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濕
」 中醫 濕氣 營養師 水腫2球冰淇淋熱量高於「1碗白飯」 營養師提醒「台灣水果」要注意
近期天氣可說是越來越炎熱,相信民眾都巴不得整天埋在各式冰品中來去除暑氣,但京都堂中醫營養師張家榕就提醒,常見的冰品其實熱量都非常的高,2球冰淇淋幾乎等於1.5碗白飯。除此之外,冰品中常見的黑糖、蜂蜜、果糖都需要注意,尤其是台灣的水果,因為甜度較高的關係,如果攝取太多,也是會發生熱量、糖量同時超標的情況。根據媒體報導指出,京都堂中醫營養師張家榕建議,如果想透過冰品消暑又不想攝入過多熱量,可以選擇剉冰並自由搭配內容物,同時盡量減少糖漿醬料的使用。張家榕特別提到,蜂蜜和黑糖屬於精製糖,容易導致腹部脂肪堆積。在配料選擇上,張家榕推薦果凍質地的食材如愛玉、仙草,或是含纖維的澱粉類配料如紅豆、綠豆、薏仁。至於珍珠和芋圓這類加工澱粉,張家榕建議最多選擇一種。此外,張家榕也提醒民眾,不要誤以為水果配料不會有高熱量的問題,因為台灣盛產的水果大多甜度較高,過量攝取可能導致熱量和糖分雙重超標。中醫師王倩梅則從中醫角度解釋了冰品對身體的影響。王倩梅指出,有些人因為不忌口大量攝取冰品,結果一週內體重增加5公斤。根據中醫理論,冰屬於痰濕食物,冰品或生冷食物容易引起內寒,影響氣血運行。對於本來就有腸胃不適的人來說,更容易造成體內水分滯積。王倩梅進一步解釋,在五種肥胖體質中,「脾虛濕阻型」和「胃熱濕阻型體質」更容易因食用冰品而加重體內濕氣。王倩梅也提到,傳統冰品的配料為了保持口感,通常會浸泡在糖水中。然而,過多的糖分會導致身體容易反覆發炎,不僅容易增胖,還會加速肌膚老化。最後,王倩梅強調,如民眾有減重需求,減重過程需要考慮每個人的體質差異,建議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達到最佳效果。
網傳「三伏天」不能沖涼吃西瓜「避免受寒」? 事實查核平台:身體保健全年皆重要
對中醫略有接觸的民眾都知道,近期不少中醫診所都開始推出「三伏天」的治療方案。但近期有網路傳聞表示,在三伏天這段時間,要好好保護身體、不要受寒,尤其是不要沖冷水澡、吃西瓜。為此,事實查核平台也特別撰文表示,內容中雖無錯誤,但實際上「避免身體受寒」是全年皆會要求的,不會是只有在三伏天這幾天。據了解,近期網路上謠傳,馬上進入三伏天了,其中7月11日至20日是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是中伏,8月10日至19日是末伏。在這段期間,千萬不能做以下五件事情,分別是出汗不洗冷水浴、夜裡不能光身睡、胃腸不能進冷飲、喝水不能喝太快、皮膚不能遭暴晒。除此之外,內文中還要求在這段時間內,下列水果最好少碰,分別是火龍果(性涼)、荔枝(容易上火)、西瓜(易傷脾胃)、芒果(增加體內濕氣)。為此,MyGoPen也特別查詢資料後,撰文解釋網路傳聞與事實不符之處,根據根據台北榮總傳統醫學部官網於 2020 年 10 月更新的「冬病夏治的三伏貼」衛教,「三伏日」當中的初伏、中伏、末伏,是農民曆「夏至」過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和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通常都在國曆七、八月間,每年略有不同。而2024年的三伏貼時間應為7月15日(初伏)、7月25日(中伏)與8月23日(末伏)。MyGoPen在文章中表示,傳言提到「火龍果性涼、西瓜易傷脾胃」在三伏貼時不能吃,中醫師蔡懷德解釋,水果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性質上大多屬於偏寒涼,柑橘、瓜類因為汁水較多,普遍認為較偏涼性。同屬良性的小黃瓜、苦瓜可以透過烹飪的方式改變屬性,但水果幾乎無法烹煮,所以沒有改變屬性的機會。但蔡懷德也表示,網路傳聞中有提到荔枝也不能多吃,但學理上龍眼、荔枝、榴槤屬性偏溫熱,傳言說三伏天不宜吃荔枝,是比較少聽到的說法。蔡懷德也強調,對健康的一般人來說,夏天適量且適當的攝取水果對於清暑氣、利小便的確是有幫助,並非對所有人都是傷脾胃,除非是腸胃虛弱習慣性腹瀉的病人,或是正值感冒流鼻水、打噴嚏的病人才會不適合;如果沒有這些症狀,即使是正在做三伏貼的病人,也可以適量吃一些,只要別當飯吃、不要空腹吃就好,而且最好在白天、陽氣比較旺盛時吃,避開睡前、半夜。除此之外,對於網傳不要洗冷水浴、不要光身睡等禁忌,蔡懷德醫師也解釋,在三伏天做三伏貼,主要是希望在敷貼期間「調養陽氣」,達到刺激循環、增強體機能,提升身體對溫差或是外在誘發免疫系統的物質的抵抗力,所以可以看到,三伏貼的治療方針都是以「調養陽氣」為主。所以病人做三伏貼完以後,醫師都會叮囑在這3到4周的時間內,避免包括生冷食物、直吹冷氣、沖冷水澡等等各種阻礙治療效果的食物和行為。但蔡懷德也解釋,在現代社會不可能不吹冷氣,也很難不吃口感涼爽的水果或飲料, 現代化中醫的要求是吹冷氣沒關係,但是不要直吹、滿頭大汗時吹。同樣的,洗澡可以洗稍微涼一點的水,但是直接沖冷水就不可以。但蔡懷德也提到,避免冷水澡、冷飲、曝曬等,其實是放諸四季皆準,並不是只在三伏天、或是做三伏貼時期才應該避免。
中暑也有分種類 專業中醫提醒「4類人」不建議刮痧
目前外面的溫度一天比一天高,讓不少在戶外的人都倍感難受,許多民眾也都是想盡辦法的窩在室內吹著冷氣。但有中醫師表示,傳統觀念中認為高溫高濕的氣候特徵讓人容易中暑,但中暑其實有陰陽之分,一直待在冷氣房也很容易種陰暑,而且陰暑與陽暑的處理方式也都不同。另外在於孕婦、年老體虛等4類人,就算中暑了也不能用刮痧來處理。昌盛堂中醫診所日前在FB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詳細解釋中暑的種類與處理方式。文章中提到,中醫將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兩種。多數人認知的中暑屬於「陽暑」,即在戶外勞動或運動時,受高溫侵襲且水分補充不足所致;如果你是戶外活動愛好者,特別容易中「陽暑」。陽暑的成因是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中活動而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常見於廚師、軍警、農夫、建築工人和運動員等人群。其症狀包括體溫升高、不出汗、口渴、鼻息灼熱、呼吸急促、噁心嘔吐、無力倦怠、頭暈頭痛等,嚴重者可能出現神智不清、暈倒和休克等熱衰竭狀況,需緊急送醫。處置陽暑的方法是立即降低體溫和補充水分,將中暑者移至陰涼處休息,解開衣物幫助排汗,飲用稀釋的運動飲料或打點滴。中醫認為夏季屬「火」,臟腑對應「心」,過度流汗會消耗心氣心血,導致中暑症狀,因此夏天應避免過度流汗,可以多食用當季瓜果如苦瓜和西瓜,苦瓜有良好的降火效果,而西瓜有「天然白虎湯」之稱,是補水退熱的天然食材。也可飲用綠豆薏仁湯、酸梅湯等,清熱利濕又能生津止渴。而對於民間常用刮痧來治療中暑,文章中也提到,刮痧能疏通氣血瘀滯,讓熱氣排出,中醫的確會使用刮痧來治療陽暑,但刮痧後應補充水分。另外在於過度虛弱、孕婦、年老體虛者與皮膚有傷口或發炎者不適合刮痧。另一種而「陰暑」則多見於常待在室內、經常吹冷氣或喝冰飲的人,因身體無法適應冷熱溫差變化,導致排汗和散熱不良。不同的中暑成因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因此了解兩者的區別非常重要,否則可能會加重身體負擔。文章中提到,陰暑多見於脾胃虛弱、體內濕氣重的人群,症狀類似感冒,如頭痛、頭暈、嘔吐,伴隨身體悶熱、排汗不暢、食欲不振等。與陽暑不同的是,陰暑不建議刮痧,也應避免冰品和寒涼飲料,應該選用熱稀粥、四神湯、冬瓜薑絲湯等調理脾胃、排除體內濕氣的湯品。陰暑與「濕溫病」相似,常因飲食不節、脾胃濕熱所致,平時應清淡飲食,多運動以排除濕邪,避免劇烈溫差引發中暑。
紅豆水真的能消水腫嗎?營養師表示若不注意「這點」會越喝越胖
許多人為了處理體內濕氣過重引起的水腫問題,常選擇飲用紅豆水來幫助消除水腫。市面上也有許多紅豆水產品吸引眾多消費者的目光。然而,很多人對於熬煮紅豆水的細節了解不足,這可能影響紅豆水的功效,使其效果不盡理想。營養師揭密!紅豆水原來是用赤小豆做的營養師黃品瑄指出,紅豆水所使用的豆類其實是赤小豆(赤豆),而非一般所認識的紅豆。赤豆是一種常見的豆類,外型比一般紅豆瘦長一些,在中醫學中被廣泛應用。赤豆含有豐富的鉀,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鈉、幫助排除多餘水分,進而具有消水腫的效果。熬煮紅豆水需注意避免赤小豆破裂營養師黃品瑄提醒民眾在家熬煮紅豆水時,除了不要加糖外,還需特別注意一些細節。首先,烹煮赤豆時應控制火候,避免赤小豆煮破,影響其營養成分和功效。此外,赤小豆屬於澱粉類食材,若破裂會使澱粉溶入水中,人體吸收後可能會轉化為熱量,導致可能消水腫無效還反而變胖。然而,精確掌握赤小豆不破裂的烹煮時間並不容易,因此建議民眾可以考慮購買市售的紅豆水產品,避免白忙一場。紅豆水非解決水腫的萬靈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江孟霖醫師表示,水腫的成因眾多,紅豆水確實對消水腫有一定的效果,但並非所有人都適用,也不適用於所有的水腫情況。若水腫問題長期存在,建議還是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進行深入檢查,以制定合適的處置方案,解決水腫問題。
把握春末養生好時節 中醫授「食療與自製茶湯」調身體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會對人體產生各種影響,從立春開始,春季歷經六個節氣,天氣由寒轉暖,萬物萌發,正是適合養生、調理身體的好時節。春季養生食療 遵循三重點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吳炫璋主任指出,所有生物都會去適應四時氣候的變化,這是正常的規律,而人們若能順應自然變化,適時養生,就能避免或減輕疾病發生。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春季是人體肝氣最暢旺之時,也是調養肝臟的好時機,春夏養陽要使肝氣保持正常的生發和調暢。1.宜辛甘性溫,避酸味、生冷黏滑的食物辛甘味食物如麥、棗、豉、花生、蔥、香菜等有發散效果,能順應季節扶助陽氣升發,所以春季適合食用。而酸味入肝,且具收斂之性,生冷黏滑的食物也有傷害脾胃的可能,所以都不宜於春天食用。2.飲食以清淡平和為宜由於冬季人們食用較多膏梁厚味的食物,少補充維生素,因此到了春天,要多補充新鮮綠色的蔬菜水果,並減少高脂肪食物或辛辣的調味品及烈酒。3.養生茶飲避免感冒春天後母面,溫差變化大,所以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抵抗力弱的小孩及老人除了注意保暖,也可以煮橘子皮、金桔、蘿蔔、梨子或荸薺入茶,幫助理氣化痰,清熱潤肺,提高對呼吸道的保護。補氣養生湯 健康製作方春季養肝,吳炫璋主任分享,可以自行製作老少咸宜的補氣養生湯,選用補脾燥濕、扶助正氣的藥物如黃耆、太子參、山藥、茯苓,藉此補氣健脾,一方面增加代謝,一方面去除體內濕邪。此外,也可以加入當歸、枸杞子、紅棗來養血補血,再配合麥門冬養陰化痰。其作法為準備當歸1錢、枸杞3錢、蜜炙黃耆5錢、太子參3錢、懷山藥2錢、茯苓3錢、生甘草3錢、麥門冬3錢、紅棗10顆、冰糖一茶匙,之後先以3000C.C.水加入當歸、蜜炙黃耆、太子參、懷山藥、茯苓、生甘草和麥門冬煮沸10分鐘後,再加入紅棗與枸杞煮5分鐘,關火,放置微溫加入適量冰糖調味即可。其中紅棗與枸杞可以一併食用。春季健康養生 增加抵抗力吳炫璋主任建議,在春天多從事「緩」的運動,使身心舒暢、活潑,適應春生之氣,包括早起到空氣清新的公園、廣場做運動,舒緩全身筋骨,亦可到郊外踏青,放鬆情緒,消除疲勞;平常也可自行做足三里、風池、迎香等穴位按摩,強化身體免疫力。而最重要的是切忌惱怒、殺奪等念頭,以免損傷肝氣,導致夏季罹患寒性疾病。
天熱汗臭味相當困擾! 這方式改善狐臭體質
天氣逐漸變熱,在外面活動一下很容易就汗流浹背,流汗雖是身體重要的散熱機制,然而有汗臭味的民眾在此時就會感到十分難為情,甚至影響到社交。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表示,人體的汗腺分為小汗腺與大汗腺,一般所講的汗水是由小汗腺所分泌,主要受到溫度影響。小汗腺幾乎分泌全身,其分泌出來的汗水成分99%為水分,其餘則是少量的鈉、鉀和尿素,因此正常的汗水是沒有什麼味道的。之所以會產生狐臭,是因為有些人的大汗腺特別發達,在腋下分布的密度高,範圍廣。其分泌出比較濃稠的汗水,成分帶有蛋白質和脂肪等物質,若遇到高溫的情況,皮膚表面細菌容易孳生,而汗水和皮膚上的細菌作用過後,就會產生特定的味道,除了異味以外,衣服上也容易出現黃色的汗漬,耳道也會呈現較為濕黏的狀態。狐臭患者以女性多於男性,青春期最為明顯。此外,緊張壓力大、運動後流汗或悶熱的環境下也會使異味加劇。改善「狐臭」,去除「濕熱」是核心狐臭除了受到體質遺傳影響,更與「濕熱」鬱積在皮膚有關。「狐臭」雖然症狀表現在皮膚,卻與內在臟腑失衡息息相關,賴睿昕中醫師說明,治「濕」是核心。平素飲食皆無節制,喜冰涼或嗜辛辣無度,脾胃日漸損傷,當脾胃運化功能轉差,體內濕氣累積,濕性重濁,纏綿難解,久而久之轉化成為濕熱之邪醞釀體內,身體形成容易產生皮膚病的「濕熱性體質」。現代人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又經常熬夜,過度消耗下,容易引起肝火或虛火堆積。在身體內熱旺盛的狀況下,汗液更容易透過毛孔宣洩而出,加重多汗與狐臭的症狀。「狐臭」病患平日可多飲用以下茶飲、湯品【清熱解毒金銀花茶】金銀花3錢、生甘草3錢,以1000c.c水煮15-20分鐘後放涼飲用,有清熱解毒抗菌的作用。【健脾利濕薏仁湯】薏仁半斤、荷葉3錢、茯苓3錢,先將中藥材加入1000c.c水煮15-20分鐘,去渣取汁,再將藥汁合薏仁同放入電鍋中煮熟即可。有健脾利溼,芳香理氣作用。遠離狐臭,飲食忌口很重要!1.濕熱體質飲食應以清熱祛濕、健脾和胃、清肝利膽為主。飲食要清淡,常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綠豆、赤小豆、空心菜、莧菜、芹菜、黃瓜、冬瓜、藕、西瓜等,但應注意用量和搭配,不可太過,因為吃太多寒涼食物會損傷脾胃、凝滯氣血,反而不利於代謝體內的濕熱。濕熱體質的人夏秋季節或濕熱較重引起不適時,可以適當喝些涼茶。2.應戒煙戒酒、少吃辛溫助熱的食物,如燒烤、油炸食物,和羊肉、韭菜、生薑、芫荽、辣椒、胡椒、花椒、荔枝、龍眼、榴槤等。許多濕熱體質的人有身體沉重、精神不濟、疲勞感強的感覺,但一定不可盲目進補,反而會加重濕熱。
古人怎麼治療高血壓? 中醫:從「治肝」著手理氣活血
66歲黃女士服用血壓藥及血脂藥控制已3年,近三個月因天氣變冷,頭暈每天發作,且伴隨有偏頭痛,半夜有時手抖,因此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時血壓超過130/80,且經診察後發現還有排便不順,兩到三天才會上一次廁所,醫師給予科學中藥乙字湯及柴胡疏肝散,服藥一周後頭暈頭痛好轉,血壓降到120以下,治療兩個月後回西醫複診,三顆降血壓藥物已減少為一顆,體重減少兩公斤,現改而治療失眠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2022年衛福部統計高血壓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且有逐年攀升趨勢,高血壓症狀初期並不明顯,且症狀因人而異,常見有頭暈頭痛、肩頸僵硬、心悸、胸悶、容易疲倦等,若忽略不治療,未來可能有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等危險,所以一旦發現,積極控制血壓能降低死亡率,除西醫使用的降血壓藥物外,中醫根據個人體質做調養,也能控制血壓問題。古代並沒有高血壓這個病名,而是屬於眩暈、心悸、肝火等範疇,《黃帝內經》記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中醫對於高血壓產生的眩暈,常從治肝著手,除了疏肝理氣活血外,滋腎養陰也是辦法之一,此外,也需考慮其他會影響血壓的因素,此患者容易便秘,便祕讓身體代謝廢物無法排除,濕氣變重,血壓也容易升高,因此藥方乙字湯可以通腑瀉熱,將身體的代謝廢物一掃而空,再搭配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氣,因此頭暈頭痛好轉,血壓自然下降,且身體過胖的人若能將體重下降,高血壓也能夠得到較好的控制。謝旭東建議,高血壓患者生活注意要點如下:1.飲食上避免過鹹,可食蔬菜水果及膳食纖維,乳製品以低脂類為主,全穀類比白米飯有更多膳食纖維,油脂類較佳如橄欖油、葵花子油、玉米油、等,少吃飽和脂酸過多的動物油,堅果類含不飽和脂肪酸適合攝取,比如杏仁、腰果、核桃等,若由其他原因造成的高血壓則根據原來的疾病做飲食調整,也能改善高血壓。2.少吸菸及喝酒的原因是這些習慣會使身體的濕氣變重,濕氣重則血液循環變差,身體為了讓循環變好只好加高血壓,血壓自然難以控制,因此,配合多運動及減重能有效降低體內濕氣,身體血液循環變好,血壓自然會下降。3.推薦茶飲:決明子降壓茶(1)材料:決明子6g,菊花9g,陳皮3g。(2)煮法:將上述材料做成茶包,用熱水500cc悶泡,10分鐘即可飲用。(3)使用方法:兩到三天飲用一次,通便消脂降血壓。(4)功效:決明子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具有降血壓的功用,菊花也能平肝明目,緩解高血壓的頭暈頭痛,加上陳皮化痰消脂,一同將身體的濕氣一掃而空,故能降低高血壓並一起減重。(5)注意事項:藥材以涼性為主,適用於體質偏熱、容易上火的人效果較好。
代謝差、宛如人體除濕機! 女星靠三寶消「水腫型肥胖」
44歲女星何嘉文嘗試過多種減肥方式,卻發現體重數字下降只是治標不治本。她近期請中醫師吳明倉醫師診斷,發現自己屬於「脾虛濕阻型」體質,體內濕氣重又偏虛寒,水分代謝差,宛如人體除濕機!醫師建議從食衣住行開始改善,何嘉文因此隨時準備圍巾、保溫杯、暖暖包進棚錄影,笑稱「老妹三寶」有助養成健康好身材,進一步調理後健康瘦下8公斤!何嘉文過去忽胖忽瘦的身材曾引起討論話題,更曾因使用錯誤的減肥手段,導致身體出狀況,158公分的她變成65公斤。她坦言自己為了維持身材嘗試過百百種方式,但最後發現都是治標不治本。直到這次看中醫,何嘉文了解到自己的體質偏虛寒冷,水分代謝相當不好,容易有腸胃悶脹、四肢水腫等症狀,再加上台灣是海島國家,身體幾乎處於濕濕重重黏黏的狀態。她分享以前以為減重只要少吃多動就好,接觸中醫後完全顛覆以往對於減重的認知,找出肥胖源頭,可深入淺出的了解自身健康狀態及調理重點。每周固定回診並搭配使用APP管理體重,隨時記錄飲食,慢慢養成了許多好習慣。台灣成人過重或肥胖率高達47.9%世界衛生組織(WHO)早於1997年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在全球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台灣也不例外。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估計全球有8億人有肥胖症,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成人過重或肥胖率高達47.9%,相當於每2位成人就有1人過重。肥胖不僅對於外觀、身體與心理健康都有影響。我國十大死因中,就有8項與肥胖有關,包含: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此外,常見的慢性疾病中,多項也與肥胖密切相關,如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科學中醫「五型體質」瘦身攻略 根據調查,後疫情時代國人進行漢方保健的就診人數明顯增加,其中超過7成民眾著重在長期調理。中醫師林朝暉表示,自2020-2023年期間,中醫減重的詢問度成長了2.5倍,相關產值成長2.4倍。根據近5年、10萬例的臨床研究,減重國人中,7成為「肝鬱氣滯型」,也就是現代人俗稱的「壓力型肥胖」,次高為6成4的減重民眾含有「脾虛濕阻型」,吃得少卻仍然看起來肥胖,俗稱「水腫型肥胖」。實際上單一的體質並不常見,近6成民眾,同時在2個或2個以上的肥胖體質取得高分,這種複合式肥胖已經相當普遍,傳統的公版減肥中藥無法滿足現代人普遍的複合式肥胖。《中醫五型減重》一書歸納五種肥胖體質,並依據「望、聞、問、切」四診來評估每個人的狀況,客製化療程並決定用藥方向。由飲食管理到療程規劃,提供民眾體質管理與體重規劃。壓力型-肝鬱氣滯型壓力大導致暴飲暴食,習慣用吃來發洩。水腫型-脾虛濕阻型久坐不動造成體內循環不佳,或是喜好冰品,水分因此長時間在體內滯留,影響人體代謝機能,進而造成肥胖或水腫。老饕型-胃熱濕阻型這類人通常食慾很好,或經常外食,特徵是胃口大、火氣大,飲食油膩、重口味,容易有三高、痘痘肌或是便秘症狀。虛弱型─氣血虛弱型體質虛弱、氣血不足者,常見於工作太忙的上班族、生產後的婦女或久病者,因身體營養不足容易疲倦。失調型─腎陽虛痰濁型一般是因老化內分泌失調或代謝降低造成,可能因更年期、慢性病或作息不正常導致。此外,坊間常會擔心吃中藥會不會有副作用,像是心悸、手抖、拉肚子等?林朝暉表示,實際上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適合的治療方式也有別,醫師可隨時針對病人的用藥反應調整劑量與處方,安全第一是基本原則,溫和不傷身是精神基底。
雨下不停「濕氣重」身體會出事! 醫曝6招有效避免頭暈水腫皮癢
受到雨季和颱風的影響,近日總是陰雨綿綿,不僅環境潮濕,體內積累的濕氣也會影響人體的正常代謝和循環,進而導致頭暈、胃脹、水腫、皮膚過敏等等。對此,重症醫師作家黃軒在臉書提供了6個改善濕氣的方法,包括少吃甜食、多喝溫開水、開窗通風,來讓身體能更加健康。黃軒於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分享,表示濕氣會影響健康,若濕度過高,身體會很黏膩難受,潮濕的環境也會造成生活不便,因此他整理了6點專家建議的方法,得藉此改善濕氣,也就是體內積聚的水分和痰涎。1.少吃冷飲、油膩、甜食若克制不住冷飲、油膩、甜食的渴望,可選擇較健康的食品來替代,如不加糖的茶、咖啡、水果隻或低脂牛奶,用烤、煮、蒸或生肉、蛋類、豆類、堅果來代替油炸食品,並以乾果、黑巧克力、優格、全麥餅乾來代替甜食。2.多喝溫開水可幫助稀釋和排出體內濕氣,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還可活化內臟,幫助燃燒脂肪、消水腫、促進排便。3.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可減少濕氣對身體的影響,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加速濕氣和毒素排出,並增強活力、免疫力,進而提升抵抗濕氣和病菌的能力。4.充足睡眠可改善心情、情緒,減少濕氣對精神和神經的影響。而睡眠也可以調節體溫汗水分平衡,防止濕氣造成水腫、發炎。5.保持衣物、環境乾爽避免穿著潮濕、未乾的衣服,或直接睡在潮濕的地板上,致使體外濕氣侵入體內。6.開窗通風多開窗讓室內外空氣對流,帶走多餘的水分和熱量,並降低室內溼度和溫度,減少室內濕氣的積聚。
梅雨季濕疹好難受! 中醫籲:少吃甜食、奶製品
最近進入梅雨季,空氣潮濕、天氣悶熱,有許多人因濕熱而造成皮膚發癢。70歲的林先生長期手、腳、胸、背、鼠蹊部常起一塊一塊的紅疹,癢感越來越明顯,經常抓到流血甚至嚴重影響睡眠品質,遂求診中醫改善。濕疹症狀紅腫熱痛癢 「濕熱內蘊型」最常見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廖振凱說明,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發生於任何年齡且不分性別,若體內過於濕熱,皮膚就會產生發炎反應,造成紅、腫、熱、痛、癢。然而,諸多辨證分型中,最常見的三種證型為:1.濕熱內蘊型:發病急,皮膚發紅、灼熱、搔癢不止,有時滲液,常伴隨身體燥熱、口乾舌燥。2.脾虛濕蘊型:發病緩,患處顏色黯淡,不如濕熱型那般痛癢,此類患者會感到疲困。3.血虛風燥型: 患處皮膚乾燥,摸起來粗糙,有食慾不振的情況。上述證型中,又以濕熱內蘊型最為普遍,廖振凱指出,高溫濕氣重的夏天,易引發濕邪和熱邪,尤其臺灣四面環海且屬於亞熱帶氣候,本就處於濕熱的環境,大台北地區受到盆地地形影響,相較於其他縣市,又更加濕熱,更容易出現濕疹、痰多、食慾不振、胸悶、排便鬆散等症狀。除了外在環境,飲食上碰到海鮮、芒果、荔枝、鳳梨等過敏食物,也會導致體內濕熱,使皮膚搔癢劇烈。內服中藥與針灸 改善濕疹症狀臨床上,中醫師以把脈、問診、症狀,分清體質後,便會依照病況開立中醫處方。廖振凱醫師表示,濕熱型患者可以透過黃芩、連翹、薄荷等藥材調理身體,或透過針灸曲池、三陰交、血海穴,達到清熱解毒,化濁利濕的治療效果。除了內服中藥外,亦可用天然中藥製作成藥膏消炎止癢。少吃過甜、奶製品 出現不適快就醫廖振凱提醒,濕熱的外在環境無法改變,若要改善濕疹,需要改變個人飲食習慣,少吃油膩、過甜、奶製品、易過敏的食物。若皮膚出現發紅、搔癢建議盡快就醫,由醫師評估體質,給予適切的藥物治療。
氣溫飆高別再吃冰淇淋消暑! 營養師曝「解熱、防中暑飲食妙招」
氣溫持續飆高,各式消暑聖品及冰品陸續上市,民眾常冰飲料下肚而覺得清涼暢快。只是冰品及涼飲真的能解身體的熱及渴嗎?吃冰淇淋無法散熱 且易致體內濕氣堆積樂生療養院營養室蘇嘉華主任表示,吃冰只會讓身體更加燥熱,像冰淇淋是由牛奶、奶油、糖等原料製成,含有不少脂肪,而食物中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會讓身體進行消化作用時,造成體溫上升,因此吃冰淇淋的降溫,只是暫時的、而不能讓身體真正散熱。另外,有些人在吃清冰時,會加糖漿、煉乳、水果等,甚至再來份聖代冰品大餐、大快朵頤,這時除了冰的寒性外,搭配冰品的佐料與水果的大量糖分,容易導致體內濕氣堆積,晚上吃更容易熱量堆積,造成肥胖。這些中暑常被誤認感冒 嚴重恐致命蘇嘉華營養師解釋,戶外勞動或運動者受高溫侵襲且水分補充不足時,會讓體熱不易排出體外,造成中暑,嚴重會高燒昏迷、急性腎衰竭,甚至死亡;而從高溫室外突然進入低溫涼爽的冷氣房,也會造成體表面的毛細孔、微血管急速收縮,導致體內熱氣出不來,而有頭痛、噁心、食慾不振等症狀的中暑,這類狀況常被認為是疲勞或感冒而輕忽。白開水為主攝取來源 吃冰最好在這時因此,優先以白開水為攝取來源,並避免利尿的咖啡因飲品、多熱量的含糖或運動飲料;分段補充每次150-200CC為佳。而大熱天吃些冰品是可以的,但量不能太多,並盡可能在正中午11點至16點的時候吃,且切忌空腹吃,最好是飯後1小時再吃,避免冷熱食物交錯刺激腸胃不適,切記適量適時、不要過量。降低身體燥熱感 這些涼感食物有幫助要降低身體的燥熱感,蘇嘉華營養師分享,可攝取涼感的食物,如綠豆、紅豆、仙草、愛玉、或黑豆水、本土無糖青草茶、西式甜菊薄荷茶、中式桑葉麥冬菊花茶及枸杞蕎麥茶等飲品;適量的水梨、蓮霧、西瓜、楊桃、香瓜及奇異果等水果也可補充因熱所消耗的體力恢復疲勞,但體質偏寒、懷孕婦女及需要控制血糖的朋友不宜吃多。
季節交替皮膚發癢撓不停 中醫授緩解妙招
上班族小雄連假過後,回公司上班處理排山倒海的工作,在一個忙碌的下午,突然發現脖子、手臂及身體癢了起來,仔細一看皮膚上有許多大小不一、塊狀浮腫的紅疹,擦了同事給的止癢藥膏、藥水還是癢得要命,甚至帶著些微刺痛,只能不停搔抓,嚴重影響工作及心情,小雄趕緊前往傳統醫學科求診,經醫師辯證,應是近日工作壓力大引起急性蕁麻疹(風疹)發作。致癢因子 應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中榮灣橋分院中醫師唐佑任表示,致癢原因大致可區分為「外在接觸」、「內在體質」及「疾病引發」,例如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狀態,春夏易發汗皰疹、洗澡用過熱的水易造成乾癢等,皆因外在接觸引起;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懷孕體質變化或食物、藥物過敏造成的皮膚癢,則是因「內在體質」導致;另外也有因黴菌、疥蟲感染(疥瘡)、尿毒症、糖尿病、膽道阻塞、寄生蟲等「疾病引發」的癢疹,原因不同,診療方式也不同。中醫正本清源 緩解方式一次看唐佑任醫師指出,臨床上病患常見急、慢性濕疹或過敏性皮膚炎造成的癢疹,中醫採正本清源方式,內服清熱濕毒方及及解毒清肝方,來清除體內風熱、利濕解毒,並藉養血潤燥,強化肝臟功能降低癢感,讓傷口加速癒合。在過敏性皮膚炎方面,中醫則用荊防敗毒方、解毒清肝方,並加服調中益膚方,加入人蔘、防風、蒲公英等藥材,不但可清除體內濕熱,也強肝固脾以改善體質,使病患盡量不受過敏原影響加速康復及避免復發。另外,春春痘(面皰)有時也會造成皮膚紅癢,憂慮失眠、操勞過度的人,女性月經不順、青春期荷爾蒙失調或增加,喜食辛辣油膩刺激食物,也會使體內毒火熾盛,此時會用降火涼血方配合清上敗毒方,個別化論證青春痘的病因採取完整治療,以避免留下傷口及痘疤,常保肌膚細緻白皙。保持生活規律 減少肌膚搔癢及紅疹唐佑任醫師以中醫觀點提醒,當皮膚有癢疹時,飲食以天然食物為主,少吃人工合成物,可多吃淡水魚、新鮮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並攝取足量的蔬菜幫助肌膚修復,烹調以蒸煮取代炒炸或燒烤,因高糖油鹽可能導致皮膚症狀惡化。而若懷疑對食物過敏,建議先停食海鮮,特別是有殼類(蝦、蟹)及深海魚(鮭魚、鱸魚、鯧魚及白帶魚等),也建議停食堅果,特別是花生及麻油,避免上火,並避免食用芒果、奇異果、榴槤、草莓等易致發過敏的水果。此外,日常生活不要用太熱的水或清潔劑沖洗患處,避免刺激皮膚。皮膚敏感的人最好不要含香精、防腐劑、過酸過鹼的產品,春夏季節變換,要注意防曬,經常曝曬易使皮膚受到刺激產生病變。
芒果芯好神! 能止咳化痰防暈車…醫曝「這樣喝」還可以瘦身
芒果是許多人喜愛的夏季美食,但不論是「切芒果派」還是「削芒果派」,幾乎所有人都討厭芒果裡堅硬的芯。不過,有中醫師指出,芒果芯不只有止咳化痰又祛痰效果,還有人因為吃芒果而瘦了6公斤,表示芒果真的好處多多。中醫師鄒瑋倫在節目《健康好生活》表示,芒果在《本草拾遺》裡清楚載有健脾養胃效果,還具利尿、治暈車暈船、改善小便不順、腸胃不好甚至胸悶不順的奇效。她指出,芒果不只果肉有奇效,其果芯和烏龍茶葉一起用水煮,再加上幾滴檸檬汁,或用茶葉冷萃、泡芒果芯後喝,都有止咳化痰、祛痰妙用。(圖/翻攝自節目《健康好生活》YouTube)鄒瑋倫進一步指出,一名將果芯泡茶喝的婦人,後來不只咽喉的咳嗽症狀有所改善,還因飯前吃芒果而有飽足感,間接讓澱粉攝取量減少,且在攝取足夠的芒果消化酵素、減少熱量加持下,最後成功減去6公斤的體重,讓現場所有人嘖嘖稱奇。不過,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楊茲甯也提醒,任何食物都有「過猶不及」的風險,其中芒果屬糖分高的水果,不只糖尿病、肥胖者應有所節制外,體內濕氣重的人也要避免多吃,一般人若食用過多,也可能引發脹氣、消化不良問題。
楊丞琳警告節氣「入伏」了 揭養生6秘訣:活38年才知道
藝人楊丞琳出道21年,在歌唱、演戲和主持都有亮眼表現,堪稱「全能天后」。時常在社群分享生活的她,警告大家時節進入「入伏」,更坦言自己直到38歲才知道,掀起討論話題。楊丞琳不久前迎接38歲生日,她昨(16日)在社群平台發文:「入伏了」,所謂入伏是指進入「三伏」,意味是一年中氣溫最高,而且潮濕悶熱的日子來臨,她之前都沒聽過這個知識,最近才聽到朋友說起,得知這段時間是正是治病或預防生病的好時機,因此決定來認真嘗試,各種養生方法都不放過。楊丞琳叮嚀時節進入「入伏」。(圖/翻攝自楊丞琳 Rainie Yang臉書)隨後,楊丞琳在限時動態補充,7月16日至8月24日,這段時間都忌生冷的飲食,盡量多泡腳泡澡,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易生病的天氣,氣溫最高、陽氣最盛、濕氣最重,很多病都是在三伏天落下的,不過同時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在這40天要記得,常喝溫水、泡腳、喝姜棗茶、艾灸、散步等,少吃生冷食物和飲料。楊丞琳提醒這段時間要預防生病。(圖/翻攝自楊丞琳 Rainie Yang臉書)貼文曝光後,引發熱烈迴響,「不能吃冰的」、「三伏天的確適合養生,剛好清除體內濕氣,祝大家都健康」、「養好身體細胞就是最好的養生方式」,不少網友也大讚她保養得很好,「18歲的容顏,8歲的肌膚」、「都快40了,素顏居然還能那麼可愛,感覺就像20出頭妹妹,真的好可惡」、「38長得像18,太氣人了」、「皮膚看來像20歲!真美」、「根本少女」。
韋汝天天運動保持好身材 77老大掛保證再生3個沒問題
韋汝受邀擔任品牌大使,日前她直播開心分享之際,網紅77老大突然變身工作人員亂入,還仆倒在床上,韋汝驚嚇之餘立即反嗆:「你的內褲頭都被看網友看光光了。」讓77老大害羞直呼被逆襲。而提到受邀品牌大使,韋汝笑說平日都有看77老大直播分享醫學保健,直覺很信任他的研發產品,但今天則見識到他的搞笑綜藝魂,以及內褲頭見客。韋汝直播被網紅77老大突然變身工作人員亂入。(圖/LABELLE拉蓓 提供)大方分享保養私房方法,韋汝表示飲食會選擇原形食物為主,但偶爾會放幾天的貪吃假,無負擔地吃蛋糕和鹹酥雞,當然運動不能少。她自嘲是個懶人,所以一定得搭配運動輔助品,一樣是運動,但只要花少少的時間,就可以達到效果,最近因為疫情無法去健身房,則在家做撐地1分鐘的持續動作,維持核心肌群;她笑說如果每天都保持運動,身材不辣也很難吧。77老大這次與韋汝合作,他也讚賞韋汝比想像得還要聰明,本人很漂亮,保養得很好,皮膚狀態很年輕,也當場幫韋汝把脈,稍微除去體內濕氣,會讓她上節目時更加神清氣爽,更幫現年36歲的韋汝掛保證,「整體身體狀況很不錯,再生個2、3個不是問題。」此外,韋汝最近除了忙著開箱影片分享外,公司還規劃製作寵物頻道,因為她有養貓與養狗的經驗,希望新節目能趕在暑假推出。
8成洗腎患者搔癢難耐 中藥助清熱解毒
70多歲的林阿嬤,有高血壓病史,身材嬌小瘦弱、膚色黃黑,因末期腎病,兩年前開始在家中進行腹膜透析。經過一段時間的透析過後,四肢皮膚起疹,乾燥搔癢無比,逐漸蔓延到身體各處,經醫師診斷為腎病所致的尿毒性搔癢症。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楊茲甯醫師診治近半年,林阿嬤食慾漸增、脹氣減輕、小便時已無灼熱感、下肢腫脹消退、身體各處的皮疹也逐漸痊癒,大大提升的生活品質。國際期刊統計,尿毒性搔癢症的盛行率,在尚未接受透析的患者低於3成,已接受透析的腎病患者則高達5~8成,約有1成的患者因搔癢嚴重到徹夜難眠。腎病友在透析劑量調控過程中,體內難免有一些毒素殘留積累,離子失衡,激化神經及內分泌激素反應,誘發皮膚癢,加上此案為年長患者,老化也會導致皮脂腺萎縮、汗腺分泌失能,致使皮膚乾燥、搔癢加劇。病人除了皮膚搔癢起疹外,還有諸多不適的症狀,包括小便時有灼熱,尿量少、下肢腫脹、腹部脹氣、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經楊茲甯醫師診斷發現因脾土虛弱,導致水液代謝不良,表現在腹脹、食慾不好、舌苔白厚上。楊茲甯醫師表示,脾居中焦,主運化,調控體內水液的代謝,若運化失常,則濕邪瀰漫,體內濕氣過重,故以香砂六君子湯健脾益氣。濕邪鬱久化熱,濕熱蔓行肌表,會導致皮膚搔癢起疹,用黃連解毒湯、蒲公英清瀉熱邪,解決起疹搔癢。另採導赤散、茵陳蒿,幫助排尿順暢與灼熱感。除此之外,也加入生地、麥冬以養陰,兼防苦寒藥物太過傷陰。治療方針攻補兼施、清熱解毒外不忘扶正補虛、標本共治。腎病患者需要長期透析治療,過程中經常伴隨不適症狀,表現在消化系統、泌尿道系統或皮膚上,讓患者情緒低落、焦慮不安。中醫經辨證論治,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及抽血數據,調整處方用藥,可緩解腎病的併發症,陪伴腎病友維護生活品質,使其更有心力面對後續的療程。
懶人福音!躺著不動就能消水腫的超有感「暖體按摩」還有日本網友瘋傳的「瘦腿神器」 想讓身材小一號必看!
相信很多女生都跟小編一樣,明明沒有吃很多但為什麼總是被說看起來很浮腫?其實不是因為我們太貪吃,而是身體內有太多濕氣,尤其是體質寒冷、血液循環不良的人更容易深受水腫困擾。就算刻意節食,浮腫的身形好像還是沒有任何變化>_<。(圖/IG@vivamoon)有鑑於此,由專業皮膚專科悠美集團成立的全新養膚SPA概念店—REVIVE SPA,特別全新推出以女性體內健康重點保養的暖心課程-「暖薑。甦活」,主要針對女性的子宮及全身暖體,透過專業深度手技,搭配溫灸儀及Elemis山茶花植萃精油提升暖宮護理,不但能減緩經期前後不適感、增加腹腔循環,還能改善體內濕氣、虛寒體質、手腳冰冷、水腫腰痠,只要子宮暖了,提供給身體的養分就會展開良好的循環,做完之後妳會發現浮腫現象都被改善了,腰圍、腿圍立馬小一號,難怪體驗過的人都說連緊緻效果也很有感喔。 REVIVE SPA「暖薑。甦活」Elemis山茶花系列90mins/4,500元、120mins/6,000元(圖/品牌提供)包含腿部、背部都會幫妳舒緩釋壓。(圖/品牌提供)重點的溫灸暖體步驟>揉按八膠穴點加強暖身、並加強婦科穴點,以溫灸儀來溫熱腹部,幫助暖體,開啟循環、幫助改善體內濕氣現象。(圖/品牌提供)同場加映!除了按摩療程要定期去報到之外,平常還可以利用這個"美腿神器"來助妳一臂之力!那就是DHC的「纖水元素」,裡頭是以黃香草木樨萃取粉末為主,並搭配貓鬚草、辣椒萃取粉末等成分加以調和而成,可用來促進下半身的水分代謝,舒緩不適,特別推薦給因為工作關係需要長時間久站或久坐,不管怎麼休息還是覺得雙腳緊繃的人。DHC纖水元素60粒/420元(圖/品牌提供、IG@_hello_tokyo_)加強下半身的水分代謝,才能擁有一雙勻稱纖細美腿。(圖/IG@vivamoon)另外還有這個針對台灣人飲食習慣特別調配的「輕盈元素」,有添加維他命B1、B2、B6來幫助提升代謝,讓妳在毫無壓力的狀態下能放心品嚐美食。(圖/品牌提供、IG@vivamoon)
6成肥胖民眾「體內濕氣重」 掌握8招立刻「極速乾燥」
早上起床照鏡子發現臉部或眼皮浮腫,或者是每到下午,下半身就開始水腫?不少民眾會有水腫的困擾,京都堂吳明倉中醫師表示,來就診減重的患者有6成皆是體濕體質。吳醫師表示體內濕氣主要是因為外在環境、飲食,或者身體功能失常,導致倦怠感、腸胃消化差、小便解不順等症狀出現,甚至會影響減重的效果。濕氣的形成主要因為外在環境,如居住的氣候潮濕,或者飲食上吃太多生冷食物,如冰品冷飲、生菜生魚片等。另外也可能因身體內在脾胃功能失常,導致身體水分分布不均勻,水濕凝聚而導致體內濕氣。因此只要身體水分代謝有狀況,中醫就會歸類為濕氣。吳明倉中醫師表示,濕氣重會阻滯氣的活動,阻礙脾的運化。常見的症狀可能會出現身體容易腰酸背痛,倦怠感持續、關節肌肉疼痛。也常出現腸胃消化差、腹脹氣,胸悶不舒服,或是小便解不順、大便不成形或大便黏稠解不乾淨的感覺。此外女性出現白帶也可能是因為身體濕氣重、脾胃運作不良而導致。其實濕氣重,不僅會導致人越來越胖,還會影響到減肥的速度。吳醫師解釋濕氣重除了會阻滯氣的活動,也會降低身體新陳代謝,減低身體熱量消耗,脂肪的消耗速度就很緩慢,因此減肥也會變得困難。因此痰濕體質且有減重需求的患者,首先必須針對「祛濕」來調理才能順利減重。吳醫師建議以下8招,首先,三餐飲食正常及充足睡眠來維持人體臟腑正常功能,特別是保護脾胃功能。飲食上減少生冷食物及避免短時間過量飲食或大量飲酒、甜食等。另外適當的運動可增加身體代謝與循環,排汗也有助於排除濕氣。當然如果身體濕氣症狀比較嚴重,建議可尋求專業中醫師協助,利用藥物或針灸埋線來治療和去除濕氣。
氣溫驟變易發汗皰疹「搔癢難耐」 中醫調理濕熱體質奏效
39歲的張小姐是一位動物保育照護員,因長期配戴乳膠手套及雙手反覆清洗與消毒,而長出如小水泡的疹子且搔癢難耐,搔抓破裂後會消失,但皮膚會變乾、脫皮,經過皮膚科醫師診斷為汗皰疹。塗抹類固醇藥膏症狀會緩解,但兩個月來還是反覆發作,因而求診中醫。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周怡貝醫師治療三個月,脫皮、癢的症狀已得到緩解,汗皰疹也無發作。張小姐經過中醫治療調理後,雙手的汗皰疹明顯改善。(圖/台南市立醫院提供)周怡貝醫師表示,張小姐就診時,部分患部屬於慢性期的乾裂狀態,也有剛破裂完的水泡痂疹,劇烈搔癢仍頻繁發作。經中醫四診辨證,發現張小姐因為工作環境濕熱,且需反覆洗手,加上胃腸功能稍不佳,而成濕熱內蘊體質,體內的熱與濕無法代謝排出,因而產生汗皰疹。在急性發作期,周怡貝醫師選用清熱燥濕祛風的藥物,例如苦參、蒼朮、蟬蛻、牛蒡子、荊芥、防風……等。急性期過後,依照患者當時體內濕或熱的偏重,再選用調整脾胃的用藥。此外,在手掌比較乾燥、龜裂的部位,則搭配紫雲膏塗抹,滋潤並修復肌膚,促進傷口癒合。也建議張小姐工作時,可在乳膠手套內配戴一層薄棉手套,減低刺激。治療兩週後,張小姐的搔癢程度已減緩;三個月後,不需塗抹類固醇藥膏,停服中藥,汗皰疹也沒有發作。周怡貝醫師表示,汗皰疹與過敏體質有關,每當壓力過大、溫濕度變化劇烈,或經常接觸清潔劑,就會容易誘發汗皰疹。常見手指手掌或腳底長出小水皰,水皰附近奇癢,破裂後容易發炎,形成濕疹性皮膚炎。中醫多從「濕熱」論治,急性期選用清熱化濕止癢的藥物,慢性期則是選用調理脾胃的藥物,使脾胃可以吸收、代謝體內水分,減緩水分淤積皮膚表面形成汗皰疹。汗皰疹的預防與保養,除了藥物控制外,日常生活中要盡量減少碰觸任何可能會刺激皮膚的物品,也可適時使用護手霜、凡士林或是紫雲膏……等來保濕滋潤患部。在急性發作時,飲食要盡量避免刺激性,如烤、炸、辣或酒類,以免加重體內濕熱。此外,汗皰疹也與情緒壓力有關,適度釋放壓力,保持心情愉悅,是預防汗皰疹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