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之光3】氣勢磅礡管樂社 團隊氣氛佳
看完口琴社練習後,我們又跟著校長林玉彬來到管樂社練習教室,這裡的學生超過40人,他們正在合奏,我像是瞬間飛到了音樂演奏廳,感受到磅礡的氣勢。管樂隊的組成,包括了木管樂器(長笛、短笛、單簧管、雙簧管、巴松管、薩克管)、銅管樂器(小號、法國號、長號、低音號)以及打擊樂器;打擊樂器還分成「無音高」和「有音高」兩種,一般常見的小鼓、大鼓、爵士鼓、康加鼓都是無音高式,而像這種馬林巴琴就是有音高的打擊樂器,一台造價60萬元。校長林玉彬在103年度甫上任時,就跟教育部申請一百多萬的經費添購樂器,這幾年陸續也有再添購。馬林巴琴是有音高的打擊樂器,一台造價60萬元;由管樂社隊長陳同學負責演奏。(圖/宋岱融攝)葉老師說,目前管樂社都是藝才(音樂)專班同學,進來前都要經過面試和簡單測驗。這些學生進國中後,從基本樂理開始學起,他們每周學音樂的時間大約占了三分之一左右,目前最好的成績是全縣第一名。因為每個樂器需要吹奏的條件不一樣,所以各自需要音感好、中氣夠或是節奏感強的同學來負責。以小號(小喇叭)為例,就需要脣形比較薄、中氣強又集中的同學來負責。每年進管樂社的學生,都會請專任老師測試,然後讓學生試吹,某些學生因為牙齒咬合問題,會吹不出聲音來。葉老師說,國中三年其實是很短的時間,要從零開始學一種樂器其實很難。「我們幫學生挑選,最適合且最快上手的樂器,但也有可能不一定是他們最想要吹奏的樂器。我覺得他們這三年可以把一樣樂器練到專精,上高中之後因為有了底子,學別的樂器會更快。」所以最好國中三年都不要更換樂器。目前就讀國三的陳同學是管樂社隊長,她一年級就進入管樂社,因為她的節奏感比較好,老師就讓她負責打擊樂器,她說自己對音樂非常有興趣,打算以後就朝音樂這條路前進。陳同學覺得在這裡每天可以練習音樂、聆聽音樂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