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傳導
」離島救援韌性再強化 北市跨島合作又一發
台北市政府與連江縣政府於9月6日在連江縣消防局介壽分隊舉行「台北&連江5G救護車視訊聯防啟用典禮」。典禮上,雙方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並進行遠距視訊會診演練,展示5G技術在緊急救護中的實際應用。北市政府消防局自111年10月起上線的「5G救護車視訊聯防」遠距指導機制,透過智慧裝置車載式攝影機第一視角,搭配骨傳導抗噪耳機,即時傳送救護車內傷病患資訊,同步連線高級救護分隊遠距即時救護指導,協助第一線救護人員辨識危急個案(ALS),強化急重症急救處置,提高到院前急救品質。北市消防局表示,111年北市率全球之先,在到院前緊急救護推動「5G救護車視訊聯防」,過去幾年臺北市執行成效斐然,自112年與澎湖縣攜手合作「5G救護車視訊聯防」,113年9月再添合作縣市,拓展北市急救能力,共同合作拯救更多生命。另為加深臺北市及連江縣合作,共同打造更高效、更有韌性的急救服務體系,雙方同時簽訂跨區通報支援協定,提升彼此在人命救助及災害搶救等項目之支援合作機制。連江縣作為台灣最北端的美麗島嶼,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獨特的歷史文化,但在離島地區的到院前緊急救護上,也面臨著獨特的挑戰和困境,包括救災、救護資源相對不足等問題。因此,透過此專案的合作,共享救災及救護資源,為市民的健康與安全保駕護航。本次台北與連江的合作,不僅提升了台北市與連江縣之間的急救合作能力,更象徵著跨區域聯防合作邁入新里程。未來,雙方將持續攜手並進,共享資源與技術,確保市民在面對各類突發事件時,能獲得最即時、最專業的救護支援。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將一如既往地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持續精進救護與災害應變能力,致力於打造一個安全、有保障的城市環境,守護每一位市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全台首創!即時跨海救護指導 台澎「5G救護車視訊聯防」提升品質量能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從去年起10月起與台大醫院、遠傳電信合作,推動「5G救護車視訊聯防」遠距指導機制,上線5個月成功啟動200餘案,成績斐然;為共同提升到院前緊急救護品質,今天消防局和澎湖縣政府共簽「台澎5G救護車視訊聯防合作備忘錄」,共同提升到院前緊急救護量能。北市消防局和澎湖縣政府今天共同舉「急救新『視』界 跨島來合作-台澎5G救護車視訊聯防」啟用典禮,由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澎湖縣副縣長林皆興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鑒於澎湖離島醫療資源相對不足及送醫距離較遠等問題,台北市政府與澎湖縣政府跨島合作,啟動臺澎5G救護車視訊聯防,以即時連線做救護指導,期能提升到院前緊急救護品質。消防局表示,自去年10月啟用「5G救護車視訊聯防」遠距指導機制,透過智慧裝置車載式攝影機第一視角,搭配骨傳導抗噪耳機,即時傳送救護車內傷病患資訊,同步連線高級救護分隊遠距即時救護指導,協助第一線救護人員辨識危急個案(ALS),強化急重症急救處置,提高到院前急救品質,上線5個月已成功啟動200餘案件,成效不斐。由於北市到院前緊急醫療救護服務一直以來為全台標竿,為拓展北市急救能力,拯救更多的生命,且積極尋找合作夥伴。對於與澎湖縣跨島合作方式,消防局指出即日起由建國分隊透過5G即時高解析度影像傳輸,加上車內廣角攝影機提供傷病患全身及面部表情特寫,遠距即時辨識危急病人,有效指導急重症處置,並透過智慧穿戴裝置,雙向與澎湖縣政府消防局白沙分隊救護技術員互動溝通,以強化到院前緊急處置,共同提升到院前緊急救護的品質。
急救新「視」界 全台首創即時跨海救護指導
北市政府消防局去年10月起與台大醫院、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共同推動「5G救護車視訊聯防」遠距指導機制,透過智慧裝置車載式攝影機第一視角,搭配骨傳導抗噪耳機,即時傳送救護車內傷病患資訊,同步連線高級救護分隊遠距即時救護指導,協助第一線救護人員搶救危急個案(ALS),強化急重症急救處置,提高到院前急救品質。5G救護車視訊聯防機制於臺北市已上線5個月,成功啟動件數截至4月已達200餘件,成效不斐。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表示,由於過去5個月試辦成效不斐,且臺北市到院前緊急醫療救護服務一直以來為全臺標竿,為拓展北市急救能力,拯救更多的生命,積極尋找合作夥伴;澎湖貴為臺灣海峽最閃耀的明珠,處處充滿了大自然的禮讚,然而在離島地區到院前緊急救護上,面臨獨特挑戰及困境,包括緊急醫療資源的相對不足及送醫距離較遠等問題。因此,臺北市政府與澎湖縣政府今日於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建國分隊舉辦急救新「視」界 跨島來合作-臺澎5G救護車視訊聯防啟用典禮,現場由雙縣市副首長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實際進行遠距視訊會診演練。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表示,即日起由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建國分隊透過5G即時高解析度影像傳輸,加上車內廣角攝影機提供傷病患全身及面部表情特寫,遠距即時辨識危急病人,有效指導急重症處置,並透過智慧穿戴裝置,雙向與澎湖縣政府消防局白沙分隊救護技術員互動溝通,以強化到院前緊急處置,共同提升到院前緊急救護的品質。消防局呼籲,當發生危急狀況,應儘速撥打119由救護人員來協助,以確保緊急傷病患就醫之權益。同時也呼籲病情不嚴重的民眾搭乘其他交通工具就醫,「把119救護車留給真正需要急救的人」,以免危急的傷病患因錯失黃金急救時機,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缺憾。
耳機後遺症3/哪種款式最安全? 醫師:通過耳道會擴大音量
宅經濟當道,全球第一季耳機銷量較去年大漲近7成,但耳朵內長期過大的音量,卻也引爆年輕世代的聽力障礙潮!研究顯示,每7位求診患者中,就有1位是16~20歲的青少年,醫師提醒,捷運公車等環境音十分嘈雜,已達噪音上限,若再戴上耳機聽音樂超過1小時,恐怕就會使聽神經受損。除了控制使用時間,耳機的樣式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其中最多人使用的「耳塞或入耳式」,由於貼近耳膜、又具有放大音量的效果,所以較易傷害聽力。雙和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伯岳說,「相較於其他樣式,這類耳機傳到耳膜的聲波會比實際音量多出7~9分貝!」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伯軒表示,聽覺神經受損引起的耳鳴大多數是與心跳頻率不一的高頻聲音,建議趕緊就醫治療。(圖/鄭清元攝)而骨傳導耳機則是直接透過顱骨震動聲波到內耳的聽覺神經,沒有經過耳道,所以不會有放大音樂的缺點;而耳罩式耳機雖然同樣有擴大音量效果,但因為較能阻隔外界噪音,所以音量比較不會過大。「重點還是音量大小!」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伯軒說,無論任何樣式的耳機,只要音量大於85分貝,長期使用一樣都會傷害聽力,而且每個人對於噪音的耐受度都不同,假設天生對噪音較為敏感,聽力較容易受損。人們50歲後因生理機能退化,每年聽力會下降1至2分貝,應定期做聽力測試。(圖/華科慈善基金會提供)想要及時發現聽力下降,其實不太容易,陳伯岳建議年輕人若有疑慮便就醫檢查,而老年人則要每1~2年進行聽力檢查,另外,也可以注意是否出現耳鳴的,這是聽力下降常伴隨的症狀。曾有研究針對388位16~35歲民眾進行調查,95.6%平時會使用耳機,90%使用耳機時間已有3~6年,20.6%已經出現耳鳴。國外研究也指出,63%耳鳴患者同時伴隨聽力障礙的情況。(待續)
骨傳導耳機 專供運動族群使用
專門設計生產骨傳導耳機品牌AfterShokz,近期在台灣推出2款新品。包括XTRAINERZ AS700及AEROPEX AS800,兩款產品都使用骨傳導技術傳遞聲音,且支援不同防水等級,適合跑步、騎車時使用。其中XTRAINERZ AS700是一款MP3運動耳機,內建4GB儲存容量,可儲存1200首歌曲,它不需要連接手機,便可直接播放音樂。而且耳機本身符合IP68防水防塵規格,可在水下2公尺連續播放音樂2小時,讓喜好游泳的運動族群或選手們,在游泳的同時,還能一邊聆聽音樂。另一款AEROPEX AS800運動耳機,則支援IP67防水防塵規格,無法在游泳時使用。採用Bone conduction 30°傾斜技術,可減輕震動時造成的音質損害,讓低頻和人聲表現更岀色。它的重量僅26克,機身具備液體殘留提示,若充電位置還有液體,耳機就會發出警示。採用磁吸式充電設計,充電兩小時之後就具備8小時續航力。AEROPEX AS800骨傳導藍牙運動耳機有曜夜黑、皓月灰、日蝕藍、烈日紅等四色可選,售價5,790元(圖/業者提供)骨傳導是透過振動骨骼來傳遞聲波的一種聲音傳導方式,AfterShokz將此原理套用在製作耳機上,只要將耳機置於耳朵外側,讓耳機將聲音轉換成振動信號,並透過振動顴骨將聲音傳遞至聽覺神經,即使耳機不放入耳朵,也能同時聆聽音樂與周圍環境的聲音,適合戶外運動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