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漿菌感染
」 黴漿菌 抗生素 肺炎 肺炎黴漿菌 咳嗽住院孩童有5成染「黴漿菌」 醫提醒:過敏兒更需多加注意!
日本感染黴漿菌人數暴增,國內似乎蠢蠢欲動,亞大醫院兒科醫師發現近一週來,因黴漿菌感染住院的病童比例大增,症狀以發燒、久咳不癒及喉嚨痛表現,甚至出現肺炎重症,讓家長忙得不可開交。住院五成感染「黴漿菌」 多經由飛沫傳染、傳染力極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醫師鄭詩橤表示,每到秋冬季節就是流感、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腸病毒等呼吸道病菌流行高峰,尤其腸病毒目前還處於流行期,近來卻發現黴漿菌感染比例逐漸攀升,目前住院病童中,就有將近五成檢驗出感染黴漿菌,其中還有病童出現肺炎症狀,「肺部X光白了一片」!鄭詩橤指出,黴漿菌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之一,全年可見感染案例,潛伏期約1至4週不等,感染途徑多經由飛沫傳染,傳染力極強,因此常見同班同學或全家人接連「中標」,症狀則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聲音沙啞、肌肉痠痛和輕微腹瀉等,臨床上會藉由抽血檢查血清抗體或快篩檢驗加以確認。「會走路的肺炎」 過敏兒恐久咳引發過敏性氣喘由於患者初期會先以低燒症狀表現,精神狀態多半都還算良好,有些人因為免疫力較佳,甚至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因此也被形容為「會走路的肺炎」,很容易被忽略,往往都是等到燒退,卻發現久咳不癒,甚至咳上1-2個月,才會就醫治療揪出病因,不少幼童因免疫力較弱,可能重複感染,不斷進出醫院,讓家長們疲於奔命。鄭詩橤表示,目前院內住院病童中,有將近一半抽血檢驗後,確認是感染黴漿菌。尤其對過敏兒來說,萬一久咳引發過敏性氣喘,會讓病情拖得越久、更複雜,治療過程也更加棘手。外出戴口罩、勤洗手 流感疫苗可降「合併感染」風險因此,鄭詩橤提醒,平時盡量避免進出人潮擁擠的公共場合,一旦外出,也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防護工作,加上即將進入流感高峰期,雖然流感疫苗無法防範黴漿菌肺炎,但可降低「合併感染」風險避免病情加重,因此鼓勵民眾或兒童施打疫苗,以提升防護能力。
22歲女感染黴漿菌!竟罕見併發「壞死性肺炎」 治療1周才出院
一名22歲台日混血女大生,今年暑假返鄉探視住在日本的爺爺奶奶,返台後,趁著開學前熬夜追劇,日夜顛倒加上入秋後早晚溫差大出現感冒症狀,到診所就醫一周不見改善還出現呼吸喘、咳嗽症狀,到醫院就醫檢查竟感染嚴重黴漿菌肺炎,住院一周才康復出院。服藥仍反覆發燒 呼吸喘感染「黴漿菌」肺炎臺中醫院家醫科醫師張祐維指出,患者到院時主訴低燒(攝氏37~38度間)、乾咳症狀,到住家附近診所就醫,服藥後仍反覆發燒,治療一周不但未改善還開始出現呼吸喘、食慾變差、痰咳不出來的症狀,家人覺得不對勁陪同到醫院就醫,x光一照發現右肺下方一大片都白了,抽血檢查後確診是黴漿菌肺炎。症狀惡化成「壞死性肺炎」 後線抗生素治療好轉雖醫療團隊立即以第一線抗生素治療,三天後再照x 光發現肺炎未改善,進一步斷層掃描顯示出現壞死性肺炎症狀,緊急加強後線抗生素治療一周,病況才終於穩定出院。張祐維醫師指出,黴漿菌有「行走的肺炎」之稱,好發於五歲以下幼童與年長者,雖飛沫傳染感染性極高,併發症通常不會太嚴重,通常治療五到七天就可以痊癒,像該個案既年輕且出現壞似性肺炎併發症相當罕見。患者較去年同期多三成 久乾咳或持續發燒應就醫「近日日夜溫差大,門診陸續出現黴漿菌肺炎感染患者,較去年同期約多三成。」張祐維提醒,根據日本統計,國人最愛旅遊的日本黴漿菌感染人數創十年新高,甚至出現抗藥性的黴漿菌,門診中這名旅日返台的年輕大學生就是旅日返台後感染嚴重黴漿菌肺炎,提醒民眾如出現乾咳或持續發燒症狀,應及早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才能避免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抗藥性細菌威脅日益嚴峻 感染科醫師憂「恐面臨無治療武器可用」
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但不當使用將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國內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加護病房的抗藥性細菌比率,近10年不斷攀升,最高增加至3倍,且多重抗藥性問題也延燒至門診和兒童病人。感染科醫師憂心,若新藥研發趕不上抗藥性產生的速度,恐面臨無治療武器可用的危機。抗藥性細菌的威脅日益嚴峻,世衛組織(WHO)稱為「無聲的大流行」,並列入全球十大健康威脅。抗藥性細菌會導致病人住院天數增加、醫療費用上升,如果抗藥性危機未能有效遏制,推估至2050年,每年有3.3萬人因抗藥性感染死亡,占台灣每年總死亡人數的2成,財產損失估計3000億元。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莊涵琄指出,過去10年來,國內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加護病房抗藥性細菌比率持續攀升。2023年第1季和2014年相比,具有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抗藥性的克雷伯氏肺炎桿菌上升231%,腸桿菌上升198%,腸球菌上升了62%。過去認為抗藥性問題較常出現在年長者或重症加護病房,其實多重抗藥性問題已延燒至門診和小兒科。莊涵琄說,今年發現不少黴漿菌感染的成人或兒童,抗藥性約有6到7成,須使用到第二線藥物才行;門診也發現,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蜂窩性組織炎,一線藥物盤尼西林效果越來越差。新竹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林千裕指出,抗藥性是整個群體的問題,去醫院探望重病患者之後,就可能把抗藥性細菌帶回家。林千裕說明,當病人診斷為細菌感染,通常會一次做8、9種藥物敏感性測試,判讀哪種抗生素對病人最有效,但臨床上偶爾會遇到病人測了全部抗生素,卻找不到哪種可有效對治,等於束手無策,須嘗試是否有第10種抗生素可用,或是加大劑量、合併使用等做法,希望克服抗藥性問題。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指出,抗生素研發困難,成本和收穫不成比例,需要珍惜使用,他提醒民眾實踐「四不一要」原則,即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自行購買抗生素、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以及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
混血女大生赴日探親小感冒 回台「右肺白一片」確診染黴漿菌肺炎
日本爆發黴漿菌疫情,台中22歲台日混血女大生9月赴日探親返台,日夜顛倒追劇加上入秋溫差大出現感冒症狀,被檢出黴漿菌感染甚至罕見併發壞死性肺炎症狀;亞大醫院兒科醫師鄭詩橤觀察門診亦發現,近1周黴漿菌感染住院的病童占將近5成,國內疫情似乎蠢蠢欲動。入秋後日夜溫差大,門診出現黴漿菌肺炎感染案例。台日混血女大生9月赴日探親返台,作息日夜顛倒加上溫差大,出現低燒、乾咳就醫,服藥1周未改善甚至會呼吸喘、咳嗽、食慾變差、痰咳不出來,赴台中醫院X光一照發現「右肺下方一大片都白了」,確診是黴漿菌肺炎,且併發罕見壞死性肺炎症狀,約1.5個月才痊癒。台中醫院家醫科醫師張祐維表示,黴漿菌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與年長者,且併發症通常不會太嚴重,但因國人最愛旅遊的日本近日黴漿菌感染人數暴增,甚至出現抗藥性的黴漿菌,及大學生感染嚴重肺炎案例。此外,觀察今年門診,黴漿菌感染較去年同期約多3成,推論與國內口罩政策解除有關。鄭詩橤觀察亞大醫院兒科門診則發現,院內住院病童中將近一半是感染黴漿菌,加上門診也有不少小朋友發燒、咳嗽,雖然病情不算嚴重,仍擔心黴漿菌疫情可能蠢蠢欲動。她指出,黴漿菌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病菌之一,症狀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肌肉痠痛和輕微腹瀉等。因初期會先以低燒症狀表現,精神狀態多半良好,免疫力佳者甚至可能無症狀,被形容為「會走路的肺炎」,容易被忽略,但也有不少幼童免疫力弱,可能重複感染,不斷進出醫院讓家長疲於奔命,提醒民眾外出戴好口罩、勤洗手。
赴日民眾須注意!東京黴漿菌疫情創新高 當地醫示警「有患者出現抗藥性」
東京都的黴漿菌肺炎疫情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東京都政府近日公布,9月29日為止的一週內,黴漿菌肺炎患者數量已達每家醫療機構平均2.96人,再次超越前一週的2.80人。日本政府呼籲民眾勤洗手,並徹底做好咳嗽禮儀,如果出現長期咳嗽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指出,黴漿菌肺炎是由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見於兒童,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感染後患者會出現發熱、全身倦怠感、頭痛及咳嗽等症狀,有些患者因肺炎惡化或高燒衰弱需住院,甚至少數情況下可能引發腦炎。尤其在感染初期,症狀可能僅限於發熱,無咳嗽,這使得診斷變得更為困難。在東京都杉並區的一家小兒科及內科診所內,黴漿菌肺炎患者數量持續增加。當患者訴說有發熱或咳嗽等症狀,被懷疑為黴漿菌肺炎時,診所會進行採血、X光及PCR檢測以確認是否感染。該診所表示,從4月到10月2日,曾對142人進行了PCR檢測,確認有83人感染黴漿菌,其中13人的細菌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3日,一名4歲男孩在上月28日發熱,2日起咳嗽加劇,後來在診所被確診為黴漿菌肺炎。診所院長田村剛表示,自7月的學期結束以來,小學生患者數量急劇增加,雖然盂蘭盆節後略有減少,但從上個月起再次增加,且成人和未入學的幼兒感染情況也不少。田村剛強調,這是他開設診所以來首次遇到如此多的患者,數量堪稱是前所未有。田村剛也指出,黴漿菌肺炎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呼籲民眾徹底做好手洗、佩戴口罩等基本防護措施,感到不適時應休息,若症狀持續且用藥無效,應及早就醫。日本黴漿菌學會理事、杏林大學的皿谷健教授指出,這次感染擴大的原因與去年行動限制解除後,民眾對手洗、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的鬆懈有關。在新冠疫情期間,黴漿菌患者數量非常少,但隨著防疫限制放寬,感染迅速擴大,除了兒童,成人在家庭中被感染的情況也日益增多。皿谷教授還提到,在他所屬的大學醫院,每天都會有數名感染者,其中約有5%同時感染新冠等其他呼吸道疾病。他指出,黴漿菌肺炎的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診斷困難,但如果強烈咳嗽或高燒持續超過三天,就可能是黴漿菌感染。個人應該徹底執行的防護措施包括手洗、佩戴口罩,以及與不適者保持距離。
遊日小心「會走路的肺炎」!日本黴漿菌疫情「創10年新高」
日本是許多台人疫後出國的首選,然而近期肺炎黴漿菌的感染人數攀升,創10年來新高。對此,曾任臺灣食品安全協會和臺灣觀光協會高級顧問的福澤喬也指出,從日本感染的地區來看,福井縣患者數最多,達3.33人,接著是東京都和岐阜縣(各2.8人),呼籲出國民眾務必做好手部清潔,並佩戴口罩。福澤喬昨(4日)上午在臉書粉專《Joel來談日本》發文指出,接下來又要進入台人旅日的熱潮,記得要常洗手戴口罩,因為最近日本的肺炎黴漿菌感染症感染人數出現上升,根據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的資料,近期日本的肺炎黴漿菌感染症的病例數量持續增加,「9月16日至22日的1週期間,全國約500個定點醫療機構的統計顯示,每個機構平均報告了1.48名患者,這已是連續4週的增長,也是過去10年來同期的最高數字。」福澤喬補充,從日本感染的地區來看,福井縣患者數最多,達3.33人,接著是東京都和岐阜縣(各2.8人)、茨城縣(2.69人)、大阪府(2.61人)以及廣島縣(2.55人)。根據衛福部官網,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是1種非典型的細菌,透過飛沫傳播,常造成呼吸道的輕微感染,亦為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因其造成的肺炎和一般的肺炎不一樣,通常症狀較輕微,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肺炎黴漿菌可經由人傳人傳播,藉由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播。沒有症狀的人也可能在鼻腔或喉嚨帶有此菌。一般而言,肺炎黴漿菌造成的症狀輕微,可持續1至4週,且可造成數種類型的感染。衛福部指出,肺炎黴漿菌最常見的疾病型態為支氣管炎,特別是孩童,常見的症狀為喉嚨痛、倦怠、發燒及長達數週甚至數月的咳嗽。估計約有10%的人會得到肺炎,常見的症狀為黏液痰、發燒和發冷、呼吸困難、胸痛及倦怠。小於5歲的孩童感染時發燒較少見,但可能會有喘嗚(wheezing)、嘔吐或腹瀉等症狀。少數病人會有嚴重肺炎、氣喘發作、腦炎(大腦腫脹)、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及皮膚疾病(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多形性紅斑、毒性表皮溶解症)等嚴重併發症。至於如何預防肺炎黴漿菌?衛福部也提醒,肺炎黴漿菌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因此如有呼吸道症狀(尤其是咳嗽)時須戴口罩。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蓋住口鼻並立即丟棄,若無紙巾可改以上臂或手肘代替,切勿直接用手。用肥皂勤洗手且至少搓揉20秒,沒有水時,可改以乾洗手液代替。
肺炎黴漿菌感染「年齡擴展」 醫示警2類人要小心
近期肺炎黴漿菌在國內引發大規模呼吸道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宗儒表示,近兩年來,感染年齡範圍出現了「兩端擴展」的趨勢,嬰幼兒和青少年患者的比例明顯上升。吳宗儒也提醒,常用抗生素若對抗黴漿菌無效時,孩童使用替代抗生素要小心,否則可能影響孩子發育。綜合媒體報導指出,吳宗儒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採取了嚴格的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各類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顯著下降。然而隨著防疫措施的放鬆,許多呼吸道疾病捲土重來,其中就包括黴漿菌感染。根據衛福部記載,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種非典型的細菌,透過飛沫傳播,常造成呼吸道的輕微感染,亦為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因其造成的肺炎和一般的肺炎不一樣,通常症狀較輕微,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吳宗儒指出,自2022年下半年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黴漿菌感染病例顯著增加。根據臨床觀察,近期醫院門診、急診及住院患者中都有不少黴漿菌感染的兒童。值得注意的是,以往黴漿菌感染多發於5歲左右幼兒,但近兩年嬰幼兒和青少年這2類人的感染比例有所增加。此外,這波黴漿菌的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更加令人擔憂,吳宗儒指出,研究顯示,近期黴漿菌對巨環類抗生素(如紅黴素、阿奇黴素等)的抗藥性比例居高不下,這意味著傳統治療方法可能失效。目前黴漿菌的抗藥性無法快速檢測,只能通過治療反應來判斷。而在常規抗生素無效的情況下,醫師可能會考慮使用替代抗生素,如多西環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環丙沙星,但這些藥物在兒童中使用時需格外謹慎。吳宗儒強調,面對黴漿菌感染和抗藥性的雙重挑戰,預防仍是最佳方案。吳宗儒提醒,民眾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勤洗手、咳嗽時遮掩口鼻等,並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行走的肺炎」黴漿菌侵襲! 醫急勸「日常這樣做」自我保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近期好發的黴漿菌肺炎感染,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由名為肺炎黴漿菌的病原體引起,主要透過飛沫傳播,與新冠病毒相似。跟一般肺炎不同的是,許多病人即使發燒仍然保有活動力,因此常延誤治療。三至五歲幼兒易感染 咳痰呈黃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吳宗儒表示,黴漿菌主要在幼兒族群中傳播,近距離談話、咳嗽、打噴嚏容易感染,高峰年齡大約在三到五歲,在青少年中也不算少見,是一種全年齡層都可能感染的疾病。黴漿菌感染臨床特徵與一般細菌性肺炎不同,被稱為非典型肺炎,即使X光感覺嚴重,有些患者仍能行動自如,也被形容為「行走的肺炎」,這使得預防傳染變得困難。因此基本的防護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和使用酒精消毒仍然很重要。此外,黴漿菌可以是厲害的乾咳,如果到有痰的話通常呈現黃色,與大多數病毒不同。對於有咳嗽症狀的患者,特別要注意痰的顏色,如果有呼吸道疾病,建議待在家休息,減少傳染風險。目前無疫苗 仰賴自身免疫力與抗生素治療臨床上,黴漿菌治療藥物包括第一線藥物巨環類抗生素(如紅黴素)和第二線藥物四環黴素或氟喹諾酮(Fluoroquinolone),皆為抗生素。對於幼兒及孩童,用藥上需要更謹慎考慮,因為部分藥物可能帶來有關牙齒染色、軟骨發育、肌肉骨骼的副作用影響。若治療三天後效果不佳,可進一步檢測是否存在對第一線抗生素的抗藥性。吳宗儒指出,治療效果因免疫力而異,有些人休息和多喝水即可自行康復,也有一些病例需要使用到抗生素。對於黴漿菌,目前尚無相應疫苗,而在抗生素的濫用及使用頻繁下,造成抗藥性黴漿菌比例增加。臺灣在疫情前流行的黴漿菌已有一定程度的抗藥性,疫情期間因防護措施,感染的病例數下降。疫情結束後,黴漿菌再度流行,部份病例對紅黴素的有效性仍存在,但有些病例已產生抗藥性,影響治療效果。老年人免疫力低下 建議戴口罩降低感染風險吳宗儒提醒,雖然幼兒至年輕成年人中罹患黴漿菌的比例較高,但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和共病情況多,重症率和死亡率相對較高。黴漿菌感染雖然在成人中表現較輕微,甚至與感冒相似,但仍有傳染給他人、造成嚴重疾病的可能。黴漿菌是很厲害的魔術師,身體很多地方都可能有症狀,有些是黴漿菌本身的感染、有些是後續免疫反應造成的病變。少數人會因黴漿菌感染引發全身性疾病,包括自體免疫反應和腦炎等嚴重症狀,因此建議有流行及傳染風險時仍須戴口罩,以減少傳播及感染風險。
慎防流感週期大變異 接種疫苗保護自己跟家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流感成病毒主流 慎防春節感染高峰期!流感流行高峰即將來臨!冬天氣候明顯降溫,全球陸續出現呼吸道感染潮,並以中國大陸近期的肺炎黴漿菌感染最引人矚目。不過醫師提醒,儘管台灣黴漿菌目前只有社區感染,但仍要留意流感正進入高峰期,尤其是跨年人擠人與農曆春節闔家團聚跟交通往返,亦成流感病毒散佈的溫床。建議一般民眾與三高慢性病族群主動施打流感疫苗增加保護力,即便不符合公費疫苗資格者也可自費接種,讓自己及免疫力較低的家人獲得保護。流感變異速度不亞於新冠 高風險族群莫輕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表示,「高燒、喉嚨痛、嚴重咳嗽與全身酸痛」為流感經典四大症狀,若感冒變得特別嚴重,別懷疑,很有可能就是A流!而其他呼吸道疾病中,有的症狀可能會發燒,但不一定完全符合四症狀。「流感其實變異速度不亞於新冠變異株!」姜冠宇醫師說,流感具明顯季節性特徵,一般約於11月開始流感疫情就會緩慢上升,至隔年農曆春節前後達到高峰,3月後逐漸下降。近幾年因為新冠病毒的預防,打亂了流感的季節週期,讓流感的爆發難以預測。且根據臨床觀察,在所有呼吸道疾病裡面,流感是有辦法從小孩到年長者,甚至全年齡侵入上下呼吸道的一種感染症,嚴重恐變成肺炎,民眾仍需提高警覺。重覆染流感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纏身姜冠宇醫師提醒,流感對慢性病族群的威脅也不能低估!根據國健署109年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6%,40歲以上更高達38%,且20歲以上民眾有三成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年輕慢性病患若感染流感,除了提高重症機率外,病毒感染頻率太高也會出現長期後遺症,尤其是與疲勞、憂鬱及體力衰弱有關的「慢性疲勞症候群」,反而會對一般大眾或年輕慢性病族群造成最直接的健康及生活威脅。慎防流感週期大變異 接種疫苗保護自己跟家人姜冠宇醫師就公衛角度指出,流感常常四年就有一次大變異,如2015至2016年間,流感曾大流行到重症病人的葉克膜都不夠用,「明年可能又是一次大變異或流行年度,民眾更應警惕!」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會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更新病毒株,目前市面上的的流感疫苗,皆符合食藥署查驗登記規定並取得許可證照,且今年的疫苗抗原選株皆有符合目前社區流行的毒株。近年一項流感疫苗與心肌梗塞的研究,就證實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28%心血管事件風險、41%死亡率 。若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年輕族群,流感疫苗也能保障感染時巨噬細胞不會減少;另外,感染流感所引發發炎反應,會增加血液的凝固程度、造成血管收縮,接種疫苗可減低這類風險、避免引發併發症。因此鼓勵民眾應提前在跨年、春節等疫情高峰來臨前,主動接種流感疫苗,達到最佳防護效果,來保護自己跟家人。
連3天發燒咳嗽…小學生「背部爬滿紅斑」 醫驚:是黴漿菌
近來天氣變化大,是感冒、流感的好發時期,加上大陸黴漿菌疫情升溫,近期台灣也傳出兒童感染黴漿菌個案,讓許多家長相當擔憂。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就分享病例,表示一名小學生因咳嗽、發燒等感冒症狀就診,身上還出現紅疹,結果返家不到2天,疹子就出現標靶的型態,甚至蔓延到臉部,確認是黴漿菌引起的多形性紅斑。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昨(7)日在臉書發文提醒,若是有咳嗽症狀加上身體出現「多形性紅斑」,要注意可能與黴漿菌感染有關,他也分享近來1起病例,表示一名小學生先有咳嗽的感冒症狀,2至3天後開始發燒、全身疲憊,四肢與身體也出現紅疹熱熱漲漲的,由於該童近期沒有皰疹病毒感染病史,因此當時醫師便懷疑是否為黴漿菌感染,於是先同時給予日舒、抗過敏等藥物治療。不料再過1至2天,該童身上的疹子出現標靶的型態,甚至蔓延到臉部,母親見狀趕緊帶孩子回診,醫師檢查口腔黏膜還沒有受影響,確認疹子是多形性紅斑,所幸持續日舒、抗過敏等藥物治療,再5天後回診疹子已退到幾乎沒有,咳嗽症狀也好很多。一名小學生有咳嗽、發燒症狀,背部還出現紅疹。(圖/翻攝自臉書「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顏俊宇醫師提醒,25%的黴漿菌感染病人會有皮膚紅疹的表現,起初會有咳嗽、倦怠、發燒的前驅症狀,疹子形態有可能會形成是蕁麻疹、水泡,或是形成標靶的形狀,甚至有些人還會有口腔潰瘍,不過經過抗生素、抗組織胺、類固醇治療絕大部份會有效改善,極少病人因為皮膚、口腔嚴重潰瘍傷口需要住院治療。此外,顏俊宇醫師指出,多形性紅斑的發生原因,多半與感染後產生免疫反應有關,最主要由疱疹病毒50%引起,黴漿菌(10%)、EB病毒、流感、腺病毒、組織漿菌…等感染也可能誘發,還有藥物過敏(5%)及疫苗等原因也要考慮。
基層醫護爆缺「抗生素」荒!黴漿菌、抗藥性問題棘手 醫生轟:已缺藥1年
大陸黴漿菌自5月以來大爆發,預估冬季將達到高峰,台灣嚴陣以待。不過在網路上卻屢傳用來治療呼吸道感染、鼻竇炎、中耳炎等的抗生素有缺藥危機,多間基層診所指出,不僅抗生素缺的很嚴重,「抗藥性」也是一大頭痛問題,面對基層的焦慮,食藥署卻多次強調「沒有缺藥問題」,讓不少民眾氣炸認為,難道要等到火燒屁股才要解決嗎?根據2023年台灣代表字大選結果,以「缺」字獲選為年度代表字,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於今(8日)在臉書上諷刺的說,「缺床缺藥缺醫護,缺電缺蛋缺工缺新生兒,缺水缺疫苗缺口罩,政府缺德當然甚麼都缺。」事實上,他早就於11月指出,專用於治療小兒黴漿菌感染的原廠抗生素「日舒」藥水,在台灣已經缺貨一年多,不過食藥署卻以「目前無短缺疑慮」回應。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也曾召開記者會痛批,國內藥品短缺,衛福部雖成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不過食藥署卻沒有主動查核機制,面對地方藥品短缺更額積極作為,離譜的是,中央根本不知。小兒科醫生林應然則指出,「現在對抗細菌病毒沒有武器,要怎麼去對抗它?如果黴漿菌大流行,台灣該怎麼辦?」如今的事實,就是抗生素都是「借來的」,而食藥署強調沒有缺藥,他更認為官方未免太不食人間煙火,不只治療黴漿菌的抗生素缺,第一線廣效抗生素安蒙西林,還有第二線的抗生素安滅菌,現在也是極少量進貨。世界衛生組織分析,相比於過去新藥上市到抗藥性被證明,大約7到10年,但現在只要2到3年,可見抗生素的抗藥性問題越顯棘手,且這部分的學理相當複雜,感染科新血也不斷減少,造成缺醫生也缺藥的窘境。面對黴漿菌病毒的來勢洶洶,食藥署除回應原廠藥品已於10月底大量輸入,學名藥廠亦正常生產供應中外,還強調不只台灣有缺藥問題,全球皆如此。中央與基層單位的資訊落差,讓不少第一線醫護相當憂心,未來若面臨疫情高漲,恐又會造成一波恐慌。
機場採檢「首例兒童肺炎黴漿菌」感染 10多歲男童自中國入境
疾管署為因應中國近期發生多種呼吸道病毒流行,自11/26起實施「定點監測、鼓勵採檢」措施,自11/26至12/6日四機場「定點監測、鼓勵採檢」共計採檢109人,其中84人為陽性,分別為流感病毒57例、新冠病毒10例、腺病毒7例、鼻病毒3例、副流感病毒及一般冠狀病毒各2例、肺炎黴漿菌1例,另同時檢出流感病毒及新冠病毒1例、同時檢出一般冠狀病毒及鼻病毒1例,檢出陽性仍以流感(67.8%)及新冠(11.9%)為主,呼籲民眾出國前儘早接種流感及新冠XBB疫苗。疾管署表示,肺炎黴漿菌個案為10多歲男童,12/4自中國入境,於機場因有發燒症狀於檢疫站接受採檢,並由檢疫人員提供就醫敬告單。12/5檢驗結果為肺炎黴漿菌陽性(當日已以電郵方式寄出報告通知),12/6衛生局電訪追蹤,家屬表示個案入境隔日已至醫院就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經治療後已退燒、自述身體好多了。針對機場採檢執行近兩週以來驗出首例兒童肺炎黴漿菌感染個案,疾管署表示有零星檢出並不意外,個案為輕症、就醫後症狀已改善,整體黴漿菌在機場採檢佔比僅1.2%,仍以流感和新冠為主要檢出病原體。中國目前呼吸道疫情已轉為流感為主,黴漿菌呈下降趨勢,且歐美東南亞等地的新冠疫情也在升溫,因此主要仍提醒民眾出國前接種流感及新冠XBB疫苗,並注意勤洗手、戴口罩等防護措施。機場鼓勵採檢措施仍將持續執行,預計維持至春節期間。
黴漿菌之亂1/專家示警「抗藥性細菌株」恐燒進台灣 女星10歲兒病況一度危急
疾管署近日罕見針對中國呼吸道疾病連續示警,主要是中國北方類流感病例數是過去3年同期的2.5倍,尤其中國黴漿菌可能是「強勢抗藥性細菌株」,而台灣7成民眾對主要治療藥物紅黴素等具有抗藥性,藝人可藍的10歲兒子近日染病,一度惡化到「需大家幫忙集氣」,所幸已有好轉。專家擔憂,萬一中國黴漿菌疫情燒進台灣,後果恐不堪設想。疾管署11月分別在24、25、27日針對中國呼吸道疾病提出警告,並且迅速在機場電子看板及跑馬燈提醒自中國、港澳入境旅客,如有症狀應就醫並告知旅遊史,並呼籲近期前往中國的民眾,在當地務必勤洗手、戴口罩。並且也發函給各基層醫療院所,要求提高警覺。為何如此緊張?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說,「如果中國疫情持續上升,勢必影響台灣!」尤其台灣黴漿菌疫情發生頻率約為每4年一次,上一次大爆發是2019年,算算時間差不多就是現在,再加上年底、春節兩岸往返頻繁,更增加疫情爆發的機率,預估明年春節是最危險的時機點。其實黴漿菌已經悄悄在台灣陸續發生,據疾管署資料,台灣今年的肺炎黴漿菌病例數高於過去3年,6成患者年齡都小於6歲,7~12歲孩童則佔17.7%,也就是近7成患者都是兒童。藝人可藍10歲的兒子也得了黴漿菌肺炎,可藍24日PO文表示,「今晚是關鍵點,希望大家為兒子集氣」,因為可藍兒子的黴漿菌具有抗藥性,所以醫師一直在試哪種抗生素治療才有效,幸好26日可藍在IG上報平安,表示孩子終於不再發燒,雖然呼吸稍急、血氧不穩,還需要觀察,但已度過最危險的時刻。藝人可藍10歲的兒子感染抗藥性黴漿菌肺炎,歷經多日發燒、使用多種抗生素之後,病況終於好轉,但目前仍在醫院治療。(圖/翻攝自可藍Colleen wei臉書)如同可藍兒子的情況,「黴漿菌具有抗藥性」正是此次專家們最憂心的關鍵。小兒科醫師、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也說,兩岸往返頻繁,若民眾從中國帶回這些對主流治療藥物紅黴素有抗藥性的黴漿菌種,就會引爆台灣疫情。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治療肺炎黴漿菌的藥物以巨環類抗生素如紅黴素為主,近來各國研究都顯示,肺炎黴漿菌對巨環類抗生素的抗藥性增加,台灣去年發布的研究發現,台灣7成民眾對巨環類抗生素如紅黴素藥物具有抗藥性。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發出警語,若不解決抗生素抗藥性問題,例如管控抗生素用藥等,未來恐怕無藥可醫。食藥署表示,肺炎黴漿菌多為輕症,大部分感染者可自行痊癒,不需要抗生素治療,若經醫師評估需使用抗生素治療,民眾應確實遵照醫師指示,依開立的劑量及時間使用抗生素,切勿自行停藥,倘症狀沒有改善,再回診由醫師重新調整用藥,例如可用四環黴素類抗生素等替代藥物來治療。食藥署也強調,黴漿菌感染使用的抗生素,目前皆有廠商穩定供應中,並無缺藥問題。疾管署則呼籲,長者、幼兒等免疫力不佳之民眾非必要勿前往中國,如必要前往,建議出發前儘早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並於返臺後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
大陸黴漿菌疫情爆發! 醫曝「皮皮挫」原因:沒事別濫用抗生素
中國、韓國、丹麥、瑞典等國近期爆發黴漿菌疫情,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也示警,根據過往經驗,鄰近國家如果有流行,國內1年內也可能發生,因此預估明年春天會有新一波黴漿菌疫情。對此,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則提醒,大陸黴漿菌疫情嚴峻主要是因為抗藥性極強,但其實台灣的抗藥性也高達6成了,因此奉勸各位醫師「沒事不要濫用抗生素」,否則遲早追上中國。針對國內黴漿菌疫情是否會受大陸影響,黃立民醫師指出,黴漿菌每4年就會流行一次,國內過去在2019年曾爆發過疫情,今年還沒有明顯疫情,因此2024年可能就會爆發流行。他也示警,黴漿菌潛伏期可以長達1至2週,且1年4季都可能流行。根據過往經驗,鄰近國家如果有流行,國內1年內也可能發生,因此預估明年春天會有新一波黴漿菌疫情。對此,顏俊宇醫師則在昨(29日)於臉書《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發文解釋,何時該懷疑感染黴漿菌?他強調黴漿菌「不一定會發燒」,不過「久咳超過2週」、「乾咳或厚痰都有可能」,此外還會有肺外症狀如嘔吐、肚子痛,以及皮膚出現蕁麻疹、多型性紅斑(像標靶的疹子),有以上症狀就得懷疑可能是黴漿菌感染。但他也強調,黴漿菌潛伏期長達1至2週,所以通常是家裡成員前後出現久咳,比較不會同時爆發。至於黴漿菌的篩檢,顏俊宇醫師則說明,有喉嚨快篩試劑可做,但不是標準確認方式,「廠商給的資料和Gold standard PCR比起來敏感性高達80%,但查一下文獻黴漿菌抗原快篩的敏感性大概只有60%。所以快篩是可以拿來做參考,但假如快篩陰性,還是無法排除,因為有40%的可能是miss掉,所以還是要看診,交給臨床醫師判斷喔。」顏俊宇醫師也分析這次疫情「大家皮皮挫」的原因,主要在於中國黴漿菌對藥物抗藥性極高,怕這些抗藥性高的黴漿菌傳來台灣,但他提醒,其實台灣常用來治療黴漿菌的藥物Azithromycin(日舒)的抗藥性也已經高達6成了。因此顏俊宇醫師在文末呼籲,「訓練感染科的時候,老師們都會感嘆菌種抗藥性進化的速度,比我們人類研發藥物的速度快太多了,『所以我們醫生真的沒事不要濫用抗生素』!每次看診我都會跟家屬解釋,現在病情是什麼狀況所以我開了抗生素,盡量不要濫用,不然我們台灣黴漿菌的抗藥性遲早也會追上中國的!」
怒轟黴漿菌入侵校園「在亂屁」!感染科權威出聲闢謠了
近期大陸又爆出「肺炎黴漿菌」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台中市昨(28日)也傳出2起孩童確診個案,令民眾憂心「黴漿菌」是否已經入侵校園。對此,台中榮總小兒感染科主任陳伯彥出聲闢謠,強調儘管最近有大量病患出現呼吸道症狀,但並未驗出黴漿菌感染,外傳大流行根本是空穴來風,痛斥「都在亂屁!」小兒感染科權威陳伯彥表示,近期有不少民眾出現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但並非久咳不癒就是感染黴漿菌,包括台中榮總等多家醫學中心進行了數百例呼吸道病毒檢測,但均未驗出黴漿菌病原體。陳伯彥強調,黴漿菌是致病菌,傳播速度、繁殖速度相對病毒來得緩慢,因此黴漿菌疫情大爆發、校園大流行等傳言,都是子虛烏有,呼籲相關訊息應交由醫學研究中心發布,才能避免民眾對資訊掌握不足進而造成恐慌。對此,陳伯彥也提醒,專門用來治療小兒黴漿菌感染的原廠抗生素「日舒藥水」,已被證實具高達7、8成的抗藥性,過度使用或濫用恐造成後續治療更加棘手,須謹慎評估用藥。
大陸「黴漿菌感染」為何大流行? 醫揭2關鍵原因:與抗生素抗藥性有關
大陸近期爆發呼吸道傳染病疫情,肺炎黴漿菌病毒病例急速上升,台灣也陸續有零星個案出現,而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就點出了對岸黴漿菌盛行的原因,包括封鎖越久,疾病開放時就越嚴重,以及該地民眾對於抗生素的抗藥性較其他地方高。姜冠宇在臉書粉專發文提到,大陸黴漿菌盛行可能有2種原因,首先是由於封鎖久,各種疾病於開放時會越嚴重,屬於事該區政策後遺症的呈現;其次是對第1線經驗性抗生素的抗藥性,根據2013年《自然》(Nature)科學期刊分析,從2008至2012年的追蹤發現,北京區域的抗藥性遠高於其他國家,甚至達到7至9成。姜冠宇進一步指出,流行病的節奏,細菌常常是在病毒後面,而依小兒科同事的經驗,台灣從今年8月開始就曾有黴漿菌案例出現,他並不認為台灣有相對這麼大的「免疫債」,再加上台灣對抗生素的抗藥性監測更加確實,限制社區抗生素政策推行也很嚴格,因此推測「對我們的影響不是那麼大」。另外,姜冠宇也表示,世界衛生組織這陣子在推行「AMR」(抗生素抗藥性),希望民眾能認知到抗生素濫用所帶來的抗藥性,並要適度監測反應,而該組織也將其列為全球10大健康威脅之1,已成為全球衛生的優先議題。
國內恐爆黴漿菌感染潮 醫揭隱憂「原廠藥缺貨1年多」食藥署回應了
疾病管制署今(28日)表示,第47週(11/19-11/25)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52,361人次;近4週合約實驗室分離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32%)為多,其次為腺病毒(26%)、副流感病毒(14%),另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及新冠病毒等。有醫師提出疑慮,指專門用來治療小兒黴漿菌的抗生素已缺藥1年多。對此,食藥署回應了。疾管署指出,依據中國衛生單位公布資料,中國近期呼吸道感染疾病爆發,以流感為主,另有鼻病毒、肺炎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引起。該國自5月起即有多種呼吸道疾病疫情上升,各類病原分別於不同年齡層間流行,其中,未滿5歲以流感病毒、鼻病毒為主;5至14歲以流感病毒、黴漿菌、腺病毒為主;15至59歲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為主;60歲以上則以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普通感冒冠狀病毒為主。據中國衛生單位表示,整體疾病流行期提前,均為已知病毒,並未檢出新型病原體,亦無已知病原出現特殊變異情形。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雖資訊有限,惟考量氣溫下降,預期疫情仍將呈上升趨勢,並建議應持續監測流行狀況。疾管署將持續密切監控,並視疫情發展調整相關防疫措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提到,面對境外病菌,如果有專門治療的藥物,就不必太過擔心,然而「專門用來治療小兒黴漿菌的抗生素,原廠的日舒(zithromax)藥水,在台灣已經缺藥一年多了」。對此,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回應,雖已增加原廠藥品輸入供應,但仍供不應求,因此今年8月已通報採控貨供應,且因應秋冬需求,原廠藥品已於10月底大量輸入,學名藥也正常生產供應,以滿足臨床需求,目前並無短缺疑慮。另一方面,疾管署呼籲,因應近期中國當地呼吸道疾病發生率上升,醫療量能緊繃,請長者、幼兒等免疫力不佳之民眾非必要勿前往中國,以防就醫不易延誤病情;如必要前往,建議出發前儘早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並於返臺後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等相關TOCC,以供醫師評估及時診斷通報。(圖/翻攝自蘇一峰臉書)
孩童連燒7天39.5℃…又咳到吐送急診 醫曝患「行走肺炎」
兒科醫師吳昌騰表示,一名女童間接性發燒7天,燒到39.5℃,還有咳嗽嘔吐,家長帶小孩就診3次都沒用,送急診才發現,患「行走的肺炎」黴漿菌。吳昌騰在臉書粉專發文,前幾天一位媽媽帶女兒來急診,間接性發燒7天,燒到高達39.5℃,還有咳嗽嘔吐,「媽媽曾經帶她到附近診所看了三次,也吃過日舒(Azithromycin),但是症狀還是一樣持續!因此她被家長送來兒科急診。」吳昌騰表示,「抽血檢驗發現,CRP:90mg/L,白血球:8500((S/L:60/20)。CXR顯示左下葉肺炎,並且已經有肺炎。我懷疑妹妹就是肺炎黴漿菌感染。抽血檢驗及PCR證實就是肺炎黴漿菌感染的肺炎!」吳昌騰強調,最近急診有腺病毒、流感、腸病毒等病毒,肺炎黴漿菌會透過飛沫傳播,造成呼吸道感染,是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肺炎黴漿菌引起的肺炎通常被稱為『非典型肺炎』,肺炎黴漿菌除感染呼吸道外亦可累及其他系統,如溶血、腦炎、皮膚炎、心肌炎、關節疾病和胃腸道疾病。一般來說,兒童肺炎黴漿菌好發的年齡是5-15歲,但5歲以下的幼兒仍有感染的風險。」吳昌騰解釋,「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即使沒有抗生素治療,病程也很輕微且可以完全康復。對某些人來說,呼吸道疾病緩解後,全身症狀可能會持續一到兩週,使總病程約為一個月。臨床上,少數症狀嚴重的孩子會出現喘息、呼吸困難、發紺等表現,甚至需使用類固醇及呼吸器治療。」
幼童感染「肺炎黴漿菌」咳不停 醫稱「多吃白色食物」慘遭網友打臉
近期,中國傳出爆發「肺炎黴漿菌」疫情(當地稱「支原體肺炎」),許多小孩即便治好仍不斷咳嗽,讓家長非常煩惱。中國河南一名醫師聲稱這個季節應多吃白色的食物,「但在咳嗽好之前,不能吃夏季水果和魚肉、牛肉、羊肉、豬肉等,牛奶也絕對不能喝」貼文一出,許多網友質疑「根據在哪裡?」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目前許多地區正流行肺炎黴漿菌感染等呼吸道疾病,許多孩童治好後還是一直咳嗽,害家長連忙求醫詢問,「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中國河南一名醫生說明,「這個季節可以多吃白色的食物,像是蓮藕、銀耳、百合,水果則可以吃梨子和柳橙,不過,在咳嗽好之前不能吃夏天的水果,以及魚肉、牛肉、羊肉、豬肉等肉類,還有牛奶是絕對不行喝的。」中國河南一名醫生稱「肺炎黴漿菌感染者」應多吃白色食物,卻被網友質疑這個說法沒有根據。(圖/翻攝自微博)貼文曝光後,立即引起許多網友反彈,質疑這樣的說法沒有根據,「根本就在胡說八道,有科學根據嗎」、「牛奶絕對不能喝?那依據在哪裡」、「醫生不是說要多吃白色的食物,但魚肉和牛奶不是白色的食物嗎?原來是中醫科的騙子」、「别相信這些胡說八道,生病的时候,只要不是過敏的食物,想吃啥吃啥,能吃進去就好」 不過,有些網友卻認同牛奶的確不適合在生病時飲用,「應該是怕牛奶會增加身體負擔,不容易化痰」、「牛奶是大寒之物,在咳嗽吃容易加重病情,另外,牛奶是動物蛋白較難消化吸收,對生病的孩子來說會讓腸胃負擔更大」、「小孩生病才剛好,脾胃功能還很差,就不好吸收高蛋白啊,所以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蔬菜之類的」 根據疾管署官網,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種非典型的細菌,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常透過飛沫傳播,造成呼吸道的輕微感染,因多數感染者可自行痊癒,因此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較好發於年輕人及學齡兒童,為社區性肺炎常見的致病菌之一。通常症狀較輕微,最常見的疾病型態為支氣管炎,特別是孩童,常見的症狀為喉嚨痛、倦怠、發燒及長達數週甚至數月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