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性骨折
」 骨質疏鬆下背痛可能是骨質疏鬆所致!「這些」症狀都是警訊應及早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下背痛可能是「骨質疏鬆」的警訊!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科主任何春生表示,臨床上患者常會因為下背痛,前來就醫後發現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另外也有許多人是出現脆弱性骨折(如:輕微跌倒就手腕骨折、踢到東西就腳趾骨折等)、身高減少、駝背越來越嚴重等情形。何春生主任提醒,民眾如果出現上述臨床症狀,又合併體重過輕或是多重內科疾病患者,就要懷疑可能是「骨質疏鬆症」,應及早就醫與評估,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了解骨密度、確定診斷,經專業評估後如果是屬於骨鬆高風險族群或是嚴重骨鬆的患者可以遵照醫囑,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治療。骨質疏鬆有地域差異 偏鄉地區骨鬆較嚴重骨質疏鬆的發生率主要受到生活習慣的影響。何春生主任指出,不同地區的居民面臨不同的骨質健康挑戰。都市地區因飲食西化及運動量不足,骨質疏鬆問題較為普遍;然而,研究顯示,雲嘉南地區的骨質疏鬆情況也相當嚴重。醫師呼籲,除了調整飲食外,日照充足與否也會影響骨質健康,建議民眾適當接受日照,促進維生素D生成,以減少骨質流失的風險。女性50歲後每3人就1人骨鬆 「這些」都是高危險群不過,這並不代表其他地區的民眾就不需要重視骨質疏鬆的問題。何春生主任表示,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50歲以上的停經後婦女大概三分之一都有骨鬆的風險,年紀是危險因子之一,以下族群其實都是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年紀(女性50歲以上、男性70歲以上)早期停經家族有骨質疏鬆病史體重過輕合併有慢性病共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等)長期使用類固醇(如:風濕免疫科自體免疫患者、胸腔科慢性肺阻塞肺病患者等)用DXA檢測骨密、診斷骨鬆 及早發現、治療避免骨折目前臨床上會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進行骨密度檢測來診斷是否有骨質疏鬆症。何春生主任表示,檢測時會測量兩邊髖關節、腰椎等三個位置,並取其中最差的T值作為身體的骨密度,如果T值≦-2.5就屬於骨質疏鬆,建議要介入治療,不過如果T值≦-3.0則為嚴重骨鬆,這時就要採取積極的介入措施。何春生主任建議,女性45-50歲接近停經前後,或是因婦科問題提早停經者穩定治療後都應考慮進行一次DXA檢測,另外男性65-70歲左右,或是被診斷出有慢性腎臟或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等民眾,也建議應追蹤DXA檢測。若未及時發現、治療骨質疏鬆而不幸發生骨鬆性骨折,不只會影響生活、行動,甚至會有死亡的風險。何春生主任指出,臨床上至少有2-3成的脆弱性骨折患者合併有骨鬆的問題,若為髖關節骨折,國人髖部骨折一年死亡率為14%,五年死亡率高達42%,非常驚人,不過慶幸的是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實證研究發表指出透過骨鬆藥物治療後可以明顯降低國人的全因死亡率。治療藥物分為抗骨流失藥物、促骨生成藥物 嚴重骨鬆應遵照醫囑考慮先用促骨生成藥增加骨密骨質疏鬆治療藥物簡單分為兩類藥物,治療概念就有如替骨本銀行「開源節流」,一類為抗骨流失藥物,能幫助骨本銀行「節流」;第二類為促骨生成藥物,可以「開源」增加骨密度。在健保給付上,目前都需要先有骨折發生並符合相關條件才會予以給付,不過骨鬆專科醫師臨床執行時多會希望骨質疏鬆的患者在骨折發生前就進行治療,並建議採「先行增加骨密度,鞏固骨骼」的治療策略,依患者情況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再續接抗骨流失藥物。何春生主任表示,如果是T值≦-3.0的嚴重骨鬆患者,或是T值在-2.5--3.0之間,但有2處以上的骨折或合併其他內科問題的極高風險患者,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治療,因為促骨生成藥物可以很快地將骨密度補上,臨床相關研究指出,骨鬆藥物使用順序,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再銜接抗骨流失藥物,幫助提升骨密度。何春生主任提出治療個案分享中就有位50多歲的婦女,雖有規律運動與日曬活動,感覺該婦女生活型態似乎不錯,但檢查骨密度T值卻是-3.5,屬於嚴重骨質疏鬆症。回朔患者病史後發現原來患者在40歲時,因為婦科疾病接受子宮全切除術而提早停經。針對這名患者,醫師評估後建議可直接選擇自費促骨生成藥物,目的是讓骨密度先行增加。搭配復健與肌力訓練可提升生活品質 持續治療、追蹤也很重要而除了藥物治療外,何春生主任表示,搭配復健治療,適度的進行負重、肌力與平衡訓練等,提升肌力與協調性,有助於減少跌倒風險,進而降低骨折的機率,直接有效地提升骨質疏鬆患者的生活品質。另外,持續維持性治療也很重要,何春生主任指出,如果停止治療,骨質疏鬆的再發率會超過一半以上,民眾應將骨鬆視為慢性病持續追蹤、治療,除了「三高」以外,也要注意骨密度「一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並主動諮詢相關專科意見,由專業醫療人員提供適當的治療方式,若在用藥期間有不良反應或副作用建議應第一時間與臨床專業人員做進一步地討論,避免自行停藥或中斷治療。Ref:https://www.ylh.gov.tw/?aid=102&pid=0&page_name=detail&iid=72TWN-162-1124-80005
患異位性皮膚炎竟易「骨質疏鬆」 醫院提供1族群免費檢測!精準預測高風險群
異位性皮膚炎不只會造成皮膚紅疹、搔癢。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譚國棟表示,許多研究指出,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容易合併有憂鬱、焦慮等精神疾病,而且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對銀髮族患者還有全球第2大重要流行疾病風險「骨質疏鬆」。異膚患者脊椎骨折風險多8.5倍 需留意骨質疏鬆預防中榮過敏免疫風濕科回溯分析院內的骨質密度資料庫,找出50名高齡異位性皮膚炎病人與386名對照組。醫療團隊發現,經過2年追蹤,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脊椎骨折發生風險竟然是對照組的8.5倍。因此,高齡異位性皮膚炎病人不僅要控制病情,也要更加留意骨質疏鬆的預防。此外譚國棟醫師提到,如何精準預測哪位病人需要接受骨質疏鬆治療,避免骨鬆性骨折、危及生命安全更是當務之急。智骨篩30秒預測骨鬆風險 有助早期發現、治療不過,目前運用標準骨質密度檢測儀,需耗時15分鐘才能完成,無法滿足民眾的迫切需求,部分民眾還需自費檢測。因此,中榮骨科部與人工智慧醫學診斷軟體供應商攜手研發智慧醫材軟體「智骨篩」。譚國棟醫師表示,只要有一張胸部X光影像,透過智骨篩就可在30秒內快速檢測民眾是否為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群,準確率可達約九成,有利於大量、快速有效篩選出疑似骨質疏鬆的民眾,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中榮提供1族群免費檢測 守護民眾健康遠離骨折為了守護民眾健康,台中榮總醫院也宣布,即日起針對銀髮族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將會提供免費「智骨篩」骨質精準預測,只需加照一張胸部X光,就可精準預測是否有骨質疏鬆風險。譚國棟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不是兒童的專利,成人、高齡族群都有可能發生,而免疫風濕科的病人由於慢性發炎性疾病及用藥的關係,也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因此都應早期偵測骨質疏鬆風險並及早治療。
30歲女骨質狀況卻猶如八旬老婦! 檢查發現竟是婦癌惹禍
年約30歲左右的輕熟女,近期因不慎跌倒導致腳踝骨折;在進行手術治療時,主治醫師發現她的骨質疏鬆狀況嚴重,後續追蹤才發現於10年前曾因婦癌而摘除卵巢,但當時沒有積極增強骨本並治療骨鬆問題,因而造成她年紀輕輕,骨質狀況卻猶如80歲老婦!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元舜表示,臨床曾收治過不少相對年輕的女性骨鬆病患,許多都是因為曾接受過婦癌治療切除卵巢,或是有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而長期接受高劑量類固醇治療,所以很早就有駝背、背痛、髖關節疼痛等骨鬆晚期現象,「這些族群很容易忽略骨鬆威脅,務必要比一般人更早增強骨本、並預防跌倒。」高危險族群及早做DXA骨密度檢測,評估骨鬆性骨折發生風險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65歲以上民眾、身上一個部位有骨鬆的比例為14.1%,等於每7個人就有一人有骨鬆危機,情況遠比我們想得還嚴重。「只要發生過一次骨鬆性骨折,後續再次發生骨折的機率將升高,且骨鬆性骨折與死亡率的上升有正相關,千萬不能輕忽。」羅元舜醫師指出,骨鬆的高危險族群雖以停經婦女居多,但如上述曾動過婦科手術摘除卵巢、免疫疾病曾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以及男性有前列腺疾病曾切除前列腺的男性,都是高危險族群,「建議要及早接受DXA骨密度檢測並配合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問卷評估未來骨折機率,以協助醫師判斷是否需要及早介入治療。」骨鬆治療是以預防發生骨折為目標目前醫界對於治療骨鬆的共識,是將目標放在預防病患發生骨鬆性骨折,即使已發生骨折,也要預防下次骨折的再發生,「當然,也期待能改善骨鬆程度,積極提升骨密度,這對舒緩長期痠痛、預防駝背等都有正向好處。」羅元舜醫師說,臨床治療骨鬆的兩大類藥物為「減少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生成」,兩者作用機轉不同,各適合不同需求的病患,「從臨床效果來看,若要在短期內提升骨密度,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應比減少骨質流失的藥物優先考慮使用。」所以,有些骨鬆嚴重的病患若要進行脊椎手術之前,通常建議要優先使用可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約3個月至6個月後再執行手術;且術後仍會繼續治療骨鬆,讓藥物的療程完整,始可提升治療的成效。羅元舜醫師提醒,骨鬆是慢性演進式的,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初期不會有症狀,一旦發生骨折後通常相當嚴重。因此建議有骨鬆高風險族群務必要保持運動習慣,鍛鍊體適能及平衡感,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及鈣質,更應及早進行骨密度檢測,以預防骨鬆所造成的骨折危機。
骨質流失就像海砂屋 恐導致骨鬆性骨折不自知
輕忽骨質流失恐怕會像海砂屋,外觀看起來沒問題,但隨時可能造成骨質疏鬆性骨折!尤其對需要執行手術的骨折病患而言,骨鬆會讓骨頭的強度跟品質都下降,最終會導致手術計畫失敗。在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每個月大約會遇到60至70名因骨鬆性骨折而就醫的病患,該院關節重建中心主任蔡沅欣指出,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在發生骨折後入院,檢查後才發現是骨質疏鬆症所引起,「骨質流失是沒有感覺的,高危險族群必須及早顧好骨本,並及早檢測骨密度,以防因骨折而失能。」50歲熟女人工髖關節鬆脫,原來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致骨鬆蔡沅欣主任提及曾收治一名年約50歲熟女,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長期使用類固醇埋下骨鬆高風險因子,卻忽略及早進行骨密度檢測的重要性,只單純控制風濕性疾病。後來不幸出現髖關節壞死,當時接手治療的骨科醫師幫其置換人工髖關節,患者術後行走狀況雖不錯,卻在手術完8個月後,因為關節疼痛而求診。經過X光檢查後發現,原來是人工髖關節鬆脫了,「之後的治療只能重新換一組新的人工髖關節。」蔡沅欣主任說,幫病患手術後,立即以DXA檢測患者骨密度,發現T-Score小於負3;建議使用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病患在手術完一個月內就能行走,恢復狀況良好。他感嘆,通常傷筋斷骨要100天恢復,而以50歲女性來看,倘若沒有骨鬆現象,一般三個月就能恢復到原本的生活狀況,但該病患8個月卻仍沒恢復,「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族群,骨質流失速度快,更應留意骨鬆性骨折的風險。」骨鬆會造成手術難度增高,術後應持續服用骨鬆治療藥物執行過許多高難度手術的蔡沅欣主任,對骨鬆所造成的手術難度非常有感,他指出,骨鬆最常發生在脊椎、髖關節及手腕、肩膀等部位,「為這些病患開刀時會發現,只要稍微用力或輕敲他們的骨頭就會碎掉。」連放入骨髓鋼釘或要做人工髖關節的固定都有問題,抓不牢,相當棘手,因此建議極高風險骨鬆患者更要積極面對病治療骨鬆。目前國內全民健保可給付的骨鬆治療藥物有兩大類,包括「減少骨質流失」及「促進骨質生成」類藥物,各有其給付標準。從國際文獻發現,若骨密度嚴重不足(T-Score小於負3),或者有多處骨折情形時,會建議病患把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放在第一線用藥,這對於病患術後預後較好。蔡沅欣主任提出數據指出,臨床確實有病患因發生人工髖關節骨折,在使用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治療後,在很短的時間便能恢復良好的生活功能,是患者及家屬的一大福音。他也提醒,有長期使用類固醇的風濕免疫性疾病患者,務必每2年做一次DXA檢測,以了解自己的骨頭健康程度,預防骨鬆性骨折的發生。
30多歲竟然罹患骨質疏鬆症 長期使用類固醇骨質悄悄消失
骨質疏鬆症絕非年長者專利,30多歲也會骨鬆找上身!1名32歲紅斑性狼瘡女性病患,長期服用類固醇控制免疫功能,某天在家彎腰撿毛巾,突感到背部疼痛,隔天希望藉著按摩改善,但痛感反而更加劇烈,痛了4周就醫檢查才發現脊椎因骨質疏鬆發生骨折,立刻使用骨水泥治療後,緊接控制骨密度。罹患免疫疾病長期使用類固醇 最好規律檢查骨質小心骨密度流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神經脊椎外科陳德誠主任表示,女性停經後或65歲以上,男性則在70歲以上,就會被歸類在骨鬆高風險族群,但骨鬆不僅年長者要小心,年輕族群如果有免疫疾病,長期使用類固醇,骨質容易因藥物副作用導致骨質流失,不知不覺罹患骨鬆,也就陷入高風險骨折危機中。陳德誠主任說明,30多歲個案約在20多歲時,確診罹患紅斑性狼瘡,服用類固醇10多年沒想到已經骨鬆,等到骨折發生才得知,幸好脊椎骨折並未太嚴重,利用骨水泥解除疼痛後,立刻使用治療骨鬆藥物,配合飲食與運動,骨質漸漸恢復,例行檢查已經恢復到骨密度T值-2.0至-2.5,個案也很開始小心骨折危險。骨鬆治療由減少流失與促進生成著手 不要誤信偏方讓自己藥物中斷陳德誠主任指出,治療骨鬆由兩個方面著手,身體維持骨頭新陳代謝,分別有蝕骨細胞與造骨細胞,破壞舊細胞同時也長出新細胞,因此骨鬆治療藥物就有「減少骨質流失」與「促進骨質生成」兩大類,減少蝕骨細胞活性,就像水庫節約用水,讓骨質流失變慢,促進造骨細胞活性,就像如同增加水庫進水量。陳德誠主任提醒,骨鬆就是慢性病,治療藥物不能停,臨床會有病人治療幾年後,自認可能痊癒就疏於治療,等到骨質再次變差發生骨折,才體認到使用藥物不能中斷,也有病患看到民間偏方,宣稱能改善骨質,或是誤認改善軟骨營養補充劑,能夠幫助骨質疏鬆症,恐怕都讓自己重陷骨鬆危機。骨鬆未用藥增加未來骨折修復手術難度 高風險族群最好維持規律檢查陳德誠主任補充,骨鬆病人一旦發生骨折,手術難度恐怕隨著增加,如果需要使用骨釘或鋼板,就會像在沙地打地基,非常不穩固手術失敗風險提升,因此在臨床上,假使手術不是很迫切,會建議病人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治療兩到三個月,讓骨密度恢復到一定程度,再執行手術提高手術成功率。陳德誠主任強調,骨鬆高風險族群最好保持規律檢查,可用DXA骨密度檢測確認骨密度數值,發現骨密度T值在-1.0至-2.5就屬於骨質缺乏,平日生活就要特別小心,要充分攝取鈣質與日曬運動,一旦發現T值小於-2.5,就罹患骨質疏鬆,一定要按照醫囑規律用藥,才能穩定或增加骨質,降低骨折發生危險。充分鈣質與維生素D攝取很重要 環境裝設無障礙設施減少跌倒危險陳德誠主任也說,骨鬆病患除了規律接受治療外,充分鈣質與維生素D也非常重要,每天最好維持鈣質攝取至少1200毫克,維生素D則要在800至1000 IU,喝咖啡適量就好,不要超出建議量,但菸酒一定要避免,生活環境預防摔倒措施也要做好,尤其年長者常因浴室濕滑摔倒骨折,做好防護能減少危險。利用微創方式治療骨質疏鬆所引起的骨折近年來由於醫材設計及材質之進步,對於骨鬆性骨折的病人也發展出許多微創方式進行的手術,像是門診中常見的微創骨水泥灌注或嚴重者加上微創骨鬆釘融合手術可以有效解決病患疼痛問題,在有經驗的醫師執行下,經由特殊設計的骨釘及植入物,再搭配骨質疏鬆症藥物的治療,加上病患本身能夠配合醫師指示積極治療的情況下,大多數患者均能有良好的治療結果,有別於以往的錯誤觀念認為骨質疏鬆的病人是無法手術且失敗率是非常高的。對於因為脊椎退化引起神經病變需要手術處理解決問題的骨鬆患者,可以主動諮詢有經驗的脊椎科醫師討論最適合自身情況的治療方法。
八旬嬤背痛又變矮 及早發現免於骨折捱刀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及早發現骨質疏鬆症並接受治療,可以避免後續因發生骨鬆性骨折而必須開刀治療!臨床有一名年近80歲的阿嬤,經常有下背痛情況,且發現自己變矮、亦有駝背而求診骨科。醫師安排阿嬤接受DXA骨質密度檢測後,發現阿嬤的T值(T-score)竟然為-3.5,是屬於嚴重的骨質疏鬆症,於是以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為主、並輔以減少骨質流失的藥物。在連續使用12個月後,醫師再追蹤她的骨質密度時,T值已經回到正常值-2.3。萬芳醫院骨科部主任郭宜潔指出,該名病患的配合度高,在服用骨鬆治療藥物時,也同時補充鈣質、維生素D並嘗試規律運動,且在獲得成效後,至今仍持續使用骨鬆藥物以保骨本。也幸虧發現得早,得以免除因不小心跌倒而造成骨折的危險。骨鬆性骨折會造成高齡髖部骨折,死亡風險高一旦因骨鬆而發生骨折,最典型的情況就是高齡髖部骨折。根據萬芳醫院過去5年來的追蹤,平均一年約有200例高齡骨鬆髖部骨折患者,等於幾乎2天就有一名病患必須接受手術治療,「在全世界的文獻資料,髖關節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超過10%,其他將近有6成患者是喪失自理能力,無法恢復原本的生活,在萬芳醫院五年追蹤資料中,也發生相近的結果。」郭宜潔強調,因骨鬆而導致的高齡髖關節骨折,對於醫師手術、術後照護、病患及家人都是很大的挑戰。骨鬆的高危險族群以停經後婦女、年齡逾80歲,或有體重過輕、營養不良及長期使用類固醇者居多,他提醒若是發現身高矮了兩、三公分,有駝背、莫名背痛時,有可能是骨鬆症狀,要提高警覺定期測量骨密度。骨鬆治療要儘早,可討論最適合的治療藥物臨床治療骨鬆的藥物種類很多,光是使用方式就有口服藥物、靜脈注射、皮下注射等,郭宜潔提及,如果以治療的作用機轉來分,也有「減少骨質流失」、「促進骨質生成」兩大類,醫師會依照病患的狀況與需求來選擇或合併使用。「減少骨質流失」的藥物,對於輕度的骨鬆患者比較合適,也適合長期使用;倘若是骨質密度不夠、且嚴重的骨鬆患者,一般會建議優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這兩類藥物就像開源節流概念,前者為節流、後者為開源。」郭宜潔表示,即使是需要開刀的病患,在使用骨鬆治療藥物後,也能增加術後骨頭的癒合,提高骨質密度、減少再次骨折的風險。根據臨床研究證實,對於嚴重的骨鬆患者,優先使用「促進骨質生成」藥物,再接續使用「減少骨質流失」的藥物,能帶來較好的骨密度提升效果,達到降低骨折風險的目的。近幾年萬芳醫院已成立骨鬆肌少症治療特別門診,每周有不同科別專科醫師針對骨鬆狀況進行評估治療,他提醒,如今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在預防三高下,也要預防骨鬆性骨折,提早治療才能讓高齡生活更有行動力,也能活得健康無拘束。
骨質疏鬆慎防跌倒 嚴重恐危及生命
根據調查,國內婦女有三分之一會在一生中發生一次骨鬆性骨折、男性也有五分之一的風險,加上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危機愈來愈高。雖然骨質疏鬆不是病,但可怕之處遠比你想得更嚴重!一名50歲左右的百貨櫃姐,只是下樓梯不慎踩空一階,就造成嚴重髖部骨折,險些失能。收治該櫃姐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謝尚霖分享案例時不禁感嘆,該病患僅50歲、髖骨骨密度卻如七、八十歲的老人般;細問才知因極少曬太陽也不愛運動,又有早發性停經現象,「這些剛好都是骨鬆高危險因子,所以即使只是輕輕跌倒,就造成嚴重傷害。」骨鬆跌倒好危險,嚴重恐威脅生命骨鬆有多可怕?謝尚霖醫師說,它是造成髖部骨折的主要原因。「骨鬆所造成的髖部骨折,不見得需要遭受高強度的撞擊,有時只是不小心跌坐在地上、騎乘機車遇到路上顛簸就可能發生脆弱性骨折;且一旦發生髖部骨折,最嚴重的是一年內死亡率近20%。」髖部骨折即使撐過死亡高峰期,後續導致的失能不僅降低生活品質,也會造成家人與社會的經濟負擔。況且骨鬆導致的髖關節骨折不只對生理心理的影響都大,「要及早發現骨鬆並及早介入,避免發生骨折事件,才能避免後續的遺憾。」骨鬆治療不能中斷,藥物使用至少需一年臨床來看,許多病患是在骨折後經由檢查才知道自己是骨鬆患者,這時都有點亡羊補牢了。謝尚霖醫師強調,骨折發生後除了處理骨頭問題外,也要同時治療骨鬆以避免未來再發生新的骨折事件。「有研究指出,髖部發生第二次骨折,死亡率會提升2至4倍。」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指引中指出,任何骨鬆藥物都需要使用一年以上才能看到降低骨折的效果。「實際上有很高比例的病患即使用了骨鬆藥物,卻會因各種原因擅自停藥。」他表示,當藥物順從性低於50%以下,骨鬆骨折的機率與未用藥前是沒有差別的。目前第一線的骨鬆藥物主要功用是預防骨質流失,藉由減少流失來累積骨本,這類藥物包括雙磷酸鹽類、單株抗體以及選擇性雌激素接受體調節等最常見。2022年發表於國際期刊《Bone》的研究指出,「長效型骨鬆藥物可以顯著提升髖部骨折病患的10年存活率,使用滿一年以上,可以降低4成死亡風險,使用滿3年以上更能降低7成以上的死亡風險。」此外,發表於國際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有骨質缺乏的病患,以長效型雙磷酸鹽類藥物,能有效預防病患往骨鬆發展,也可大幅降低脆弱性骨折機會。「使用長效型藥物,連續治療三年就能降低七成脊椎骨折發生率,髖部及非脊椎骨折發生率也能降低。最大的好處是不用經常跑醫院。」謝尚霖醫師提醒,骨鬆有往年輕化發展的趨勢,骨本必須要及早儲存,包括做好基本功如補充鈣質、維生素D、遠離菸酒、規律運動曬太陽等;而女性停經超過五年,建議要做骨密度檢查;若已經使用骨鬆藥物則要持續,中斷治療等於前功盡棄。最後他呼籲,若有任何與骨鬆相關的疑問,都可以找骨鬆專科醫師進一步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