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層
」長胃息肉就該切除嗎? 專業醫解釋「1狀況」才要快切
許多民眾都是在進行健康檢查的時候,透過胃鏡檢查才發現自己有胃息肉,後續就陷入「是否要切除」的判斷中。聯安診所內視鏡室主任徐兆甸表示,胃息肉是由器官黏膜層的細胞增生所形成的突起物,與大腸息肉類似,膽囊和胃部也可能會出現息肉。胃息肉可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胃底腺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腺瘤性息肉。了解這些類型及其成因,對於判斷是否需要切除非常重要。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徐兆甸主任解釋,胃底腺性息肉是最常見的,約佔所有胃息肉的九成,通常屬於良性息肉,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或影響,尤其當息肉小於1公分且非生長在特定位置時,無需過度擔心。這類息肉在內視鏡中呈現偏白色且均質規則的粘膜狀,對於1公分以下的胃底腺性息肉,醫師通常建議只需定期觀察即可,但若超過1公分,則建議切除以預防未來可能的病變風險。第二種類型是增生性息肉,這類息肉多是由於刺激性飲食引發的胃部炎症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起,特別是在慢性胃炎患者中較為常見。增生性息肉通常小於1公分,並屬於良性息肉,雖然大部分情況下無需切除,但如果息肉超過1公分,醫師同樣也會建議進行切除,以免日後變化。第三種類型則是腺瘤性息肉,也被稱為胃腺瘤,雖然所佔比例非常低,但這類息肉被視為胃癌前病變,因其內部可能含有惡性胃癌細胞。約有30%的腺瘤性息肉已含有惡性細胞,因此無論大小,一旦發現醫生都會建議立即切除,以防止癌變風險升高。報導中也提到,腺瘤性息肉的成因包括幽門桿菌感染、萎縮性胃炎及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特別是當腺瘤性息肉超過2公分時,惡化的風險更高。至於胃息肉的處理方式,徐兆甸主任建議從30歲開始,就要開始進行完整的腸胃道篩檢,包括糞便潛血檢驗、腫瘤標記、大腸鏡及胃鏡檢查,並且養成每1至2年定期檢查的習慣。尤其對於發現腺瘤性息肉的民眾,除了及早切除外,還應進行幽門桿菌的檢測與殺菌治療,以確保根除幽門桿菌,減少未來癌變的風險。
坂本龍一癌逝 醫曝腸癌第四期「僅2成活超過5年」
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證實3月28日在東京一家醫院病逝,享壽71歲,根據《日本體育報》報導,坂本龍一於2020年6月就對外公佈被醫師診斷為罹患直腸癌,後來癌細胞轉移到肺部等器官。根據醫師表示,腸癌第四期,癌細胞會伴隨肝 、肺轉移,主要治療方式以化療加標靶治療,但5年存活率僅有20%。根據《三立新聞網》引述義大醫院內視鏡科主任王文倫表示,大腸癌可分為前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大腸癌在早期和晚期的治癒率差很大,前期只要提早切除腸瘜肉即可根治。第一期僅需將腸壁黏膜層的腫瘤切除,5年存活率可達90%。第二期代表腫瘤已侵入腸壁肌肉層,5年存活率僅有50%至60%。第三期代表有淋巴轉移,得合併手術與化療,第二、三期5年存活率僅有50%至60%。第四期患者還會伴隨肝 、肺轉移,主要治療方式為化療加標靶治療,但5年存活率將驟降至20%。王文倫表示,對於化療反應不佳者,國際間陸續有免疫療法和細胞治療等新療法,但目前仍在臨床試驗階段。所謂的免疫療法,是以打針方式來活化本身的免疫細胞,至於CAR-T細胞治療,過去主要應用於血癌、淋巴癌等非實體癌,不過近年來有研究應用於肝癌或大腸癌。若要做樹突免疫細胞治療或是CAR-T細胞治療,也得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先將相關細胞冷凍,譬如30至40歲時身體狀態良好,就可將細胞取出,若是在50到60歲時發病,就可透過基因編輯的細胞打入體內來治療。目前國健署目前有補助50到75歲的大腸癌篩檢,近年來國健署的報告也指出,透過腸癌篩檢能有效篩出早期大腸癌,但若有家族史或是抽菸習慣、肥胖、代謝症候群者,則都是腸癌高危險群,建議提早於40 歲即自費進行大腸鏡檢查,同時少吃紅肉多吃蔬果,作息維持正常,藉此避免大腸癌發生機率。
解決難言之隱! 私密處整形權威曝「3招」改善陰道鬆弛
女性私密處鬆弛往往令人害羞又困擾,不僅影響性生活品質,更容易產生漏尿、私密處感染…等窘境,為解決女性朋友們的難言之隱,此次特別邀請私密處整形權威何于甄院長,分享改善私密處鬆弛的秘訣。醫美診所院長何于甄表示,陰道結構主要分成四層,包含黏膜層、結締組織層、肌肉層和肌外膜(筋肉)層,而位於核心肌群的底部的骨盆底肌則像吊床一樣,支撐住內臟,當骨盆底肌像上提,陰道也會跟著收縮,而健康的陰道通常柔軟濕潤又很有彈性,陰道壁也有明顯的顆粒和皺摺,放鬆時大概有兩指寬,但飲食習慣、生產…等因素都會影響陰道緊緻度,使陰道不如以往濕潤緊實。陰道鬆弛常見因素1.飲食習慣:喜愛油炸物、高糖份等精緻飲食者,容易導致體內的彈性蛋白質變性、膠原蛋白流失,影響膚況和陰道緊緻度。2.產後:產婦在孕期約9個月時,寶寶的頭部會開始朝子宮頸下降,可能會有陰道鬆弛情形,另外生產次數、寶寶的身形、生產時長是否過久…等,也會影響到陰道緊緻度。3.老化:隨著齡增長,雌性賀爾蒙和膠原蛋白…等,都會跟著下降、流失,使陰道變得乾燥鬆弛。4.先天因素:因每個人的先天條件有所差異,如同身體柔軟度、皮膚狀態般,陰道的深度、寬度也各有不同。 三招改善陰道緊緻度何于甄醫師說,平時可透過凱格爾運動強化骨盆底肌,另外,也可考慮輔助治療,如採用非侵入式雷射刺激陰道黏膜層。如果想要更持久、明顯的效果,建議施作可從深層肌肉改善鬆弛問題的「陰道緊實手術」,手術中將切除鬆弛多餘的組織,再以強韌縫線拉緊陰道兩側肌肉、筋膜層,最後將黏膜與肌肉縫合,達到全層緊實的完整性改善。陰道緊緻度自我檢測何于甄醫師指出,了解陰道鬆弛常見原因和改善方式後,可以透過下方幾項問題做自我檢測,若符合2個以上,就建議透過醫師諮詢,尋找適合的治療方式。囗 陰部乾澀,容易性交疼痛。囗 陰道鬆弛,性行為時無法盡興。囗 性行為時易發出排氣聲。囗 曾有過生產經驗。囗 曾經不當減肥,導致體重急遽下降。
經痛狂嗑「日本神藥」 醫照胃鏡一看:宛如被散彈槍打到
女性每個月都會來一次的「大姨媽」,有時候真的會痛到令人受不了,這時候就會想要來一顆止痛藥舒緩一下,不過在服用藥物時也得慎選;腸胃科醫師蕭敦仁近日就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之前一名病患因經痛連續服用好幾顆止痛藥,結果就出現腹痛的情況,就醫後一照胃鏡,發現她的胃已經穿了15個洞,宛如被散彈槍打到。蕭敦仁提到,疫情之前很多人去日本玩,導遊都會帶大家去日本藥妝店掃貨,一名35歲女病患就去買了有「日本神藥」之稱的止痛藥,平常如果出現經痛,吃1至2顆就沒事,不過那天因經痛太過劇烈,於是在短時間內連續吞了4至5顆,而且沒有搭配胃藥服用,結果原本只有下腹痛,到最後變成整個腹部都劇痛。女病患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選擇就醫,蕭敦仁表示,原來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裡都會有一種名為「布洛芬」的成份,而這個成份是非常傷胃的,而幫她照胃鏡一看,才發現她的胃裡已經出現15個洞,宛如被散彈槍打到一樣,而且還有出血的情形。蕭敦仁表示,這款藥並不是直接去傷到胃壁,而是服用後會導致黏膜層消失,胃酸就這樣直接往下流,就好像散彈槍打下去一樣;他最後也說,這種藥最好不要隨便亂吃,要吃的話還是有醫生處方會比較妥當。
蹲馬桶5小時…保全屁股炸出「黑紅檸檬蛋糕」痛爆 醫秒皺眉:腸子快壞掉
痔瘡是很多人的「難言之隱」,風險因子包含便秘、腹瀉、如廁過久等,通常會自行改善,但若反覆發炎或出血,還是要盡快就醫,以免造成感染。北部一名45歲男子罹患痔瘡,內診時剛脫下褲子,就驚見2顆「檸檬蛋糕」掛在肛門外,還散發出「腸子快壞掉」的味道,讓醫生當場嚇傻,只能緊急動手術切除。《東森新媒體ETtoday》報導,收治個案的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蕭慕琦透露,該名患者平時擔任夜班保全工作,原本就有痔瘡困擾,上完廁所都會腫脹,由於當時嚴重便秘,蹲馬桶時拚命使勁,「蹲了5個小時」,導致痔瘡因內出血造成血栓,越腫越大,最後直接從肛門口爆出,是她執業以來遇過最嚴重的痔瘡病患。報導指出,患者的痔瘡就像「很大的檸檬蛋糕」,且一次長了2顆,整個腫在肛門外,上頭除了皺褶,還佈滿黑黑紅紅的顏色,看起來組織已開始壞死,甚至飄散出一股「腸子快壞掉」的味道,「表示真的已經痛到一個不行,連坐著、睡都沒辦法,站著都很痛苦」,情況相當危及,只能緊急動手術把痔瘡切除。醫師表示,因為患者痔瘡實在太大,自己一度找不到肛門口,還得考量切除後是否會有失禁問題,難度相當大,只能耐心地慢慢修復,盡量替對方保留肛門黏膜層,所幸手術相當成功。蕭慕琦說,患者術後神清氣爽,立即下床活動,迫不及待地想回家,「開完手術後的痛,跟他當初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愛吃肉鬆!她「摸到硬塊」衝門診:大腸癌? 醫一摸「3顆一串」尷尬了
癌症39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其中大腸癌更是連續13年成為癌症之王,因此許多人聞大腸癌就色變。大腸直腸科醫師蕭慕琦表示,過去大家熱烈討論肉鬆是否會致癌,結果一名愛吃肉鬆的婦人聽完後,很緊張跑來門診說摸到硬塊,結局令人哭笑不得。蕭慕琦在《醫師好辣》提及,幾年前大家都在吵肉鬆到底會不會致癌,就有一名婦人看完新聞,很緊張跑來門診。婦人說,「我大便流血,越變越細,怎麼辦,我是不是得了大腸癌?我從小就愛吃肉鬆,會不會是肉鬆造成的。」她表示,有先自行伸進去摸摸看,發現裡面有硬硬的東西。蕭慕琦立即為婦人內診,發現真的有硬塊在裡面,但硬塊摸起來跟平常大腸癌摸的感覺不太相同,因為大腸癌大概都是從黏膜層長出來的癌症,它會往管徑裡面長進去,摸起來除了硬之外,還會有不規則形的感覺,但婦人摸起來黏膜層是平滑的。蕭慕琦第一時間覺得,會不會是外面長的腫瘤壓進腸壁內,沒想到再伸進去一點,發現怎麼還有第2顆、第3顆,讓她有些一頭霧水。蕭慕琦向婦人說明,「確實有摸到妳說像腫瘤的東西,但不太像是大腸癌這部分,像是3顆球,蠻硬的。」婦人聽完後突尷尬大叫,「啊,我前幾天放了陰道球進去,忘了拿出來。」蕭慕琦表示,言歸正傳,肉鬆到底會不會引起大腸癌,其實衛福部有發出公告,任何一個癌症都不是單一個原因造成的。
女拉屎「3小肉球」滑出肛門!塞不進去晾在外面甩 大感染超慘
肛門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容易感染細菌的部位,尤其是女性的尿道、陰道皆與肛門相鄰,因此受感染的機會也會高出男性許多。一名女子因為罹患痔瘡,每次上完廁所都會從肛門掉出3顆小肉球,而她隨後也是洗一洗就將球球塞回肛門。不過,有一天她發現小球球塞不回去了,因此將它們晾在外面,加上沒有好好清理,結果就感染了。大腸直腸科醫師蕭慕琦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案例,曾經遇過一位女病患其實已經第四度罹患痔瘡,而且一次有3顆,每次上完廁所後,那3顆球都會掉出來,而她也得將球球洗一洗再塞回去肛門內,避免感染。蕭慕琦指出,痔瘡的表面是黏膜層,黏膜層上面會分泌黏液,因此上頭會沾滿各種細菌。該名病患某天痔瘡又發作了,但這次她卻沒辦法將球球塞回去,於是就晾在外面,結果好死不死,她的下體就這樣遭細菌感染了,還因此染上陰道炎,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醫好。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蕭慕琦指出,一般痔瘡的嚴重程度可由「痔核」情況區分1到4度;每天都在排便,多多少少會產生摩擦,因此有第1度是正常的、若是第2度,痔核會跟糞便摩擦而往外推,直到排便結束再縮回、到了第3度,病患發作時就必須用手將其推回原本位置。如果是到了第4度,蕭慕琦強調,那是最嚴重的狀況,肛門內的肌肉纖維、結締組織斷裂時,痔核就會落在肛門外,因此病患如廁後,才會出現「整坨掉在外面」的情況。因此,蕭慕琦建議,若患上第3及第4度痔瘡都可以考慮手術,但仍要視症狀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