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族群
」 疾管署 颱風 類鼻疽 新冠肺炎 疫情上周新增4例類鼻疽個案 颱風後恐陷吸入性感染
疾管署今(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4例本土類鼻疽個案,3例居住於高雄市,1例居住於臺南市,年齡介於6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10月4日至29日,具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史,高雄市其中1例住家附近於山陀兒颱風期間有淹水的情形,其餘個案均無汙水汙泥接觸史,多數個案在室內外皆無佩戴口罩。上述個案因發燒、呼吸喘或頭痛等症狀就醫,目前均住院以抗生素治療中,其中1例曾入住加護病房,目前已轉至一般病房;同住者共計8人均無疑似症狀。疾管署指出,今年國內已累計105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其中21例死亡,為歷年同期最高,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62例)和50-64歲(32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80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1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10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提醒,康芮颱風過境帶來大量降雨及驚人風力,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有增加趨勢,且近期東北季風增強易有較強陣風出現。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胸悶易喘恐是心臟瓣膜生病! 主動脈瓣狹窄如何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潘昱僑報導】一位85歲長者平日規律運動,但心絞痛與呼吸喘的狀況逐漸變嚴重,照心臟超音波竟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且合併冠狀動脈狹窄,若不治療恐有生命危險!林口長庚心臟瓣膜團隊由內、外科醫師合作為患者進行經導管瓣膜置換(TAVI)與心導管手術,一次就將兩種狀況處理好,讓患者能重新上場揮舞球拍!雖然導管瓣膜動輒上百萬,但健保可有條件給付等4+1種特定風險族群,大幅減少經濟負擔。心臟大門無法正常打開 3大警訊要當心主動脈瓣膜是位於左心室和主動脈之間的「門」,通常由3片瓣膜組成,是控制血流方向的重要關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葉集孝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有如門片無法正常打開,心臟需要更費力才能把血液輸出去,常見原因為老化,好發於70-80歲以上的民眾;另一原因是先天異常,患者僅有2個瓣葉,較一般人少1個,50-60歲就會發生早發性主動脈瓣膜狹窄狀況。提醒民眾,若出現「走路易喘」、「頭暈目眩」、「胸悶胸痛」3個警訊,恐危及生命,應積極治療。國際標準治療方針 外科開胸長期效果佳針對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副主任陳紹緯說明,3大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外科開胸手術與經導管療法。開胸手術經證實有效且可提供穩定的長期效果。手術方式是切除老舊主動脈瓣膜,縫合新的人工瓣膜。雖然須裝人工心肺機、暫時停止心臟功能實施手術,但手術視野廣,適合年輕或伴隨多種心臟問題(如血管阻塞、冠狀動脈狹窄或二尖瓣問題等)的患者,一次打通心臟門戶。 藥物治療:幫助緩解不適症狀。 標準開胸手術:適合伴隨多種心臟問題的患者,穩定耐用。 經導管瓣膜置換:適合高齡或高風險族群,微創恢復快。至於人工瓣膜要如何挑選呢?陳紹緯表示,金屬瓣膜耐用度高,牛、豬製成的生物瓣膜產生血栓機會較低,因此不用吃抗凝血劑,患者可依個人需求選擇。長者高風險怎麼辦? 經導管微創傷口小不過,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多為70-80歲以上的年長者,而且常合併其他疾病,進行開胸手術需要暫時停止心臟,對於年長者負擔較大。好在另一種「經導管療法」,由內外科醫師共同合作,為高齡患者克服了治療風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張其任解說,經導管療法最大的特色是不需要插管麻醉,從靜脈注射麻醉藥物即可進行。傷口小不用縫合,只要簡單止血即可完成,恢復時間非常的快速,不少患者即使是90歲高齡,中午治療、下午就可以正常進食,2、3天後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動。經導管療法流程:從病患的鼠蹊部做股動脈穿刺,植入導引鞘管,將帶有人工瓣膜的導管引入血管內。從股動脈一路沿著主動脈,進到退化瓣膜所在的位置。經由影像定位,把瓣膜擴張,退化的瓣膜推在外側,新的瓣膜取代舊瓣膜。4+1條件健保給付! 團隊擬定治療策略然而,經導管置換瓣膜動輒上百萬,讓許多患者與家屬卻步。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主任謝宜璋表示,目前健保可給付4+1條件置換瓣膜: 4點必要條件:心衰竭症狀達到2~4級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至少2位心臟外科醫師判定進行開胸手術風險過高病人有1年以上的術後存活率另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無法接受開刀手術或開刀風險性過高有以下情形之一者:曾接受心臟手術,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臟瓣膜手術,嚴重主動脈鈣化,胸腔燒灼後遺症,曾接受過縱膈腔放射治療,嚴重結構組織疾病,導致不能進行手術,肝硬化及肺功能不全者。符合以上規定者,即可申請健保之給付。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共病多、病情複雜,手術風險也提高。謝宜璋表示,對於高齡患者,侵入性低的治療為優先考量。每位患者病情不盡相同,心臟內外科醫師會在手術前召開聯合會議,擬定對患者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手術也會由內外科醫師一起執行,確保患者的安全。長庚醫院的團隊合作模式越來越成熟,期許未來為國人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持續提升台灣的醫療水準,跟世界接軌。
5旬婦後腰疼痛有燒灼感!檢查竟是皮蛇作祟 醫曝「這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58歲邱女士因後腰部位疼痛多天並伴隨著灼燒感,至醫院就醫。經醫師診斷,邱女士後腰半邊局部神經痛且皮膚有水泡,應為帶狀皰疹感染,幸好及早就醫,經抗毒藥物治療並休息安養後,已經康復。一生近三分之一機會得「皮蛇」 曾得水痘、年紀大機率高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家醫部主治醫師蒲柏瑞表示,醫學名稱為「帶狀皰疹」,就是臺灣大家熟知的「皮蛇」或「飛蛇」。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得到帶狀皰疹,因為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裡,等到年紀大或是身體免疫功能比較差,無法抑制病毒時,潛伏的病毒就會伺機活化。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研究計畫報告指出,台灣人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32.2%,而50歲以上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比率約為28%,越高齡者出現皰疹後神經痛機率越高。灼熱、發燒、倦怠是前驅症狀 儘早治療減少後遺症蒲醫師指出,帶狀皰疹特徵為沿著皮膚感覺神經分布,出現單側、疼痛、水泡性的皮疹,但在皰疹出現前數天就可能有灼熱、感覺異常,輕微發燒、全身倦怠等前驅症狀,數天至數星期內會在發紅之表皮上長出內容物清澈之水泡。神經痛的感覺常被描述為具燒灼感、刺痛、麻痛等,情況嚴重時,連衣服摩擦到皮膚都會感到異常疼痛。若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治療,特別是台灣中南部冬天日夜溫差大,老年人抵抗力差更易引發「皮蛇」纏身。建議施打疫苗加以預防 運動、飲食、規律生活可提升免疫力蒲柏瑞醫師說明,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建議Shingrix帶狀皰疹疫苗接種對象為50歲以上成人,及18歲以上有免疫、代謝、血液性疾病、HIV感染者及罹患惡性腫瘤等高風險族群。感染過帶狀皰疹的人,未來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建議可在感染半年後施打疫苗;對疫苗成分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發燒中、懷孕或哺乳期婦女不適合接種。蒲醫師建議,眾經由適當運動、規律生活以及飲食均衡來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有症狀可向醫師尋求專業諮詢。
新增3例類鼻疽!死亡數歷年同期新高 康芮颱風來襲再拉警報
疾管署今(29)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3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例死亡),均位於高雄市,年齡介於 40餘歲至70餘歲,3例均具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等慢性病史,發病日介於10月11至22日,其中2例無汙水淤泥接觸史,因發燒、呼吸喘等症狀就醫,均住院以抗生素治療中。死亡個案為60多歲男性,接觸史不明,10月22日因呼吸喘就醫,當日因敗血性休克、嚴重肺炎、呼吸衰竭不幸死亡。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101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其中20例死亡,為歷年同期最高,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9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7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0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6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指出,依中央氣象署發布資料,預測近期康芮颱風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通過臺灣或鄰近海域,且不排除中心登陸臺灣的可能,受外圍環流影響可能帶來大量降雨,疾管署呼籲高風險民眾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及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並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疾管署提醒,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9成癌友生育計劃受影響 10大院所串連「助癌友凍卵」
根據衛福部2021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全台有近1.2萬名癌友適逢育齡階段,其中女性病友比例更高達6成。而台灣凍卵協會「2024年醫療性凍卵認知度調查」統計顯示,有生育規劃的癌友中,近9成的生育計劃被突如其來的癌症影響,儘管如此,仍有不少癌友透過醫療性凍卵成功實現生育夢想。TFC臺北婦產科生殖中心胡玉銘院長表示,患者林小姐在婚後隔年備孕時,意外確診乳癌第一期,因確認後才知道乳癌治療會影響卵巢功能,在自身存活及生育規劃中不斷掙扎。為保留生育能力,最終在討論下,緊急決定在癌症治療前進行醫療性凍卵,最後在經歷30次電療及5年抗賀爾蒙藥物治療後,開始嘗試植入胚胎,最終於婚後第8年順利誕下寶寶。近年來,隨著癌症治療技術的日新月異,癌症治療率和預後水平均大幅提升,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在110年台灣育齡女性罹癌佔比中,乳癌以36.94%位居首位,然而根據衛福部統計,106-110年新診斷早期(0+1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近100%,而第2期存活率也高達9成以上。意味將有更多癌友在克服疾病後,將有機會重拾生育的夢想。早期介入和適當的生育保存措施,不僅可讓癌友保有希望及未來可能性,更能讓癌友在面對疾病時,不須在生育及生命間做出困難抉擇。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有60.3%的癌症高風險族群知道癌症治療可能影響生育,然而,當這些高風險族群進行預防準備時,卻只有不到1成曾考慮或準備進行醫療性凍卵。換言之,儘管了解癌症治療可能對生育能力產生影響,多數人仍未採取凍卵等相關預防措施。為了幫助更多癌友能夠保留生育的機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詹景全副院長特別率領醫院體系試辦「醫療性凍卵補助」計畫,協助癌友保留生育希望,更讓台北成為全台首個試辦醫療性凍卵補助的城市。詹景全副院長進一步指出,癌症治療不只會給患者帶來體力下降等「生理」影響,還會造成「心理」及「經濟」面上的衝擊。調查發現,近8成癌友在確診後三個月內接受癌症治療,其中甚至有2成癌友在確診後隔天就進入療程,導致患者往往需在短時間內消化大量資訊,並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做出影響一生的決策;此外,癌症治療的藥物負擔,也對癌友家庭造成龐大的經濟壓力。在「生理」、「心理」及「經濟」三大衝擊的夾擊之下,導致癌友往往需在生命及生育間進行二選一,無法真正擁有生育選擇權,為此,詹景全副院長呼籲癌症高風險族群,應提前了解罹癌後的三大衝擊,提早進行準備,才能避免在面對癌症時措手不及。為保障癌友生育權,近年來各地方政府陸續推動凍卵補助政策,然根據調查顯示,知道「社會性凍卵補助」的民眾僅19.9%;知道「醫療性凍卵補助」者也僅17.3%,均不到2成,顯示台灣在凍卵補助相關推動與宣傳上仍有成長空間。此外民眾除了期待補助政策外,也希望能獲得更多關於醫療性凍卵的資訊。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受訪者希望有一站式整合資源及醫療性凍卵知識懶人包,另有25%民眾希望能夠參與相關衛教講座,透過多元管道來增加對醫療性凍卵的了解,增加參與計畫之意願。面對上述需求,台灣凍卵協會在今年推出「公益希望計劃」,不僅額外針對婦科癌友提供醫療性凍卵補助,更串聯北中南共10家醫院、診所及2間病友支持團體組成聯盟,集結各大院所資源,幫助癌症患者保留生育的希望,提升民眾對於醫療性凍卵的認知。
不吸菸肺癌3/低劑量電腦斷層是唯一篩檢方式 濫用恐增加輻射量與風險
藝人汪建民因肺腺癌驟逝,引發外界震撼,也讓更多民眾迫切想知道「該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坦言近來大批民眾要求進行篩檢,他認為若符合高風險族群是「實證醫學」,若不符合就是「商業行為」,不必要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不僅會因為偽陽性帶來精神壓力,後續可能也會接觸過多的輻射傷害,顯然弊大於利。低劑量電腦斷層被視為早期檢測肺癌的最有效方式,國健署也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只要是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或是年齡介於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民眾,可至國民健康署審核通過的肺癌篩檢醫院接受2年1次免費的LDCT篩檢。若想自費篩檢,價格大約5000元左右,並不便宜,但近年來自費篩檢人數持續增加。「並非所有人都需要做LDCT檢查!」方昱宏說,LDCT已被證實能夠有效發現早期肺癌病變,特別對於重度吸菸者能降低約20%的肺癌死亡率。然而,篩檢並非沒有風險,若不屬於高風險族群,可能會引發過度診斷及過度治療問題。方昱宏說,LDCT檢查目前的篩檢率不到5%,也就是100個人中僅找出1~4人肺結節有惡性腫瘤,實證醫學的數據無法證明篩檢對所有人都有好處。「何況LDCT檢查的偽陽性很高,很多人檢查後發現有肺結節,首先結節不一定是癌症,大部分的結節屬於良性,可能是良性腫瘤、感染後的疤痕或纖維化,但民眾得知後大多會心情相當沉重。」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認為,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做LDCT檢查,建議有相關風險再進一步考慮。(圖/長庚提供)方昱宏說,為了知道結節到底是否為惡性腫瘤,就必須切片或進一步做正子攝影。「有些民眾可能有服用某些藥物或身體條件不好,切片手術可能會有一定的風險;而正子攝影雖可進一步看清楚,卻有更強的輻射。」更何況許多肺結節非常小,甚至只有0.4公分,按照常理來看根本無需切片。「但許多民眾已經自費做LDCT檢查了,發現有結節一定會堅持除掉,這麼執著的例子不少,也看得出民眾對肺癌的恐懼。」方昱宏說,其實醫界對於LDCT檢查的態度也分兩派,反對一方不贊同過度診斷、過度治療,但反對方也承認LDCT檢查是目前唯一可早期篩檢肺癌的方法。「所以我反對普篩、但也反對甚麼都不做!」方昱宏認為高危險族群應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下,定期篩檢和追蹤;若篩檢發現有肺結節,對於不同大小和型態的結節,醫師會依據病史及影像特徵制定適當的追蹤和處置計畫,回歸理性判斷,才能真正對症下藥。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熊佩韋表示,副總統陳建仁、柯文哲太太陳佩琪醫師都因LDCT檢查,而找到小於1公分且無症狀的早期肺癌,進而手術切除痊癒。不過,熊佩韋也認為LDCT的確有偽陽性高、過度診斷等疑慮,非危險族群無醫學證據應做篩檢。至於輻射量,若屬於高風險族群仍然是利大於弊。另外,熊佩韋建議LDCT檢查宜在篩檢經驗豐富、且有多專科肺癌診治的醫療機構進行,較能精準判斷篩檢結果。
山陀兒襲台後首例死亡個案!高雄男染類鼻疽 發病住院1週亡
疾病管制署今(22)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1例死亡),均位於高雄市,其中1例7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及汙水/淤泥接觸史,目前仍醫院住院治療中;另一例80多歲男性因有多重慢性病史,常因呼吸困難、肺炎頻繁住院,10月7日再次出現發燒、呼吸喘,就醫住院並採檢,10月13日因肺炎及自身慢性疾病不幸死亡。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9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18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98例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7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4例為多,其次為臺南市10例)屏東縣4例和臺中市4例,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3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疾管署指出,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1個月內仍有機會出現個案,且近期持續有颱風生成,外圍環流可能帶來大量降雨,民眾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及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並應做好其他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提醒,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請民眾務必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五旬婦吃鍋後嚴重腹痛!還蔓延到後背 檢查竟是「膽結石阻塞」作祟!
56歲黃阿姨嗜吃麻辣鍋及炸物,日前她與友人嗑完火鍋返家後,突然感覺右上腹隱隱疼痛,原本以為休息就會好轉,不料疼痛從右上腹脹痛、抽痛,甚至已傳達到胃部及後背部,逐漸延伸到右邊肩膀,也出現發燒、白血球異常升高症狀,只好趕緊掛急診,檢查結果竟是膽結石阻塞膽囊,引發急性膽囊發炎。她只好聽從醫師建議先採取禁食、抗生素治療,待急性期過後擇期安排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降低日後再發生機率。膽結石好發年紀大、女性、肥胖者 平時症狀無法察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毛士豪表示,膽結石是一種常見消化系統疾病,指的是膽囊或膽道內形成固體物質的結石。根據統計,膽結石的高風險族群以年紀大、女性、肥胖、高膽固醇飲食、快速減重者等居多,但有結石的人不一定產生症狀,端看結石大小及位置是否足以造成併發症,因此許多民眾平時可能根本無法察覺。反覆收縮性疼痛 嚴重恐誘發急性膽囊發炎毛士豪解釋,因膽囊收縮時,若膽結石會堵住膽囊出口,導致膽汁沒辦法順利排出,引起典型的右上腹痛,這種疼痛經常在進食後出現,尤其是攝取高脂肪食物後,患者會感覺反覆性且收縮性疼痛,甚至是劇烈的膽絞痛,有時也會伴隨噁心及嘔吐,萬一時間拉長,造成膽汁滯留,就可能會引發急性膽囊發炎。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傷口小、恢復快 如有症狀切勿拖延毛士豪強調,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僅需在腹部切開三至四個1~2公分的小傷口,然後以特殊器械在放大電視畫面下摘除膽囊,術後傷口疼痛輕微、傷口小、感染機會低,且有住院天數短、恢復快等優點,對患者負擔較小。毛士豪提醒,膽結石手術有多種治療方案,術前務必與醫師溝通,多數病患會在術後半年恢復正常,未來需避免吃高油脂的食物,以免引起腹瀉、腸胃不適,平常也建議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膳食纖維幫助消化,減少膽囊負擔。
定義「31K算低薪」職缺只開29K 勞動部坦言:非典型就業大戶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日前勞動部定義「低薪勞工」,勞動部長何佩珊於10月17日在立法院表示,將月薪3萬1000元作為低薪勞工標準。然而民進黨立委林淑芬發現,勞動部提供的職缺薪資僅2萬9000元,批評政府帶頭給予低薪。對此,何佩珊坦承,勞動部內部是「非典型就業」的大戶。民進黨立委林淑芬17日在立法院社福環衛委員會追問勞動部對低薪勞工的定義,何佩珊指參考OECD,以薪資中位數的三分之二來定義,以台灣的薪資中位數來計算,就是3萬1000元。對此,林淑芬表示若要這樣定義,那只要比明年的最低工資28590元多1000至2000元都是低薪,隨即舉例勞動力發展署今年徵才的薪資僅2萬9000元,直言根本是政府帶頭給低薪,何佩珊則回應,已編列明年度預算,明年這些職缺月薪都會調到3萬2000元,利用承攬經費多給,希望立委可以支持。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也在質詢中質疑,儘管政府已編列了160億元用於改善非典型勞工的就業狀況,勞動部進用的非典型人力不減反增,導致問題更加嚴重。她指出「勞動部113年度總共進用了2899人,但到了114年度變成2934人,增加了35人。至於經費的部份更離譜,為此在113年度編列了16億6191萬元,但到了114年度則擴大編列了17億5325萬元,增加了9134萬元有餘」。陳菁徽表示,勞動部本應帶頭保障勞工權益,卻成了非典型就業問題的推動者。此外,她引用世界心理健康日的調查,指出工作壓力已嚴重危害國人的心理健康,但勞動部的勞工心理健康服務量能極其有限。近三年來,該服務的使用人數僅從239人增至923人,遠低於實際需求,「檢視近三年勞動部所推出專屬勞工心理健康服務的人數卻發現,111年只有239人,112年383人,今年到9月份還是不到1000人,只有923人。若以現行約1200萬勞工為母數,並且以75%的比例有心理諮商需求,至少也有高達900萬勞工。陳菁徽指出,勞動部心理健康諮商服務量能太低,預算也編列太少,「這樣的情況勞動部長也是承認成效不佳」。陳菁徽也呼籲,勞動部應向衛福部學習,後者推出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在一年內服務了超過2.9萬人,並有效轉介高風險族群就醫。相比之下,勞動部近十年的努力卻成效不彰,需進行全面檢討和改進。
山陀兒襲台後首例類鼻疽!高雄男接觸汙水 呼吸困難、四肢無力住院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1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為高雄市60多歲男性,具慢性病史及汙水、汙泥暴露史,因發燒、呼吸困難、四肢無力等症狀就醫,目前住院治療中。疾管署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96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17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96例本土病例以65歲以上(55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72例)、臺南市(10例)、臺中市(4例)和屏東縣(4例)為多,其中69例於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潛伏期平均為9天,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疾管署指出,感染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而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提醒民眾須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注意類鼻疽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儘速評估給予抗生素治療並於24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50歲以上「血糖異常」恐是罹癌王 醫示警3類人注意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由於症狀隱匿,早期發現困難,常在診斷時已屬晚期,存活率偏低。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目前胰臟癌尚無有效的預防方法,但可以透過2預兆來發現,血糖升高與體重減輕是早期胰臟癌的重要徵兆。衛福部曾在官網說明,胰臟癌是一個高度致命的惡性腫瘤,在診斷時有近80%至85%的患者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已無法開刀治癒。魏士航日前在YouTube影片中提到,50歲以上才診斷糖尿病的人,應該關注胰臟癌風險,因為血糖異常和體重減輕往往是胰臟癌的早期警訊。雖然胰臟癌預防措施有限,魏士航指出,若能早期發現,仍有7到8成的胰臟癌患者能接受手術治療。他建議,屬於高風險族群的人應定期檢查,以提高早期診斷機率,進而提高治療成功的機會。魏士航也特別提醒3類高風險族群應該提高警覺,包括50歲以上才首次確診糖尿病者、有遺傳性胰臟炎患者、以及家族有胰臟病史者。若這些人還伴隨有體重減輕的情況,就可能是胰臟癌的前期徵兆,應儘早就醫檢查。事實上,衛福部嘉義醫院副院長暨肝膽腸胃科醫師陳詩典曾在官網衛教說明,胰臟癌之所以為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很難早期發現,第二是復發率高。由於胰臟位於腹腔比較深層,胰臟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患者自身難以覺察異常,即使出現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道不適而忽略,等到真正有症狀時,大部分已進展到中晚期,癌細胞已侵犯胰臟周遭重要血管,難以開刀處置。因此陳醫師建議,有胰臟癌家族史者、慢性胰臟炎患者、吸菸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可每年進行健康檢查1次。如果已出現症狀,如全身無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痛、黃疸、持續性腹瀉或糞便呈灰白色,務必要即早就醫以提高整體治癒率。建議民眾平時應維持均衡飲食、正常作息及養成定期做健康檢查的良好習慣以即早預防。
台灣「不抽菸女性」患肺癌比例遠高美國 醫示警:注意烹飪的油
肺癌是一種生長於支氣管或肺泡的惡性腫瘤,在台灣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每年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在許多歐美先進國家,肺癌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減重醫師蕭捷健就表示,台灣不抽菸的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比例竟遠高於美國,提醒民眾要注意烹飪的油。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根據統計,台灣不抽菸的女性罹患肺腺癌的比例竟遠高於美國。約53%至83%的台灣女性肺腺癌患者從未吸過菸,而美國同類型患者的比例僅為10%至20%,「為什麼台灣這麼多不吸菸的女性會得肺癌?」蕭捷健表示,空氣污染和廚房油煙是台灣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天在高溫環境下炒菜,油煙中的有害物質可能會增加肺癌風險,因此選擇適合高溫烹飪的油尤為重要。蕭捷健建議,使用高發煙點的油,如酪梨油、苦茶油,這些油在高溫下不易產生過多油煙。而橄欖油的發煙點約為190度,不適合高溫油炸,亞麻籽油等低發煙點油則應避免用於炒菜,因為它們在高溫下會分解產生有害物質。此外,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LDCT)被視為早期檢測肺癌的重要工具,早期發現的肺癌治療效果顯著,第一期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可達60%至90%,而晚期(第四期)患者的存活率則降至不到10%。台灣健保系統對於特定高風險族群提供了LDCT的檢查給付,符合資格的對象包括50歲以上的男性及45歲以上有吸菸病史或家族史的女性,這些高風險族群可透過健保檢查,無需自費,「這是醫療3.0的技術之一,專門用來幫助高風險族群及早發現肺癌,如果符合條件,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自費很貴誒」。
汪建民病逝/汪建民不敵肺腺癌病逝!胸腔科名醫曝「小病灶X光難揪出」:4類人加做1檢查
出演經典電視劇《台灣靈異事件》以鐵頭警官一角爆紅的男星汪建民,去年底檢查出罹患「肺腺癌」第4期後,歷經9次化療、60多次電療,怎料7日晚間仍因不敵病魔逝世,享年56歲。對此,新光醫院院務顧問、胸腔科權威醫師高尚志表示,肺癌初期因症狀不明顯,往往被發現時癌細胞已經擴散,呼籲高風險族群「別只做X光檢查」,因為很難揪出小病灶。高尚志醫師日前出席健康講座時分享,台灣10大癌症排名冠軍就是「肺癌」,去(2023)年共新增1萬6880人確診罹癌,且有7成肺癌患者在初期並無徵兆,直到出現症狀後就醫,高達8成患者已經進入晚期,包括一代歌后鳳飛飛、資深藝人「陶叔叔」陶大偉、文英阿姨、前法務部長陳定南等名人,均因罹患肺癌病逝。高尚志指出,由於部分腫瘤會藏在心臟後方或是氣管裡,容易被肋骨等器官遮住,且小於2公分的病灶很難透過胸部X光揪出,因此光靠X光檢查是不夠的,需仰賴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才能找到。高尚志提醒,像是抽菸者、慢性肺部及氣管疾病者、具肺癌家族史、女性等4類人,都是罹患肺癌的高危險族群,需定期進行肺癌篩檢,而這些高風險族群更應該做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時間。
汪建民病逝/不是感冒!肺腺癌7大警訊要當心 死亡率最高!免疫治療是救命解方
藝人汪建民去年11月檢查出肺腺癌4期,癌細胞從右肺擴散至頸椎、腦內,他的妹妹今(8)日午間證實,汪建民已在昨(7)日晚間逝世,享年56歲。肺癌連續19年居國內死亡人數第一名,資料顯示,每5位癌症死者中就有1名肺癌患者,不只如此,肺癌也超越大腸癌、肺癌成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不只癮君子,更多生活健康的人也罹患肺腺癌,甚至誤以為是感冒而延誤治療。65歲的黃女士愛運動、生活也規律,沒想到8年前竟確診肺腺癌第三期,她以為只是感冒咳嗽,沒想到卻是癌症,確診當天就立即決定動手術,接著再進行化療,2年後以為已經沒事時,卻又發現復發,而且已經轉移到腦部。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表示,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與確診時的期別有關,由於多數患者確診都是晚期,由110年癌登觀察,首次治療為手術者僅佔4成左右,可見大多患者發現時已是無法手術的病況。隨著肺癌備受重視,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從3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這也是台灣首度於肺癌領域獲得健保給付。黃女士接受抗血管新生合併口服EGFR雙標靶治療至今已近5年,目前病況良好。台北榮總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羅永鴻表示,高風險族群如吸菸、二手菸、家族史應定期檢查,如果出現肺癌常見症狀如久咳不癒、呼吸急促,如果發生持續2周以上咳嗽且未見好轉、咳血、呼吸急促、持續胸悶胸痛、聲音沙啞、莫名的體重下降與食慾不振等症狀,若有以上7大警訊便要有所警惕,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新竹台大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國內想要實現「晚期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倍增」,首先要擴大免疫藥物的給付和應用。健保署去年12月將肺鱗癌免疫治療納入健保給付,醫界呼籲應將給付擴及患者更廣大的肺腺癌,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受訪表示,肺癌免疫藥物費用高昂,是否擴大給付還有待相關評估,和廠商議價也持續進行,他透露「應該很快會有好消息」。
國中女生得流感「邊哭邊爬進診間」 醫示警3症狀要特別警惕
小兒科醫師陳木榮近日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近期門診經驗,提到一名國中女生因感染A型流感前來就診,當時病患她邊哭邊爬進診間,癱在椅子上無法動彈,經快篩確診為A型流感。陳木榮強調,流感不僅帶來經濟負擔,身體的不適更是極為嚴重,並存在重症風險,提醒家長們應趁空檔時間為孩子接種自費流感疫苗,以減少感染風險。陳木榮回憶,這名國中生因感染A型流感,哭著爬進診間,癱坐在看診椅上,完全無法動彈,「看門診的時候,一個國中的女生,邊哭邊走邊爬進門診,癱在看診椅完全不動」。該名國中生經過快篩確診為A型流感後,他隨即開立抗病毒藥物,並提醒患者如症狀加劇,應立即前往醫院急診,避免發展成重症。陳木榮還分享了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區分方法,他指出,若是輕微發燒伴隨咳嗽與流鼻水,可能是感冒;但如果出現高燒和全身肌肉痠痛等症狀,就可能是流感;特別是病患看起來精神不振,甚至像「被卡車撞過一樣」時,須特別警惕。陳木榮提醒家長,應趁空檔時間為孩子接種自費流感疫苗,「得了流感,金錢的花費之外,身體的不舒服真的超級嚴重,還要承擔重症的風險」。事實上,衛福部也曾在官網指出,雖然在臨床診斷上,流感不容易與其他急性呼吸道疾病區分,例如一般感冒(common cold)、喉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與自2019年底爆發大流行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等;但一般而言,流感的症狀較一般感冒來得嚴重,病程持續時間也較長,且其他流行病學特徵仍有差異。流感除了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等特色之外,還會產生嚴重併發症及死亡。衛福部提醒,65歲以上長者、幼童、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者及具慢性疾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流感,可引起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腦炎或腦病變、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及在使用aspirin之兒童病人引起雷氏症候群(Reye syndrome)等併發症。定期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併發症最有效的方式。
每3人就有1人皮蛇上身 神經痛達數月「嚴重恐中風失明」
公費流感疫苗今日正式開打,為預防病毒引發嚴重併發症,政府每年也積極呼籲50歲以上、特別是慢性病患等族群及早接種流感疫苗。然而,對於免疫力較弱的高風險族群,如患有慢性腎病、糖尿病、癌症病史等,單單預防流感是不夠的,另一個常被忽略但同樣具威脅性的疾病~帶狀疱疹(俗稱皮蛇)也需格外留意。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吳至行主任指出,50歲以上、尤其免疫功能不佳的患者,不僅是流感的高風險族群,也是帶狀疱疹的高風險對象,隨著年齡增加,帶狀疱疹的感染風險會顯著提高,最高可達一般人的3.8倍,因此更應及早預防。帶狀疱疹的重症高風險族群輪廓與流感類似,皆為50歲以上、慢性病患等免疫力不佳者;吳至行指出,慢性病(如慢性腎病、糖尿病等)會影響患者免疫功能,也因此更容易罹患帶狀疱疹、流感等感染性疾病,尤其帶狀疱疹病毒平時潛伏在脊髓神經節,身體免疫力下降時易誘發。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疱疹機率比一般人高2倍,其他像是曾接受免疫抑制劑的腫瘤癌症患者,罹患帶狀疱疹的相對風險更為一般人的10倍。不只如此,即便帶狀疱疹痊癒,病毒也仍會在神經節潛伏,更可能併發嚴重後遺症。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痊癒後,留下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了將近50%,痛楚可能持續數天至數年,還可能提高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風險;血液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則可能容易出現瀰漫性帶狀疱疹、疱疹性腦炎等嚴重後果。許多中壯年容易覺得帶狀疱疹離自己很遙遠,然而依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研究,高達99.5%的40歲以上成人體內存在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疾管署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民眾一生中發生帶狀疱疹機率約為32.2%,等於每三人就有一人可能皮蛇上身,免疫力下降如熬夜、壓力大或換季,均可能引發帶狀疱疹發作。且根據2024最新研究,曾感染COVID-19的患者相比未感染者,帶狀疱疹風險恐增加2.16倍。吳至行提醒,帶狀疱診即使痊癒,病毒仍會潛藏在民眾體內,約一成的民眾會經歷帶狀疱疹復發,且最快兩個月內就可能再次發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此外,帶狀疱疹還可能造成不同器官的功能性損傷,以眼部為例;眼部周圍帶狀疱疹約占所有帶狀疱疹病例的10-15%,若未及時治療,恐導致嚴重視力受損,甚至中風與心臟病機率大增,因此及早採取預防措施格外重要。吳醫師呼籲,除了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適當紓壓外,對於中壯年及高風險族群而言,及早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預防嚴重後遺症的關鍵措施。因此,鼓勵高風險族群可把握公費流感疫苗施打時機,與專業醫師討論適時的帶狀疱疹預防措施;也同時提醒,特定人群(如免疫抑制者或慢性病患者)應在接種前與醫師討論,以確保疫苗接種的適當時機。
被低估的新冠2/疫苗不打嗎?確診後失智風險增8成 「腦霧」讓智商降6分
你打了幾劑新冠疫苗呢?隨著疫情爆發進入第4年,部分民眾對接種疫苗感到疲乏,黃振國醫師向CTWANT記者透露,新冠病毒變異的速度非常快,一定要隨時更新疫苗才能因應,也有民眾擔心疫苗副作用,最新研究顯示確診新冠會增加8成失智風險,且會傷害認知功能,最多會讓智商下降6分,權衡利害之後建議還是接種疫苗較有保障。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罹患糖尿病多年,屬於新冠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他曾透露自己為了預防感染,因應病毒變異,至今已接種9劑新冠疫苗,他建議民眾不必計算打了幾劑疫苗,該打就打,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病毒是難以預測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表示,新冠病毒至今仍持續變異,目前流行的變異株為JN.1以及其子代變異株,如KP.2、KP.3等,跟先前的XBB變異株已有40個變異點,差異相當大,所以就需要更新疫苗。黃振國說,10月即將開打的JN.1新冠疫苗,不僅可以預防JN.1病毒株,對於KP.2、KP.3也具有交叉保護的效果,因此無論過去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要記得接種最新的JN.1疫苗,以更新抗體,確保體內有保護力。黃振國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持續不斷變異,建議民眾應適時更新疫苗,才能增強保護力。(圖/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提供)但仍有許多民眾擔憂疫苗副作用如心肌炎,根據疾管署數據,心肌炎主要出現在12至17歲的男性接種BNT第二劑後,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126.79,與國際間報告的數據相近,屬於罕見的不良反應,而確診後的心肌炎機率反而較高。不只如此,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一項針對600多萬名65歲及以上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顯示,這些患者確診後一年內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對照組高50%至80%。亞東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新冠病毒嚴重時會導致血氧過低,腦部跟著缺氧就可能造成所謂的血管型失智症。倫敦帝國學院一項針對14萬人的研究也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對認知和記憶能力產生影響,尤其是感染後出現「腦霧」後遺症的民眾,記憶、推理、執行的都出現明顯退步,分析發現,曾確診但已康復的人,IQ測驗分數與比未感染者相差約3分;而新冠症狀持續超過12周的人,智商則下降6分,因此預防感染仍然相當重要。
死亡人數超過癌症 心血管疾病成台灣第一隱藏殺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每年有超過2050萬人因為心血管相關的疾病而死亡,是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健康殺手。依照民國112年衛福部的數據,台灣去年約有23,000人死於心臟病,在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但若是連同十大死因第四名的中風、第五名的糖尿病以及第七名的高血壓一起計算的話,光是去年全台灣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CVD)的人數就高達56,350人,超過十大死因第一名的癌症。心血管疾病與癌症不同的地方在於,8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案例是可以事前預防的。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呂鴻基說,根據國健署每年的資料顯示,台灣每年國中生過重及肥胖的比率逐年升高,這些孩子在成年後有八成仍會過重,若能在兒童時期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就能提前避免罹患三高,最終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狀況發生。心血管疾病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抽菸、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體重、BMI及壓力等,都會影響到心血管的健康,如果不好好控制,最後就會慢慢演變成疾病,危及性命。陳文鍾執行長說,在眾多的危險因子中,高血壓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因素,但數據顯示只有不到六成的高血壓病患,有成功將血壓控制在130/80mmHg的達標數字。沒有達標的主要原因,往往在於沒有養成量血壓的習慣,導致病患並不清楚自己的疾病狀況,因而延誤就醫與治療的黃金時間。除了高血壓的達標率不樂觀之外,另外兩項三高達標率也同樣不理想;糖尿病在台灣的達標率也只有六成左右,而膽固醇更是只有不到四成病患有達標。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王宗道副執行長表示,針對三高達標率低的問題,其實政府與各方一直在推動各項改善措施。像是衛生福利部計畫以5年的時間積極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擬將80%三高病患加入照護網,加入照護網的三高病患80%接受生活習慣諮商,讓三高控制率可達到80%。目前台灣三高病患約有534萬人,加入照護網的病患約有301萬人,估計還有四成六的病患尚未收案追蹤。今年八月份首先起跑的「社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就是想替地區醫院就醫的三高病患導入個人健康評估,讓個管師可以持續追蹤病患的三高數值。王宗道副執行長說,以政府的力量結合醫療院所、專業團體的支持,期待在三高達標率慢慢變高的同時,也能看到台灣民眾的心血管健康變得更好。除了加強納入照護網的比例之外,王宗道副執行長也呼籲政府在健保用藥上,能引進國際的數值來作為衡量標準。王宗道副執行長舉例,以低密度膽固醇LDL來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於2022年聯合公布了最新版的《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希望將LDL用藥的治療目標與國際接軌,設定為一般風險100mg/dL以下、高風險病患70mg/dL以下,取代現有健保用藥規定的130/100mg/dL,用更嚴格的標準來降低國民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為心血管疾病患者帶來更好的預後。若在健保方面,能將藥物給付的數值標準下修,對於高風險族群來說,醫師便能用更積極的治療態度來降低他們的心血管死亡風險。
颱風後「類鼻疽」疫情恐升溫 衛福部示警6類人:重症機率較高
每當颱風侵襲,台灣的類鼻疽疫情往往會隨之上升。疾管署說明,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污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衛福部曾在官網指出,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的細菌感染,此致病菌以腐生之方式,存在於特定的土壤或水中,許多不同的動物均可能被感染,包括羊、馬、猪、猴、囓齒類、鳥類等。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由於皮膚傷口接觸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但也可能經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塵土而受感染的情形,一般情形下,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 疾管署說明,類鼻疽菌本身對多種抗生素都有抗藥性,即使在實驗室細菌培養有效的抗生素使用在臨床上也不一定有效。目前一般認為急性期需要用針劑的第三代頭孢子素(ceftazidime),視臨床情況使用 2~4 週。急性期治療後還必須使用長期20週的維持療法(maintenance treatment ),以避免復發,目前一般認為有效的處方為合併的抗生素療法(如:Chloramphenicol、doxycycline及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疾管署進一步指出,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五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如出現疑似症狀時,尤其高風險族群,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獲得妥善治療。
中年男子心臟「腫大如文旦」 心衰竭難察覺 「5類人」要注意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供給器官,一旦罹患心衰竭,宛如失去核心馬達的機器人般,無法正常運作。然而心臟功能衰退或疼痛的感覺,往往容易與胸痛或其他器官不適混淆,使多數民眾難以察覺而延誤就醫。一位50歲中年男子長期出現明顯水腫與氣喘吁吁的症狀,後期甚至無法躺平睡覺,緊急就醫後安排X光檢測,才發現應為自己拳頭大小的心臟已腫大到一顆文旦般大,這位患者檢測心臟超音波時射出分率(EF)竟僅10%!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趙書平醫師提醒,心衰竭不僅會造成頭暈目眩、認知功能失調等症狀,嚴重更可能導致心律不整、心包膜積水,並且常與慢性腎臟病、糖尿病互相影響,危險性不容小覷。 研究預估,2050年時台灣心衰竭患者將高達80多萬人,屆時將嚴重影響我國社會生產力。趙書平醫師指出,能否早期篩檢並確診才是左右治療成效的關鍵因素。近年心衰竭已有多種治療藥物問世、更有能兼顧心糖腎的藥物加入治療行列,若能及早發現、積極治療,患者仍有機會穩定症狀、逆轉心臟功能。衛福部資料指出,台灣心衰竭患者死亡率比「國病」癌症更高,5年死亡率高達50%,可說是我國最危險的疾病之一!心衰竭主要是由於心臟收縮或舒張功能受損,導致無法有效泵出足夠血液滿足身體需求,趙書平醫師說明:「心衰竭常見症狀為累、喘、腫,尤其患者躺下時感覺更喘,這時更應及早就診,避免延誤治療。」醫師提醒,患者時常將累喘症狀與工作勞動所造成的疲勞混淆,導致錯過黃金治療期,隨心臟功能不斷衰竭,最終引發患者失能或死亡,因此,建立民眾對於心衰竭的正確認知更加重要。 趙醫師亦強調,若民眾有吸煙、飲酒等習慣,或符合以下5大高風險族群類別,更需積極注意自己是否有心衰竭風險,5大族群包括:中高齡者、有心臟疾病或心衰竭家族病史者、三高患者、腎臟病患與糖尿病患,都應定期篩檢以利早期發現心衰竭。 心衰竭早期並無特異性症狀,民眾感知度不高,往往是造成錯失黃金治療期的主要關鍵,所以,從共病著手預防心衰竭,逐漸成為近年來國際治療上趨勢。數據指出,急性心衰竭患者併發腎功能惡化比例達45%、並有約40%心衰竭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證實心衰竭、糖尿病與腎臟病三者息息相關,因此包括美國與歐洲心臟學會治療指引中皆建議,評估心衰竭治療時,應注意是否合併其他共病,顯見「共病共管」成為當今心衰竭治療重點。 有鑑於此,近年醫師們也會針對高風險族群患者提供更多共病衛教與管理方針,以降低心衰竭對台灣社會可能帶來的影響性。趙書平醫師表示,過去曾遇過患者雖為高風險族群、但因對心衰竭症狀不了解,且未有定期篩檢習慣,最終就醫時心臟已十分腫大,導致治療更加困難。所以除了對患者建立基礎衛教認知,高風險族群患者更應注重定期健檢,並可加做心電圖、胸部X光及心臟超音波,及早阻險護心。 心衰竭治療多以藥物治療為優先,常見藥物包括腎素-血管張力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交感神經系統抑制劑、SGLT2抑制劑、利尿劑等。近年隨共病共管成為評估標準。原本用於治療糖尿病的SGLT2抑制劑,因同時具有保護心臟、預防腎病變的效益,目前也成為國內外指引推薦的心衰竭患者標準治療藥物。趙書平醫師説:「這樣的藥物在心、糖、腎共病管理中具扮演重要作用,研究指出,患者治療後可減少因心衰竭或心血管事件住院風險7,糖化血紅素顯著降低,也能有效降低腎衰竭風險、延長患者生存期,足見目前藥物發展對心衰竭患者疾病管理的全面性。」 近期適逢9/29世界心臟日,趙醫師提醒,民眾除了應認識心衰竭基本症狀,日常也可以透過穩定運動習慣與均衡飲食來維持心臟健康,最重要的是要搭配定期健檢與心臟超音波等,檢測自身心臟功能是否正常,而對共病或心衰竭患者來說,呼應共病共管概念,若想穩定控管心衰竭,則應同步監測糖化血紅素、腎功能、尿蛋白等數值,定期服藥、禁菸禁酒,以利共同管理心、糖、腎風險,守護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