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齊元
」 黃齊元財經新內閣/國發會準主委「豪爽直率熱於分享」 劉鏡清自曝有一個「奇特奇妙人生」
國發會歷任主委人選多來自學術界借調或公職出身,新任總統賴清德與準閣揆卓榮泰公布的新任國發會主委人選,來自資訊會計業界人士劉鏡清,為第一例,另一例則是國發會改制前的經建會主委,曾自裕隆集團借調過中華汽車總經理林信義。一位資訊界人士觀察說,「劉董30多年來擔任顧問、新創業諮詢、輔導的角色,協助企業界在數位轉型等層面著墨深,並認為現今『人工智慧AI』為重要里程碑,相當符合新政府定調『行動創新AI內閣』,這也是業界認為他為國發會新主委的一大關鍵。」劉鏡清在外商IBM服務十多年後轉到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體系,是第一位以非會計師身分加入,形容「有一個奇特、奇妙的人生」。(圖/報系資料)61歲新任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中原大學數學系畢業後,進入台灣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畢業後進入電腦資訊界服務,曾任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暨工商事業群總經理、IBM大中華地區供應鏈諮詢服務負責人,在IBM服務十多年,是IBM最早的顧問,在台灣有500位顧問,並曾被邀請出任HP董事長。BOX他也是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兼任教授,教書資歷7年;2012年起曾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暨聯盟事業副執行長、資誠創新諮詢公司PwC Consulting董事長、資誠企管公司副董事長。劉鏡清並擔任過行政院國家數位藍圖審議委員、全國工業總會國際委/產業顧問/稅賦暨金融委員會副召集人、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產業研究委員會召集人等,傳統及科技產業界人士對劉鏡清並不陌生。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告訴CTWANT記者說,三年多前(2022年11月)在東海大學東海、資誠、磐石會三強攜手「POST-e(超E)學程」課程時,認識劉鏡清,「他的個性豪爽,直率,熱情分享」,並認為以他的資歷擁有「產業觀、科技觀、國際觀」,出任國發會主委將有新人新氣象。劉鏡清也以「有一個奇特、奇妙的人生」來描述自己的學經歷生涯,他教過書,還以第一個非會計師的身分加入資誠,他說,這是遇到一個機緣。「那時我還擔任IBM業務總經理,想說是繼續留在IBM,還是到外部,因為有上市櫃公司、HP等的邀請」「我就找在資誠當所長的同學商量,聽到建議說加入PWC當股東、合夥人,可以參與分紅。」劉鏡清他專項在工業4.0、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去年應邀出席上海銀行文教基金會舉辦的豐富人生講座時,分享他觀察「數位轉型」對產業的影響,使用的外語影片還由他的女兒幫忙翻譯作字幕,顯示出他花費許多心力準備素材的用心度。此外,他還提到訪問許多企業CEO的產業發展看法,包括「科技的進步」,實體與線上的消費型態變化,以及「人口結構」中的勞動人口下降,數位消費人口占比拉高到超過93%。以東南亞來說最為明顯,越南服飾業有8成以上是透過網購,在泰國有外勞法,進用來自緬甸、寮國、佬沃等地的外籍勞工,日本到80多歲長輩也會上網購物與年輕孫子通訊息,反而是歐洲、比利時等較不受數位影響,在車站看到拿書人多,與在亞洲國家看到拿手機多有很大的差異。國發會前身為經建會,改制前後的歷屆主委包括陳美伶、林祖嘉、杜紫軍、管中閔等以及現任主委龔明鑫,多出自學界、公職;新任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則為第一位擁有業界、教書等產學界雙資歷。業者評估,劉鏡清上位後的新政策推動,可望更加掌握產業脈動發展。就如卓榮泰所說的,他的專長就是讓企業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中能夠站穩腳步,未來他擔任國發會主委,未來不僅要針對國家重大建設、發展計劃做嚴格管控跟考核,在面對AI人工智慧時代,要能幫助中小企業、大型公司乃至於跨國的產業,找到生存與成功的關鍵,並同時打造創新創業雨林生態與台灣護國神山責任重大。
台塑電池芯報捷1/台塑尖端能源還沒開廠就接到UPS大單 王瑞瑜:「下一步打入新南向」
「台灣終於有做電動車的關鍵!」國際趨勢專家、藍籌亞洲總裁黃齊元相當看好,「台灣有做電池的條件,儘管起步較世界其他國家慢,終於出現整合者!」他指的是,台塑集團將在彰濱工業區打造台灣最大電池芯生產基地,日前終於動土。這座由「台塑尖端能源」建置的電池芯與模組廠,位於彰化縣彰濱工業區中的崙尾工業區,距離全台最大石化生產基地-雲林台塑六輕,車程僅17分鐘,但這段路,台塑集團走了27年,足見電池芯的技術發展與整合過程不易。 「謝謝我的父親王永慶,27年前的遠見。」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不忘提起父親。王永慶與王永在兩兄弟於1954年進軍石化業,先後成立台塑、南亞、台化等120多家生產事業,建立起台灣最大石化王國,王永慶卻於1998年指出:「人類即將面對石油枯竭的困境,電動車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最佳方案。」他精準預言電動車是人類生活的未來,尤其佔總成本35%的電池製造技術為重中之重。去年因電池芯的製造速度追不上電動車成長幅度,台塑新智能曾經為了等30MGW電池芯進口,電池模組生產被延宕8個月,這個經驗加深台灣要走向電池芯自主的方向,再加上國安的考量,王瑞瑜說:「唯有掌握來源,才能站穩自己的腳步!」這句話聽得出王瑞瑜的感慨,台塑一度和長園科(8308)於2008年5月20日合資成立「台塑長園能源科技公司」,成為國內第一家量產「可充電式鋰電池正極材料」廠商,但隨王永慶過世,台塑與長園科經營團隊因理念問題,後來拆伙。UPS系統是製程24小時不中斷的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等半導體廠基礎設施,據悉,台塑電池芯還沒生產,已經獲得兩家以上訂單。(圖/報系資料照)於是,2010年王瑞瑜由她掌舵的「台塑生醫」成立「台塑新智能」,自行掌握正極材料、隔離膜、電解液、BMS(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EMS)等將近8成的電池原料與技術,隨儲能案廠擴大採用,營收漸入佳境。在61歲的王瑞瑜領軍電池產業向前衝下,如今最後一塊拼圖「電池芯」,在動力電池技術公司美國「國軒」的技術支援下終於完整,「電芯是電池的關鍵核心,等同石化業的輕油裂解製程,這項關鍵技術串接台灣電池上、中、下游產業鏈。」「去年7月5日在彰化宣布成立台塑新智能後,我們不敢鬆懈,在中央、縣政府的協助和團隊努力下,280天後,全台最大磷酸鋰鐵電芯廠今日(4月12日)動土。」王瑞瑜拍板下,一次把最高規格做到位:「原本第一期投資金額是60億元,為了做自動化產線,現在已追加到80億。」用自動化優化製程,電池芯價格將更有競爭力。動土當天,彰濱工業區艷陽風勁,讓人見識台灣海峽擁有國際最佳風場的實力。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指出:「彰化是台灣發展新能源最重要縣市,風電、太陽能彰化縣是領導地位,台塑是傳統石化指標廠,在這裡,下階段要成為新能源供應鏈最重要的一份子。」依台塑尖端能源規劃,此處將生產30Ah(安時)、50 Ah兩種規格電池芯,可應用在電動巴士、電動商用車,以及貨櫃儲能、家用儲能及不斷電UPS系統。台塑尖端的電池芯還沒量產已經接到UPS(不斷電系統)品牌訂單,業界人士告訴CTWANT記者:「UPS系統是製程24小時不中斷的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等半導體廠基礎設施,台塑電池芯已經獲得兩家以上UPS客戶訂單。」在供應鏈在地化趨勢下,可以預期將有越來越多客戶,台塑尖端在第一期2.1GWh年產值達到181億元目標後,將擴第2期2.9GWh。專家認為,中國比亞迪去年銷量勝特斯拉,就是因為有在地電池芯製造能量,執此,台塑新智能將成為台灣電動車發展後盾;圖為20234月18日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圖/中新社)黃齊元分析:「中國有電池廠寧德時代,所以去年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全球銷量超越第一品牌特斯拉;現代汽車也掌握電動車電池,現代營收規模超越三星,成為南韓最大集團。」他看好,台塑集團的電池芯廠將成台灣發展電動車的基礎。除了拚電池國產化及在地供應,王瑞瑜公開表示,接下來要走出台灣、打世界盃,與新南向國家洽談合作,經銷電池芯或設模組廠,更要建置電池回收系統,將上游挖礦對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
台新新光金3/先併先贏「重現新光集團榮耀」 黃齊元:民間自發第三波金改
新光金(2888)、台新金(2887)「一旦強強併,先併先贏,可望重現新光集團榮耀。」金融圈名人、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分析說,台灣市場目前有15家金控,實在過剩,5家金控較為合理。CRIF中華徵信所曾就「金金併」題材做過分析,認為以台灣金融市場規模來看,9家金控公司已經足夠,由資產總額規模來看,國泰金及富邦金屬超大型金控規模,而資產總額超過3兆元的中信金、臺灣金、新光金、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中華開發金則屬大型金控。儘管金管會4年前曾力推「金金併」,但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離職後,金金併訊息也一併「登出」金融市場,直到疫情帶來新衝擊。「隨台商資金回流、股市波動帶動起來,民間自發性掀起第三波金改,整體可見金融公司『跨界需求』大增,走向『大者恆大,規模很重要』、『整併、拓展海外市場』策略。」黃齊元觀察。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檔,攜手合力透過併購銀行、保險到日盛金控,壯大富邦事業版圖。(圖/翻攝自富邦臉書)富邦金拔頭籌,2021年公開收購日盛金(5820),成為「首樁金金併」。CRIF中華徵信所跟進研究指出,「官股行庫若受到『金金併』風潮帶動之下,華南金控、第一金控及彰銀也是極佳的組合。黃齊元以富邦金為例,併購對象不分海內外,包括台北、香港、廈門等銀行,為擴大證券市佔率,公開收購以證券為主體的日盛金控,海外保險事業則是買入韓國現代人壽等,資產規模更加壯大,超越國泰金控;中信金以銀行為主體,透過併購美商大都會人壽、台灣人壽等擴大,開發金控也是100%併購中國人壽後,股價一飛而上。黃齊元繼續分析,新光、台新金控的經營績效與規模屬中段班,「長期來看『吳家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台新買了彰銀後,一路走來頗為辛苦,新光人壽本來是前三大壽險,市場競爭備受挑戰,現在排名則是在國泰、富邦、南山人壽之後。」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認為,大者恆大,金控規模要夠大,較能因應全球經濟挑戰。(圖/CTWANT資料照)目前國內市場與中國大陸脫鉤,「在全球大風浪來襲時,金融業經營可能是『短多長空』,建議抱團取暖、跨界戶補,打國際盃,更能勝出與穩健立足。」黃齊元說。黃齊元還說,「以前談合併案,大股東的意見多是一言堂,現在是公司治理時代,有董事會與獨立董事等,雙方展開合併案要有意向、意願,台新、新光金合併能否成為國內前三大金控,還要看綜效提升股東價值與淨值,換股是其中一種合併方式」「國泰、富邦蔡家與中信、開發辜家的規模大,應是去打國際盃與亞洲盃,再併購國內標的較無意義。」
併購起手式1/台新金「破繭而出」股價飆新高 吳東亮買進人壽開新局
台新金2021年全年獲利203億元,較前一年的144.9億元爆噴四成多,是成軍近20年來最虎虎生威的一年,對董事長吳東亮來說,去年買進美商保德信人壽、放生彰化銀行,今年更是新的轉捩點。「企業界友人正力勸吳董角逐今年6月的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改選!」一位金融界高層告訴CTWANT記者。1月18日農曆尾牙之際,台新金(2887)等15檔金融股,受到外資狂吃貨買超量,與中信金(2891)、兆豐金(2886)、永豐金(2890)躋進前四名,當天台新金股價還從去年初的13元附近,飆到20.7元創新高。同一天市場也傳出,台灣商界重要組織之一工商協進會6月改選,現任理事長、台玻董事長林伯豐即將卸任,吳東亮考慮角逐。對此,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透過幕僚證實,「吳董的確收到許多企業朋友勸進,也認為協進會已在政府建言、兩岸交流、國際經貿方面做得很好之外,還可以做很多事。」2005年台新金以365億元,競標取得彰化銀行特別股股權。(圖/報系資料照)「吳董向來很支持創新與創意,聽取新事物積極樂觀,若他願出馬選協進會理事長,他那擔起重責大任的願意,與想做事的企圖心,總算是放下彰化銀這塊大石頭的嶄新風貌,令人拭目以待!」金融界資深高層期待地說。台新金在吳東亮領軍下,從彰化銀行經營權之爭、司法訴訟,轉折到成功併購美商保德信人壽,一路走來15年,總算柳暗花明又一村。金融圈名人、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則是以「雨過天晴,破繭而出」8個字,形容今日的台新金。一位知情人士也分析說,「台新金過去看中彰銀實體據點多帶來的綜效,隨著網路銀行帶來便捷的消費客群演變,彰銀對台新的魅力逐漸褪盡,正逢外商壽險出售,加速放生彰銀的時程。」與彰銀的糾葛,是台新金控成立3年後說起,2005年財政部釋出彰化銀行公股引來各路人馬競標,吳東亮志在必得,台新金以每股約26.12元、總價365億元標得彰銀特別股取得22.55%股權,加上後來收購,合計取得逾25%股權,欲將彰銀納入台新金成為第二大金控,成了台新金與彰銀經營權之爭案開端。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以「雨過天晴,破繭而出」8個字,形容台新金印象。(圖/報系資料照)「想把金控做大總是有天時地利人和,何時會出現好的併購標的也是難以預料。台新金擁有很強的台新銀行,就是缺乏保險這支動能引擎,2012年沒有買到美商紐約人壽,一直等到2020年才出現美商保德信人壽出售案,若錯過這個還不錯標的,就很難想像台新金未來長相。」黃齊元分析說。黃齊元也認為,「如今吳董和台新金團隊以55億元購得完成交割,並決定出售彰銀股權,兩全其美,台新金獲利與股價成長,就是擁有人壽大補丸挹注台新金發展一個美好亮點。」
併購起手式2/開發金獲利大增1.79倍最猛 辜仲瑩賣樓轉骨洋將殺手鐧
台灣15家金控去年大賺5806.29億元,其中開發金獲利翻倍大賺350億元,以新增16.7萬名小股東、總數72.9萬股東雙雙居冠,成了金控股人氣王。因案遭限5年不得回任金融圈的開發金大股東辜仲瑩,前年「解禁」,去年大換洋將,併購中國人壽及賣舊大樓,搬入新大樓,裡外整團動起來。1月3日下午5時46分,台灣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狂晃10多秒讓許多人非常有感,這也是位於敦化北路上開發金總部新大樓,在開發金、中壽等公司於去年10月喬遷搬入後首次遇到的強震,當時有人在12層樓辦公走動沒感到很晃,也有人覺得挺搖,大樓電梯也暫停待確認安全無虞後啟動。開發金新大樓標榜綠色建築以永續發展為理念,非常符合辜仲瑩很在意的ESG目標。這棟新大樓廣設貯留滲水池以調節微氣候,並作雨水回收再利用以及建立雨污水分流系統,設置感應式照明控制系統、雙層帷幕電動百葉等裝置,以達日常節能目的。總部辦公區座位非每一個都有設置隔板,類似國外公司開放式空間,方便彼此走動溝通討論,當然也可以看到大家工作情景,就連主管的辦公間也是全透明式,「公司來了許多外籍主管,很有拚勁,注重KPI,大家都戰戰兢兢地做。」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說。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表示,「大股東辜仲瑩善長整合內部資源,並持續引進英、美、法等多國專業經理人出任董事長、總經理等數十位高階主管,開發金已具有國際水準人才規模,運營成長績效指日可待。」2015年間,辜仲瑩因金鼎證案遭金管會處以5年不得任職金融機構(至2020年3月解禁),辜仲瑩迄今未在金控擔任管理職,也未進入金控董事會,僅任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並於2019年10月擔任開發金旗下中華開發資本董事長,為要組成一支全新的國際級經營團隊,現已10多位洋將到位。中華開發資本前身為中華開發工銀,因開發金已有凱基銀行,遂於2017年改制,依其官網資料,強調其「加速數位轉型及科技創新投資」,專注海內外資產管理業務,包括World Gym 世界健身、細胞治療新藥研發的仲恩生醫、美國電信及能源產業工程B2B領導廠商QualTek 等逾200家。黃齊元對辜仲瑩的觀察,可以從總資產達700億元的中華開發資本兩個數據瞭解,「2020年受疫情影響投資效益虧損10.4億元,到2021年全年獲利達98.9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4.85元,創近10年來新高;能在劣勢中翻盤,全因辜仲瑩的快刀斬亂麻,一一到位。」像是處分開發資本全球市場基金持有的14檔私募股權基金,靈活調整部位組合,在售出舊開發大樓等不動產部分,開發金雖有出價欲買回,但被新光金以較高的93億元搶標成功,開發資本因而有80多億收益入袋。「隨著第3方基金業務轉型,未來投資組合效益變化如何,就要看辜仲瑩與團隊眼光準度。」黃齊元說。開發金控總經理龐德明(圖第二排右七)喊出,5年內成為全台前5大金控公司。(圖/開發金提供)如今開發金(2883)在2021正式將中國人壽納為100%持股之子公司,認列中壽56%獲利、出售舊總部大樓等資金的挹注下,2021全年稅後獲利達350.02億元,EPS為2.34元,較2020年的翻倍成長實在亮麗,股價也從2020年初的9.76元一路上揚在今年1月18日新高點19.10元。開發金控總經理龐德明(Steve Bertamini)去年11月3日第3季法說會中喊出兩大目標,一是開發金在5年內成為全台前5大金控公司,一是維持雙位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用明確數據當績效表現,對開發金的考驗才真正的開始。」金融界資深主管說。這兩年開發金在獲利、股價上令人驚艷,開發資本面臨12年來的首次虧損,藉由賣樓轉型,印證金融圈封為「獵豹」的辜仲瑩「回來了!」「大股東辜仲瑩盤整金控100%併購中國人壽,架穩獲利引擎,並大量聘請外籍專才拚績效,整個團隊都動起來了。」黃齊元分析說,接下來,就看辜仲瑩的新團隊如何拚轉骨。
併購起手式3/富邦金快狠準狩獵鷹性 蔡明興國內首樁金金併達標
金融三業去年稅前獲利創新高大賺9,366億,距離1個兆不遠,又以保險業占4,111億元首次贏得銀行業拿下獲利王,讓擁有產壽險公司的金控獲利屢創新高,富邦金更以大賺逾1,446億元史上佳績拿下榜首。台灣金控獲利大爆發續寫歷史新高,引起英國知名《經濟學人》注意,金控獲利王富邦金控(2881)董事長蔡明興、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這兩年來事業拓展大豐收,從日盛金控到台灣之星,金融業到電信業,更是搶占媒體版面。「富邦集團蔡明忠、蔡明興兄弟檔攜手合力效益倍乘,大者恆大,當市場上出現好的併購標的,富邦更展現快狠準狩獵鷹性。」藍濤亞洲總裁暨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說。萬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黃帥升認為,經濟部推動企併法修法草案,有助於併購風潮掀起。(圖/報系資料照)黃齊元還說,「像是金管會鼓勵『金金併』政策也推波助瀾,富邦併購日盛金即是順勢投出一記漂亮之招;若再拿下花旗銀中國消金業務,將是富邦金繼2014年取得上海華一銀行控股權後,進一步鞏固中國市場。」萬國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黃帥升也認同說,「政策有助併購風氣愈熾」,「經濟部去年10月預告企業併購法修正草案在擴大租稅有亮點,包括增訂無形資產成本在一定年限內平均攤銷,新創公司個人股東股利所得緩課稅,強化併購資訊揭露,及擴大股份收買請求權、放寬非對稱併購適用範圍等。」去年底該草案已送至行政院院會通過,將函請立法院審議。在此有利氛圍下,2020年12月富邦金董事會宣布以每股13元公開收購日盛金控(5820),直到隔年3月收購股權達53.84%,完成公開收購條件,創下國內首樁「金金併」里程碑;接著花旗集團總部丟出震撼彈退出13個地區消金市場,包括台灣、中國兩處皆傳出富邦出價協議中,買家獎落何方還未底定。兩年來,富邦集團在金融與電信併購版圖再下一城,首樁金金併日盛金控,還換股合併台灣之星。(圖/CTWANT資料室、翻攝自日盛太陽獅臉書)再細看富邦金海外併購歷史,就愈顯得積極布局,2008年至2021年的13年間不停歇,從參股廈門銀行到取得19.95%股權,收購華一銀行80%股權、韓國現代人壽77%股權到擁有公司控制權,更名為富邦華一銀行、富邦現代人壽,截至2021年9月底,富邦金控總資產達10兆1,542億元,成長13.4%。2021年12月底,富邦集團、台灣大哥大(3045)董事長蔡明忠則是宣布與台灣之星簽署合併契約,預計發行2.82億新股合併台灣之星組成「5G台灣隊」,合併後台灣大哥大用戶數高達980萬人,穩坐電信業第二大。根據中華徵信所《2021年台灣大型集團企業研究》調查,富邦金控成功併購日盛金控,富邦集團橫跨金融、電信、不動產、公益、文創等領域之綜合性集團多角化經營之勢,以資產總額破11兆元,首度名列台灣資產第1大集團;其稅後純益1044億元,僅次台積電、鴻海排第3名,皆成為金融產業、100大集團之首。展望未來,蔡明興已為富邦金控訂下2025年永續願景藍圖及長期目標,側重「低碳」策略,以「Run for Green」為主軸,全力發展綠色金融。
專訪/外資金童楊少銘「結富濟平」初心 首間純網路基金平台上線
首間獲金管會核准的網路好好證券商將於8月底正式亮相,其標榜實現普惠金融理想,推動一站式基金百貨,40歲創辦人楊少銘(Fionn)打破基金交易傳統制度,「結」富濟「平」的初心,獲得邱正雄、丁克華等金融界資深大咖支持及站台。好好證券原預計7月開幕上線,由於受到疫情警戒升溫延後,「我們經歷了18個月完成金融監理沙盒實驗,酒香不怕巷子深,疫情時代起,數位金融興,民眾廣納科技創新,也給了已經準備好的我們機會。」楊少銘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說。楊少銘現為好好證券董事長兼總經理,擁有台灣大學創業創新管理碩士、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學士,雙修財務金融,畢業後歷經匯豐銀行8年資歷,再被延攬至瑞銀鑽研基金市場,替金字塔頂端客戶管理近百億資產,35歲出任業界最年輕的副總裁,為知名外資金童。好好證券主要推手為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中)。(圖/楊少銘提供)2017年,楊少銘跳出Banker舒適圈,與麥格理資本證券前總經理張博淇(Daniel)共同創業,以「好好基金FundSwap」平台模式,在今年6月成為金融科技創新實驗首宗沙盒落地的案例,投資基金的民眾可在此買賣交易基金商品,取代傳統基金發行商,這讓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也表態支持,樂觀其成。楊少銘說,購買基金的手續費對民眾來說是投資成本,對業者來說是收入,如何讓更多民眾擁抱基金就像是投資股市般,是他創辦基金買賣平台及好好證券的動機。楊少銘以「基金交換」主題在台大EiMBA創業決賽中獲得第二名。(圖/楊少銘提供)「Fintech已成全世界主流,好好團隊期許能成為台灣的Robinhood(羅賓漢),要將美國近年最紅的網路證券平台Robinhood模式帶來國內,希望透過低成本手續費的線上服務,行動實現理想中的富人助民,讓這一波小資族富有後,再接續協助一般人變得更好,透過這樣的良相循環,用大家的力量,一起實現台灣的普惠金融。」楊少銘侃侃而談他的「結」富濟「平」的初心,就連他的大咖客戶也出錢出力支持他創業。好好證券沒有實體據點,專營基金的網路交易服務,傳統證券經紀商經手的「交割款」、「基金受益憑證」,分別交予「信託管理銀行」與「台灣集中保管交易所」經手,投資人可申購贖回基金,也可直接「基金交換」,省卻贖回等待期,在一站式的基金百貨交易市場中,投資人有更多選項。
台投資人遭坑殺20億 謝金河自爆踩雷「認賠殺出」:為1瓶杜康酒
杜康-DR預計於8月底下市,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杜康來台募集20億,卻讓所有投資杜康的投資人都賠錢,自己也曾認購20萬股,但後來只亮出一個19.1元的開盤價,從此急跌而下,最後停損認賠殺出,「我的這瓶杜康,真的是價值不斐。」謝金河指出,杜康在2008年在新加坡上市,2011年來台第二上市,杜康由寶來證券負責承銷,在上市前夕,杜康的董事長高峰在黃齊元陪同下,來到我的辦公室看他,那個時候,杜康已經很有名氣號稱是「中國白酒的領導品牌」。謝金河說,「我想到茅台,伍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古井貢等在中國都有一片天,杜康知名度也不差,在台灣很可能一炮而紅。」之後董事長高峰還為他作簡報,勾勒著公司未來遠景,簡報後還送了一瓶杜康酒。謝金河當時想著,「茅台在A股市場表現出色,那個時候的茅台大約在100元人民幣左右,杜康的承銷價是18.65元,我想著有朝一日,杜康會不會變成另一個茅台?便指示財務部門認購20萬股。」沒想到,杜康在3月9日上市,只亮出一個19.1元的開盤價,從此急跌而下,他後來趕緊停損認賠殺出。杜康白酒經營失利,改賣水果,名字叫「中國興農科技」。謝金河透露,從2011年來台第二上市,杜康一直都是虧損累累,原本公司承諾按淨值收回也黃牛了,杜康來台募集20億左右的現金,卻讓所有投資杜康的投資人都賠錢,有人形容這是割韭菜。對此謝金河強調,投資是充滿挑戰的功課,絕對不能一廂情願,杜康與茅台就是不同,「我這瓶杜康一直放在辦公室,就是提醒自己,投資陷阱無所不在,還有,投資千萬不要自以為是。」
黃齊元投書經濟學人 籲「台灣沒有鬆懈的本錢」
針對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報導《台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以讀者身份向該刊物投書,表示台灣對此議題,目前政府和產業的回應和態度都過度輕忽,才是台灣真正的危險。黃齊元在文中指出,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確實存在持續升級的風險,但是台灣民眾對於兩岸是否可能爆發戰爭,抱持懷疑的態度,主因來自全球對半導體晶片的需求,大部分民眾覺得外國,特別是美國,會出兵保衛台灣。他也在文中引述了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和行政院長蘇貞昌的說法,例如蘇揆表示若台灣能夠「被世界需要」,就會更安全,「這種觀點被台灣民眾廣泛認同」。黃齊元提醒,包括美國總統拜登在內的美方說法,對於台灣議題「講得很清楚」,如果發動戰爭,美方會捍衛,前提是台灣要有一定程度自我防衛的能力。黃齊元強調,台灣的戰略重要性並不能保證台灣的長治久安和安全地位,忽略了已然存在的危險,只會使台灣在地緣政治版圖上,處於更加危險的位置。不僅為金融圈名人,黃齊元亦為母校東海大學捐獻設立產業智慧轉型中心,獨資成立SmartGate智門影音平台主持人,經常在財經媒體發表觀點,為工商時報名家評論名家群之一。此篇登刊在經濟學人的投書文章,是他近期來密集投稿國際媒體的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