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醫師
」 手術 麻醉 醫療疏失 高雄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辣妻凌晨突破水!醫界王陽明「喜迎前世情人」晉升雙寶爸
被封為「醫界王陽明」的賴弘國先前曾有過2段短命婚,直至2022年才又梅開三度,迎娶從空姐轉戰到電子科技業的女友Alice,2人婚後不久便誕下兒子「小賴寶」,他今(9日)再度公布喜訊,宣告正式晉升雙寶爸,婚後不到2年,已經湊成「好」字,組成幸福的一家4口。賴弘國妻子Alice今(9日)在IG分享生產過程,透露她睡到凌晨5點時突然破水,女兒已經迫不及待要誕生了,但自己與老公都相當冷靜,迅速將行李打包完畢後便前往醫院待產。賴弘國妻子Alice大讚女兒是「效率妹妹」,很快便來到世界報到。(圖/擷取自Instagram/aliceqchen)Alice表示,當時她雖然流著羊水,但鑒於上一胎的經驗,她知道女兒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報到,就讓一臉疲倦的老公先回家休息,自己再吃個早餐等待迎接二寶,在緊急狀況下還能如此從容不迫,讓她忍不住笑喊,「生過小孩的媽媽就是比較冷靜」。Alice透露,整個分娩過程很快就結束了,大讚女兒是「效率妹妹」沒讓她煎熬太久,她也忍不住讚嘆無痛分娩的發明,讓她可以輕鬆順產,「無痛分娩真的太重要,感謝老公團隊配合的頂級麻醉醫師,我才可以有力氣繼續滑手機耍廢,真的佩服以前年代沒無痛直接生寶寶,完全無法想像,媽媽真的太偉大。」
變調避風港1/頑皮罰坐動彈不得 花蓮某安置機構爆虐童疑雲
花蓮縣一家兒童少年安置機構屢屢發生院生間衝突,連續3年被評鑑為丙等,並限令改善。兩個月前,9歲院童「小奇」(化名)因為過度活潑好動,竟遭到院方人員以施行「體驗教育」為由,聯手五花大綁在輪椅上長達8小時,還「包尿布」來限制其上廁所,形同對院童人格羞辱,當時人在國外的負責人(院長)認為此舉極為不妥,回國不斷追查,竟遭董事會解職。安置機構原本是保護、輔導兒童和少年遭到不法侵害時的避風港,不料卻淪為受虐孩子的加害方。花蓮一家頗具規模的安置機構已有近50年歷史,當初是以收容後山偏鄉孤苦的孩童為志業,後來也受政府委託安置保護受虐或遭侵害的孩童,目前約有未成年院生20餘名,另外也有不少以打掃換取食宿的身心障礙成年院生。然而自2021至2023年該安置機構因合格教保員不足、且數度發生院生間的衝突,因而被花蓮縣政府連3年評鑑為丙等,並列為加強輔導對象,命其半年內改善。「琪琪」(化名)是花蓮服務近10年的專業社工,今年元月她就在這種環境下獲聘擔任該機構的院長,全力引進外部資源來解決評鑑不佳與面臨減招關院的危機,例如帶領院生出遊踏查,也帶著院生到餐廳打工,透過學習拓展視野與人際關係,以便未來重返社會自力更生;而執行長「巧巧」(化名)則是安置機構創辦人的姪媳。琪琪向本刊爆料,5月間她出國期間,18日那一天卻收到巧巧傳來訊息,指小奇因為太調皮了,連教保員都受不了,因此她們以束帶和毛巾將小奇綁在輪椅上,實施八個小時「體驗教育」,巧巧還傳來小奇被綁在輪椅上一臉無奈,甚至累到睏睡過去的照片。這段時間小奇被命令穿上尿布,無法上廁所,只能吃絞爛如泥的食物充饑。琪琪指出,小奇的確很調皮,連學校老師也拿他沒辦法,不過轉送鑑輔機構評估暫時未達到「特殊生」的門檻;小奇對飛行很嚮往,常常搞不清幻想與現實,爬上爬下活動力很旺盛,她知道朝夕相處的師長耐心有用完的一天,因此返國後憂心忡忡地追問小奇當天的遭遇,然而面對的是排山倒海般的冷淡與刁難, 6月15日她帶院生爬山回來那一天,卻無預警地收到一紙公文,上頭只有冷冰冰地幾個字「經董事會討論不適任,即刻予以解職」,真是晴天霹靂!她堅定地說,工作丟了事小,但只要想到院童如今生活在一名虐童加害者主持的環境中,就感到萬分的恐懼與不捨。因為擔心花蓮縣府行政調查曠日廢時,只好向媒體控訴;至於她與安置機構的勞資糾紛也由縣府調處中。面對上述虐童指控,接任院長的巧巧表示,小奇此前多次想自高處跳下,經她口頭告誡恐釀成殘廢終生,小奇仍不畏懼,因此她在小奇簽下同意書後,以坐輪椅4小時的體驗殘疾生活。她為不當管教表示歉意,並表示將靜候司法與行政調查。琪琪為了拓展院生的視野與人際關係,會帶著院生走出封閉的院區,知名的網紅「主動脈」麻醉科醫師賴其萬也經常參與協助工作。(圖/翻攝自「麻醉醫師靈魂所在」臉書)執業律師紀岳良強調,只要涉及綑綁兒童,就絕對不是正當管教範圍,無論受傷與否,都已涉及《刑法》第286條「未成年施虐罪」。他舉例說,假如有人參加實境節目,模擬身障者生活3小時,自願被綑綁,那就是以「人身自由」為標的,事前一定會簽同意書,但若第2小時自己不舒服「不玩了」,都應依照當事人意願,隨時可以解除契約,現在面對一名9歲男童,院方竟用這種方式處理他,實在令人不忍。台北市政府一名社政主管表示,因為全台安置機構資源稀少,因此政府會站在輔導的立場,採罰款命其改善,連續三年丙等的機構負責人會被公佈姓名,並遭勒令撤換。花蓮縣政府社會處副處長黃舒儀表示,本案已立案調查,近期將派員訪視,如果未見有效改善,將罰新台幣3至30萬,且能連續罰,主管機關甚至可以視情況,廢止育幼院設立許可。
剖腹產子卻遭遇死神2度攔路 孕母闔眼前曾目擊「心電圖變直線」
英國36歲女子威爾森(Keeley Wilson),日前在接受剖腹產手術的時候,過程中竟然兩度發生心臟驟停的情況。威爾森當時也回憶,自己曾在手術床上,親眼看到自己的心電圖變成一直線,後續機器也發出很長的嗶聲,自己後續也就這樣失去意識。根據《鏡報》報導指出,威爾森表示,自己失去意識後,下一個有意識的片段就是看到麻醉醫師正在對他進行心臟按摩,但維持沒多久後,自己又失去意識,因為他的心臟第二次的停止跳動。一直到他再次恢復意識的時候,爾多聽到的是剛出生女兒的哭泣聲。事後檢查,威爾森因為兩次心臟按摩的關係,導致肋骨多處骨折,這也導致他一度無法擁抱自己剛出生的女兒。而他也因為這兩次心臟停止跳動、鬼門關前走一遭的原因,留下了嚴重的創傷症候群,不斷地回憶起瀕死時的畫面。而更讓人頭痛的是,醫師竟然無法解釋他兩次心臟驟停的原因,一直到現在還是沒有任何答案可以解釋。威爾森表示「整個事件不知道是怎麼發生的,這讓我很難放下這件事,我仍然很想知道這個答案」。威爾森表示「護理師、我的家庭醫生和麻醉師,都說他們不知道這種事情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每個人似乎都感到非常震驚。我被告知的唯一答案是『這只是其中之一的情況』。但時至今日,我仍然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這件事。」
脊椎側彎影響發育! 中榮最新「AR導航技術」精準治療
彥綺小時候因為發燒而造成生長遲緩,同時合併有脊椎側彎,其側彎角度已經達到90度,心肺功能和生長發育也因此受影響,使得活動力下降,更難以加入群體活動。很幸運地,彥綺在臺中榮民總醫院接受最新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眼鏡搭配術中導航技術的脊椎側彎矯正手術,不但準確地置入骨釘並順利矯正至小於20度的角度,身高從145公分增加到155公分,手術後半年的心肺功能也大量增加,不僅讓彥綺的活動力提升、生長發育追上同齡小孩,也改善在心理上的發育。脊椎側彎分2種 擴增實境眼鏡搭配術中導航改善臺中榮總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楷元表示,脊椎側彎根據側彎的數量可分為C型與S型兩種,都可見於臺中榮總治療的十五個案例當中。分析這十五個案例,病人脊椎側彎的角度平均達79.57度,最大甚至可到124度。而經過擴增實境眼鏡搭配術中導航技術進行脊椎側彎矯正手術,病人最少都有80%以上的角度改善,最大甚至可達到93%,手術中骨釘置入的準確度最少都有95%以上。減少手術時間與出血量 跨團隊合作助恢復陳楷元說明,這項技術讓醫師在手術當下能即時看見解剖構造與骨釘置入的角度位置,避開危險區域以減低手術併發症,提高手術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術前會由麻醉醫師仔細評估麻醉風險,術中結合多位醫師共同手術,並有技術員負責導航儀器操作,放射技術員負責重組病人不同階段的影像作為評估與治療之用,術後復健醫師團隊也會針對病人行走與下背部肌肉安排相關復健治療。目前相關的治療成效也整理並投稿國際期刊中,期許讓世界也能看見臺中榮總這方面的成就。
全身麻醉醒來卻像鬼壓床?醫揭原因 1招回復肌力
「醫生,我上次全身麻醉醒來好像鬼壓床一樣動都不能動,我拼命想跟護理師講,結果什麼都說不出來。」在麻醉醫師的術前訪視中,偶而有病人會對過去的全身麻醉提出這樣的經驗,以病人感受上最常見的形容是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張不開眼、動不了、像鬼壓床一樣。麻醉醒來不能動 肌肉鬆弛劑占比大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麻醉部王逸萍醫師表示,醫師能藉由回溯病人過去的麻醉方式和麻醉上使用的藥物,可以查見幾種藥物為可能影響的原因,而其中肌肉鬆弛劑的殘留占了極大比例。王逸萍醫師說明,肌肉鬆弛劑的使用,會讓手術部位肌肉適當的放鬆及靜止,避免筋肉不自主的活動而影響手術的進行,但肌肉鬆弛劑可能會有呼吸肌群及呼吸輔助肌鬆弛的副作用,也就是在病人甦醒後可能有吸不到氣、動不了等像鬼壓床的情況。回復劑幫助肌力回復 肌肉張力監測儀隨時注意想要減少這樣的副作用,除了醫師給予病人肌肉鬆弛劑的回復劑外,也須隨時監測病人肌力回復的情況。王逸萍醫師指出,以目前肌肉張力監測儀的發展來說,已有非侵入性且攜帶型的監測儀器,醫師只要透過病人手部神經的電刺激,測得手指肌力的運動情況,即可判斷病人肌肉張力回復的情形。同樣的監測儀器,若使用於術中,醫師監測病人在使用肌肉鬆弛劑後肌力放鬆的程度,可助於外科醫師手術的順利性及安全性。預先討論及溝通 訂立適合的麻醉計畫王逸萍醫師建議,若過去有術後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及張不開眼等經驗,或有此擔憂的病人,可於麻醉醫師術前訪視時,預先與醫師討論及溝通,經評估後訂立最適合的麻醉計畫。
手術醒來動不了?患者吸不到氣嚇喊「像鬼壓床」 麻醉醫師揭原因
「醫生,我上次全身麻醉醒來好像鬼壓床一樣動都不能動,我拚命想跟護理師講,結果什麼都說不出來。」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麻醉部王逸萍醫師說明,在麻醉醫師的術前訪視中,偶而有病人會對過去的全身麻醉提出類似經驗,以病人感受上最常見的形容是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張不開眼、動不了、像鬼壓床一樣。王逸萍說明,醫師能藉由回溯病人過去的麻醉方式和麻醉上使用的藥物,可以查見幾種藥物為可能影響的原因,而其中肌肉鬆弛劑的殘留占了極大比例。肌肉鬆弛劑的使用,會讓手術部位肌肉適當的放鬆及靜止,避免筋肉不自主的活動而影響手術的進行,但肌肉鬆弛劑可能會有呼吸肌群及呼吸輔助肌鬆弛的副作用,也就是在病人甦醒後可能有吸不到氣、動不了等像鬼壓床的情況。醫師表示,想要減少這樣的副作用,除了醫師給予病人肌肉鬆弛劑的回復劑外,也須隨時監測病人肌力回復的情況。以目前肌肉張力監測儀的發展來說,已有非侵入性且攜帶型的監測儀器,醫師只要透過病人手部神經的電刺激,測得手指肌力的運動情況,即可判斷病人肌肉張力回復的情形。王逸萍提到,同樣的監測儀器,若使用於術中,醫師監測病人在使用肌肉鬆弛劑後肌力放鬆的程度,可助於外科醫師手術的順利性及安全性。醫師建議,若過去有術後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及張不開眼等經驗,或有此擔憂的病人,可於麻醉醫師術前訪視時,預先與醫師討論及溝通,經評估後訂立最適合的麻醉計畫。
吸珍奶竟吸到吐血?50歲大叔喝完差點氣切 醫:「這部位」動刀後千萬要小心
一名50多歲大叔接受扁桃腺切除手術,術後傷口癒合狀況不佳,三不五時就吐血,醫生建議他可以喝喝冰涼飲品來緩解,結果大叔一吸珍奶竟變成大噴血,在被全身麻醉、插管搶救下,才於手術室裡完成止血。醫師表示,扁腺桃腺等喉嚨部位手術,術後最忌有吸吮等喉部用力動作,要喝珍奶可以,但千萬不能用吸管,只能用杯子喝。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在節目《醫師好辣》中指出,扁桃腺手術對醫生來說是種「鬼刀」,不管手術時再怎麼仔細做好止血,術後傷口還是有可能再出血,因為患者進食時十分容易造成傷口再次出血,甚至是大出血。陳亮宇表示,這名大叔手術前,扁桃腺平均一個月會發炎兩次,喉嚨長期處於疼痛狀態下,因此就醫進行扁腺切除手術。手術過程很順利,但大叔術後在病房裡猛咳嗽,造成傷口一直滲血,他每次查房都會見到垃圾筒裡滿是染血的衛生紙。陳亮宇表示,自己心想讓大叔喝點冰點飲料,或許有助血管收縮,比較不會流血,家屬就出去買了一袋手搖飲回病房,他瞄了一眼,問護理站家屬買了什麼,當得知家屬買的是「黑糖珍奶」後趕緊衝回病房,大喊「不能喝」,卻已經來不及了,「他剛好吸了一大口,接著噴出來,地上都是混著珍珠的鮮血。」陳亮宇表示,扁桃腺手術後,千萬不能有吸吮等喉嚨用力的行為,否則傷口處的血管很容易會被吸破。所以要喝珍奶可以,但千萬不能用吸的,只能要用杯子喝。陳亮宇表示,後來,因為大叔喉嚨部位的動脈一直在噴血,他們只好安排大叔在全身麻醉情況下,插管進行電燒止血手術,並告知家屬若再不能控制出血,恐怕得做氣切術,所幸在麻醉醫師協助下,火速完成電燒止血,術後大叔住院半個月康復,出院前還說自己這輩子不敢再喝珍奶了。
高雄民生醫院「開錯刀」! ICU名醫坦言:不是只有責備與懲罰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4日驚傳醫療疏失,2名護理師、麻醉醫師和執刀外科醫師竟然都沒有核對身分,就對1名中風無法表達的黃姓男病患開刀,結果手術完後才發現「開錯刀」。最終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除對院方開罰50萬元、懲處涉案5名醫護外,還免除院長的管理職務,並針對偽造病歷登載、企圖掩蓋疏失的執刀醫師陸希平採取2大過免職處分。對此,同為醫療人員的ICU名醫陳志金今(13日)發文直言,雖然結果令人難過,但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與改善的機會,「謙卑的把這次的教訓當成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而不是只有責備與懲罰!」陳志金今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發文表示,「每一次發生重大病人安全事件,雖然令人難過,但是,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與改善的機會,和大家分享這篇2011年事件發生當下我寫的文章,也找出後來衛福部的調查結果來比對。 」陳志金2011年曾寫道「5個歡喜變成5個恐懼、5輸的局面」,當時台大誤用1名愛滋感染者所捐贈器官,導致5名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遭受愛滋病毒威脅。該次的重大病人安全事件,是團隊溝通與團隊合作失效的結果。國內積極的推動醫療團隊資源管理(Team Resource Management,TRM),強調跨領域甚至是跨院際的團隊合作的教學,正是為了預防這類重大事件而設計的。以下就團隊溝通與合作、愛滋病感染者的隱私與病人安全、捐贈者器官維護三個面向來探討此次的事件。1.資訊的回覆確認,與雙重查核電話上接受到的訊息,需要覆誦再確認(check back),確認訊息是無誤的被傳遞。「Reactive」或「Non-reactive」透過電話的傳達,的確容易會產生誤解。協調師應該回覆確認:「Non-reactive,陰性/negative嗎?」檢驗師若能再雞婆一點,加上「是陽性/positive,請小心喔!」或是,「請加做Western blot確認」、「是要器捐嗎?好可惜喔!這器官不能用了。」訊息的確認,必須與源頭做確認:此次事件,檢驗結果的源頭是檢驗科(或是檢驗師所輸入的資料)。手術劃刀前的Time out(在關鍵的時刻暫停做重要的確認)是要依查檢表(checklist),兩人以上,再次確認重要的訊息,查檢表的HIV陰性是應該以看到正式報告為準。沒看到正式報告,就登錄器捐中心,以致後來的成大是與器捐中心來核對的,當然也一定會錯。2.重要資訊的即時傳遞HIV結果陽性,按照目前的做法,是需要立即傳呼醫療團隊成員的。現在的醫學中心,不太可能沒有這種通知機制的。可能是因為病人還在外院,沒有依常規送檢(可能連病歷號碼都沒有),所以無法得知要傳呼給誰?(一般是傳呼給開檢驗單的醫師,或是病人的主治醫師。)3.跨院作業、偏離常規作業的風險很多的管控措施都是針對常規作業訂定,而且每家醫院不盡相同,因此,若有緊急需要,必須要跨院作業或是偏離常規作業,常常出錯的風險是增加的。4.Sir Liam Donaldson曾經說過的「病安名言」:“To err is human, to cover up is unforgivable, and to fail to learn is inexcusable.”意指「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隱匿是不能被饒恕的事情,同時也要從錯誤中學習。否則就會是捐贈者家屬、受贈病人與家屬、手術醫療團隊、醫院(百年台大的名譽)、國家(衛生署及台灣移植的國際風評),五輸的局面。陳志金也在文末總結,謙卑的把這次的教訓當成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而不是只有責備與懲罰!共同努力的推動TRM,塑造一個良好的團隊合作風氣與更安全的文化。應該記取教訓,把握這個改革的契機,好好的檢視系統與流程,落實推動TRM,深耕病人安全文化;希望不會又是懲處一兩個人就了事。
高雄民生醫院「開錯刀」犯低階錯誤 名醫曝禍首就是「催」:犯了兵家大忌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4日驚傳醫療疏失,2名護理師、麻醉醫師和執刀外科醫師竟然都沒有核對身分,就對1名中風無法表達的黃姓男病患開刀,結果手術完後才發現「開錯刀」。最終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除對院方開罰50萬元、懲處涉案5名醫護外,還免除院長的管理職務,並針對偽造病歷登載、企圖掩蓋疏失的執刀醫師陸希平採取2大過免職處分。對此,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認為,其實開錯刀事件的禍首在於「一個字」:催,直言治療錯人這種低階錯誤真的是兵家大忌。姜冠宇醫師昨(12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他認為開錯刀事件最重要出錯原因就是一個字:「催」,雖然醫療場域是複雜場域,容易出錯無可避免,但那是指病人滿意度的部分,今天「治療錯人」這種低階錯誤真的是兵家大忌,「沒有做好足夠的確認,就要上路這其實是醫療產業的大忌」, 當然也可能是其他領域產業的大忌,他也直言,「這是很多台灣人的通病,不顧大家的困難,要快又要好,其實是相當危險的。」姜冠宇醫師還分享親身經歷稱,他很久以前當住院醫師的時候有一位主治醫師很嚴格也很兇,表定八點整甚至更早就要查房,也不給下面任何喘息時間,只要讓他查得不順,就破口大罵,「結果下面就不報加班之下,都提早一小時上班,我這種通勤需要耗費較長時間,是很倒霉的,常常準備不夠就被罵得委屈往肚子裡吞。」至於有沒有照顧病人的品質提升?姜冠宇醫師坦言:「其實我覺得還好,但是除了累,就只是練就了肚子很能吞下委屈,李登輝那一套戒急用忍,我練得爐火純青,就這樣而已。」姜冠宇醫師也回憶,其實病人不僅並未從這樣的習慣中得到好處,他們也只會感受到主治醫師的急躁和不耐煩而已,甚至還會跟主治醫師產生更多誤會,事後也會有更多怨言。因此如今當上主治醫師的他,除非特殊狀況、否則絕對不會七早八早要求查房,「你就好好吃個早餐,喝一杯咖啡,處理一下信件和文件,讓下面的人都準備好,再一起查房,大家笑著上班,病人情況也掌握得清清楚楚,不是很好嗎?」姜冠宇醫師也在文末呼籲:「事可以做順,但是不要急,正確是急不來、催不來的」,他也分享一本商管當紅學者Amy Edmondson的新書《正確犯錯》,雖然是商管書,但內容提及了大量醫療案例,而作者後來也應用檢討錯誤的模型在醫療,評價很高,讓大家思考在多元職場上該如何改進和預防下一次低階錯誤,「很適合醫療界和非醫療界的朋友大家一起來研讀喔!」
開錯刀醫師陸希平扯「間接救人」 高雄民生醫院、衛生局火大回應了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驚傳醫療疏失,2名護理師、麻醉醫師和執刀外科醫師竟然都沒有核對身分,就對1名中風無法表達的黃姓男病患開刀,結果手術完後才發現開錯刀,事後執刀醫師陸希平甚至還偽造病歷登載,企圖掩蓋疏失,11日已遭衛生局決議2大過免職處分。對此,陸希平昨(12日)親上火線,表示並未推病人去開刀房,是巡病房途中接到麻醉科電話通知病人血壓不穩趕去處理後,才知道開錯刀,並強調「絕無造假病歷」,甚至還「間接救了病人」。對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及民生醫院12日晚間雙雙發聲明還原事發過程,直指陸希平說謊。陸希平昨親上火線回應爭議,他聲稱當天上午8點到醫院後,第一台手術是由開刀房跟病房跟病人進行身分確認和所謂的交接,再由病房送病人至開刀房去,他當下本身是在醫院其他單位巡房的過程當中突然接獲麻醉科的電話,告訴他送來的這個黃姓病人(應該要開的是張姓病人),血壓相當不穩,低到50、30左右,他才下去處理,「報傳有些人說是我推病人從病床去開刀房,這是不對的,是由病房跟開刀房直接去完成交接。」當他知道病人送錯後,陸希平也稱他馬上就和機構相關負責人聯繫,因為黃姓病人本身無行為能力,也沒有家屬,所以跟機構相關法定代理人以及值班護理長取得同意書,並且做完整的病情解釋,然後以緊急病案方式去完成事後同意書。事後黃姓及張姓病人也都回到病房,病情相當穩定,「雖然我已經被醫院解除職務,但我直到今天下午還是有給這兩位病患打氣關心,親自到病房換藥。」至於偽造病歷部分,陸希平堅稱絕對沒有竄改任何病例,「同意書是我親自去撰寫有關醫師應該寫的部分,有關該在病人家屬或病人法定代理人去簽名的部分,我是請開刀房護理師交給機構的護理長,她可能是用傳真去運送,去完成這份同意書。我是絕對不會去寫我不該寫的部分,對黃姓病人來講,我是這樣去做的。」不過高雄市立民生醫院12日晚間卻發出5點聲明打臉陸希平:1.「陸姓醫師表示未推病人去開刀房,是巡病房途中接到麻醉科電話才趕去處理乙節」,根據調查,陸醫師4月4日上午7:57從開刀房打電話至「一般病房」,詢問開刀病人為何還未送至?隨後親自前往病房護理站,指示必須立即將病人送至手術室,隨後並親自前往病房護理站指示,必須立將病人送至手術室,不過當下護理師與手術室均表示該病患預排刀為8:30,依照院內SOP手術室程序尚未完備,請陸醫師等候手術室通知病房後,才能將病人送至手術室。但陸醫師不願等候手術室通知,仍執意「親自指示」工友將指定病人立刻送往手術室,且8:00至8:30該時段正逢病房護理師進行交班之時間,因忙碌時刻故無法當下與工友確認送出病人之身分。2.當天陸醫師與黃姓病人幾乎同時抵達手術室,陸醫師隨即催促相關同仁立刻上刀。麻醉醫師對該病人進行麻醉評估時,告知病患血壓偏低、不宜手術,但陸醫師仍堅信病患接受手術後即可恢復,不採信麻醉醫師之評估,執意上刀,直至此時團隊仍無人察覺病人送錯。3.黃姓病患原本就不是陸姓醫師的病患,是單純因「內科疾病」收住院治療,「無照會外科手術之需求」。與陸醫師自述「麻醉科因病人血壓不穩定,才通知他前往處理」之情事不符。4.陸姓醫師發現病患錯誤後,在手術後親自致電通知送病患入院之護理機構,要求補簽「同意書」,此節疑涉嫌簽署不實之同意書,皆有明確之相關事證,本局已函送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調查。5.陸姓醫師非自願離職乃是本院經法定程序審議處分大過2次予以免職。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也發聲明表示,依照院方醫品病安委員會調查、本局約談相關醫事人員陳述,4月4日當天上午主刀醫師陸希平明確逾越院方既定程序事證明確,是導致本起重大病安事故之主因,且經審閱病歷紀錄,發現主刀醫師陸希平不但開錯刀,且事後涉病歷登載偽造同意書企圖補救。陸醫師雖聲稱「間接救人」云云,卻挑戰醫療專業與倫理之虞,除經院方人審會決議免職處分並移送地檢署偵辦外,亦將依據行政調查事證並參採陸姓醫師之自述說明,儘速召開醫師懲戒委員會議處,堅定捍衛病人安全的醫療核心價值。
高雄民生醫院「開錯刀」 麻醉醫曝「最危險因素」:一點都不想譴責!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驚傳醫療疏失,2名護理師、麻醉醫師和執刀外科醫師竟然都沒有核對身分,就對1名黃姓男病患開刀,結果手術完後才發現開錯刀,事後執刀醫師還偽造病歷登載,企圖掩蓋疏失,昨(11日)已遭衛生局決議2大過免職處分。對此,麻醉科醫師石崇志認為,他一點都不想譴責,「我覺得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在如今的環境中不意外,一忙起來,我自己也不一定能防堵住這樣的疏失」,但他也直言,那些嘗試打破規則、不照常規走的人最容易出事。石崇志11日在臉書發文向民生醫院開刀房的工作同仁喊話,是人都會犯錯,如果環境呈現高壓超時、缺人過勞、醫師逼迫的狀況,犯錯的機率會大幅上升。品管病安事情從來都不是要究責個人,而是要以系統性的觀點來解決問題,避免事件發生。所幸事件沒有造成重大傷亡,只要謹記教訓往前看,事情都會過去。「別被新聞究責所干擾,反而心不在焉,甚至影響接下來的照護工作。」針對仍在開刀房工作的麻醉同仁,石崇志也指出,「我們是病人清醒時的最後一道防線。要醫療品質就不會有高效率與高翻桌率。高級餐廳不會因為拚翻桌率,逼著你快點吃完。而有品質的麻醉,如同法式料理是值得等待的。」石崇志也坦言,昨晚看到相關新聞時,他一點都不想譴責,「我覺得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在如今的環境中不意外,一忙起來,我自己也不一定能防堵住這樣的疏失,只是剛好我運氣比較好。畢竟連台大醫院都曾發生愛滋器官移植了。」不過他也直言,想要打破規則、不照常規走的人最容易出事,「VIP syndrome覺得自己是特別的,不要跟一般人一樣,但是在醫院裡面,通常這樣是最危險的(不管VIP是醫師或是病人)。」石崇志也在文末強調,如今環境不好,開刀房人力不足或加班壓力大時,更須小心留意,「希望民生醫院的員工要打起精神向前看,全心照顧好病人。麻醫的影響力應該是可以被全台灣開刀房看見的吧?」
高雄民生醫院「開錯刀」 醫師企圖竄改病歷…遭2大過免職
高雄民生醫院驚傳醫療疏失,一名黃姓男患者被開錯刀,2名護理師、麻醉醫師和執刀外科醫師都沒核對身分,手術完成才發現,事後執刀醫師還涉嫌偽造病歷登載,企圖掩蓋疏失,今(11日)遭衛生局決議2大過免職處分。據悉,開刀房護理師應先打電話給護理站護理師,進行病患傳送;4日早上8點,主治醫師卻跳過流程,直接打到護理站,要求傳送病人,導致後續一連串失誤。院內人士透露,主刀醫師堅持要在交班之際,早上8點送患者進刀房,當時護理站忙著交接,主刀醫師還一直催。院方調查,工友、病房護理師、手術室護理師、麻醉科醫師及外科主治醫師,都沒有實際按照標準流程進行病人辨識,導致嚴重疏失,5人均被追究責任與記過懲處,主刀的陸姓醫師大過乙次,其餘4人則是記過乙次。衛生局調查還發現,陸姓醫師得知開錯刀後,還涉嫌竄改病歷登載,衛生局決定加重處分,予以2大過免職,並依法移送法辦。對此,高雄市衛生局副局長潘炤穎表示,第一時間就要求醫院要積極的關懷照顧,目前院方針對開錯刀患者已進行加護照護,並向家屬致歉。同時院方已召開人審會,究責5名相關人員均記過處分。高雄市衛生局已要求院方提出改善方案,並開罰5萬到50萬。
民生醫院開錯刀「中風患者任人宰割」 徵人無需經驗!醫嘆:能不出錯嗎?
高雄民生醫院爆發重大醫療疏失,病房內一名黃姓男患者被開錯刀,原本是因低血壓住院,並與另一名張姓男患者住同一間病房,4日張姓男病患因胸腔膿包要做胸腔引流手術,但協助推送患者的工友卻搞烏龍,錯把黃男推進開刀房,而黃男也因中風無法表達,直接被送進手術室。據了解,黃男平日住在安養中心,由社會局支付補助。院方今日還原當日經過,依照標準流程,開刀房護理師應先打電話給護理站護理師,進行病患傳送;4日當天早上8點,主治醫師卻跳過流程,直接打到護理站,要求傳送病人,導致後續一連串失誤。院內人士透露,主刀醫師堅持要在交班之際,早上8點送患者進刀房,當時護理站忙著交接,主刀醫師還一直催。衛生局今日依法懲戒主刀醫師大過乙次、並依醫師法第25條規定移付懲戒;麻醉醫師、開刀房護理師、病房護理師及運送工友「未依規定落實病人辨識」均記過乙次。原任院長顏家祺則免除管理職務,免兼院長。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在臉書PO文表示,民生醫院在人力銀行上大徵才,從開刀房,加護病房,門診,急診,長照都徵護理師,最可怕的是「工作經驗不拘」,蘇一峰感嘆「這樣能不出包嗎?」,他認為台灣的醫療困境在於健保點值太低,導致醫護人力流動太快,老鳥做了幾年就離開,因為太累了,所以醫療現場愈來愈多新人,因此出錯的機率自然會提高。蘇一峰並透露「好多醫院都是這樣,令人毛骨悚然」!
高雄民生醫院開錯刀原因曝光!名醫「這堅持」鬧出大烏龍 陳致中曝出包非首次:毛骨悚然
高雄民生醫院發生重大醫療疏失竟然「送錯人、開錯刀」,整個過程中,從病房護理師、手術室護理師,到麻醉跟執刀外科主治醫師都沒察覺,對此,民生醫院院長顏家祺道歉,並隨即召開人事審議會議對於疏失5人追究責任並記過懲處,而這名主刀醫師身分也被起底,在胸腔外科界頗具盛名,當日堅持要在護理師交班時間開刀,並略過手術室,直接通知護理站傳送病人,而患者因中風也無法表達,胸腔白白挨了一刀。民生醫院院長顏家祺道歉,強調將妥為留意2病患健康。(圖/翻攝畫面)這名黃姓病患被工友推進開刀房,進行胸腔引流手術,最後竟是烏龍一場,需要手術的病患為同病房的張姓病患;「送錯人、開錯刀」且從病房護理師、手術室護理師,到麻醉跟執刀外科主治醫師都沒察覺,導致黃姓病患白白挨刀。據了解,黃姓病患和張姓病患住在同一間病房,當天安排張姓病患進行胸腔引流手術,豈料,護理師準備給藥時,才發現因為低血壓住院的黃姓病患不在,這才發現送錯人進開刀房,想要緊急阻止醫師進行手術,但已經來不及,胸腔引流手術早已完成,黃姓病患也被送往加護病房觀察,目前引流管已經拔除,身體沒有不適。據了解,黃男平日住在安養中心,由社會局支付補助。民生醫院發生「送錯人、開錯刀」離譜事件,且從傳送人員、病房護理師、手術室護理師、麻醉科醫師,甚至外科主治醫師都沒人發現;對此,民生醫院院長顏家祺表達對此事件表達深切檢討及歉意,目前兩位病患身體狀況穩定,生命跡象穩定,沒有明顯的後遺症,醫護團隊並將妥為留意及照護受影響兩位患者的健康。前高雄市議員陳致中表示,民生醫院已非第一次出包。(圖/翻攝陳致中臉書)經醫療品質暨病人安全委員會調查後,確認以上5人均未確實依照標準作業流程進行病人辨識,並隨即召開人事審議會議對於疏失5人追究責任並記過懲處,民生醫院並全力配合衛生局調查與處分。民生醫院表示,本院訂有病人識別標準作業及手術病人辨識及手術部位、手術程序確認作業標準,未來將持續加強嚴控內部病人安全教育訓練,嚴防類似事件發生,以維病患權益。院方同時還原當日經過,依照標準流程,開刀房護理師應先打電話給護理站護理師,進行病患傳送;4日當天早上8點,在白班、晚班交接過程時,卻是主治醫師跳過流程,直接打到護理站,要求傳送病人,導致後續一連串失誤。另據《ETtoday新聞雲》引述院內人士透露,主刀醫師堅持要在交班之際,早上8點送患者進刀房,當時護理站忙著交接,主刀醫師還一直催,「堅持要8點第一刀」。這名主刀醫師是主任級胸腔名醫,在外科服務逾30年,在胸腔外科頗負盛名,曾於台大醫院、中山附醫等醫院服務,為教育部部定教授,專長為乳癌、乳房外科手術、肺積水、氣胸,不過多年前曾登上社會新聞版面,因社區主委粗暴剷除庭園內種植的樹木,他出面護樹卻被控告竊盜;在醫療專業部分,也數度上過新聞,患者甚至送上鮮花致謝。這起離譜烏龍事件曝光後引發各界譁然,包括前高雄市議員陳致中也表示其實這次已經不是民生醫院第一次出包,「看到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發生搞錯病患開錯刀,實在不敢置信,令人毛骨悚然」。他認為,該院螺絲不只沒拴緊,且已掉滿一地,呼籲市府應徹底整頓讓市民放心。陳致中之前在議會曾關切過因爲評鑑沒通過,導致外勞體檢業務大停擺,進而影響市庫收入上千萬元的紕漏。這次又再次發生病人因低血壓入院遭開胸引流事件,讓陳致中直呼「太離譜」而衛生局也依法懲戒主刀醫師大過乙次、並依醫師法第25條規定移付懲戒;麻醉醫師、開刀房護理師、病房護理師及運送工友「未依規定落實病人辨識」均記過乙次。原任院長顏家祺則免除管理職務,免兼院長。
陸女抽脂「心臟驟停16分鐘」才被CPR 家屬怒控非法行醫
大陸安徽省一名43歲張姓女子,2023年1月去醫美院所抽脂後死亡。相關單位經查,醫護動刀期間誤將心電監測儀警報視作儀器故障,直到16分鐘後才為她實施心肺復甦術,緊急送醫後仍宣告不治,也讓家屬痛批涉案主刀醫師、麻醉師資質不全,盼以非法行醫罪究責。根據陸媒《封面新聞》報導,龐姓男子淚訴,身高158公分,體重60公斤的妻子曾說想做抽脂手術,被他提醒「不要瞎整」,並以一些手術失敗的案例為鑑,本想就此打消她的念頭,怎料還是傳出噩耗,「出事後我翻看她的微信,發現她跟一個叫張X琪的人聊了好幾個月,對方一直用自身例子勸說她抽脂,說這是個安全的小手術,做完身材會有多好。」後來張女因去愛她醫療整形門診部接受抽脂手術,從此便與丈夫、3個孩子陰陽兩隔。龐男回憶,「張X琪就是愛她醫療整形門診部的業務員,讓我老婆趁我出差的時候去醫院。」阜陽市醫學會調查發現,張女1月7日上午10時15分,抵達愛她醫療整形門診部進行腰腹抽脂,10時47分院所內的心電監測儀傳出警報,主刀醫師、麻醉師等人卻未處理,直到發現心臟驟停,才又對她緊急實施心肺復甦術,而她送醫後因持續處於循環衰竭,同月17日宣告不治,而據司法鑑定,死因則是麻醉相關性心臟驟停致多臟器功能衰竭。龐男指出,愛她醫療整形門診部的監視器畫面顯示,麻醉師誤將心電監護儀器的警報聲視作儀器故障,「醫生還繼續在手術,最後麻醉師把儀器連接到自己身上才發現儀器沒事,是我老婆真的出現異常,從儀器報警到發現異常有16分鐘。」他的一席言論,都有獲得阜陽市醫學會的《醫療事故鑑定書》證實。阜陽市醫學會的《醫療事故鑑定書》顯示,主刀醫師未進行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備案,不具單獨開展醫療美容外科手術資格;麻醉醫師是為執業助理醫師,不具獨立實施麻醉資格;主刀醫師及麻醉醫師註冊執業地點不在事發醫療機構,屬未依註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規定;手術護理師為護士,不具開展醫療美容外科手術資格,術中進行抽脂手術操作,屬非醫師行醫。《醫療事故鑑定書》判定,醫方的醫療行為和病人的死亡存在因果關係,醫方應負完全責任,由於愛她醫療整形門診部的手術室無喉鏡、氣管插管套件、除顫儀等麻醉及搶救相關設備,不具開展全身麻醉條件;醫院術前檢查發現患者凝血功能不佳,醫方未能重視,仍對患者實施手術;心電監監測異常期間,醫護沒有及時正確判斷,導致未能發現患者異常及心臟驟停,耽誤搶救時機;醫護後來的搶救CPR不具規範,心肺復甦術品質不高。此案2024年1月一審開庭,主刀醫師、麻醉師被控觸犯醫療事故罪。龐男痛批,愛她醫療整形門診部根本沒有實施全身麻醉手術的條件,「主刀醫師、麻醉師都不是這家醫院的醫師,屬於接單賺錢的遊醫。」他也指出,主刀醫師庭上稱與麻醉師互不認識,上手術台前沒看過妻子的體檢結果,他們還說手術使用的麻醉器具是從其他地方租借得來。「怎麼能不出事?」龐男認為,妻子面對當時情況,躺到手術台的那刻就是「九死一生」的結局。他也希望能以非法行為罪追究主刀醫師、麻醉師,「醫療事故致人死亡只能判三年以下,非法行醫致人死亡的判十年以上。」
兩性作家檢查出「2.3公分胰頭腫瘤」 樂觀喊:打不死的金剛芭比
兩性暢銷作家小彤日前因臉色異常蠟黃、眼白極度黃澄急診住院,經過多日檢查與治療,還在體內發現2.3公分的胰頭腫瘤,自喻為「金頂電池」、停不下來的小彤,目前雖不知腫瘤是惡性還是良性,仍樂觀表示:「至少及時發現,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還安慰焦慮的老公:「不用怕,我對世界第一等的台灣醫療有信心,而且我是打不死的金剛芭比啊!」小彤1月底鼻竇開始發炎,期間還去了2趟日本,分別是去東京驗收新買的房子、以及九州孝親之旅;她吃了快一個月的抗生素,鼻竇發炎仍反覆發作四週未痊癒,身體也開始感覺越來越疲累。身為工作狂的她,在自家醫美診所工作時,竟難得地狂打瞌睡。上月底,診所員工與醫師發現她臉色、眼色都不對勁,逼著她去急診。就醫後,超音波與電腦斷層判讀小彤可能膽管有膽沙阻塞壓迫,以致肝臟無法正常排毒,即刻安排住院檢查以確認黃疸病灶。由於小彤有重症肌無力,為避免麻醉時有休克風險,麻醉醫師評估也變得難度更高。所幸,小彤的主治醫師是肝膽科教授級名醫,也是她台大EMBA學弟,於是上了內視鏡檢查台,小彤還一派輕鬆跟醫師說:「學弟,我這一『身』就交給你囉!」讓手術室裡原本緊張肅穆的一群實習醫師都笑出來。她住院5天,除了假日,有三天為了配合檢查、切片與放置膽管支架,都要禁食15到20小時,連水都不能喝,相當辛苦,小彤終於忍不住哀嘆:「我根本是來參加『飢餓30』吧!」雖然大多時間都餓著肚子,但獨立慣了的小彤,堅持謝絕婆婆、老公、女兒、姐妹淘們來陪病,只有裝支架當晚有先生陪伴。小彤說:「平時太忙,難得被強迫休息幾天,除了挨餓難受以外,我就告訴自己,像在飯店渡假,心情上比較愜意。」目前小彤已出院返家,意外的是,原本是因為黃疸就醫,沒想到透過黃疸檢查,竟然發現胰頭處有2.3公分的腫瘤,要等下一次回診才能得知是良性或惡性,小彤說:「不用擔心,只是我很納悶,我每兩年作一次高階健檢,怎麼會沒檢查出來?」住院期間為了配合檢查,小彤大多時間都要空腹。(圖/馬可孛羅公關提供)
貴婦奈奈一家捲10億躲加拿大 老公醫美診所減脂手術害命判賠金額曝
知名網紅「貴婦奈奈」與丈夫黃博健、名醫公公黃立雄創立之醫美診所「杏立博全」於2018年11月惡意倒閉,全家捲款10億元潛逃加拿大,但2016年間1名何姓女患者曾赴該診所進行眼周電波拉皮和減脂手術後死亡,家屬向黃氏父子、麻醉師胡男求償約近2千萬元,高等法院今(23)日改判黃健博3人應賠償867萬餘元,可上訴。判決書指出,何女2016年10月間至杏立博全診所接受療程,當天下午3點,麻醉師胡男為她全身麻醉,療程施行中,何女唇色略白、膚色異常,血氧飽和度數值持續降低,於88%至94%間擺盪達2小時;下午5點45分療程結束,何女昏迷不醒;後續晚間8時45分,胡男為何女插管,並轉送台大醫院,但當時何女瞳孔對光線已幾無反應,因腦幹受損嚴重,同年11月8日死亡,得年39歲。何女家屬主張,胡姓麻醉醫師術前未依醫療常規,卸除何女水晶指甲,即便療程結束仍昏迷不醒,診所見狀也僅提供鼻腔通氣道,認為胡男違反醫療注意義務,杏立診所為黃立雄、黃博健父子合夥經營,後來還惡性倒閉,因此提告請求連帶賠償精神慰撫金和扶養費,共1913萬多元。高院審理認為,何女在相關療程中使用鼻導管供應氧氣,但血氧飽和度監測數值低於正常範圍,且有唇色發白、膚色異常等症狀,顯示何女當時可能有呼吸抑制、上呼吸道阻塞或心血管功能抑制等異常情形,但胡姓麻醉醫師評估仍在監測範圍,無積極改善作為,不符醫療常規。另外,當天下午5時45分療程結束至晚間8時55分轉院間,並未對何女進行適當監測,且何女在療程結束經急救處置後遲未甦醒改善,已明顯超過杏立診所處置能力,未及時轉院,胡男有醫療過失並與何女因缺氧缺血性腦病變而死亡具因果關係,與診所經營人黃立雄、黃博健父子有連帶賠償責任,經計算,應連帶賠償867萬多元。
麻醉醫師凌晨離世享年46歲 死因曝光「6不良習慣恐誘發」
中國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麻醉手術科主任醫師朱翔,他不僅是麻醉醫師,在網路也是知名醫學科普達人,生前曾發布200多則影片,擁有超過10萬粉絲追蹤。不料,他本月12日凌晨不幸去世,享年46歲,疑是心臟類疾病猝死。過去有研究顯示,6個不良習慣會誘發猝死,提醒民眾最好改掉。據了解,朱翔從事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20多年來,一直在醫療、教學第一線努力工作。工作忙碌之餘,還開設名為「麻醉醫生朱翔」的抖音帳號,影片深入淺出介紹醫學相關知識,並經常和網友互動,解答疑惑,展現內心的細膩和柔情,過世消息傳出後,引來大批網友哀悼。朱翔從事醫療工作20多年。(圖/翻攝自微博)不少人關心去世原因,朱翔的同事便透露,死因是感染新冠又沒有得到充分休息,誘發心肌炎,最後發展成心肌梗塞。來自北京安貞醫院的宋現濤、邢浩然等人,2023年8月發表在《中國循環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青年人群猝死主要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常見原因包括過度勞累、精神刺激、飽餐、飲酒、大量吸菸和寒冷。朱翔時常PO教導正確醫學知識。(圖/翻攝自微博)查看朱翔醫生過去的影片,可以得知他常常深夜才能下班,2023年6月的一段影片,他下班後說道:「下班啦,希望值班同事後半夜不忙,健康最重要」;同年9月的一段影片中,有同事問他:「都這麼晚了才下班,怎麼感覺您還是那麼快樂啊!」朱翔則回答:「是啊,我們的快樂就是病人可以平平安安回到病房,我們可以高高興興回家!」事實上,心臟驟停的誘因很多,發作前身體會出現一些警訊,前1個月可能會出現胸悶、胸痛、伴隨心慌、呼吸不暢、腹痛、頭暈、牙痛、氣短等,還有不明原因的噁心和嘔吐感,發作前1小時症狀會愈來愈嚴重,並可能有突然失去意識的現象,如暈厥、全身抽搐或持續性意識喪失等,發作時要把握黃金4分鐘心臟驟停的搶救,否則大腦等重要器官會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
高雄馬拉松驚傳「選手突路倒」瀕死!2醫師跪地攜手搶命
台灣年度馬拉松賽事「2023高雄富邦馬拉松」於周日(26日)熱鬧開跑,吸引高達33個國家地區、上萬名選手共襄盛舉,不過此次賽事卻傳出驚險意外,一名年約40歲的男性跑者突然「倒地瀕死」,所幸參賽選手中恰好有2名醫師及時發現,輪流對男子CPR急救,這才順利救回一命。「身為麻醉醫師,路上救個人也是正常!」麻醉科醫師莊文銘在臉書發文表示,當天參賽跑到12公里時,有位男性跑者突然在他身旁應聲倒地,且出現「瀕死呼吸」,他一察覺不對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CPR),並詢問圍觀跑者會不會壓胸急救,可惜現場無人可幫忙。醫師莊文銘(左圖)、陳璟毓(右圖)參加路跑時突遇跑者倒地瀕死,2人輪流施以CPR才順利救回一命。(圖/翻攝自莊文銘、陳璟毓臉書)莊文銘透露,正當他心想「這就是心臟病患者死亡前,最後的風景嗎?」突然有人挺身並表明自己也是醫生,2人才一起輪流壓胸,直至緊急救護員(EMT)到場支援,經緊急電擊後患者終於甦醒,得知自己剛剛從鬼門關前走一遭,男子也嚇了一大跳。看見男子已經沒事,莊文銘默默離開現場繼續慢跑,鬆了一口氣的他也忍不住打趣說道,「壓完有點累,可以不要跑了嗎?」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紛紛留言大讚善舉,「太帥了!!路人真幸運~」、「果然是第一線的麻醉科醫師」、「救人是日常,慢跑是順便。」對此,莊文銘也在留言區有感而發,「為了這幾分鐘的急救,我們實際演練過數十次,心裡練過數百次。有些人壓的回來,有些人壓不回來,這些亡者在天之靈看到這場景應該也覺得欣慰。」事後,心臟科醫師陳璟毓也在臉書發文指出,他在跑到第28公里時遇到有跑者猝死,幸好當下已經有麻醉科醫師在進行CPR急救,他也立刻上前幫忙,等到患者要送上救護車時他才離開,儘管最後成績未達目標,但仍慶幸自己從死神手上成功搶命,「紀錄隨時可破,垂危的生命如果沒有及時救援就沒機會了。」
台灣麻醉死亡率「比日本高12倍」 7類人風險最高
根據2010年台灣麻醉學雜誌發表的論文報告指出,台灣麻醉相關死亡率高達十萬分之十二,是美國和日本的12倍。其中年齡大於65歲、體重過重、多重慢性病、心血管病史(糖尿病、高血壓等)、睡眠呼吸中止症、肝腎功能不佳、曾發生術後呼吸困難等7類高風險者尤其要注意。不過,如今隨麻醉技術、藥物、儀器的進步,麻醉醫療安全性也持續提升。為解除民眾對麻醉的恐懼,台灣進行首次「台灣麻醉警世大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在簽署術前麻醉同意書時,有67%的民眾沒有注意麻醉醫師姓名,近7成民眾會因門診或健檢須要麻醉而會感到擔憂,進一步詢問發現「怕麻醉後會醒不過來(37.2%)」、「麻醉後不適症狀強烈(36.8%)」、「害怕手術中意外醒來(33.0%)」是民眾對麻醉的三大擔憂。本次調查更發現,有高達近6成民眾因擔心麻醉藥物有傷害器官的疑慮(54.8%) 或認為麻醉容易導致死亡(54.4%)而想要儘量避免接受麻醉;甚至有4成民眾(39.8%)可能因為擔心麻醉副作用而拒絕醫師提出的手術或檢查。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余黃平醫師表示,確實有民眾因為自身或親友是高風險族群,對麻醉有很多擔憂進而影響治療意願,但他提醒隨醫學進步,不僅麻醉專科醫師愈來愈被倚重,麻醉藥物安全性也有提升。例如,有心血管病史容易低血壓的病人,或睡覺常打呼、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易缺氧的病人,目前在臨床領域就有更安全的新型麻醉藥物可以使用,跟傳統麻醉藥物相比,發生低血壓機率減少75%、缺氧機率更減少85%,是相對有較高安全係數、降低風險的臨床藥物;此外,肝腎功能較差的病人,使用新型麻醉藥物也較能降低器官負擔;在常見的胃鏡檢查中,發生呼吸抑制可能性也能大幅減少。常見的術後噁心嘔吐,除使用止吐藥外,現在也可透過新型麻醉藥物來減少近8成的發生率,幫助病人有好的術後恢復品質。一般而言,健康條件愈差的病患其麻醉風險愈高,但隨醫學條件進步,理想的麻醉藥物陸續出現,讓即使是重大疾病患也有機會獲得更安全的治療。有研究指出,合併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心衰竭等慢性疾病的高齡病患,搭配新型麻醉藥物投入手術治療,該病患術後恢復過程良好也未有嚴重副作用。廖文進醫師建議,健康條件較差的病患更應主動向麻醉專科醫師諮詢、評估合適的麻醉藥物以降低不同病患的麻醉風險並提升術後恢復品質。麻醉不僅高度複雜也攸關治療品質,台灣麻醉醫學會建議病患主動向麻醉專科醫師說明病史、與麻醉專科醫師討論合適的麻醉給藥計畫並建立正確的麻醉安全認知,以安心平緩的心情接受安全與舒適兼顧的麻醉醫療與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