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
」 大腸癌 癌症 醫師 黃軒 接觸饗饗爆食物中毒元兇疑生海鮮 醫:肝硬化、慢性肝炎、糖尿病、酗酒等族群不要碰
有民眾前往饗賓集團旗下知名自助餐餐廳「INPARADISE 饗饗」用餐,陸續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狀,部分出現不適的用餐民眾透露,都有吃過生蠔、生魚片等生食,對此,醫師表示,未煮熟的海鮮可能帶有腸炎弧菌等病菌,另外,肝硬化、慢性肝炎、糖尿病、酗酒和長期使用類固醇及癌症患者,由於免疫力較差,建議不要碰。根據《中時新聞網》引述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王文倫說法,一般食用海鮮出現食物中毒者,多以食用生蠔為主,由於生蠔是在海水裡養殖,可能帶有海洋弧菌、腸炎弧菌或是諾羅病毒,吃這些遭汙染的貝類,恐出現噁心、嘔吐、肚子痛和拉肚子等症狀。王文倫指出,若是感染海洋弧菌,這是一種很猛爆的細菌感染,除了經由皮膚傷口感染,感染處會出現水泡或皮膚紅腫、潰爛外,若是腸胃系統感染者,可能在幾小時或短短幾天內有噁心、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嚴重會造成多重器官衰竭引發死亡。另外,王文倫也提到吃生魚片食物中毒者,最常見是寄生蟲感染,像常吃鮭魚生魚片的人,可能一併吃到海獸胃線蟲,並寄生在食用者胃裡,吸附胃表皮黏膜與血液,讓患者一、二天即有胃痛、噁心等不適,做胃鏡檢查時,可看到這些蟲像斷掉的米粉存在於胃內。王文倫建議,要避免這類食物中毒的情況,最好是少吃生的或選無汙染水域與信譽良好店家所販售的食物,包括肝硬化、慢性肝炎、糖尿病、酗酒或是長期使用類固醇及癌症病友,由於本身免疫力差,建議不要吃生的海鮮。除此之外,坊間相傳沾芥末、山葵、蘿蔔泥或是蒜泥可以殺菌,王文倫則表示,這些都是缺乏科學實證的說法,頂多增加口感罷了。CTWANT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疫情明顯升溫!迄今累計33病例 疾管署推麻疹QA快速了解
疾管署統計,我國去(2024)年迄今累計33例麻疹病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其中21例為國內感染病例(含4起群聚),另12例為境外移入病例。也因為麻疹傳染力強,甚至可做到「可1傳20人」的恐怖傳染力,疾管署也因此推出QA網站,方便民眾快速了解麻疹。根據疾管署「麻疹QA」網站資訊指出,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力極強,主要透過空氣、飛沫或接觸病人鼻咽分泌物而傳播。感染後的潛伏期約為7至18天,平均約14天。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包括發燒、鼻炎、結膜炎(畏光、流淚、眼睛發紅)和咳嗽,隨後3至4天內出現紅疹。病人在出疹前後各4天內具有傳染力,若未出疹,則從發燒前1天至退燒後3天間具傳染性。由於病毒可在空氣中存活約2小時,即使未直接接觸病人,也可能因進入病人曾停留的空間而被感染。因此,與確診患者接觸後,應進行為期18天的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並佩戴口罩。若出現疑似症狀,應自我隔離並聯繫衛生單位安排就醫,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MMR疫苗(預防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的混合疫苗)。政府提供公費疫苗,建議家長按時帶幼兒在滿12個月及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1981年以後出生的成人,因幼時接種的疫苗抗體可能隨時間衰退,若計劃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建議諮詢醫師並自費接種一劑MMR疫苗。需要注意的是,孕婦、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者,以及患有嚴重免疫缺失者(如接受化療、免疫抑制藥物治療者)不適合接種MMR疫苗。哺乳期間則可接種。此外,女性在接種MMR疫苗後的4週內應避免懷孕。為降低感染風險,應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疫苗的嬰幼兒前往流行地區。如需前往,建議在出發前2週為6個月以上的嬰兒自費接種一劑疫苗。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場所,勤洗手,避免以手觸碰口鼻等黏膜部位。
10歲女童全身莫名起疹竟是「腸病毒」 專業醫提醒:非典型手足口病誤診率較高
先前一名10歲的女孩因發燒和全身皮疹被母親帶到兒科急診就診。據女童母親描述,孩子從3天前開始出現間歇性發燒,伴隨喉嚨痛和食慾不佳。而送醫前一日,女童身上的皮疹從手部、足部及頸部開始蔓延,進一步影響到背部和腿部。而女童的姐姐也有類似症狀。而因為診所醫師根據女童口腔內發現的潰瘍,初步診斷為腸病毒感染,但由於疹子過多,母親選擇轉至急診。兒科醫師吳昌騰在FB粉絲專頁分享這起特殊的病例,吳昌騰醫師提到,經過詳細檢查後,確認女童感染的是克沙奇病毒A6型的腸病毒,這是一種非典型手足口病的病原體,症狀相較於典型手足口病更為複雜。吳昌騰醫師解釋,典型手足口病的皮疹多集中於手掌、腳掌和口腔黏膜,而非典型手足口病的皮疹則可能出現在四肢、臉部及軀幹,表現為多型性皮疹,包括濕疹樣、水疱性或瘀點紫斑樣皮疹。吳昌騰醫師也提到,這類非典型手足口病誤診率較高。吳昌騰醫師也說明,克沙奇病毒A6型自2008年起,已逐漸成為全球手足口病暴發的主要病毒株。與典型的A16型和腸病毒A71型相比,A6型病毒因基因重組和演化,導致更廣泛的人群受影響,症狀也更為嚴重。其引起的非典型手足口病,病程平均持續約10天,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Gianotti-Crosti類似皮疹:丘疹對稱分佈於面部、手臂和腿部。濕疹樣皮疹:如患兒的情況,疹子集中於手臂和腿部的皺褶處,皮疹容易繼發細菌感染。瘀點或紫斑樣皮疹。大疱性皮疹。此外,這種感染常伴隨指甲異常,如指甲剝落症(onychomadesis)及博氏線(Beau's lines)。而治療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絕大多數病患在7至14天內可自癒。由於非典型手足口病的誤診率高,臨床醫師需對其多樣化的症狀保持高度警覺,結合實驗室檢查進行鑑別診斷,確保患者能及時獲得正確診治。吳昌騰醫師也提醒,克沙奇病毒A6型手足口病的症狀可能超出傳統範疇,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的皮膚及整體健康狀況,必要時及早就醫,避免病情延誤。
46歲男拚酒猝死!醫師點尾牙5大禁忌行為 切勿「飯後抽菸」
年末至年初是各大公司尾牙旺季,苗栗一間外商公司上月底舉辦尾牙,一名46歲吳姓男員工參賽拚酒,隔天被發現陳屍溪頭某飯店廁所,死因為「心因性休克」猝死。除了拚酒行為涉及人身安全之外,重症醫學醫師黃軒點出尾牙5大禁忌行為,切勿空腹飲酒、也不要飯後抽菸,會加重心血管負擔。禁止空腹飲酒黃軒指出,酒精吸收速度更快,空腹時,酒精會直接進入小腸並迅速被吸收,導致血液酒精濃度快速上升,更容易喝醉,還會刺激胃黏膜,可能引發胃痛、胃炎,甚至胃潰瘍。且空腹飲酒會讓酒精代謝更困難,導致隔天宿醉症狀更嚴重。酒精會干擾肝臟釋放葡萄糖的能力,可能導致血糖過低,出現頭暈、乏力甚至昏厥。禁止飯後抽煙取暖抽煙會導致血管收縮,降低血液循環,反而使身體保暖能力下降。寒冷環境中抽煙會加重心血管負擔,可能引發高血壓、中風或心肌梗塞等急性疾病。加上冬季室內外溫差大,頻繁進出可能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壓力,增加猝死或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禁止自己開車前往避免酒駕風險,即使少量飲酒也可能影響駕駛判斷力和反應速度,增加交通事故的風險,還有可能面臨高額罰款、吊銷駕照等處分。禁止過度飲酒或強迫他人喝酒過量飲酒可能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對肝臟、心血管系統和腦部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危及生命。還有可能導致情緒失控、行為不當,破壞聚會氣氛,甚至引發爭執或暴力。禁止再續攤黃軒解釋,續攤通常伴隨更多飲酒,可能導致急性酒精中毒、宿醉,尤其參與者可能低估自己的酒精濃度,引發健康問題,續攤後的深夜返家也增加酒駕風險。根據現行法規,酒測值標準為,酒精濃度每公升0以上未滿0.15毫克(不罰)、每公升0.15毫克以上未滿0.25毫克(僅行政罰)、每公升0.25毫克以上(行政罰+刑罰)。雷皓明律師提醒,一般市售的罐裝啤酒,容量大約在330c.c左右,假設體重若是70公斤,大約只要喝3.3罐啤酒,就無法通過酒測。
服藥2壞習慣「超傷食道」 30歲女做胃鏡驚見大範圍潰瘍
服藥時記得搭配足夠的水,且保持身體直立一段時間。醫師近日分享,有1名30歲女子因為吞嚥困難就醫,事後做胃鏡檢查才發現,她的食道有大範圍的潰瘍,研判是典型的「藥物性食道炎」,醫師也提醒,民眾服藥時要搭配200至250c.c.的水,服藥後也要保持身體直立至少30分鐘。胃腸肝膽科醫師張靖近日在臉書粉專《張靖醫師 胃腸肝膽。靖心靖力 守護健康》發文分享,上述女子因吞嚥困難到診所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先安排喉鏡檢查,但沒有發現異樣,又再仔細詢問病史後發現,病人因皮膚問題,最近有在服用抗生素doxycycline,醫師也相當有警覺的高度懷疑是藥物導致的食道灼傷,隨即聯絡張靖醫師,幫這位病人安排胃鏡。果不其然胃鏡在中下段的食道就發現了大範圍的食道潰瘍。張靖續稱,這就是典型的「藥物性食道炎」,「在胃鏡結束後我立刻開立藥物幫助這位病人,同時衛教她最近飲食上需要注意的部分,以減少對食道潰瘍的二度傷害。」張靖補充,藥物性食道炎是因為藥物黏在食道黏膜上造成食道發炎,甚至產生食道潰瘍,常建原因是吃藥時水喝不夠多,或者吃完藥後沒保持身體直立而馬上平躺,而常見造成藥物性食道炎的藥物,有像是抗生素doxycycline、消炎止痛藥NSAIDs等,「通常在停止使用這些藥物,加上制酸劑和胃乳的幫助後,在幾天內就會逐漸緩解。」張靖也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服用到藥物,但好好把握一些關鍵原則,其實可以有效預防藥物性食道炎的產生,例如服藥時搭配200至250c.c.的水,服藥後也要保持身體直立至少30分鐘,「希望大家在服用藥物時可多加留意喔。」
總是覺得累?醫示警12項身體訊號「恐是免疫衰老」
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ce)是隨著年齡增長,免疫系統功能逐漸下降的自然過程。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也解釋,這種現象不僅影響我們對感染的抵抗力,還可能導致慢性發炎,進一步加速與年齡相關的健康問題。他也列出免疫衰老可能表現出的12個身體信號,其中像是持續疲勞感、常有腸胃問題、頻繁感冒、常發生口腔潰瘍等,可能就是免疫衰老的警示。黃軒醫師今(31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免疫衰老是指免疫系統的功能性改變,包括先天免疫(如巨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的反應減弱,導致抗原呈遞和初始免疫反應的效率下降,或是適應性免疫(如T細胞和B細胞)的功能退化,以及低度慢性發炎:體內發炎因子(如IL-6、TNF-α)升高,從而抑制免疫反應,並加速老化相關疾病發展。黃軒指出,這種現象不僅影響人體對感染的抵抗力,還可能導致慢性發炎,進一步加速與年齡相關的健康問題發生。至於如何辨識免疫衰老,他也列出以下12個身體信號:一直持續疲勞感:即使有充足睡眠,仍感到疲憊不堪,日常活動變得吃力。出自於免疫系統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消耗大量能量。常有腸胃問題:經常腹瀉、便秘、脹氣或消化不良。原因是腸道中約70%的免疫細胞受損,導致腸道菌群失衡。頻繁感冒:經常感冒或感染,且恢復緩慢。因免疫系統對病原體的防禦能力下降。傷口癒合緩慢:小傷口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癒合,甚至容易感染。主要是免疫細胞修復組織的能力減弱。皮膚常出現問題:頻繁出現濕疹、皮疹或口角炎。因皮膚屏障功能下降,病菌更易入侵。一直頭痛與肩頸僵硬:因免疫力下降可能影響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經常情緒波動很大:容易感到焦慮、緊張或情緒低落。因免疫系統與神經系統的交互作用受損。過敏症狀加劇:忽然對食物過敏或環境過敏的反應變得更嚴重。當免疫系統失衡,可能會對無害物質產生過度反應。莫名體重變化:體重突增加或減少,無法用飲食或運動解釋。因免疫系統異常影響新陳代謝所致。口腔健康出問題:口腔黏膜的防禦能力下降,導致經常出現口腔潰瘍或牙齦發炎。一直有肌肉或關節疼痛: 無明顯運動或外傷的情況下,經常感到酸痛或僵硬。主要在於慢性發炎導致組織損傷。頻繁低燒:慢性發炎狀態導致體溫略微升高,使人經常感到發熱,但未達到明顯發燒標準。至於如何延緩免疫衰老?黃軒提醒,免疫衰老是自然的生命過程,但透過早期識別徵兆並採取適當的生活方式調整,能夠顯著延緩免疫系統的退化速度,尤其可以針對以下4點進行改善:改善生活習慣:保持規律作息,確保充足睡眠,每週進行適度運動(如快走、瑜伽)。均衡飲食與營養補充:增加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蔬果、堅果)。補充維生素C、D、鋅和益生菌,有助於增強免疫功能。管理壓力:採用冥想、深呼吸或其他放鬆技巧減輕心理壓力。定期健康檢查:若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專業檢查和治療。接種疫苗:接種針對老年人設計的疫苗(如高劑量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2025年1月星座運勢解析:各星座迎來感情、事業與財富上的重要突破!
2025年明天報到!新的一年即將展開,趕緊搶先報給你1月運勢!2025年1月是一個充滿希望與新機遇的月份,星體運行帶來穩定與變革並存的能量。這個月適合調整心態、規劃未來,同時也可能會迎來感情、事業與財富上的重要突破。牡羊座• 愛情:感情上可能出現小波折,尤其是對已有伴侶的牡羊座,可能因平淡的日常而動搖,但最終會發現內心的真實渴望。單身的牡羊座則有機會在運動或社交場合中遇到令人心動的對象。• 事業與健康:職場上充滿活力,然而多項任務可能會讓你倍感壓力,記得適當調整節奏,確保健康不受影響。幸運小物:PAUL & JOE巴黎時尚水光嫩唇露請隨時準備好你的妝容,隨身攜帶PAUL & JOE巴黎時尚水光嫩唇露,今年2025大勢唇妝就要是這種「水感黏膜色」,讓唇變身自然紅潤超JUICY的模樣!它是豐厚質地的水光唇彩 一抹雙唇澎潤且隱形唇紋,讓你感受嘟唇的性感氣息,有如張員瑛歐膩的唇妝氣質!刮刀形棉棒刷頭設計柔軟好上手,可輕易沾取適當用量,完美貼合唇形將唇露均勻塗抹於雙唇,6款黏膜色選顯白不挑膚色,各種場合或穿搭都有適合的色選,打造最Juicy的蜜糖嘟嘟唇。PAUL & JOE巴黎時尚水光嫩唇露10g 6色/920元。(圖/品牌提供)金牛座• 財運:這是財務運勢大放異彩的一個月。合夥事業或投資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理智的金牛座應該把握機會,同時謹慎規劃長期財務目標。• 愛情與人際:與家人和朋友的互動更加和諧,感情生活則充滿浪漫氛圍,特別適合計劃一場溫馨的小旅行。幸運小物:紅色上衣建議你可以穿上衣些紅色的氣質外套,象是alice + olivia針對農曆新年推出的 2025 農曆新年系列,讓蛇年紅韻優雅來運,打造人群中最閃耀的存在!alice + olivia CLAIRA 針織外套/16,900元;ZOLA STACEFACE針織外套/22,900元(圖/品牌提供)雙子座• 工作:新項目紛至沓來,創意不斷,但複雜的人際關係可能成為挑戰。建議專注在真正值得投入的事情上,避免分心。• 健康:留意身體對飲食和環境的敏感反應,小問題不要忽視,及時處理有助於保持最佳狀態。幸運小物:透明蜜粉增添氣色小編建議你把氣色弄好,就能避免很多狀況,LAURA MERCER推出2025農曆年限量版煥顏透明蜜粉禮盒,極細的粉末蘊含維他命C成分,除了均勻膚色同時保養肌膚,讓妝效持久且隱形毛孔一整天! LAURA MERCER2025農曆年限量版煥顏透明蜜粉禮盒,29g/1,780元(圖/品牌提供)巨蟹座• 愛情:火星逆行帶來情感上的波動,對伴侶的需求增加,容易因情緒化溝通而發生誤解。單身者需保持耐心,愛情可能在不經意間到來。• 事業與家庭:工作上需要多一點耐心,家庭關係則成為你力量的來源。適合規劃長遠目標,穩步推進。獅子座• 愛情:需提防感情中的模糊地帶,避免捲入複雜的三角關係。與其急於尋找新的刺激,不如冷靜反思,珍惜現有的幸福。• 事業:職場中可能遇到貴人,但也伴隨競爭壓力,勇於接受挑戰將讓你更具成長空間。幸運小物:來場頂級SPA!讓自己身心靈放鬆,來場肌膚的頂級SPA作整修!LA MER推出邀約制極奢金宮 冬日限定的尊榮體驗!2025年剛好是頂級「創世級原晶系列十週年」,特別臻選全台特色精品飯店打造「創世紀原晶冬日金宮」,將珍稀原晶結合24K純金,為尊榮貴賓獻上量身訂製護膚體驗,運用深海的珍稀逆齡能量為VIP護膚。此高規格限量原晶護膚療程無對外販售,唯有海洋拉娜最頂尖的VVIP能受邀體驗,專業按摩手法,讓你一次感受頂級感!於全台酒店巡迴:2025年1月3日至1月9日,台中林酒店 ;2025年1月11日至1月14日,新竹國賓大飯店;2025年1月16日至1月22日,台北慕軒飯店;2025年2月5日至2月16日,台北慕軒飯店;2025年2月20日至2月23日,台南晶英酒店;2025年2月26日至3月2日,高雄洲際酒店。(圖/品牌提供)處女座• 財運:財運旺盛的一個月,貴人運佳,可能在社交場合中遇到提升財務運勢的重要機會。• 愛情:與伴侶的溝通愈加深入,感情基礎更加穩固;單身者則有機會遇見讓人耳目一新的人。幸運小物:DG超持色眼頰兩用彩盤(修容色)透過豐富而溫暖的棕色調,營造低調優雅。在眼影與頰彩部分,可以用DOLCE&GABBANA超持色眼頰兩用彩盤(修容色)達成,設計靈感源自摩洛哥皮革布料,展現精緻高級的裸棕古銅色調,打造被陽光親吻過的自然色澤。總共有5種時尚色選,絲滑、輕盈,可輕鬆暈染疊加。 DOLCE&GABBANA超持色眼頰兩用彩盤(修容色)(圖/品牌提供)摩羯座• 事業:工作進程可能遭遇小阻滯,但這是檢視細節、打好基礎的好時機,放慢腳步反而有助於長遠發展。• 健康:注意休息與情緒管理,避免因壓力過大而影響身心健康。一月運勢總結2025年的第一個月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期,但也伴隨著挑戰與需要解決的問題。無論是哪個星座,只要穩中求進、順勢而為,都能夠在這個月開創嶄新的局面!
感冒咳嗽吃橘子恐惡化症狀? 專業醫釋疑:因人而異
民間一直有傳聞,如果感冒咳嗽時吃橘子的話,恐會加劇咳嗽的程度,進而演變成「感冒時不能吃橘子」的觀念。但兒科醫師 傑登表示,這其實是「因人而異」,西醫的觀點中,沒有任何水果是感冒期間絕對不能吃的,但某些酸性水果可能因酸度刺激喉嚨或引發胃酸逆流,讓咳嗽症狀加重。而如果民眾對酸味不敏感的話,則可安心適量食用。傑登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橘子之所以能影響咳嗽,主要是因為「酸味刺激」。感冒時喉嚨發炎或敏感,加之胃酸逆流等問題,酸性水果可能成為潛在的觸發因素。像是喉嚨發炎時,酸味會加重喉嚨敏感,引發更多不適感。而胃酸逆流的話,酸性水果更會加劇胃酸逆流,進而刺激咳嗽。但傑登醫師也強調,這但這並非絕對,如果民眾所食用水果酸度不高,或是個人體質對酸味比較不敏感的話,影響則可能甚微。傑登醫師也列舉了一些常被民間認為「增加咳嗽」的水果,其中包含柑橘類、鳳梨、草莓等水果,傑登醫師也針對這些水果給出食用建議:柑橘類(如橘子、檸檬、葡萄柚):因酸度高,直接刺激喉嚨或引發胃酸逆流。特別是葡萄柚,可能干擾藥物代謝。鳳梨:高酸且含有刺激喉嚨黏膜的蛋白酶,可能造成不適。奇異果:含天然過敏原,對過敏者易引發喉嚨癢或咳嗽。草莓:與奇異果類似,酸性和過敏原雙重作用。西瓜:多數冰涼食用,感冒時或加重氣管刺激。至於在感冒期間的飲食方針,傑登醫師的建議如下:1.避開高酸性水果:咳嗽期間可暫時避免橘子、檸檬、鳳梨等酸性食物。2.選擇溫和水果:如蘋果、香蕉、芭樂,酸度低,不刺激喉嚨。3.補充水分:多喝水能稀釋痰液,減輕喉嚨刺激。4.避免刺激性食物:如油炸、辛辣、濃茶、咖啡及冷飲。傑登醫師最後還是強調,橘子富含維生素C與其他營養,對健康有益,但其酸味可能成為敏感人群的咳嗽誘因。如果當前橘子味甜且酸味不明顯,或食用者對酸味不敏感,適量食用是完全可以的。
陸百萬網紅患大腸癌得年29歲 醫:出現「5狀況」必就醫檢查
29歲大陸繪畫網紅「咖啡」擁有200萬人追蹤,豈料她於今年5月自爆,確診「大腸直腸癌」中晚期,得知罹癌後她積極接受治療,但病情仍不見好轉,絕望的她在12月初選擇放棄治療,「我決定放棄化療了,放棄化療的原因,是因為已經經過9次化療了,但是複查結果是一點用都沒有。」26日傳出她不敵直腸癌病逝,得年29歲,消息一出令粉絲悲痛不已。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提醒,若出現以下5種狀況,且「5中1」都應趕緊就醫做大腸鏡檢查。鍾雲霓在臉書發文指,大腸癌的檢查時間若年屆45至50歲,請考慮做人生第一次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不是年年要做,大腸黏膜長個息肉需要6至8年,息肉變壞需要2至3年,所以如果做過第一次是正常的,3至5年檢查一次,甚至正常了一陣子之後再拉長年限至5至8年一次,都能早期去除大腸癌的疑慮和風險,所以不要問「大便出血是鮮血吧醫生」、不要猜「這個顏色一定是不是癌」。而若出現以下5種狀況,且「5中1」都應趕緊就醫做大腸鏡檢查:排便出血雖然我們都難免想以「我是鮮血沒關係吧」、「暗血才擔心吧」,來埋著頭哄騙自己,但「出血+不會痛」,的確是令人亮黃紅燈的大腸問題指標。體重異常減輕若在沒有什麼特別在減重的狀態之下,半年內體重掉了五公斤到八公斤左右,可能代表你腸道裡面有一個腫瘤在醞釀。排便習慣改變本來是一個比較順暢排便的人,怎麼覺得莫名其妙開始腹瀉,這個腹瀉還帶著血水;一般來講,有可能會大腸裡有息肉或者是腫瘤刺激腸道。平常容易腹瀉的,突然變得便祕嚴重,也代表有可能會有一個腫瘤悄悄地長大了以後,把腸道塞住之後讓人便祕。 裡急後重感有些病人會提到,有的時候會有裡急後重、想上廁所卻上不出來的感覺,可能腸道裡有腫瘤大到把腸道堵塞住了、同時造成刺激,讓人排便上不太出來。大便變細如果排便的粗細,從某一個時間點開始變得越來越細,要懷疑腸道裡面有什麼東西堵住了,讓它製造出來的糞便只能夠有一半的通道。
藥物過敏不只會冒小疹子! 專家曝「6大徵兆」應速就醫
如果你認為藥品過敏只會打個噴嚏、起個小疹,那可能得多加留意了。藥品過敏反應,可能是輕微的皮疹或是危及生命的過敏。任何人都可能發生藥品過敏,且症狀可能在服藥幾天內發生,有時則在二至三個月才出現。藥品過敏有6前兆 務必立刻就醫食藥署指出,藥品過敏的六大前兆為:皮膚出現紅「疹」、口腔出現潰「破」、喉嚨感到疼「痛」、眼睛變「紅」腫、嘴唇「腫」脹、身體出現發「燒」。提醒民眾,如果在用藥後發現這些症狀,尤其是口腔、喉嚨、眼睛等黏膜部位出現異常,這些可能是過敏反應的前兆。除皮膚的反應外,如果出現心悸、呼吸困難、不明原因的明顯疲倦、噁心、黃疸、或茶色尿也可能是藥品過敏症狀,都是需要立刻就醫的訊號。藥害救濟給付案例 常見這些藥品類別食藥署統計1999年至2024年11月的藥害救濟給付案例,常見可疑藥品類別包括抗癲癇藥(Carbamazepine、Phenytoin、Lamotrigine)、抗痛風藥(Allopurinol)、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Diclofenac、Ibuprofen、Mefenamic acid)及抗生素(Rifampin/Isoniazid/Pyrazinamide、Co-trimoxazole及Sulfasalazine)。目前國內針對Carbamazepine及Allopurinol的病人,健保分別有給付終身一次HLA-B*1502及HLA-B*5801基因篩檢,民眾可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基因檢測,以降低藥品過敏發生風險。回診告知用藥史 幫助避免嚴重不良反應食藥署提醒,民眾用藥期間可以保留處方紀錄,如果出現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提供處方紀錄等資訊給醫療人員參考;如果曾有藥品過敏史,可請醫療人員協助將其記錄在過敏紀錄卡,就醫時主動出示,避免重複使用到過敏藥品。
路過也會中標!診所示警「病毒界葉問」:恐1傳10人
疾病管制署18日公布新增4名麻疹確定病例,包括3例國內感染及1例境外移入,初步研判為同起群聚事件,而且皆是日前越南境外移入個案40多歲男性,就醫時陪病的家屬、急診就醫接觸之護理人員及環境清潔人員,以及同班機的另一名40多歲男性。對此,有診所也發文示警,麻疹走過路過就可能被傳染,甚至1人傳染10人!根本是「病毒界的葉問」。疾管署18日公布新增4名麻疹確定病例,包括3例國內感染及1例境外移入,國內感染者為30多歲男性(案1)、30多歲女性(案2)及30多歲女性(案3),分別為12月10日公布之越南境外移入個案(中部40多歲男性)就醫接觸者之陪病家屬、急診就醫接觸之護理人員及環境清潔人員;境外移入之40多歲男性(案4),為指標個案同班機旅客,先前已由衛生單位匡列為接觸者進行衛教及追蹤,並於出現疑似症狀後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研判係因搭機過程接觸該名確診個案感染。對此,「新莊波力親子診所」昨(23日)晚間也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經由空氣、飛沫、鼻咽分泌物傳染,麻疹病毒能在空氣中維持2小時的感染力,且傳染力強大,走過路過就可能被傳染,甚至1人傳染10人!根本是病毒界的葉問。至於麻疹症狀有哪些?診所說明,麻疹感染初期症狀如同感冒,會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等症狀;發燒3至4天後,口腔黏膜上會出現柯氏斑點;感染7至18天後,從耳朵開始發疹,並擴散至臉和全身,持續4至7天,而且「嬰幼兒罹患麻疹可能併發耳炎、肺炎與腦炎,致死率高達5%至10%!」診所續稱,麻疹患者應 隔離,避免傳染給家人。除了按時服用抗病毒藥物,也可以多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B,增強抵抗力。雖然得過麻疹的人具有終身免疫力,「但接種MMR疫苗是最好的預防!」疾管署也提醒,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民眾非必要應減少前往醫療院所等容易傳播場所,病患及病患家屬進出醫院或人潮密集的公共場所等,應做好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並請醫師提高警覺,於病人就醫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民眾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及暴露史。疾管署再次呼籲,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攜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並避免帶未滿1歲或未接種MMR的幼兒至流行地區,並建議1981年(含)以後出生者,如獲悉前往東南亞國家等流行地區,可經醫師評估接種疫苗後再出國,以降低感染風險。出國時應留意手部衛生,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的地方建議佩戴口罩,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及暴露史。
陸「1病毒」大流行!兒童感染人數激增 專家示警:死亡率恐達43%
大陸最近出現「人類偏肺病毒」(HMPV)(台灣稱「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兒童感染人數激增。毒物專家、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透露,據說某一特定人群在感染之後,HMPV的死亡率高達43%,另根據《柳葉刀全球健康》2020年發布的一項研究估計,2018年5歲以下兒童有1400多萬人感染HMPV病毒,其中60多萬人住院,超過1.6萬人死亡,死亡率大約千分之一。招名威日前在臉書粉專「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說明,人類偏肺病毒是一種會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目前尚無疫苗和特效藥,加上可能與其它病毒交替傳播,導致對岸各地醫院大爆滿,尤其兒童門診更是一號難求,又因醫療品質不佳,患者罹病後無法即時獲得有效的治療,死亡率確實可能大幅增加。大陸疾控中心通報稱,入冬後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呈現持續上升趨勢,人偏肺病毒感染在逐漸增多,其中14歲及以下病例中,HMPV陽性率呈波動上升趨勢,北方省份上升趨勢更明顯。西安兒科醫院醫生證實,「我們今年發現偏肺病毒感染特別的多,那麼今年的偏肺病毒所引起重症肺炎發生率,我們覺得比較高,很多孩子表現的是高熱不退。」招名威指出,人類偏肺病毒通過與污染的分泌物直接或密切接觸而傳播,最常見的傳播途徑為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如接觸了患者咳嗽和打噴嚏排出的分泌物,或者與患肢肢體接觸,比如握手等,以及觸碰帶有病毒的物體或表面後,再接觸黏膜,如眼、鼻等,確診機率都是很高的。招名威提醒,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切斷這種傳播途徑,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未洗手就觸摸眼、鼻等,同時增加自身免疫力,少去人多的場合,「這段時間最好沒事就是別去疫區,以免自己被感染了,還帶著病毒回來毒害台灣人!」
老翁大腸充滿「鮮血、黑便」解大量鮮血險休克 竟是魚湯惹的禍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分享,日前他遇到1位80多歲的阿公前往就診,做檢查時竟發現其整個大腸裡同時充滿黑便和鮮血,就在快放棄時,他把異物附近的血塊沖開,竟在腸子內發現帶刺的魚骨頭,原來是阿公沒有牙齒,喝土魠魚湯的時候連骨頭一起吞下去沒感覺,結果沿路造成腸胃道出血不止,險些休克,所幸手術成功撿回一命。錢政弘日前在臉書粉專「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發文分享,排出黑色的大便代表有食道、胃或十二指腸出血,而鮮紅色的血便代表可能是大腸或肛門在出血,例如痔瘡、大腸癌、缺血性腸炎,「總之消化道出血的位置不是上段就是下段,其結果要麼是排出黑便,要麼是排出血便。」然而17日1位80多歲的阿公在家裡解大量鮮血被家人送急診,抽血顯示血色素掉到9.6,推測大約有1000毫升以上的出血量,做檢查時,發現整個大腸裡同時充滿黑便和鮮血,他心想「有這麼倒楣嗎?同時上下消化道都出血?」錢政弘回想,當時急診科醫師立即安排乙狀結腸鏡檢查找出血點,「我們胃腸科醫師在血泊中找出血點是家常便飯,只是阿公高齡又大失血,可經不起我慢慢檢查。」就在快要絕望放棄時,「咦?這是什麼東西?」、「在哪裡?」、「就這個尖尖的啊!」、「不會吧!這看起來像一個魚刺!」錢政弘把異物附近的血塊沖開,竟是個帶刺的魚骨頭,他心想「這麼尖,拿出來要很小心啊!」他在花了一番工夫後把魚刺拿出來,再給其老婆看,並告訴她很可能是魚刺造成胃、小腸、大腸黏膜多處出血,阿婆聽了馬上想起「這應該是土魠魚,我有煮土魠魚湯,阿公有吃完,他沒有牙齒,可能吃魚的時候連骨頭一起吞下去」。錢政弘在病患腸子內發現帶刺的魚骨頭。(圖/臉書 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通常誤吃到魚刺會卡在喉嚨或食道,病患會立即感到吞咽困難,疼痛難耐,這起病例的土魠魚骨頭較小,阿公吃下去的時候沒感覺,結果沿路造成腸胃道出血不止,險些休克,提醒大家吃魚要小心。
突罹患膽結石…他疑「深夜看吃播」害的 醫生揭真相:恐有2隱憂
很多人習慣看「吃播」影片,看著美直播主們在鏡頭前大快朵頤,感覺既解饞又解壓。不過,最近有大陸網友分享了自己罹患膽結石的經歷,他嚴重懷疑病因就是經常晚上看「吃播」的緣故。醫生表示,深夜看吃播影片不會直接誘發膽結石,然而過度沉迷可能對人體產生一些間接影響,從而增加患膽結石的風險。《九派新聞》報導,最近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罹患膽結石的經歷,他嚴重懷疑病因就是經常晚上看「吃播」的緣故。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醫師朱嶺表示,深夜空腹觀看「吃播」影片並不會直接誘發膽結石的形成。然而,過度沉迷「吃播」可能對人體產生一些間接影響,從而增加患膽結石的風險。朱嶺說明,過度沉迷於這種虛擬的食慾滿足中,可能刺激生理上的食慾大增,加劇人體對食物的渴望,從而促使人們做出非理性的飲食選擇,比如過量進食或選擇不健康的食物。醫生進一步解釋,除了心理風險外,深夜看吃播影片對腸胃健康也是大挑戰,因為當眼睛和大腦接收到進食信號時,也可促使胃酸分泌。在沒有任何食物攝入的情況下,過多的胃酸會損傷胃黏膜,長期如此會使消化功能陷入紊亂,增加急性腸胃炎的風險。
日1歲男童誤食一口大小起司球噎住窒息 搶救12天身亡
今年8月日本有名1歲男童誤食1塊一口大小的圓形奶酪後被噎住,雖然被送往醫院急救,12天後仍不治身亡。對此,日本國家消費者事務中心呼籲家長謹慎行事,尤其是對於嬰幼兒,應將食物切成小塊後再給他們吃,並留意他們直到吞下食物。據日本放送協會報導,日本消費者事務中心稱,今年8月有名1歲男童誤食1塊用薄膜包裹、呈圓形、直徑約2公分的奶酪,被噎住後隨即被送往醫院,12天後仍不治身亡。然而,這種意外似乎層出不窮,今年3月有名1歲10個月的女童在吃1塊圓形奶酪時也被噎住,當下臉色蒼白,父母隨即用手指將其刮了出來,撿回一命,此外在2017年有名1歲男童也因類似意外窒息,並出現發紺症狀,皮膚和黏膜呈現紫色。對此,日本國家消費者事務中心建議家長謹慎行事,尤其是對於嬰幼兒,例如應將食物切成小塊後再給他們吃,並留意他們直到吞下食物。日本國家消費者中心產品檢驗部企劃管理部經理表示「像吃起司這樣圓形、光滑的食物有窒息的風險,所以請確保在給予他們吃之前可以毫無困難的吞嚥。 」
進食不順「喉嚨卡卡」常見3原因 醫師示警:「1狀況」小心是癌症!
不少人都有過「喉嚨卡卡」的不適經驗。對此,耳鼻喉科醫師陳弘晉表示,其多半為慢性咽喉炎,常見原因包括鼻涕逆流、胃食道逆流,以及易緊張焦慮的心理體質。然而,若在進食時呈現明顯食物「吞不下去」的感覺,則屬於吞嚥困難,可能涉及食道、咽喉腫瘤或異物等嚴重問題,務必盡快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耳鼻喉頭頸專科醫師陳弘晉在臉書粉絲專業發文,表示近期門診接觸到數例覺得「喉嚨卡卡」的患者,也有主訴「吞嚥困難」的病人。他特別指出,這兩者之間有很大不同,臨床上「喉嚨卡卡」大部分是良性功能性疾病的「慢性咽喉炎」所引起,但是「吞嚥困難」則往往暗示食道具有可能的病變,是需要高度留意的症狀!至於這兩者該如何區分,陳弘晉煮出,喉嚨卡卡的患者在進食時多半沒有症狀,又因牽涉心理因素,症狀往往在專注檢視自身吞嚥口水時呈現強烈的異物感,像是喉嚨有一顆球存在沒辦法吞嚥乾淨,又稱「臆球症」。而吞嚥困難的患者,會在進食時明顯感覺「食物無法順利嚥下去」。此外,喉嚨卡卡的患者,其「異物感」在進食時較不明顯,不適症狀也不會因為正在進食的是固態或液態食物呈現差異。但吞嚥困難患者,則會明顯表現出吞嚥固態食物比液態更加困難的情況。陳弘晉指出,「喉嚨卡卡」狀況,往往由耳鼻喉科醫師執行「咽喉內視鏡檢查」,多半是慢性咽喉炎,具有以下三大常見原因:一、「鼻涕逆流」,患者可能會有噴嚏鼻水相關鼻過敏症況。二、「胃食道逆流」,這是現代人慢性咽喉炎大部分且非常常見的原因,內視鏡下可能伴隨食道入口咽喉黏膜水腫或是聲帶水腫。患者還可能會有容易脹氣,打嗝,或是胸口具有灼熱酸苦感。三、「易緊張焦慮的心理體質」,患者往往會在忙碌於其他事時反而減輕喉嚨卡卡症狀,卻會在不斷專注及測試吞嚥動作中感覺到強烈的異物感。而「吞嚥困難」則往往暗示著食道病變,除了耳鼻喉科的「咽喉內視鏡」檢查之外,胃腸科的「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胃鏡檢查)是非常必要的!陳弘晉提醒,以上每個病人背後原因的比重會不太相同,經由醫師評估檢查,並針對原因找出適當用藥,多數病人都會得到不錯的治療效果。
天冷別只喝薑茶、熱咖啡 醫曝「1飲品」最自然暖身良方
最近天氣冷颼颼,斷崖式下滑的冬天,喝什麼,最能禦寒?對此,重症醫師黃軒直言,天冷喝溫開水能有效保暖,穩定體溫、不過度刺激,同時促進血液循環。黃軒在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表示,主要是因為人體對於溫度的感知及內部調節機制,相比冰水,溫開水更能避免熱量的快速流失,而溫開水進入體內後,溫暖的水會刺激胃腸黏膜,進一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四肢冰冷的情況,同時溫開水也能減少刺激與能量浪費。黃軒指出,熱薑茶、熱巧克力、熱咖啡等,雖然能提升體溫,但過高的溫度可能刺激咽喉或胃壁,而溫開水的溫度適中,能舒適地溫暖內臟,避免身體耗費額外能量來冷卻過熱的飲品,再加上這些熱茶、熱咖啡、熱巧克力的成分,都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和糖份,喝多了,對身體健康更會有不良影響。他提到,天冷是可以喝熱開水的,但要注意避免水溫過高、空腹大量喝,飲用水的最佳溫度為50°C至60°C,如果超過65°C的水可能對食道、咽喉和口腔造成灼傷,也可能長期增加食道癌的風險,另外空腹時過量飲用熱開水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導致胃部不適,建議適量,並搭配一些食物。黃軒再次提醒,冬天喝開水理想溫度為50°C以下,避免飲用剛煮沸的水,其能穩定體溫、不過度刺激,同時促進血液循環,是寒冷天氣下非常溫和有效的保暖方法,且相比其他熱飲,溫開水更加健康、無負擔,堪稱最自然的「暖身良方」。
「3大工作場所」易誘發氣喘 4症狀超過2個月須留意
根據2022成人氣喘照護指引,台灣成人氣喘盛行率將近12%,兒童氣喘盛行率則為15%,換算全台約有200萬人患有氣喘,且其中約有8萬人屬於嚴重氣喘。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傅彬貴提醒,氣喘為氣管的慢性發炎,因此民眾若有「痰」、「悶」、「咳」、「喘」等四大症狀且持續超過兩個月,應盡速就醫進行過敏原、肺功能等相關檢測,進一步評估是否屬嚴重型氣喘並對症治療。常見的環境過敏原包含塵蟎、動物毛髮、花粉等,但研究顯示,環境中潛藏在高度活性化學品、工業清潔劑和金屬致敏劑中化學物質如二氧化硫、礦物粉塵、釩、鎘、二氧化矽、煤、肉毒素等,也恐是引發氣喘反應的過敏因子。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醫師提醒,部分職業長期接觸此類物質,恐在氣道累積發炎反應,增加氣喘誘發的風險。因此民眾若本身有過敏性氣喘且經常身處在以下幾種過敏原高風險環境中,建議應盡速就醫,透過免疫球蛋白E(IgE)檢測揪出過敏原,對症治療。高風險環境1:美容美髮工作場域美髮師經常接觸的染髮劑、漂白劑、護髮產品等,部分含有工業清潔劑等化學成分,長期接觸這些高活性化學品恐刺激呼吸道,增加氣管發炎反應。高風險環境2:中央廚房等油煙密閉空間廚師經常身處的高溫、油煙和煤煙環境中,恐含有二氧化硫和肉毒素等微量有害物質,長期吸入可能持續刺激呼吸道黏膜、加劇發炎及氣喘誘發的可能。此外,廚房通常為密閉空間,排煙不良更容易提高有害物質濃度。高風險環境3:水泥工地或室內裝潢等施工環境建築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接觸水泥、石灰、石膏和鋼材等建材,其釋放的二氧化矽和礦物粉塵也是常見的環境刺激因子;某些建築材料和塗料甚至含有鎘和釩等金屬顆粒,加重呼吸道發炎或過敏性氣喘反應。傅彬貴醫師說明,臨床觀察患者多僅將流鼻水與咳嗽當作過敏或感冒表現,然而醫師提醒若慢性咳痰超過兩個月,即應懷疑是氣管問題並盡快就醫檢查。若持續暴露在過敏原中拖延治療,恐加劇痰增生、進而黏著於氣管壁上阻礙氣體交換,引發氣喘急性發作。若氣喘未積極治療、使氣道長期處於發炎情況,更會導致上皮增厚、上皮纖維化、氣道變小,最終演變成嚴重氣喘,更恐連帶出現肺功能衰退、氣道重塑等不可逆的傷害。對此,鄭世隆醫師提到,若免疫球蛋白E(IgE) 濃度大於>30 IU/ml且任一個過敏原之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 數值異常,即屬過敏性氣喘。因此透過IgE檢測可找出過敏源頭、進一步對症下藥抑制過敏發炎途徑,遠離致命的急性發作威脅。目前氣喘治療方式臨床建議採以「階梯式治療原則」,目標是控制氣道慢性發炎情形,一旦病情控制穩定,即可降階減少藥物種類與藥量。醫師提醒民眾,若仍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避免症狀控制不佳演變成重度氣喘的風險。鄭世隆醫師也建議,嚴重型過敏性氣喘患者應遵循醫囑,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支氣管擴張劑控制病情。而隨著醫療進步,若經過前述治療方式仍未見症狀好轉,現今也有更積極的治療方式。包括抗IgE、抗IL-5或抗 IL-5受體以及抗IL-4α受體等生物製劑。傅彬貴醫師也分享,曾有一名約40歲的裝潢木工師傅老陳,只要在密閉的大樓施工,急性氣喘就會發作,且狀況長達半年。老陳就醫後首先使用高劑量的吸入式類固醇治療,但症狀仍會反覆發生。在經過生活狀況與工作環境問診後,發現老陳長期處於高風險過敏原環境,因此透過過敏原檢測後,推斷氣喘反應與工作環境高度相關,在更積極治療後,也順利下降氣喘急性發作的頻率。鄭世隆醫師也補充,上述過敏高風險工作環境應從日常保健開始留意,並增加個人防護措施,如工作時佩戴活性碳口罩、保持工作環境通風,皆可降低過敏因子濃度、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若民眾出現痰悶咳喘等四大症狀超過兩個月,也建議盡速至氣喘專科進行IgE檢測,目前已有多元的治療方式,建議民眾勿放任不管,遵從醫囑才能帶來更好的工作與健康生活品質。
最新十大癌症排行出爐!「肺癌」連2年蟬聯癌王 新發癌症年增逾8000人
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11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罹癌人數增加,肺癌連續2年為首位,大腸癌則排第2位。由於癌症初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讓人忽略,政府目前提供5項免費癌症篩檢服務,國民健康署提醒符合條件的國人應積極參加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全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23.3人,較110年增加16.8人。111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10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肺癌、皮膚癌及子宮體癌提早1歲,其餘與110年相同。部分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較全癌症年齡中位數(64歲)早的癌別,口腔癌為59歲、子宮體癌為56歲、乳癌為57歲、甲狀腺癌為50歲。十大癌症新發生人數(男女合計)依序為(1)肺癌(2)大腸癌(3)女性乳癌(4)肝癌(5)攝護腺癌(6)口腔癌(含口咽、下咽)(7)甲狀腺癌(8)胃癌(9)皮膚癌(10)子宮體癌,與110年相比,除了(5)攝護腺癌(6)口腔癌(含口咽、下咽)序位互換、(10)子宮體癌與(11)胰臟癌序位互換(110年胰臟癌第10名),其餘排序與110年相同。111年十大癌症排序,男性口腔癌及肝癌各往後1個名次、攝護腺癌前移2個名次,女性胃癌往後1個名次、子宮頸癌前移2個名次,其餘與110年序位相同。 111年男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7,299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42.3人,較110年增加11.5人,男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10年相比較,原為第5位之攝護腺癌前移2個名次至第3位,口腔癌及肝癌各往後1個名次,其餘序位與110年相同,111年依序為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11年女性新發癌症人數為6萬2994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311.2人,較110年增加22.8人。女性標準化發生率順位與110年相比較,原為第11位之子宮頸癌前移2個名次,胃癌下降1個名次 (110年胃癌第9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第10名、子宮頸癌第11名),其餘序位與110年相同,111年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皮膚癌、子宮頸癌、胃癌。 男性及女性十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性別比差異較大的癌症別,男性食道癌與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標準化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的12.5倍與9.9倍,研究指出嚼檳榔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嚼者的28倍,吸菸造成口腔癌的機率為未吸菸者的18倍,嚼檳榔者罹患上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癌症風險,較不嚼檳榔者之風險增加5倍,若檳榔、菸、酒三者皆有使用習慣,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之風險更高達10.5倍。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戒除檳榔、菸、酒,可降低發生口腔癌前病變與癌症風險,而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提早發現口腔癌前病變,及時接受切片診斷與治療,有效阻斷癌前病變轉變為癌症。
天冷想吃火鍋但喉嚨痛怎麼辦 醫師曝3原因建議先忍忍
近期天氣變化大,民眾也容易因此感冒出現喉嚨痛等症狀,在冬季時節許多人會吃火鍋覺得這樣暖心又暖胃,而且感冒的時候來碗熱湯感覺身體會更快好起來。但是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表示,民眾如果有喉嚨痛的問題,建議最好不要在這時吃火鍋。天冷吃火鍋但喉嚨痛先忍忍 醫師列3原因建議別吃隨著氣溫下降,火鍋成了許多人吃飯時的首選,現在餐飲業也推出麻辣、咖哩、泡菜等不同口味的火鍋湯底來供民眾選擇,不過胡皓淳醫師強烈建議喉嚨痛時不要吃火鍋,主要有以下3原因:高溫食物容易刺激喉嚨:火鍋通常都是在滾燙的情況下吃,如果吃進過熱的食物,其實會加重喉嚨的負擔,甚至有可能會導致喉嚨黏膜進一步受損,因此如果喉嚨有發炎的情形,建議不要吃過燙的食物,以防止傷害加劇。辛辣食物容易加重發炎:很多人吃火鍋時很喜歡選擇麻辣湯底,但這些辛香料對喉嚨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喉嚨的不適感,並有可能會加重喉嚨發炎的症狀,對於喉嚨痛的人來說,這就是標準的「火上澆油」。油膩食物較難消化:火鍋中的肉類、海鮮,或是油脂含量較高的湯底,都屬於較油膩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僅會增加腸胃的負擔,還有可能使喉嚨產生過多的痰液,讓人覺得更加不舒服。如何健康享受火鍋? 醫師提醒務必遵守4原則如果真的非常想吃火鍋,胡皓淳醫師提醒,民眾務必要遵守以下4原則,才能健康地享受火鍋:選擇清淡的湯底:像是清湯、蔬菜湯底等,選擇較為溫和的火鍋湯底,避免麻辣、香料過多的湯底,減少對喉嚨的刺激。控制溫度:吃火鍋時不要吃剛從鍋裡撈出來的滾燙食物,至少應稍微吹涼一下再吃,避免燙傷喉嚨。少油少鹽:盡量選擇清淡的食材和調味,少用一點醬料,以減少對喉嚨的負擔。多搭配蔬菜:建議民眾可多吃蔬菜,像菠菜、白菜等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纖維,對於身體恢復和免疫系統有所幫助。資料來源:胡皓淳醫師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