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間
」 腸病毒 心肌梗塞 猝死 疫情 寒流斷崖式冷凍天氣易猝死!醫示警5族群 衛福部分享保暖5招
近期大陸冷氣團來襲,全台氣溫不斷降低,導致心肌梗塞、猝死案例頻傳。衛生福利部昨(19)日分享「低溫保健5要點」,包括環境安全、起床關鍵步驟、安全泡湯、監控自身三高狀況與規律服藥、有異狀立即就醫,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族群,需特別注意。衛福部在臉書粉專上宣導「低溫保健5要點」,提醒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三高偏高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夜班工作者等高風險族群,更要注意保暖。第一點環境安全:居家臥室、衛浴與客廳使用電暖設備須注意用電安全,及使用瓦斯爐與瓦斯熱水器需維持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第二點起床關鍵步驟:尤其是長輩和幼兒,起床前應提前把保暖衣物放在容易取得的位置,「起床後,動一動!」讓身體暖和後再慢慢坐起、穩步行走。「記住『慢、熱、起、穿、行』的口訣」,避免動作過於急促以免身體不適。第三點安全泡湯:避免飯後或喝酒後立即泡湯,建議至少間隔2小時,並確保水溫不超過40度、隨時關注自身狀況並結伴同行。第四點監控自身三高狀況、規律服藥: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等數據,並遵照醫囑按時用藥。最後,衛福部提醒民眾有異狀需立即就醫:若遇到心臟病症狀,呼吸困難、頭暈等症狀;及中風徵兆,出現「微笑、舉手、說你好」做不到任一個動作,應立即打「119」就醫,搶救黃金治療時間。衛福部分享保暖5招。(圖/衛福部臉書)此外,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也提醒民眾斷崖式冷天氣來了,猝死也增加了,黃軒說明斷崖式冷凍天氣為一種極端天氣現象,特點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氣溫迅速下降至極低的溫度,導致極端寒冷的環境。且同常伴隨「溫差驟變」,氣溫可能在數小時內急降10°C以上,對人體適應能力構成嚴峻挑戰;再者可能有「強烈寒流」冷空氣南下突然湧入,形成快速降溫,造成「持續性影響」,寒冷持續數天至數週,加劇影響健康。黃軒指出,5大疾病患者容易在斷崖式的冷凍天氣發生猝死,包含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疾病、腸胃疾病、新陳代謝疾病。同時他也提醒民眾需多注意保暖,穿著多層衣物,保護身體核心部位,如頭部、頸部及四肢,並減少進出寒冷環境的頻率,減少進出寒冷環境的頻率。黃軒列出冷凍斷崖容易發生猝死的4原因:太冷了:在又冷,又乾的季節,個人身體沒有保暖,房間沒有持續保暖,冷空氣使身體內血栓形成風險增加,往頭塞住腦血管,就是中風、往心臟塞住,就是心肌梗塞。冷熱溫差變化,反覆發生:當溫差愈大,死亡率愈高,且從溫差大於5°C以上開始,愈來愈危險。更何況斷崖式冷凍溫差驟變,氣溫會在數小時內急降10°C以上,更對身體構成嚴峻挑戰。容易群聚感染:太冷了,大家都不出門!這段時間,家人聚在一起,不會再戴口罩,不能保持安全距離,就容易透過飛沫傳播感染。延誤就醫:外面太冷了,就會硬撐在家裡,延誤疾病治療的黃金時間!待到心跳停止,叫不起床或忽然昏迷在地,才叫救護車,已經延誤就醫的時機了!
冷氣團襲台「全台134人」猝死 醫示警:心梗發作時「這4件事」不能做!
近日受大陸冷氣團來襲與輻射冷卻效應影響,全台溫度驟降,也使得心肌梗塞和猝死的案例頻傳。根據消防署統計,全台3天就有134人OHCA(心肺功能停止)送醫。對此,重症醫師黃軒過去就曾提醒,冬天到了,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會升高,但心肌梗塞的黃金救治時間是發病後的「90分鐘」,因此如果真的遇到發病,民眾有4件事情「千萬不要做」,分別是「忍耐疼痛」、「胡亂拍打自己」、「亂服用藥物」、「到處亂問延誤病情」。過去,黃軒醫師曾在臉書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根據統計,一般治療心肌梗塞的黃金時間為自發作起的6小時內,其中6小時內就醫死亡率為6%、8小時內就醫死亡率7%、12小時內才就醫死亡率8%、但若超過12小時後才就醫,死亡率就會上升到16%。而根據世界心臟醫學會的共識,如果心肌梗塞發作後,黃金救治時間是發病後的「90分鐘」!黃軒指出,若遭遇心肌梗塞的民眾能在90分鐘內及時就醫、打通血管,對心臟的損傷較小;反之,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甚至拖到12小時或1天以上才治療,產生併發症的機率境很高,這些併發症包括慢性心臟衰竭、瓣膜逆流,甚至心臟破裂或死亡。但其實,一般民眾在發生心梗的時候,很容易發生延誤就醫的情形。其中最主要的延誤時間都是花在「胸痛到被送至醫院急診」這段時間,平均花費4.5小時,而延誤原因大多都是不把疼痛當一回事,或是過度忍耐疼痛,以及交通、醫療不便等因素。所以,為了避免心肌梗塞發作後延誤就醫,黃軒提醒4件事不可以做,以免喪失搶救的黃金時間。一、不要一直忍著疼痛典型的心肌梗塞仍以胸口緊、悶痛、像大石頭壓住等表徵為主。在冬天,那些高風險的族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年紀大、慢性疾病患者,若有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千萬不要忍耐,超過15分鐘或20分鐘症狀依然沒有緩解,就必須就醫排除心肌梗塞的可能性。那些不把胸部疼痛,當作一回事且非常耐痛患者,或認為忍耐一下,胸部疼痛即會自動消失而無需就醫者,都是延遲就醫常見的原因。拖延的時間越久,壞死的心肌會越多,死亡率的風險也越高,呼籲有典型的胸痛,千萬不能容忍!二、不要胡亂拍打自己黃軒指出,網路流傳的諸多自救影片如拍胸脯、打胳膊,按這按那或叫你大力咳嗽「都是偏方」,正規醫療指南並沒有提到過這樣是在急救心肌梗塞,以上方法不但不能緩解症狀,無法打通血管,還可能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心梗反而惡化。三、不要自己亂服藥物當懷疑心肌梗塞,有人會趕緊吃阿司匹林自救。然而黃軒提醒,大家不要自己當醫生下診斷服藥。因為胸痛可能是心肌梗塞,但也可能不是,胡亂吃藥可能會增加風險。比如民間流傳「如果沒有低血壓,可以吃硝酸甘油1至3次,如果無效就不要再吃了,會導致低血壓的。」問題是,病人吃硝酸甘油前,往往根本沒有先量血壓的習慣,不知道自己身體當下的真實血壓,就不要吃硝酸甘油,因為可能會產生更低血壓,萬一是下壁的心肌梗塞壞死,血壓過低,就容易進入休克狀態,反而更危險。四、不要反覆打電話或上網查詢黃軒指出,有些病人感覺胸部疼痛,會一直找家人或親友反覆討論,還會到處打電話詢問「要不要去看醫生」。其實一般心肌梗塞的患者,通常會感到胸前有強烈的壓迫感,嚴重的甚至會轉移到左肩、下巴、手臂,也許還會伴隨喘、噁心感或冒冷汗。當感覺到悶痛持續,其痛如石壓,其位置又在胸前模糊地帶,且時間超過15分鐘仍然未緩解,可能就需要去看醫生,排除一下是否有急性心肌梗塞。不要一直反覆問身邊人,趕快去醫院檢查,才能在黃金時間內,搶救自己的生命。
班上4學生腸病毒!平票「停不了課」 小一家長憂:感覺會無止盡擴散
疾管署示警,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不可掉以輕心。有家長反映,兒子班上已有4人腸病毒,但停不停班,家長票數平票,感覺會是無止盡的擴散,讓她相當擔憂。一名家長在臉書社團《小一聯盟》表示,兒子班上兩個禮拜,已經連續4個孩子腸病毒了,兒子就是第4個,建議老師停班,老師請家長投票,結果12票對12票,感覺會是無止盡的擴散。貼文一出引起討論,不少人留言「桃園是幼兒園及國小低年級一個班一周內2名腸病毒強制停課7天,改成線上上課或下周補課」、「如果介意就自己幫小孩請假,一定會有不停班的家長,因為都沒後援還要上班沒辦法」、「我們這是規定要停的,低年級更嚴格」。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成人外出或工作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落實正確洗手,避免腸病毒危害嬰幼兒健康;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之場所最容易傳播例如家庭、幼兒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籲請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另,孕婦、新生兒及幼童盡量避免與病患接觸,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並請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天氣太冷!彰化2天108人緊急送醫 8人無呼吸心跳…最年輕僅51歲
入冬最強冷氣團來襲,受到輻射冷卻影響,彰化清晨已連續2天10度以下低溫,中央氣象署更發布了低溫特報。據消防局統計,從15日至今(17)日,有108起緊急送醫案件,其中有8人因無呼吸心跳通報,年紀最輕才51歲,最年長則為85歲。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彰化縣消防局統計,自15日早上8時到17日,在48小時內,全縣計有108人因疑似急性心肌梗塞或其他身體不適狀態送醫急救,消防局也接獲8件非創傷性OHCA(病患在送達醫院的急診室前已出現心肺功能停止),其中男性6人、女性2人。消防局表示,在6名男性當中,年紀最大的是77歲,年紀最輕則是住在埔心鄉的51歲男子;至於2名女性,其中一位為85歲,住在彰化市,另一位則是79歲,居住在秀水鄉,年齡均偏高。不過,消防局強調,依消防局過去執行急病救護案件,24小時內平均為54件,其實未有明顯增減,且這8件OHCA,並非一定是因天冷猝死,患者送醫急救後依然有極高機率恢復心跳及呼吸,具體發生原因仍須由醫師判定。消防局也提醒民眾,氣溫將再度下降,應特別注意保暖,並留意家中長輩及幼兒身體狀況,如有不適要及早就醫治療,以免耽誤治療黃金時間。中央氣象署也表示,民眾要注意保暖及日夜溫差,使用瓦斯熱水器及電暖器具應注意室內通風及用電安全;留意早晚低溫導致之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關懷老人、遊民及弱勢族群避寒措施;農作物及水產養殖業注意寒害。
天氣濕冷病患人數暴增 疾管署提醒「有7徵兆」要馬上就醫
目前時序已進入12月中,不僅氣溫降低、寒流來襲,由於陰雨的關係,天氣變得又濕又冷,這也讓醫院的病患人數持續增加。耳鼻喉科醫師張弘就在FB發文表示,近期上呼吸道疫情和腸病毒十分流行。而疾管署也表示,如果有7大重症前兆的話,應立即就醫。耳鼻喉科醫師張弘日前在FB發文表示,12月上旬開始,上呼吸道感染和腸病毒交替流行,容易引起兒童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家長應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保持警覺,尤其在公共場所要減少接觸,並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張弘醫師也提到,近日頻繁接診病童,許多學校因疫情導致小朋友停課,家長們也因此倍感辛勞。而他也提醒家長,腸病毒主要透過腸胃道與呼吸道傳播。腸胃道感染通常是經由糞口途徑,食物或水源受到污染時也可能引發感染;呼吸道則是透過飛沫傳播。因此,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酒精乾洗手對腸病毒的效果有限,醫師建議應使用肥皂徹底洗手,以有效防止病毒傳播。而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1日至7日門急診就診有2萬1911人次,較前一週下降19.3%,但疫情仍處相對高點;另上週就診人次以0至4歲幼兒為主(46.0%),但是10至14歲(10.9%)近期呈增加趨勢。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克沙奇A2型及腸病毒D68型,社區仍持續具其他腸病毒型別活動。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於流行期,呼籲民眾不可掉以輕心,成人外出或工作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落實正確洗手,避免腸病毒危害嬰幼兒健康。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之場所最容易傳播例如家庭、幼兒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籲請家有5歲以下嬰幼兒之家庭,應更加注意個人衛生、養成正確勤洗手的習慣,並時常消毒、清洗兒童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如家中有孕婦、新生兒及幼童,應盡量避免與病患接觸,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並請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疾管署也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為何被騙「錢拿不回來」? 律師:當下就要「立刻」報警
北市內湖區近日發生發生一起雙屍命案,後續經警調查後發現,死者為一對母女,懷疑是母親的積蓄遭人詐騙1200萬元後,又被員警嘲諷「錢絕對拿不回來」、「怎會被騙」、「你還活著?」等語,結果一時想不開走上絕路。而對於為何遭詐騙的金錢如此難以追討,就有律師表示,在錢財轉移「當下」就要「立刻」報警,這樣才有機會凍結帳戶內的金錢。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指出,有詐騙受害者坦言,即使律師明確表示「錢拿不回來了」,但他們仍會抱持一絲希望,認為努力爭取或許還有機會。而詐騙案件中,金錢能否追回的關鍵,在於受害者發現受騙的時間「是否及時」。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報警並凍結嫌疑帳戶,尚有機會追回部分款項。但實際情況是,詐騙集團在受害人的款項匯入帳戶後,會立即提領並進行洗錢,被害人只要一旦錯失這黃金時間,錢往往就此消失。即便案件進入法律程序,勝訴後仍可能因查無財產而無法受償。報導中就舉例2019年的瑞傑泰國地產詐騙案,此案牽涉黑幫成員、藝人等人,受害者超過百人。後續主嫌北聯幫幫主王際平被判13年4月徒刑,藝人吳勇峰2年徒刑,鄉土劇演員陳伯偉5年徒刑,台東市前市長陳建閣則被判10年徒刑。而目前案件進入二審,預計2025年2月宣判。但民事訴訟仍在一審階段,多數受害者因缺乏可供執行的資產,訴訟曠日持久且進展有限。一名該案的受害者回憶,2019年初投入400多萬元後,幾個月內即發現受騙,並聲請債權憑證,但因王際平與瑞傑地產名下已無資產,強制執行無法進行。該名受害者表示,當時律師就曾言「錢幾乎不可能追回」,但他仍選擇堅持下去,期望未來判刑確定後,能透過不法所得分配挽回些許損失。報導中也引述另一起案例,一位曾提供7個銀行帳戶的盧姓女子,事後被控協助詐騙集團。檢方發現,盧女的帳戶在短短6小時內進帳87萬元。一審法院判處盧女6個月徒刑並罰款10萬元,目前案件進入二審階段。
氣溫越低中風機率越高 醫師提醒注意保暖減少心血管負擔
研究顯示,低溫與腦出血型中風具有高度相關性。當氣溫低於攝氏20度時,心房顫動引發血栓所造成的栓塞性中風風險亦顯著升高;尤其寒流來襲時,氣溫低於攝氏10度,中風發生率更是急劇攀升。外出留意頭頸部保暖 室內儘量降低溫差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醫師徐仁佑強調,外出時應注意全身保暖,不僅是毛衣、外套、手套和毛襪,頭部與頸部的防護同樣重要,帽子與圍巾不可缺少。另外,許多人往往會忽視室內保暖的重要性,例如從被窩起床、洗澡前後或進出浴室時,若未因應劇烈溫差採取保暖措施,同樣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的負擔。「代謝症候群」三高危險群 預防心血管疾病從日常作起 徐仁佑醫師表示,保暖雖然重要,但從根本上保護血管健康更為重要。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而不良生活習慣如缺乏運動、高油飲食及經常飲用含糖飲料等,都是可能導致三高的關鍵因素。他也提醒,應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與日常監測血壓、腰圍及體重,及早發現代謝症候群等高風險徵兆,從而降低慢性疾病的發展風險。若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或BMI值大於27,即屬於「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同時也是三高的高風險族群,應及早就醫,透過專業評估與治療,預防代謝症候群惡化為慢性疾病。「微笑、舉手、說你好」 把握黃金救援時機為快速辨識中風,徐仁佑醫師提出「微笑、舉手、說你好」的簡單口訣。若出現臉部不對稱、手臂無力下垂或說話不清晰的情況,應立即就醫。同時,若有半邊肢體麻木、突然暈眩或步態不穩等症狀,也須高度警覺。尤其是經常使用手機或平板的族群,若發現螢幕文字出現疊影、手指無法準確按鍵盤等異常狀況,更應避免掉以輕心,切勿抱有「只是太累,睡一覺就好」的僥倖心理,以免延誤治療。中風的搶救黃金時間極為有限,延誤處理將加重腦細胞受損程度。徐仁佑醫師呼籲,無論是患者本身還是身邊的親友,若察覺疑似中風症狀,務必要立即送醫,爭取最佳治療時機,降低長期傷害的風險。
流鼻血恐是「肝病或癌症」前兆 醫:血量少但需警惕
很多人都有流鼻血的經驗,但要當心可不一定只有外傷才會導致流鼻血。耳鼻喉科醫師張皓鈞為此也列出常見的流鼻血原因,除了鼻部外傷、鼻中膈前半部出血外,還有可能是高血壓、肝病等全身性疾病,甚至是鼻咽癌、鼻竇癌的前兆,需多加警惕。醫師張皓鈞近日在臉書粉專《張皓鈞醫師/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發文衛教,並整理出流鼻血常見的6個原因:鼻中膈前半部出血:最常見!占病例一半以上。鼻子發炎、過敏或鼻中膈彎曲時更易出血,大多可以用「手指壓迫法」止血。鼻部外傷:約占2成,如車禍或撞傷引起。常伴鼻骨骨折或頭骨受傷,應立即送醫。全身性疾病:主要是凝血功能受損,如血液疾病(白血病、血友病)、高血壓、肝病等;另外,氣喘、慢性咳嗽也可能導致鼻出血。腫瘤:比例不到1成,如鼻咽癌、鼻竇癌,症狀多為鼻水或痰帶血,血量少但需警惕。懷孕期鼻出血:靜脈叢擴張充血,增加出血風險。遺傳性疾病:如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需注意家族病史。至於流鼻血的處理方式,張皓鈞也提醒要記住口訣「低頭、加壓、冰敷」:頭低:坐直、頭微向前傾,千萬別仰頭!避免血液流進喉嚨。加壓:用拇指和食指壓住鼻翼10至15分鐘,張嘴呼吸。冰敷:敷在鼻部讓血管收縮,幫助止血。若10至15分鐘未止血,應立刻前往耳鼻喉科或急診。血液吐出:不要吞下,避免噁心嘔吐。預防流鼻血方面,張皓鈞解釋,應避免挖鼻子或用力擤鼻涕,有鼻過敏、鼻竇炎要積極治療;再來,天氣乾冷時,用無香料凡士林保持鼻腔濕潤;第三點則是少吃太熱或刺激性食物,避免過量飲酒;最後,出血後應暫時避免劇烈運動或洗熱水澡。另外流鼻血後的注意事項?張皓鈞表示,停止出血後,別再挖鼻或用力擤鼻涕。若反覆出血或有其他症狀(如帶血痰、貧血),要及早就醫檢查潛在問題,「流鼻血不可忽視,尤其有全身疾病或腫瘤可能,務必重視治療黃金時間!」
晨運心臟不適!台中翁突重摔倒地「後腦出血」 民眾急CPR搶救
台中市西區日前清晨有1名79歲丁姓老翁在東興公園晨運時,因心臟突然不適,再加上出現頭暈現象,導致他當場倒地不起且頭破血流,目擊民眾發現後嚇得趕緊通報警方前來救助,所幸有路人再事發當時施作CPR,才使丁翁恢復意識,事後經送醫治療幸虧無大礙,後續警方也已通知家屬前來接手照料。據了解,丁翁清晨前往東興公園晨運,未料心臟突感到不適,甚至出現暈眩情形,導致他失去平衡向後重摔,造成後腦出血,幸好被其他晨運民眾及時發現,立馬實施CPR心肺復甦術搶命,同時報警協助送醫。警方表示,台中市警局一分局公益派出所日前清晨獲報,東興公園有民眾摔倒後腦出血,巡邏警員吳佳侖及詹鈞智迅速趕抵現場,到達後經初步評估傷患傷勢,隨即聯繫救護人員抵達檢查並包渣止血,接著交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治療,所幸恢復意識且無生命危險,事後警方通知丁翁兒子儘速前往醫院接手照顧。警方說明,年事已高的長者在晨運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身體發出的警示信號,若遇不適狀況,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尋求幫助,避免類似情形再度發生,旁人倘如撞見此事可實施CPR搶救,藉此贏得寶貴的黃金時間。
心肌梗塞把握黃金時間 醫授「MONA治療法」可自救
衛福部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進入冬天,溫度驟降也提升心肌梗塞的風險。心臟外科醫師袁明琦分享,能採取「MONA」自救,步驟分別是嗎啡、氧氣、硝化甘油舌下含片和阿斯匹靈。針對民眾家中沒有嗎啡,能服用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止痛;沒有舌下含片,能喝溫開水助血管放鬆。心臟外科醫師袁明琦在網路節目《小宇宙大爆發》提到,患者被送到急診,懷疑可能是心肌梗塞的狀況,必須照X光、心電圖到送往心導管室,過程耗時,因此袁明琦分享正確自救方式,能採取MONA治療法,按照步驟爭取更多活下來的機會。袁明琦指出,在等待救援的15至20分鐘時間,患者能採取醫院急救的MONA治療法。M指的是嗎啡(Morphine),用來緩解疼痛,但民眾家中不會有嗎啡,可服用肌肉鬆弛劑或止痛藥;O指的是氧氣(Oxygen),血管被堵塞時,氧氣無法順利通過,患者要儘快到靠窗觸,保持周遭空氣流通,把氣吸飽後代謝出二氧化碳。N指的是硝化甘油舌下含片(NTG),吃下有助於血管放鬆,家中沒有的話可以喝加鹽或糖的溫開水代替,多少能讓血管慢慢放鬆;A指的是阿斯匹靈(Aspirin),患者血管塞住後,會迅速啟動血小板的凝聚機制,使越來越多血栓形成,服下阿斯匹靈能減少血栓形成,沒有的話也是能喝水稀釋黏稠血液。除此之外,袁明琦也補充說明,身邊有人因為心肌梗塞昏倒,必須將其採頭低腳高的姿勢躺下,避免口水和痰噎住上面位置,還能保護腦部,畢竟腦部缺氧,送到醫院急救往往就來不及。不過袁明琦提醒,若是覺得心臟有問題,及早就醫檢查,有效預防,才是最正確的。
全台單周逾2萬人染腸病毒!5歲童四肢水泡 專家估疫情持續到「這時間」
全台單周超過2萬人染腸病毒,台中更是有一名5歲女童發病四肢都是水泡,讓家長驚呼,「太可怕!」醫師表示,近期台南出現一例腸病毒克沙奇A16型,可見病毒活躍活躍。據疾管署數據,9日至16日,全台有超過2萬2313人染腸病毒,創10年同期新高,也超越今年春夏,單周329班停課,比近4年同期還高,專家估月底到跨年疫情在高原期震盪。小兒科醫師施勝桓說,近期門診腸病毒佔1/3,而且病況慘,一名5歲女童發病2天四肢滿是水泡,嘴巴更是多處潰傷,連腳底板都有,也不能穿鞋子走路,症狀緩解後變成大量脫皮。小兒科醫師胡書瑋也在「幸胡醫師」粉專發文,「這波腸病毒有出現不少青少年罹病,手腳常常破的挺厲害的,甚至有碰到高中同一班7人淪陷,雖然都是輕症,但是手腳破洞不太舒服,其中一人來我門診,原本以為是近期主流的克沙奇A6或A16,想不到抽血檢驗居然驗到71型。」疾管署說明,疾管署說明,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容易傳播,提醒大人出外返家後,務必先更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並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家中幼兒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或至人口密集公共場所,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留意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大醫院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腸病毒來到最高點「上周就醫破2.2萬人」! 疾管署:12月底才脫離流行期
疾病管制署19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高原期,腸病毒傳染力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6週(11月10日至11月16日)門急診就診計22,313人次,較前一周21,289人次上升4.8%,且為10年同期最高,而最新全國停課統計為單周329班,也高於過去4年同期,目前預計12月底才會脫離流行期。疾管署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6週(11月10日至11月16日)門急診就診計22,313人次,較前一週(21,289人次)上升4.8%,疫情呈上升趨勢且處高原期,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其他克沙奇A型及腸病毒D68型等亦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今(2024)年累計7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克沙奇A10型2例,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4型各1例 ,其中5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大多數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症狀,容易因一時忽略而造成家中嬰幼兒感染,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勤洗手,並維持良好衛生習慣。惟時序入冬後,天氣轉冷,可能影響孩童落實肥皂洗手的意願,提醒家長及教托育人員協助教導孩童正確洗手,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疾管署說明,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容易傳播,提醒大人出外返家後,務必先更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並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家中幼兒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或至人口密集公共場所,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留意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大醫院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桃園義消捕蜂喪命 母慟︰應交給專業處理
桃園市農業局捕蜂捉蛇范姓隊員13日出勤時,左、右手各遭虎頭蜂叮一針,經搶救送醫仍不治,范母哭喊應交由專業人員處理。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徐玉樹建議市府添購「救命筆」保命,讓隊員可以第一時間協助急救,避免憾事發生,市長張善政允諾盡速研議採購,讓所有有需求的單位都可以有完善的急救設備。「危險工作應交由專業人員!」范母昨相驗時淚訴兒子說要去捕蜂,還特別叮囑他務必小心,沒想到中午接到電話,一開始還以為是詐騙集團在騙人,無法接受好好的一個兒子就這樣沒了。范父則說,兒子做任何事都認真,也說以前曾被蜜蜂叮,懷疑可能是越叮越嚴重,讓身體免疫力變差。徐玉樹表示,市府應注重捕蜂捉蛇大隊的人身安全,除了此次范姓隊員休克案件外,過去也發生過數次類似情況,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捕蜂抓蛇的編制,有政府組織、民間企業,但針對人員安全,常見出勤人員隨身攜帶針劑急救,建議市府採購。衛生局長賈蔚表示,「救命筆」為急救過程時可施打的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只要合法取得,並在醫師及藥師的指導下,一般民眾也可以使用,若隊員隨身攜帶「救命筆」,對隊員是「最大保障」,可在當下讓支氣管擴張、血管收縮,搶救黃金時間,將由衛生局辦理採購。農業局長陳冠義說,捕蜂捉蛇大隊235人,「救命筆」一劑約3000元,預算約70萬元,市府採購「救命筆」後,除了會提供給捕蜂捉蛇大隊外,也會提供給其他有需要的單位,如消防局及動保處等,另也會安排隊員每年檢查過敏源,若有對蜂蛇過敏體質隊員,將會改為技術指導人員,避免出勤。
基隆漁船沙崙海域驚險擱淺 海巡急救8人全數平安脫困
基隆籍1艘漁船14日凌晨1時左右,在新北市沙崙海水浴場外約300公尺處不慎擱淺,船上共有8名船員,包含1名台籍與7名印尼籍人員,海巡署第3巡防區在例行監控中發現該船航行異常,立刻派遣救援人員前往救助,最終將所有船員成功接回淡水第二漁港,無人受傷。據悉,該漁船雖然登記在基隆港,但平時多停泊於淡水漁港,13日下午,該船自淡水出海進行捕撈作業,未料返港時在沙崙海域發生擱淺意外,海巡署在凌晨掌握異常訊息後,迅速展開救援,派出北部分署第8岸巡隊救生艇,及第2海巡隊巡防艇,海巡人員在黃金時間內抵達現場,成功將8名船員平安帶回港口,避免任何人員傷亡。海巡署還進一步監控現場海域,並未發現油污洩漏的情況,確保海域生態安全。為確保其他船隻航行安全,漁業署也透過廣播提醒周邊船隻注,海巡署第3巡防區呼籲民眾,若在海上或岸邊發現危急情況,應立即撥打「118」報案專線,海巡署將隨時提供救援服務,確保海上安全。
台南50歲婦人駕駛特斯拉突昏迷車停路中 員警果斷CPR救回1命
台南市海安路上2日下午1時許,發生一起驚險意外,1名50歲林姓婦人開著特斯拉載8歲兒子行駛途中,因突發性昏迷導致車輛驟停於路中央,南警二分局的巡警當時正在附近執行廟會安全維護勤務,隨即趨前查看,發現林婦陷入無意識狀態,遂緊急將其從駕駛座抬下並展開CPR急救,最終成功挽救其性命,目前林婦已恢復心跳與呼吸,並送往醫院加護病房接受觀察。警方指出,南警二分局巡官黃聖智、巡佐黃三倚與警員陳怡樺等3名員警,當時在執行廟會遶境活動的維安工作,行經海安路二段時,見1輛白色自小客車突然停在路中央,員警立即上前探查,發現駕駛林婦面露痛苦,意識已逐漸模糊,對於開啟車門的指示無法反應。見此情形,員警示意車內年約8歲的男童協助開啟車門,並迅速將無反應的林婦抬出車外,進行心肺復甦術(CPR),同時聯絡119救護車前來支援,經過員警與救護人員的合作,林婦在黃金時間內得到了及時搶救,目前雖尚未清醒,但生命跡象穩定。在救護過程中,警方亦妥善安排林婦的8歲兒子於附近診所休息,並聯繫家屬到場陪伴,警方強調,員警在危急關頭展現高度應變力與救護精神,成功挽救寶貴生命,為警界同仁樹立良好典範。南警二分局呼籲民眾,如發現他人身體不適或面臨急救狀況,應立刻撥打119,或就近向警察機關求助,以冷靜配合救護人員指示,爭取黃金救援時間,提升存活機會,讓更多寶貴生命得以延續。
腸病毒仍處流行期!全台262班停課 疾管署估11月中疫情趨緩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5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下降,惟仍高於流行閾值,提醒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保持警覺,應定期清潔環境,時常清洗消毒兒童常接觸之物品及玩具,並持續教導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學童肥皂勤洗手、生病在家休息等正確防疫觀念,確保自身、同學及周遭親友的健康。另外,倘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應留意是否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把握治療黃金時間,降低重症風險。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1週(10月6日至10月12日)門急診就診計15,666人次,較前一週(17,456人次)下降10.3%,惟可能受國慶日放假部分門診休診影響,尚須觀察;近期疫情呈持平波動趨勢,處流行期病例數仍多。疾管署統計,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另其他克沙奇A型病毒及腸病毒D68型持續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鄰近國家/地區包括日本、中國及香港疫情呈上升趨勢,泰國疫情上下波動,新加坡及韓國疫情下降。其中日本近期病例數創下近10年同期新高,泰國及新加坡近期病例數亦高於去年同期。今年累計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及克沙奇A10型2例,其中4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根據腸病毒最新全國停課統計,第39週(9月22日至9月28日)單週262班,為5年同期最高,其中幼兒園197班、國小18班、托嬰中心等其他機構47班,預估疫情在11月中旬脫離流行期。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型別多元,目前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呼籲大人小孩皆應持續採行相關預防措施,包含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居家及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消毒、時常清洗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物品及玩具、避免接觸感染者、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於流行期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等,才能防範社區內不同型別腸病毒之感染與侵襲。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汪建民病逝/汪建民不敵肺腺癌病逝!胸腔科名醫曝「小病灶X光難揪出」:4類人加做1檢查
出演經典電視劇《台灣靈異事件》以鐵頭警官一角爆紅的男星汪建民,去年底檢查出罹患「肺腺癌」第4期後,歷經9次化療、60多次電療,怎料7日晚間仍因不敵病魔逝世,享年56歲。對此,新光醫院院務顧問、胸腔科權威醫師高尚志表示,肺癌初期因症狀不明顯,往往被發現時癌細胞已經擴散,呼籲高風險族群「別只做X光檢查」,因為很難揪出小病灶。高尚志醫師日前出席健康講座時分享,台灣10大癌症排名冠軍就是「肺癌」,去(2023)年共新增1萬6880人確診罹癌,且有7成肺癌患者在初期並無徵兆,直到出現症狀後就醫,高達8成患者已經進入晚期,包括一代歌后鳳飛飛、資深藝人「陶叔叔」陶大偉、文英阿姨、前法務部長陳定南等名人,均因罹患肺癌病逝。高尚志指出,由於部分腫瘤會藏在心臟後方或是氣管裡,容易被肋骨等器官遮住,且小於2公分的病灶很難透過胸部X光揪出,因此光靠X光檢查是不夠的,需仰賴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才能找到。高尚志提醒,像是抽菸者、慢性肺部及氣管疾病者、具肺癌家族史、女性等4類人,都是罹患肺癌的高危險族群,需定期進行肺癌篩檢,而這些高風險族群更應該做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時間。
「事後丸」擬改為指示藥 藥局也能買得到!掀各方激辯
為避免非預期懷孕,不少女性選擇服用俗稱「事後丸」的事後避孕藥。衛福部食藥署擬將「事後避孕藥Levonorgestrel」,從現在需醫師開立的處方藥,改為可在藥局購買的指示藥品,但是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發函食藥署表達強烈反對,婦產科醫學會憂心青少女會誤以為「吃了就不會懷孕」,增加危險性行為而產生嚴重後果,請政府審慎考量。Levonorgestrel(左炔諾孕酮)是第一代事後避孕藥,屬於單一高劑量黃體素藥物,原理是延遲或抑制排卵,達到避孕效果。針對無事前避孕者,現在需由醫師開立處方箋,在性行為後72小時內服用,且越早服用,避孕效果越好。8年前通過轉類 遭反對而擱置食藥署今年8月30日邀集醫界開會討論,決議將Levonorgestrel轉為指示藥品。事實上,食藥署在2016年就已通過該藥品轉類,當時就受到許多團體反對,擱置至今已8年。婦產科醫學會強烈反對,臨床上服用該藥後可能出現經期紊亂,因此醫師會要求患者服藥後2周須回診或自行驗孕,以確認避孕成功,避免因無法及時發現懷孕,衍生更大的風險。擔任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的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建霈表示,該藥失敗率仍有20%,等於每5人就有1人會避孕失敗,此外也可能因子宮外孕而大量出血,過去就曾發生孕婦在家死亡案例。婦產科醫學會憂心,開放為指示用藥後,藥局就能買得到,可能使女性誤以為這是可隨意使用的避孕方式,進而導致危險性行為,並引發性傳染病而危害青少女健康,因此發函食藥署要求重新審慎評估。醫:失敗率2成 恐致經期紊亂然而,藥師公會全聯會直指,十大先進醫藥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日本、韓國,早已將避孕藥列為指示用藥,我國有關避孕及終止懷孕的藥事管理制度,有待精進。有藥師透露,國內避孕藥市場充斥亂象,一盒事後避孕藥正常售價僅200到500元,有些診所一盒要價約690元,高出行情;民眾若不想看診,自行到藥局即使沒有處方箋也可能買得到,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都有。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強調,就是因為管理不當,才導致亂象叢生,適當調整避孕藥的管理制度,可降低民眾錯失使用避孕藥的黃金時間。藥師:調整制度有助導正亂象婦產科醫學會則回擊,雖包括美國等國家已將該藥列為非處方藥,但那是因為國外就醫不便,台灣醫療資源充裕且便利,並無將Levonorgestrel轉為非處方藥的必要。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因醫療原因或遭性侵而選擇手術或使用口服墮胎藥物(RU486)流產總人數逐漸下降,從2010年的7.5萬人次降至2022年的4.9萬人次,但尚不包括自費人工流產,也就是「懷孕或生產將影響其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者,估算黑數達30到40萬人,是國內新生兒人數的2到3倍,顯見事後避孕需求甚高。食藥署則強調,目前尚未有上路日期,會持續收集各界意見後再做決議。
醫院自主研發AI軟體 「僅需5分鐘」警示惡性腦水腫風險
透過AI輔助與警訊,臨床醫師5分鐘就可以預知病患是否屬於高風險惡性腦水腫。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在院長陳自諒帶領下,副院長阮春榮和UrAiTaiwan (我愛台灣)團隊自行研發出多款UrAi軟體,其中UrStroke軟體系列,病患做完核磁共振後,把資訊傳送給UrStroke AI軟體系統判讀,5分鐘即可提供AI預判輔助資訊,將病患區分為低、中、高度之惡性腦水腫風險等級,輔助醫師把握黃金時間,精準判讀並提供精準治療。院長陳自諒表示,UrStroke軟體系統獲得國科會SPARK Taiwan辦公室與美國史丹佛大學的認證,推薦到今年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舉行的2024 SPARK Taiwan VC Day發表。阮春榮副院長也將這份成果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范揚政教授分享,UrStroke目前正在中國醫藥大學醫療體系進行體系內多院區的驗證中,預計接下來會進行大型、多中心的臨床驗證。外科部長黃祥銘表示,惡性腦水腫未經適當的治療有高達百分之90的死亡率,提早減壓手術可將死亡率降低至百分之30。透過UrStroke AI 判讀的好處是可以在磁振造影檢查後快速預知惡性腦水腫發生的高風險並提出警示。神經內科陳睿正主任表示,根據過去的臨床經驗,病患做完核磁共振後,醫師無法立即確認病人是否屬於惡性腦水腫高風險,只能將中風病患送到加護病房進行密切觀察,但是嚴重患者可能在三天後就因為惡性腦水腫而離世。現在,在核磁共振檢查之後,經過UrStroke 的即時AI判讀,可提供預判輔助資訊,包含中風體積,水腫類別、惡性腦水腫的風險指標以及三個月後良好預後之指標,可以輔助醫師精準判讀和治療。副院長阮春榮強調,UrStroke軟體系統可以提供AI初步預測屬於細胞性水腫或是血管性水腫病症,輔佐醫師決策並及時進行適當的抗水腫治療。同時,AI判讀五分鐘也可將AI預測結果提供給神經內科醫師,醫師如果確認病患屬於惡性腦水腫高度危險者,醫師可以和病患或家屬精準溝通並且即時會診神經外科醫師實施減壓手術,不用等到昏迷指數太低時才發現惡性腦水腫已經發生且為時已晚。如果,兩天前可以預估兩天後的危急,醫師與病患、家屬可以即早透過醫病共享決策進行醫療規劃。副院長阮春榮指出,UrStroke軟體系統主打『GIVE ME FIVE,SAVE YOUR LIFE』。只要給AI五分鐘,就可以救你一命。這套系統得到國科會認證,到美國史丹佛大學發表,並積極爭取美國創業投資的資金,繼續研究,造福更多的病患。
死亡人數超過癌症 心血管疾病成台灣第一隱藏殺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每年有超過2050萬人因為心血管相關的疾病而死亡,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健康殺手。依照民國112年衛福部的數據,台灣去年約有23,000人死於心臟病,在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但若是連同十大死因第四名的中風、第五名的糖尿病以及第七名的高血壓一起計算的話,光是去年全台灣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CVD)的人數就高達56,350人,超過十大死因第一名的癌症。心血管疾病與癌症不同的地方在於,8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案例是可以事前預防的。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呂鴻基說,根據國健署每年的資料顯示,台灣每年國中生過重及肥胖的比率逐年升高,這些孩子在成年後有八成仍會過重,若能在兒童時期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就能提前避免罹患三高,最終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狀況發生。心血管疾病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抽菸、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體重、BMI及壓力等,都會影響到心血管的健康,如果不好好控制,最後就會慢慢演變成疾病,危及性命。陳文鍾執行長說,在眾多的危險因子中,高血壓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因素,但數據顯示只有不到六成的高血壓病患,有成功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的達標數字。沒有達標的主要原因,往往在於沒有養成量血壓的習慣,導致病患並不清楚自己的疾病狀況,因而延誤就醫與治療的黃金時間。除了高血壓的達標率不樂觀之外,另外兩項三高達標率也同樣不理想;糖尿病在台灣的達標率也只有六成左右,而膽固醇更是只有不到四成病患有達標。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王宗道副執行長表示,針對三高達標率低的問題,其實政府與各方一直在推動各項改善措施。像是衛生福利部計畫以5年的時間積極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擬將80%三高病患加入照護網,加入照護網的三高病患80%接受生活習慣諮商,讓三高控制率可達到80%。目前台灣三高病患約有534萬人,加入照護網的病患約有301萬人,估計還有四成六的病患尚未收案追蹤。今年八月份首先起跑的「社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就是想替地區醫院就醫的三高病患導入個人健康評估,讓個管師可以持續追蹤病患的三高數值。王宗道副執行長說,以政府的力量結合醫療院所、專業團體的支持,期待在三高達標率慢慢變高的同時,也能看到台灣民眾的心血管健康變得更好。除了加強納入照護網的比例之外,王宗道副執行長也呼籲政府在健保用藥上,能引進國際的數值來作為衡量標準。王宗道副執行長舉例,以低密度膽固醇LDL來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於2022年聯合公布了最新版的《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希望將LDL用藥的治療目標與國際接軌,設定為一般風險100mg/dL以下、高風險病患70mg/dL以下,取代現有健保用藥規定的130/100mg/dL,用更嚴格的標準來降低國民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帶來更好的預後。若在健保方面,能將藥物給付的數值標準下修,對於高風險族群來說,醫師便能用更積極的治療態度來降低他們的心血管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