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 骨科 車禍 微創手術 疼痛 膝蓋《錦繡安寧》累計破百萬次觀看 張晚意被封「偽骨科專業戶」
張晚意、任敏主演的宅鬥復仇劇《錦繡安寧》成下半年陸劇流量黑馬,本週迎來大結局,於LINE TV累計破百萬次觀看,最新劇情中,女主角「羅宜寧」(任敏 飾)的狗血身世曝光,發現原以為的父親,實際上只是媽媽的前夫,因此和三哥「羅慎遠」(張晚意 飾)沒了血緣的束縛,愛情就此萌芽,無奈她的恐怖前任「陸嘉學」(此沙 飾)不斷糾纏,請求皇帝賜婚不成,決定搶親,在兩人成親之日設下圈套,引開羅慎遠後,放火燒屋擄走新娘羅宜寧,驚人的「偏執愛」與瘋癲演技都令觀眾印象深刻。《錦繡安寧》全劇於LINE TV熱播中。劇中,羅宜寧的前任陸嘉學,因為不願面對她即將嫁給羅慎遠的現實,在她大婚前夕找上門,說出「我愛你愛得比任何人都早、愛得深、愛得久」、「你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們重新開始好不好」、「我不會放棄的,任何人跟我做對,都不會有好下場!」等瘋狂言論試圖挽回,在羅宜寧大婚當天,還掉下痛苦的淚水,行徑雖然恐怖瘋癲,但同時也演出揪心感,讓不少人看到相當入戲,直言「陸嘉學已經愛到瘋了」、「這個情緒爆發太猛」。張晚意飾演的羅慎遠從落魄庶子一路逆襲。(圖/LINE TV提供)張晚意飾演的羅慎遠堪稱勵志代表,從小因私生子身份,備受全家族冷落,但好在天資聰穎又遇到恩師,讓他得以從落魄嫡子一路逆襲,不過角色設定起初太悲慘,連張晚意都笑稱:「一開始太苦了,爹不疼又沒娘,直到遇到妹妹。」張晚意過去在《長相思》中就曾上演過「偽骨科」(意指實際上無血緣關係)兄妹戀,這次與任敏搭擋,再度愛上自己的妹妹,被網友戲稱為「張愛妹」,本人看到後幽默回應「攤牌了,其實我姊姊是張惠妹」、「『愛妹』讓人受盡委屈」讓一旁的任敏聽到後都直接大笑,直呼太有哏。任敏飾演羅宜寧。(圖/LINE TV提供)任敏以主演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古裝劇《玉骨遙》闖出知名度,初次和張晚意合作,大讚對方個性與角色相當相似:「看起來高冷,實際上很開朗,是會逗大家笑的幽默男孩。」而這次接演《錦繡安寧》,她也收到觀眾肯定「變漂亮」、「狀態好、演技好」,險些感動到掉眼淚,坦言自己很在乎觀眾的聲音,也非常感謝粉絲的誇獎與支持,談起兩人之後是否有機會二搭,張晚意也大方回應「可以挑戰別的年代吧」,任敏也認同說可以,讓粉絲們相當期待。
名嘴張友驊散步跌倒過世!衛福部揭「老人常摔地點」 骨科醫:7類人注意了
資深名嘴張友驊在夜間散步時不慎跌倒,重創頭部,當場失去呼吸心跳,經送醫多日救治後,於昨(11)日上午過世,享壽70歲。事實上,衛福部過去曾指出,107年的死因統計中,跌倒高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2位。對此,骨科名醫也示警,這「7類人」容易跌倒,請務必要特別注意。衛福部表示,根據國健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自述過去1年曾跌倒者有495人,這也代表著,每6個老人就有1位在1年內有跌倒經驗。衛福部也提醒,分析長者最容易發生跌傷意外的地點,於室內分別是臥室、客廳、浴室;室外則是街道、公園、農地。而從長者跌傷的原因來看,第1位是滑倒或絆倒,其次是失去平衡或頭昏,第3位則是碰到或撞上物品或人。衛福部強調,嚴重跌倒可能會造成長期臥床甚至死亡,呼籲長者防跌要從生活小細節做起,切勿輕忽跌倒的傷害,規律運動、維持居家環境及用藥安全,都是防跌的好方法。另外,台大醫院骨科部教授、主治醫師楊榮森曾經在《健康2.0-名醫觀點》頻道中說到,「俗話說衰老從腳開始,死亡從跌倒開始」,跌倒後可能引起骨折,骨折後很容易造成死亡。楊榮森提到,調查統計發現,若因跌倒後造成髖部骨折,會引起很高的死亡率,其中男性在跌倒後1年內死亡率達22%、女性則15%,雖經過幾年來大家的努力,女性已降至11~13%,「假如說跌倒造成的是腦出血,或是其他傷害的時候,死亡率會更高」。對此,楊榮森警告,臨床上有7種人容易跌倒,包括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視力不良、肌少症、平衡感不好以及骨質疏鬆症患者。若想要好好預防、強健骨骼,楊榮森建議,首先要好好休息保存充分的體力,再者要有適當的保護,除了運動使肌肉、骨骼更加強壯外,也要注意環境的安全保護,必要時可安裝扶手;最後,要適當運動,不僅對肌肉、骨骼、腦部組織、腸胃蠕動等等有益處,也會改善整體的力量及平衡功能,身體更強壯、健康後,也比較不容易跌倒,降低死亡風險。
減重防禦股2/康霈女總談創業淚灑人生 當年「淨值剩1元」押房籌錢不敢說
堪稱首檔醫美新藥股康霈(6919)10月4日以433.8元由興櫃轉上市,一開盤股價就大漲24%衝上537元,9日收盤價為522元,其大股東友華(4120)股價今年以來上漲10多元。這一檔所開發新藥雖尚未取得藥證,但投資人已在股價上反應期待,原因是康霈的新藥為局部減脂注射劑且陸續公布的臨床數據令人驚艷,搭上瘦瘦筆帶動全球減重塑身熱潮列車。康霈上市記者會後,CTWANT記者專訪董事長徐坴暉與執行長(總經理)暨研發長凌玉芳,兩人回首12年創業路,不約而同提到2019年公司走入谷底,淨值只剩一元,借錢照發薪水,在人前強顏歡笑,「我那時把房子抵押揹到二胎,跟太太財產分開制,免得受我牽累……。」徐坴暉回首這段找錢留人的辛苦歷程,看似雲淡風輕,實則幾經峰迴路轉,尤其是2021年5月間,在董事張高榮醫師推薦公司給友華生技(4120)董事長蔡正弘,8月引進資金1.68億元,翻轉康霈命運,順利催生新藥。負責新藥催生的正是凌玉芳,她主導研發同時身兼總經理、執行長,公司上百項專利都出自她的手。凌玉芳出身桃園軍人家庭,考上北一女後因參加街頭遊行,父親擔心台北自由學風讓女兒不夠專注學業,轉學到中壢高中,後來陰錯陽差考上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但她鍾情化學,遂轉攻成大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康霈研發局部減脂注射劑,其臨床試驗專選最難減重的腹部。圖為康霈創辦人、執行長暨研發長凌玉芳。(圖/報系資料)「這是我第一次談康霈,說到流眼淚。」蓄著大波浪長髮、有著彩繪指甲、一雙炯炯有神大眼的凌玉芳,總是笑臉迎人,她接受CTWANT專訪首度談起自己的人生故事,包括姐姐癌逝及讀學時身兼五家教、一個麵包啃一天等種種生活苦境,逼使自己從低谷中站起來。畢業後,凌玉芳進入新藥相關產業,從事醫藥法規與專案管理,也做醫美行銷需求分析多年,直到2012年才決定與徐坴暉出來一起創業,走上研發醫美減脂新藥之路。凌玉芳解釋,「我完全是從醫美和市場角度來看需求,我看了許多研究報告,也訪談了許多醫師,幾千頁的外文資料也讀,發現很多人想要局部減脂但害怕動手術,苦無沒有好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因此才會想開發此類新藥,而且還要做別人沒做過的地方,就是最難減脂的腹部,開始著手。」這讓她吃盡了苦頭,因為用注射劑做腹部局部減脂,不但在台灣沒有,在全球的新藥臨床試驗也史無前例,甚至沒有主持相關類似經驗的試驗主持醫師團隊和CRO,剛開始的前二年,他們寫電郵到歐美許多臨床試驗機構邀請醫師加入,「很多人覺得康霈是言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根本不理睬我們。」凌玉芳說。凌玉芳接著進一步說,「幸好澳洲的Dr. Goodman熱愛研究願意擔任CBL-514的2a臨床試驗的主持人,等到我們2a期臨床試驗數據療效很顯著,才陸續有知名醫師願意加入試驗,且隨著更多數據公布,現在是好多國際知名醫師主動寫信給我們想要加入CBL-514的臨床試驗。」凌玉芳談到推動新藥研發的臨床試驗過程中,從找錢、募資到邀請醫師擔任試驗主持人,人前人後她和徐坴暉看盡了臉色,但二人始終不放棄。如今,康霈的新藥CBL-514注射劑預計今年Q4與明年Q1公布2項局部減脂2b臨床解盲統計數據;此外,同成分但劑量與劑型不同之CBL-514D,專注用於疾病治療用途,目前在罕病竇根式症亦進入2b臨床階段。友華生技2021年間決定投資康霈後,成為法人注資領頭羊,讓康霈擁有資金可以推動多項新藥臨床試驗。圖為友華生技董事長蔡正弘。(圖/報系資料)CTWANT特別問了一路走來遇到哪些貴人?凌玉芳秒回恩師,成大醫學院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所賴明德教授,當初不在意她大學並非讀相關科系,也無經過實驗室實習,仍收她當研究生,開啟了她對分子生物學的熱愛和專業,也因此進入細胞凋亡的研究領域。「他給我非常大的空間,我在實驗室不只一次的修改做實驗的方法還有流程,他只要跟我溝通過覺得合理都欣然接受並且一路支持我」「我需要去家教來賺生活費和學雜費,他也容許我在用餐時間先離開去家教。」當年,只有凌玉芳一人邊唸研究所邊家教,大部分教授不容許。接著,凌玉芳提到股東Joe,「他當初評估覺得康霈有潛力,但他老闆不願意投資,結果他選擇自己投資我們」「後來也找了很多好朋友投資一路支持我們,包含在我們淨值剩1元左右的時候,也協助我們找投資人買回部分不願意繼續投資的股東股票,幫公司解決困境。」還有一位Mike,是Joe的好友,「我們上興櫃後,這位股東一路買,目前是前十大股東,他是骨科醫師,非常了解超音波導引注射,這次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也是因為他有受此之苦,我們才發現514可能可以治療OSA,他本身對投資和生技領域都蠻熟悉的,我們的數據他也都看得懂。」「我們2023年現增30億元風雨飄搖之際,最後能夠順利成功並且超額認購,Mike和Joe幫了非常大的忙⋯…,因為他們在投資圈認識很多投資人本身又很專業,所以介紹並說服了很多投資人加入我們的現金增資,那時候我們的價格一度已經跌破現增價,很多人都傳我們現增會失敗……。」「還要感謝友華蔡董看好我們,義無反顧成為康霈第一個法人投資者,帶動其他的投資人願意投資我們,才讓康霈有相對充足現金可以推進後續的臨床試驗,成功完成興櫃前二次現增取得十幾億現金,更得以展開多個適應症的二期臨床試驗。」其實,友華本身在2022年也是有代理一款抑制食慾為機轉的減重口服新藥「康纖芙」(Contrave),正式進入減重市場;而在這之前則是投資康霈取得股權約3.1%(康霈發行新股的最新持股比率),並擁有康霈CBL-514溶脂注射劑台灣獨家代理銷售權的優先議價權,這也讓友華股價跟著起飛。如今康霈從興櫃轉到上市,二位創辦人念茲在茲的貴人,以及一路相挺的公司團隊與許多股東們,讓他們有機會完成全球第一個局部減脂新藥開發。
女子常搬文件!竟釀「爪狀手」 醫曝治療方式預防神經受損
陳小姐33歲,是一位上班族,工作上常常需要搬運沈重的文件和書籍。這一年多來陳小姐開始出現左手前臂痠麻和手指頭無力的症狀。經診所醫師診斷是頸椎問題,然而復健五個月後仍未改善,手掌甚至開始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心急的家人帶陳小姐來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骨科部門診,詳細檢查後發現陳小姐左手肘的尺神經受到壓迫,相當嚴重,也已經出現手掌肌肉萎縮凹陷的「爪狀手」情形。手肘隧道症候群 嚴重會有不可逆神經損傷黃贊文部長說明,手肘隧道症候群是上肢常見的神經壓迫症狀,由於尺神經在手肘處的位置非常表淺,因此很容易受到傷害。手肘隧道受到直接的撞擊時容易造成急性尺神經發炎,若是長時間以手肘關節做倚靠的動作,或是工作常要提重物而需要長時間將肘關節維持在屈曲的位置時,則會導致慢性的尺神經壓迫而使神經受損。運動醫學中心徐振恆醫師指出,手肘隧道症候群大多數症狀集中在手部,常見包括無名指和小指的麻刺感,而嚴重的手肘隧道症候群則可能導致手部肌肉萎縮、無力,並使手指協調的動作變得困難。除了理學檢查以外,也會安排神經傳導檢查來進一步確認是否為手肘隧道症候群造成的尺神經病變。症狀輕微可採保守治療 嚴重則需進行尺神經減壓手術徐振恆醫師進一步說明,手肘隧道症候群症狀比較輕微的患者,如果尚未出現明顯感覺異常和肌肉萎縮無力,可以選擇保守治療,包括服用消炎止痛藥來改善局部發炎腫脹,睡覺時使用副木固定以免手肘過度彎曲等,都有機會自行緩解。當保守治療無效或已出現手無力、肌肉萎縮甚至有明顯的「爪狀手」時,尺神經的減壓手術治療則成為必要選項。發現手肘麻痛和無名指、小指無力 及早就醫與治療徐振恆醫師建議,現代社會的工作壓力大,在辛勤工作拼經濟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若發生手肘麻痛無力和無名指、小指無力症狀時,應及早尋求專科醫師建議,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關節炎讓8旬嬤痛不欲生 機械手臂導航手術「隔日即下床」
80多歲的林阿嬤長年飽受退化性關節炎困擾,特別是右膝近期每況愈下,頻繁莫名疼痛與反覆腫脹,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連上下樓梯或從椅子上起身都痛苦難耐,外出得靠輪椅代步,甚至連獨自步行一小段路都無法完成,因擔心麻煩家人,林阿嬤盡可能減少外出活動,自我封閉讓心情鬱悶。雙和醫院骨科陳冠豪醫師說,林阿嬤以前因工作關係,常需要久站,當時雖有痠痛的情形,但大多休息幾天或服用消炎藥物就會好,如今上了年紀,疼痛感越發強烈,甚至連消炎藥物,或注射玻尿酸都無法改善。另外,透過影像檢查發現,林阿嬤右膝軟骨嚴重磨損與骨刺生長,導致股骨與脛骨直接摩擦,骨架變形歪斜,進而引發疼痛不適,也是明顯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經討論後,決定以置換人工關節的方式來幫助林阿嬤重拾希望。考量到林阿嬤年紀較長,為減輕手術對身體的負擔以及希望術後快速恢復,因此將採羅沙機械手臂導航手術系統(ROSA Knee)來進行膝關節置換術,在醫療團隊的努力下,歷時約1個半小時便完成手術。值得注意的是,林阿嬤在手術後隔日即能下床,並依靠著助行器慢慢行走,休養5天後即順利出院,一星期後返診追蹤時,已能放開拐杖行走,隨著膝關節疼痛與活動度均顯著改善。陳冠豪醫師說明,羅沙機械手臂導航手術系統是以機器人手臂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透過術前計畫與完全客製化的3D立體建模,輔以AI運算即時定位追蹤導航,加上多動向機器人手臂,達到精準置換人工關節之目的,同時減少對病人的軟組織及肌肉傷害,有效降低術後疼痛感與提升功能恢復速度,後續便能盡快展開術後復健,以及減少併發症的機率。陳冠豪醫師強調,每位病人的症狀不盡相同,退化程度也不一,然面對不同嚴重程度的膝關節退化,應要有適當的治療策略,並非只有置換人工關節一途,但臨床上常見民眾因輕忽自身關節狀況惡化,導致錯失治療良機,間接讓許多醫療選擇的可行性。建議民眾若發現膝蓋疼痛持續2至3週,合併腫脹緊繃時,就應就醫接受詳細檢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效果,不只是為減緩不適,也是替未來熟齡樂活作好準備。
車禍左膝關節積水、疼痛! 「自體骨髓幹細胞」重建膝健康
32歲的黃先生因車禍造成左膝重創,長期飽受劇烈疼痛和關節積水之苦,生活品質大幅下滑。經過深思熟慮,他選擇接受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短短半年後,黃先生的症狀獲得顯著改善,不僅擺脫疼痛困擾,還能重拾運動樂趣,擁抱充滿希望的生活。突破性細胞療法 造福軟骨缺損亞東醫院骨科部副院長張至宏醫師詳細闡述了細胞治療的過程:首先在局部或半身麻醉下,從患者骨盆抽取骨髓幹細胞。這些珍貴的幹細胞隨後在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的實驗室中精心培養、增殖,最終形成名為Kartigen的軟骨修補移植物。最後,醫療團隊透過關節鏡或微創手術,將這些修補物精準植入患處,促進軟骨修復。軟骨缺損及時修補 新式治療更明朗 林凱旋醫師強調,軟骨缺損雖不等同於退化性關節炎,但若置之不理,可能演變為更嚴重的關節問題。相較於傳統的微骨折手術和馬賽克鑲嵌術,Kartigen軟骨修補移植物具有獨特優勢,不僅能在不損傷自體軟骨的前提下修復大面積缺損,還能生成與天然軟骨極為相似的組織。生活質量和膝關節功能均顯著改善 證實細胞治療成效卓越治療半年後,黃先生的康復進展令人振奮。他不僅恢復了正常行走能力,還可以自如地蹲下和跑步,困擾已久的關節積水問題也徹底消除。根據術後追蹤評估,黃先生的生活質量和膝關節功能均獲得顯著提升。他的日常生活和運動時疼痛指數(VAS)都從3降至0,意味著完全告別疼痛。此外,他在膝關節損傷及骨關節病治療效果評估(KOOS)和膝關節功能評分(Tegner Lysholm)中均達到滿分,國際膝關節文獻委員會主觀膝部評估(IKDC)亦接近滿分。MRI MOAKS評分更是從32分大幅改善至14分,充分證實了治療的卓越成效。
台大名醫強吻熊抱女助理入獄變緩刑 1關鍵法官相信他不會再犯
台大醫院骨科部主任王至弘是業界名醫,但2021年爆出他在辦公室強吻並熊抱一名藥廠女助理,受害人事後馬上傳訊息告訴主管和同事,對台大提出性騷擾申訴外也向檢方提出告訴。王至弘辯稱只是為了打氣加油才「愛的抱抱」,但他一審遭判刑8個月,王至弘上訴後,高院今(11)日改判他緩刑3年,1個關鍵讓法官相信他不會再犯。判決書提到,王至弘在2021年10月某天晚上,將某藥廠派駐在台大醫院的女研究助理叫到辦公室裡,談話結束後突然趁女助理不注意,強行環抱她,又將女助理口罩拉下強吻,過程中還伸手撫摸女助理的背和臀部,過程約30秒。女助理當下嚇到不知所措,王至弘還表示可以送她回家,但她馬上拒絕。女助理返回她的辦公室,馬上傳訊息告訴主管和同事,自己遭到王至弘熊抱和強吻,所幸她有即時醒過神,推開王至弘並說不可以這樣,兩人分開後讓她氣得向其他人表示,「超想罵髒話的啊」;事後受害女助理對台大提出性騷擾申訴,並向檢方提出告訴,王至弘也遭提起公訴。今年1月一審結果,法院根據諸多客觀事實,認定王至弘強制猥褻犯行明確,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案件可上訴;今日二審高等法院審理後,法官認為一審判定無違誤,但王至弘沒有前科,又長期擔任台大醫師和台大醫學院專任教授,「歷年門診及手術總人數很多」相信王至弘不會再犯,被害人的損害也能透過民事訴訟請求賠償,故給予緩刑。全案仍可上訴。據悉,在民事部分,受害女助理請求賠償100萬8915元,最後北院民事庭判王至弘須賠償50萬8915元,50萬元為慰撫金,8915元是就診費用。王至弘自1993年進入台大醫院骨科部擔任主治醫師,很快成為台大醫學院骨科專任教授,他個人專精於微創全平衡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前後十字韌帶重建術、半月軟骨修補術、肩旋轉肌破裂修補術等,有不少職業球員都是找他開刀治療,在運動醫學界頗負盛名。◎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上班遇車禍後寸步難行! 「運動醫學中心」復健助順利擺脫拐杖
29歲的李小姐二個月前在上班途中發生車禍,造成膝部副韌帶受傷、十字韌帶鬆脫、半月板撕裂傷等傷害,使她必需以手杖輔助行走,後續在中醫復健科的轉介,以及骨科治療建議下,到「運動醫學中心」做復能診療,目前的她已擺脫手杖回復正常生活。運動醫學中心 非僅治療運動傷害光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賴冠帆表示,不少人聽到「運動醫學中心」,都直覺以為是看運動傷害,但除了看與運動相關的傷,更著重提升患者的骨骼肌肉功能,讓患者在受傷後,盡快回到正常生活,甚至能開始運動,才是運醫中心的最主要目的。術後復能問題 需藉由各種運動提升肌耐力賴冠帆進一步提到,過去針對骨科、神經外科等外科的手術患者,常面臨術後復能的問題,像不少患者在接受膝關節手術後,雖然手術成功,但肌力卻因之前膝關節不適,而嚴重喪失,此時就要藉由各種運動,來提升患者的肌耐力,進一步保護患者的膝關節,讓他們能正常地行走坐臥,重拾日常生活。「以人為本」整合治療 讓運動成為治療一部分光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陳彥志認為,運動醫學中心的宗旨,在於以人為本的整合治療,讓「運動」成為治療的一部分,讓病人能夠主動參與。期待能藉由運動醫學中心的成立,能更進一步提升民眾的骨骼肌肉健康。
關節退化!走路卡卡、突無力 1微創手術有效恢復行走力
膝關節是大小腿骨頭連接的部位,在關節內的骨頭表面包覆著一層以膠原蛋白為主的軟骨,提供潤滑、緩衝的效果。但是長年使用下,可能出現一些刮痕、磨損,這便是所謂的關節退化。關節軟骨較大破損 恐致活動困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林心畬表示,輕微的磨損注射玻尿酸潤滑即可緩解,但較嚴重的損傷會導致軟骨破裂,有時軟骨會移位,碎片會脫落,形成大問題。關節軟骨出現較大破損時,會有明顯的凹凸不平甚至會剝落形成碎片,活動時容易卡住,也會有突發的無力感,還會發炎腫脹產生關節內積水。休息跟吃消炎藥可暫時緩解,但症狀時常反覆,造成一大困擾,這時就會需要手術介入。微創膝關節內視鏡 傷口小、恢復快林心畬說明,傳統手術需要切開整個關節來移除碎片或修補軟骨,傷口大,復原慢,有時還會遇到手術後沾黏僵硬的後遺症。但是現在內視鏡技術已經普及化,搭配關節專用的內視鏡器械,只需要三個小於一公分的傷口便可完成手術,手術後隔天傷口只會些微腫脹,通常一天內可以恢復獨立下床與走路,住院時間只需兩天一夜。而除了修補軟骨及移除碎片,手術中還可以詳細檢查關節內的狀況,若是發現不平整的皺壁或是發炎的滑膜組織也可同時清除,回復關節的順暢度,延長關節的使用年限。出現不適症狀快就醫 把握黃金治療期林心畬強調,軟骨碎片與關節磨損互為因果,關節軟骨碎片會導致異常的磨損,進一步損傷健康的軟骨,產生更多軟骨碎片,形成惡性循環。若是軟骨完全磨壞,便只能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有症狀的患者應及早就醫檢查,以免錯失早期治療的關鍵時機。
運動、老化膝軟骨損傷嚴重! 「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有效增強膝力
熱愛自行車的黃先生10年前右膝疼痛,經檢查確認右膝軟骨損傷,擔憂之後無法再盡興運動;前排球國手陳小姐3年前在教練職上教學不慎、未妥善熱身示範動作傷膝,就醫發現雙膝軟骨幾乎磨光,以為她得離開最愛的球場;七旬羅阿公退休喜迎農務生活,無奈膝蓋受損不給力,雙腳不平衡影響脊椎,一動就全身不舒服,常常要臥床休息很痛苦。3人先後接受「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成功治療,現在黃先生騎自行車里程數累計逾10萬公里;陳小姐不僅繼續勝任教練職,更能重回球場當選手;阿公則笑說,現在能種菜也能跟老婆去運動,退休生活多采多姿。意外受傷及過度運動 導致關節問題年輕化臺中榮總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超平醫師表示,近年運動風氣正盛行,關節問題也隨之增多且有年輕化趨勢。年輕患者多數為意外受傷及過度運動導致膝蓋痠軟疼痛、活動角度受限而就醫,透過核磁共振檢查可發現軟骨缺損,如未進一步治療,將可能發展成退化性關節,最終只能選擇置換人工關節。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 耐用度高陳超平主任指出,「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健康軟骨。手術時,醫生從膝蓋非負重部位取出約2-5公克的健康軟骨,經切碎、酵素特殊處理分解可釋放大量軟骨細胞,再將其裝填到受損處,促使再生類玻璃軟骨,耐用度高。陳超平解釋,此手術修復技術可透過關節鏡操作,傷口僅2公分。這項技術不僅適用於膝蓋,還可應用於肩膀、手肘、足踝等部位的軟骨損傷,但非每名患者都適合,必須透過專業醫師臨床檢查判斷,此外,術後必須配合6個月至1年以上的復健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 具安全性與有效性「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在2021年取得衛福部(TFDA)認證,臺中榮總運動醫學團隊2023年通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彰顯其安全性與有效性。截至7月底,臺中榮總已完成逾100例手術,年齡跨度從11歲至73歲,膝蓋損傷患者只需一次手術,術後1年,發現軟骨缺損部分完全再生達97%。
明通家族起底2/「他不只是放牛牧童」母慧眼妻舅扶持 打響葫蘆標治痛單
明通製藥創辦人張日通先後娶兩房,外界鮮少知道,二代共九名子女中有二人取得「藥劑師證照」、二人當醫師,媳婦也是藥劑師或醫師。CTWANT記者獨家專訪二房子女,張日通從西藥起家後,轉去大陸中醫,長女張順美曾陪同父親一塊找藥材,從黑龍江到廣西,做成感冒治痛單、治傷風,與清冠一號配方相近;販售中的「漢方胃腸藥」,去年一度引來國際藥廠上門談合作,後來不了了之。CTWANT記者日前採訪到創辦人二房兒女張順美、張光明與張光發姐弟。據張光發整理的明通藥事歷史資料,創辦人張日通1914年出生,在農業社會裡,小學生放學回家多幫忙大人農務工作,常常赤腳去幫放牛吃草工作,一個小孩每人分配一頭牛。張日通小學就讀水堀頭分教場,成績優異,獲得許多獎狀,曾通過台中師範筆試,但在口試時,最後卻沒被錄取,後來有一傳出可能是當時學校考官看到張日通畢業自水崛頭分教場,而師範裡同樣有水崛頭分教場畢業的學長曾跟老師打架,被紅點註記,張日通的考運可能因此受到影響。台中張日通1934年於水堀頭創立日通堂藥房,第一個藥品即是孔子商標的固理保淋。(圖/記者方萬民攝)雖然張家世代務農,但張日通母親張謝葉看出長男不是一般放牛牧童,便用自己的私房錢,以每月2塊錢代價雇用另一名小學生來放牛,讓張日通到西屯老街中藥店學手藝。自中藥行學徒出身後,張日通從藥方典籍上尋找做為西藥、中西混合藥方的來源,創業並成家,他娶妻兩房,大房妻子賴氏一家多從事西藥房生意,二房妻子曾家則開設銀樓,「我小時跟大媽(賴遠)很親,是大媽哄著我入睡,睡在大媽房裡……」「實在要感謝大媽賴遠本人及娘家的幫忙,才有今日的明通。」張順美、張光明姐弟告訴記者。二房么子、明通藥事文化館長張光發牙醫師進一步解釋,明通成長茁壯歷程,「這和在台中西屯老街開西藥房的賴家阿舅很有關係,幫助到正在起步階段的父親與日通(明通前身),讓父親學習不少製造藥品的知識與方法。」「93歲三叔張西城也提到軍功寮嫂嫂賴遠嫁到張家,當時他還一歲幼小襁褓,就受到嫂嫂的照顧,讓他迄今念念不忘。」「我阿公後來也有去大陸學中醫,晚年有當中醫師專門醫治小兒感冒等。」張光發整理明通發展歷史過程中,訪問張家第一代長輩,收集到不少口述資料。1934年,張日通20歲時以「日通堂製藥所」開始從事藥業買賣,隔年,出品「固理保淋(Kolihorin)」,是明通最早的一款藥品,使用的是孔子人像的商標,該藥為丸狀,根據漢藥真方調合煉成泥膠製而丸,不可咬破,專治急性淋病、膀胱炎、尿道炎等。明通藥事文化館中保存著明通製藥的生產器具。(圖/記者方萬民攝)接著推出キング散、大王散,前者用於感冒發燒退燒藥,後者為二戰後1945年由明通製藥家庭配置社出品的止痛藥,這些藥品包裝及logo經歷「朝日牌」、「日通老牌」、「明通葫蘆鼎牌」等,也就是今日國人熟知的「明痛治痛單」葫蘆瓶裝的前身。張日通製藥嚴謹,對子女教育更是嚴格,他要求選讀跟製藥相關的「藥事科系」,並須取得藥劑師證照,兩房共九名子女中,張光雄、張順美二人達標,取得藥劑師證照,張光明則當骨科醫生,張光發當牙醫師,另三人則加入家族事業。明通藥事文化館長張光發牙醫師,期盼明通邁向100年有嶄新里程與新風貌。(圖/方萬民攝)張光發告訴記者,早期明通治痛單、治傷風等成藥,透過「寄藥包」方式深入到每個家庭中,「那時還是紙做的寄藥包,裡面放了感冒、鎮咳、發燒、胃藥、牙痛、中暑、腹瀉、消炎及外用紅藥膏等藥品。」「當時都是手工製藥、包藥,也容易發霉,因此每隔一到三個月,藥廠就會派人到府查點藥品的保存情況,將以使用或過期的藥品補充或是更換。」「明通治痛單的原名是明通治痛丹,後來衛生局等主管機關認為可能衍生『仙丹』等疑慮,就改成同音但不同字的『治痛單』,這個名字更換的小故事,很多人不知道。」張順美也提到,明通推出的成藥配方,多是古籍藥典中記載的,「製藥技術貴在材料來源,不同地方出產的藥材,在熬製過程中的質地也不同。」為了找尋適合的藥材,張順美早期陪父親赴大陸十多趟,從黑龍江到廣西,不分四季,親嘗親試,「疫情期間,我們還成了藥廠中的藥廠,因為我們有保存了許多藥材,我們專做的感冒治痛單、治傷風,其實配方與清冠一號是相近的。」CTWANT調查,明通「漢方胃腸藥」的藥材來源、製作方法等,近期曾被國外知名藥廠看上,「對方說要租借我們的藥證,一年支付4萬元,簽約一次簽三年,明定第一年要供貨給他們300多萬顆,但沒說第二年、第三年要出多少貨。可是藥證沒有用租的呀,這很奇怪!」「我們開價上千萬元買斷,後來就不了了之。」現任明通製藥監藥師的張順美與弟弟張光發牙醫師提到此案,都覺得怪,也問不出答案。
膝蓋不再打架! 「導引式鋼板矯正」男童X型腿大幅改善
隨著台灣少子化的趨勢,每個孩子的健康與發展愈發受到家長的重視。現年14歲的張小弟在5年前發現運動時膝蓋經常相互碰撞,導致疼痛,影響了運動表現和步態協調。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骨科主任郭建忠醫師診斷為X型腿。兩年保守治療後症狀不但沒有改善,X型腿卻更加明顯,同學們更是投以異樣眼光,讓他在同儕中感受到極大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郭建忠醫師為張小弟安排了導引式鋼板矯正手術。手術後短短半年,雙腿外觀已顯著改善,走路和跑步時不再受到碰撞影響感到疼痛,運動表現也顯著提升。術後一年,量測發現膝蓋角度恢復正常,外觀與功能皆有明顯改善。近期,張小弟已順利移除鋼板,重新擁有筆直健康的雙腿。郭建忠醫師指出,現今家長對孩子的健康與體態愈加重視,早期發現與治療發育問題更顯重要。X型腿與O型腿的形成,主要受鐘擺效應影響,但並非所有的腿型異常都需要治療。新生兒通常會因胎壓影響而呈現輕微約10-15度的O型腿,並在一歲半至兩歲時逐漸變直;隨後可能出現輕微的X型腿,最終在6至8歲左右恢復正常。然而,若在發育過程中,由於膝蓋生長板的內外側異常增生速度導致X型腿或O型腿,長期下來會引發膝蓋兩側受力不均,導致韌帶鬆弛、半月板受損等問題。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加速關節退化,成為未來健康的隱憂。郭建忠醫師進一步說明,12歲之前,都是手術治療腿型異常的黃金時期,自全民健保在108年開始給付生長板導引矯正手術使用的八字鋼板後,小兒骨科醫師能透過低侵入性的手術逐步調整膝關節角度,相較傳統手術治療傷口大、治療時間久,新式導引式八字鋼板治療手術傷口落在3-4公分,術後可快速恢復活動及跑跳,不會影響後續生長,併發症也較少,而且手術矯正、肢體變直之後,下半身也相對變修長,為家長和孩子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郭建忠醫師提醒,如果8歲後的孩童因任何原因導致未能按照鐘擺效應正常生長,出現腿型不對稱的情況,建議家長應高度重視,立即陪同孩子前往專業的小兒骨科醫師進行詳細的追蹤檢查。透過早期的醫療介入,不僅可有效避免未來可能的健康問題,還能讓孩子擁有健康雙腿,為他們的自信人生奠定基礎。
亞洲發燒星/車勝元《暴君》槍太重手肘受傷治療中 受阿湯哥刺激仍想挑戰動作戲
車勝元在懸疑驚悚韓劇《暴君》化身冷酷無情的殺手「林上」,必須拿著重達15公斤的手槍完成各種動作鏡頭,導致手肘受傷,目前仍在接受治療。身高189公分的他,體重只有72公斤,6點吃完最後一餐便不再進食,入行36年的他認為把自己打理好,是對觀眾的基本尊重。車勝元飾演的殺手「林上」,頭頂一顆二八分的髮型,戴著黑框粗框眼鏡,加上帶有白毛的鬍子,看起來人畜無害,他分享這個造型的幕後故事,一開始他其實是沒有鬍子的,因為在《暗夜天堂》中他就是蓄鬍造型,所以想做出區隔,不過「林上」的設定是自國家情報院退休的,但仍繼續從事殺手工作的人,於是聽從導演建議留鬍子呈現年邁且不受公務機官管理的感覺,車勝元認同道:「從結果上來說,(有鬍子)更好。」在導演的建議下,車勝元留起鬍子造型。(圖/Disney+提供)堅持在沒有替身的情況下親自上陣,且手上的槍重達15公斤,車勝元的手肘難以負荷,痛到去看骨科,現在仍在治療中,不過他坦承錄製《一日三餐》時,抬馬鈴薯的箱子也有影響。他本想明年減少拍攝動作戲,但看到湯姆克魯斯在巴黎奧運閉幕式的精彩表現,改變了想法,如果好好維持身體的健康,就算年紀增長也能做得很好。車勝元下半年將回歸《一日三餐》。(圖/翻攝自網路)日前他參演綜藝節目《劉QUIZ ON THE BLOCK》,主持人之一的曹世鎬提起車勝元曾說過「要有能力,沒有能力要有熱情,沒有熱情要懂謙虛,不懂謙虛至少要會看氣氛看臉色」,車勝元說明:「我認為符合一、兩項就可以了。」車勝元進一步指出:「我們這一行是這樣,有競爭力的實力、有競爭力的價格、有競爭力的品性、有競爭力的外貌,要有這些東西。但所請競爭力還不能低於50分,50分只是其本,要一直保持在50分以上,這4項中至少要有兩項,如果同時擁有具競爭力的品性與能力這是最好的,價格跟實力同時沒有競爭力這是最糟糕的。他強調:「很貴但表現很普通最是最糟的,總有一天會出事情。我的話,就是有競爭力的價格與品性。」車勝元身高189公分,體重72公斤,他認為演員應該要把自己打理好。(圖/Disney+提供)模特兒出身的車勝元身高189公分,體重72公斤,他每7:45分起床,中午吃早午餐,6點如果餓了會吃麵包,然後不再進食。作為演員,車勝元覺得應該要把自己打理好,「我認為演員去工作不是零成本,我把身體當作神聖的廟宇,讓它保持整潔,好好照料,我覺得這是給收看我作品的觀眾一些最基本的尊重。」年過半百,車勝元明白有上坡就有下坡的道理,期許自己穩穩地走完這段路就好。
慈父摔車時「緊護孩子」換藥疼到發抖 醫感動:這就是父親
都說父母保護孩子是一種本能行為,日前骨科醫師嚴可倫就分享,一名爸爸在車禍後回診,因為傷口換藥劇烈疼痛,嚴可倫在和對方閒聊後,才發現一旁的女兒其實車禍當下有受傷,但傷勢相當輕微,至於雙方傷勢差異大是因為爸爸在車禍時,把孩子緊緊護在懷裡,這讓嚴可倫相當感動,「向偉大的父親們致敬」。嚴可倫在臉書粉專分享,表示昨(7日)一位中年男子車禍後回診,對方傷到手肘和膝蓋,在換藥時因劇烈疼痛抖動,嚴可倫安慰對方,「辛苦了,你傷到了最不舒服的兩個部位,因為這兩個關節活動度最高,肯定很痛,也好的慢,啊你是犁田?」隨後男子也點頭表示,「車禍一切太突然,還好女兒沒事」,這時嚴可倫才注意到,跟在男子旁邊活潑的女孩身上其實有很輕微的擦傷,因為傷勢太小了,所以不講很難發現,這讓嚴可倫好奇詢問,「你們兩個傷勢怎麼差那麼多?」男子則回應,「因為我知道車要失控、打滑了,只能握緊龍頭、盡可能的護著孩子」。嚴可倫聽聞後相當感動,「也就是說,這名偉大的父親車禍發生時把孩子包在懷裡,任憑自己的肢體隨著機車、在馬路上摩擦著」,嚴可倫直呼,「這就是父親,明天是父親節,向偉大的父親們致敬」。貼文曝光後,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有逾2百人按讚,不少人紛紛留言表示,「好感動!偉大的父親」、「父親的肩膀溫軟而厚實,可惜感受不到了,祝福爸爸們健康平安」、「父愛真偉大,祝福天下的父親,父親節平安喜樂」、「有爸的孩子像個寶!祝嚴爸&嚴同學父親節快樂」。
搶27歲「美女小護士」!中國5旬主任醫師激情開打 1人被打進加護病房
近日,中國江蘇無錫市人民醫院傳出醜聞,2名年過50的科室主任醫師因為一名27歲貌美小護士爭風吃醋、大打出手,其中一人還被打進了自家醫院的加護病房。無錫市人民醫院紀律檢查委員會成員表示,目前醫院已經介入處理。據陸媒《瀟湘晨報》報導,網傳消息稱,2024年7月中旬,無錫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和口腔科主任,因一名女護士的問題打架,其中急診科主任受傷,需留醫深切治療部。兩名科室主任年約50歲,女護士為20多歲,衝突疑與情感有關。根據網路上流出的病例顯示,一名傷者於7月18日凌晨3時入住該院骨科,病例記載:患者於1小時前不慎摔倒,致頭頸部及右手受傷,當即出現右手痛感,伴右中指活動困難出血,傷後出現短暫意識不清,醒後不能回憶起受傷經過,感頭痛頭暈、頸部疼痛不適。另一份病例顯示,該患者於當日7時許轉入該院 EICU(急診深切治療部)。而據中國網友的爆料,事件起因與該院一名27歲的美貌小護士有關,據稱該名護士美貌出眾,是院內眾多單身男醫師關注的焦點。該院急診科主任醫師雖然年過半百,不過已經離婚,對該名小護士同樣情有獨鍾,不惜斥巨資為她購置豪宅表示心意。另一名口腔科主任醫師同樣對追求這名小護士投注大量心力。2名主任醫師在院內頗有身分地位,小護士半推半就,周旋於2名主任之間,還將關係藏得滴水不漏。7月中旬,急診科主任醫師在未告知小護士的情況下,拜訪了他贈與護士的豪宅,卻不幸撞見口腔科主任醫師正與護士親密相處,怒火中燒,憤而對口腔科主任大打出手。兩人發起互毆,急診科主任事後不敵口腔科主任,被打到右中指肌腱斷裂、上肢皮膚裂傷、腦震盪及頸部受傷等多處傷害,事後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並轉入加護病房。網路流傳的主任醫師住院病例。(圖/翻攝微博)事件曝光後,在網路迅速流傳,無錫市人民醫院公開回應,對於此次事件深感痛心,並槍全力救治受傷醫生,同時加強醫院內部管理教育,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而人民醫院紀律檢查委員會成員也表示,目前醫院已經介入處理。另外根據網路傳聞,事發後該名護士已經從無錫市人民醫院離職。
肩膀痠痛半年「突發高燒竟好轉」 醫:這病常見卻少有人知
陳小姐是一位50歲的上班族,肩膀痠痛已經半年,打針吃藥、復健都沒改善。某天晚上睡覺時,無緣無故突然肩膀劇痛難耐,輾轉難眠,吃了止痛消炎藥也沒效,於是前往醫院求助。檢查後發現,右邊肩膀痛到不能摸,手抬不起來,完全沒力,還發高燒39度。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跟發炎指數都飆高,懷疑是化膿性關節炎。趕緊入院打抗生素治療,但很神奇的是,隔天高燒就消退,肩膀也慢慢地不痛。然而,細菌培養卻沒有找到任何細菌,但肩膀不適感卻未緩解,改到骨科門診治療,才發現不是化膿性關節炎,而是鈣化性肌腱炎作怪。最後接受微創關節鏡手術,才恢復正常。鈣化性肌腱炎是一種常見但不廣為人知的疾病,主要影響肩部的肌腱,其原因為肌腱內鈣質晶體沉積所致,導致肌腱發炎和疼痛。主要症狀是肩部疼痛,在抬起手臂或進行某些動作時,疼痛感會更加明顯,如:當肩膀沾黏僵硬,難以完成平時輕鬆完成的動作,如:梳頭、穿衣等。疼痛程度可以從輕微不適到劇烈疼痛不等,患處可能出現腫脹和壓痛感,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嚴重時在夜間疼痛加劇,影響睡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章芳源指出,肩部疼痛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周,應至骨科門診進行檢查,鈣化性肌腱炎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和發炎,但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現全身症狀,例如發燒。然而發燒在鈣化性肌腱炎患者中並不常見,根據醫學研究,約有5%至10%的鈣化性肌腱炎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燒症狀。對於大多數鈣化性肌腱炎患者,保守治療如休息、復健治療、消炎止痛藥等可以有效緩解症狀。然而,當非手術治療無效且病情持續或加重,導致肩膀無力、沾黏僵硬時,可能需手術治療。透過微創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可以去除肌腱內的鈣化物,減輕疼痛和恢復肩膀功能。且術後併發症少,廣泛應用於治療鈣化性肌腱炎。手術過程中,醫生會使用關節鏡觀察肌腱內的情況,並通過特殊工具將鈣化物去除,若肌腱破損嚴重,將一併縫合。接受手術後,需要配合復健科進行復健治療,多數患者在接受適當的治療後,症狀可以得到明顯改善甚至完全消失。章芳源提醒,復健過程中,請遵從醫師和物理治療師的建議,以確保最佳的恢復。
生活中的傷骨神器!復健科與骨科醫師提醒3類人穿著夾腳拖要留意
隨著潮濕炎熱、偶有午後雷陣雨的夏季來臨,夾腳拖成為了許多人外出必穿的鞋款之一。然而,這款看似方便的鞋型卻暗藏不少健康隱患。知名復健診所復健/疼痛專科的王竣平醫師和中心綜合醫院骨科的饒瑞悌醫師提醒民眾,在選擇和穿著夾腳拖時應格外小心。選擇合適的材質和尺寸王竣平醫師強調,夾腳拖應選擇柔軟且有彈性的材質,如EVA(乙烯-醋酸乙烯酯)或TPR(熱塑性橡膠),這樣穿起來減震效果更佳,也更為舒適。此外,鞋底應有一定的厚度與硬度,以提供足夠的支撐及保護。過大的夾腳拖容易滑動,增加摔倒的風險;過小的夾腳拖則會擠壓腳趾,造成不適和受傷。因此,在選購夾腳拖時,務必試穿並選擇合適的尺寸和材質。限制穿著時間夾腳拖的設計往往缺乏對腳部的支撐和保護,長時間穿著可能導致腳部肌肉疲勞、足弓塌陷、跟腱炎等問題。王竣平醫師建議,尤其在長時間站立或走動的場合,不宜長時間穿著夾腳拖。避免在危險環境穿著夾腳拖的設計較為簡單,缺乏對腳部的包覆和保護,在不平或濕滑的地面上容易摔倒或打滑。王竣平醫師提醒,地面凹凸不平、戶外運動,或如浴室、泳池邊等濕滑的地方應避免穿夾腳拖。此外,開車時由於夾腳拖容易滑動,也不建議穿著,以免造成不小心踩錯煞車或油門等駕駛危險。保持清潔和衛生由於夾腳拖通常直接接觸腳底,易沾染灰塵、細菌和真菌。王竣平醫師建議,應定期清洗夾腳拖,以減少細菌和真菌的滋生,避免香港腳等問題。生活中的傷骨神器:夾腳拖饒瑞悌醫師指出,夾腳拖是夏季、雨天的救星,但同時也會增加全身骨骼的負擔。由於平底設計不耐長時間行走,容易導致跟腱炎、腰痛等問題。此外,為了夾緊夾腳拖,會改變走路習慣,步伐變得更小更快,腳趾用力內八,對膝蓋造成損傷。夾腳拖對身體的影響夾腳拖可能會影響足、踝、膝、髖、脊椎等部位。饒瑞悌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孕婦及體重過重者應避免穿著夾腳拖。糖尿病患者對創傷感知較弱,若磨破皮可能會造成傷口難以癒合;由於鞋底支撐力不足,孕婦容易有滑倒風險;此外,夾腳拖由於鞋底較薄,吸震與支撐效果不佳,容易增加體重過重者的腳踝壓力。饒瑞悌醫師建議,購買夾腳拖時應選擇合腳、寬帶、具有足弓支撐的款式,避免穿著時間超過一小時,並避免在運動或快走時穿著夾腳拖。
退化性關節炎人口達350萬 日吃40毫克UC-II「保養效果增3倍」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退化性關節炎人口高達350萬人,過去患者大多為老年人,但隨著生活習慣改變,退化性關節炎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除了積極治療之外,日常飲食也相當重要。扶原中醫診所中醫師陸孝宸建議攝取6大類食物,第一是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例如豬蹄、豬皮、軟骨、魚皮、雞腳;第二是Omega-3脂肪酸,如魚肉、魚油、黃豆粉、核桃;第三是維他命C如芭樂、奇異果、木瓜、草莓、花椰菜、苦瓜;第四是高鈣食物,如小魚乾、蝦米、牛奶、優酪乳;第五是生物類黃酮食物如芹菜、洋蔥、藍莓、香蕉、柑橘類水果、銀杏;第六是有機硫化物食物,如高麗菜、花椰菜、芥藍菜、紅蘿蔔。若要另外補充保健品,市面上關節保養產品成分相當多,從葡萄糖胺、軟骨素到近年相當熱門的UC-II都有。UC-II是一種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第二型膠原蛋白是與軟骨、韌帶較有關聯,非變性的概念是不會因水解機制抑制UC-II抗發炎、調節免疫的作用,因此其結構能夠誘發免疫機轉,真正有效降低發炎狀態。也因此,民眾現在到骨科門診詢問如何補充保健品,醫師多會建議是以補充UC-II為主。過去UC-II保健品都是錠劑形式,現在也有廠商推出首款喝的UC-II奶粉,內含美國專利足量40毫克UC-II,還能同時補充高鈣、優蛋白,和13種關鍵營養素,一起照顧骨骼與肌力,許多研究皆顯示,每日補充40毫克UC-II,靈活行動力的效果就能達到葡萄糖胺+軟骨素的3倍以上。營養師林安安表示,行動力保養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建議從青壯年時期吸收力尚佳的時候,就開始補充關鍵營養素,更重要的是環節、骨骼、肌力三者缺一不可,只要每天喝一杯牛奶就能輕鬆補充足量UC-II,以及高鈣和優蛋白,輕鬆保養關節健康。」關心食安、健康的朋友們別錯過~!LINE社群搜尋:健康一把抓加入我們,立刻掌握全家大小的健康與秒懂食安地雷,還有獨家健康小撇步!!【健康一把抓】→https://reurl.cc/qrypl3
8旬嬤摔倒腰椎壓迫性骨折 用「骨水泥」灌漿醫治!順利減輕疼痛感
83歲蘇阿嬤最近因嚴重下背疼痛無法正常走路,家屬不得不陪同就醫,檢查後赫然發現腰椎第二節有明顯壓迫性骨折,詢問後得知原來阿嬤前幾天從沙發跌坐到地上不敢講,以為吃止痛藥可以改善,沒想到反倒加劇,所幸採用微創「經皮椎體成形術」灌注骨水泥後,疼痛大幅減輕,隔天開心走出醫院,讓家人鬆一口氣。胸椎或腰椎壓迫性骨折 年長、骨質疏鬆屬於高風險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醫師鐘本聿表示,患者所幸經由X光檢查找出病因後,建議阿嬤接受微創經皮椎體成形術,手術後隔天下背痛的情況便緩解許多,疼痛指數從9降到1-2,住院兩天後就穿著背架順利走路出院。鐘本聿表示,類似上述蘇阿嬤胸椎或腰椎壓迫性骨折症狀,是許多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年長病人常見案例,通常是在跌倒後、搬重物甚至咳嗽、打噴嚏所造成,一般可以先止痛、穿背架保守治療,如果病人對止痛效果反應不佳,或疼痛嚴重影響生活甚至臥床,就會建議手術治療。「微創經皮椎體成形術」 灌注骨水泥穩固椎體鐘本聿解釋,所謂「微創經皮椎體成形術」是先在皮膚上切出約0.5公分的傷口,再藉由特殊套針將「骨水泥」灌入椎體塌陷處,就是俗稱的「灌漿」,達到重新穩固椎體的效果,多數患者術後多半可以從無法自己翻身到能夠下床活動,常見的併發症是骨水泥外漏,但是幾乎不會造成嚴重後遺症,以現階段的醫療技術和材料而言可說是十分安全。身高變矮、駝背、下背疼 骨質疏鬆嚴重應就醫鐘本聿也強調,胸腰椎壓迫性骨折跟骨質疏鬆兩者幾乎是同時存在的疾病,往往是發生壓迫性骨折或髖關節骨折之後,才被發現患有骨質疏鬆症,如果能先透過治療減緩骨質流失,就能預防因為輕微意外所造成的骨折,例如停經後的女性病患就是高風險族群,此外,若出現身高變矮、駝背或者出現下背疼痛等問題,也可能是骨質疏鬆徵兆。鐘本聿提醒,民眾務必趁早存骨本,多攝取鈣質、維生素D3、蛋白質、適度曬太陽以及負荷運動,必要時可與醫師諮詢透過骨鬆藥物治療,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
杉野遙亮為《山岳醫生》練攀岩 講究燒肉吃法「要沾醬再配飯」
醫療日劇《山岳醫生》由杉野遙亮搭檔大森南朋,在醫療資源缺乏的高山上拯救生命。為真實呈現高山的救援場面,劇組遠赴長野縣的北阿爾卑斯山取景,壯麗景色是一大看點,但也因為高山拍攝難度高,演員無不做足準備,杉野遙亮為此添購登山裝備,並且練習攀岩,在拍攝之餘還花了5小時挑戰攀登當地知名高山唐松岳,成功下山獲得工作人的歡呼與掌聲。日前該劇舉行製作發表會,當被問及「有哪些無法妥協的堅持或講究」,劇中是青梅竹馬的岡崎紗繪、向井康二與杉野遙亮,竟都是回答燒肉的吃法。岡崎斬釘截鐵地說:「白飯就是白飯,燒肉不能沾飯吃。」向井則表示:「燒肉要沾鹽吃。」杉野則說:「燒肉要沾醬吃再配飯。」三人如吃貨般的回應也讓現場笑翻。而八嶋智人則是劇組的搞笑擔當,發表會他因工作無法出席,在影片中還不忘幽默地說:「大家一起討論戲劇的事,像山一樣高高在上,或許有點冷場了吧。」檀麗也自爆有次自己大笑場,就是因為八嶋智人在開拍前一直講話,她忍笑忍得太久,結果拍攝時就忍不住大笑了。《山岳醫生》描述年輕骨科醫生宮本步(杉野遙亮飾),回到家鄉醫院工作,成為山岳醫療團隊的一員,與前輩江森岳人(大森南朋飾)因各有堅持而有許多衝突,而原本沒什麼人生目標的他也漸漸有了改變。首集今已在KKTV上架,每週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