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
」 黑死病 鼠疫 俄羅斯 歐洲 新冠肺炎愛滋污名2/連「愛滋示範」機構都拒收 患者「等床像等死」家屬崩潰
愛滋病曾一度被視為「新世紀黑死病」,讓許多人聞之色變,而台灣有超過4萬國人感染,國內目前有24間「愛滋示範機構」,實際獲准入住人數竟只有10多人,「愛滋病床」一位難求,讓患者「等床就像等死」,長期照顧愛滋患者的「關愛之家」呼籲政府應重視患者福祉,協助制定相關配套措施,讓長照量能不足的情況有所改善。 早年的愛滋病藥物副作用高,也導致年長患者退化狀況較一般人快速,隨著身體機能狀況下降與其他慢性疾病同時迸發,往往在55歲時就得面臨長照問題。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將於2026年步入超高齡社會,且可能出現約1萬4000名50歲以上的愛滋感染者,因此「愛滋長照」勢必成為社會一大隱憂。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呼籲民眾不須對「愛滋病」抱有異樣恐懼,其傳染途逕僅透過血液、體液及母子垂直方式感染,一般接觸毋須擔心。(圖/黃威彬攝)「許多家屬很痛苦,他們直到出事才知道親密的家人早已罹患愛滋數年。」關愛之家成人中心主任陳佳備表示,機構內有位來自花蓮、中風數年的小陳(化名),過去生活單純樸實,是個計程車運將也有愛情長跑多年的女友,有天毫無預警中風,家屬協助就醫才發現小陳不知為何早已被愛滋纏身多年,讓全家人陷入不解,但小陳因病無法言語,因此整件事對這家人而言宛如困在謎般深淵。即使如此,家人仍悉心替小陳進行治療,但因不理解愛滋病及中風的照護,照護問題成為生活重擔,藥物及治療的開銷也讓家屬喘不過氣,小陳的弟弟更一度因壓力大甚至打算傷害兄長,讓妹妹嚇得趕緊找遍花東長照機構,希望能將哥哥送去,卻屢吃閉門羹,長照壓力讓這家人的情緒瀕臨崩潰。許多愛滋病患亟需長照床位,但即使是與政府簽約的「愛滋示範機構」也將他們拒於門外。(圖/黃耀徵攝)協會表示,衛福部所公告的「愛滋示範機構」是24家由醫院所附設的「護理之家」,床位明顯量能不足,統計至2022年全台也僅收置7人,加上其他長照機構也才收置55人,且護理之家主要負責照顧重症且臥病在床的年長者,即使愛滋患者幸運「擠進」病床,在護理之家恐也只能成天被關在房內,讓許多患者本就纖細的心靈更加破碎,無異於加速他們的死亡速度。協會呼籲政府單位應多加重視患者福祉,協助相關配套措施,制定更完整的流程,改善長照量能不足的現況,愛滋病患人權也應受到保護,在研討愛滋病決策相關會議時也應邀請協會加入,讓官方、民間第一線聯合面對棘手的社會問題,才能加速整體狀況的進步。
南韓人口崩潰中!新婚夫妻數創歷史新低 無孩率也突破紀錄
南韓低迷的生育率導致人口急遽下降,前全球首富馬斯克更形容韓國「正在與香港一樣經歷世界上最快的『人口崩潰』」。對此,根據南韓統計廳(Statistics Korea)於11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南韓新婚夫婦數量僅稍微突破100萬對,其中首次結婚且無子女的夫婦更是佔比46%,創下歷史最高水準。據《韓聯社》的報導,這項統計中的新婚夫婦是指以去年11月1日為準結婚不滿5年、居住在南韓並保持婚姻關係的夫妻。開始相關統計的2015年共有147.2萬對新婚夫婦,而2016年至2021年間逐漸遞減至143.7萬對、138萬對、132.2萬對、126萬對、118.4萬對、110.1萬對。去年再次下降至103.2萬對,同比減少6.9萬對(6.3%)。照這一趨勢,預計今年的新婚夫婦數量將跌破100萬對。按地區來看,南韓行政道「京畿道」是新婚夫婦首選的居住地,佔比29.9%,其次是「首爾」的17.8%,以及「仁川」的6.1%等,超過一半的新婚夫婦都選擇在首都地區定居。新婚夫婦中,首婚佔比為79%(81.5萬對),再婚比例則為20.7%(21.4萬對)。以首婚新婚夫婦為基準,無子女的夫婦佔比達到46.4%,同比增長0.6個百分點,創下自2015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高水準。有子女的佔53.6%,同比減少0.6個百分點。平均每對夫婦生育的子女數下降至0.65名,同樣創下歷史最低水準。此外,新婚夫婦的年均收入為6790萬韓圓(約合新台幣162.2萬元),同比增長6.1%。貸款餘額中位值同比增長7.3%,為1.6417億韓圓(約合新台幣392.4萬元),有貸款的新婚夫婦則佔總數的89%。對此,美國政治分析家、《紐時》專欄作家多塞特(Ross Douthat)2日以《南韓正在消失嗎?》(Is South Korea Disappearing?)為題,針對南韓的「人口崩潰」危機撰文示警,雖然大多數已開發國家的生育率都在下滑,包括2021年,美國的生育率為1.7、法國1.8、義大利1.3、加拿大1.4,但幾乎都在1.5左右的水平,而南韓卻早在2018年就降至0.98,首度跌破1。而南韓統計廳上月公布的數據也顯示,該國今年第3季的生育率僅剩0.7。多塞特表示,以南韓當前的生育率來看,這一代的韓國再過一個世代,每200人就會減少至70人,而這「超過了14世紀黑死病肆虐歐洲時人口減少的速度」。據推測,歐洲當時有多達30%至50%的人口死於黑死病,「我確實相信,到本世紀60年代末,韓國人口將減少至不到3500萬人,光是這樣的跌幅就足以令韓國社會陷入危機了。」多塞特也示警,韓國將面臨2個選項:要麼忍受隨著年齡結構迅速倒轉而引發的經濟崩潰;要麼嘗試接納規模遠超西歐的移民(但西歐移民已造成社會嚴重不穩)。老年人無可避免地將被遺棄,大片的鬼城和破敗的高樓大廈,以及年輕人紛紛移民,因為他們看不到負擔一個國家的退休老人有何未來可言。此外,與生育率為1.8的北韓相比,南韓的「人口崩潰」恐導致國防兵力無以為繼。事實上,大韓民國國軍目前的規模約為50萬人,低於2018年的60萬人,意味著短短5年就損失了10萬人的兵員。出生率下降對目前與北韓處在不穩定休戰狀態的南韓來說,是一個直接涉及國家安全的嚴峻問題。
南韓「人口崩潰」規模更甚14世紀黑死病 《紐時》示警:恐釀國安危機
南韓低迷的生育率導致人口急遽下降,前全球首富馬斯克更形容韓國「正在與香港一樣經歷世界上最快的『人口崩潰』」。對此,《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近日也撰文示警,由於出生率大幅下降,南韓人口驟降的速度甚至可能超過人類歷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肆虐時期,也就是歐洲14世紀的黑死病(Black Death)疫情,最終恐導致南韓因國防兵力無以為繼,遭北韓南下併吞。美國政治分析家、《紐時》專欄作家多塞特(Ross Douthat)2日以《南韓正在消失嗎?》(Is South Korea Disappearing?)為題,針對南韓的「人口崩潰」危機撰文示警。他指出,大多數已開發國家的生育率都在下滑,包括2021年,美國的生育率為1.7、法國1.8、義大利1.3、加拿大1.4,但幾乎都在1.5左右的水平,然而南韓卻早在2018年就降至0.98,首度跌破1。而南韓統計廳(Statistics Korea)上月公布的數據也顯示,該國今年第3季的生育率僅剩0.7。多塞特表示,以南韓當前的生育率來看,這一代的韓國再過一個世代,每200人就會減少至70人,而這「超過了14世紀黑死病肆虐歐洲時人口減少的速度」。據推測,歐洲當時有多達30%至50%的人口死於黑死病。多塞特也示警,南韓年輕一代移民海外恐加劇「人口崩潰」,並導致許多年長者遭到遺棄。此外,與生育率為1.8的北韓相比,南韓的「人口崩潰」恐導致國防兵力無以為繼。事實上,大韓民國國軍目前的規模約為50萬人,低於2018年的60萬人,意味著短短5年就損失了10萬人的兵員。出生率下降對目前與北韓處在不穩定休戰狀態的南韓來說,是一個直接涉及國家安全的嚴峻問題。(圖/翻攝自nippon.com)對此,nippon.com也以《為何韓國的出生率會低於日本?》為題撰文指出,韓國2022年的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連續7年下降至0.78,遠低於日本的歷史最低值1.26,以及2020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平均水準1.58。日本NLI研究機構研究員Kim Jung-young也直指「失業率增加」,以及「沉重教育費用導致的貧困」(edupoor,南韓結合「education」(教育)和「poor」(貧窮)創造的新詞),是南韓出生率低迷的主因。《韓民族日報》也援引韓國央行在3日發布的《應對超低生育率、超老齡化社會等極端人口異常現象的措施》報告並分析,若南韓政府不採取任何措施來阻止出生率下降,該國人口有98%的機率從2021年的5174萬降至至2070年的4000萬以下。且「人口崩潰」不僅會引發國安危機,還會重創韓國經濟,報導指出,若韓國的出生率維持在目前水平,該國可能會從2050年開始出現經濟負成長。韓國央行也因此建議政府增加預算,以補貼家庭生活費、青年就業率和育兒費用。
皮膚起紅疹「像被鞭打」…兇手竟是「香菇」 醫這樣說
不少家常菜都少不了香菇,但切記一定要充分煮熟,否則恐怕會出現像鞭打留下來的皮膚紅疹。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醫師蔡昀臻提醒,一項研究指出,要在攝氏130-145度的溫度下烹煮香菇,才能將lentinan多醣體的三股螺旋結構降解,從而減少皮膚毒性的風險。蔡昀臻在粉專《蔡昀臻醫師》表示,香菇皮膚炎首次由日本的中村雄彥先生(Nakamura Takehiko)於1977年首次提到,他報告了23個案例,這些個案在食用後出現排列整齊的線狀紅斑,伴隨極度瘙癢感,皮膚表現出丘疹、斑塊和水泡,外觀讓人聯想到中世紀的自我鞭打習慣,又稱鞭狀紅斑(Flagellant Movement,源自黑死病時期的西歐鞭笞者運動)。蔡昀臻指出,目前的研究認為,這種鞭狀紅斑(flagellate plaques)是由香菇中的一種多醣體,稱為lentinan所引起的毒性反應;研究顯示,lentinan可以促進介白質-1(IL-1)和其他發炎因子的分泌,這可能導致血管擴張、出血和皮膚疹,但lentinan是一種不穩定的多醣體,受熱會分解,因此如果香菇經過充分的烹飪,就可以安全地食用。至於症狀的表現,通常在食用生或未煮熟的香菇後的24至48小時內出現,最長可達3天,主要的症狀為鞭狀皮膚炎,約98%的病例有此症狀,以及搔癢,約78%的病例有此症狀。蔡昀臻提到,一般而言,無需特殊治療,症狀通常在2至4周內自行消退,如果需要治療,則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通常約需9至11天症狀會消退,而治癒後可能會留下輕度色素沈澱,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可使用抗組織胺和局部或口服類固醇治療。蔡昀臻提醒,最重要的預防方法是避免食用生或未充分烹煮的香菇,一項研究指出,要在攝氏130-145度的溫度下烹煮香菇,才能將lentinan多醣體的三股螺旋結構降解,從而減少皮膚毒性的風險,當身上出現這些紅疹的時候,想一想發作前有沒有接觸或食用什麼,建議先拍照下來,趕緊就醫。
史無前例!揭開台灣近400年中醫藥脈絡 先人智慧一次展出
全球新冠疫情大爆發,過去三年病毒株不斷變異,西方科學家翻開藥典,苦於尋找未知藥方,但是中醫藥典卻已悄悄啟動,陸續出現以元代「玉屏風散」改良為中醫大的「抗冠方劑」,投入救治新冠病人,拯救無數生命,讓西方科學界菁英驚訝中醫功效,更希望多瞭解東方藥典。為此,中國醫藥大學校長、中研院士洪明奇,以及中醫博士、中研院士林昭庚兩人聯手努力下,在中國醫藥大學宣布舉行為期三個月的與「臺灣中醫藥典籍特展」,以及「臺灣中醫藥發展史常設展」聯合展覽,完整公開長達361年的臺灣中藥發展歷史與脈絡。由洪明奇校長帶領中醫大專家團隊研發中藥「抗冠方劑」,經根據細胞實驗證實能有效阻斷病毒與人體中的受體結合,即為現代醫學巧妙運用中醫藥典創新的最佳實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諮詢顧問、中研院士林昭庚表示,中國醫藥大學專家把台灣中醫藥典的精華歷史縱深近四百年,整理其中關鍵密碼對全世界展示,是史無前例的工作,也揭開了中醫、中藥在臺灣發展的歷史脈絡,回想三年前全球新冠疫情大爆發,苦於尋找新解方,但其實許多解方已經在中醫藥典裡尋求脈絡,這是先人的智慧,更是中醫藥學對全球貢獻的榮耀。臺灣中醫藥發展史展歷史從18、19世紀,隨著漢人移民開墾,明清醫政制度與傳統中醫藥典籍醫術隨著移民傳至臺灣,清朝時期臺灣名醫輩出,道光二十九年(1894年出生)的黃玉階為臺中人,光緒十年鼠疫(即黑死病)在全球迅速蔓延,死傷無數,黃玉階以精湛醫術治癒上千人,並請求當局設立「黑死病治療所」,成為台灣醫史著名的瘟疫權威,著有《黑死病疙瘩瘟治法新編》,彌足珍貴。特展文物珍藏日本大正15年臺灣第一本中醫藥雜誌,全球獨家。(圖/中國醫藥大學提供)20世紀初,臺灣首位醫學博士臺大醫院院長杜聰明教授,積極推動中西醫的整合、中藥研究與中醫藥教學;1958年(民國47年)覃勤、陳固、陳恭炎三位中醫師創立中國醫藥學院,以中西一元化為宗旨,正規高等教育培育中醫藥專業與研究人才,臺灣中醫藥學教育邁入新史頁。配合臺灣中醫藥發展史展做更詳盡的補充說明,本次特別邀請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光偉教授,共同合作主辦「臺灣中醫藥典籍特展」。陳光偉醫師提供的書籍包含日治時期及民國40-60年代中醫藥、手抄書、針灸、雜誌、本校老師著作等,從書本當中慢慢品味臺灣中醫藥在不同時期的發展的歷史與文化,增添了本次展覽的光彩。「臺灣中醫藥發展史常設展」與「臺灣中醫藥典籍特展」聯合展覽自112年2月21日起開放免費入場參觀,展覽至112年5月19日,地點於中國醫藥大學立夫中醫藥博物館。
新冠未歇…大陸再爆「黑死病」 寧夏冒鼠疫「45歲牧民染病」
過去曾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出現過三次世界大流行,最近這個惱人的疾病,竟在大陸寧夏現蹤!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昨天(19日)發布通報,提及銀川市確診1例輸入性鼠疫病例,患者是一名45歲的男性牧民。據大陸《第一財經》報導,昨天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確診一起鼠疫(腺鼠疫)病例,患者為一45歲男性,住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廟牧場,職業為牧民。據了解,本月12日上午,患者先是自覺發熱、乏力、意識不清、拉水便腹瀉,自內蒙古返回銀川,於銀川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一直到昨天才被確診為鼠疫病例。專家表示,鼠疫潛伏期一般為1至6天,感染鼠疫菌以後,臨床表現又可分為腺鼠疫、肺鼠疫及敗血型鼠疫等幾種類型,其中以腺鼠疫最常見,症狀表現通常為發熱和局部淋巴結腫大;肺鼠疫症狀表現則為發燒、咳嗽、胸悶、呼吸困難、咳血,由於病情進展快,若得不到及時治療,病死率較高。敗血型鼠疫症狀則是預後較差。鼠疫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攜帶鼠疫菌的宿主動物主要是老鼠、旱獺等齧齒類動物,主要是藉由病媒生物傳播、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而大陸自2019年以來,全國發現的鼠疫病例累計已有11例,死亡病例累計4例,而這些鼠疫病例,多半集中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蒙古自治區這兩個省份。
德國政府要民眾「少洗澡抗俄」…皮膚科醫師喊+1 曝平常只洗這4部位就好
俄烏戰爭敲響歐洲嚴重依賴俄國能源的警鐘,其中最仰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更呼籲德國民眾減少洗澡、桑拿甚至取暖,來降低對俄國能源的依賴。對此,就有皮膚科醫師指出,太常洗澡確實有礙身體健康,也提醒民眾洗澡只要洗「4部位」就好。德國《圖片報》引述皮膚科醫師阿德勒(Yael Adler)說法,表示經常性洗澡反而是不衛生的行為,這會把保護皮膚免於濕疹危害和消除致體臭物質的微生物洗掉,認為人們應該拋棄經常洗澡的習慣,讓這些微生物繁殖並給皮膚進行自我清潔的機會。阿德勒表示,只要熬過前3周的痛苦期後,皮膚就會習慣新的洗澡頻率。阿德勒也指出,大家洗澡時只需要洗「腋下」、「臀部」、「腹股溝」和「腳」這4個部位即可,因為這4部位是人體最易散發體臭的位置。他也提醒民眾,除減少洗澡頻率外,也要記得「不使用肥皂或洗髮精」以免傷害到皮膚的微生物群,且有多達20%的皮膚問題都能透過減少洗澡次數得到緩解。事實上,歐洲人在14至19世紀時都非常排斥洗澡,不僅平民厭惡洗澡,就連貴族階層也不例外,甚至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1個月才洗1次澡,原因就是當時的人們認為「洗澡會洗掉身上的汙垢而容易受寒感冒」,當時的專家更稱「洗澡是非常危險的事」。歷史學家認為,導致歐洲人近500年拒絕洗澡的原因,可能與當時人們認為黑死病是經由汙水滲入皮膚後傳染,才導致歐洲人開始排斥洗澡。
俄控美烏非法研究致命生化武器 白宮怒斥:假消息!俄在為使用化武找藉口
俄烏戰爭至今死傷無數,2國間的資訊戰也從未停歇,俄羅斯日前指控美國幫助烏克蘭研究「生化武器」,包括鼠疫、炭疽熱、霍亂和兔熱病等危險病原體,不過此番言論隨即遭到美國和烏克蘭駁斥,白宮發言人莎琪更直接挑明,這是俄羅斯在為自己使用化學武器找理由,各國反而應該警惕俄羅斯可能以此為藉口,在烏使用生化武器,還點名中國大陸官員跟著俄羅斯起舞。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俄羅斯近日指責美國與烏克蘭,在烏俄邊境研究包括黑死病在內的致命病原體,以便製造非法的生化武器,據稱這些病原體在上個月被烏克蘭消滅、轉移,因此俄羅斯目前找不到具體證據。該說法一出隨即引來美國駁斥,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表示相關消息是俄羅斯的假訊息散播行動,目的是為了替該國預謀、無端的入侵行為辯護,美國終究會拆穿這類虛假理由。莎琪接著在推特上表示「既然俄羅斯提出了這些虛假聲明,而中國似乎也支持這種宣傳,我們都應該警惕俄羅斯可能在烏克蘭使用生化武器,或製造假旗行動(False flag operation)」。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也發表聲明怒斥「俄羅斯的這種虛假訊息完全是胡說八道,這不是俄羅斯第一次發表虛假聲明,這些說法最終會被拆穿」。普萊斯在聲明中強調,美國在烏克蘭並沒有經營或擁有任何化學、生物實驗室,也沒有開發任何生化武器,反而是俄羅斯擁有積極的生化武器相關規劃,俄方的說法完全是為了替自己的入侵行為辯護;聲明同時指責中國大陸官員,隨著俄羅斯虛假消息起舞。事實上,俄國指責美烏進行生化研究消息曝光後,相關話題便在大陸網內延燒,《北京晚報》11日更發出長文開炮「美在烏實驗室研究冠狀病毒傳播欠世界一個解釋」,文中怒批「美國一邊拿《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瘋狂說事兒,另一邊拖延銷毀庫存化學武器,不僅非負責任大國所為,更嚴重踐踏了人類社會底線」。《北京晚報》發長文砲轟美國助烏研究生化武器。(圖/翻攝自微博)
愛滋病可以被擊敗? 阿根廷女患者光靠「免疫系統」自行消滅HIV病毒
被稱為「世紀黑死病」的愛滋病,人人聞之色變,大家都知道愛滋病的病原「HIV病毒」相當棘手難對付,一旦得病等於宣告得了絕症。但有一名阿根廷女患者在沒有接受長期治療的情況下,光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就消滅了HIV病毒,為醫學界提供更多治療愛滋病的方向。根據《科學警報(ScienceAlert)》報導,這名被稱為「艾斯佩蘭薩患者」(Esperanzapatient)的阿根廷女病患,在2013年,她首次被診斷出感染了HIV-1,但隨後經過8年的隨機檢查,和10次病毒量測試,卻發現她的體內已經找不到任何有病毒感染跡象,而她也是繼「柏林患者」、「倫敦患者」後,第三起沒有靠藥物治療,而讓愛滋病自行治癒的病例。科學家發現,有一些人的免疫系統,似乎能找到一些對抗HIV病毒的自然方法,科學家暫時把它稱為「傑出高手」(Elite Controllers)。不過在這些「傑出高手」中,「艾斯佩蘭薩患者」算是最傑出的,因此有些「傑出高手」雖然自己沒有症狀,但仍有具有帶原,但「艾斯佩蘭薩患者」,卻是確定完全測不出病毒的。而翻閱這名「艾斯佩蘭薩患者」的經歷,只發現這名女患者,曾在2013年3月服用了一次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之後完全沒服藥治療;且她還在2019年至2020年間懷孕,產下一名HIV-1呈陰性的健康嬰兒。
黑死病殺死2億人生命 醫警告「氣候變遷」影響:瘟疫恐捲土重來
黑死病(Black Death)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瘟疫,造成全世界約7500萬至2億人死亡,一般認為「腺鼠疫」是流行的原因,後來不知為何消失,但有專家表示,鼠疫可能會捲土重來,並對人類的公共健康構成風險。腺鼠疫是一種由寄生在野生囓齒動物身上的跳蚤傳播的細菌性疾病,若不及時治療,成年人在不到24小時就可能死亡,該病爆發於1346年至1353年,接觸此菌3至7天後會出現類似於流感的症狀,包括發熱、頭痛、嘔吐等,如今案例愈來愈少,不料有醫生卻發出警告。醫師警告,黑死病隨著氣候變遷而發生變化。(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根據《每日星報》報導,俄羅斯首席醫師安娜(Anna Popova)聲稱,由於全球暖化,黑死病可能會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威脅,她指出:「我們確實看到瘟疫熱區的邊界,隨著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以及其他人為對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在14世紀時曾有多達2億人死亡,當時減少歐洲大約60%的人口。安娜認為,由於黑死病的快速傳染,對於阻止向人類傳播非常重要,並透露俄羅斯和中國近年來爆發疫情,美國也是如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8月份就警告,這種致命疾病可能在非洲捲土重來。據悉,俄羅斯去年採取了重大措施,阻止黑死病在蒙古和中國邊境蔓延。西伯利亞圖瓦和阿爾泰共和國的邊境地區,有成千上萬人接種了疫苗,同時也在和新冠肺炎大流行做抗爭,希望能遏止疾病的擴散。
俄羅斯驚見詭異「鼠王」 5隻幼鼠尾巴交纏打死結…專家也不解
老鼠是許多病原體的傳播者,歷史上鼠疫也曾造成大量人口死傷,因此在西方,有一個「鼠王」(Rat King)傳說,認為如果看到一群老鼠的尾巴互相交纏在一起,就預示著瘟疫將臨。近日,俄羅斯一名男子就在一處淹水的西瓜田中,看到5隻全身溼透、尾巴互相交纏的小老鼠,引發網路熱議。根據《太陽報》報導,俄羅斯男子拉蘇洛夫(Alibulat Rasulov)近日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域(Stavropol Territory)一處西瓜田,發現共有5隻幼鼠,奇怪的是他們的尾巴互相交纏綁在植物的莖上,男子推測是幼鼠的母親故意這麼做,以防止孩子們掉進水裡淹死;男子隨後救下了這5隻幼鼠,並將這奇特的畫面拍下,上傳到個人IG帳號。俄羅斯男子發現5隻幼鼠尾巴互相打結。(圖/翻攝自IG@__alibulat__rasulov__)該貼文一出隨即引發網友熱議,不少人對這罕見現象嘖嘖稱奇,並且聯想到「鼠王」傳說。事實上,歷史上已經出現不少「鼠王」現象,最早的紀錄在1564年,大部分的例子發生在德國,現在各地不少博物館中,都有保存各種大小的「鼠王群」。俄羅斯男子發現5隻幼鼠尾巴互相打結。(圖/翻攝自IG@__alibulat__rasulov__)至於形成鼠王的原因為何?科學家至今仍感到困惑與爭論,有些專家認為,老鼠尾巴會交纏在一起,是因為其尾巴常接觸到黏性物質,譬如樹液或是樹膠,造成跟其它老鼠尾巴打結,當牠們為此驚慌失措急著跑開,反而造成結越打越死。西方「鼠王傳說」認為,多隻老鼠尾巴打結將帶來禍害。(示意圖/翻攝自陸網)奧塔哥博物館(Otago Museum)自然科學館館長伯恩斯(Emma Burns)則認為,老鼠的尾巴有一種天生的「緊握」反射動作,可能使得老鼠們的尾巴互相打結,相同的情況偶爾也會在松鼠群中看到;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研究老鼠的博士生庫姆斯(Matthew Combs)則直接駁斥鼠王傳說,認為這只是一個神話,卻被少數人利用假例子不斷延續。
考古學家發現最古老鼠疫桿菌菌株! 5千年前20多歲男子受感染
黑死病在14世紀橫掃整個歐洲,奪走數千萬人性命,導致歐洲人口減少1/3以上,如此兇惡的細菌其實有著古老的歷史,專家對5000年前一名狩獵採集者的牙齒和骨骼進行分析,竟發現導致黑死病的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的古老菌株。根據《鏡報》報導,科學家19世紀時在拉脫維亞發現一具約5000年前的男性骨骼,並將其命名為代號RV 2039,初步鑑定骨骼的主人生前年齡約為20至30歲。專家也在同樣一處地方發現另外3人的骸骨,因此推測他們可能同屬於一個狩獵採集團體。(圖/翻攝自期刊《細胞報告》網站)科學家隨後採集RV 2039牙齒和骨頭樣本進行基因檢測,同時進行病毒、細菌病原體測試,意外發現鼠疫桿菌的古老病毒株。科學家隨後針對細菌基因組進行重組,並且和其他古老細菌進行比較,發現這確實是目前發現的最古老鼠疫桿菌病毒株。「令人驚訝的是,我們在這個早期菌株中已經或多或少地看到了鼠疫桿菌的完整基因組,只缺少幾個基因」,科學家發現,這個古老的鼠疫桿菌病毒株缺少了一些基因,使它沒有能力將跳蚤作為載體並將黑死病傳播給人類,因此推測RV 2039得到的疾病大概比中世紀的黑死病溫和得多。考古學家克勞斯(Krause-Kyora)表示,與RV 2039埋在同一處的其他人骨骼並沒有發現鼠疫桿菌,因此推測RV 2039是受到囓齒動物咬傷感染疾病的,表明這種細菌並沒有高度傳染性。科學家表示,這樣的發現直接推翻了有關鼠疫導致新石器時代末期西歐人口銳減的假設。(圖/翻攝自期刊《細胞報告》網站)
搜奇/黑死病「復闢」?大陸蒙古腺鼠疫疫情 俄專家:吃野味引起
就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大陸內蒙古地區腺鼠疫(也就是黑死病)疫情嚴重,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腺鼠疫疫情並未跟著消退,引起不明究裡的群眾更多的恐慌。2019年11月底期間,內蒙古烏蘭察布市1名牧民,被確診為鼠疫病例,他在發病前曾在鼠疫的疫源地活動過。據了解,這名病患是內蒙古第4起鼠疫確診病例,有消息指出,早在同一年9月,就有大陸民眾因為敗血型鼠疫而死亡。2019年11月底期間,內蒙古烏蘭察布市1名牧民,被確診為鼠疫病例。(示意圖/Pixabay)時間再來到2020年7月中,一名蒙古15歲少年和朋友一同食用土撥鼠肉,不久後卻開始發燒,3天後便不治身亡,經判定應是感染鼠疫,同一年的9月底,雲南當地一處鼠疫疫情防控指揮部被通報,有一名3歲兒童,被診斷為疑似腺鼠疫的病例。據國內的兒科醫師楊為傑在臉書粉絲團上曾發文表示,鼠疫很恐怖、很恐怖、很恐怖,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可能在細菌培養結果出來之前,病人就已經走了。兒科醫師楊為傑。(圖/翻攝自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鼠疫並不是沒有解藥,只要只用正確的抗生素,就能夠治癒,不過該病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可能不用3天時間,染病者就有可能不治身亡,因此要在在第一時間診斷出來正確的狀況,才有辦法有效的解決問題,因此希望就診患者要主動告知旅遊史,才有助於醫師判斷。病菌通過老鼠身上的蝨子傳播,人類感染後經由呼吸道產生的飛沫通過空氣傳播,最終釀成肆虐歐洲大陸的黑死病。(圖/翻攝自NBC Learn)不過外界質疑的是,為何這種幾乎少見的黑死病會「復闢」? 畢竟鼠疫在台灣已經有將近70年時間沒有看到,同樣與蒙古接壤的俄羅斯一位傳染病專家、醫學博士對在大陸和蒙古國出現的腺鼠疫疫情評論表示,大陸與蒙古千百年來一直都是鼠疫的自然疫情來源地,這類疫情經常發生,都是吃野味引起。專家表示鼠疫在大陸爛蒙古等地經常發生,都是吃野味引起 。(圖/達志/美聯社)據《衛星通訊社》引述俄羅斯專家回應表示,和俄羅斯的伊爾庫茨克州、阿勒泰邊疆區和圖瓦共和國一樣,大陸和蒙古國千百年來一直是鼠疫自然疫源地,在自然界中一向如此,未來也是一樣。專家繼續表示,鼠疫會暴發,這與當地人生活方式有關,人們吃旱獺、黃鼠,要剝皮處理,牠們身上的跳蚤會進入住宅,還記得上述篇章中也提到,病菌通過老鼠身上的蝨子傳播,人類感染後經由呼吸道產生的飛沫通過空氣在人群中傳播,最終釀成肆虐歐洲大陸的黑死病。鼠疫至今仍未絕跡,2020年和2019年出現的病例就是最新例證。當然,現在全球鼠疫病例很少,而且可以用抗生素治愈。不過,歷史上那些在疾病大流行中橫行的病原體今天仍在生活周遭,那些危機化解了,但病毒和病菌,以及它們導致的疾病感染和流行,從來沒有消失。
搜奇/黑死病14世紀橫掃歐洲 所向披靡蒙古鐵騎也難抵抗
黑死病在14世紀橫掃整個歐洲,當時的英格蘭蒙受慘痛疫情,甚至一度被稱為「大瘟疫」(Great Pestilence),在1348年至1349年間的18個月間,奪走英格蘭近半數人命,當時在全世界造成約7500萬人喪命,而歐洲中世紀更有30%至60%的人死於黑死病。黑死病的源頭主要為鼠類疾病,推測帶有跳蚤且受感染的齧齒類,這種傳染病由鼠疫病菌導致,病菌通過老鼠身上的蝨子傳播,人類感染後經由呼吸道產生的飛沫通過空氣在人群中傳播。1346至1353年的黑死病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鼠疫大爆發。(圖/翻攝自NBC Learn)鼠疫殺傷力極大,1346至1353年的黑死病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鼠疫大爆發,若以時間推算,加上黑死病認為是透過亞洲沙鼠,經由絲綢之路,才傳到歐洲的話,正好是蒙古帝國元朝時期。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與他的蒙古鐵騎威震八方,開創版圖橫跨歐亞大陸,在蒙古帝國統一草原後,曾先後發動了3次大規模的西征,滅國無數,不過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也有吃鱉的時候。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也有吃鱉的時候,慘被黑死病困擾。(圖/達志/美聯社)成吉思汗死後,他一手建立的大蒙古國因為兒子們的勢力紛爭,劃分成了4大汗國,分別為元朝(又稱大汗汗國)、察合台汗國、伊爾汗國和金帳汗國,根據人類學家魏澤福在著作,《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中提到,1332年,此時的元朝突然陷入混亂、驚恐、痛苦。夏季已過了好一段時間,蒙古皇族還待在那裡,雖極力封鎖這危機不讓外界知道,但顯然的,元朝朝廷裡情勢極混亂,王朝存續岌岌可危。到底發生什麼事,史料的說法莫衷一是,但似乎大汗之位在短時間內頻頻易手,不是由兄弟接另一個兄弟的位,就是由兒子接父親的位,而暗殺、失蹤、離奇死亡之事時有所聞。14世紀的歐亞世界連成一體的蒙古道路和商隊,所運送的不只是絲綢和香料;也在不經意間成為黑死病的轉運站。(圖/達志/美聯社)整個元朝上下情勢混亂、動盪,但並非有外敵入侵,也不是有人造反,危及社稷。恐懼的根源是更為兇惡、更為莫測,原因竟是當時傳染度極高的瘟疫,人早上還健健康康,突然間發起高燒,不久又打起寒顫,且嘔吐、腹瀉;不久之前還體壯精力充沛的人,突然間就離奇病倒,在驚駭不已的家人面前,一步步走向死亡。黑死病(又稱為鼠疫桿菌)以跳蚤為宿主,跳蚤寄居在老鼠身上 。(圖/達志/美聯社)據說病源來自華南,而被蒙古戰士帶到北方,鼠疫桿菌以跳蚤為宿主,跳蚤寄居在老鼠身上,隨老鼠從南方所運出的食物或其他貢品,傳播出去。帶病原的跳蚤一抵達戈壁,很快就在旱獺地洞和為數眾多的齧齒類動物群落,找到舒適的新家,並自此留了下來,此病就以黑死病之名傳開。14世紀的歐亞世界連成一體的蒙古道路和商隊,所運送的不只是絲綢和香料;蒙古人為商人所開闢的道路、中途休息站,也在不經意間成為跳蚤的轉運站,進而成為鼠疫的傳播站。鼠疫藉著跳蚤從一個營地傳到另一個營地,從一村傳到另一村,從一城傳到另一城,由此大陸傳到彼大陸,未料這種原以為該消失的「現代黑死病」,就又在近代再次出現傳染!
搜奇/史上恐怖瘟疫 黑死病經由絲綢之路橫掃歐洲
新冠肺炎導致全球陷入恐慌,各國也傳出多起病例,在疫情初期爆發期間,曾是「抗疫優等生」的台灣,可說是國際間的防疫指標,不僅美國前衛生部部長的阿札爾(Alex Azar)曾來台取經,蔡政府甚至打出「Taiwan can help」的口號,捐贈多國醫療口罩。人類與瘟疫的戰鬥,在歷史上不是第一次了。(圖/達志/美聯社)去年疫情爆發後,蔡政府採取嚴格防堵的措施,禁止大陸人來台,動用地方警力追蹤入境隔離者的行蹤,對違反者施以重罰。由於台灣是海島,國際出入境的流量也遠低於香港和新加坡,加上民眾自覺意識強,技術上要防堵並不困難,因此跟冰島、紐西蘭等這些小地方一樣,很快就成為防疫的優等生。未料這次變種病毒來襲,台灣疫情爆發,新冠肺炎實際上是各國能力的一大檢驗,包括政府的決策、社會紀律與動員,以及醫療科技實力等。人們期盼疫苗和新藥,祈願疫情早日退去,關於人類與瘟疫的戰鬥,在歷史上不是第一次了,我們曾經比現在更絕望過,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黑死病(Black Death)。黑死病又稱為鼠疫,中世紀在歐洲爆發後,是人類歷史上造成死亡最嚴重的疫情。(圖/翻攝自NBC Learn)黑死病又稱為鼠疫,中世紀在歐洲爆發後,是人類歷史上造成死亡最嚴重的疫情,從1347年傳至歐洲後,前後400年間,當時在全世界造成約7500萬人喪命。早在公元541至542年,就曾出現類似黑死病的病徵,當時肆虐歐洲和中東地區,被稱為「查士丁尼大瘟疫」,從公元541年一直持續到約公元750年,當時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更稱「死亡事件已經遍及所有地方」,每天有千至上萬人喪命,此瘟疫也使君士坦丁堡40%的居民死亡。過去科學家一直認為,造成黑死病的罪魁禍首是黑老鼠,藉由跳蚤咬了患病老鼠後,再傳染至人類身上,但有研究卻推翻這個結論,根據挪威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教授斯坦司(Nils Stenseth),針對歷史上7711次黑死病爆發時的氣候狀況進行研究分析,想得知當時的氣候條件,是否有利於促成黑老鼠的大規模繁殖,從結果得知,黑死病爆發時,黑老鼠在數量上並無明顯增加,但卻發現,亞洲沙鼠在這時大量繁殖。以時間點來看,當時正值亞洲與歐洲貿易往來最頻繁的時期,絲綢之路貿易相當繁榮,因此也推斷,黑死病是透過亞洲沙鼠,經由絲綢之路,才傳到歐洲。這時中亞草原適逢發生鼠疫,患病的人不僅會連日高燒,且腋下、大腿內側還出現不明腫塊,到了後期更會變成黑紫色,不出3天便死亡。這場瘟疫傳播速度相當快,果然不久後,這場毀滅性的鼠疫隨即蔓延,登陸義大利的西西里與法國的馬賽,但也正因為如此,這場瘟疫透過傳播,席捲了大半個歐洲。
建築工後花園露臺工程挖出人骨!多達5具遺骸可追溯至黑死病時期
英國威爾特郡(Wiltshire)一名建築工人日前受雇前往海特斯伯裡(Heytesbury)地區一戶家庭修建露臺,但在房子裡挖洞時竟意外挖出了5具可能可以追溯到黑死病鼠疫時期的人類骨骸。據瞭解,這5具遺體可能是3名成年人、1名青少年和1名較小的兒童,而其中1人則是女性。根據《每日郵報》報導,32歲的建築工人羅比(Robbie Kearney)與工作團隊日前到一戶家庭中進行露臺工程,卻意外挖出人骨,法醫專家目前正在透過放射性碳定年法努力確認這些骨骸的年齡,警方說這可能需要幾周的時間。考古團隊認為這些骨骸距今有幾百年的歷史,很可能是從中世紀早期的墳墓中被移動至此的。羅比說,他和他的團隊在這一可怕的發現後直接停止了後花園露臺的工作,「21日我發現了幾塊骨頭,我原本以為是動物的骨頭,再往下走,又發現了一些骨頭。然後我再深入一點,發現了一個頭骨,這時我才意識到它們是人類的遺骸。這讓我感到有點震驚,因為我以前從未發現過頭骨。」羅比是南牛頓模塑公司(South Newton)的自營建築商,他和48歲的同事保羅(Paul Tapper)立即將他們的發現通知了屋主馬修(Matthew Jackson)。考古團隊研判,這些骨骸可能是來自一個埋葬黑死病屍體的亂葬崗。(圖/翻攝自每日郵報)馬修透露,這一發現確實在村裡引起了人們的一些興趣,他也給警方打電話通知,22日警方和法醫及威爾特郡的一位考古學家都前來取走了那些骨骸。當地歷史學家喬(JoeCharlesworth)說,這些遺骸是在離12世紀的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大約91公尺的地方發現的,「它們很可能是來自一個埋葬黑死病屍體的亂葬崗,有傳言說,村裡還有更多。」威爾特郡議員山姆(Sam Fox)則稱這是「令人激動和意外的發現」,「我們的考古團隊與威爾特郡員警一起訪問,並一致認為這可能是中世紀早期的一些墳墓的干擾遺跡。從我們的團隊目前確定的情況來看,這些看起來像基督教的墳墓,代表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人,而且有2種性別,所以它們可能代表了在撒克遜時代或更晚的時代曾有一個較早期的教堂的地方。」山姆接著說,「我們的考古團隊將密切關注在花園裡進行的進一步排水工作,一旦警方的法醫團隊確認了放射性碳的日期,就會把報告整理出來。」屋主馬修先生則說,這些遺骸將被尊重對待,一旦完成碳測定,將被重新安葬。
2020是史上最糟的一年?歷史學家:僅排第8名
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人們普遍認為是史上最糟糕、壓力最大的一年,然而歷史學家卻表示,這只是美國歷史上排名第8個最糟糕的時期而已。根據《每日郵報》報導,2020年毫無疑問的將作為近代以來壓力最大的年份之一而被載入史冊,冠狀病毒大流行肆虐全球,並在年底前造成超過34萬美國人死亡,但歷史學家卻認為,這可能比起其他在歷史上的糟糕時刻都還差得遠了。常春藤聯盟(IvyLeague)和牛津劍橋大學(Oxbridge university)教授表示,2020年僅排在美國歷史上第8個最糟糕的年份而已,僅次於1862年美國內戰的高峰期、2001年9月11日恐怖攻擊和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一個由28位頂級歷史學家和歷史作者組成的小組參加了CBT治療和自我保健應用程式「Bloom」的調查,對他們認為美國歷史上壓力最大的年份進行排名,以下是專家們認為壓力最大的年份:1.1862年美國內戰中最血腥戰役的一年1862年標誌著美國內戰的重大升級,對歷史學家來說,也是國家歷史上最緊張的一年。9月17日,安提塔姆(Antietam)戰役在馬里蘭州(Maryland)夏普斯堡(Sharpsburg)附近打響。作為北方的第一場重大戰役,它也被稱為整個戰爭中最血腥的戰鬥。一天之內有超過4600人死亡、23000人受傷。戰爭終於在1865年結束,南方聯盟將軍羅伯特˙李(Robert E Lee)向聯盟將軍尤利西斯˙格蘭特(Ulysses S Grant)投降。1862年標誌著美國南北戰爭的重大升級,對歷史學家來說,也是國家歷史上最緊張的一年。(圖/Getty Images)2.1929年華爾街股市崩盤的一年1929年10月,轟轟烈烈的20年代樂觀主義隨著股市的崩盤而跌落。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股票急劇下跌,隨後是10月28日的黑色星期一和第2天的黑色星期二。黑色星期二投資者在紐約證券交易所1天內交易了1600萬股。一夜之間,人們失去了畢生的積蓄和生計,美國很快就陷入經濟大蕭條,10多年後,經濟才得以恢復。1929年10月,轟轟烈烈的20年代的樂觀主義隨著股市的崩盤而回落,圖為當時紐約證券交易所外崩潰的人群。(圖/Getty Images)3.1838年「眼淚之年」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年中,並列第二的是1838年的「眼淚之路」。從19世紀30年代到19世紀50年代,約有10萬名美國原住民被美國政府根據1830年的《印第安人遷移法》,強行從他們的土地上遷移到被指定為「印第安人領地」的地區。1838年,切諾基(Cherokee)民族在發現黃金後被迫放棄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土地。大約有15000人被迫踏上艱險的旅程,前往現在的奧克拉荷馬州(Oklahoma),4000多人在遷移途中死於饑餓、疾病或疲憊。從19世紀30年代到19世紀50年代,約有10萬名美國原住民被美國政府從他們的土地上強行遷移到根據《印第安人遷移法》指定的「印第安人領地」地區。(圖/Getty Images)4.1919年西班牙流感年2020年冠狀病毒大流行常常被拿來一起比較的是1918年和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多達67.5萬美國人被這場大流感消滅。全世界約有3分之1的人口被感染,造成5000萬人死亡。1919年面臨著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針對非裔美國人種族主義暴力事件的爆發,在呼籲種族正義方面,2020年也有其他相似之處。1919年的夏天被稱為「紅色夏天」,因為在華盛頓和芝加哥等城市,有200多名黑人在白人的多次襲擊中被殺害。67.5萬美國人被西班牙大流感消滅了。(圖/Getty Images)5.1968年馬丁˙路德˙金恩遇刺年1968年被列為美國歷史上最血腥的年份之一,4月4日,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在田納西州(Tennessee)的孟菲斯(Memphis)被暗殺。2個月後,當時正在競選總統的參議員羅伯特·法蘭西斯·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也被槍殺。全國也被抗議和騷亂籠罩,造成39人死亡、2600多人受傷,許多非裔美國人的社區更因此被摧毀。民權領袖安德魯˙楊等人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遇刺後,站在洛林汽車旅館的陽台上指著躺在他們腳下的槍手的方向。(圖/Getty Images)6.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年1962年10月發生了古巴導彈危機,美蘇之間的緊張局勢沸騰到了核衝突的邊緣。在冷戰高峰期,蘇聯在古巴安裝了彈道導彈,距離美國海岸僅90英里(約144公里)。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總統將導彈的情況告知美國民眾,並警告美國將在必要時使用軍事力量,引發了人們對核戰爭的恐懼。甘迺迪總統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與美軍官員會面。(圖/Getty Images)7.2001年911恐怖攻擊年2001年9月11日上午,「蓋達組織」恐怖分子劫持了4架客機,其中2架飛向紐約市世界貿易中心的雙子塔。一架飛機墜入五角大樓,第4架飛機在到達目的地前,乘客制伏恐怖分子後,在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墜毀。共有2977人在襲擊中喪生,是全球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恐怖襲擊。這也是緊急情況下機組人員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事件,共有400多人為救人而喪生。2001年9月11日上午,蓋達組織恐怖分子劫持了4架客機,其中2架飛入紐約市世貿中心的雙子塔。(圖/Getty Images)8.2020年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年冠狀病毒大流行從年初開始肆虐全國,乃至全世界,至今已有超過34萬美國人死亡,1970萬美國人被感染。除了疫情,美國還面臨著全國範圍內的抗議活動,在多起員警殺害黑人事件後,要求結束種族主義和員警暴力。還有美國歷史上競爭最激烈的一次總統選舉,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在喬˙拜登(Joe Biden)獲勝1個多月後仍拒絕認輸。而全球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年份,分別是:1.1348年 黑死病最嚴重的一年,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大流行病,死亡人數高達2億人。2.1944年納粹在二戰期間殺害了600萬猶太人。3.1816年 「無夏之年」,印尼火山噴發遮住了太陽,歐洲氣溫驟降至有史以來最冷,各國糧食大面積短缺。4.1644年 中國明朝滅亡,清朝取而代之,引發衝突。在歐洲,30年戰爭造成多達800萬人死亡。5.410年410年8月24日,羅馬被洗劫一空,這是近800年來羅馬首次淪陷於外敵之手。
17世紀義大利防疫設備 因新冠肺炎再度開啟「酒窗」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商家們,為了與顧客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重啟了17世紀為了對抗黑死病的「酒窗」,透過酒窗將販售的商品給客戶,成為一種疫情下的創新營業方式。根據義大利媒體《The Local》報導指出,酒窗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3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當時的葡萄園園主,會在自家酒窖鑿出一個面向街道的小窗,讓往來的客人可以透過小窗往內遞入酒瓶,裡面的工人接過酒瓶後,就會用葡萄酒把酒瓶裝滿,這就是最早酒窗的由來。在17世紀時,歐洲爆發大規模的黑死病疫情,義大利的商家為了營業,也在自己的商鋪外牆建造了酒窗,供顧客買酒使用。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與黑死病疫情的消散,這些在牆壁上的酒窗就成為特殊的文化造景。而在現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狀況下,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商家們,紛紛打開自家的「酒窗」,透過酒窗與往來的客人做生意。不同於以往的是,現在除了販售葡萄酒外,也有販售一些冰淇淋、咖啡等生活用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新冠肺炎在義大利共有25.3萬確診病例,20.4萬人經過治療後康復,但其中3.5萬人不幸因病過世
5000年前的可怕大瘟疫 石器時代崩潰的元兇?
新冠肺炎全球肆虐,許多產業都大受打擊,翻開歷史書頁,過去同樣也發生過多次大型傳染病,造成人類健康與經濟浩劫,像是在西元 542 年,位於歐洲東南部的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的首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就爆發「查士丁尼瘟疫」(Plagueof Justinian)。前一年,拜占庭週邊已出現類似疫情,這場災難在之後的200多年間,持續在地中海地區肆虐,奪走了幾千萬人的性命。歐洲東南部的拜占庭帝國爆發「查士丁尼瘟疫」。(圖/維基百科)再來就是赫赫有名的黑死病(Black Death),600 多年前疫情高峰時,沒幾年就消滅了當時超過3分之1的歐洲人口;起源自中國大陸南方,在 1894 年最嚴重,蔓延到全世界的第三次大爆發,距今並沒有太久,這波疫情同樣導致千萬人以上死亡。追究這3次重大疫情,發現全都源自鼠疫桿菌,這種細菌有一個460萬對鹼基長的環形染色體,以及3個質體,pCD1、pPCP1和pMT1。不過考古學家近來從石器時代的死者遺骸中萃取DNA並進行分析,當分析結果的那一刻,考古學家們都驚呆了,結果顯示5000年前的歐洲人就曾被鼠疫侵犯!5000年前的歐洲人就曾被鼠疫侵犯!(圖/Reuters)在5000到6000年前,當時的中國大陸還沒有任何朝代起源,此時的歐洲也沒有國家,只有部落棲息在充足水源和肥沃土壤的地方,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但是考古學家發現,這段期間,這些石器時代的部落或是成員突然集體失蹤,人口數量急劇下滑,涉及的範圍非常廣,考古學家認為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這些人死於致命的傳染病!有了這樣的推斷後,科學家們開始尋找鼠疫留下的歷史痕跡。他們從101個骨骼的牙齒中採集DNA,而這些骨骼的主人們都是生活在3000到5000年前歐洲大陸的古人類,科學家事後從一名5000年前死於瑞典的20歲女性的牙齒遺骸中發現鼠疫桿菌的DNA。古代一場大瘟疫,連石器時代的人都被感染!(圖/Reuters)根據丹麥技術大學的學者賽門羅斯慕申(Simon Rasmussen)表示,實驗發現,發育不良的古老鼠疫桿菌可能沒有立即致命的威力,一些科學家也認為,5000多年前,許多人在歐洲和亞洲之間遷移,這種古老、殺傷力小的鼠疫桿菌並沒有立即殺死感染者,因此感染者帶著身上的鼠疫桿菌將疾病傳播開來,導致大範圍內很多人同時死亡,人口數量急劇下降。來到3000到3600多年前,鼠疫桿菌可能從其他細菌裡吸收變異基因,同時能夠在跳蚤體內生存,然後通過跳蚤來感染人類,造成當時的黑死病,並在14世紀的歐洲上演了一場大規模的傳染。專家也相信,鼠疫桿菌演化的機制到現今依然存在,從這些考古中的發現,讓專家了解到其他細菌如何演化,有助於避免未來任何傳染病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15歲少年揪友吃「土撥鼠肉」染疫!高燒3天後身亡
一名蒙古15歲少年和朋友一同食用土撥鼠肉,不久後卻開始發燒,3天後便不治身亡,經判定應是感染鼠疫。當局目前已通知所有可能的接觸者,隔離安置並施打疫苗,也封鎖周遭的5個縣。綜合外媒報導,蒙古西部戈壁阿爾泰省(Govi-Altai)的一名15歲少年,日前和另2位朋友一同吃下土撥鼠肉,吃完沒多久後便開始發高燒,3天後不治身亡,蒙古人畜共通疾病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Zoonotic Diseases)證實,這名少年感染了俗稱「黑死病」的鼠疫。據了解,當地相關單位目前已將所有可能接觸者隔離安置、施打疫苗,同時封鎖周圍的5個縣,以防疫情持續擴散。蒙古衛生部官員Dorj Narangerel表示,「不獵捕、不食用土撥鼠是非常重要的」。鼠疫是一種存在於囓齒類與跳蚤的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並藉由蚤傳染給各種動物及人類。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流行病之一,14世紀時在歐亞非三洲共造成約5500萬到7500萬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