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萍
」 金管會 證期局打詐有效!谷歌、臉書8月件數銳減 新詐騙種類曝光
打詐奏效!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24日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谷歌、臉書詐騙廣告蒐報及詐騙陳情單月為4,147件、累計通報近5.5萬件,8月較7月少了885件,其中,臉書的蒐報案件達4.6萬件,是谷歌的5倍!高晶萍指出,除了金融商品APP、虛擬通貨交易平台等詐騙類型,近期發現的新型詐騙就是變造金管會證件的偽金管會官員詐騙,民眾千萬別上當!高晶萍也指出,8月證期局接獲民眾陳情投資詐騙案件高達100件,創今年最高案件量,她觀察,近四年的詐騙陳情案件逐年增高,從2021年的439件、增加到2022年的636件、2023年的787件,而今年前八月已有523件,今年以來每月陳報案件有高有低,證期局會持續與週邊單位宣示打詐決心,通力合作,予以適當遏止。高晶萍指出,今年新型態的詐騙,就是冒名金融業者詐騙,還有變造證件假扮金管會或銀行局官員,邀請民眾加入LINE好友(或群組),並宣稱可協助民眾處理銀行帳戶相關事宜或分享專業投資情報,她強調,金管會絕不會請民眾交「保證金」,另外,還有虛擬通貨交易平台詐騙,謊稱高獲利,誘騙投資人投資虛擬資產,請民眾切勿相信。高晶萍表示,打詐專法中與金管會相關的,即是金融機構與虛擬資產平台二大監管主體,相關的四項子法重點,包括同業間的照會機制、通報警政機關程序、聯防通報機制、受害人款項返還也快出爐,會盡快公布。至於金管會在今年3月承諾,年底前要求櫃買中心針對金管會提供的內控準則,要求租賃業另外針對年輕人授信等業務,訂定相關內控規範,高晶萍也指出,已要求四家上市櫃租賃公司,已請交易所櫃買輔導他們訂內控,已完成相關內控修正,預計今年第四季交易所與櫃買中心會針對其內控執行進行查核,若有狀況再依相關規定辦理。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則指出,金融機構行員臨櫃關懷攔阻也很積極,去年全年國銀攔阻詐騙案件達11,300件、金額達75.89億元,今年前七月阻詐案件達6,915件、金額達47.03億元,近19個月阻詐金額超過120億元。
金管會喊「錢留台灣+吸外資」 開放主動式、被動式平衡型ETF首檔明年掛牌
「把錢留在台灣,吸引外資到台灣來!」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30日宣布,將打造具有臺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其中在商品構面係以鬆綁法規開放多元化金融商品為方向,參考比照日韓美國等,開放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在2024年12月底前完成修法,並預計2025年將有首檔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掛牌交易。主動式ETF正式開跑,多資產ETF聯手出擊金管會指出,我國ETF市場近年來規模顯著成長且商品多元發展,截至113年6月底,計有238檔證券投資信託ETF,市場規模已達新臺幣5兆2,918億元,占整體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規模8兆4,071億元之62.95%,規模已為亞洲市場第三大,具備一定發展優勢及潛力。配合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擬定之整體國家經濟發展策略,金管會將打造具有臺灣特色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從客群(人)、金流(錢)、參與機構(資產管理業者)、商品(投資工具)四大構面著手規劃相關措施。其中在商品構面係以鬆綁法規開放多元化金融商品為方向,金管會經評估我國基金市場之發展情形及特性,及參考國際間主要市場之監理規範,爰與證交所、櫃買中心及投信投顧公會共同擬定開放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以作為落實商品多元化政策下具體行動措施之一。主動式ETF小辭典金管會證期局「主動式ETF、多資產ETF」相關規劃重點說明如下:一、主動式ETF,主動操作新商機:主動式ETF係由基金經理人依照投資目標與投資策略主動建構投資組合,並進行操作調整,考量國內首次引進主動式ETF,初期開放主動式股票ETF及主動式債券ETF,投資組合採全透明方式(每日向市場公告ETF實際投資組合),且不強制要求須有績效參考指標(Benchmark)。二、被動式多資產ETF,資產配置更多元:我國追蹤指數之被動式ETF市場近年來快速成長,投資人對於指數成分為股票或債券之ETF已相當熟悉,初級先開放固定比例股債平衡型被動式ETF商品,後續視實際發展狀況,再循序漸進開放其他多資產ETF。金管會將依前述開放方向,辦理相關法規調適作業,包括於113年12月底前修正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及證券投資信託事業募集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同步請證交所、櫃買中心及投信投顧公會就商品發行銷售、資訊揭露、申購買回作業、流動量提供等相關規範配合修正相關規章及調整相關電腦作業系統。預計114年將有首檔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平衡型ETF掛牌交易。金管會表示,因應國際趨勢及政策推動方向,開放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對於我國資產管理市場而言,可平衡國內主動與被動基金市場之發展,並拓展資產管理業者之業務動能,累積投信基金經理人主動投資管理之資源及能力;在推動我國成為具臺灣特色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方面,可於我國ETF市場之優勢發展基礎上,增加國際合作之機會。
來台25年還是掰了 瑞信台北分公司5月底熄燈
又一家外資券商撤台。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25日宣布,金管會已同意瑞士商瑞士信貸台北證券分公司申請解散及終止營業案,最後營業日為5月31日,這是繼2020年8月17日德意志證券台北分公司撤台後近五年第二例,不過,高晶萍強調,目前在台外資券商仍有12家,且在台經營穩定成長,目前12家沒有表示有撤台打算,未來會持續鼓勵國際金融機構深耕台灣。高晶萍指出,瑞士信貸在1998年時就來台設立分公司了,在台存續期間近26年,在台主要有三項業務,證券、期貨經紀業務、擔任瑞信銀行倫敦分行境外結構型商品在台發行人,在證券、期貨經紀業務2023年市占率分別為0.107%及0%,自2023年11月起就不再接受客戶委託買賣,且已協助現有客戶轉移至國內其他業者,該分公司終止營業,對國內證券期貨業影響尚不重大。至於已銷售的境外結構型商品達237檔、規模有2.2億美元,投資人權益由瑞士銀行完全承擔。高晶萍指出,此次撤台是因為母集團瑞士信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redit Suisse Group AG)在2023年6月12日被瑞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UBS Group AG)完成收購,因此進行二家公司的全球據點整併作業。配合集團規畫,瑞士信貸台北證券分公司已申請解散及終止營業,並規劃最後營業日為2024年5月31日。高晶萍指出,截至2023年6月底止,瑞信台北證券分公司共34名員工,其中10名將轉任集團其他公司、10名申請退休、14名員工資遣。金管會表示,瑞信台北證券分公司相關安排均已和員工達成共識。高晶萍指出,2020年8月17日終止營業的德意志證券台北分公司也是因為德意志銀行集團德國總部(Deutsche Bank)在2019年7月對外發布集團組織重整計劃,將專注於銀行業務,並全面裁撤全球證券交易業務,因此德意志證券台北分公司配合集團規畫申請終止營業。金管會統計去年度在台的外國專營證券商有13家,其2023年經紀業務量較2022年度增加6.02%,顯示外國證券商在台經營穩定成長;金管會為營造穩健金融市場與友善金融環境,吸引國際資金來臺投資及進行財富管理,近年來積極開放多元金融商品與投資管道、拓展金融機構業務範疇以提供優質服務及推動各項重要政策,並持續鼓勵國際金融機構深耕臺灣。
三家上市櫃財報難產恐下市 牧東小股東召開股臨會改選董事
根據金管會統計,迄今仍有三家上市櫃公司未如期出具2023年度財報,牧東(4950)、廷鑫(2358)、昶虹(2443),若仍未於期限內補齊的話,恐將陸續於今年6月、11月面臨下市之虞。牧東最新公告已收到3%小股東來函,向台北市商業處要求依公司法第173條第2項規定,以召集人名義召開113年股東臨時會,預計5月29日在台北校友會館召開,討論解除現任全體董事(含獨立董事)案,全面改選董事6席及獨立董事3席。昶虹變更名稱前為億麗科技,今年4月3日重訊子公司某員初步判斷涉及舞弊後續處理,依董事會決議與律師討論後向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長安東路派出所及台灣台北地方檢察署對該員提起刑事告訴並追討挪用之款項。截至今年4月1日止,應申報2023年全年財報的上市櫃公司(含第一上市櫃)共計1826家,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牧東2023年第三季及年度財報,連續未繳財報,證期局已加重罰緩72萬元之外,並自2023年11月17日起停止買賣,若連續滿六個月未改善,估計恐將在今年6月20日終止上櫃。廷鑫、昶虹則是未繳2023年度財報,證期局除了已罰鍰24萬元,兩家公司也股票也於4月上旬遭處分為停止買賣,若連續滿六個月未改善,估計恐將在今年11月18日下市。高晶萍指出,在今年4月1日為止,仍有這三家公司未依規定在法定期限內繳交財報,且原因都是類似的,多為會計師終止委任後還未找到接手的會計師,導致未能如期出具年度財報。牧東光電在2023年6月5日,即遭櫃買中心公布,由於其及其子公司於從事新業務與首次往來對象交易時,屢次發生未確實評估供應商及客戶之履約能力、付款條件與其他供應商顯不相當、徵信未落實致產生逾期帳款並提列重大減損、簽約後即全額預付貨款致公司受有損害及承擔不利益之風險,且未適時採取債權保全措施,嚴重損及股東權益,其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失,遭櫃買中心爰依規定對該公司處以違約金新台幣50萬元。今年3月25日,金管會來函不同意牧東申請展延補行公告申報112年第三季財報,牧東自112年11月17日起停止其有價證券在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迄今;並於4月10日,牧東公告已收到3%小股東來函,向台北市商業處要求依公司法第173條第2項規定,以召集人名義召開113年股東臨時會,預計5月29日在台北校友會館召開,討論解除現任全體董事(含獨立董事)案,全面改選董事6席及獨立董事3席。
台股爆量嚇傻投資人跌逾百點 金管會稱基本面尚穩健
台股18日爆出兩年以來最大量4,885億元,大盤上沖下洗,投資人嚇傻,終場下跌逾百點。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今年以來截至7月17日,台股不管是「日均量、指數漲跌幅」,都優於多數亞股、「整戶擔保維持率」184.33%,另外,基本面也尚稱穩健。金管會將持續關注國內外經濟情勢,適時採行相關措施。高晶萍指出,美股17日四大指數收紅,但7月18日亞股跌多漲少。台股收盤指數17,227.91點,下跌106.38點,跌幅0.61%,成交量4,885億元、外資賣超73億元;同時段日本漲0.13%,新加坡跌0.11%、上海跌0.21%、韓國跌0.49%、香港跌1.94%,台股跌幅相對重。但今年以來,台股表現優於多數亞股。據統計,今年至7月17日止,台股漲幅22.61%,相較日本漲幅24.13%、韓國漲幅17.11%、上海漲幅3.90%、新加坡漲幅0.10%、深圳跌幅0.05%、香港跌幅1.86%、美國道瓊漲幅4.34%,台股表現相對好。高晶萍觀察,今年以來截至7月17日止,台股集中市場日均量2,581億元,較去年同期日均量2,776億元,減少約7.01%,但同期間新加坡(-17.88%)、香港(-17.02%)及韓國(-7.27%)等亞洲其他市場日均量亦下滑。在信用交易的整戶擔保維持率則為184.33%。高晶萍強調,台股基本面「尚稱穩健」。今年截至6月底本益比約16.46倍,現金殖利率達3.57%(加計股票股利為3.66%),國內上市櫃公司今年第一季稅前淨利為6,819億元,且今年截至6月底累計營收約18兆元,獲利金額及累計營收金額雖較去年同期減少12.05%,但均為歷年同期第三高。高晶萍指出,目前台股上市櫃公司基本面尚稱穩健,金管會將持續關注國內外經濟情勢,適時採行相關措施。
金管會發公告!「這四家」公司交不出財報 6月起恐面下市下櫃
四家上市櫃交不出2022年財報,今年6月及11月恐面臨下市、下櫃!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11日公告,上市公司隆銘(3018)及上櫃公司駿熠電(3642)已從去年第三季就沒交財報,若未如期補正,最快今年6月27日將下市;上市的如興(4414)與上櫃的昇華(4806)未及補正的話,最快今年11月20日恐下市。高晶萍指出,截至今年3月31日,上市(櫃)公司應申報家數共計1,788家(含第一上市櫃),除上市公司隆銘(3018)、如興(4414)及上櫃公司駿熠電(3642)、昇華(4806)等四家公司未如期出具去年度財務報告外,其餘公司均已於規定期限內完成公告申報。高晶萍進一步指出,上市公司隆銘(是去年第三季就因董事會出席人數不足流會,財報未經董事會通過所以未如期申報,去年財報也沒有出來,4月7日已罰限期30天補公告申報,去年11月17日停止買賣,若繼續停止交易6月後沒補正財報,預計在今年5月18日公告,40天後中止上市依此進度來看,最快今年的6月27日中止上市。上櫃公司駿熠電去年第三季因相關資料未提供會計師核閱,有處罰停止交易,去年11月17日停止買賣,今年5月18日公告40天後若未補正將在今年6月27日中止上櫃。高晶萍補充,駿熠電3月21日才更換負責人,3月31日要申報年度財報,考量申報期間只有10天時間,有先限期30天內要補公告申報,若沒做再開罰,否則4月7日會先裁罰,因此限30天補公告後沒做才會裁罰,罰金會從24萬元起跳。上市公司如興去年第二季及第三季財報未申報,原已受罰及停止交易,但第二季及第三季有在今年2月8日及3月31日補正,但因年報未出爐,4月10日又再度被停止交易,若今年10月11日公告40天後11月20日終止下市。昇華只有今年年報唯一一本財報沒交,前任會計師終止委任後尚無找到新會計師,未公告年度財報,裁罰限期補正,4月10日停止交易,六個後10月11日會公告40天,即今年11月20日終止上櫃。
為因應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增修規定 財報「重大」資訊揭露標準變嚴
因應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增修訂準則、公司法修正相關規定,上市櫃公司財報資訊揭露標準趨嚴!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22日指出,據IFRSs規定,此次明定財報編製準則所稱「重大」的定義,不只重「量」也重「質」,判斷資訊是否重大時,除考量相關交易對財務報告的影響金額的「量化」因素外,還要考量「質性」因素,修正條文自發布日施行,即2022年財報適用。高晶萍解釋,所謂「質性」因素,包括:相關交易、事項或情況是否涉及關係人之參與、不普遍之交易、非預期差異及重大趨勢變動或與企業所處之產業、經濟環境之攸關資訊等。她舉例,過去集團內關係人交易在合併財報時合併為主體後就被沖銷掉,就沒有揭露量化金額,但「關係人交易」在「質」方面是重要資訊,所以具特殊性的關係人交易也應被列為重大財報資訊需要揭露,至於「不普遍交易」就是與一般交易常規不一樣方式時就要適當揭露。至於「與企業所處之產業、經濟環境之攸關資訊」,若依IFRSs所舉例,是像銀行持有違規風險較高的政府公債,以往金額不大就不會在財報中顯現,但未來倒債風險高的像俄羅斯、斯里蘭卡債券,因同業銀行有揭露曝險,為避免銀行經營受國家風險不利影響,即使曝險金額不大也要揭露,發行人要判斷質量的揭露,會計師可協助。高晶萍指出,財報編製準則所稱「重大」的定義,應以財報主要使用者之資訊需求出發,判斷資訊之遺漏、誤述或模糊是否可能影響主要使用者投資決策或貸款決策。這些使用者包括現有或潛在之投資人、貸款人及其他債權人,無法要求報導個體直接對其提供資訊,而必須依賴一般用途財務報告以取得其所需財務資訊者等。高晶萍表示,若是重大資訊沒有揭露,當有爭議事件發生時,就會去看當初公司判斷不揭露的依據,若外觀合理、有引述可考證資訊就不會有疑義,但也要看意圖,若根本沒有評估、蓄意不揭露,導致財報誤述、不實,就依證交法第171條負刑事責任。金管會此次研議修正「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製準則」、「證券商財務報告編製準則」及「期貨商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相關條文,除期貨商財務報告編製準則第12條有關簡化資訊揭露作業部分自2022會計年度起適用、配合IFRSs增修訂準則及審計準則號次修正部分自2023會計年度起適用外,其餘修正條文自發布日施行。
投資長竟用人頭涉嫌炒股! 證期局重罰瀚亞投信400萬並移送法辦
金管會今天(28日)公布對瀚亞投信罰款400萬元一案,分別就三項業務禁止辦理3個月到2年,也對前劉姓投資長做出解職及3年內不得回鍋金融業擔任相關職務,同時還將該員移送法辦。2021年4月,金管會也曾針對勞動基金炒股弊案,裁罰涉案的復華投信、群益投信、統一投信3家各罰款450萬元,並對三家投信共10位投資主管或經理人處以解職或停職處分。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表示,去年9月金融檢查瀚亞投信業務時,發現劉姓前投資長在基金及全委帳戶從事個股交易期間,利用他人帳戶為相同個股買賣,且未向公司申報交易,並指示基金及全委經理人買賣特定股票,與特定人證券帳戶同日交易標的相同,且有「先為投資決定,再作成分析報告」,嚴重違反投資流程規定。瀚亞內部調查後,先於去年11月對該投資長免職;金管會今天公布裁罰結果,解職該投資長,並限制三年內不得任職相關金融業職務;瀚亞投信則被停止3個月不得與客戶新增簽訂全權委託投資契約辦理全權委託投資業務,以及1年內不能募集新的基金做國外投資、2年內不能代理引進新的境外基金等募集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業務。高晶萍說,瀚亞投信到5月底的統計,共有16個全委戶、規模1,140億元;基金共33檔、規模達845億元。
Fed升息3碼外資出走台股? 證期局拿「淨匯入」餘額2259億美元信心喊話
美國聯準會Fed(16日)凌晨宣布調高利率3碼,基準利率升至1.5%-1.75%,調升幅度為1994年來最大,我國央行同步於今天下午則是宣布將調高政策利率半碼,市場憂慮台股外資走向?金管會證期局官員則以多項數據向投資客信心喊話,顯示「Fed升息對台股外資影響不大」。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美國聯準會昨天公布升息3碼,升息幅度算是28年來最高一次,因為之前市場就有預期,以目前來講,還算是符合外界的預期。至於美國升息,對於我國台股外資資金面的影響,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說,我們有統計,110年到今年5月底為止,外資淨匯出雖然有36.37億美元,但累計外資「淨匯入」的餘額還是有2259.59億美元,高晶萍並說,在今年5月4日美國升息2碼來看,雖然升息兩碼,但是外資5月整個來說「買超」台股有21.24億元新台幣,淨匯入有26.96億美元,所以台股資金面長期來看,還是要回歸基本面。
誰有資格併購日盛金? 金管會點名「五金六銀」
富邦金擬併購日盛金近日傳得沸沸揚揚,金管會沒有正面證實,但銀行局主秘童政彰15日指出,金控併購可以採合意、非合意(敵意併購),目前符合敵意併購資格的有5家金控、6家銀行,包括富邦金、中信金、玉山金、台新金、元大金,6家銀行則除了這5家金控子銀行外,還包括國泰世華銀行,其中,國泰金意外落馬,主要是近三年合併稅前ROA未達前2/3。金管會在2018年11月公布「金控投資管理辦法」,根據規定,做敵意併購有四大條件,包括資本充實性(提併購當下要設算)、經營能力佳、國際佈局發展、企業社會責任良好。童政彰說,若是依照後面的三項條件,有5家金控、6家銀行符合條件,包括富邦金、中信金、玉山金、台新金、元大金,6家銀行則除了這5家金控子銀行外,還包括國泰世華銀。若與2018年11月當時公布符合可以發動敵意併購的名單相較,國泰金意外落馬,上海商銀也掉出名單外,新增元大金和元大銀。至於敵意併購(公開收購)的程序為何?證期局主祕高晶萍表示,上市公司、金融機構要啟動公開收購時,需二階段做重大訊息揭露,第一階段是董事會決議通過併購「對象、價格(包括換股比例等)」時次營業日開盤前二小時就一定要公告。第二階段是正式要「啟動公開收購」時也要公告。而金融業是特許事業所以還要拿到金管會同意函確定後要再對外重訊公告公開收購「標的、交易金額」至於公開收購的價格,童政彰指出,就回到市場機制,金管會重視的是該併購會不會影響公司財務健全性、併購資金來源,主要看BIS合不合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