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肺水腫
」5旬婦高山症獨留深山!醫:應是「高海拔肺水腫」 與急性高山病有什麼不同?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日前51歲黃姓女子與另外7名山友揪團攀登南一段,不料卻因高山症發作無法隨隊繼續前行,獨自留在卑南主峰附近等待救援,所幸獲救時身體虛弱但無大礙,目前已下山就醫。根據症狀描述和發病時序,家醫科陳崇賢醫師推測黃女應是發生「高海拔肺水腫(HAPE)」,並說明其發病時間和症狀,也再次提醒民眾登山一定要注意安全!登山愛好者注意!「高海拔肺水腫」症狀、發病時間一次看登山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享受挑戰自我極限,成為許多人熱愛的戶外活動,但不要忘了登山其實具有一定危險性!人體暴露在高海拔環境,可能引發「高山症」,分為「急性高山病(AMS)」、「高海拔肺水腫(HAPE)」和「高海拔腦水腫(HACE)」三種。陳崇賢醫師說明,「急性高山病」一般暴露在海拔超過2500公尺的4至6小時後就會出現症狀,相較之下,「高海拔肺水腫」不一定會在進入高山環境後的前兩天出現,慢的話還可能在行程的第3至5天才逐漸有症狀。陳醫師也指出,缺乏登山經驗的民眾,可能因為前幾天還走得好好的,而誤以為是身體疲勞才開始走不動,因此對高海拔肺水腫的發生失去警覺。急性高山病最主要的症狀為頭痛,再合併噁心、想吐、頭暈、虛弱無力等症狀。而高海拔肺水腫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有運動能力變差、乾咳、疲倦、胸悶、心跳加速、呼吸加速等,陳崇賢醫師表示,山友間可能還會互虧說「是不是練不夠」而一笑置之;後期症狀持續惡化,會出現休息時仍呼吸困難、有窒息感、咳嗽不止、粉紅色泡泡痰等。陳醫師特別提醒,高海拔肺水腫不一定需合併急性高山病的症狀,可以獨立出現。另外,「高海拔腦水腫」則是出現急性高山病症狀外,還會有步態不穩、意識不清等狀況。「下降高度」是高山症的黃金準則 吃了藥不要又繼續衝!陳崇賢醫師表示,根據研究,高於4500公尺,高海拔肺水腫的發生機率有0.2至6%;高於5500公尺,機率升高到2至15%,比較麻煩的是,高海拔肺水腫的再發率接近60%,建議有病史的登山客在下次登山前要使用藥物預防。任何高山症的黃金準則都是「下降高度」,也就是如果還能自己行走,要立即降低海拔高度。不過陳醫師也強調,先前曾提到,高海拔肺水腫可能發生在行程的第3天,如果是縱走,會陷入「不上不下」的困境,這時就只能對外求援。陳醫師也提到,服用相關藥物可以緩解症狀,但主要目的是讓患者有機會自行下山,切記不要吃藥後覺得已經沒事,就繼續往上衝!此外,「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也在多處山屋設置攜帶型加壓艙(PAC),緊急情況下將成為救命法寶,建議經常登山的民眾要學習其操作方法。最後,醫師也呼籲山友之間,尤其是對新手登山客,要多分享高山症的相關知識,讓大家都能更安全地進行登山活動。
高山症有3種!6大症狀要注意 專業醫提醒:飲食有禁忌
近日發生一起婦人因高山症發作,隊友留下食物給他,讓他在原地等待救援的事情。此事也讓高山症成為許多人討論的話題,家醫科醫師陳宥達就表示,高山症其實有3種,而有6種症狀要特別注意。如果要避免高山症發作的話,在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陳宥達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當海拔超過2500公尺時,因氧氣濃度和氣壓降低可能引發高山症。陳宥達醫師也解釋,高山症可分為三種類型,各有不同的症狀與危害:急性高山症(AMS)是最常見的類型,通常在抵達高海拔地區1至12小時後出現,症狀包括頭痛、虛弱、噁心、嘔吐以及睡眠困難等。若未及時處理,急性高山症可能進一步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HACE)。高海拔腦水腫(HACE)高海拔腦水腫是一種潛在致命的狀況,症狀包括嚴重頭痛、步態不穩、意識模糊甚至昏迷。高海拔肺水腫(HAPE),屬於高危險類型,其進展速度甚至可能比腦水腫更快,表現為胸悶、極度虛弱和在休息狀態下仍然呼吸困難。陳宥達醫師建議,如果要避免高山症的發作,在前往高海拔地區時應採取逐步適應的策略。抵達海拔2000至3000公尺的地區後可先停留1至2天以適應環境,爾後每天的睡眠高度不宜超過500公尺。此外若計畫前往更高海拔的地點,最好提前30天到海拔2750公尺以上的地方停留至少兩天,讓身體適應當地。同時,陳宥達醫師強調,一些生活習慣也要特別注意,包括避免飲酒、戒菸、保持身體溫暖、避免服用會抑制呼吸的藥物(如鎮靜劑或安眠藥),並注意高糖低脂的飲食。此外,多補充水分能有效減少脫水風險,而避免攝取會產氣的食物(如大豆或碳酸飲料)有助於改善消化不適。除此之外,陳宥達醫師也提醒,有心絞痛、肺高壓、肺部阻塞疾病或鐮刀型細胞貧血的人群屬於高危險族群,這些人應特別注意高度適應過程,並提前諮詢醫師的專業建議。必要時可考慮使用藥物來進行預防。陳宥達醫師最後也提到,無論是登山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戶外愛好者,注意高山症的早期症狀至關重要。一旦出現相關徵兆,應立即停止上升高度並進行休息,以避免症狀進一步惡化。醫師提醒,高山症雖然常見,但通過充分的準備與謹慎的行動,能有效降低其風險,確保安全的登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