魚(學名:Huso dauricus)。專家解釋,鱘鰉魚起源於1億3千萬年前的白堊紀,與部分恐龍都是同期生物。鱘鰉魚除了是名符其實的活化石外,也是目前世上已知體型最大的淡水魚。根據紀錄,鱘鰉魚最多可長至5公尺,體重約有1公噸重。而且鱘鰉魚壽命很長,甚至有紀錄顯示,曾有鱘鰉魚存活超過百年。但也由於鱘鰉魚的魚卵十分美味,古早時代,歐洲地區的貴族喜歡品嘗鱘鰉魚製成的高級魚子醬,也因為濫捕的關係,造成鱘鰉魚的數量大幅減少,目前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物種。而這條不幸闖入漁網中的鱘鰉魚,目前也在專家的指導下,讓漁民將其野放。
古生物學家發現恐龍足跡化石 移動速度「逾45公里」成史上最快
恐龍曾是遠古時期地球上最大掠食者,考古學家也對牠們相當好奇,不斷在研究牠們過去的足跡。近日古生物學家在西班牙北部拉里奧哈地區發現了一系列恐龍足跡化石,經分析後認為該恐龍奔跑速度可能超過每小時45公里,成了已知速度最快的恐龍之一。綜合外媒報導,西班牙拉里奧哈大學(Universidad de La Rioja)古生物學家在西班牙北部拉里奧哈地區發現了2條相距20公尺的恐龍足跡化石,其中一條有7個腳印,另一條則是有5個,而腳印長約30公分,有3個指頭,經分析後認為是活躍於1.45至1億年前的掠食性恐龍。研究人員認為這次發現的恐龍屬於獸腳亞目下的物種,體型為中等大小,且活動敏捷,可能為棘龍科的成員,不過不管是哪種恐龍,其移動速度相當快,推測可能超過每小時45公里,也成了史上已知最快的恐龍之一。
被琥珀封印1億年 科學家發現世上最古老的「巨大精子」
近日有專研古生物學的科學家團隊,從1億年前被琥珀封存的小型甲殼類生物體內,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團隊以「巨大」來描述這個精子,因為精子的長度最大可以達到該動物個體的4.6倍大。根據《Science Alert》報導指出,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賀(Wang He)所領導的團隊,於16日在國際期刊《皇家學會報告》(Royal Society's Proceedings)發表的論文,內容表示,他們在一種介形蟲體內,發現巨大的精子。而且該生物體形不到1毫米,性別應該是雌性,科學家認定她在剛受精沒多久之後,就被琥珀困住。而在介形蟲體內所找到的精子,其長度可以超過該介形蟲雄性個體的4.6倍。論文的共同作者卡拉茲(Renate Matzke-Karasz)表示,這等同於170公分的男子有著7.3公尺長的精子。對於大多數動物而言,都會產生難以計數的精子,但對介形蟲而言,質量遠比數量重要。
史上最小恐龍出土!僅2克重迷你體型 封存於琥珀近1億年
由美、中等國聯合組成的科學團隊,日前在緬甸北部一處採集場,發現了一顆琥珀化石,其中藏著史上最小的恐龍,對古生物界來說,無疑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由於恐龍向來給人體型巨大的印象,再加上現今多數科學家認為,鳥是從恐龍演化而來,本次的重大發現也有助於釐清恐龍與鳥之間的關聯。根據《生命科學》雜誌報導,這種生物的名字叫作寬婭眼齒鳥(學名:Oculudentaviskhaungraae),雖其名為鳥,不過按照分類仍屬恐龍的一種,生活在距今99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牠的體型與現存最小的蜂鳥差不多,成體大約只有2克重,卻是非常兇猛的肉食性動物。寬婭眼齒鳥的體型與現存最小的蜂鳥差不多。(圖/路透)寬婭眼齒鳥擁有細長狀的喙,全口約有100多顆尖齒,且可以大幅度的開合,因此能輕易咬住獵物並嚼碎;此外,寬婭眼齒鳥的眼睛非常大,為爬行類動物的特徵,不過牠的瞳孔卻很小,推測應該是日行性動物,不過其雙眼長在頭部兩側,可能導致牠難以狩獵。有人擔心標本會被拿來「複製DNA」,不過古生物學家奧康納(Jingmai O'Connor)直言,「這種像侏儸紀公園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且根本沒有必要。」生物學家拉爾斯(Lars Schmitz)也表示,一般琥珀中多為昆蟲或甲殼動物,這次竟然發現了有脊椎動物,替恐龍研究帶來了新概念。
能用魚鰭走路!澳洲發現4新種 「走路鯊」
科學家經過長達12年的研究,在澳洲北部海域發現4種「走路鯊」,與原先知道的物種合計起來,該屬目前已增加至9種。走路鯊平時以小型甲殼類與軟體動物為食,平均體長不到1公尺,對人類沒有威脅。綜合外媒報導,這4種新發現的鯊魚屬於天竺鯊科(Hemiscyllium)的其中一屬,研究團隊透過活捉樣本的DNA,找到牠們與原有5種天竺鯊之間的關係,該科物種最早可以追溯至6600萬到1億年前的白堊紀晚期。走路鯊可能是原物種來到新區域後,又進化發展出的「新品種」,約從200萬年前開始出現,牠們最大的特色,是能在低氧的環境中用魚鰭行走,這特別的本事,讓牠們在捕食小型甲殼類與軟體動物時更得心應手。走路鯊廣泛分布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及澳大利亞北部、西部和東部海域,其中以大堡礁區域的數量最為可觀,也有少數被發現於馬來西亞、印尼、索羅門群島。走路鯊通常生活在0到50米深的淺水海域。
外星人出現!NASA捕捉「銀河食屍鬼」蹤跡 藍臉外加發光雙眼
世界各地都陸續在慶祝萬聖節的到來,連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也一同響應節日,29日時在官方推特上貼出1張照片,並寫下「銀河食屍鬼」,原來是幾個月前天文學家意外拍攝到,銀河系疑似出現「外星人」的跡象,他們有著類似人臉的輪廓,還有雙會發光的眼睛,貼文馬上引起網友一陣熱議。NASA觀測太空星系變化時,意外拍攝到疑似外星人的臉孔。(圖/翻攝自NASA)太空中出現這種詭異的景象,其實是因為2個星系正面碰撞所導致,由於星系的比例相似且並排,才會形成類似雙眼發光的效果,而鼻子和嘴巴部份,則是成群新恆星所構成,星系經過一番劇烈震盪後,也會影響其中的氣體、塵埃,恆星盤向外拉出形成環型星系,有如外星人藍色臉部。這張照片是NASA在6月19日時,用哈伯太空望遠鏡所拍下的景象,當時天文學家正在進行「快照」計畫,趁著執行任務的空檔,觀察太空星系相互作用產生的變化,蒐集其中的樣本數據以便研究,意外發現這個距地球7.04億光年遠的奇特宇宙現象。網友看到這張照片後,也紛紛留言回應,「太空鬧鬼了」、「這可能是外星太空人」、「我們找到上帝了嗎」。不過星系碰撞所產生的現象並不會永遠存在,這個「外星人」環形星系只會維持約1億年的時間,將在往後的20億年中慢慢融入銀河系。
亞馬遜河流域「巨骨舌魚」 竟在馬來西亞被捕上岸
在水族館最受歡迎的,通常是海豚、企鵝,但其實「巨骨舌魚」也很受歡迎,因為它是存活超過1億年的「活化石」,原產地在南美州亞馬遜河流域,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淡水魚,但最近竟然在馬來西亞婆羅島北部沙巴州哥打京那巴魯(Kota Kinabalu)的法史帝芬湖(Tun Fuad Stephens)現蹤。當地人早上到湖邊慢跑時,發現巨大魚類的屍體,聯絡有關當局後,才好不容易把魚拉至岸邊,根據測量,重約108公斤,身長則有213公分。市長諾丁(Nordin Siman)同感震驚,要求海洋研究所解剖屍體,了解死因。畢竟發現的地方是湖不是河,會不會是原本被當成寵物來飼養,後來發現愈長愈大,就直接丟棄到湖中「放生」?其實巨骨舌魚又稱象魚、海象,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裡,之後被引入東亞部分地區,成熟的巨骨舌魚重逾百公斤,最長可達到4.5至6公尺。目前海洋研究所還在研究死因,究竟是被毒殺還是純粹「老死」,還在等進一步的化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