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痺症
」 小兒麻痺 創世基金會 原床泡澡 小兒麻痺症開學季腸病毒恐迎第二波高峰 醫師曝「4重症前兆」速送醫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延燒,各級學校於今(30)日開學,不少家長在為孩子準備上課用品的同時也正擔心會不會被這波疫情「燒到」;衛福部金門醫院急診科主任戴克穎透露,前陣子地區有部分幼兒園確實偶有出現腸病毒群聚的現象,如今又遇到開學,很有可能會迎來第二波高峰,如患者出現「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醫診斷。戴克穎指出,「腸病毒」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為一群病毒的總稱,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全年都有感染的個案發生;國內腸病毒疫情每年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新流行。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其中重症比例也較高。戴克穎說明,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及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感染後潛伏期約2-10天,平均3-5天會開始出現症狀,通常以發病後一周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會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可長達8到12周之久。戴克穎表示,腸病毒有很多是無症狀感染,或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症狀,也最常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及泡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患者於口腔、咽峽及四肢出現小水泡,或僅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疼痛得難以下嚥,而有時會引起較特殊的表現如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戴克穎說,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打點滴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痊癒,僅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但在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5天內,家長與其他照顧者要特別注意病情變化,如果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到醫院兒科門診或急診室由醫師進行判斷,如有符合重症跡象就必須要安排住院治療。戴克穎最後提醒,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包括指導孩童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有絨毛的玩具要經常清洗、消毒;生病時應盡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華夫人逝世/高產量女王突息影 鄭佩佩罹「非典型帕金森症」 醫示警:常被誤認老化
一代俠女鄭佩佩美國時間17日離世,享壽78歲,消息震驚華人世界。據美媒《Variety》報導,鄭佩佩2019年罹患罕見皮質基底核退化症(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CBD),生前已決定捐贈大腦供研究使用。對此,有醫師分析這「非典型帕金森氏症」與典型帕金森氏症的不同。鄭佩佩在1963年以電影《寶蓮燈》正式出道後,一直以高產量著稱,晚年甚至維持每年2到6部作品產量,直到2020年才僅拍攝1部《花木蘭》(Mulan),此後再無作品推出。似乎對得上傳言她罹患CBD的時間點。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葉守正說明,非典型與典型帕金森氏症最大區別在於「肢體靜態性的顫抖」,非典型患者通常不會有明顯肢體顫抖,因此容易被忽略為老化、失智或頸椎神經疾病。葉守正指出,非典型患者會出現行動緩慢、反應遲鈍、表情僵硬、手腳不聽使喚、平衡感變差、容易跌倒、焦慮等症狀,屬於腦部神經障礙疾病,且目前無延緩病程的治療方法。葉守正呼籲,如出現類似症狀,應尋求神經內科鑑別診斷。另據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資料,非典型帕金森氏症除了CBD,還有多重系統萎縮症、進行性上眼神經核麻痺症、擴散性路易體症、阿茲海默症等,不屬於大腦神經退化,而是進行性神經障礙的疾病,且病情發展迅速。
7旬老翁突發顏面麻痺 中醫針灸一周後好轉
71歲王先生今年5月某個早晨起床刷牙時,發現漱口水會從嘴角流出,右側上下嘴唇及臉頰感覺麻麻的,右側耳後也有輕微疼痛感。太太發現王先生的臉部左右不對稱,右半邊明顯鬆垮,閉眼時右眼無法完整閉合。隔天王先生至西醫檢查,被診斷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醫師開立類固醇及B群控制發炎、減少神經受損、幫助修復神經,並建議至中醫針灸,增強療效。因此,王先生到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尋求治療,經過一個禮拜的針灸治療,臉部左右不對稱的狀況有明顯改善,持續追蹤治療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廖皓涵指出,王先生的狀況是典型的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狀,包括急性、嘴角不自覺流水(口水或漱口水)、嘴角歪向正常的那邊(表情不對稱)、法令紋消失、眼皮無法閉合、臉部有麻鈍感、有些人會耳後疼痛、聽覺異常或味覺異常。要非常注意的是,如果伴有半邊肢體無力和感覺異常、口齒不清、抬頭紋沒有消失(可完整閉眼),需馬上到醫院求助,很可能是腦中風。另外一種情況是伴隨耳朵疼痛、耳朵附近出現水泡,這是由帶狀皰疹造成比較嚴重的顏面麻痺,稱為侖謝亨特氏症候群,需要合併抗病毒藥物治療。造成貝爾氏顏面麻痺的原因與病毒感染有關,黃金治療時間是72小時,八成的病人在三個月內會復原,比較嚴重的患者有可能拖到1-2年才痊癒,也可能留下後遺症。中醫觀點認為貝爾氏顏面麻痺症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正氣不足,風邪入中。二,痰濕內生,阻於經絡。三,氣虛血滯,經脈失濡。治療常用針灸疏通經氣,頭部穴位可取翳風、魚腰、攢竹、陽白、瞳子髎、顴髎、迎香、地倉、頰車、人中、承漿、風池、下關。遠端可取合谷、足三里、外關、太衝、內庭,更可在慢性期加電刺激神經幫助肌肉收縮、消除水腫、增加循環,以縮短復原時間,也可由醫師判斷是否需開立中藥,加強祛風、清熱、利濕、化痰、補氣血等,幫助局部循環改善,加速神經修復。並調養體質,提升免疫力,避免再次發作。廖皓涵說明,患者平常可以多做嘟嘴、抬眉、微笑、閉眼等表情動作,或是嚼口香糖,訓練神經與肌肉。同時應注意面部保暖,可用溫毛巾熱敷。避免臉部吹風、洗冷水。若眼睛因無法閉合而乾澀,可用人工淚液維持濕潤,睡覺時可用透氣膠布黏住眼皮幫助閉合,或是用紗布沾生理食鹽水覆蓋保濕。飲食上避免辛辣烤炸食物,如麻辣鍋、麻油雞、蔥、蒜、炸物等。應注意均衡飲食,多吃綠色蔬菜。最後,請保持心情輕鬆,避免過度勞累及緊張。貝爾氏顏面麻痺大多數會痊癒,不必過度焦慮擔心,以免心理負擔影響恢復力。
小兒麻痺慣竊徒手攀2樓行竊!偷鑽石項鍊落跑 他被逮稱:全丟了
北市內湖分局港前派出所今年4月傳出多起住家竊案,警方獲報後也循線調閱監視器畫面,最終鎖定66歲的陳姓男子涉嫌重大,日前見時機成熟後,一舉前往桃園中壢將陳男逮捕到案。據了解,陳男儘管患有小兒麻痺症,但其仍徒手爬上2樓的遮雨棚入內竊盜,偷走一條鑽石項鍊與現金,總價約4萬元。據了解,66歲有竊盜前科,並患有小兒麻痺症的陳姓男子日前自稱來內湖找朋友,但朋友沒先找到,陳男卻先是起歹念,開始觀察起附近住家的活動情形,隨後竟徒手爬上遮雨棚,進入2樓的住家內偷竊。陳男先是偷進一戶人家後開始翻箱倒櫃,但疑似未得逞後,竟在翻進另一戶人家中行竊,最終偷得一串鑽石項鍊與現金,總價約4萬餘元。而當住戶返家發現自家被翻得亂七八糟後,也緊急報警處理。警方獲報後也循線調閱監視器畫面,鎖定陳姓男子涉嫌重大,26日持核發之居搜票,循線於桃園市中壢區將陳姓男子拘提到案,陳男被捕後則向警方供稱自己所偷之財物已全數丟棄,但警方不採信其證詞,查扣其作案衣物與鞋子等不法證物後,全案也依竊盜罪移送地檢署偵辦。內湖分局呼籲民眾勿將貴重物品放家中,出門應將門窗上鎖,並留意自身財物的保管;本分局對於住宅竊盜等不法行為,都將積極查辦,以維民眾財產安全。
6歲患小兒麻痺困「鐵肺」70年破世界紀錄 美國傳奇男逝世享壽78歲
美國77歲的男子亞歷山大(Paul Alexander)6歲罹患小兒麻痺,無法自主呼吸,礙於當時醫療技術尚未成熟,只好住進形似鐵桶、號稱「鐵肺(Iron Lung)」的醫療器材維生,他在鐵肺中生活了70多年,更寫下金氏世界紀錄。且先天的磨難並未讓他沉淪,他憑毅力完成大學課程並當上律師,數十年來一直在法律界工作。不過,他的募款專頁12日表示,亞歷山大已經於11日過世,享壽78歲,讓外界相當不捨。被外界稱為「鐵肺男」的亞歷山大在年僅6歲時患上小兒麻痺症,而當時小兒麻痺疫苗尚未普及,症狀嚴重的患者礙於無法自主呼吸,只好透過醫療器材「鐵肺」維持生命。「鐵肺」是個覆蓋除頭部以外所有身體部位的金屬筒,是種負壓呼吸機,它透過氣壓改變來協助病人呼吸。但隨着疫苗和現代呼吸機出現,「鐵肺」早已被淘汰,但亞歷山大不想醫護人員再在他身上打開多1個呼吸造口,且已習慣使用「鐵肺」,便拒絕轉用新型呼吸機。透過物理治療師的幫助,亞歷山大在經過1年訓練後,掌握名為「青蛙呼吸法」(Frog breathing,暫譯)的技巧,可以短暫離開鐵肺。亞歷山大終生靠「鐵肺」和「青蛙式呼吸」維持生命,他也並未因此灰心喪志,除了努力用嘴咬筆書寫,還以過人的記憶獲得全校第二名的成績,也是該校首位沒有實際出席課堂,但仍順利畢業的學生,而後他更如願考上德州大學法學院,完成大學課程後,通過考試成為執業律師,還寫了本回憶錄。為亞歷山大籌款的GoFundMe專頁12日表示,亞歷山大已經於11日過世,享壽78歲,讓外界相當不捨。專頁也表示,「我們會想念你,永遠記得你,感謝你與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爽挖耳朵10年突「耳痛流膿」 檢查竟罹癌了
大陸一名50多歲周姓男子喜歡隨手拿起挖耳勺掏耳朵,習慣持續了將近10年,直到最近,左耳痛、耳流膿讓他不得不就醫,這才發現罹患癌症,所幸經過手術切除,並輔以放化療,恢復良好。醫師說明,長期掏耳朵刺激了外耳道的表皮,引起皮膚滲出,惡性循環使得耳道裡長出新生物,誘發外耳道癌。根據陸媒《中國新聞網》報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主任張宏徵表示,外耳道癌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約佔頭頸部腫瘤的0.2%,整體發生率約1/100萬人,屬於罕見疾病,容易漏診,確診時往往已屬於局部晚期。他提到,外耳道癌臨床表現不典型,初期易誤診為外耳道炎或中耳炎,主要臨床表現為耳流膿、耳痛、聽力下降、耳鳴、耳悶、眩暈等症狀;晚期腫瘤因侵犯範圍擴大,可出現相應顏面神經及後組顱神經麻痺症狀,如顏面神經麻痺、聲音沙啞、飲水嗆咳、吞嚥困難等,侵犯顳顎關節可出現張口受限。張宏徵指出,外耳道癌的確診要靠病理,同時還需要進行聽力學、顳骨CT、顳骨頸部增強MRI、肺部CT等相關檢查,腫瘤累及大血管時還需做MRA、MRV,PET-CT可以幫助判斷是否出現遠處轉移。張宏徵進一步指出,外耳道癌多見於40歲至60歲的成人,和多種高危險因子相關,其中包括反覆的上皮刺激,例如習慣性挖耳、長期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均有誘發外耳道癌的風險;另外,在亞洲人群中,頭頸部放射治療是外耳道鱗狀細胞癌重要的誘發因素,經過放射治療後的鼻咽癌患者,外耳道鱗狀細胞癌的發生率約0.15%,較健康者高出1000倍。張宏徵稱,外耳道癌主要分為鱗狀細胞癌、腺樣囊性癌、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最常見,佔40%至60%,侵襲性較強且預後最差;腺樣囊性癌約佔40%,雖生長緩慢,但容易復發及遠端轉移;基底細胞癌佔5 %至10%,手術後效果優於其它病理類型。張宏徵解釋,外耳道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同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也可以作為很好的補充;而外耳道癌的預後一般與分期、病理類型相關,早期外耳道癌手術切除後預後較好,5年存活率可達到90%-100%,晚期僅35.8%-72.5%,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避免外耳道癌的危險因子,有相關症狀時及時就診,做到早發現、早期診斷、早治療。
全球暖化加劇北極永凍層「上古病毒」問世 專家:擔憂引爆大流行
目前有科學家提出警告,如果沒法阻止全球暖化的腳步加快,在北極永凍層中暗藏的上古病毒「瑪土撒拉微生物菌株」(Methuselah microbes,外號殭屍病毒)有可能會因為溶解的關係而被釋放出來。除此之外,其實在永凍土深層,恐怕還有100萬年前的病毒。根據《衛報》報導指出,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遺傳學家克拉維里(Jean-Michel Claverie)表示,目前全球對於大流行的威脅分析,主要是從南方地區往北方傳播的疾病上研究,但相對的,對那些遠北地區出現、恐向南方傳遞的病毒關注較少。克拉維里認為,這是一種疏忽,因為在北方的永凍層中,其實也有可能出現引發新疾病爆發的病毒。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暖化,影響深遠。(圖/達志/美聯社)鹿特丹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的病毒學家庫普曼斯(Marion Koopmans)也支持克拉維里的論點,他表示,我們無法知道北極永凍層中到底隱藏了那些古老的病毒,但當中無法排除有的病毒恐引發全球蔓延,比如像是最古老型態的小兒麻痺症,這是我們身為病毒學家必須要能夠假設的事情。永凍層若溶解,許多科學家擔心其中的冰封千萬年的病毒會隨之被釋放造成災難。(圖/達志/美聯社)報導中也提到,克拉維里曾於2014年領導團隊,將西伯利亞的樣本中分離出活病毒,這項實驗足以證明這些病毒即便被掩埋在永凍土中數千萬年,但還是具有感染能力。而在2023年他們進一步的在西伯利亞七個地點取得不同樣本的病毒株,當這些病毒株放入實驗室後,還是可以感染培養細胞,其中一個病毒的樣本年份甚至長達4.85萬年之久。北極圈許多生物已經深受全球暖化影響,家園遭到破壞。(圖/達志/美聯社)克拉維里表示,目前研究團隊分離出來的病毒只能感染變形蟲,對人類沒有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目前被凍結在永凍土中的病毒無法引發人類疾病。例如,目前已經識別出天花病毒和皰疹病毒的基因組痕跡,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病毒。報導中也指出,這些被科學家所分析出來的微生物、病毒,均統稱為「瑪土撒拉微生物菌株」(Methuselah microbes,殭屍病毒),但科學家也認為,在永凍層底下,有可能會出現百萬年前的病毒,這種病毒一定遠比人類等所有物種還要古老。克拉維里表示,我們的免疫系統過去從未與這種微生物接觸過,是否有抗體足夠對付也是會讓人擔憂。暖化後的北極永凍土解凍,除了造成交通上障礙,更可能讓原本被冰封的病毒重現。也因為這個原因,克拉維里目前正與北極地區的一個國際教育網絡北極大學(UArctic)建立合作,雙方計畫要建立起一個監視網路、隔離設施,並且從中提供專業的醫療資源與知識,以便早期發現特殊病例,同時也計畫在當地就遏止這種上古病毒的感染。
魩仔魚乾混入「河豚魚苗」緊急召回 專家:每20公斤就可能混入1隻河豚魚苗
南投縣仁愛鄉一名44歲洪姓小吃店老闆25日晚間料理河豚肉,邀請8名友人共食,不料所有人26日均出現中毒症狀,最終造成1人死亡、8人送醫悲劇,而在日本新潟縣,則是發現魩仔魚乾混入河豚魚苗的情況,根據專家表示,每20公斤的魩仔魚乾中,就可能會混入一隻河豚魚苗,且靠目視挑出來相當不易。根據多家日媒引述新潟市保健所說法,位於江南區的川松食品横越店, 28日下午主動連絡保健所,稱店內分裝販賣的魩仔魚乾中,疑似混入河豚魚苗。該店家已聯絡當天購入商品的消費者。據了解,自23日至28日內,店家總共賣出28盒魩仔魚乾,購買此商品的民眾應盡速聯絡店家,千萬不要食用。據了解,若食用到河豚的肝臟和卵巢等有毒部位,在食用後的20分鐘至3小時內,就會出現麻痺症狀。症狀會從嘴巴擴散至四肢和全身。若症狀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困難與死亡。根據報導,這並非日本店家首次出現販售的魩仔魚乾中出現河豚魚苗,早在10月9和10日,東京都和神奈川、千葉両縣的連鎖超市「Maruetsu」所販售的1474盒魩仔魚乾中,就有顧客發現一隻疑似河豚魚苗的物品。魩仔魚乾中為何會混入河豚魚苗?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指出,日本所有沿岸區域幾乎都是河豚的棲息地,由於漁民使是用漁網大量撈捕魩仔魚,有時會混入其他魚類,食品監視安全課負責人指出,魚的分類工作主要靠人工作業,關鍵在於撈捕和加工時仔細確認。另外,據新潟食料農業大學教授長島裕二表示,每撈獲20公斤的魩仔魚,就有可能混入一隻河豚魚苗,且在大量魩仔魚中,若混入顏色和大小都極為相似的河豚魚苗,根本難以辨識。日本新潟縣店家販售的小魚乾內混有河豚魚苗。(圖/翻攝自推特)
小兒痲痺兒顧93歲植物人母 他曝生活難題:倒垃圾
北市南港區繁華的市民大道上,一旁緊鄰南港展覽館,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但在一旁的巷道中,卻有一戶住家,93歲的湯奶奶長年臥床、行動不便,但湯奶奶的日常生活起居一切竟全靠其65歲患有小兒麻痺症的湯先生一間扛起。
弱弱悲歌1/小兒痲痺兒顧93歲植物人母 他曝生活最大難題竟是這件事
北市南港區繁華的市民大道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但巷道中卻有一戶住家,93歲的湯奶奶因病成了植物人,她的日常生活起居竟全靠65歲、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兒子湯先生一肩扛起,弱勢照顧弱勢的無奈人間悲劇在這裡天天上演。湯先生患有先天小兒麻痺症,雙腳明顯萎縮,走路需靠枴杖,儘管行動不便,卻已照顧臥病在床的湯奶奶長達5年。實際走進他們位在南港的租屋處,客廳供俸著一尊觀音像,神桌上打理得乾乾淨淨,儘管周邊堆滿尿布、濕紙巾等雜物,卻有秩序地堆疊在旁,瓷磚地板更乾淨到會發光。湯奶奶倒臥在醫療床上,一旁簡便的躺臥區就是湯先生的生活起居處所。(圖/趙世勳攝)湯奶奶倒臥在裡間的醫療床上,一旁簡便的躺臥區則是湯先生的生活起居處,以便在第一時間察覺湯奶奶的需求。湯先生說,自己是家中老么,原先自己一個人居住,但父親在2013年底時因身體疼痛就醫,被診斷出直腸癌,病情在短短半年內火速惡化,並於隔年5月去世。原本與老伴相依度日的湯奶奶,在痛失老伴後搬來和兒子同住,湯奶奶儘管年邁,卻仍注重租屋處的整潔,每天堅持將家裡打理得一塵不染,但這樣平淡的生活卻沒有持續太久。湯奶奶在2018年因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多種疾病併發臥床,最終成為植物人,照顧湯奶奶的重擔瞬間落在了湯先生的肩膀上,他無法工作,僅能靠中低收入補助過活,湯奶奶的病況也讓2人生活雪上加霜。 湯先生表示,在媽媽還沒臥床前,母子感情相當不錯,但隨著媽媽病況加劇,如今2人的交流僅剩下眼神,但湯先生卻自信表示,儘管媽媽已無法明確表達,但他仍能從媽媽的眼神看出媽媽的情緒。至於湯先生的其他兄弟姊妹在哪裡?據知情人士透露,儘管湯先生說自己為家中老么,但事實是他根本從未看過所謂的兄弟姊妹,只是依稀從媽媽那裡聽說過。對湯先生來說,照顧媽媽生活起居不是最辛苦的事情,最苦的竟然是「倒垃圾」。儘管租屋處位在2樓的低樓層,對常人來說再簡單不過的每天丟垃圾行程,對湯先生來說卻難如登天,他無奈表示,「我行動不方便,而我們的垃圾裡尿布又比較多,上下樓梯倒垃圾真的很麻煩。」所幸湯奶奶的狀況被醫院的社工知悉後轉知給創世基金會,由創世介入協助湯奶奶所需的醫療床等相關物資,並視人力情況定期提供湯奶奶「原床泡澡」的服務,讓長期臥床在湯奶奶除了擦澡之外也能有更舒服的清潔方式。主要負責照顧湯先生一家的社區護理師黃秋樺指出,協會介入後致贈醫療床與相關日用品,讓湯奶奶的照護品質得到提升。(圖/趙世勳攝)
弱弱悲歌2/長臥病人「原床泡澡」最怕遇這事 護理師:有人連床都沒有
台北市南港展覽館附近的巷道中有一戶住家,93歲的湯奶奶長年臥床、行動不便,而其生活起居全靠65歲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兒子湯先生一肩扛,但看在創世基金會照護員眼中,類似湯先生一家這樣的人間悲歌在社會底層中並不少見。主要負責照顧湯先生一家的社區護理師黃秋樺指出,以湯先生的個案來說,創世基金會介入後,根據湯先生一家的需求,致贈醫療床與相關日用品,讓湯奶奶的照護品質提高,尤其是「原床泡澡」服務更讓湯奶奶生活品質有所提升。創世基金會曾服務過82歲失智臥床的陳爺爺,陳爺爺家中沒有熱水器,想洗澡還得燒柴。(圖/創世基金會提供)她表示,為了讓長期臥床病患也可以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不再拘限於擦澡等方式盥洗,原床泡澡的方式是在現有的床上鋪上防水墊,可避免患者在搬動過程中發生危險,也讓他們可以好好洗澡,但多數會向基金會表達有此需求的個案,往往連床都沒有,僅有一張竹蓆躺在地上,簡陋的竹蓆承載了個案所有的吃喝拉撒睡。創世基金會文山分院院長邱子珆指出,像湯奶奶這樣需要原床泡澡的個案,半個台北市內就多達76人,而台灣更有將近1.2萬的臥床患者有這樣的需求。 邱子珆表示,原床泡澡的本意是讓長期臥床的患者也能有泡澡的機會,但原床泡澡必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計算浴室和房間的距離、尋找合適的出水口和盛水器具,「不是每個個案都有醫療床可以使用」。儘管服務至今已服務近500名個案,但他們最擔心的還是在墊防水墊時,稍有不慎就容易釀成「水災」,如果真的遇到案主家中無法搭建臨時圍欄,他們也會改以兒童充氣游泳池等方式來做為代替。在服務過程中除了硬體設備問題,其他問題也不少。協會人員曾遇過有夫妻為了替長輩泡澡的水溫該調多少而翻臉對罵;也有長期臥床的病人洗澡水瞬間變成黑色,得換個2、3次水才能變回正常顏色,當患者「從黑變白」,洗完後就連家人都認不出來;也曾有病人因為太舒服而放鬆下身,水中因此出現不明漂浮物,導致越洗越髒的尷尬情形,她坦然表示「只好多洗幾次囉,但也證明泡澡對他們是有幫助的。」現任花蓮縣長徐榛蔚曾在2015年時,協助創世基金會志工替植物人原床泡澡,長年被擦澡的患者泡出的洗澡水呈現黑色狀態。(圖/報系資料照)
奉獻身障兒35年 德籍宣教士顧美玲11月退休回德國
「畢士大教養院是我的家、我愛花蓮!」花蓮畢士大教養院董事長顧美玲宣教士,36歲到台灣,一晃眼,已經過了35個年頭,下月即將退休返回德國故鄉。顧美玲深愛院內每位身心障礙院生,她深信與花蓮的緣仍在,有生之年,還是會回來看一看孩子們。71歲德國宣教士顧美玲,1989年到台灣,當年36歲,在輔仁大學語言中心學習中文後到花蓮畢士大服務。當時收容48名女子,以小兒麻痺症患者居多,與18名夥伴負責照護,如今有多重障礙、唐氏症、自閉症、腦麻等各種障別的身心障礙院生109人,接受71人照護,收容年紀最小的只有7歲,年紀最大的已78歲。顧美玲是大家口中的「顧媽媽」,更是每位工作人員最佳的精神領袖,所帶領畢士大教養院照顧台灣各地縣市的身心障礙者,愛心奉獻擴全台。2017年顧美玲榮獲移民署頒永久居留證(梅花卡),感謝她對台灣無私付出的貢獻。「一晃眼已經過了35年,孩子們就像我的家人,好像昨天還抱在懷裡,怎麼馬上就要離開了」,顧美玲不敢開口跟孩子們說要離開的事,光是想到就會落淚。孩子們得知後,不善表達能力,就用「黏」著她身邊,希望每天都能看到「顧媽媽」,也有院生天真問「行李能不能塞下我,帶我一起去德國」,讓顧美玲更是不捨。顧美玲就要返回德國,她說,會繼續投入教會工作,也計畫出一本有關畢士大生活的書籍,只要身體健康允許,就會繼續奉獻所能,幫助需要的人。
女星越南拍驚悚劇「收工慘被鬼壓床」 哭到不敢再睡
公視「東南亞戲劇季」端出越南原創劇集亮眼作品《腥紅山莊》(Scarlet Hill),由被喻為「越南張東健」的國輝(Quoc Huy)搭檔新銳女演員傳英(Trâm Anh)主演。結合犯罪偵探與心理驚悚,劇中意想不到的細節和轉折,不到最後一刻,不知真兇與真相為何。《腥紅山莊》改編自越南名作家狄力(Di Li)同名暢銷小說,故事描述商人盧與有親密障礙和精神問題的未婚妻阿薇,原本想要到鄉間的山莊靜養,沒想到阿薇的幻覺更加嚴重。在山莊週遭他們遇到兇案與各種詭譎事件,而警方緝凶的同時,也帶出此地多年前的恩怨。被喻為「越南張東健」的知名演員國輝飾演商人「盧」,為投入本劇,他還特別調整了適合自己商人性格的聲音與口條,劇中更有多場熱血沸騰的打鬥動作戲。而實境選秀《The Face Vietnam》亞軍的傳英首挑電視劇大樑。她表示,在《腥紅山莊》拍攝時,一度出現睡眠麻痺症(鬼壓床),凌晨做了噩夢驚慌失措,醒來後她哭到不敢再睡覺。傳英當時依照拍攝班表於凌晨 4 點上工。她說,「我發現我在夢中遇到的戶外場景,就像片中場景一樣!」而那場戲,竟是主人翁小薇從噩夢中醒來,丈夫盧趕緊來安慰她的戲碼。傳英形容自己入戲的程度表示,「當時我真的不知道是因為對這個角色的痴迷,還是我真的患有睡眠麻痺症」。
幼童沒感染過沒抗體 腸病毒今年恐大流行
因新冠疫情封控及相關防疫措施實施得宜,國內已近3年未有腸病毒流行疫情,許多5歲以下幼童因沒感染過,也因此沒有腸病毒抗體,在時序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之下,彰化縣衛生局今天指出,今年腸病毒疫情恐會大暴發,提醒幼兒園及家長全面備戰。為迎戰可能到來的腸病毒大流行,彰化縣自今年1月16日即啟動縣內幼兒園洗手查核,目前已全數完成348家,透過防疫人員實地訪查,強化教托育人員、幼兒及家長對腸病毒防治的認知與警覺,並強化腸病毒防治黃金72小時宣導。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指出,腸病毒大都在4月進入流行期,並於6月到達高峰,因此該局將於4月到9月腸病毒流行期間,持續邀請兒科專科醫師進行44家托嬰中心感控輔導,並辦理174所國小及公托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保姆人員教育訓練,防範腸病毒疫情流行。彰化縣衛生局已通報各幼兒園及學校全面備戰腸病毒疫情。(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葉彥伯說,國內已近3年未有腸病毒流行疫情,在腸病毒幾乎沈睡3年下,國內許多幼童都沒有腸病毒抗體,因此今年暴發腸病毒大流行的機率相當高,提醒家長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應教導幼童出入安親班、托兒所、室內兒童樂園等人員互動頻繁場所、返家或進食前皆須確實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正確洗手;若身體不適,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大多數人在感染腸病毒後,約7天至10天即能痊癒,但仍有極少數人感染後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如腦炎、腦膜炎及急性麻痺症候群等,可透過自我檢查相關前兆病徵來防範,這些病徵包括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及心跳加快等。葉彥伯指出,今年全國已有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第 12 週(2023/03/19 - 2023/03/25)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3120人次,較前一周2675人次上升16.6%,社區仍有腸病毒 71 型及 D68 型輕症個案,提醒家長留意嬰幼兒重症前兆病徵。
嘉義母子家裡雙亡 母倒臥門後斷氣…小兒麻痺兒子躺床全身發黑
嘉義縣溪口鄉柳溝村,近日發生一起母子在家中雙亡的命案,當地一名張姓婦人,本月27日到家裡探視媽媽及弟弟,結果一進屋就看到自己87歲老母親,倒臥後門早已身亡,而56歲、患有小兒麻痺症的弟弟,則陳屍在臥室床上,且屍體已發黑,嚇得打電話報警。命案目擊者的張姓婦人,因為結婚,平時住在嘉義縣民雄鄉,本月27日上午,她原本是照慣例,回溪口鄉柳溝村娘家探望。但她一到家時,發現房子大門深鎖,不管怎麼聯繫都無人應門。張婦本來想從後門探入,沒想到卻看到自己的老母親,倒臥在在後門外,且早已沒了生命跡象。張婦看了嚇一跳後,再進入屋內想找弟弟,但發現小兒麻痹的弟弟(張男)陳屍在臥室床上,且身體已明顯發黑,顯然死亡已有一段時間。後來檢警獲報後進行處理,檢方相驗遺體發現,老母親頭部有外傷,研判有可能長輩年紀大了,外出不慎跌倒撞擊到頭部暈過去,但因為倒臥在後門,外面行人無法第一時間發現有人受傷,因此延誤送醫死亡。至於在房間床上氣絕發黑的弟弟張男,相驗遺體後死因為心因性休克。研判有可能是近日天氣寒冷,引發心肌梗塞死亡。而家屬針對母子死因,經過調查沒有太多意見。
「綠葉王」患漸凍人症近況曝光 妻小兒麻痺喊無助
前香港無線電視(TVB)資深演員吳博君,曾出演許多電視劇的配角,因此被譽為「綠葉王」。27年前因受金融風暴影響被裁員,至此便四處工作賺錢維持生計。現年65歲的他於2018年患上罕見的漸凍人症,事隔4年他的妻子對外透露,吳博君病情日漸嚴重,照顧丈夫非常吃力且經濟陷入困境。香港著名女藝人薛家燕,聽聞此事後便透過莒光文化服務基金,捐助港幣3萬元(新台幣約12萬元)。據《晴報》報導,吳博君的吳姓妻子自幼患有小兒麻痺症,之後因患上青光眼導致視力衰退,她的精神及體力隨著年齡增長漸差。吳女近日出席「殘疾人士照顧者對施政報告期望意見調查記者會」透露,經年累月照顧丈夫感到非常吃力且無助。吳博君如今進食、大小便均在床上,每日需要為其翻身多次。吳博君(圖左)2018年罹患漸凍人症初期。(圖/翻攝「香港肌健協會」臉書)吳博君2018年患病初期曾癱瘓入院,妻子不得不辭職照顧他,這也使到家中經濟陷入困境,當時有多位藝人包括劉德華、麥長青、薛凱琪等人給予經濟援助。如今吳博君的近況曝光後,再度引起香港娛樂圈內人士的關注,薛家燕透過莒光文化服務基金捐獻港幣3萬元,資深傳媒人東周刊副社長黃庭桄(BiIIy)則陪同義工,親自登門探訪捐助港幣1萬元(新台幣約4萬元)及價值港幣1萬元的超市禮券。義工指出,長期臥病在床的吳博君雖身形消瘦,但精神還算不錯,還能侃侃而談以前的演藝生涯,接獲捐款感動不己,透過義工向各方致以由衷道謝。
小兒麻痺病毒恐已竄社區! 紐約州長下令進入緊急狀態
今年7月,美國近10年來再度傳出小兒麻痺病例,而衛生官員在紐約市及鄰近四個縣的污水樣本中,也發現小兒麻痺症病毒(polio)。紐約州州長霍楚爾(Kathy Hochul)於昨(9日)宣布,當地進入緊急狀態至10月9日,並呼籲民眾儘快接種疫苗。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當局8月於長島拿騷縣(Nassau county)的污水樣本中發現小兒麻痺症病毒,經基因排序後,證實與7月在羅克蘭縣發現的首例個案相關聯。紐約州隨即啟動污水採樣檢測,於紐約市及羅克蘭縣(Rockland County)、奧蘭治縣(Orange County)、沙利文縣(Sullivan County)的樣本中皆測出小兒麻痺病毒,間接證明病毒可能早已在社區中傳播。州長霍楚爾下令,當地進入緊急狀態,並授權護理人員、助產士及藥劑師協助民眾施打疫苗,擴大接種量能。報導指出,小兒麻痺症病毒恐導致癱瘓等風險且無法治癒,不過能透過接種疫苗預防感染。此外,當局表示,大部分感染者是無症狀患者,估計州內可能有上百位居民已經遭到傳染。
烏克蘭城市「俄國傀儡市長」疑遭廚師下毒 家中吃飯突四肢麻痺陷昏迷
俄烏戰爭已經持續將近6個月,雙方除了在軍事上持續攻防,現在更傳出俄軍當初攻進烏克蘭城市赫爾松(Kherson)後,任命的「魁儡市長」薩爾多(Vladimir Saldo)疑似遭到家中廚師下毒,導致頭腦思緒不清、四肢麻木,甚至陷入昏迷被送回莫斯科。根據《鏡報》報導,本月3日,薩爾多在位於赫爾松的家中吃了廚師準備的食物後,出現意識不清、四肢指尖麻痺症狀,被緊急送往赫爾松市以南約273公里遠的克里米亞一間醫院,醫師緊急使用藥物使他強制昏迷,接著飛返莫斯科進行觀察。據悉該名廚師是薩爾多近日請到家中的,本來是希望廚師能在家下廚,讓他能夠宴請克里姆林宮親信。根據當地媒體報導,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上傳出,薩爾多被診斷出「未知物質中毒」;俄羅斯媒體Baza也指出「薩爾多被安置在研究機構毒物學部門的重症監護室」。不過他的副手斯特雷穆索夫(Kirill Stremousov)強調,中毒消息子虛烏有,「薩爾多是因為5個月不停地在子彈、砲火威脅下生活了5個月,才會造成身心俱疲,體力不支倒地」,他也稱這是烏克蘭對俄羅斯的訊息戰一部分。事實上,這並不是薩爾多第一次遭到暗殺,根據俄羅斯官員說法,他曾經在1個多月前,疑似於開車外出時遭到有心人安裝炸彈試圖暗殺,不過維安人員及時發現,趕在薩爾多行經目標路段時將炸彈拆除。報導也指出,烏克蘭游擊隊近期似乎正在赫爾松市附近地區發起暗殺親俄官員行動。不僅薩爾多的副手於本月6日在家中遭反抗組織槍殺,位於赫爾松市附近的新卡霍夫卡鎮,上週也發生副鎮長維塔利(Vitaly Gur)在家門口遭槍殺事件;6月赫爾松市政府一名親俄高級官員也被用汽車炸彈暗殺,7月又爆發2名警察遭受汽車炸彈攻擊事件,其中1人因此死亡。
美近10年首見小兒麻痺症 紐約州證實1病例源頭疑來自境外
美國境內近10年來首度傳出小兒麻痺病例,根據紐約州衛生廳(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21日發聲明證實,發現一位居民感染小兒麻痺病毒,紐約州衛生廳在聲明中表示,檢測結果顯示,美國紐約州洛克蘭郡(Rockland County)的這個病例,源頭可能來自美國境外。CDC表示,美國自1979年後,就沒有再出現小兒麻痺症國內感染病例。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確認這個病例是小兒麻痺症,另外,紐約州洛克蘭郡衛生局局長盧柏特 (Schnabel Ruppert)表示,「我們正密切監控情況,並和紐約州衛生廳、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合作,以因應這個緊急的公共衛生事件,以保護本郡居民的健康與福祉」。紐約州衛生廳21日發聲明證實,發現一位居民感染小兒麻痺病毒。CDC表示,美國自1979年後,就沒有再出現小兒麻痺症國內感染病例。然而,根據記載,美國在2013年時曾有1個因為國外口服式疫苗中活體病毒株而感染小兒麻痺症的案例。小兒麻痺症(亦稱脊髓灰質炎,polio)是由病毒引起,非常容易傳播。美國疾管中心表示,小兒麻痺症有一些像是流感的症狀,包括喉嚨痛、發燒、倦怠和噁心等。各國都積極讓嬰幼童施打疫苗,小兒麻痺症的病例在全球都急速下降。一般來說,若是感染小耳麻痺症,病毒會侵入人體神經系統,在接下來幾個小時內導致不可逆的癱瘓,雖然這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但能藉由接種疫苗來預防感染。在小兒麻痺症疫苗問世前的1940年代末期,美國每年約有3萬5千人因為小兒麻痺症導致身障,其中大部分是兒童以及生活在衛生環境較差的人,近幾十年間,各國都積極讓嬰幼童施打疫苗,小兒麻痺症的病例在全球都急速下降,除了美國發現相關病例,英國倫敦6月時也發現當地的污水樣本中,曾檢測到小兒麻痺病毒,這是1980年代以來,英格蘭首度發現病毒傳播的跡象,但尚未發現任何病例,而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仍屬流行病。
疑似口服疫苗病毒變異 相隔40年小兒麻痺病毒驚現英國
新冠肺炎未歇、猴痘病毒又來攪局!現在英國居然發現「小兒麻痺症病毒」。英國衞生安全局昨(22日)表示,當局近月對倫敦的污水進行例行監測時,陸續發現帶有小兒麻痺症病毒的樣本,病毒更出現變異跡象,儘管目前英國還未接獲出現小兒麻痺症病例,但為了安全起見,當局還是將這種現象列入全國性事件,並已通報世界衛生組織(WHO),這也是英國在相隔近40年後,再次發現小兒麻痺病毒的蹤跡。WHO曾解釋,兒童在接種口服小兒麻痺疫苗時,滅活病毒會在腸道內繁殖,以便人體對其免疫,不過這些病毒通過糞便,再次回到環境中可能會發生變異,形成疫苗衍生性的小兒麻痺病毒株。英媒報導,小兒麻痺症是一種嚴重且可能致命的疾病,好發於5歲以下兒童,也是全球致力於消滅的病毒。英國衞生安全局(UKHSA)近期發現,倫敦某污水處理廠2至5月間收集的樣本中,居然存有小兒麻痺症病毒,經查證後確認為疫苗衍生株第2型小兒麻痺病毒(VDPV2)。由於英國自2004年以來就已不再使用這款口服疫苗,因此科學家認為,病毒可能是由在海外接種口服疫苗的人士帶到境內。當局指出,再次發現的小兒麻痺症病毒雖然比原生種弱,但仍有入侵人體造成癱瘓等嚴重病徵的可能。英國22日在向WHO通報後,宣布這是一起全國性事件,衛生安全局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這種小兒麻痺症病毒的傳播程度如何,但目前並未發現疑似個案,也正在調查病毒是否已在社區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