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胰島素血症
」原來「高胰島素血症」 正是引發糖尿病最大元凶
一般民眾普遍都有一項認知:「得了糖尿病,就要一輩子吃藥,或一輩子打胰島素!」糖尿病患者面對現在的糖尿病醫療,似乎都很「認命」,只要預約掛號的時間到了,就前往醫院看診、拿藥,註定人生只能這樣過下去。根據知名醫學雜誌研究論文的最新觀點,大衛.羅德維格博士2002年在美國醫學雜誌發表的文章就指出:血中胰島素過高就是高胰島素血症,正是引發糖尿病最大元凶。糖尿病整合療法 終結肥胖搶救糖尿病長期研究胰島素的蕭慎行院長,數十年前就已經提出「血中胰島素過高」正是導致年輕肥胖、代謝症候群、糖尿病、腦心血管疾病,甚至某些癌症的理論,也提出「降低血中胰島素」才有可能是有效治療糖尿病與終結肥胖的「治本」之道。蕭慎行院長認為:治療第二型糖尿病應首重「矯正胰島素失調」,血中胰島素過高才是第二型糖尿病的真正病因, 透過結合傳統醫療與創新科技的「糖尿病整合療法」,得以把血中胰島素成功調降下來,血糖或糖化血色素自然會跟著回歸正常,一步步拼湊出完整健康的藍圖。「阻糖」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經由多年實證研發,蕭慎行院長採用「阻糖生物科技」作為輔助食療,這項方式可以阻斷60至70%(約2/3)的食物糖分,身體只吸收剩下的1/3糖分。蕭慎行院長表示,當我們吃下一碗飯只吸收1/3碗;當我們吃一塊麵包,只吸收1/3塊,無形中就大幅減少進入身的糖分總量,進入身體的糖分減少了,血中胰島素自然也就降下來了。」當2/3的糖分被阻絕在體外,對於糖尿病治療可以讓飯後血糖不再狂飆、恢復胰島素敏感性、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大幅改善、胰臟功能恢復正常,以及降低島素注射量。由此可知,這項阻糖科技的廣泛應用,將為糖尿病治療與體重管理帶來非常深遠的影響。糖尿病革新觀念 維持血中胰島素值許多女性進入職場以後,由於工作壓力太大,往往會透過享受食物來舒壓。另外,進入職場後的運動時間減少,加上年齡漸長,身上的「高島素風暴」影響越來越大。許多人逐漸告別少男少女時期的苗條身材,轉向肥胖。而肥胖以後,「高胰島素風暴」更加大,從此進入惡性循環。平常越會吃、愛吃、越不想動,就會變得越來越胖。藉由代謝矯正把血中島素調降下來,也才能成功甩掉身上多餘脂肪,把胰島素維持在標準上下,身材不只變苗條,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檢驗數值都是「藍字」,顯示目前非常健康。所以減重後也沒有復胖,還真正做到「終結肥胖」。本文摘選自《搶救糖尿病:糖尿病整合療法的療癒實錄》,博思智庫出版
「雄性禿」不只男性有! 醫曝:恐怕是這些原因造成
家族史沒有「雄性禿」問題,就不必擔心掉髮問題嗎?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羅子焜分享近期案例,有位35歲林先生是科學園區工程師,年輕時頭髮茂密,可在開始輪班工作後,不只頂部頭髮明顯稀疏,前額髮線也比同事高很多,陸續使用多種外用生髮產品後,掉髮情形不減反增,終於在家人的建議下至醫院就醫,並經頭皮檢查發現其毛囊變小、毛髮直徑變細,診斷為雄性禿。雄性禿非特定男性 女性也會發病羅子焜主任提及,另一位45歲吳女士,在外商公司從事國際貿易,因業務受疫情影響而面對龐大壓力,使她頭髮分線越來越寬,至安南醫院就醫後,經皮膚科診斷為女性雄性禿。羅子焜主任補充,壓力大致使腎上腺荷爾蒙合成更多,亦可能促使更多毛囊幹細胞進入休眠期,使得正常週期循環的毛囊較少、甚而不再生長,就會讓頭髮看起來較為稀疏。遺傳飲食或壓力 皆會誘發雄性禿而雄性禿主要產生原因,可分為先天因素(基因)、後天因素(飲食、壓力、生活作息),以及頭皮張力、頭皮局部微循環血流等其他因素。羅子焜主任提到,研究指出,雄性禿患者的頭皮具有較高濃度「5α-還原酶」(5-alpha reductase),會將睪固酮轉化成活性更強的雄性激素「二氫睪固酮」(DHT),縮短頭髮生長期並導致毛囊及毛髮直徑變小,新生頭髮因而逐漸稀疏,最後脫離毛囊,進而形成雄性禿。另一常見生成原因為飲食,攝取高糖高脂或高升糖食物易引發高胰島素血症,進一步促進性荷爾蒙(雄性素)、腎上腺荷爾蒙的合成,活化並增加雄性素的生物利用率;另外,三餐不固定及常吃點心、宵夜,也會導致胰島素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波動,雄性素活性隨之增加。而在局部微循環部分,研究發現抽菸可能造成組織微血管收縮、增加氧化壓力,因此造成落髮。四大改善療法 多管齊以達到最佳療效目前雄性禿療法主要為口服抗雄性素、外用藥、低能量雷射,以及植髮手術;其他如生長因子局部注射、肉毒桿菌注射、營養針注射、塗抹咖啡因、塗抹A酸、營養補充等,雖已有研究指出具部分療效,但大部分不嚴謹且實證等級低。羅子焜主任強調,雄性禿的治療這麼多種,代表很難靠單一療法就獲良好成效,且相同治療組合在不同患者身上效果也不一,最好跟醫師討論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多管齊下以達到最佳療效。
新研究!糖尿病「1+2」心血管風險飆2倍 全球首次公開「家族病史模型」
台灣的糖尿病患約2百萬人,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第1型糖尿病比例遠低於第2型糖尿病,只有約1%不到,但發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疾病風險因子卻不清楚。根據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林嘉鴻醫師的最新研究發現,第1型糖尿病患若有一等親屬罹患第2型糖尿病,本身發病年齡又小於20歲,其發生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風險,將比沒有一等親屬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第1型糖尿病患增加2.61倍。這項研究報告已刊登在2021年12月國際頂尖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子期刊《JAMA Network Open》。林嘉鴻醫師因此建議,針對較早發病的第1型糖尿病患,醫師可以在門診時運用簡單的家族史篩選,找出高風險族群,給予及早的預防與介入措施,以降低將來併發症的風險。林嘉鴻醫師表示,第1型糖尿病多數是自體免疫疾病,當胰臟小島中的β細胞被破壞,會導致胰島素無法正常分泌。第2型糖尿病則是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產生阻抗,致血糖無法進到細胞,胰臟便更努力分泌胰島素,但胰島素有限,逐漸分泌不足,使得大量葡萄糖留在血液裡造成高血糖,最後形成糖尿病。第1型糖尿病和第2型糖尿病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也不同。第2型糖尿病的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與胰島素阻抗有關,第1型糖尿病則僅少數文獻推測可能與腎臟病變的存在與否有關。由於第2型糖尿病具明顯家族遺傳特性,有研究已經證實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等親屬是具有高胰島素血症及進一步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高風險族群,他因此推測第1型糖尿病的心血管風險是否也與有第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存在有相關,而可以考慮使用第2型糖尿病家族史關連,作為第1型糖尿病患的重大心血管疾病易感性標誌。為解開此關聯性,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及兒童內分泌科與長庚醫院巨量資料中心合作,運用領先全球的家族關聯分析方法,從全人口的健保資料庫,建構全台最大規模的第1型糖尿病家族病史關係模型,推定第2型糖尿病的家族病史和第1型糖尿病的大小血管併發症之間的關聯性。共計收集1萬多位第1型糖尿病患資料,其中具有第2型糖尿病家族史者共1,302位,與沒有第2型糖尿病家族史9,935位資料進行研究。林嘉鴻醫師表示,研究結果發現,第1型糖尿病患若有一等親屬患有第2型糖尿病,且本身發病年齡小於20歲,其發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相較於沒有第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第1型糖尿病患增加 2.61倍。進一步看小血管的病變,其腎臟病變風險亦增加1.44倍、視網膜病變風險增加1.28倍、神經病變風險增加1.24倍。林嘉鴻醫師指出,這是台灣、也是全球首度針對第1型糖尿病患,以建立家族病史模式的大規模研究,釐清了過去只能從學理上推測家族第2型糖尿病史的影響。他希望利用此研究成果,在臨床上針對較早發病的第1型糖尿病患,運用簡單的門診家族史篩檢,找出高危險族群,給予及早的預防與介入措施,從飲食、運動、藥物等各方面去控制,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