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價
」 台股 美股 股票 台積電 台幣美股收盤道瓊連7黑 博通大漲24%破1兆美元大關
美國股市13日漲跌互見,道瓊工業指數連續7個交易日下跌。標普500指數、道瓊指數本週收跌,納斯達克指數上漲0.12%;費城半導體指數勁揚3.36%。博通 (Broadcom)預測Q3營收超預期,推高股價市值首次破1兆美元。台積電ADR大漲4.98%,站上200.99美元。道瓊指數本週下跌1.8%;標普500指數下跌0.6%,結束了3週連漲,納斯達克指數累漲0.3%。AI晶片股13日走強,博通預測Q4營收將超過預期,並看好未來幾年市場對其客製化晶片的需求強勁成長,股價走高24.43%,市值首次突破1兆美元。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候任總統川普的過渡團隊建議新政府,取消車禍報告規則。如果此舉成真,政府調查和監管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安全的能力可能被削弱。帶領電動車龍頭特斯拉13日股價盤中強升近6%,至424.88美元創新高,收漲4.34%科技股持續上漲,推動納斯達克指數在11日首次突破20000點大關。符合預期的通膨報告進一步推動了這波漲勢,鞏固了市場對聯準會下周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而科技巨頭股價13日高低持平,AI晶片龍頭輝達下跌2.25%,Meta跌1.66%,亞馬遜下跌0.66%。蘋果上漲 0.069%;Alphabet下跌 1.16%;微軟下跌 0.51%;亞馬遜下跌 0.66%。
蘋果秋季發表會10日登場 高盛:「4項驚喜」可望推高股價
蘋果9月10日將在美國加州Apple Park舉辦線上直播秋季新產品發表會。高盛表示,如果蘋果公司能在這場發表會上帶來「驚喜」,可能會推高股價。昨(5)日蘋果收盤價為222.38美元,漲0.69%。在過去5年裏,蘋果的iPhone發表會後蘋果股價走勢並不十分亮眼,因爲蘋果發表會往往是一個「買預期、賣事實」的活動:投資者往往在發表會前因樂觀預期而推高股價,而在蘋果發佈iPhone之後數日內,投資者選擇「賣事實」,該股的表現反而平均比標普500指數低0.70%。不過,高盛認爲,今年的發表會可能會帶來這四項驚喜:「宣佈新款iphone漲價、蘋果智能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和應用程序的發表日期早於預期、新款ipad的發佈以及電信公司的促銷活動好於預期。」高盛在報告中將蘋果目標價從之前的275美元略微上調至276美元,並寫道,上述四個驚喜可能會推動該股更接近其276美元的目標價,這意味着該股較昨(5)日收盤價(222.38美元)有可能上漲24%。高盛看蘋果秋季發表會可能帶來Apple Intelligence等4項驚喜,股價喊上276美元。(圖/Apple提供)美國銀行也在最近表示,蘋果的iPhone發表會可能會成爲該股的積極催化因素。美銀分析師Wamsi Mohan在報告中寫道,「在過往的發表會中,蘋果股價會在活動結束後回落,在活動後的30-60天才會反彈,」但如果蘋果展示的蘋果智能或第三方集成功能令人信服,或者蘋果上調售價,那麼股價表現可能會好於過去的發表會。假如iPhone 16出現意外漲價,將爲蘋果帶來直接的收入增長。鑑於蘋果多年來在硬件功能上的不斷創新,漲價是理所應當的。高盛分析師Michael Ng表示:「在我們看來,蘋果近年來在iPhone硬件和整個蘋果生態系統上的投資爲消費者提供了額外的價值,應該有助於保證價格上漲。」分析師更指出:「我們注意到,自2019年9月iPhone 11 Pro首次推出以來,iPhone Pro的價格一直沒有上漲。」
愈關愈大尾3/貨櫃三雄「股價高點還未到」 散裝船族群接棒航海王
「航海王」能否在2024年中上演續集?CTWANT記者採訪投顧副總、資深證券分析師,看法迥異,對貨櫃三雄下半年看漲,一是斬釘截鐵地說「不會,不可能」另一相反看法「股價高點還未到」;但皆認為,「散裝船群族接棒機率高,較為安全」,也同時提醒說,「追高股價,要謹慎評估自身財務情況與風險評估。」向來風平浪靜的航運股在2020年疫情後,有了驚滔駭浪的表現,在封鎖邊境的防疫措施下,全球航運商瘋狂「按天報價、加價搶艙、長約改簽」,造就航商獲利表現突出,長榮海運還締造史無前例「做3年,抵10年,超領100個月年終獎金」的紀錄,股價也是屢創最高。2021年5月間PTT論壇Stock出現一篇署名「robertshih」(本人張濬安,台大資工系畢業)的分析陽明海運20年歷史數據貼文,並秀出對帳單,他在2020年以2億元資金「All in」航運股,鎖定長榮、陽明,藉著台指當沖獲利,並於2021年第二季股價高點全數出清,估計獲利逾50億元,因而被網友封上「航海王」,並大舉瘋搶航海三雄。疫情過後,2023年受到全球通膨、經濟成長放緩、運價下滑、美元匯損等所致,萬海每股虧損2.07元為史上最慘一年;陽明每股賺1.37元,長榮全年稅後淨利則年減近九成,每股盈餘16.7元,皆較之前低。長榮公布前的2023年前十大股東中,航海王張濬安以持股1.09%居第七,今年則未在名單中。今年因紅海危機航運股價再度飆起,台股上兩萬點新高後,「航海王」有無續集,成了股民新焦點。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今年上半年,貨櫃三雄股價激勵飆漲,確實是受到運價指數上漲、個股第一季表現亮麗所致;至於下半年的表現,還要持續觀察運價反映,尤其是要看全球景氣復甦情況,目前看來沒有預期那麼佳,股價追高的同時,還要留意風險。」「下半年,恐將是供過於求,運價會有變化,可能是下跌」「我覺得很難再複製二年前的航海王時代」最關鍵原因,就是「疫情造就航海王,現在已到後疫時代,時空背景完全不一樣了。」不過,資深分析師陳唯泰卻持相反的看法,「股價高點還未到。」但他也再進一步說,「大家在二年前航海王疾駛乘風破浪,許多人有受過傷,這回大家比較謹慎些了。」「由於SCFI(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持續走高,貨櫃商萬海、陽明今年轉虧為盈機率很大,況且現在股價低於淨值,雖然進入處置股期間,股價仍然持平地上漲」陳唯泰說。CTWANT記者繼續詢問,「萬海、陽明,會不會像股民期待,愈關愈大尾?」陳唯泰說,「我認為不會在解禁出關時,股價下跌。」而長榮也未因萬海、陽明處置股而交易明顯爆量,股價則稍有上漲。至於股民也關切貨櫃三雄再創「航海王」美好時代之際,也帶動到散裝族群股價上揚,「若有些股價低於淨值,還沒有特別噴發飛高,是可以關注的,可以從個股逐季營收成長趨勢來看,且第二季為穀物運送旺季。」陳唯泰說。貨櫃三雄股價齊飆,股民也看好散裝船族群走勢。圖為慧洋海運董事長藍俊昇(圖/報系資料)黃文清更是很樂觀地說,「散裝船的基本面,優於貨櫃三雄。」「我評估航運股中,貨櫃商下半年可能會受到運價修正而有下跌機率,看法持『保守』;反觀,對散裝群股的看法是較為『安全』,主要是受到中國、印度的房產、車市等景氣復甦來看,帶動原物料需求的回升,也就是基本的鐵礦砂等。」散裝航運族群集體上揚,包括裕民(2606)、新興(2605)、中櫃(2613)、四維航(5608)、中航(2612)、台航(2617)、慧洋- KY(2637)、益航(2601)等。就拿00944野村臺灣趨勢動能高股息ETF最新公布的成分股名單來看,就納入一些航運族群,除了長榮海運之外,還有裕民、慧洋- KY,也是看好航運族群進入第三季傳統旺季。慧洋前4月合併營收65億元,年增21.45%,營業利益21.12億元,年增 166%,稅前盈餘20.69億元,年增1189.35%,每股盈餘2.77元。慧洋董事長藍俊昇表示,除了受到全球區域衝突造成船舶繞道、週轉天數增加,現逢第二季南美穀物旺季,散裝船舶需求正在擴大,但疫情期間散裝新造船數量遭排擠,使今年散裝市場新增運力較過去幾年偏低,樂觀看後市營運。
林百里:廣達高股價非「突然暴發」 靠36年累積沈澱而來
近期筆電代工大廠廣達(2382)證實奪下輝達AI大單,今(4日)上午舉辦36週年慶祝紀念活動,董事長林百里、副董事長梁次震皆出席。林百里致詞時指出,今時今日廣達的股價與業績,是36年來一步一腳印、一年又一年累積沈澱出來的,並不是突然才飆升,並強調「我們不是暴發戶」。林百里致詞時表示,剛創立廣達是做筆記型電腦,當時筆電沒人要,但他非常堅持做筆電,到後來做伺服器、攻AI,一直都不被看好。不過廣達研發超前,做筆電只鎖定幾個主要客戶,講求精準行銷,製造上又有極大韌性,才成功闖出一片天。林百里提及,一家公司不能只會研發,行銷也非常重要。並回憶廣達第一次量產相當辛苦,也乏人問津,日以繼夜開發生產技術,當時設置桃園廠年產能僅100萬台筆電,如今一年能生產5000萬台,最高峰還能達到7500萬台,這說明了廣達成立之初就秉持超前研發精神、還有在製造的韌性,已能充分滿足客戶需求。廣達股票在1999年上市就一砲而紅,近年受到AI相關題材火熱影響,一躍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AI指標股。4月初曾衝到299元歷史新高價位,目前股價為256.5元。較一年多前約90元左右,如今已成長2至3倍之多。對此,林百里說明,廣達股價如此之高並不是突然才爆發,「現在大家看到的所有成果,都是我們所有幹部一步一腳印努力而來的」。他強調,廣達的生產一直都非常符合整個市場和客戶的需求,也因為如此才能成就今日的廣達。
Fed利率第5次按兵不動 點狀圖曝2024至2026將「各降息3次」
美國聯準會(Fed)為期2天的政策會議正式落幕,負責制定利率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美東時間20日宣布,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5.25至5.5%的區間內,為2023年7月以來,連續第5個月按兵不動。此外,聯準會官員還計劃在2024年底前降息3次,總幅度為0.75%,這將是美國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降息。據CNBC的報導,FOMC於20日宣布,將繼續維持聯邦基金利率23年來的最高水平,也就是5.25至5.5%的區間。此外,透過FOMC19名官員匿名預測而形成的點陣圖顯示,本年度將會有3次降息,不過此圖表並未提供降息的準確時間點。Fed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也表示,聯準會無法詳細說明具體的降息時間,但只要數據配合,他預計降息仍會來臨。另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芝商所,CME Group)的FedWatch指標(利用芝商所公佈的30天期聯邦基金期貨價格,來預測未來聯準會升降息的機率),首次降息發生在聯準會6月11日至12日政策會議的可能性接近75%。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芝商所,CME Group)。(圖/達志/美聯社)鮑威爾在會後的記者會中還表示:「我們認為,政策利率可能處於此類週期的峰值,若經濟按預期發展,那麼今年某個時間點開始放寬政策是可行的。但如果合適的話,我們打算將聯邦基金利率當前的目標範圍維持在更長的時間。」此外,FOMC的點陣圖也顯示,2025至2026年還有各3次的降息,2026年後則會再降息2次,直到聯邦基金利率穩定維持在2.6%左右的「中性利率」。FOMC宣布上述決定後,道瓊工業指數收盤上漲401點,漲幅略高於1%。美國公債殖利率則大多走低,基準10年期公債殖利率最近為4.28%,下降了0.01%。對此,獨立顧問聯盟首席投資官扎卡雷利(Chris Zaccarelli)也表示:「這場『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的Fed會後記者會,結果就是讓『市場繼續走高』。看到投資者的最初反應是推高股價,我們並不感到驚訝,且預計這種狀況將持續下去,直到系統受到新的衝擊,因為Fed不會阻礙牛市。」而美國官員們也大幅提升了今年GDP成長的預測,目前預計第2季經濟年化成長率為2.1%,雖然較上月公布的2.4%有所下修,但高於去年12月預測的1.4%。失業率則較先前預測小幅下調至4%,而以個人消費支出衡量的核心通膨預測則升至2.6%,較之前上升0.2%,但略低於最新水準的2.8%,另2月失業率則為3.9%。
台新金曾出價「0.584股換1股新光金」曝光 改革派轟:合併假議題混淆視聽
針對媒體報導「台新金曾開價併新光金」一案,兩家金控新光金(2888)、台新金(2887)今天(17日)皆對此發布重訊加以說明,新光金表示,對於台新金控來函事宜,均依公司法等法令規定辦理;台新金則以「避免擾亂金融市場」為由,懇請投資大眾勿遭不正確或不完整之訊息所誤導。新光金控將於6月9日召開股東會並全面改選12席董事、3席獨董,創始股東家族分為「泛吳東進派」與「改革派」兩陣營皆滿額提名董事候選人爭取經營權,目前也正在舉行股東電子投票與公開徵求委託書大戰,選情緊繃,而此時就「新光金、台新金」金金併議題,再傳出「換股合併」內幕。新光金控「公司改革派」今天急對此發出第四封聲明,代表發言的洪士琪指出,媒體刊登台新金控去年(2022年)致函新光金控(董事會)且標示「機密」之文件,再次突顯新光金控董事毫無法治觀念,以合併假議題模糊公司經營不善之焦點,混淆視聽,再次呼籲全體股東們全力支持改革董事會。根據《工商時報》報導,新光金董事林伯翰透露,台新金去年6月到10月間五度來函新光金,邀請以「換股為基礎」協商兩家合併,10月7日台新金更提出「合併意向書」,開出以0.584股台新金換1股新光金的方式合併。對此「新光金台新金」金金併議題,新光金控董事長許澎等經營團隊接受CTWANT採訪時就已表示,「此時談不恰當,也不利股東」;並進一步解釋,「現階段占新光金控資產比重最大的子公司新光人壽正面臨2026年接軌IFRS17與ICS,很多公司的隱含價值都無法體現,尤其公司的每股淨值遠高股價,在此時機談合併,不是這麼的恰當,對股東也是很不利的。新光金控並指出,針對金融機構合併,已有「企業併購法」、「金融機構合併法」等相關規範供業者遵循,若有合併議題自將依相關規範辦理,必要時,亦會與主管機關進行溝通。」新光金控發言人、副總經理林宜靜17日也透過重訊表示,有關媒體報導,本公司對於台新金控來函事宜,均依公司法及其他相關法令規定辦理;董事會相關決議均依循「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對有價證券上市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辦理。台新金控發言人、總經理林維俊也維持昨天於法說會的「台新完全無角色」立場,今天再次透過重訊說明,「因合併案涉及公司、員工、客戶及股東權益;亦須經董事會、股東會及主管機關審查等法定程序,建請各界對此議題應謹言慎行,以免擾亂金融市場,亦祈請投資大眾勿遭不正確或不完整之訊息所誤導,是所至盼。」新光金大股東臺灣新光實業、新勝、王田毛紡、東興投資與家邦投資等則發出聯合聲明,代表人洪士琪指出,媒體刊登台新金控2022年致函新光金控(董事會)且標示「機密」之文件,再次突顯新光金控董事毫無法治觀念、公司治理淪喪,竟為阻撓公司變革契機,犧牲應有的公司治理,任意將職務上所取得之機密資料文件逕自對外揭露,視董事忠實義務於無物;以合併假議題模糊公司經營不善之焦點,混淆視聽,意圖動搖股東改革之意志。因此,再次呼籲股東明辨,務必把握三年一次改選董事機會,堅信改革的力量,全面整改董事會,讓新光金控回歸應有之公司治理正途、董事會發揮應有效能、員工重拾應有之信心,進而讓客戶安心、股東放心。洪士琪表示,新光曾以穩健經營、提供完善金融服務為本,陪伴臺灣民眾經歷人生各種階段;然因董事會持續失能,經營績效不彰、甚至敬陪末座,以致新光金控股價長期低於面額,愧對員工及股東。而大股東干政、公司治理弊病叢生,更屢將新光金控推向無底深淵。面對新光金控嚴峻之經營困境,以及新光金控董事會之公司治理亂象,您我共同支持改革的決定,將是翻轉改變新光金控、重新擦亮「新光」招牌之重要契機。
新光金要變天?3/許澎吳欣儒團隊回改革派 「增資、股利」別混為一談
新光金控(2888)6月9日改選在即,CTWANT記者就改革派質疑一一向現任董事長許澎、總經理吳欣儒等新光金經營團隊提問,該團隊回應「增資與股利不能混為一談」、「新壽早年高利率保單多造成負債成本較同業高」,「平均資金成本已從十年前逾5%,到去年降到3.69%」與「此時談台新金併不是這麼恰當,對股東很不利」等,經營團隊已訂出「穩定獲利」「落實公司治理」等六大策略為中長期目標。由於新光金歷年改選順利並無公開徵求委託書經驗,面對改革派掀開委託書大戰,親近公司派友軍也正組「捉鬼大隊」,要查「價購委託書違規案」,藉檢舉為無效投票來降低對手可掌握的股權數。2020年間,吳東進次女吳欣儒(中)出任新光金控總經理,進入經營團隊。(圖/報系資料照)以下為CTWANT採訪新光金經營團隊的內容。Q:「改革派」董事洪士琪所稱的「現增金額遠大於拿到的股利」,由於並非每位創始家族股東都有參加每一次現增,有的現增是以特別股、私募等方式完成,對此新光金控如何看待。A:增資與股利分屬二個不同議題,不能混為一談。隨著公司資產規模成長,風險承受能力也必然增加,所以增資是為了長期業務發展,穩健資本適足所必要的過程,也是公司負責任的態度。近三年,新光金控持續維持穩定配息的股利政策,以回應股東期待。今年受到地緣政治、升息、疫情及股、債、匯市波動影響,暫無配息,未來若市場穩定,仍會以穩定配息為目標。Q:新光金控是否會推動「與台新金控金金併」一案。A:現階段占新光金控資產比重最大的子公司新光人壽正面臨2026年接軌IFRS17與ICS,很多公司的隱含價值都無法體現,尤其公司的每股淨值遠高股價,在此時機談合併,不是這麼的恰當,對股東也是很不利的。針對金融機構合併,已有「企業併購法」、「金融機構合併法」等相關規範供業者遵循,若有合併議題自將依相關規範辦理,必要時,亦會與主管機關進行溝通。新光人壽面對虧損情況,已向金管會保險局允諾將於2023年底前辦理現增。(圖/新光人壽提供)Q:對於董事洪士琪接受媒體採訪,提到「當大家是笨蛋」等評論,請問經營團隊對此有何看法與說明?A:董事的個人發言與感受抒發,公司無從再做評論。公司及子公司之經營團隊長期以來做了很多辛苦、改善體質的事,如降低資金成本,從十年前平均資金成本逾5%,到去年已降到3.69%,希望逐步將過去高利率保單的包袱化解掉。Q:新光金經營團隊對實績自我評價,未來如何改善獲利、配發股利等表現的策略目標。A:主要關鍵還是新壽早年的高利率保單,造成新壽的負債成本較其他同業高,多年來持續努力改善,透過低利率產品逐步稀釋,調整保險商品結構,已顯著降低負債成本,自2018年的4.08%,降至2022年的3.69%,每年以近10bps的幅度逐步改善。新壽也積極轉型調整商品策略,以價值型商品為主,堆疊基礎利益,近三年新契約CSM(contractual service margin,即保險合約利潤之概念)每年均逾300億,這些努力在現行會計制度下尚無法呈現,但未來在接軌後可以逐年釋出,亦可強健接軌後的財務體質;並將以降低損益兩平、優化國內、外資產配置效益,動態調整避險策略,善用新制外匯價格準備金等因應計畫。面對新國際制度接軌與股匯市波動等結構性問題,中長期以「穩定獲利,增加淨值」、「開創利源、拓展市場」、「資源整合,深化綜效」、「數位轉型,優化體驗」、「注重法遵風控,完善公平待客」、「落實公司治理,推動永續經營」六大策略為主。
揭密台股熔斷王1/清淨海飆股「市場有傳說」 董總羅允俊持股也增加
台股開春後熱鬧不已,在萬五萬六竄跳間,漲幅無上限的興櫃股冒出兩支被處置大飆股,一是眾所周知的星宇航空(2646),另一個則是漲勢更瘋狂的清淨海(7516),二月下旬三天內股價如搭噴射機,從4元竄上14元續衝26元,創下7天強彈350%新紀錄,還二度觸發熔斷機制,被股民封上「台股熔斷王」。這家成軍27年的環保衛生清潔用品公司(含清淨海國際有限公司),股本不到2億元,前三年累計淨損已虧掉半個股本,為何受到股民追捧?證券業者眾說紛紜「市場傳言滿天飛」, CTWANT記者前往桃園清淨海總部專訪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羅允俊,他給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專營「環保標章」清潔用品的清淨海,兔年開春報喜成飆股,引起市場熱議。圖為清淨海位於桃園平鎮生產基地。(圖/方萬民攝)事實上,清淨海去年底就開始漲一波,兔年台股開盤1月底股價在4元左右,2月17日起連續3個交易日大漲,21日漲到14元首度觸及熔斷,隔天開盤不到15分鐘再度熔斷,金管會祭出線上監視「注意股」並改列「處置股」,股價漲勢絲毫不甩一連串警示,3月1日一舉飆上26元,顯示股民都沒在怕。而且這也不是清淨海第一次被熔斷。早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2020年1月底清淨海一度飆到33.49元,創下2018年12月24日興櫃掛牌以來的最高紀錄,也是第一次觸發熔斷機制時刻;次高股價則是在2019年1月30日的32.52元。 然清淨海的營收表現遠不及股價亮眼,前三年累計虧損已逾1億元,超過實收資本額1.93億元的二分之一,預計今年6月28日股東常會討論虧損撥補案,還要全面改選7席董事(含3席獨董)。不過,依公開資訊觀測站,清淨海2022年營收2.04億元,年增20.74%,今年(2023年)1月營收1257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62%,這是從去年4月迄今連續十個月營收正成長。為何清淨海再度成為飆股?元富證券總經理張清發就跟CTWANT記者說,「電子業庫存疑慮還未完全解除之際,中小企業的發展成為投資重點之一,而興櫃股即是這類標的屬性,加上國境解封、解除口罩等政策,首波受惠股就是餐飲、旅遊、航空等觀光業,以及乾淨能源等公司。」而就在3月1日,清淨海股價衝上26元時,持股逾10%大股東興化成開發申報轉讓一半、千張股票後,隔天股價跌了14%掉到20.80元,6日收在19.90元,交易量也從八千多張持續減低到千餘張。清淨海從洗衣、洗髮、沐浴到洗手等系列清潔商品,涵蓋多項品牌。(圖/方萬民攝)對此,羅允俊跟CTWANT記者說,「我和父親羅志禮(清淨海創辦人)還是股東,沒有賣股票!」他並說,「我不清楚其他大股東持股增減情況」,「我也不知道股價為何會這樣,還是朋友看了新聞報導跟我說才知道。」至今年1月底,羅允俊個人持股較去年10月微增,從5.06%略為提高到5.10%,再加上其配偶等親屬持股,在清淨海整體持股占比共達6.87%,羅志禮以良彥投資持股4.93%,羅家父子檔家族持股占比約達11.8%。一家金融機構資深副總說,「市場傳言滿天飛!清淨海前幾年營運虧損,股價下跌是有所本,但今年瞬間陡升,是投資人看好環保商品前景,亦或是有特定人炒作股價?還是要引進大股東救虧損?或有人想搶經營權?」究竟這一波飆漲中是否有戲中戲,靜待股東會揭曉。
涉台版「華爾街之狼」吸金案 豪倫科技董座郭光倫發監前落跑
號稱台版「華爾街之狼」的兆良科技吸金案,負責人羅栩亮吹噓與歐洲醫材大廠合作,找來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站台,非法吸金2.2億,羅被判刑7年半,2019年已假釋出獄;被控與兆良假交易的「豪倫科技」負責人郭光倫,台灣高等法院去年判處應執行10年徒刑,其中詐欺罪部分被判刑2年2月定讞,須入監服刑,台北地檢署執行科發現郭落跑,沒收20萬元交保金,近日通緝。此外,涉案盤商黃泳學,最高法院今年4月依《證交法》等罪判刑8年確定。據了解,黃男因住居所在新北市,北檢已發出傳票,並囑託新北地檢署執行發監。羅栩亮2011年6月成立兆良科技公司,和黃泳學等人虛偽增資1億元,再包裝公司,美化財報,吹噓與歐洲醫材大廠、台北醫學大學合作,找來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站台,聲稱兆良受邀參加醫療器材展,接獲百萬歐元訂單,炒高股價吸金2.2億,其中黃獲利逾4700萬。羅栩亮被判刑7年6月確定,他2017年7月入監,2019年10月獲假釋出獄。北檢查出,豪倫科技負責人郭光倫與兆良假交易、美化財報,並借款進行假增資,詐賣股票獲取4209萬,一審依《證交法》等罪將郭判刑11年6月,去年高院改判10年,其中詐欺罪判2年2月確定。北檢傳喚、拘提郭未到,認為郭逃匿。因北檢2017年曾諭知郭20萬元交保,因此先沒收20萬元保金,近日通緝。
台股不明朗看好3題材 投資電子股需留意4要點
近期台股盤勢不明朗,將以業績、獲利佳股及題材股表現為主,本益比偏低的中低價股票躍上檯面撐場,包含聯電、華新及華邦集團股票、旺宏、長榮、陽明、萬海、宏碁、群創、友達,但高股價基期及高本益比的高價股不敢輕舉妄動,甚至股價進入修正本益比。宏遠投顧分析,美國大選進入倒數、歐美疫情再次升溫、美中雙方科技戰持續、美國新紓困案難產等不確定因素,本周台股大盤下跌352點。雖然目前台股觀望美國總統大選,但因歐美庫存很低的回補庫存使得目前各產業出貨暢旺及業績佳,台股下檔支撐仍強,台股或可能在美國總統大選完畢,跟著美股上漲或將創新高而有機會指數創新高。宏遠投顧投資研究處、副總經理陳國清提到,投資電子股部分:近期歐美回補庫存使得目前各產業出貨暢旺,包含肺炎疫情帶動在家上班上課,使得NB/MB、PC、平板電腦、電視、網通等相關產品及零組件需求強勁,今年大約可成長 10%~15%,迎來最近10年大幅成長的契機,也帶動面板缺貨且報價大漲,部分上游IC產品也出現缺貨,目前上述產業相關公司業績最佳。蘋果新手機在10月13日推出,Apple 新手機拉貨會對股價基期低的相關零組件廠有利,可望迎來第一波拉貨朝,新機具5G功能使得新增5G功能的零組件相關公司成為最大受惠者。雖然新手機空機維持去年相同售價,但因「沒有耳機及充電器」,等於變相加價,加上「5G 資費太高及 5G 建置不普及」,將會使消費者延遲購買意願。宏遠投顧投資研究處、副總經理陳國清。(攝影/李蕙璇)蘋果新手機初期舖貨造就蘋概股股價短線反應後,但不能期待太多,且因近期大陸銷售出現不如預期,使得Apple股價在盤後大跌4~5%,影響今日蘋概股表現,要等明年蘋果搶到華為手機市佔率對蘋概股才會是大利多。太陽能則因政府能源政策主導及看好拜登當選的聯想,雖然目前景氣較佳,惟近期股價大漲後,短線大幅搶高的風險偏高,因為第三季及全年的獲利還很低,股價已大幅跑在基本面獲利之前太多,需待股價適度修正才會比較安全。 宏遠投顧投資研究處、副總經理陳國清建議,投資電子股可以留意以下四點:一、第三季台幣對美元大幅升值恐造成廠商匯兌損失。二、9~10 月中上游電子業營收將達高峰而後往下進入淡季,下游組裝廠的旺季或可延至10月~11 月。三、台積電法說會說第四季客戶庫存偏高,IC 設計公司已對第四季台積電投單下片,不能刪單使得台積電第四季業績還能成長,但明年第一季業績則會往下降,台積電股價受到壓抑。四、台積電及聯電法說都有提到客戶庫存偏高,想當然爾會是出貨給華為的台灣 IC設計公司,以及今年肺炎疫情增加使得對NB/MB、PC、平板電腦、電視、網通等相關產品及零組件需求強勁,相關IC設計公司搶不到晶圓產能,因而可能對晶圓廠多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