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蘭
」街頭守護神1/無家者口罩掛到掉耳朵 愛心醫護走出診間護弱勢
致命寒流在入冬後襲捲全台,年節時低溫更造成146人猝死悲劇,被視為「弱勢中弱勢」的台北車站街友卻創下0死亡紀錄,這有賴於「台灣思安慈善服務協會」在背後守護。該協會從去年開始帶領醫師走出白色巨塔,在街頭為無家者義診,為這些不願就醫、不敢就醫或不能就醫的「艱苦人」提供最專業的醫療照顧,期望「醫病也醫心」,讓他們用健康的身體重回生活正軌。上月18日晚間7時許,台北車站附近滿是趕著返鄉、行色匆匆的旅客,車站內燈火通明、人聲嘈雜,在濃厚年節氛圍下更顯璀璨溫暖,但站外卻有一群遺失家鄉方向的無家者,站內外僅一道玻璃門相隔,其距離卻彷彿咫尺千里、天各一方,而這看似難以突破的距離則被思安協會的生鏽小推車徹底打破。伴隨著鐵板推車獨有的輪軸聲,社工馬春蘭、亞東醫院急診科醫師傅奕愷與其護理師妹妹傅巧亨,從車站的南二門開始一一關心在街邊或坐或臥的無家者,耐心詢問他們是否有身體不適,邊看診同時還殷殷囑咐各種保健知識,和煦的善意讓冷風中都帶著溫暖。「醫生,我腳這邊不知道踩到什麼,痛好久了該怎麼辦?」看到醫生「蒞臨」,平時不敢進醫院的無家者立刻上前諮詢,有人看到醫生「病就好一半」,也有人看著醫護即泛淚合掌,傅奕愷和傅巧亨則視病如親,為他們檢查傷口、消毒清潔,並視狀況協調社工購藥配送或陪同就醫,倘若遇上不方便露出的隱私部位,便將患者帶往思安辦公室觀察問診,看病用的頭燈在街邊發出熒熒之光,對患者而言卻是最珍貴的救命星火。 據了解,台北車站周邊列冊的無家者超過200位,他們以街頭為家的原因各有所異,多數人卻不約而同地拒絕進醫院接受治療,他們多半是不懂得照顧自己,導致病識感極低,也有人是遺失健保卡或付不出掛號費,往往導致一個小傷口在惡劣環境下越演越烈,甚至衍生成需截肢的慘況。「他們不願進醫院,我們就把醫生帶過去。」馬春蘭提到,台灣人愛心充沛,車站附近的衣食不虞匱乏,他們的疾病和苦痛卻時常被大眾忽略,思安因而積極媒合醫療資源,在多次碰壁後終於找到醫護願意幫忙,目前固定與2名醫生與4名護理師合作,從去年10月開始走上街頭,每月2次替他們提供診療,因為這些「艱苦人」的傷勢和病況讓他們無比心疼。思安慈善服務協會為守護無家者健康,每月2次固定推著裝滿醫療器材的小推車上街,並請來醫生義診。(圖/趙世勳攝)「有個阿北戴口罩戴到耳朵掉了,組織液與頭髮糾纏成一體,即使這樣他還是不想去醫院。」馬春蘭表示,在疫情最嚴峻之際,無家者得整天掛著口罩,棉繩在日以繼夜的摩擦下成為鈍刃,一點一滴割進老先生的耳朵,最終僅剩耳垂相連、搖搖欲墜,畫面怵目驚心,醫師發現後立刻為其處理傷口,並請來理髮師義剪修整,在積極照顧下老先生的耳朵才慢慢復原。為了照顧這些無家者,傅奕愷也煞費苦心,他提到,一般醫生面對傷口,當然是清創、換藥使其復原,但他發現無家者往往難以照顧患處,導致感染機會擴大,貼上紗布仍容易弄髒,他與其他醫師討論後決定採取「清潔不清創」策略,針對發炎感染的傷口消毒並看狀況給予抗生素,並鼓勵病患多洗澡以保持患處整潔,但比起肉眼可見的傷口,鮮有症狀的慢性病更是他心中一大隱憂。見到醫生走上街頭,平時不敢進醫院的無家者連忙反應自己的身體狀況,傅奕愷看病用的頭燈在街邊發出熒熒之光,對患者而言像是珍貴的救命星火。(圖/趙世勳攝)「你上街去看,血壓一量180、200的很多,這個數字真的讓人捏把冷汗。」傅奕愷表示,許多無家者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這些症狀在氣溫極端的街頭更為危險,但思安囿於設備限制無法對他們進行深度健檢,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觸中讓他們相信醫生,期望無家者能放下芥蒂、接受治療。「我們醫病也醫心,期望他們用健康身體迎向新的人生。」馬春蘭提到,除了急診科醫師,目前正在積極徵求精神科、牙科和骨科等各科別醫師加入,希冀全方面捍衛無家者的健康,更盼大眾能共同守護這些「弱勢中的弱勢」,用行動與支持成為他們重生之路的助力。台北市社會局表示,政府針對無家者一直都有長期照顧政策,包括盥洗、安置和就業輔導,寒流時期還啟動街友低溫關懷服務,開設沒有入住條件的街友避寒所,春節期間也規劃「短工時」臨時工,幫助老弱街友重回職場,為了更全面照顧關心無家者,目前的確有在討論新的政策,將待適當時機向大眾報告。有名街友因長期戴口罩,耳朵在棉線日以繼夜的摩擦下遭嚴重傷害,只剩耳垂相連而搖搖欲墜,讓思安協會社工心疼不已。(圖/讀者提供)
街頭守護神2/會計喪女崩潰、留德碩士發病遭棄 北車街友故事大公開
台北車站交通方便、資源集中,逐漸成為無家者的重要聚集地,目前列冊在案的無家者超過200人,「台灣思安慈善服務協會」為他們提供每月2次義診,也因此發現街友們各有故事,許多人過去都有體面的工作,可能因精神疾病、痛失家人或債台高築而選擇離家,思安則盼能守護並協助無家者脫離街頭,讓他們能用健康的身體迎向新生。「這邊有台大的,還有位留德碩士,都是因精神或生理疾病不被家人接受才會來這裡。」思安工作人員「張哥」對車站無家者的故事瞭如指掌,他說,每個人來台北車站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人喜歡以天為被、地為席的自由生活,大多數人則是因為沒得選擇才會走上街頭,更有人過去是大眾眼中的「菁英階級」,但因不敵命運捉弄而在車站落腳。亞東醫院急診科醫師傅奕愷與護理師妹妹傅巧亨,下班後仍自願走上街頭,為不願去醫院的無家者提供專業治療。(圖/趙世勳攝)「他們大多數都有工作,而且工作的內容還比許多人更累更辛苦。」思安協會社工馬春蘭提到,台北車站的無家者許多來自中南部,抱持著對大都市的憧憬北上,卻可能因疾病意外而失去工作能力,或者只能靠著臨時工餬口,卻因工作時有時無而收入不穩,在長期的入不敷出後,他們無法承擔租房費用,又不敢落魄回鄉,最終則成為街友名冊中的一人。馬春蘭說,除了身體的疾病或殘缺,心理因素也是讓他們脫離家庭的重要原因,有人曾自己開公司當董事長,但被下游廠商惡意倒債,向親人求助後終於還清千萬款項,但他也被愧疚感日夜折磨,在無法面對家人下選擇離家;還有名「大姐」過去從事體面的會計工作,但女兒意外離世後大受打擊,選擇到街頭生活以逃避「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而無所遁形的路邊開放式環境也讓無家者的生活處處充滿危機。馬春蘭提到,許多不肖人士會偽裝成社工或銀行人員靠近他們,以關心之名騙取個人資料,無家者在第一時間往往難以辨別對方是好意或別有用心,一時輕信就可能導致他們成為犯罪用的人頭,因此讓他們脫離街頭成了思安的重要目標。馬春蘭說,目前思安每月固定2次義診,請來醫生為無家診處理傷口、問診諮詢,讓無家者重拾健康,同時鼓勵他們租屋賃居、重新生活,期盼大眾能扭轉過去對他們的刻板印象,用行動和支持給予這些「艱苦人」重生的動力。台北市社會局表示,政府針對無家者一直都有長期照顧政策,包括盥洗、安置和就業輔導,寒流時期還啟動街友低溫關懷服務,開設沒有入住條件的街友避寒所,春節期間也規劃「短工時」臨時工,幫助老弱街友重回職場,為了更全面照顧關心無家者,目前的確有在討論新的政策,將待適當時機向大眾報告。思安協會除醫療協助、配送藥品外,還會視情況提供義剪,在各方面守護無家者。(圖/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