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基金
」 股市 投資棄嬰長大後恐赫「放火燒家」想要錢 養父母心碎終止40年收養關係
一對年邁夫婦阿國與小萱(均為化名)1984年在家門口撿到女棄嬰歡歡(化名),出於愛心,隔年正式收養她為養女,視如己出地養育至她成年。沒想到,歡歡大學畢業後獨自在外生活,不僅未履行奉養義務,還投資失利欠下大筆債務,頻繁向養父母索取金錢,甚至以激烈言語情緒勒索。阿國與小萱不堪精神與經濟上的折磨,決定提出終止收養關係的訴訟。法院審理期間,阿國與小萱指控,他們已退休,無力承擔歡歡龐大的借款需求,甚至動用養老基金和保單借款,仍無法滿足養女每月高達10萬元的金錢需求。歡歡成年後不僅未曾反哺,還多次以「活不下去」或「放火燒家」等恐嚇言詞施壓,導致養父母精神備受折磨,身心健康受創,甚至需求助身心科。阿國與小萱的另一子女出庭證述,表示歡歡自創業以來,持續要求父母經濟援助,創業失敗時的損失亦由父母支付。法官調查發現,阿國與小萱2年間向歡歡提供的借款超過200萬元,頻繁的金錢往來加上情緒施壓,已構成對養父母精神上的侵害。法院認定,歡歡長期積欠債務、頻繁向養父母借款,且持續使用威脅語言或情緒勒索達到索款目的,對養父母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損害。此外,歡歡與養父母避不見面,多年來少有聯絡,彼此間的親情關係已經破裂。法院最終判決准許阿國與小萱終止收養關係,讓兩人得以擺脫精神壓力,安享晚年。
盼借鏡星國經驗 吳春城籲政府思考更開放金融政策
民眾黨立委吳春城於3日上午啟程前往新加坡,展開為期4天的參訪行程,首站拜訪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GIC),該行程希望透過實地觀摩、瞭解並借鏡新加坡財富管理產業的現況與成功經驗,探討台灣設立主權基金的可行性。對此,吳春城表示,台灣政府投資基金效率太低,甚至只有定存標準,資產的管理運用以及人才的培養、長才發揮等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呼籲政府思考更開放的金融政策。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是新加坡最大的國際投資機構,負責管理該國大部分的海外資產。由新加坡副總理吳慶瑞於1981年創辦,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021年8月26日的報導,「全球智庫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發佈「全球公共投資者」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公共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和中央銀行等全球公共投資者的總資產增至42.7兆美元,相較2019年的40.2兆美元增加6.2%,創下歷來最高水準,其中「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更與「淡馬錫控股」名列全球10大主權財富基金。首日的第二站前往由淡馬錫和新加坡管理大學、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以及瑞士金融學院聯合成立的新加坡財富管理學院(WMI),WMI是亞洲首家培養財富管理人才的卓越機構,根據《金融時報》2015年有工作經驗要求的金融碩士課程排行榜,財富管理學院在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對於今日的參訪,吳春城提出質疑,尤其是台灣政府投資基金的效率太低,僅符合定存標準,管理運用資產以及培育人才等方面仍有極大的進步空間,他也說,台灣交易所限制在IPO時僅採用競標模式,國際大型基金難以參與投資台灣,進而影響其應有的經濟效益,因此呼籲政府思考更開放的金融政策。
美股2024年漲勢催化劑「股票回購」 高盛:規模上看9250億美元年增13%
美股2024年漲勢催化劑「股票回購」 高盛:規模上看9250億美元年增13%在AI熱潮和聯準會降息預期的帶動下,美國股市今年狂歡式上漲的浪潮仍未結束,美國標普500指數今年已經第20次創下新高。許多華爾街分析師認為,美股的漲勢還沒結束,關鍵的上漲催化劑「股票回購」依然非常火熱。高盛預計,美國公司今年的股票回購規模將增長13%至9250億美元,2025年將進一步增長16%至1.075兆美元。近期,多家大行紛紛上調對標普500指數的預期目標價位。法興銀行最新預測,標普500指數將於2024年年底攻上5500點大關;另一研究機構Yardeni Research在近期報告中也表示,標普500指數完全有望在今年年底衝擊5400點,一旦實現該目標,2025年底將進一步上攻至5800點水平。儘管偶有貨幣政策導致的波動、對估值過高的憂慮、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超級權重股蘋果因監管問題股價下跌等負面因素,但美國股票的需求依舊堅挺。更關鍵的是,上市公司回購不斷,例如,近期聯邦快遞宣佈,將啟動5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股票回購可以減少流通股數量,但尋求投資的群體卻在不斷增長,因此勢必會帶來股價上漲。高盛認為這一趨勢正在加速,預計美國公司今年的股票回購規模將增長13%至9250億美元,2025年將進一步增長16%至1.075萬億美元。自2000年以來,美國企業通過股票回購、現金併購以及發行新股籌資等方式,淨買入了5.5兆美元的股票。2023年企業淨買入美股金額高達5650億美元,是2018年以來最高水平。高盛預計,2024年這一數字將進一步增長至6250億美元,主要得益於標普500公司每股收益增長8%,同時牛市也將帶動更多IPO,增加新股發行供給。不過,美股未來會不會有資金的強勁流入,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由於今年是大選年,高盛預計政治因素下,外國投資者可能會淨賣出500億美元的美股;此外,養老基金將繼續轉投債券市場,預計將淨賣出3250億美元股票;互惠基金由於贖回壓力也將被迫淨賣出3000億美元股票。高盛分析師指出,美國家庭持有的貨幣市場資產管理規模目前高達3.8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比疫情前高出約1.5兆美元。儘管家庭投資股票的配置比例已達48%的歷史高位,但這並不意味著未來他們的股票購買需求將受到限制。
日股有望再創新高? 高盛:日版「7武士」挑戰新利率時代
過去半年日元匯率持續低位震盪、日本股市突破34年前歷史新高。面對美股公認的「七雄」、歐股「十一巨頭」,資本市場顯然沒有忘記日本市場,高盛的投資組合策略團隊上個月也對照著美股七雄,列出日本版的「七武士」 (7 Samurai)。這7家公司分別是迪恩士半導體、愛德萬、迪斯科和東京電子,及豐田汽車、SUBARU和三菱商事。這張名單剛出爐就引發爭議。雖然這些公司在自己的產業裡頗有知名度,但論「代表日本」的上市公司,名單中缺了許多東西。在日本從事財經記者十餘年的Gearoid Reidy指出,美股七雄本身就是當代美股的象徵。而日本市場也應該有一批能夠反應現代日本和企業狀況的清單。對於高盛的名單,Gearoid給出的名單僅保留了豐田汽車,另外加入了任天堂、軟銀、基恩士、索尼,以及兩外兩家規模較小的當地企業。日股市值老大豐田汽車(3135億美元),近一年股價走出翻倍行情;東京電子、迪恩士、愛德萬、迪斯科等半導體概念股為輝達、AI概念受益股,東京電子近一年多股價翻了3倍;基恩士為日本工業自動化系統製造商,不僅是日本製造業、更是日本打工人薪資的天花板。公司股價從2010年開始翻了14倍。老闆滝崎武光是日本第二大富豪,僅次於迅銷(UNIQLO)的柳井正家族。日本公司軟銀雖然前幾年因爲錯誤押注WeWork等新創公司,疊加碰上聯準會暴力加息週期,造成巨額虧損。但孫正義對於科技革新的堅持,終於在生成式AI時代又獲認可,ARM的成功上市也令軟銀股價再創新高;任天堂、索尼為日本軟實力和日式資本主義的象徵;三菱商事等五大商社為巴菲特愛股,也可以視作近幾年「日重估」的起點。高盛分析團隊在近期的研報中,將TOPIX東證指數未來12個月的目標價從2650點提高至2900點。這也意味著分析師們認為,在板上釘釘的加息落地後,日股還將創出新高。其中兩位分析師指出,日本股市從去年開始的上漲表現,背後支撐起邏輯的兩大結構性轉變,即國內通膨和公司治理改變,並沒有發生變化。高盛同時指出,日本上市公司未來幾年的盈利能力提升,疊加去年第二季推動日股大漲的外國投資者手裏依然有加倉的「彈藥」,也將是推動日股走高的潛在推動因素。但高盛提醒,養老基金通常會在3月底重新平衡倉位,疊加投資機構多會在4月落袋為安,屆時可能會出現一波比較明顯的獲利回吐走勢。
龍年抄底時刻2/「跌到谷底國家會救!」 外資口嫌體正直加碼陸企龍頭阿里
「唱衰中國是目前市場的主要旋律!」經營大陸市場30多年的台商跟CTWANT記者說,包括歐美、香港、台灣各地券商報告或分析師,無不看壞陸股,然而截至2月14日遞交給美國證管會(SEC)13F報告顯示,多家大型機構2023年第4季悄悄買進阿里巴巴等陸企龍頭股。國際大型機構「口嫌體正直」,一邊唱衰陸股又一邊買進,在台灣上市的各檔陸股ETF,農曆春節前後一周也出現買盤及漲勢。此時,投資人最關心的是,陸股「抄底時刻來了嗎?」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台商及分析師,其中一位台商直白地說,「目前陸股最大的利多就是『跌到谷底』,國家會救!」陸股是否已跌到谷底?這次上證從2021年9月的3703點跌到今年2月初的2700點保衛戰,創下2020年4月以來最低。剔除淨資產為負的股票,已有超850檔股票的股價淨值比不足1倍,《證券時報》表示,「顯示股市嚴重超跌」。 放眼全球各主要股市,2023年大多收紅盤,美國那斯達克全年漲44%、S&P50漲24%,台股漲超過25%,唯獨中國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大跌12.22%、26.38%,今年2月5日甚至悲情上演「千股跌停」戲碼,上海及深圳兩交易所共一千多檔跌停。中國股民在陸股「千股跌停」時紛紛上傳重賠影片,還到美國駐中國大使微博留言。(圖/翻攝自西瓜視頻)美國MSCI指數公司2月12日也發布消息,「MSCI全球指數(MSCI ACWI)」中將剔除66檔中國股票,數量是過去2年最多的,包括房地產企業、大型航空公司等都被刪去,29日收盤後生效。不過,陸股一片淒風苦雨中,一位台商老練地告訴CTWANT記者,就像中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房市,房價腰斬了卻沒人敢買,陸股到底哪裡是谷底,端看政府了,如果政府想大力扶植,就會用「人民幣的力量」維持一定的信心,「所以『看懂政府文件』、跟對市場風向走是最重要的。」事實上,2月5日「千股跌停」這一天,中國證監會在盤中信心喊話,當天收盤後市場也發現,大筆資金進場護盤,上證勉強守住2700點關卡。《新京報》也特別告訴大家,「證監會連續出手後,『國家隊』強勢加入,半年三度買買買,ETF規模已增超千億元。」中國國家隊成員之一的中央匯金公司,日前也在官網發出公告,已於近日擴大 ETF 增持範圍,並將持續加大增持力度。19日是大陸股市龍年首個交易日,儘管國家隊強勢介入,但盤中仍是漲跌互見,最後上證收在2910.54點、漲1.55%,深成收在8902.33點、漲0.93%。分析師指出,包括食品飲料白酒股在內等業績績優的消費族群,是可以關注的標的。(圖/中新社)陸股慘跌之際,不只國家隊護盤,就連國際大型機構也搶進,尤其是陸企龍頭阿里巴巴,在美股與港股都有斬獲。依二月最新美國證管會(SEC)13F報告顯示,像是電影「大賣空」本尊貝瑞(Michael Burry)創立的對沖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2023年第四季增持阿里巴巴2.5萬股,總持倉達7.5萬股,市值581萬美元,為該基金最大持倉部位,同時還增持京東7.5萬股,總持倉達20萬股,市值578萬美元,為第二大持倉。加拿大最大養老基金2023年第四季也錢進中概股,分別增持阿里巴巴、理想、京東、網易等,增持規模分別為360萬股、170萬股、133萬股、29萬股,光是阿里巴巴,買入的市值就高達2.79億美元。由於加拿大年金計畫投資委員會(CPPIB)的養老基金投資策略,一般都會選擇穩健投資標的,因此這次大買中概股,格外引起投資人注意。此外,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2023年第四季也增加了阿里巴巴持倉部位至7.5萬股,價值約為581萬美元。有「抄底王」之稱的對沖基金Appaloosa,去年第四季也大舉買入435萬股阿里巴巴股份。而就在股民送走兔年迎接龍年之際,慘賠的中國股民不但上傳重賠影片,還到美國駐中國大使微博留言,希望能救救陸股,在台灣上市的陸股ETF已陸續反彈。據統計,春節紅盤後首周交易日,富邦中証500(00783)、中信中國50正2(00753L)、復華中國5G(00877)等陸股ETF,在近一周的漲幅已超過10%,其中富邦中証500漲幅更達12.5%。 另外永豐中國科技50大(00887)、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富邦上証正2(00633L)、國泰中國A50正2(00655L)、群益深証中小(00643)、元大MSCI A股(00739)、富邦深100(00639)、國泰中國A50+U(00636K)、富邦上証+R(00625K)、復華滬深(006207)等漲幅也在5%以上。對於近期陸股ETF反彈走勢,富邦中証500經理人陳双吉也在受訪時表示,主因就是中國證監會為了提振市場信心新推監管措施,尤其是放空融券業務,還撤換證監會主席,換上有「券商屠夫」、「問題券商終結者」之稱的吳清。投資達人「不敗教主」陳重銘也在粉專分享自身操作案例,他在過年前低檔撿了幾百張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年後反彈後先行獲利落袋。陳重銘強調,「ETF的重點就是便宜,存股跟價差是兩相宜!」。也想跟進抄底的投資人,此時該如何?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楊超表示,目前市場避險情緒較濃,但3月兩會政策預期升溫,資金著手新的佈局,市場風險偏好或有望改善,像是「國產替代科技創新」,可關注半導體設備、通訊服務運營商、遊戲、影視院線等板塊;以及業績績優的消費族群,譬如食品飲料的白酒股、醫藥生物的中藥股、旅遊運輸等,還有數位經濟、國防軍工、綠色低碳相關領域等。陸股ETF在龍年開盤後強勢反彈,不少都有超過5%以上的漲幅。(圖/翻攝自基智網)
5大科技股業績超預期 投行卻警告:投資者正快速撤離美股
近日,美股科技七雄中的五家相繼公佈業績,備受市場關注。據外媒報導,不少機構表示,目前美股市場對科技股的追捧,已經達到網路泡沫時期的盛況。美銀資金流報告亦顯示,在1月的最後一周,投資人以史上罕見的速度撤離美國股市。蘋果、亞馬遜、Meta三大科技巨頭上周五(2日)同日發佈業績。其中,Meta獻上史上最強業績、股價狂飆20%;亞馬遜營收和利潤大超預期,股價大漲7%;蘋果則有些黯然失色,雖然業績超預期,但大中華區收入下滑引發擔憂,股價一度大跌3%。此前谷歌、微軟的業績亦大超預期,但股價卻有所下跌。回顧2023年,整個美股似乎都是由七大科技巨頭推動。其中,輝達漲239%,Meta大漲194%,亞馬遜漲80%,蘋果漲49%,微軟和谷歌漲58%,特斯拉漲101%。美股科技巨頭的市盈率水平已經達到28倍,遠高於小盤科技平均17倍的水平。摩根大通策略師上周卻警告稱,如今大盤漲幅依託少數超級權重股,美國股市與網路泡沫越來越相似;美林和摩根大通前市場策略師沃爾芬巴格(Jon Wolfenbarger)也表示,市場正在經歷科技泡沫2.0時代,科技七雄可能是未來市場的絆腳石。此外,不少聰明的資金正悄悄撤離美股。報導指出,在1月的最後一周,據美銀的客戶資金流報告顯示,機構投資者們以史上罕見的速度撤離美國股市。這或許代表美股在經歷了近幾個月的快速上漲後,已達到至少近期的頂點。據了解,美銀的機構客戶包括共同基金、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銀行。數據顯示,該群體撤離美股的資金規模為2015年以來最大的一次,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第二大。
全球最大養老基金GPIF首季盈餘10.3兆日圓 受惠日本及海外股市大漲終結連四季虧
全球最大養老基金日本政府年金投資基金(GPIF)上週五(7日)公佈今年第一季投資收益報告。根據報告,該基金首季度投資收益為10.3兆日圓(約新台幣2.2兆),結束此前連續四季的虧損。GPIF第一季受益於海外股市和日股上升,當季收益率為5.41%。其中,GPIF海外股票投資組合首季回報率為8.19%,日本股票投資回報率為7.03%。同一期間,標普500指數漲幅為7.03%,日經225指數升幅為7.46%。至於GPIF在2022財年第4季(2023年1至3月)的投資組合中,以外國股票投資績效最好,漲幅為8.19%。2022財年全年度,則是日本股票投資報酬率最佳,達5.5%,其次是外國股票的1.8%,但債券部分都是負報酬,日本和外國債券分別為-1.7%、-0.1%。此外,GPIF日本債券投資回報率為2.12%,外國債券投資回報率為4.33%。
美股牛市未完? 資深策略師:Fed將重啟量化寬鬆計畫
諮詢公司Crossborder Capital董事總經理、《資本戰爭》作者豪厄爾(Michael Howell)表示,未來幾年不斷膨脹的債務將迫使聯準會(Fed)再次大舉購買債券。他上周撰文預測,Fed將不得不放棄量化緊縮(QT)計劃,相反,Fed將恢復其量化寬鬆(QE)計劃,此舉有望提振股市。量化緊縮計劃通過縮小聯準會資產負債表來收回之前的刺激措施。豪厄爾表示,因此投資者應該預期全球流動性將持續帶來順風,而不是去年的嚴重逆風。這應該利好股市,但對債券投資者就較不有利。他稱,流動性週期已經觸底,未來幾年將呈上升趨勢。面對通膨飆升,Fed去年大部分時間均保持著鷹派升息,幾乎全年都在加息,同時開始縮減自身的資產負債表。受此影響,美股標普500指數2022年暴跌近20%。不過今年以來,該基準股指已經大幅反彈16%,並且較去年10月創下的低位高出逾20%,進入牛市。豪厄爾指出,在今年春季矽谷銀行倒閉,引發的銀行業動盪期間,Fed和其它央行向全球金融體系注入了流動性。他警告稱,未來幾年,央行可能也不得不救助負債累累的政府。據豪厄爾的說法,全球市場上轉手的每8美元中,就有7美元被用於債務再融資。而剩餘的美元中,越來越多的部分被用於填補不斷膨脹的政府赤字。他解釋稱,隨著軍事需求和人口結構增加了強制性支出,發達經濟體面臨新的公共財政壓力。與此同時,美國家庭和養老基金將要求更高的利率,從而加劇赤字和債務問題。豪厄爾於文中提及,在一個過度負債的世界裡,央行擁有龐大的資產負債表是必要的。「所以,忘掉量化緊縮,量化寬鬆將回歸。我們估計全球流動性規模約為170萬億美元,且短期內不會大幅萎縮。」豪厄爾引用的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預計數字顯示,到2033年,Fed持有的美國國債將從目前的近5兆美元增至7.5兆美元。但他認為CBO的預測過低,更現實的數字表明,Fed所需持有的國債至少為10兆美元。按比例計算,這意味著當前8.5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將增加一倍,Fed流動性將在未來幾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挪威主權基金「重壓」這六檔金融股 上海商銀新進榜
國際上最大主權財富基金為中投公司CIC旗下資產管理規模AUM的1.35兆美元,其次為挪威政府養老基金(挪威主權基金)資產規模1.2兆美元,第三名則為阿布達比主權基金;其中挪威主權基金投資台股部位增持,為55家上市櫃公司前十大股東,重壓科技股之外,傳產與金融股皆有。在上市櫃公司前十大股東金融股部位,包括中信金(2891)、玉山金(2884)、華南金(2880)、合庫金(5880)、上海商銀(5876)與高雄銀(2836)等,根據《工商時報》報導,這六檔多是老面孔之外,新進榜的為上海商銀,華南金年度持股比重則有下滑,其餘皆成長。中信金(2891)26日開盤25.00元,最高25.20 元,最低24.90元,成交量13,004張、成交金額3.27億元,振幅1.20%。21日收在25.10元、成交量28,202張。2022年4月29日一度來到最高價30.95元。上海商銀(5876)26日開盤45.70元,最高45.70元,最低45.40元,交易量1,755張、成交金額0.8億元,振幅0.66%。21日收在45.70元,交易量4,834張。2019年5月底股價來到高點58.3元,去年6月底54.8元,今年以來最高點為1月底的48.15元。華南金(2880)26日開盤22.30元,最高22.35元,最低22.20元,交易量3,306張、成交金額0.736億元,振幅0.67%。21日收在22.35元,交易量7,368張。2022年4月29日股價最高來到25.7,今年以來最高為1月31日的23.6元。
外媒:美財政部將推新發債海嘯 華爾街警告「市場尚未準備好」
據彭博報導,在債務上限協議剛剛達成之際,美國財政部即將推出一波新發行國債的海嘯,以迅速充實自己的金庫。華爾街警告稱,這將再次消耗日益減少的流動性,因爲銀行存款被突擊搜查以支付這筆費用,市場還沒有準備好。這一負面影響很容易讓此前因債務上限問題而陷入僵局的後果相形見絀。聯準會的量化緊縮計劃已經侵蝕了銀行準備金,而基金經理們也一直在囤積現金,以應對經濟衰退。摩根大通策略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估計,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將加劇量化緊縮(QT)對股票和債券的影響,使它們今年的總表現減少近5%。花旗集團宏觀策略師也給出了類似的計算方法,他們認爲,在如此大規模的流動性縮減之後,標普500指數在兩個月內的跌幅中值可能達到5.4%,高收益信貸息差可能出現37個基點的震盪。近幾個月來美國一直依靠非常措施來籌措資金。在勉強避免違約的情況下,美國財政部將開始大舉舉債。據華爾街估計,第三季末財政部的舉債規模可能超過1兆美元,而周一(5日)的幾筆國債標售總額將超過1700億美元。當這數十億美元在金融體系中會發生甚麼不易預測。短期國庫券有各種各樣如銀行、貨幣市場基金和大批被粗略歸類爲非銀行的買家。這些投資包括家庭、養老基金和公司債券。目前銀行對國庫券的興趣有限,這是因爲所提供的收益不太可能與他們自己的儲備所能獲得的收益相競爭。但即使銀行不參與美國國債拍賣,客戶將存款轉投美國國債也可能造成嚴重破壞。花旗模擬了銀行儲備在12周內減少5000億美元的歷史事件,以估計接下來幾個月的情況。花旗集團全球市場全球宏觀策略主管威勒(Dirk Willer)表示,銀行準備金的任何下降都是典型的逆風。最樂觀的情況是供給被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席捲。今年,資本外逃已導致地區銀行被淘汰,並破壞了金融體系的穩定。Willer表示,現在不是持有標普500指數的好時機;巴克萊銀行表示,儘管人工智慧推動了股市的上漲,但美股的配置總體上是中性的,共同基金和散戶投資者都在原地不動。就目前而言,美國避免違約的消息讓人鬆了一口氣,從而轉移了人們對流動性餘震的關注。與此同時,投資者對人工智慧前景的興奮,使標普500指數在連續三周上漲後處於牛市的邊緣。同時,個股的流動性一直在改善,與整體趨勢相反。
3原因讓美聯儲掌握全世界 美元霸權又會如何崩解
為何美聯儲(Federal Reserve System,Fed)只要進入升息週期,全球經濟就會跟著打噴嚏。對此就有外媒分析,美聯儲及美元霸權之所以能掌握全世界有以下3個原因: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國國債市場是全世界最大且最安全的市場、美聯儲在國際金融體系治理中扮演關鍵角色,不過也有跡象顯示,某些因素在未來可能將導致美元霸權逐漸崩解。據非營利性媒體The Conversation的報導,通貨膨脹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這起因於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央行過去十幾年來實施的低利率和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這涉及在金融市場上購買債券,以增加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私募股權公司、對沖基金、養老基金、保險公司、貨幣市場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等金融機構的可用資金,導致資產價格暴漲、需求過熱。而新冠疫情、美中貿易及科技戰、中國清零政策、俄烏戰爭及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又引發供給疲軟,供需失衡的結果就造成了全球性的通膨危機。8月底,美國CPI年增率為8.3%、歐元區為9.1%、奈及利亞為20.3%,馬拉威為25%,衣索比亞和加納各為30%以上。通膨對非洲的影響是毀滅性的。國際能源署預估,今年年底將有3000萬非洲人無法負擔烹調所需的燃料費。世界銀行也估計,生活在極端貧困的非洲人數量將從2019年的4.24億增加到今年的4.63億。但現實是殘酷的,全球金融治理的決定權不在非洲手中,由於美國華府無法在俄烏戰爭中向俄羅斯低頭,也無法在美中貿易科技戰中與中國妥協,因此只能從貨幣供給面下手,打壓需求來解決國內的通膨問題。因此,美聯儲也開始提高利率並取消量化寬鬆政策回收各國的美元資金,這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已無可避免。美聯儲為何能隻手遮天?首先,美元在全球貿易及金融市場上的主導地位,意味著所有國家的經濟福祉都與他們獲得美元外匯儲備的能力以及本國貨幣的匯率有關。因此各國央行就必須跟隨美聯儲升息避免利差過大、投資者出售以本國貨幣計價的資產購買美元,進而導致本幣貶值的窘境。因為本幣貶值將使國家購買美元外匯儲備來償還美元計價債務,以及進口成本的提高,變相引發國內更高的通貨膨脹。第二,27兆美元的美國國債市場是世界上最大且最安全的債券市場。當世界出現危機或不確定性時,投資者就會爭相買入美元並投資於美國市場。隨著美國利率與其他國家利率之間的利差縮小,投資者買入美債的動力就會增強。第三,美聯儲是國際金融體系治理中的關鍵角色,它可以透過升息、減債、縮表等方式來回收全球的美元資金,也可以透過降息,購買企業債、國債、房貸債券等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等於他們可以決定如何在全球眾多的主權國家央行、國際銀行、企業和家庭之間分配數兆美元的流動性,掌握全球經濟衰退和增長的關鍵。不過也有跡象顯示,某些因素在未來可能將導致美元霸權逐漸崩解。首先,是石油美元體系正在發生質變,隨著中俄兩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OPEC聯盟逐漸靠攏、中國在大宗商品貿易上佔有越來越大的份額,以及中國已成為140個國家和地區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這將撼動美國身為全球經濟中心的地位,更將使美元霸權的關鍵成因之一「石油美元體系」逐漸崩解。第二,現今的國際貨幣體系已不再與任何貴金屬掛勾,進入了信用貨幣體系,因此政治穩定性成為了關鍵,隨著美國政壇邁入兩極化、民粹化,以及槍枝暴力的問題,對美國內戰的擔憂將嚴重影響全世界對美元和美債的信用,而我們也看到世界各國都在減持其美元儲備,3大美債持有國:日本、中國、沙國近幾年更是不斷脫手美債,尤其許多國家目前為了干預外匯市場,也紛紛拋售美債買入美元,顯然美債在此次的危機中已失去了其作為避險資產的作用。對俄羅斯的大規模金融制裁更顯現了美元外匯儲備隨時會遭到美國凍結的風險,失去其保障各國金融資產的信用。
各國政府紛紛出手救股債匯市 美聯儲罕見現鴿聲
美聯儲官員、2024年擁有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會議投票權的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Mary Daly)周五(21日)表示,美聯儲應該避免因為加息太激進而讓美國經濟陷入「主動低迷」,是時候開始談論放慢加息的速度了。美聯儲今年以來已經加息5次,創自1981年以來的最大密集加息幅度。據CME觀察,截止到21日早上,美聯儲11月加息50個基點至3.50%~3.75%區間的概率為2.5%,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為97.5%;到12月累計加息100個基點的概率為0.5%,累計加息125個基點的概率為22.5%,累計加息150個基點的概率為77.0%。戴利説:「我們自己覺得要再加息75個基點,市場肯定已經這麼定價。可是建議大家,不要認為永遠都是加75個基點。」年初至今,美聯儲不僅多次超預期加息,並不斷提高加息預期,另外還一股勁的縮減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Quantitative Tightening)。一系列的操作結果導致美元大漲,非美貨幣普跌,各國央行紛紛下場保匯率、救股市、救債市。數據顯示,美聯儲極少有連續5周縮表,令減資產負債表規模跌穿8.8兆至8.79兆美元,美聯儲自9月起,每月將以縮減950億美元為上限,自9月15日以來,至10月19日的5星期,累計縮減887.61億美元,單計10月至今已縮減510.58億美元。目前,各國央行以及其他金融監管機構,都在祭出緊急應對措施,試圖平抑市場波動。其中歐洲是最特殊,也是相對最脆弱的。歐洲央行需要提高利率,以阻止消費價格失控,儘管經濟衰退的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逼近。英國政府的財政計畫引發了政府債券市場的崩盤,迫使一些養老基金賤賣其資產。數據顯示,英國9月CPI同比上升10.1%,高於8月的9.9%。歐元區9月CPI終值同比雖然從兩位數略微下修至了9.9%,仍然是歷史最高水準。亞洲方面,韓國一直追隨著美聯儲加息的腳步,但無力阻擋該國股債匯齊跌。韓國的政府、央行、金融監督委員會和金融監督院10月23日召開緊急會議,將討論信貸和穩定措施。稱未來將債券穩定基金規模設定為20萬億韓元。日本是少數沒有跟隨美聯儲加息的國家,日元貶值相對其他幣種更加明顯。10月21日,日元兌美元一度逼近152整數關口,續創逾32年新低。但隨後日元兌美元匯率大幅拉升超6400點,一度升至145.5。瑞銀預計美聯儲在明年中左右停止縮表,另一個影響因素包括市場對美聯儲逆回購協議工具的使用需求大。
以太坊分叉戰2/ETH持倉一個半月爆增2倍達2,500億 女股神:每枚以太幣上看540萬元
加密幣圈市值第2大的以太坊(Ethereum)最快在9月中旬進行硬分叉,升級成以太坊2.0,儘管出現礦工抗議雜音,但未來應用「又快又便宜」,吸引幣圈投資人大舉投資,短短一個半月內,以太坊選擇權期約持倉金額爆增兩倍達83億美元(約新台幣2,489億元),創歷史新高。以太坊自2015年7月30日正式啟用後,只分叉過1次,當時主要防止The Dao遭駭客攻擊盜取360萬枚ETH引發連鎖效應,經社群表決後分叉,因此有了新鏈ETH 1.0以及舊鏈ETC(Ethereum Class)。而最快在9月15日迎來的硬分叉則會讓以太坊生態煥然一新,共識機制會從工作量證明(PoW,Proof of Work)轉為權益證明(PoS,Proof of Stack),換言之以太坊2.0將會擺脫「耗電」的惡名。以太坊創辦人Vitalik Buterin,致力於將共識機制從PoW轉為PoS。(圖/翻攝自Vitalik Buterin IG)女股神Cathie Wood旗下Ark Invest(方舟投資)年初也出示報告,看好以太幣未來發展,預計在2030年以太幣市場規模將觸及20兆美元(約新台幣600兆元),換算下來每枚以太幣價格會落在17至18萬美元(約新台幣510萬至540萬元)。以太坊基金會曾統計,以太幣每筆交易需付出84kWh的能源成本(約84度電;比特幣每筆交易需1,135kWh,約1,135度電),轉到PoS狀態後,採用以太幣質押的模式爭取記帳權,以電腦、手機作為區塊鏈節點(確認交易)就能進行大量交易認證,能源成本將縮小至每筆0.035kWh(約0.035度電)。根據Etherscan即時數據顯示,目前在以太坊鏈上交易每筆約需10gwei(約1.32美元,約新台幣40元),但在升級以太坊2.0後,每筆交易手續費有望降至0.05美元(約新台幣1.5元)。自以太坊升級2.0消息傳出,以太網總算力已經開始下降。(圖/刑事局提供、翻攝自2Miners)因此許多金融機構、投資人早早就開始佈局,根據《The Block》數據顯示,在7月初時,以太坊的選擇權期約僅27.9億美元(約新台幣836億元),但在8月14日已經達到83億美元(約新台幣2,489億元),將近2倍的資金湧入,其中部分資金來自於北美養老基金或者退休基金。反觀比特幣,在7月初選擇權期約金額為42億美元(約新台幣1,259億元),到8月14日金額為53.9億美元(約新台幣1,616億元)僅成長28.3%。根據《2Miners》即時數據統計,以太網總算力在8月上旬平均約900Th/s,換算約有2,000萬張顯示卡,在以太坊轉為PoS後該何去何從,摩根大通近日的報告指出,原有的以太礦工為了尋求替代收入,ETC(Ethereum Class,以太坊經典)可能會是受益者之一。在摩根大通的報告中,提及「部分投資人甚至將ETC視為ETH從PoW轉為PoS的對沖部位」,距離以太坊升級2.0還有1個月,ETC的價格已經在1個月內上漲210%。
搶買比特幣1/這是一種信仰! 美國首檔比特幣期貨ETF上市破12億美元
繼加拿大推出比特幣、以太幣ETF後,美國首檔比特幣期貨ETF一上市股價漲逾4%、成交量近10億美元(約新台幣278.2億元)的成績,創下ETF有史以來首日交易量第二高的ETF,讓研究比特幣的法人分析師不禁讚嘆「投資比特幣,是一種信仰!」這波比特幣ETF投資熱潮也吹進亞洲,韓國傳出明年上半年將推出首檔比特幣ETF,管理400億美元養老基金的韓國教師信用合作社也計畫進場購買該檔與比特幣價格掛鉤的現貨ETF,是否進一步推升比特幣價值,幣圈圈內及圈外投資人都睜大眼關注著。比特幣2009年問世,5年後以太幣也誕生,在「是不是貨幣」的懷疑聲中,成交量越放越大,幣值越飆越高,歐美法人機構爭相想分杯羹,發行ETF產品,但始終未放行,直到加拿大開第一槍,由1990年推出全球首檔ETF(TIP)的多倫多交易所推出,今年2月18日首檔投資比特幣的Purpose Bitcoin ETF(TSX:BTCC.B)上市,比特幣也順勢在一個月內從4萬美元多飆破6萬美元。目前1比特幣價格近200萬元新台幣天價,令人驚呼。(圖/張文玠攝)兩個月後,3檔以太幣ETF「Purpose Ether ETF(ETHH)、CI Galaxy Ethereum ETF(ETHX)和Evolve Ether ETF(ETHR)」,也於多倫多證交所掛牌上市,同時還有另一檔比特幣ETF的3iQCoinShares Bitcoin ETF(BTCQ)。而排隊等著掛牌的12檔美國比特幣ETF,遲遲未獲美國證管會(SEC)放行,直到加拿大搶先上路的半年後,也就是10月19日,美國首檔ProShares 比特幣策略期貨ETF (BITO)才掛牌上市。儘管BITO不是直接投資比特幣現貨的ETF,但買氣仍爆棚,當天成交量逾3,252萬美元,比特幣現貨價格也衝出史上新天價6萬6,017.7美元,約當新台幣180萬元,一顆比特幣等於一輛豪華房車的價格。台新投顧研究員江浩農提醒投資人,選擇比特幣ETF入場前,要多了解商品架構、相關收取的費用等。(圖/江浩農提供)迄今,美國陸續放行3檔比特幣期貨ETF,第二檔Valkyrie比特幣策略基金(XBTF )22日推出、25日開始交易,美國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破10億美元,幾近加拿大基金淨資產值, 再掀加密貨幣投資熱潮。今年以來加密貨幣市場資金流入約計80億美元,超越去年的67億美元,而美國核准首檔比特幣期貨ETF上市當周,由各家投資機構管理並投資加密貨幣的資產總額也已達767億美元,顯見美國證交會開放比特幣期貨ETF交易,核准兩檔比特幣期貨ETF上市,確實帶動市場這一波加密貨幣投資熱潮。「投資比特幣是一種信仰。」台新投顧研究員江浩農提醒,「支持比特幣者多會傾向直接購買比特幣,或可考慮加拿大上市直接投資比特幣的ETF,股價則是隨著比特幣價格波動。」不過,國人比較熟稔美股市場行情,加上近期比特幣期貨ETF訊息多,江浩農建議,「投資前要先作功課,清楚兩者差異後再入場較宜。」
比特幣持續大漲 天橋資本加大投資力度
世界上最大的虛擬貨幣「比特幣」在30日創下歷史新高,2019年到目前為止,已成長近4倍。比特幣在亞洲時間交易中持續上漲,目前已接近28,600美元。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本月到目前為止的成長率為47%。也是2019年5月以來最大規模。可運用資產金額高達93億美元(約新台幣2673億)的天橋資本(SkyBridgeCapital),在和美國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揭露,到目前為止,已在比特幣上投資了1.82億美元(約新台幣52億元),並且預計在2021年1月成立比特幣基金。該基金計畫在1月4日成立,已投資投資比特幣達2500萬美元。根據該基金的簡報指出,比特幣正在成為一種降低風險的資產類別。隨著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將持續下去,稀有資產如黃金,房地產,藝術品和比特幣的價格正在上漲,另外對沖基金、保險公司、養老基金、銀行、證券公司及公司的財務投資部門,將陸續在未來進入比特幣市場。
演藝圈的拼命三娘! 王彩樺還清債務再買房:理財只做「看得見的投資」
52歲的女藝人王彩樺,向來都是演藝圈的開心果。因小時候父親經商失敗,讓家中積欠大筆債務,讓她早早就知道金錢的重要性。13歲開始半工半讀的王彩樺,在進入演藝圈後更是多方發展,在戲劇、電影、綜藝節目都可見到她的身影。這樣的她對於理財也有自己的一套,那就是「只做看得見的投資」。根據《TVBS》報導,王彩樺為幫忙還清家中債務,從小便開始打工賺錢。進了演藝圈後更是拼命接工作,並將賺來的錢全部交由父親管理,為的就是能早日實現買房、讓家人過舒適生活的心願。豈料,在她20歲對父親提出買房要求時,才發現錢竟全部被爸爸拿去買古董,遂讓她決定自己理財。王彩樺表示,曾看過有人因為買股票,賠光多年辛苦賺來的積蓄,因此自己理財只會做「看得見的投資」,將賺來的錢拿去購置房產,除了台南之外,她在三峽、三重等地也分別置產,並用租金繳房貸以減輕負擔。凡事習慣做好最壞打算的王彩樺,也早已安排好自己的退休生活。她說道,若是哪天接不到工作或者退休的話,就靠著房租過日子,也不用擔心沒地方住。此外,王彩樺也會逼自己購買儲蓄險,等到約滿後,便有一筆為數不少的養老基金,生活方面便可更加無虞。
下台前開槍 川普再將4陸企列黑名單
儘管美國總統大選仍紛爭不休,但現任總統川普又一次針對中國出招,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準備再將4家中國企業列入國防部黑名單,限制它們接觸美國投資者,原因則是「這些企業得到中國軍方支持」。路透21日報導指出,在總統大選失利後,川普政府正尋求在任期結束前的日子裡鞏固其鷹派對中國的政策遺產。報導援引一位美國政府官員和一位匿名知情人士說法表示,這一決定可能在下周公佈。川普在本月12日剛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企業、養老基金、其他機構與個人,投資被美國國防部認定由解放軍擁有獲控制的31家企業,自2021年1月11日起禁止買賣這些企業的股票、禁止用基金投資這些企業,避免以美國資本壯大中國發展。這31家企業包括華為、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浪潮、海康威視、熊貓電子等知名企業。
川普抗中再出招! 勒令美國人不准投資「共產主義中國軍事公司」
美國總統川普12日發布一項行政命令,明確禁止美國境內任何人對華府認為由中國大陸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中國大陸公司進行投資。這項命令將於明年1月11日生效。美國之音報導,這項命令特別針對31家美國國防部在6月和8月認定為「共產主義中國軍事公司」的企業,其中包括華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以及生產監視設備的海康威視等。該命令將禁止美國投資者對這些公司的證券進行任何交易,也禁止美國人在某中國公司被指定為中國軍事公司60天後買賣該公司的證券。命令還禁止美國投資者持有或交易任何由這些公司衍生出來的證券,甚至是與這些公司有敞口的證券,這意味著投資持有這些公司股票的養老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也被禁止。白宮發布的命令說:「中國正在越來越多地利用美國的資本,為其軍事、情報和其他安全設備的發展和現代化獲取資源和能力,這持續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直接威脅美國本土和美國海外軍隊,方式包括開發和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先進常規武器和針對美國及其人民的惡意網絡行動。」川普說,這些行政命令是依據包括《國際經濟經濟權力法》和《國家緊急狀態法》在內的美國法律所頒布的。這是美國大選後川普採取的第一項重大的政策倡議,無疑會進一步影響美中這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這項行政命令借鑒了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10月底提交的一項議案,該法案旨在阻止被華府列入黑名單的中國企業進入美國資本市場。這是美國國會和行政當局不斷加大的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封堵那些得到美國投資者支持但不遵守美國規定的中國大陸公司。今年8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財政部官員敦促川普在2022年1月前將在美國交易所交易且未達到審計要求的中國公司摘牌。
薪水提撥退休幾趴較夠?吳欣盈:目標20%,25歲愈早開始愈好
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副總經理吳欣盈近期赴逢甲、德明財經科大學校園,分享樂活人生退休計畫,鼓勵學生們畢業工作,從25歲開始就能每月從薪水提撥未來養老基金,而且企業也有責任協助提升員工財務智商知識。吳欣盈認為現今勞工退休金公提與自提合計上限最高僅能達到12%,民眾的退休金只靠這兩項是不足夠的,應達20%較宜。以月薪3萬元試算,若能每年加薪3%、勞退新制工作年資35年、退休後長壽餘命24年來看,提撥比率有20%的話,退休後每月約領到2.6萬多元。她也舉一份調查報告為例,雖然年輕人在準備退休金有「時間上」的優勢,實際上,在美國越年輕族群認為太多臨時性財務需求,會影響退休金準備,導致實際生活上難以執行。而會場上吳欣盈多會保留時間與學生對話,希望多聽聽年輕世代的看法。提問的學生除了幫50多歲父母詢問要如何規劃退休生涯,多數學生是詢問在現今「低薪水」環境中,要如何為未來的自己做好準備。吳欣盈到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財金學院,與學生們分享多國的退休制度。(圖/黃彬威攝)吳欣盈提到,我國20多年來薪水收入較無很明顯的成長改變,除了「時間」是關鍵,可以早一點準備提撥退休基金,更要多做功課培養財務智商的知識與專業技能。她也剖析現今國人需要穩定政治的社會環境,透過科技與資訊結合,振起創業風氣,讓更多企業提供就業機會,而且年輕人更要有夢想,拓展國際視野連結多國資源,有許多制度面變革與修法需要推動。
開黃腔惹禍! 美富豪損失累計達550億
美億萬富翁兼資產管理機構「費雪投資」(Fisher Investments)創辦人費雪(Ken Fisher),因為在會議上「開黃腔」丟失多家合作夥伴的投資,其資產管理公司Fisher Investments至今已損失慘重,美資產管理公司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也終止雙方合作關係,使費雪損失來到18億美元(約新台幣550億),他不當的言論使多項投資案、合作關係都終止。根據《CNBC》報導,費雪本月8日出席1場投資會議,談到他是如何建立起公司,該公司管理1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43兆)的資產,但他卻將獲取客戶信任的過程,比喻成「在酒吧獵豔」,且提到「談談女人褲檔裡的東西」,儘管費雪對不當言論感到抱歉,仍無力挽回頹勢。費雪不當的粗俗言論引發一連串撤資效應,除了佛羅里達州退休養老基金、波士頓市政府退休養老基金、密西根州養老基金、費城養老退休基金以外,富達投資週一也證實終止與FisherInvestments的合作關係。報導指出,Fisher Investments為富達的戰略顧問(Strategic Advisers)中小基金管理5億美元(約新台幣152.8億)的資產。目前已有4項政府退休養老金撤出Fisher Investments,費雪損失近13億美元(約新台幣397.2億元),如今富達成為第5個撤資的機構,費雪目前損失來到18億美元(約新台幣550億元),因失言而導致的負面效應仍在持續延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