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底肌肉
」 尿失禁 凱格爾運動 攝護腺癌天氣轉冷半夜尿不停? 專業醫示警:符合「2條件」就是頻尿
近日天氣驟降,不少民眾發現睡覺時「頻頻上廁所」的情況愈加明顯。國泰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指出,隨著氣溫下降,許多人會出現膀胱變得更加敏感的情況,不分年齡層皆可能受到影響。然而,要判斷是否真的屬於「頻尿」,需要具備一些具體條件,即全日小便次數超過8次或夜間上廁所超過2次,這樣的情況才算是醫學上的頻尿。根據媒體報導指出,蔡樹衛醫師表示,頻尿的原因有多種,包括水分攝取過多、初期糖尿病、利尿劑的使用、或是腎功能衰退等因素。此外,攝護腺肥大或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無法完全排空尿液,隨著年齡增加而引發的膀胱容量縮減,也可能是引起頻尿的原因之一。除上述原因外,天氣轉冷也會引起一系列生理變化,影響排尿頻率。首先,氣溫降低會減少人體流汗量,過多的水分因此透過小便排出。其次,寒冷環境使得肢端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至腎臟,進而促使心臟分泌心房排鈉肽,降低腎臟對水分的再吸收,導致尿量增加。此外,冬天喝水量減少使得尿液濃度變高,進一步增加對膀胱的刺激性。蔡樹衛醫師也提到,低溫還會使膀胱逼尿肌反射更加敏感,而骨盆底肌肉在寒冷環境中變得緊張,膀胱因此更易不自主收縮。同時,冷天使人更常忍尿,這也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另外,感冒藥也可能引發排尿困難,尤其對攝護腺肥大者影響更大。冬季火鍋的盛行,攝取大量高湯和鹽分可能導致水腫,夜間平躺時,血液回流增加腎臟的尿液生成。面對天冷引起的頻尿問題,蔡樹衛醫師建議,首先應找出頻尿的根本原因,針對性地控制病情,必要時配合藥物治療。此外,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脖子、手腕、腳踝和腰部等部位,保持溫暖有助於減少膀胱的刺激。除此之外,蔡樹衛醫師也建議,晚餐後應減少水分攝取,避免喝茶或咖啡等利尿飲品,也應設法改善睡眠品質。如果夜間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而頻尿,可適當補充,但須注意可能的副作用。為避免夜間起床上廁所導致的跌倒,老年人可考慮在床邊放置尿壺,以便隨時使用。最後,蔡樹衛醫師強調,頻尿的成因往往複雜,並非單一因素造成,寒冷天氣只是加重了症狀。如果頻尿問題嚴重,建議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免影響生活品質。
常穿高跟鞋恐造成大小便失禁! 醫教「2動作」能改善
妳是不是為了愛美或是工作需要,常常穿高跟鞋呢?物理治療師胡逸惟近日在節目中指出,長期穿高跟鞋容易導致骨盆前傾,進而引發腰痠、腰椎滑脫,甚至可能出現大小便失禁等問題。婦產科名醫陳保仁則站在婦科角度上表示「高跟鞋的發明對女生是個災難,但很多愛美女生完全不在意」。胡逸惟在《醫點不誇張》節目中提到,女性穿高跟鞋時,骨盆會因重心前移而前傾,雖然會顯得身材很好,但實際上可能會導致腰痠背痛,造成骨盆底肌長期受壓力而變鬆,更可能引發漏尿或腰椎滑脫,嚴重甚至導致大小便失禁。胡逸惟指出,這是因為高跟鞋讓身體負擔集中於骨盆前側,久而久之影響骨盆底肌功能。婦產科名醫陳保仁則在《媽媽好神》節目中形容高跟鞋對女性是一場「健康災難」,他指出穿高跟鞋的長期危害包括私密處色素沉澱、腰痠背痛,以及因站姿不正確而導致的身體構造不對稱「歪一邊」。為減少高跟鞋對骨盆底肌導致的負面影響,胡逸惟建議女性減少穿高跟鞋的時間,同時透過「2動作」鍛鍊骨盆底肌的肌耐力以及爆發力:1.平躺抬臀運動:平躺在地上,屈膝並讓腳掌貼地,膝蓋併攏。腰部用力貼地,僅尾椎抬起,感受大腿內側與私密處的緊繃感。此動作需維持收縮10秒再放鬆,重複3到5次,可增強骨盆底肌耐力。2.咳嗽鍛鍊:在夾緊骨盆底肌、腹部用力的同時「故意咳嗽」再放鬆,可以鍛鍊骨盆底肌肉的爆發力。針對年長者或難以找到施力點的人,胡逸惟建議在公園進行「跨大步」或「抬腿」動作,放慢步速或抬腿分開骨盆,也可以鍛鍊骨盆底肌。胡逸惟解釋上述運動皆屬於凱格爾運動的一部分,均能幫助骨盆底肌自動收縮,達到骨盆底肌的穩定與鍛鍊效果。
蹲廁所最好別超過10分鐘 美國醫警告:超過會增加痔瘡風險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不少人都會習慣在上廁所的時候滑滑手機,也因此讓上廁所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但有美國的醫師提出警告,指稱人們上廁所的時間最好在5至10分鐘內就結束,否則會因為姿勢的問題造成血液循環不佳,嚴重的話甚至會增加罹患痔瘡的風險。根據《CNN》報導指出,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達拉斯分校的結直腸外科醫生賴雪(Dr. Lai Xue)表示,長時間坐在馬桶上可能增加痔瘡風險,並削弱骨盆肌肉。這是因為坐在馬桶上時,地心引力會使身體的血液難以回流,尤其坐在馬桶的姿勢,會讓血液無法正常循環,增加直腸和肛門附近血管的壓力,導致痔瘡的風險增高。除此之外,長時間如廁還會削弱肛門和骨盆底肌肉的力量,進而增加直腸脫垂的風險。直腸脫垂是一種大腸的一部分滑出並從肛門突出的現象,這些問題在長時間如廁的情況下更加容易發生。骨盆底肌肉的弱化對排便過程有直接的影響,因為這些肌肉負責協調排便動作,一旦遭受過多壓力便會導致排便困難。紐約長島(Long Island)石溪醫學中心(Stony Brook Medicine)炎症性腸病中心主任蒙祖爾(Dr. Farah Monzur)表示,人們最理想的如廁時間應控制在5到10分鐘左右,超過這段時間不僅無益,還可能造成健康風險。蒙祖爾醫師表示,人們往往因為滑手機而失去時間概念,導致長時間坐著並不自覺地用力排便,這種行為增加了肛門直腸的壓力,同時也削弱了肛門括約肌。而為了避免長時間坐在馬桶上,加州橙縣希望之城(City of Hope Orange County)介入性胃腸病學醫生烏拉多莫(Dr. Lance Uradomo)建議,人們在如廁之前,應該把手機、雜誌和書籍留在浴室外。蒙祖爾也強調,人們要避免以「待很久」的心態上廁所,這樣只會讓人想帶些東西來消磨時間,反而對健康不利。賴雪醫師也提到,如果民眾發現自己難以排便,建議在馬桶上待到10分鐘後就停止,改為站起來四處走動,因為走動能夠刺激腸道,幫助排便更順暢。同時,賴雪醫師也建議,民眾應多攝取高纖維食物,例如燕麥和豆類,並且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這樣有助於軟化糞便,減少排便時的壓力。報導中也引述美國癌症協會的資料,指稱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55歲以下人群中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不斷上升,2024年預計將有106,590例結腸癌和46,220例直腸癌的新病例。烏拉多莫醫師也表示,他回憶自己的職業生涯,許多年輕人因為痔瘡和便秘來求診,而其中有不少年輕人後來被診斷出患有直腸癌。
林美貞上演性感誘惑 楊祐寧不敢造次
《今夜一起為愛鼓掌》 將播出第3、4集,劇情中,Ella陳嘉樺以及楊祐寧夫妻因做愛失利,收到性治療師楊謹華專業建議,並給雙方「功課」,尋找前所未見的敏感點,因此讓小夫妻瘋狂互約「吃飯(夫妻間性愛暗示用語)」,網友笑說:「這根本是『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姊姊』!」而因性事不順利,讓兩人感情也不順利,Ella陳嘉樺開始各種胡思亂想,意外發現楊祐寧衣領有其他女性的唇印,夫妻間的第1個爭執點引爆。劇中性治療師楊謹華規定Ella陳嘉樺以及楊祐寧夫妻要回家「做功課」,彼此挖掘新的敏感點,2人除了經常約對方「吃飯」,用冰淇淋、繩子等道具外,也即興發想許多令人捧腹的效果。戲裡Ella陳嘉樺真正無法做愛的原因是「陰道痙攣」,因陰道和骨盆底肌肉不自主的持續強烈收縮,導致無法成功做愛。2人以「吃肌肉鬆弛劑」,希望放鬆身體成功達陣,沒想到放鬆過頭,Ella陳嘉樺直接昏迷!楊祐寧便將Ella陳嘉樺搬來搬去,還為他拍攝許多「擺拍」,歪七扭八的床模上身、還變成佛祖,令人忍不住噗哧一笑。Ella陳嘉樺笑說:「楊祐寧的鬼點子,真的是苦到我們,我一直被他折來折去!」楊祐寧搞笑發想將Ella陳嘉樺做出摔角擺拍。(圖/壹壹影業提供)而因性事不順,Ella陳嘉樺對愛情也開始產生懷疑,從楊祐寧半夜收到的簡訊、領口上的口紅唇印,讓她懷疑老公楊祐寧外遇,導致夫妻間的第1個爭執點引爆!原來是楊祐寧身為建築師,遇到了打扮性感、作風火辣的熟女客戶林美貞,挑逗的眼神與肢體差點令人招架不住,引發Ella陳嘉樺怒火叢生,興師問罪。楊祐寧分享:「我非常尊敬美貞姐,所以也不太敢造次 ,不太敢有什麼互動,通常都是很有禮貌的。」因為劇中需要有近距離接觸,楊祐寧也跟導演討論發想透過一些在健身房拉筋的動作,變成兩個人很靠近,在畫面上以及角色的情感上,看起來會更有這種挑逗的感覺。林美貞挑逗的眼神與肢體差點令楊祐寧招架不住。(圖/壹壹影業提供)楊祐寧與Ella陳嘉樺因林美貞產生爭吵,最終在楊祐寧解釋與保證下,兩人恢復信任,擁抱和好。本週由Ella陳嘉樺與謝瓊煖飾演的母女,互相不理解、見面就吵架,將由楊謹華居中潤滑協調,而母女關係將走向何處,令人期待。影集《今夜一起為愛鼓掌》每週日晚上9點於MyVideo、愛奇藝國際版、八大戲劇台播出。
產後骨盆肌肉鬆弛害尿失禁! 醫曝「4大」解決方法
不知道妳有沒有這種困擾,在經歷10個月辛苦的負重前行後,好不容易卸貨了,卻總是在不經意的咳嗽、漏尿、跑步追回失控的幼獸時,感到內褲濕濕的嗎?甚至覺得產後身體彷彿不是自己的,總感到骨盆下墜、腹部肌肉無力,容易腰痠背痛。產後漏尿發生率高 三個月內會逐漸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張懿芬表示,其實產後漏尿比妳想的好發許多,根據統計,在懷孕過程中約有4-6成孕婦曾有尿失禁,而在產後三個月仍有將近3成的人有殘餘症狀。通常漏尿情形在產後三個月內會慢慢改善,如果在產後6個月症狀仍持續,要自行恢復的機會就比較小了。治療產後漏尿 4大方式一次看張懿芬解釋,女性的骨盆底肌就像一個吊床,上面承載著膀胱、尿道、子宮,當吊床負重過度或時間久了(例:懷孕、體重過重、產道傷害、年紀增長),就容易造成吊床支撐力減弱,進而產生漏尿,這也是為什麼剖腹產媽媽仍然有可能發生產後漏尿的狀況。隨著時代進步,也發展出許多治療利器,因每人嚴重程度不一,建議病人在門診跟醫師討論,目前就該院可提供的治療依序介紹:一、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生理回饋訓練:主動發力收縮骨盆底肌肉,強化排尿排便相關肌肉強度。優點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且不須花費額外金錢;缺點是跟重訓一樣,要每日持之以恆鍛鍊,且骨盆底肌無法透過肉眼直接觀察,生理回饋訓練便是將貼片黏在身上相對應位置,可在螢幕上偵測發力是否正確。二、磁波椅:利用電磁脈衝波刺激骨盆底肌肉,增強其強度與耐力。非侵入性,無須麻醉更衣,安全性高,僅需輕鬆坐在椅子上。每次療程20分鐘,每週兩次,六次為一個完整療程。需注意體內有金屬植入物者(心臟節律器、藥物幫浦)為療程禁忌症。三、陰道雷射:雷射光的能量經由陰道探頭,作用在上皮組織造成溫度的變化,使膠原蛋白活化,再經由血管新生,達到組織重塑(remodeling)作用。過程中無痛、僅有微溫熱感,無需麻醉,建議3次為一個完整療程。目前健保無給付。四、中段尿道懸吊手術:藉由手術,經陰道放置一個支撐尿道中段的懸吊帶,與周圍組織產生纖維化,當腹壓增加時,提供有效支撐。提供保守性治療失敗、漏尿較嚴重之個案選擇。
60歲翁排尿不順罹患攝護腺癌! 「達文西加凱格爾」切除病灶防止漏尿後遺症
六十歲王先生因為排尿不順嚴重影響生活,就醫檢測發現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相當高,經切片判定為攝護腺癌。主治醫師諮詢病人意願,透過醫療團隊協同合作,由達文西機械手臂原廠認證講師進行「機械手臂輔助腹腔鏡攝護腺切除術(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RALP)」,並輔以生理回饋儀訓練病人骨盆底肌,不僅順利根除病灶也解決可能的「漏尿」後遺症。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 提升安全性過往攝護腺癌切除手術,不論是傳統開腹或是腹腔鏡手術,通常是經由膀胱前方通過雷氏空間(Retzius space)切除攝護腺,但容易破壞血管神經叢與支撐骨盆底肌肉的相關組織,術後可能有漏尿與性功能障礙問題。醫界為改善切除攝護腺手術後遺症,提升病人生活品質,進一步發展保留雷氏空間的新式攝護腺切除手術。台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顧問醫師裘坤元說明,王先生就是採取保留雷氏空間的手術方式,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從膀胱後側筋膜空隙進入切除攝護腺癌病灶,減少傷害周邊神經與組織,降低術後漏尿與性功能障礙比率。此次手術出血量僅100毫升左右,較傳統手術動輒超過1000毫升出血來說,病人相對安全。術後存在漏尿後遺症 凱格爾運動加強骨盆底肌肉攝護腺癌手術的三大風險包括:術中出血、術後漏尿、術後性功能障礙,另外,病灶是否完全清除,也是病人關心的重點。裘坤元醫師指出,一般病人認為做達文西手術就沒事了,其實還要考慮術後漏尿問題。手術前,裘醫師安排病人學習訓練凱格爾運動,加強骨盆底肌肉能力以避免漏尿。裘醫師說,有許多病人覺得凱格爾運動只是夾緊屁股縮肛,沒什麼難度,其實有高達八成病人用錯肌肉反而加劇漏尿。醫療團隊為讓病人能使用正確肌群進行凱格爾運動,術後更安排生理回饋儀介入,透過圖像顯示,讓病人能順利掌握正確肌群鍛鍊,改善漏尿。病人親族男性應定期檢查 早發現早治療裘坤元醫師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還是早期攝護腺癌能根除治療的不二法門。尤其六十歲就罹患攝護腺癌實在很年輕,攝護腺癌有家族遺傳傾向,病灶可能在五到八年前就已經存在。他建議病人要趕快請兄弟、兒子、孫子甚至堂兄弟等親族男性,只要年滿四十五歲,每年一定要定期做PSA檢查,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都很好。
林襄染尿道炎細菌量衝95% 醫曝「憋尿10下場」最嚴重膀胱破裂
樂天桃猿啦啦隊女神林襄,近年來人氣超旺,最近她推出個人單曲又接演電影,身體卻也因此亮紅燈,她近日在節目中自爆,她很常憋尿導致尿道發炎,細菌量高達95%。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曾整理「憋尿對身體傷害10點排行」,最嚴重會膀胱破裂,可能會腹腔感染、失血休克。林襄近日在節目《11點熱炒店》說,她因為常憋尿,每隔3個月就會尿道感染,「我是泌尿科的常客!」有次看診發現尿液「細菌量高達95%」,讓醫師嚇壞,因為這是普通人的20倍。醫師洪永祥曾在臉書說,憋尿對身體會有危害,而他做了10點排行:第10名下腹痛與腰痛:憋尿會讓腹壁、腰部、骨盆底肌肉緊繃,長期都這樣更會讓腰椎過度彎曲,產生莫名腰痛。第9名尿道狹窄與排尿困難:憋尿會讓使尿道括約肌與逼尿肌,縮放出問題,最後會因為尿道狹窄,想尿也尿不出來,引起膀胱輸尿管逆流、輸尿管水腫等。第8名慢性前列腺炎:憋尿會增加前列腺的壓力,讓細菌入侵發生慢性前列腺炎,會有畏冷發燒、下背痛等,排尿也會出問題,射精會痛。第7名泌尿道結石與血尿:憋尿會讓尿液變濃產生結晶,讓結石和血尿的機率大增,之後腰到下腹會痛,大結石也會讓腎臟與輸尿管水腫與急性腎損傷。林襄尿道感染,細菌量高達95%。(圖/翻攝YouTube/11點熱炒店)第6名頻尿急尿與尿失禁:憋尿會讓膀胱容量增加,膀胱壁過度伸展,最後導致頻尿或漏尿。第5名泌尿道感染:憋尿超過6小時,膀胱會有細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嚴重者會有急性腎盂腎炎、腎膿瘍。第4名突發性血壓升高:憋尿會讓膀胱變腫,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血壓也會升高,突發性高血壓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也就是中風和心肌梗塞。第3名慢性腎衰竭:憋尿會讓腎功能受影響,有腎衰竭和尿毒症,長期憋尿恐需終身洗腎。第2名膀胱憩室:憋尿會讓膀胱壁肌肉變弱,久了會有膀胱憩室,尿排不乾淨會讓尿道感染。第1名膀胱破裂:長期憋尿又加上憋尿時據烈活動,可能會造成嚴重併發症,腹腔內感染、失血性休克等,需要手術。 洪永祥強調,「逢年過節出遠門有可能塞車或是找不到廁所時可以準備隨身的隨身集尿袋或成人紙尿褲,不要再憋尿了啊,年輕養成長期憋尿惡習一但進入中老年人生是非常悲慘的。」
孕婦注意骨盆底護理 遠離產後漏尿和放屁
「骨盆底層」與懷孕、分娩與失禁有密切關係,然而,這是大部分人沒注意到的話題,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如果不想產後下半輩子都在努力控制漏尿和放屁,婦產科醫師和物理治療師推薦3招,讓妳更懂得關愛自己的骨盆健康:• 避免便秘• 調整臥床時間以減輕骨盆底的負擔• 加強身體的其他部分(而不只是骨盆底)來承受胎兒的重量骨盆底是什麼?骨盆底肌是骨盆底部的一組肌肉,支撐骨盆腔的內臟器官並維持膀胱和腸道。導致骨盆底肌衰弱的因素包括:舉重、高強度運動、慢性便秘、肥胖和衰老,尤其分娩時醫生使用產鉗或真空吸引助產,是最大的風險因素之一,即使剖腹產也難以擺脫風險,因為懷孕時荷爾蒙的變化和寶寶的體重,都會對骨盆底肌造成壓力。骨盆底肌過度活躍、緊張,會導致如廁困難和骨盆疼痛;骨盆底肌薄弱或受損,則可能導致失禁或膀胱脫垂,也就是骨盆腔器官由陰道的孔洞位移脫落出來。如何強化骨盆底?澳洲吉朗婦產科醫生Marilla Druitt表示,為了維持良好了骨盆底功能,肌肉不宜太緊,也不能太鬆,適當最好。每個人無論年齡大小,都建議定期進行骨盆底鍛煉,又稱凱格爾運動。女性健康物理治療師Lyz Evans表示,第一步是學會收縮和放鬆肌肉,然後像鍛煉身體肌肉一樣增強力量。與任何運動一樣,定期運動以增強骨盆底並規律進行有益健康,但「大多數人犯的錯誤是,她們只是到處擠壓骨盆,但我們需要讓肌肉訓練,就像在健身房舉重一樣,」懷孕期間如何照顧骨盆底?物理治療師建議,孕婦可以採取多種措施來預防骨盆受傷,為分娩做好準備,「畢竟生產比跑馬拉松還難,在嬰兒出生時,產婦肌肉會做出以前從未做過、而且體內其他肌肉都做不到的事情,骨盆底肌基本上要打開並延長到正常長度的3倍左右。」醫生建議尋求專業骨盆物理治療師的幫助,有助於增強骨盆底,教產婦如何按摩會陰肌肉,可減少分娩過程中撕裂或會陰切開的風險,產婦若有事先練習伸展肌肉,會陰肌肉可在嬰兒出生時好好地伸展。根據研究,1/3的女性在分娩期間不是放鬆骨盆底,而是收縮,「準備失敗的產婦的數量多到令人驚訝。」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了解分娩過程中骨盆底肌肉的變化、學習正確推動,可以減少分娩的時間、並減少對於器械助產的需求,並幫助產婦在接受剖腹產或器械助產時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以免器械助產損壞骨盆底。產後應該做什麼?生產順利、母子均安是一件很棒的事,醫師建議新手媽媽接受物理治療師或助產士的產後康復計劃,尤其產後有許多事情要忙,許多媽媽都忽略了恢復產後康復,「如果妳在打噴嚏時小便或感到沉重、拖拉的感覺,宛如內臟要掉出來,就會知道妳的骨盆底是否有受損。」即使沒有症狀,物理治療師也鼓勵所有女性進行產後6週的骨盆底健康評估,以確定是否出現更年期脫垂等狀況。同時,新手媽產後別急著跑步,建議先從瑜珈、皮拉提斯、游泳散和散步等中或輕度運動開始活動,等到產後12至16週再加強鍛煉。並逐漸進行中度甚至強度運動,例如騎自行車、舉重和跑步。許多媽媽忍受漏尿、脫垂和骨盆疼痛,以為這些都是普遍、且生產不可避免的狀況。但專家期盼讓廣大女性了解,成為母親不該默默忍受這種痛苦,而且有不少方式可以解決這些困擾。 原文出處:We rarely talk about pelvic floors. Here's why it's important and how to look after yours
攝護腺癌術後小便失禁好困擾?2手術可改善 7旬翁靠「它」揮別漏尿人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74歲何先生是局部非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黃志平主任與何先生討論治療選項、風險後,決定使用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及骨盆腔淋巴廓清微創手術,術後追蹤攝護腺抗原指數(PSA)無復發狀況,但術後只要稍用力便有漏尿情形。少數攝護腺癌患者在術後可能會有小便失禁、漏尿問題,大大影響生活品質。黃志平主任表示,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手術能改善患者控尿問題,而且手術已有健保給付,共有8項健保適應症,對於攝護腺癌根除手術後有尿失禁的病人是一大福音。少數攝護腺癌術後尿失禁 2男性控尿手術可使用台灣攝護腺癌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是男性前四大癌症之一。黃志平主任表示,少數病人腫瘤鄰近或侵犯調控排尿的括約肌、尿道肌肉群,為了達到理想的腫瘤根除率,手術攝護腺、腫瘤切除可能會影響部分結構,使術後控尿能力不如術前。黃志平主任提到,根據國外文獻統計,達文西手術後有較快的尿控恢復速度,但對於侵犯性較高的攝護腺癌,術後仍有可能難以達到理想的控尿程度,此時可考慮現行效果較佳的2種男性控尿手術,包括:人工括約肌植入術:置入一個控制閥在尿道,平時維持固定壓力,當病人欲解尿時需要按置於陰囊的幫浦解開控制閥壓力,此裝置適合嚴重型應力性尿失禁尿道懸吊帶系統:簡便的尿道懸吊手術,懸吊系統固定在尿道中段,住院手術期間醫師將調整適當懸吊緊度,增加膀胱出口阻力,以達到更理想的尿路控制,適合較輕中度的病人。而何先生經過藥物、骨盆底肌肉訓練後一天仍需要3至4片小護墊使用,為徹底解決漏尿狀況,便於今(2023)年6月進行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手術,術後何先生已不需要使用尿片,生活品質大幅改善。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系統 8項健保適應症可調式懸吊手術後若吊帶變鬆或控尿能力變差,仍可透過在恥骨局部麻醉小手術調整緊度,是現行針對男性尿失禁懸吊系統,唯一可終生再調整的系統。此種手術在歐美已有10餘年經驗,台灣於2015年引進,並於2018年正式納入健保給付項目。中醫大附醫表示,攝護腺癌病人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後,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系統的健保適應症為以下8項:手術後尿失禁持續9至12個月保守性治療無效無尿路阻塞無尿路感染膀胱功能正常無膀胱過度反射或藥物治療可控制無膀胱輸尿管逆流無明顯膀胱餘尿中醫大附醫提到,病人術後平均約可減少2至3片尿布護墊使用,且大多數的病人術後相當滿意於尿失禁的改善狀況。因此,民眾若有相關治療需求都可與醫師討論,經過評估後選擇最適當的方式進行改善。
74歲男攝護腺癌術後竟小便失禁 「可調式懸吊手術」終結漏尿人生
身體一向硬朗的74歲何先生,兩年多前因攝護腺抗原指數(PSA)上升至12.3 ng/mL,在進行肛門指診、攝護腺切片以及影像檢查後,診斷為局部非轉移性攝護腺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黃志平主任與何先生討論治療選項及風險後,選擇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及骨盆腔淋巴廓清微創手術,病理檢驗結果為筴膜侵犯的攝護腺癌第三期,術後兩年多定期回診追蹤攝護腺抗原指數無復發狀況(PSA<0.2ng/mL)。無奈何先生在術後,稍有用力,便會有漏尿狀況,在經過藥物及骨盆底肌肉訓練後一天仍需要3至4片小護墊使用,為徹底解決漏尿狀況,何先生於今年六月進行「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手術」,術後何先生已經不需要任何尿片使用。中醫大附醫泌尿部黃志平主任表示,少數病人的攝護腺腫瘤鄰近或侵犯調控排尿的括約肌與尿道肌肉群,為了達到理想的腫瘤根除率,術中攝護腺及腫瘤切除可能會影響部分生理結構,術後控尿能力不如術前。根據國外文獻統計,達文西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後有較快的尿控恢復速度,但對於侵犯性比較高的攝護腺癌,手術後仍然有可能難以達到理想的控尿程度,此時可考慮現行效果較佳的兩種男性控尿手術,包括「人工括約肌植入術」與「尿道懸吊帶系統」:前者置入一個控制閥在尿道,平時維持固定壓力,當病人欲解尿時需要按置於陰囊的幫浦解開控制閥壓力,此裝置適合嚴重型應力性尿失禁;後者為簡便的尿道懸吊手術,懸吊系統固定在尿道中段,住院手術期間醫師將調整適當懸吊緊度,增加膀胱出口阻力,以達到更理想的尿路控制,較輕中度病人。 台灣攝護腺癌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目前每年新增人數已將近8000人,近三分之一病人初診斷時已是第四期(末期)。此名列男性前四大癌症的攝護腺癌,好發於50至80歲男性,但根除性手術治療的前、中期病人卻常常無明顯癌病相關症狀,若無經PSA檢測、肛門指診或攝護腺磁振照影(MRI)等相關檢查,不易被發覺診斷。傳統剖腹手術數十年來一直為標準的治療選項,但術後的尿失禁風險較高 (5-20%)。「可調式懸吊手術」有兩處小傷口,其一是會陰部,另一個是恥骨上。透過會陰部小傷口劃開,將人工吊帶固定在尿道中段,並於恥骨上,皮下置入一個調整閥,可以調整吊帶緊度。手術一段時間後若吊帶變鬆或控尿能力變差,仍可以透過在恥骨局部麻醉小手術調整緊度,是現行針對男性尿失禁懸吊系統,唯一可終生再調整的系統。此種手術在歐美已10餘年經驗,台灣於2015年引進,並於2018年正式納入健保給付項目。在中醫大附醫泌尿部團隊的努力下至今已協助中部地區30餘例攝護腺癌根除合併尿失禁病人進行懸吊手術。病人術後平均約可減少2至3片尿布護墊使用,且大多數的病人術後相當滿意於尿失禁的改善狀況。中醫大附醫泌尿部團隊研究顯示,局部侵犯性攝護腺癌(第三期),病人5年存活率高達100%,僅約有部分(17%)病人術後需接受放射線或賀爾蒙等輔助性治療。攝護腺癌病人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後,「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系統」的健保適應症為以下八項:手術後尿失禁持續9至12個月、保守性治療無效、無尿路阻塞、無尿路感染、膀胱功能正常、無膀胱過度反射或藥物治療可控制、無膀胱輸尿管逆流、無明顯膀胱餘尿。
尿失禁造成社交困擾 4種治療方式可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尿失禁是一種常見的問題,這種非自主尿液流失不僅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對情緒和社交活動帶來困擾。尿失禁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應力性尿失禁(Stress incontinence)和急迫性尿失禁 (Urge incontinence)。應力性的尿失禁 尿液不自主流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邱垂青主治醫師表示,應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打噴嚏或身體用力時出現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現象。應力性尿失禁通常發生腹腔內壓力增加時,尿液的壓力超過了尿道和骨盆底肌肉的控制能力而出現漏尿的狀況。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懷孕和分娩、肥胖、慢性咳嗽、劇烈運動以及與骨盆底肌肉無力或受損相關的其他疾病或手術。邱垂青醫師指出,針對應力性尿失禁,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幫助病患面對這擾人的問題。應力性尿失禁 常見但可治療邱垂青醫師建議,首先可先嘗試保守性的治療,這包括行為治療、體重管理以及骨盆底肌肉訓練。一、控制水份攝取:建立適當水及排尿習慣,建議一天攝取水分不宜過多,白天每2-3小時排尿一次,睡覺前幾小時減少飲水量,以免影響睡眠品質。二、對於體重過重的病人,減輕體重可以減少尿失禁的狀況。三、在家可以練習凱格爾運動,建議一天可以分成三次做100-200下。四、到醫療院所接受骨盆底肌肉電刺激治療、生理回饋或電磁波刺激。尿道中段懸吊術成效佳 傷口小、手術時間短若保守治療成效不好,或者是尿失禁的狀況嚴重影響到生活,手術為另外一項選擇。目前應力性尿失禁手術的主流為尿道中段懸吊術,目的為使尿道跟膀胱頸經過懸吊後維持正常位置;這種手術有效果好、傷口小、手術時間短、住院時間短等優點。邱垂青醫師建議,在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時,患者應與醫師討論其症狀和治療選擇,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翹二郎腿有害身體 骨科醫揭4風險:房事也會影響
許多人坐著,會忍不住翹起「二郎腿」,但這個動作其實傷害很大。專家便提醒,翹腳會導致身體出現4個問題,包括靜脈屈張、坐骨神經痛等,甚至房事也會受影響。骨科醫師嚴可倫在臉書專頁分享,上個月受邀演講,無意間發現台下很多聽眾都翹腳,雖然他完全不介意,認為大家用覺得舒服的姿勢聽他講話,自己也會感到自在,只是身為骨科醫師,他必須提醒關於翹腳,可能傷害身體的幾件事。翹腳對身體的4個傷害。(圖/翻攝自嚴可倫臉書)1.梨狀肌症候群:梨狀肌是臀部深處的肌肉,翹腳會讓梨狀肌被過度使用變得緊繃,容易引起腫脹跟發炎。症狀是臀部深處會痛,而且在變換姿勢、跟坐著的時候會特別明顯。2.靜脈曲張:翹腳的時候,兩條腿會交疊在一起,翹起來的那條腿後側神經血管會壓在另一隻腳上,容易影響血液流動,因此會提高小腿靜脈曲張的機率。另外,久坐也容易造成靜脈曲張。3.坐骨神經痛:翹腳會讓骨盆壓力不平衡,引起椎間盤、坐骨神經痛等問題,如果已經有酸、麻、痛、無力的症狀,或者年紀比較大的長輩,更要多加留意。4.異常頻尿:翹腳可能引起骨盆底肌肉筋膜失去彈性,導致排尿下腹疼痛或頻尿,影響排尿功能甚至房事。嚴可倫指出,長輩在叫我們不要翹腳,真的是有他的道理在,偶爾為之沒有關係,但不要養成一坐下來就翹腳的習慣。
夏天要命習慣2/年輕愛憋尿「老了有夠慘」 頻尿卻滴滴答答「還可能洗腎」
炎炎夏日多補充水份之餘,也代表需要更常跑廁所,但許多人習慣性憋尿或忙於工作,當心長期下來可能重創腎臟健康,甚至要終身洗腎!醫師表示,年輕時這些壞習慣還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但年紀大了之後,就會開始上門「討債」,可能會頻尿但又尿不出來,排便、射精都會疼痛不堪,猶如活在地獄之中。依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且發展至後期則需洗腎,除了老化是原因之外,其實也可能與長期憋尿有關。國泰醫院泌尿科蔡樹衛醫師表示,大多數人都有憋尿的經驗,像是工作很忙走不開、讀書太專心,或遇上塞車、長時間坐遊覽車都可能需要暫時憋尿,生活中時常會遇到這些情況,讓人不得已憋尿,似乎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有些人已經習慣性憋尿,尤其是夏天炎熱喝水量增加,許多人懶得一直去上廁所,就會刻意憋尿,而一旦憋尿太久或時常憋尿,就可能影響健康。蔡樹衛說,「有尿意卻強忍就是憋尿,當尿液儲存於膀胱內不停膨脹,膀胱肌肉會像橡皮筋一樣撐大,長期下來就會失去彈性變得疲乏,可能會導致膀胱無力,另外尿液留在膀胱過久,也會引發膀胱發炎、尿道發炎等問題。」除此之外,長時間的反覆憋尿除了會造成細菌感染,也可能引起泌尿道結石、尿液滯留造成逆流,最後導致腎功能惡化,甚至可能需要洗腎,如此將得不償失。腎臟科醫師洪永祥也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研究顯示,憋尿時間過長會使腎臟血流量減少,進而損害腎絲球的過濾功能,長期憋尿的人腎臟功能較差,時間一久就造成腎臟萎縮,必須終身洗腎。長期憋尿會引發一系列泌尿系統的問題,甚至傷害腎絲球的過濾功能,嚴重可能導致終生洗腎。(示意圖/黃耀徵攝)不只如此,憋尿會導致尿液過度濃縮產生結晶,泌尿道結石與血尿的機率大增,通常後腰到下腹會出現痠痛、絞痛等劇烈疼痛症狀,大結石有可能早成腎臟跟輸尿管水腫與急性腎損傷。另外,憋尿時尿液會在膀胱中滯留,超過6小時易引起細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嚴重者甚至引起急性腎盂腎炎、腎膿瘍、敗血症等。洪永祥表示,憋尿甚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膀胱腫漲時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就可能誘發急性腦中風與心肌梗塞。「而且年輕時若習慣憋尿,很多後遺症都會在年紀大的時候跑出來,人生會變得很悲慘。」洪永祥說,憋尿會增加前列腺的壓力和壓迫,導致前列腺腫脹充血也會讓細菌進入前列腺進而引發慢性前列腺炎。這是非常痛苦且影響生活作息的症狀,常見有畏冷發燒、下背痛、睪丸、陰莖疼痛;排尿時無法一次排乾,頻尿且排尿、排便和射精時會疼痛。另外,憋尿也會使腹壁、腰部、骨盆底肌肉緊繃,長期下來腰椎過度彎曲或肌膜筋膜炎而導致不明原因下腹痛與腰痛的發生。另外,相較於男性,女性由於尿道較短,若有憋尿習慣更容易產生後遺症,其中又以細菌性感染最為常見,尤其夏季相當濕熱,建議女性朋友下半身穿著寬鬆、透氣,同時私密處要保持乾爽,就算是女童小便後也要使用衛生紙按壓一下私密處,以保持清潔。而且最好不要使用護墊,因為許多人往往會忘記更換護墊,非常容易孳生細菌,生理期使用衛生棉時也要勤更換,才能避免私密處反覆感染。
女性私密問題難以啟齒,錯誤保養方法要如何避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從以前到現在,不論男女,私密處問題都難以啟齒,女性下體搔癢、鬆弛、異味,以及失禁……各類問題,一知半解下,更有人有錯誤認知,「老人才會尿失禁,我現在只是暫時的」、「鬆弛是正常的,沒辦法改變」、「有異味洗一洗就好了」,有些處理方式更會傷害到身體。然而,其實這些問題,現代醫療方式都有辦法幫助改善。女性私密處問題怕尷尬,就醫情況不佳皮膚專科診所陳逸懃醫師表示,從業多年以來,由於怕尷尬與不好意思,女性患者面對私密處問題,大多不會就醫。其中主要分為尿失禁、陰道鬆弛、散發異味三大問題為主。私密處三大問題錯誤認知解析1. 尿失禁:造成尿失禁的原因有許多,一大類別為「應力性尿失禁」,許多人認為只有老人才會有這樣的症狀,陳逸懃醫師說明,其實三四十歲時,就可能有咳嗽漏尿問題,不論咳嗽、打噴嚏、突然站起……都有漏尿危機,也有許多人認為,與這類失禁與自然產相關,其實懷孕期間,體型與體內激素有較大變化,都有可能會有應力性尿失禁。2. 陰道鬆弛:通常是生產過後較容易出現,大多數人的錯誤認知在於,只有自然產的孕婦,才要面臨這類困擾,然而懷孕期間,為了幫助生產,體內分泌的「鬆弛素」,不論選擇什麼生產方式,都不能避免。3. 私密處異味:私密處散發異味時,有些人會選擇使用清潔劑過度清潔,反而破壞陰道酸鹼值與內菌種平衡,造成私密處更加敏感甚至受傷;或者由於不想就醫,購買到含有類固醇的成藥,造成私密處皮膚萎縮。陳逸懃醫師表示,患者通常都要等到很不舒服才會就醫,往往伴隨感染問題,造成反覆就醫的不良循環。應力性失禁問題提早就醫,凱格爾運動與維密雷射可協助改善陳逸懃醫師提到,尿失禁問題如果拖到晚期,可能就只有手術才能起到作用,屬於侵入性的治療方式,改善狀況也因人而異,如果能提早就醫詢問,其實有很多方式改善,如凱格爾運動與私密處雷射。凱格爾運動主要是為了訓練骨盆底肌肉,然而私密處問題,往往不只有肌肉問題,僅透過運動效果有限,同時環境與時間限制較多,現代人要堅持實行較有困難。私密處雷射治療如維密雷射,能夠改善陰道鬆弛、散發異味的問題,同時藉由刺激陰道時,間接刺激膀胱、尿道肌肉,強韌肌肉,讓應力性失禁的問題得到改善。維密雷射重建膠原蛋白,迎回健康陰道組織維密雷射屬於二氧化碳汽化式雷射(CO2),透過汽化與熱效應,代謝老廢陰道組織,已有實證能讓陰道中的固有層厚度增加,增生血管與彈性膠原蛋白,重回彈性緊實;同時維密雷射還能夠提升血液循環,讓陰道回春,改善內部PH值,由中性轉向酸性的健康環境,減少陰道感染與異味問題。陳逸懃醫師特別說明,其實現在私密處雷射,已經不再是過往印象中,僅有性行為或性需求患者才需要,許多時候已經當作一種治療來使用,如陰道疾病與感染等,都是有一定效益的。過程基本無痛,適合各個年齡層的保養由於維密雷射需要將探頭深入陰道,許多人擔心會不會痛?陳逸懃醫師表示,陰道神經叢較特別,除去陰道口較為敏感,探頭經過時,可能會有點不適,基本上不會有疼痛感。陰道本身健康環境需要維護,陳逸懃醫師表示,持續以維密雷射做私密處保養療程,年輕時可保持陰道緊緻彈性,維持私密處健康環境;熟女時能減少應力性漏尿,如有哺乳也能減少陰道乾澀狀況;待四十五歲後可維持性生活品質,延緩停經前期不適;五十後可避免泌尿道重複感染,減少應力性漏尿。無懼就醫,私密處要自己守護許多問題早期就醫,都能用簡易快速的方式獲得改善,應力性漏尿與陰道鬆弛問題,只要早期治療,都能盡量避免手術動刀。陳逸懃醫師認為,私密處就如同女性的第二張臉。面對臉部保養,許多人都能直言不諱,積極就醫;私密處同樣也需要如此,也要細心呵護維持,醫師是大家的好友,有任何狀況,都能與醫師諮詢,不用害羞與不好意思。
長期憋尿「恐怖10大傷害」! 嚴重恐引發慢性腎衰竭、癌症
不要再憋尿啦!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提醒,長期憋尿會讓膀胱長期處在極度膨脹狀況下,讓膀胱缺氧、血液循環變差、尿液逆流、神經功能失調。長輩憋尿甚至可能出現不可逆的恐怖生理情況,甚至憋尿憋到有生命危險。「從年輕開始養成憋尿惡習,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過去身體會出現什麼恐怖的傷害?」洪永祥醫師21日在臉書粉專《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列出長期憋尿的10大恐怖傷害排行榜:第10名 下腹痛與腰痛憋尿可能會導致腹壁、腰部、骨盆底肌肉緊繃,長期下來腰椎過度彎曲或肌膜筋膜炎,會導致不明原因下腹痛與腰痛的發生。第9名 尿道狹窄與排尿困難憋尿可能會使尿道括約肌與逼尿肌縮放不協調,導致尿道狹窄,最後引發想要排尿也排不出的排尿困難,排尿困難又會引起膀胱輸尿管逆流、輸尿管水腫、腎臟水腫等。嚴重的需要靠手術治療。第8名 慢性前列腺炎憋尿會增加前列腺的壓力和壓迫,導致前列腺腫脹充血,還會讓細菌進入前列腺,進而導致慢性前列腺炎的發生。常見的症狀有畏冷發燒、下背痛、會陰部、睪丸、陰莖疼痛;排尿時還會無法一次排乾,頻尿且排尿、排便和射精時會疼痛。第7名 泌尿道結石與血尿憋尿會導致尿液過度濃縮產生結晶,進而增加泌尿道結石與血尿的發生機率,通常後腰到下腹會出現痠痛、絞痛、割痛等劇烈疼痛症狀。大結石有可能導致腎臟與輸尿管水腫與急性腎損傷。第6名 頻尿急尿與尿失禁憋尿可能會導致膀胱過度充盈,膀胱容量增加,膀胱壁肌肉過度伸展,神經功能條失調,進而導致肌肉疲勞和無力,並進一步引發頻尿、急尿,以及只要大笑或爬個樓梯就會漏尿的尿失禁。第5名 泌尿道感染憋尿會使尿液在膀胱中滯留,超過6小時易引起細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嚴重者甚至會引起急性腎盂腎炎、腎膿瘍,甚至敗血症等。第4名 突發性血壓升高突發性高血壓會導致急性腦血管與心血管梗塞等危及生命的危症,也就是說憋尿會憋到中風與心肌梗塞。第3名 慢性腎衰竭憋尿可能導致腎臟功能受損,進而導致腎臟腎衰竭和尿毒症。研究顯示,長期憋尿的人腎臟功能較差。時間一久就造成腎臟萎縮,必須終身洗腎。第2名 膀胱憩室憋尿可能導致膀胱壁肌肉的虛弱,或需用力收縮膀胱排尿,久而久之膀胱壁肌肉不均勻增厚,排尿時又因尿路阻塞,尿液即往較薄的膀胱壁亂竄,結果往外凸出,形成大小不一的膀胱憩室,有人多達2、30個膀胱憩室,因積尿排不乾淨,有可能引發慢性尿道感染,甚至導致膀胱結石或癌症。第1名 膀胱破裂憋尿時間過長或憋尿時劇烈活動可能導致膀胱破裂,這是一種嚴重的併發症,可能導致腹腔內感染、失血性休克等。研究顯示,膀胱破裂是憋尿併發症中最嚴重的一種,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手術治療。最後洪永祥也呼籲,「看完以上憋尿的10大恐怖傷害後,希望老師、老闆、牌桌與手遊朋友們,萬一你身邊有人跟你說要上廁所時,請讓他順利去上廁所。」他也提醒,逢年過節出遠門有可能塞車或是找不到廁所時,可以準備隨身的集尿袋或成人紙尿褲,千萬不要憋尿,年輕養成長期憋尿惡習,一但進入中老年人生是非常悲慘的。
尿出一身病1/怕公廁髒「半蹲小解」竟傷膀胱 醫透露「這姿勢」最完美
時序已經進入秋天,隨著氣溫降低,許多人變得較為頻尿,尤其是膀胱過動症患者,不只上廁所次數變多,重點是尿意來得又急又快,甚至有可能尿溼褲子。一名50歲的女攤販業者就為此所苦,由於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就醫檢查,才發現一切都是因為她長期在公廁「半蹲尿尿」,最終導致膀胱過動,醫師透露這種錯誤姿勢會傷害膀胱功能,而最完美的尿尿姿勢則是「全蹲」。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約有18%的民眾有程度不等的膀胱過動症,盛行率隨年齡的增加而逐漸上升,以台灣地區2300萬人估算,約有414萬的人患有膀胱過動症,追究原因相當廣泛,而剛出版的《尿失禁診治照護全解》一書中,則揭露「長期用錯誤姿勢上廁所」竟也是關鍵之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楊旻鑫表示,亞洲文化大多是「蹲式廁所」,也就是需要兩腳張開、完全蹲下,這種最傳統的上廁所姿勢,其實對尿尿來說最有幫助。「除了能增加腹壓幫助膀胱排尿,兩腳張開、蹲下時,也可以讓骨盆底肌肉放鬆。」坐在馬桶上時,上半身若稍微前傾,可增加腹壓幫助排尿,若能將雙腳墊高,則能讓骨盆底肌肉更放鬆。(圖/123RF)骨盆底肌肉是指包圍在尿道、陰道、直腸出口附近、位於骨盆底部的肌肉群總稱,主要功能是支撐骨盆內的器官,例如子宮、膀胱等。楊旻鑫說,相較於全蹲,半蹲尿姿因為需要出力,就會讓骨盆底肌肉非常緊繃,導致膀胱出口無法完全打開,腹部必須額外出力才能解尿,研究發現,以這個姿勢上廁所,尿流速會減慢21%、殘留尿液多出149%。「長期下來,膀胱無法順利排空而一直處於高壓狀態,會逐漸變得纖維化,最終出現各種疾病,包括慢性骨盆疼痛、泌尿道感染、膀胱過動症等。」楊旻鑫說,國外曾有統計,約有50~85%女性上公共廁所時,因為擔心衛生問題,所以經常採取半蹲姿勢解尿,很容易引發上述疾病。楊旻鑫透露,曾有一位50歲左右的女患者因頻尿、急尿而求診,問診後發現女患者平常擺攤做生意,所以大多在附近的公廁半蹲解尿,結果長期骨盆底肌肉處於緊繃狀態,就導致罹患膀胱過動症。「一般人的膀胱存有300毫升的尿液時,就會想上廁所,但膀胱過動症患者大約只能容納100毫升的尿液,換算下來不到2小時就需要解尿一次,所以幾乎無法離開廁所太遠,對生活極為不便。」楊旻鑫建議女性朋友在外面可選擇蹲式馬桶,或者準備一次性的馬桶墊,盡量避免半蹲上廁所,以免尿出一身病。
尿出一身病3/「陰道電極」刺激肌肉收縮 膀胱打肉毒換一夜好眠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台灣約有18%的民眾有程度不等的膀胱過動症,大約每10人中就有1~2人患有膀胱過動症,發生原因相當多,除了老化、糖尿病、攝護腺肥大之外,無論男女,長期尿尿姿勢錯誤都可能導致罹病。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楊旻鑫表示,曾有一名女患者因頻尿、急尿求診,後來確診為膀胱過動症,後來先讓她服用口服藥物放鬆膀胱肌肉,緩解急尿的狀況,再搭配物理治療師進行骨盆復健。「骨盆復健的其中一個環節是『電刺激』,會將小小的電極放進陰道內,男性則放入直腸,再通電刺激骨盆底肌肉收縮,電力較強時可以促進肌肉放鬆,電力降低時可以增強肌肉耐力,藉此改善膀胱過動的狀況。」楊旻鑫說,電刺激每次約20分鐘,一周大約需進行1~2次,持續2~3個月。另外,有部分患者服用藥物效果不佳,也可選擇施打肉毒桿菌。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副理事長鄒頡龍表示,事實上,肉毒桿菌素能阻斷末梢神經傳導物質而放鬆肌肉,近年因用於美容除皺而廣為人知,但其實肉毒桿菌素在醫學的應用相當廣泛。在泌尿科,以內視鏡注射在膀胱不同部位,就能改善排尿障礙。2010年美國泌尿科醫學會的一項研究顯示,313位膀胱過動症患者在接受膀胱肉毒桿菌素注射之後,頻尿症狀改善,急迫性尿失禁次數減少,對膀胱過動症有良好效果,雖然肉毒桿菌的效果只能維持5~6個月,就必須再次施打,但對於深受膀胱過動所苦、而無法好好睡覺的患者來說,起碼安全又能一夜好眠。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楊旻鑫表示,膀胱過動症的治療方式除了藥物之外,也可藉由復健、電刺激、膀胱訓練等方式緩減症狀。(圖/翻攝自中山醫學大學臉書)楊旻鑫說,除了上述治療方法之外,患者平時也要進行膀胱的自我訓練,當尿意出現時,先評估是不是過於頻繁,假如距離上次排尿才經過10多分鐘,又沒有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水分,確認不是在「憋尿」,就要先嘗試忍耐,例如看電視、做家事來分散注意力。同時也要避免接觸刺激性食物,例如酒精、咖啡等,以免加劇病情。
6成輕熟女宅在家有苦難言 全因下半身滴滴答答
你可曾因與朋友聚餐時大笑或在路邊追公車時,尿液不自主滲出而感到困擾不好意思?這就是所謂尿失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姿吟說,尿失禁是指在腹壓增加時,如咳嗽、大笑、打噴嚏、跑步、跳繩等動作時,尿液有不自主滲出的情形。根據調查50歲以上的中年婦女約30-60%的人有這樣的困擾,危險因子包括:生產、懷孕、肥胖、老化、抽菸等導致,其病理機轉有可能是支持骨盆底的肌肉或筋膜缺損,或尿道本身括約肌缺損,或本身膠原蛋白缺乏所導致。對於尿失禁的病人,保守性療法仍為第一線治療方法,尿失禁的保守療法包括:生活型態的調整、凱格爾運動、骨盆底電刺激療法、生理回饋治療、磁波椅及陰道雷射治療。林姿吟說,凱格爾運動是用來訓練骨盆腔底的肌肉群,以達到強化此肌肉群之功效。當你坐到馬桶上解尿時,嘗試停止解尿,中斷小便的感覺,表示你做到收縮尿道口周圍的肌肉,緩慢的收縮夾緊肛門,持續縮緊到陰道周圍肌肉及尿道口,此時收縮的肌肉即是骨盆底肌肉,如此反覆的緩慢收縮5秒鐘與放鬆5秒鐘,這就是骨盆底肌肉運動。須注意收縮時腹部不可以用力。必須持之以恆的做此運動,根據研究,如果長期做此運動對於尿失禁有效率約41-85%。體外磁波治療椅治療原理係指病人坐在治療椅子上,而椅子下方的線圈瞬間產出強烈的電流刺激,線圈的周圍則產生高度密集的時控式磁場,可深入地穿透人體會陰部,活化所有會陰神經與內臟神經分支,來刺激強化骨盆底肌肉群,隨著刺激線圈電流頻率,肌肉就會產生反復收縮和鬆弛運動,達到重建骨盆底肌與制尿系統的力量與耐力。磁波治療儀可用於治療尿失禁、慢性骨盆腔疼痛及膀胱過動症的病人,療效約八成左右。一週治療兩次,一次約20分鐘,18次為一個療程。但如果病人有裝心臟節律器或人工關節者,不適合此治療。根據研究,接受16個療程的病人成功率約68.3%,接受32個療程的病人成功率約75.0%,效果相當不錯。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雷射在醫療上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近幾年來,雷射也使用在陰道來治療陰道乾澀、陰道鬆弛、輕微尿失禁等婦科疾病。而雷射的原理是以雷射光束360度汽化剝離老舊的黏膜組織,或使用雷射光熱效應,刺激黏膜下層新膠原蛋白、彈力纖維再生、玻尿酸再生,使陰道內壁膠原蛋白重組再生以及骨盆筋膜組織緊緻,改善骨盆底支持系統進而改善尿失禁。臨床使用的陰道雷射分為CO2雷射及鉺雅克雷射兩種,臨床研究有很多有關於這兩種雷射對尿失禁治療的論文, 結果顯示陰道雷射對於輕微尿失禁治療成功率約38-82%,一開始須每個月治療一次,連續3個月後,每年需維持治療一次,對於尿失禁病人,卻不想接受手術的人,陰道雷射不失為另一種選擇。林姿吟表示,尿失禁對於婦女生活品質影響是很大的,但很多婦女卻羞於啟齒,不敢就醫,限縮了自己的社交生活,變成宅女。殊不知尿失禁是可以被治療的。而且懼怕手術的人可以選擇非侵入式的方式治療尿失禁。鼓勵有尿失禁的病人勇於就醫,讓你不再滴滴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