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池
」 暴雨暴雨襲擊魚場 百萬鱘魚被人「撈免錢」…養殖戶哀號「沒得保險」
近日,中國山東臨沂市平邑縣遭遇了有史以來的特大暴雨,導致多家養殖戶嚴重受災,尤其中華鱘養殖戶顏女家庭損失慘重。顏女提到,暴雨沖走了他家十幾萬斤的中華鱘魚,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人民幣百萬元。而由於魚類產業沒有保險的關係,顏女並沒有購買保險,被沖走的魚遭到下游的人免費撈走。顏女目前已向政府申請補助,但推測損失還是難以彌補。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平邑縣這場暴雨的降雨量和小時雨量均創歷史新高,河水泛濫淹沒了養殖池,這使養殖戶多年的心血付諸東流。報導中也提到,平邑縣溫水鎮北溫水村因水溫恆定,非常適合中華鱘的生長,因此成為主要的養殖地。近年來,平邑縣大力發展中華鱘產業,建立了現代漁業產業園,預計年產值可達5000萬元。然而,這次暴雨對整個產業造成了重大打擊。顏女的父親從事中華鱘養殖已有13年,今年是顏女和他丈夫接手的第一年。顏女表示,父親當年借錢建魚池,逐步擴展到現在的規模。然而這場暴雨讓他們90%的鱘魚流失,損失了全部的家底,目前家人都還難以接受這個現實。報導中指出,6日當天平邑縣突降暴雨。顏女的丈夫在養殖池看護鱘魚,發現河水迅速上漲,擔心溫泉河繼續漲水而提前回家。幾小時後,顏女丈夫想再回養殖場查看時,才發現馬路已被河水淹沒。這場暴雨持續了2天,也由於河道不通的關係,河水泛濫淹沒了所有養殖池,這導致十幾萬斤鱘魚順流而下。而少部分沒被淹沒的養殖池,卻因為電路淹沒的關係發生斷電,許多鱘魚因缺氧而死,設備也泡在水裡損壞嚴重。顏女表示,養殖中華鱘本就不容易,水質、水溫和供氧都需要24小時不間斷地管理,丈夫日常工作就很辛苦了,暴雨過後,丈夫因為擔心供電不穩定,增氧設備需要持續看護,三天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每天工作近20小時,日夜守在養殖池邊,壓力巨大。儘管損失嚴重,顏女和他丈夫依然決定重新開始,繼續養殖中華鱘。顏女表示,平邑縣有二十幾家養殖中華鱘的養殖戶,大家都面臨同樣的困境。對於養殖戶來說,恢復生產仍需要時間和資源。顏女也呼籲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能夠關注這些受災的養殖戶,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以度過難關。
農業部擬縮減陸地魚塭 林岱樺:勿扼殺養殖戶生計
立委林岱樺8日在經濟委員會質詢中指出,農業部目前基於「永續養殖環境」及「糧食安全」為前提,國內養殖漁業政策將縮減陸地魚塭規模,由4.2萬公頃所減至3.5萬公頃,林岱樺表示,引海水養殖的農地已遭鹽化,可能無法耕作,養殖漁民要皮為務農也有難度,要求農業部應研議一個從嚴審查的處理機制,避免影響漁民生計。農業部計劃縮減陸地魚塭規模,並積極輔導業者發展海上箱網養殖,結合室內養殖模式,以降低傳統水產養殖業高耗水土資源之衝擊,但林岱樺指出,過去長期引進海水養殖的土地已遭到鹽鹼化,在無法復養的情況之下,養了一輩子魚的漁民,該如何轉業務農?林岱樺表示,農業部說明指出,以休廢養多年之海水養殖魚塭魚符合農牧用地,可直接恢復農作使用,倘對於該土地之土壤性質及適合栽種之作物品項需要協助,則可向農業試驗所或是各地區農業改良場洽詢。林岱樺對此提出質疑,就算暫時解決土地鹽化問題,要如何確保土地不受周邊符合地目持續用海水養殖的魚塭影響?林岱樺指出,目前農牧與養殖地目混雜的區域,許多既有養殖池因未將地目變更為養殖漁業用途,根據農業部最新規定,既存魚塭所坐落的土地屬農牧用地,若在過去3年若沒有養殖事實,就不能申請復養,若再養殖就是非法使用。然而全台10縣市漁電共生區位範圍申請設面積僅約1,715公頃,仍有18,267公頃用地可設置漁電共生案場,有不少農牧用地已劃設為漁電共生區位。林岱樺認為,無論土地是否要進行漁電共生用途,當農業部劃設為漁電專區就表示原有區塊養殖行為已經先行評估過,而在農地的使用地目是交互混雜的情況下,假設有一塊完整漁電共生區塊中所有鄰地都是海水養殖魚塭,且有漁電共生但中間夾著一塊廢棄魚塭的農牧用地,在無法復養的狀態下,農地土壤鹽鹼化嚴重,亦無法從農,其漁民生計到底該怎麼辦?林岱樺進一步表示,先不論漁民改為務農的巨大轉變,就光改養其他物種都會早成漁民恐慌與抗拒;加上廢棄魚塭長久以來無法使用,容易遭排放污廢水影響環境及土地,農業部的決策是否真的有站在漁民的立場思考?林岱樺強烈呼籲,農業部不可用一刀切的剛性作業規則規範,且以毫無彈性空間的方式冷漠處理,而應該要視個案以柔性審查機制;她要求農業部應思考建立一個可轉呈中央從嚴審查的處理機制來避免影響漁民生計的方案。
廣東下暴雨「4隻鱷魚」逃出 村長急公告!要居民注意安全
廣東省目前遭到暴雨襲擊,許多地方也都出現災情,甚至傳出有多隻鱷魚從養殖場裡面逃出。對此,當地消防人員表示,目前已經將3隻鱷魚趕回池內,另外1隻則在養殖區範圍內,將設法抓捕,一切情況都在控制當中。根據《中國報》及其他陸媒綜合報導,廣東省因為暴雨成災,導致多處地區淹水。而在神灣鎮宥南村十二環的大翰農場內的鱷魚養殖場,因為部分圍欄遭到洪水沖垮,因此有4隻鱷魚脫逃,當地村長也立刻提醒居民要注意安全。事後神灣鎮農業部在4日下午證實此事,並表示消防人員已進入養殖場內處理,目前有3隻鱷魚被趕回養殖池內。而剩下的1隻,則在養殖區範圍內,將設法抓捕,,一切情況都在消防員的掌控當中。事實上,廣東省目前遭到暴雨襲擊,從網路上流出的影片可以看到,廣東許多地區都出現了嚴重淹水,車輛也都泡在水中,許多地方的積水甚至已經有腰部那麼深。截至週六早上11時35分,廣東省共有34個地區發布暴雨預警信號,中山市三防指揮部也啟動防汛(防暴雨)2級緊急應變,要求各部門做好各項防禦工作。
金鐘視帝李程彬兒時惡作劇嚇豬 遭村長廣播點名「李家的又是你」
以《她和她的她》奪下第58屆金鐘獎迷你劇集視帝的李程彬,日前回到家鄉雲林辦流水席慶功感謝鄉親。回到出生長大的故鄉不僅讓李程彬備感懷念,還透露自己兒時是孩子王,會帶著同齡的孩子們到處搗蛋,像是以前村長家有種木瓜,但木瓜太多,熟成後就都掉下來壞掉了,他就帶著其他小朋友去把木瓜打下來,大家一起偷吃。還曾去鬧豬圈裡的豬,嚇得所有豬都跑出來,滿村子裡亂竄,最後出動全村幫忙抓豬,氣得村長廣播罵他:「李家的又是你!又在那邊惡作劇!」讓所有人哭笑不得。李程彬(中)日前回到家鄉雲林辦流水席慶功感謝鄉親,與阿嬤(左)、媽媽(右)合照。(圖/東旭九翔娛樂)此外,李程彬還指著許多家戶門前,擺著的一桶桶曬乾的蚵殼,表示在村里長大的小孩從小都會幫忙做零工賺錢貼補家用,「從我阿嬤、媽媽到我這一代,只要是村里的小孩都會。我們會把蚵仔肉從殼裡挖出來,再把殼曬乾後串成一串,再把蚵串再放回養殖池裡養蚵。一串賺兩毛錢當作賺零用錢或補貼家裡,一天可以賺個幾十塊,最多的時候可以到一百塊。」李程彬曾串蚵殼貼補家用。(圖/東旭九翔娛樂)李程彬透露他的父母也都是在此出生長大,自己更從小就在村里的魚塭間穿梭玩耍,他坦言以前村裡的生活很簡樸,也可以說是不太富裕,自己父母的小時候,全村只有村長家有電視機,時間一到大家就會擠到村長家門口看電視,當時連尿布都是用政府發的奶粉袋縫成的。他父母那一代還深受海水倒灌之苦,全村都被海水淹沒,只要一聽到廣播就要往二樓跑,但過去村裡許多都是只有一層的房子,居民就要往村里高處的宮廟去避難。李程彬笑說:「每天漁民補回來有多的魚,就會分散給每戶人家吃,也不會覺得吃海鮮很膩,因為我小時候吃的都是這些東西,也從未去過村里以外的地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可樂、布丁或蛋糕,就覺得這裡就是我生活的全部。」他還回憶到小時候常跟著大人們出海,大人們在忙著補魚工作,他們小孩就在船上玩,「以前沒有什麼污染的時候,海面上非常漂亮,有時候還會看到有海豚跳出來,但因為海風的鹽分太高了,所以只要出海,身上就會有一層的鹽,手一搓就是,全身上下會超級癢。」
台海黑化2/志工衝北海岸力抗黑色煉獄 暖心留雨鞋「給下一個需要的人」
台灣東海岸地區近期慘遭重油汙染,隨著洋流漂流,遠在300公里外的新北市貢寮區都被波及,重創當地養殖業者生計,目前除了環保局委外廠商「永力海洋工程公司」負責清理,許多民間團體及志工也紛紛自告奮勇,前往污染地區投入清理整復,希望能儘速讓土地不再受「油污」影響,還給海岸乾淨面容。據了解,貢寮的香蘭地區受到部分「廢棄重油」影響,出現大面積的「油漬」及「油塊」,點狀般在沿岸載浮載沉,甚至附著在沙灘與礁石上,連養九孔的養殖池都無端慘遭波及,整片水域變得「烏漆抹黑」,油亮的池水表面讓業者們心都死了一半,損失更是慘重到難以估計。重油污染整個東北角,造成當地養殖業者人心惶惶,深怕產量受影響。(圖/讀者提供)當地潛水團隊發現污染狀況後,透過自媒體不斷對外喊話,也間接搭起公部門」與當地業者、民間志工團體溝通的橋樑。工作人員賣力的與志工攜手合作,頂著烈日在沿岸以「土法煉鋼」方式,賣力用「鋼刷」將石頭上的油漬給刷除,或利用「吸油棉」一遍又一遍的吸附油漬,廠商也利用「高壓水柱」沖洗頑固油污,溫暖畫面盡收民眾眼底。「志工們離開前還留下雨鞋,說下次有人要來幫忙可以提供給他們穿。」從事養殖業的吳小姐紅著眼眶透露,當初看到滿池油漬心都涼了一半,錯愕之餘仍必須在冰冷的岸邊處理油污。吳小姐提到,當時只要人一進到水中,黑油立刻就「沾滿全身」,場面怵目驚心,但是看到廠商及志工們的奮力支援讓他們無比感動。 「永力」公司的孫艦長表示,為因應各種不同的沿岸地形,團隊採用多種解決方式,無論是利用高壓水柱反覆沖洗砂礫,或是利用「攔油索」收集油污等,都能讓「重油污染」被解決,難處在於香蘭地區的地形較為複雜,近期氣候也較不穩定,讓復原過程的時間被拉長,不排除會有下一波的污染發生。孫艦長也提醒,民眾若打算前往沿岸「協助清潔」,切勿一股腦直奔現場,避免雙腳踩到油漬後又四處行走,讓受害範圍無意間擴大,造成二度破壞,應多向現場專業人士詢問,才不會「白費心力」。清污專家孫艦長提醒民眾切勿盲目直衝現場,避免雙腳四處踩踏,造成污染面積更加擴大。(圖/趙世勳攝)
信義房屋19年投入5億推動社區一家 支持社區夢想轉動
信義房屋19年來投入五億元推動「社區一家」全民社造行動計畫,是國內單一企業支持最久的社區改造計畫,對於許多剛踏入社造的個人與團體,信義房屋宛如社區天使投資人,支持夢想轉動。今年社區一家提案總件數再度破千件,個人與校園提案數也較去年成長,在計畫類型上跨世代的社會關懷、社區產業創新以及永續生態等更是熱門關注議題,顯見永續觀念已在社區成形;今年選出4件首獎、88件楷模獎及122件種子獎,並由首次參與提案的美濃湖水雉復育工作站獲得《社區一家-幸福社區類》最高50萬獎金!社區一家發起人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表示,自2004年開始推動的社區一家是希望凝聚人與人的情感,讓家的定義擴大,讓社區成一家,進而走向全台一家。在計畫推展中也不斷發展出能讓更多關心台灣這片土地的人都能來參與的方式,從一開始的社區發展協會、團體、社企、個人、到大專青年,現如今許多國小學童也加入社造行列,近年更有外籍人士、新住民也積極參與。除了擴大影響力,為了讓社區能永續發展,信義房屋也積極推動永續共榮生態圈,透過資源對接與培訓,讓具有發展潛力的社區能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發展模式,為地方帶來生機。社區一家評審團觀察,在疫情趨緩的台灣社會,社區一家強調的「凝聚人與人的情感」,成為提案者關注重點,在計畫展現上,跨世代的社會關懷,如青壯人口對社區長者生活照顧,或是高齡者投入學校教育,世代間相互合作扶持,成為穩定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此外在氣候變遷與永續倡議下,也有越來越多的提案者展現對生態永續的重視,無論是在環境保育、生物多樣性、循環經濟等議題上,都能看到具有創新思維與行動的提案內容。首次參加即獲「幸福社區類-首獎」的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美濃湖水雉復育工作站,多年來以民間自發力量成功讓稀有保育鳥類水雉在美濃湖畔繁殖。今年更擴大影響力,結合社區居民將荒廢的甲魚養殖池轉化為兼具育苗與環教功能的水草樂園,營造水雉棲地與生態產業的運作典範。同樣也是初次提案就獲得「築夢個人類-首獎」的葛韋成,因為希望讓家鄉長輩「健康老化、在地老化」,他從長者飲食切入,以原型餐食出發,將「健康」、「友善」帶⼊社區,改變食物質地,讓食物更好入口的同時能保有食物原狀與味道,滿足健康營養需求,更與社區關懷據點、長照機構共同深耕社區,打造長者友善餐點、建置友善美食知識庫,促進大眾對長者友善餐食議題的關心。「國小師生組-首獎」得主為桃園市高原國小,由長期投入環境教育的黃怡平老師,邀請地方專家與導入科學工具,規劃溪流教育課程,帶領孩子從河川生態的認識和學習中,建立完整的環境保育觀念與行動,更重要的是熟悉自己的家鄉與培養在地認同感。特別是更與在地的河川巡守隊及公民團體合作,一起淨溪、移除外來物種,擴大影響力感動居民共同守護家鄉溪流。「中學師生組首獎」得主為新北市華僑高級中學「根與芽志願服務社團」,是長期深耕社造,並屢獲社區一家楷模獎肯定的團隊。他們藉由淨灘、弱勢兒童閱讀培力,以及青銀世代交流等活動,從社團出發,邀集更多師生投入服務,也引導學生觀察與反思,共同為環境盡一份心力,也帶給兒童、長者活力與希望,激發手心向下帶來的感動,讓服務種子生生不息。今年大專青年組首獎雖然沒有出現讓評審為之一亮的提案,但是整體提案件數與水準仍較去年成長。今年所有社區一家獲獎提案已經公布於官網,有心改變社區關心家鄉事物的個人或團體,都可以從中獲得促發改變的可能。未來也會邀請歷屆得主來分享社造經驗,期盼擴大影響力,鼓勵全民一起加入社造行列,永續社區美好。
來趣能源展「摸蛤仔」 雲豹能源打造漁電共生互動體驗區
全台最大最具指標性再生能源國際展覽「2023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於18日盛大開展。雲豹能源(6869)今年最大實績亮點「全台最大128MW漁電共生場域」風光完工,展出主題為「漁電共生・來趣漁村摸蛤仔」,攤位結合在地漁村文化打造「迷你漁電共生體驗區」,並攜手子公司台普威能源聯名展出儲能模型,不僅完整展現光儲合一場域,也讓民眾藉由科技互動遊戲以及摸蛤仔等活動,了解養殖業與光電結合現況,展現跨產業合作新趨勢。雲豹能源展出主題為「漁電共生・來趣漁村摸蛤仔」,攤位結合在地漁村文化打造「迷你漁電共生體驗區」,永續長兼發言人張建偉親自體驗摸蛤仔樂趣(圖/雲豹能源提供)。雲豹能源打造再生能源整合服務第一品牌,致力投入永續發展與深耕地方行動,總經理趙書閔表示,綠能是減緩氣候變遷的解方,也是推進永續發展的重要一環,而推動綠能也需倚賴地方合作,因此,「綠能、永續、地方共生」三者密不可分。她分享,今年我們迎來漁電共生計畫的重大里程碑,別出心裁地將漁電共生場域縮小搬進能源展,向外界秀出綠能結合漁業養殖的實力,並端出養殖成果解除民眾對漁電共生的疑慮。今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雲豹能源展現一貫創新風格,打造漁電共生養殖池結合儲能模型,呈現光儲合一場域,更引進漁電共生在地採收文蛤,每日產地直送,提供民眾藉由摸蛤仔尋寶活動,認識漁電共生永續經營型態。雲豹能源特地邀請台啤雲豹專屬啦啦隊「電豹女」於舞台區熱舞表演(圖/雲豹能源提供)。同時,秉持永續環保精神,減少使用一次性建材,採用文蛤殼、天然織布、木棧板、啤酒籃等可重複使用之低碳材料做裝潢,兼顧環保、趣味、創意與地方人文風情,打造具有南台灣溫度的漁電生態攤位。在攤位活動方面,雲豹能源特別規劃四大體驗區,民眾可透過互動螢幕與「豹弟」PK 再生能源問答遊戲,並在漁電達人引導下,展開趣味十足的摸蛤仔尋寶任務,只要在池中摸到黃金文蛤,就能獲得漁電共生養殖文蛤一份。民眾完成攤位四項體驗,就能至「6869 Bar」 兌換台灣啤酒與小點心,讓民眾滿載而歸。雲豹能源規劃四大體驗區,歡迎前來體驗兼顧環保、趣味、創意與地方人文的漁電生態攤位(圖/雲豹能源提供)。2023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將於10月18日至20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隆重展出,雲豹能源邀請旗下台啤雲豹專屬啦啦隊「電豹女」於舞台區熱舞表演,並與民眾進行互動遊戲,歡迎展覽期間前往造訪I0808展位,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綠能永續旅程!
農牧用地「魚目混珠」 也劃入 審計部:漁電共生管控失靈
民進黨政府訂下2025年綠能發電占比達20%的目標,大力推行再生能源,不過,審計部近日公布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漁電共生缺乏管控機制,公告區多夾雜未符編定用途土地,更有高達5成面積未取得養殖漁業登記證;此外也點名台電公司,在再生能源併網的輸配電容量不足,仍有近千件再生能源設備等待申設,應該檢討。審計部報告指出,中央規畫2025年漁電共生目標裝置容量是4400MW(百萬瓦),約需1萬餘公頃的土地,截至去年9月底,漁電公告區已達1萬5921公頃,但公告區的養殖池因早期地籍不清、重測、界址偏移等,漁電先行區內未符編定用途就有112公頃。審計部也對比「環社議題辨認結果地號對照表」和漁業署2016、2017年養殖池申報清冊,有767公頃特定農業區農牧用地被劃入漁電共生區,其中95公頃推估在容許辦法修正前已無養殖事實,不符漁電共生申設條件。報告也提到,合法用水是漁電共生的容許使用要件之一,但漁電公告區有5成面積未取得養殖漁業登記證,雲林縣、嘉義縣及台南市等縣市又不以具備水權為核發登記證要件,難以揭露合法用水狀況。針對漁電共生設置場是否有實際從事養殖,漁業署指出,業者申請水產品產銷履歷驗證數量少,主要還是以購買魚苗及飼料單據等機制確認,進而導致設置場養殖產量與品質驗證措施不足。針對再生能源輸電部分,審計部也指出,台電併網容量不足,導致業者在申設時卡關,截至去年底,再生能源裝置申請等候併網的案件仍有954件、裝置容量約417MW,等候逾2年者有126件,目前已函文檢討。等候那麼久,外界質疑是饋線蟑螂占線問題,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將了解,強調再生能源容量併網工程,民眾對有些工程有意見,得持續溝通,「台電已是拚了命在做!」
陳吉仲今任農業部長 國民黨團轟最不適任
農委會今(1日)正式升格為農業部,首任農業部長由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擔任。國民黨立院黨團上午召開記者會批評陳吉仲「最不適任」,不僅施政只會大撒幣、拍馬屁,甚至為引進光電業者逐步滅農、滅林、滅漁,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吳怡玎直言,陳吉仲不適合擔任農業部長,比較適合擔任能源局長。國民黨立法院黨團1日上午舉行「撒錢主委升格部長 農業部長非『陳』不可? 」記者會,吳怡玎指出,陳吉仲任農委會主委期間,我國糧食自給率從108年的32.1%,每年都在下降,到了110年是31.3%,為什麼?因為農地都被光電板入侵。陳吉仲貢獻出大量的農地、水產養殖場給光電業者,甚至主動告訴經濟部、能源局哪裡的農地、水產養殖場可以種光電板,甚至連彰化還在種植農作物的農地,陳吉仲都要讓出給光電業者種電,「陳吉仲不適合擔任農業部長,比較適合擔任能源局長。」更誇張的是,所謂的魚電共生,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養殖池,只要上方蓋上光電板,池內的魚類根本就養不活,根本就是毀漁。而陳吉仲直接告訴國人,這不是魚電共生,是這些養殖場不再適合養殖魚類,直接蓋光電板就好;這就是高升農業部長的陳吉仲。吳怡玎進一步指出,過去林務局不斷獎勵種林,台糖有許多土地用來種林這對減碳、生態保育有非常重要的項目,結果陳吉仲說這些林地沒有太高的經濟價值,直接拿來種光電板。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表示,最不適任擔任農業部長的就是陳吉仲,還未上任就拍副總統賴清德的馬屁,稱成立農業部是對將參選2024總統的賴清德,一個利多的政策。林為洲再指出,最讓國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陳吉仲編列1450萬元預算養網軍、帶風向;還從曾經的「反萊豬大將」,變成替萊豬背書,甚至連萊克多巴胺是豬吃的營養食品的話都能說出口。藍委游毓蘭表示,陳吉仲僅有「灑幣神功」,補貼、再補貼,而且還要看對象、看顏色補貼。又如,民進黨宜蘭立委提名人,以楊桃集貨場名義,蓋了一座非常豪華農舍,且在2016年向農委會申請274萬元補助。游毓蘭說,如果農業部成立,也只是重蹈過去補貼灑幣方式,又該如何對充滿熱情的青農,和期待未來的老農有所交代?陳吉仲接任農業部長,不要只會拍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馬屁而已!
種電不用環評毀生態惹議 學者建議該納管
光電再大都免環評?依環評相關辦法規定,只有在重要溼地開發的光電場域需要通過環評,位於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自然保護區等光電,無論面積大小都不必環評,有學者認為,光電板引發爭議,應要納入環評機制。近年來漁電共生、光電設施面積增加,導致沿海養殖面積銳減。成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亞夫說,長期以來,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常在能源議題下被犧牲,我們不會為了保護某種鳥禽或避免破壞某些自然棲地,而減少能源需求或改變規劃方式,在政府選址以及訊息公開,甚至是配套措施上,也因為缺乏問題的證據,而始終無法解決眾人的疑惑。近來有養蝦業者發現,以往燕鷗爭食魚飼料的習性改變,連沉餌飼料也瘋搶,無形中增加養殖成本。返鄉養白蝦10年的黃佳煌發現,以往燕鷗跟魚搶食,大多只發生在吃浮性飼料的鱸魚池,但近來燕鷗卻在白蝦、虱目魚、烏魚的魚塭上方盤旋,只為搶吃投放出來的沉性飼料,推測旱災加上部分養殖池租給光電業者,導致養殖面積減少有關。高雄野鳥學會透過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活動,統計出布袋鹽田溼地野鳥數量多達3萬至4萬隻次,但隨著海岸線後退、潮間帶消失,加上鹽田廢曬後,環境逐漸劣化,又有太陽能板在沿海不斷增生,適合水鳥棲息的環境正在消失,為營造適合鳥類生存環境,鳥會將發起募資。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說,光電設施大量建置,不但影響生態,也影響地表逕流,以往雨水下得到魚塭,因太陽能板阻擋逕流到魚塭,可能導淹水更嚴重,政府現也發現問題,國產署已不再將嘉義、台南的鹽田出租給光電業。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專案研究員林良恭表示,屋頂型光電板爭議較小,在農地的「地面型光電」較有爭議,以苗栗為例,過去曾擔心興建光電板會影響石虎,但光電板下面是空的,只有施工時會影響,目前認為只要不使用除草劑、毒鼠藥等,石虎仍會視為棲息地。但是林良恭反對大規模農地變更為光電場,因為大規模光電場施工期較長,車輛進出頻繁,對生態擾動大,生物可能會因此拋棄棲地,國外大面積開發多選擇沙漠、荒地等生物多樣性相對不多的地方。林良恭建議,台灣應比照日本的農電共生模式,研究出光電設計標準、適種作物等,「日本甚至農電共生還可種植水稻」。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惠真說,目前光電對生態影響的研究還很少,僅有少數光電業者與生態學者合作的監測計畫,她贊成納入環評機制,才能承諾後續監測、保育對策、因應措施等,但她也認為,環評只能解決個案影響,大規模的開發影響仍難評估,也要納入總量管制觀念。
空歡喜!魚塭改種電面積大減 虱目魚價翻倍卻無魚可賣
台南沿海魚塭近年廣設太陽光電板,魚塭面積大減,連帶虱目魚價格今年5月也來到每台斤75元的高價,比3年前漲了足足1倍有餘,但漁民看著好價錢卻只能空歡喜,因今年受人為與氣候環境影響,根本沒魚可賣。根據漁業署資料顯示,台南市2017年虱目魚養殖面積為4984.85公頃,產量2萬6308萬噸;去年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漁業科放養量申報統計,虱目魚養殖面積僅剩3794.23公頃,大幅縮減1200公頃,實際產量尚難以估算,但預估勢必減產。南市府經發局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七股各類型地面光電有1234公頃已完成光電案場的備案申請,均為農地與魚塭,去年同期則為1148公頃。七股地區虱目魚養殖魚塭7成為租地,地主將地轉租光電業者,租金可提高10倍,造成魚塭面積大減,堅持下來的養殖漁民,近年飽受缺工、飼料成本與電價上漲問題困擾,紛紛灰心求去,放棄飼養;還堅持養殖的漁民,又遇今年初寒害、魚鷹大量捕食,漁民找不到8吋魚苗放養,加上乾旱無雨,導致魚生長速度緩慢。今年台南虱目魚產量出現大缺,每年8、9月進入產季的虱目魚,5月底池邊價已來到每台斤75元,3年前則為每台斤30多元。儘管今年虱目魚價格看漲,多數漁民卻無魚可賣,「看得到、吃不到」,空歡喜一場。反太陽能光電七股自救會長黃嚴國表示,受光電場擴增、魚塭面積減、養殖意願降低等原因,未來虱目魚產量勢必銳減,此外,設置光電板的魚塭因陽光被遮蔽,魚池缺乏陽光消毒違反生態,魚群生長也較差,且消費者對光電板魚塭地飼養的魚也有疑慮。市議員蔡育輝指出,現行漁電共生問題是光電板架好,有沒有落實養殖,還是單純為了種電?若無養殖,當然會自動減產,政府應建立監督機制並修訂太陽光電設施設置管理辦法;再者,太陽光電板養殖的魚、文蛤等也都沒在做檢驗,他就聽過漁民反映養出突變魚,根本不敢吃。農業局漁業科表示,台南魚塭光電場設置模式已逐漸轉變,後期設置光電板只在魚塭蓄水池,養殖池不再設置,達到真正漁電共生的環境。
文蛤暴斃逾5成災情擴大 已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
雲林沿海文蛤死亡災情擴大,平均暴斃超過5成,不少魚塭高達7、8成,甚至全軍覆沒。台西鄉公所統計全鄉養殖約1500多公頃,已申報受災魚塭有600多公頃。漁業署、水試所人員23日會勘表示,已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雲林縣上周末出現高溫及降雨,台西鄉、口湖鄉陸續傳出文蛤死亡,縣府農業處22日勘災,漁業署、水試所23日會勘。漁民黃良安當著會勘人員的面前走入魚塭,撈起一把文蛤,10顆有8顆是開口的(死文蛤)。他表示,養殖文蛤40多年來,每年3月、6月、9月季節交替時,他都特別注意魚塭的水質、底土變化,所以在細心防範下,他的養殖池文蛤死亡情況並不嚴重;但上個月下雨後,他的文蛤池也出現暴斃,還愈來愈嚴重,目前死亡量已達7、8成。漁民王碧麗也說,她放養1公頃的文蛤,今年全軍覆沒,損失上百萬元。台西鄉民代表陳文求指出,不只即將收成的文蛤死亡嚴重,連文蛤苗也傳出災情。水試所台西試驗場助理研究員林志訓認為,此次文蛤死亡原因主要是氣侯變化,氣溫高造成魚塭有機物分解加速,梅雨不如預期,水質惡化雪上加霜;此外,強降雨後,魚塭水質鹽度降低也會造成文蛤死亡,極端氣候衝擊下,養殖環境越來越惡化。縣府農業處副處長蔡耿宇表示,經縣府會勘2天確認台西損失超過2成後,23日已函文農委會建議啟動天然災害救助。
高溫豪雨致災 台西文蛤已8成死亡、暴斃逾600公頃
雲林沿海文蛤死亡災情擴大,平均暴斃超過5成,不少達7、8成,有些魚塭全軍覆沒。台西鄉公所統計全鄉養殖約1500多公頃,已申報受災魚塭有600多公頃。漁業署、水試所人員23日會勘,水試所人員表示,已達天然災害救助標準。雲林縣上周末出現高溫及降雨,台西鄉、口湖鄉陸續傳出文蛤死亡,縣府農業處22日勘災,漁業署、水試所今日會勘。漁民黃良安當著會勘人員的面前走入魚塭,撈起一把文蛤,10顆有8顆是開口的(死亡)。(圖/中國時報記者周麗蘭攝)漁民黃良安當著會勘人員的面前走入魚塭,撈起一把文蛤,10顆有8顆是開口的(死亡)。他表示,養殖文蛤40多年來,每年3月、6月、9月季節交替時,他都特別注意魚塭的水質、底土變化,所以在細心防範下,他的養殖池死亡情況不嚴重,但上月下雨後,他的文蛤池也出現暴斃,也且愈來愈嚴重,目前死亡量已達7、8成。文蛤在池裡暴斃,撈起來只有殼。(圖/中國時報記者周麗蘭攝)漁民王碧麗表示,她放養1公頃文蛤,今年全軍覆沒,損失上百萬元。台西鄉民代表陳文求指出,不只即將收成的文蛤死亡嚴重,今年連文蛤苗也傳出災情。水試所台西試驗場助理研究員林志訓表示,本次文蛤死亡原因主要是氣侯變化,氣溫高造成魚塭有機物分解加速,梅雨不如預期,水質惡化雪上加霜;此外,強降雨後,魚塭水質鹽度降低也會造成文蛤死亡,極端氣候衝擊下,養殖環境越來越惡化。
瞄準2050年碳中和商機 王瑞瑜拍板投資新創「微藻碳捕捉」
台塑新智能宣布,以8,500萬元投資成功大學「微藻碳捕捉」新創事業,微藻為全球固碳效率最高的生物,也可用於淨化工業廢水及改善有機農業,期望每年為台灣減碳超過十萬公噸,建立環境永續、循環經濟的 典範。此為台塑新智能首個投資的大學新創事業,具有強化碳捕捉技術的重大意義,並展現力挺學術研發及培養專業人才的決心。台塑新智能今天與成大微藻碳捕捉團隊舉辦投資協議簽約儀式,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總經理劉慧啟、成大副校長莊偉哲、東海大學副校長張嘉修共同出席。未來新創公司由台塑新智能取得51.9%股權,領導微藻碳捕捉技術、拓展商業應用層面。王瑞瑜表示,台塑企業長期積極落實節能減碳,目標2050年達到碳中和,台塑新智能自去年成立以來,傾全力整合集團上中下游資源以發揮最佳綜效,並持續向外拓展新興市場、引進卓越技術;此次投資成大微藻碳捕捉,擴大台塑新智能的綠色經濟布局,更希望透過實質的產學合作,鼓勵學術界以創新前瞻角度,攜手為台灣加速達到碳中和。劉慧啟指出,碳捕捉技術為新能源事業重要版圖,養殖一公噸微藻可吸收兩公噸二氧化碳,固碳效率遠高於陸生植物,可直接設在工廠煙道吸收廢氣,也能去除廢水中的氨氮、重金屬等汙染物,後續藻體則再利用為生質燃料,整體過程有效削減溫室氣體且落實循環再利用,目前已收到國內石化大廠處理工業廢水的訂單,相關技術成熟且商機龐大,將成為台塑新智能減碳事業一大推力。台塑新智能介紹,微藻營養成分高,還可投入有機農業種植,包括開發畜牧水產飼料添加劑,實際使用後的養蝦存活率從一成大幅提升至五成以上,近年研製生物液態肥料也用於各種葉菜瓜果。台塑新智能將與成大開發微藻基因資源庫,對不同微藻進行物種鑑定,以及蛋白質組成、抗氧化能力等分析測定,擴充更多元的應用技術。成大2008年起投入微藻研究,為國內先驅及頂尖團隊,成大循環經濟中心主任陳俊延表示,校區擁有亞洲學界最大的300公噸微藻養殖池,累積多年研究能量,與台塑新智能合作將可導入成熟的經營管理制度,進一步開拓商業市場,同時擁有更豐沛的研發資源,達到產學雙贏的局面。台塑新智能致力於節能、儲能、新能源、循環再利用等四大領域,將持續扶植學界投入技術研發及人才養成,協助落實商業應用層面,共同開創新興產業、推動減碳,讓台灣環境資源真正永續發展。
翻轉農「嘉」2/智慧科技提升收入能安穩養家 嘉義青壯農數量成長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嘉義是農業大縣,自己成長期間正值台灣經濟型態轉變,目睹鄰居們國中畢業後,就離開家鄉到工廠工作,農業漸漸沒落,人口日漸老化、凋零,但現在已有許多青壯農回流,他希望透過智慧科技農業,結合多元的行銷方式,讓嘉義縣的農業成為一個能夠安身立命、做一輩子的事業。「1965年是台灣產業轉換、經濟起飛的關鍵時代,當時農業發展最高峰,1966年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工業區,產業正要開始轉向工業。」翁章梁印象深刻,國中三年級的時候,工廠派遊覽車到學校,把非升學班的同學生載到工廠介紹環境,畢業後就直接去上班。翁章梁在野百合學運擔任總指揮時頂著一頭捲髮,就是姊姊返家的時候,拿他當作燙髮實驗對象的成果。(圖/翻攝自陳盈璋臉書)翁章梁的姊姊們離家後,也加入城市生產工作的行列中,他說,自己跟最大的姊姊相差15歲,國小三年級開始會寫信,就寫給姊姊,提醒從都市回家的時候記得要帶玩具給他;印象中,在化妝品公司上班的三姊,每次休假回到家,都穿著當時流行的迷你裙跟厚底高跟鞋,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我在野百合學運做總指揮的時候,頭上頂著捲毛,就是姊姊拿我做練習的結果。」翁章梁說,他的五姊到高雄的美容院當學徒,回家的時候打扮也很時髦,還會拿唯一的弟弟「實習」,因此他在參與學運的時候頭髮是捲的,但多年後打掃家裡時無意間看到姊姊的日記,才知道當時她在大都市裡的生活其實很辛苦,冬天洗頭洗到手裂開,晚上睡在樓梯底下像膠囊旅館一般的小床位,還要幫老闆娘洗衣服、做家事。 「過去社會觀感認為,在大都市裡無法跟別人競爭,才會留在鄉下做農人;現在觀念要改了,愈尊重農民,你的餐桌愈安全。」翁章梁在縣政府的會客室接受訪問的過程中,談到嘉義縣的農業轉型時,顯得激動而熱情,不自主地向前傾,坐在椅墊的前半端,好像下一刻就要從沙發中站起來一樣。他說,不只他的父親從小叫他不要務農,他認識的所有農夫爸爸都這樣跟小孩講,或許因為如此,從他父親那代起,台灣的農業開始淍零。除了大眾崇尚都市生活之外,翁章梁分析,台灣農業走下坡另外一個原因是土地繼承制度,早期一位農人平均種五分、六分地,產量足以養三個小孩,但因為台灣的繼承制度,農人分給三個小孩後,每人只剩二分地,根本養不起家庭,只能被迫離鄉到都市討生活。反觀德國的繼承制度下,農地不能細分,只能由長子繼承,所以可以留下比較完整的農地。但翁章梁認為,現在是青壯農投入農業的好時機,未來30年最好的工作就是當農民,因為吃的人沒有明顯減少、但種的人少了很多,而且產銷管道比過去更多元,取得土地也比過去容易,「作穡」能到達一定的經濟規模,足以安身立命。「但現在農民遇到最大的挑戰是氣侯,舉例來說,過去農業有生產時序,分區出產,但碰到極端氣侯,台南未生產完,嘉義就出產了,導致價格崩盤。」翁章梁分析,面對氣侯問題,因應之道就是「精準種植」,運用台灣最進步、擅長的高科技,打造智慧科技農業。造流機(圖左)可以維持養殖池的正常含氧量,每台的耗電只有傳統水車(圖右)的六分之一。(圖/嘉義縣政府提供)他進一步指出,但因為台灣的農業多是由小農經營,很難負擔高科技基礎建設的成本,這時政府就要介入,協助小農跨過門檻,除了資金的輔助之外,更要訓練農民運用,因此他成立了「國本學堂」,教導青壯農智慧科技農業所需的知識與觀念,幫助小農順利轉型,運用自動化與科技監測系統提高收成率,壓低「外格率」,讓產量變大,更省人工。他舉例說,現在嘉義的養殖漁業已開始引進「造流機」代替維持含氧量的水車,一台造流機的成效可抵6台水車,但用電量只要1/6,而魚苗的育成率也從過去的5成提升到9成。翁章梁笑著說,2015年嘉義縣成立了「青農協會」,當初只有84個會員,經過7年努力,現已有1600多人加入,可見愈來愈多青壯年人投入農業。他說,嘉義山區除了茶葉全國知名,咖啡更享譽全球,今年農委會在全國選出15家業者參加國際競標,嘉義縣就占了11家;在平地有小蕃茄與極光哈蜜瓜是全台之冠,在海線則有蚵仔、烏魚子跟虱目魚,雖然嘉義只占全國虱目魚產量的二成,但負責處理加工全國六成的虱目魚,嘉義縣政府也設立了「水產加值工業園區」,未來可望再擴大規模。翁章梁說,台灣的永續發展一定需要年輕人加入,他希望透過全面設計,讓年輕人可以穩定從農,從25歲做到70歲,「我出生在台灣變動的社會,看到地方的沒落,農村的人產生自卑感,但現在至少自信心在恢復。」
只怕價格崩盤2/銷陸停擺石斑魚業慘虧8億 靠政府救命+轉進穆斯林新市場
石斑魚外銷大陸全面停擺,災損上看8億,基層漁民只得靠政府「救命」。政府已提出多項措施,包括輔導漁民轉型、加碼補助等,以及開拓更多海外市場,目前寄望「穆斯林」這塊新市場大餅。CTWANT記者訪查,官員及漁民的底線就是,避免漁民賤售石斑魚到坊間釣魚場等,打壞市場行情。屏東枋寮漁會總幹事陳啟宏表示,現在石斑外銷已寥寥無幾,希望透過政府力量讓市場儘快重啟,目前政府提出的補助方案,其實漁民心中都有底,轉作其他魚種轉型、或從事其他市場,但他建議,首要之舉還是要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陳啟宏說,政府已提出多項補助,擴及畜養、用電等項目,讓漁民不急於拋售石斑魚,現在是活魚量產期,國內的部分,餐廳、婚宴市場隨疫情趨緩慢慢重啟,還是有利可圖,希望讓漁民有合理收穫,石斑魚還是有發展機會而不停擺。他也指出,其實石斑魚外銷大陸早已逐年降低,過去光是屏東縣枋寮鄉,每年外銷量可達6600公噸,近年幾乎掉剩不到一半,加上成本物價上漲,壓縮獲利,幾乎打平成本,例如龍虎石斑每斤240、250元之間,今年掉到140元,台灣產地價150至180元之間,也不像過往200元水平。台南一名漁民向CTWANT記者私下吐露,台灣石斑魚其實分為4款,最頂級的1、2款是海邊沿岸引海水養殖池,再者是放海上箱網捕撈,這些魚都是外銷大陸的主力魚種;但也有一般魚池、釣魚場,則是3、4級,較多有藥物殘留,有時業者出口供應不及,就會選擇低級魚種湊數,才會被大陸檢驗時發現問題。另外,業界盛傳的「借單」陋習行之有年,也就是合法業者魚貨數量不足時,向未合法業者收購「來路不明」的魚隻,恐因此導致檢驗無法過關。高雄市海洋局長張漢雄表示,將補助漁民與加工廠契作,製成魚片或冷凍貨櫃外銷到東南亞、日本市場。(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漁業廣播電台臉書)面對漁民困境,高雄市海洋局長張漢雄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中央將補助漁民與加工廠契作,製成魚片或冷凍貨櫃外銷到東南亞、日本市場,冷凍魚片每公斤補助40元、分切每公斤50元,並提供漁民申請12個月優惠利率貸款方案。張漢雄也說,將搶進「穆斯林市場」,「由於穆斯林不吃豬肉,其他食材就有很大機會可以替代,但他坦言,穆斯林是一塊新市場,加上飲食習慣不同,需要時間開發,至於歐美市場則因距離太遠,容易錯過25天的保鮮期間,也是挑戰。」高雄市海洋局表示,將透過補助建構冷鏈設備、開拓穆斯林市場,以及輔導水產加工開發小包裝冷凍生鮮產品等3項策略,面對外銷受阻後續因應策略。海洋局也說,強化海外市場拓銷,將持續輔導國內外國際食品及漁業相關展覽參展商機及開拓全球穆斯林市場,輔導水產加工及養殖業者申請「清真認證」。於2018年至2020年已輔導12家廠商、115品項,包含石斑養殖戶和石斑相關加工產品,以阿拉伯、杜拜和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清真市場為主,增加外銷商機。主管機關農委會則表示,若沒有因應措施,可能影響的總金額將近8億元,農委會全面啟動新興市場外銷、既有市場擴充、內銷加工網路平台購買,出口獎勵經費約有9000萬元,至於是否進一步動用農損基金來補助,將呈報行政院決定。近5年台灣石斑魚出口至大陸價量均明顯下滑。
彰化女力對決2/升格條件不符遭駁回 王惠美狂吸青農回流
彰化縣升格議題喧騰一時,日前內政部以人口數與政經文化等區域條件不符,駁回彰化升格計畫,綠營緊咬縣府錯失升格良機,且對人口流失毫無對策,彰化縣長王惠美對此反擊,強調彰化青農人數從106年的44人,至今已突破2200人,為全國青農人數第一縣市。彰化縣是雞蛋、稻米、雞鴨等台灣各項重要農產品的重要產地,然而面臨農業務農人口老化和外流等因素,仍以小農經濟模式為主。對此,王惠美坦言彰化縣這些「阻力」,長期以來農業所得偏低,且農業工作環境辛苦,致使年輕一代勞動力因擔心從農無法餬口,缺乏從農誘因;又因台灣是小農為主的農業經濟體,多數依賴家庭勞動力的投入,農村人口老化及流失之下,在農忙期間經常有缺工情形,疫情衝擊之下,外來勞動力更是難以引入。除人力銜接問題之外,農產收成與農友的生計,也受到日漸加劇的氣候變遷影響,過去務農的經驗與傳承,正不斷面臨嚴重挑戰。為提高產能、穩定品質及追求永續經營,縣府從土地、人力以及技術等各方面著手,建構永續的農業生產環境。彰化縣是全台農產品的生產重鎮,縣府力推數位化與永續轉型之路,以畜牧場為例,從撿蛋到洗選蛋都是一貫化全自動流程。(圖/CTWANT合成)王惠美說,縣府除了招募農耕士成立「農業人力團」,支援農務,補足人力缺口,也開辦「彰農學堂」,打造有系統、有效率及全方位的農業技能學習園地,讓農民能使用省工、省時的方式從農,並輔導建購自有品牌,來增加市場競爭力,並提高務農收益;同時,縣府今年也成立「青年發展處」,整合資源提供青年全面服務,讓青年的創新力能夠得到協助,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在彰化扎根,也鼓勵青農回流及二代接班,彰化青農人數從106年的44人持續增長,至今已突破2200人,為全國青農人數第一縣市。為了成為青農的「神隊友」,「智慧農業推廣中心」在去年10月正式揭牌啟用,王惠美站在農業處的智慧農業觀測螢幕前當起介紹員,她指著螢幕上的果園說,「農民終於不用被果園和農情綁住了!」裝設智慧監控設備後,農友透過手機、平板等遠端遙控設備,便能即時掌握田間、溫室或養殖池的溫度、濕度以及風向等數據,進一步應用物聯網等技術,將大數據上傳雲端進行分析、保存及應用,並有即時警示系統協助預防災損,隨時掌握場域狀態,有效的節省人力及減少勞作時間,提高效率,使資源效益最大化。以位於埤頭的「藝龍百香果繁育中心」為例,為了提高百香果的生產品質,也在縣府智慧農業補助與輔導下,於場內建置自動化環控系統,自育苗源頭把關品質。彰化縣府也擴大推廣「智慧農業相關設施補助計畫」,目前每案場補助上限為50%,最高補助30萬元,自110年10月辦理補助至今共補助27件。其中,農業9件、漁業15件,畜牧業3件,補助金額570多萬。針對農業廢棄物問題,稻農長期習慣以燃燒方式收割,卻也導致空氣污染,王惠美也提出解方,近年來,縣府大力推廣使用「稻草腐化菌」來取代露天燃燒,在農民收成稻作後,可直接將稻桿切碎,施加分解菌處理,稻草可在5至7天褐化及腐爛成為肥料。為解決人口外移與老化問題,彰化縣府成立青年發展處,青農人數今年已突破2200人,成為全國青農人數最多的縣市。(圖/報系資料照)另外,彰化是葡萄的故鄉,每年採收完剩下上千噸的葡萄藤,因無法交由垃圾車清運、不易腐化且做成肥料效益低,多數果農採露天燃燒處理。為了解決去化問題,縣府祭出三大政策,其一,透過農會分送「葡萄藤專用長效木質分解液」,就地將葡萄藤分解,轉變為營養的有機肥;其次,補助葡萄產銷班購買「碎枝機」等小型農機;最後是與第四河川局跨域合作,在濁水溪北岸裸露灘地鋪設葡萄藤枝,減少冬季揚塵的發生。除了農作的廢棄物,彰化縣飼養豬隻近76萬頭、牛3萬頭,每天生產近1萬5000公噸廢水,王惠美說,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可以作為農作物氮肥來源,回歸施灌農地,目前全縣已275家畜牧業加入糞尿資源化的行列,澆灌量每年達62萬3637公噸,為了更強化資源循環,縣府也積極規劃「畜牧糞尿資源化處理中心」,搭配沼氣發電,過程所生沼渣、沼液作為肥料,用於有機栽種,形成良性的生態產業鏈。「堅強的農業實力是彰化的驕傲」,王惠美期許在智慧科技的引入下,進一步帶領彰化農友朝向「精準農業、智慧生產」的目標,調整原有的產業生態,融入永續概念,走向農業的數位化與永續轉型之路,打造生生不息的綠色循環產業鏈,讓農業也可以成為淨零排放的先驅者,為彰化的下一代,播下永續的種子。為解決農業廢棄物問題,彰化縣府委託農會設置集中堆置場,葡萄枝條可抑制濁水溪冬季揚塵,破碎後噴灑上木黴菌液還可變成有機肥。(圖/報系資料照)
養殖場守衛半夜上廁所…一屁股跌進「50條鱷魚池」 慘遭分食撕咬險死
太驚悚!柬埔寨本月17日發生一起鱷魚差點咬死人的意外事件,當第一名在鱷魚養殖場擔任守衛的男子索西亞(Sou Sothea),半夜在鱷魚養殖場睡覺到一半,起床上廁所時,因為精神狀態不佳,在要穿越鱷魚池的小橋時,不慎滑倒跌進養了將近50條鱷魚的養殖池中,結果遭到至少5條鱷魚圍攻,全身多處咬傷跟瘀傷,雖然保住了一命,但因為傷勢嚴重,現在還在醫院接受治療。男不小心跌進鱷魚池中,一條命差點沒了。(圖/翻攝《每日星報》)綜合《每日星報》等外電報導,這名年約37歲的男子索西亞(Sou Sothea),平時的工是作在柬埔寨的一間鱷魚養殖場擔任守衛。本月17日,他在與家人小酌後,回到養殖場鱷魚池旁的吊床休息。結果半夜起床上廁所,在行經穿越鱷魚池的小橋時,一個不注意滑倒,整個人跌進養了將近50條鱷魚的池中。面對滿池子的鱷魚,索西亞跌進去瞬間成為鱷魚們口中的美味大餐,全身遭嚴重瘀傷和咬傷,還好附近鄰居有聽到他的呼救,趕緊用棍子驅趕池內的鱷魚,順利把他拉回岸上。索西亞雖然有順利撿回一命,但傷勢嚴重,目前還在醫院接受治療。
石斑魚池水過濾裝瓶詐稱「胜肽」 4年賣10噸大賺黑心錢
台中1家生技公司將養石斑魚池水過濾裝瓶,詐稱是從石斑魚提煉的「胜肽」,台中檢調查獲起訴郭姓業者。(圖/台中市調處提供/陳淑芬台中傳真)養石斑魚的池水能治百病?台中1家生技公司郭姓負責人將養石斑魚池水過濾裝瓶,詐稱是從石斑魚提煉的「胜肽」,無健康食品許可證,1瓶250ml就喊賣2500元,自2019年起廣辦講座推銷,大賺黑心錢。台中市調處報請檢察官偵辦搜索,查獲已賣出總重10噸產品,現場查扣養殖水8.3公噸及7千多瓶產品,檢方依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起訴郭男。調查局台中市調處接獲違法保養品販售情資,報請檢察官偵辦,追查發現郭男自2017年起見「胜肽」保養品風行,具龐大商機,大量購買石斑魚飼養,並將養殖的池水直接裝瓶,命名為「海洋活性小分子肽」,並未取得衛生福利部核發的健康食品許可證,1瓶250ml單價2500元、500ml單價高達5000元。郭男並自2019年至2021年間在台北及台中等地廣辦講座,詐稱「海洋活性小分子肽」是從石斑魚身上提煉的「胜肽」,具有「增加自體免疫力、增強免疫功能、抗高血壓、血清總膽固醇及血脂明顯下降、降血糖」多種保健功效,甚至,連糖尿病、阿茲海默症、腫瘤、癌症、肝臟損傷、中風及燙傷都可以改善。購買民眾向檢調指稱,因家人罹癌才聽信偏方,花數萬元買「海洋活性小分子肽」服用,卻發生發生全身全身浮腫、暈眩、尿浮腫、暈眩及尿蛋白飆高等異常症狀,身上還散發難以忍受之惡臭散。檢調在去年12月間搜索郭男的住處、公司及養殖場,發現員工正在投餵石斑魚,並抽取池水過濾處理,大量生產石斑魚養殖水,未經過滅菌等加工程序即裝瓶販售,現場查扣養殖水8.3公噸及7千多瓶產品。據了解,根據公司出貨資料統計,郭男在4年內,將養殖池水當成「胜肽」賣已經賣了10噸巨量,至於不法所得因帳目混亂已難以查證。
攝影師空拍魚塭!藻綠色深淺相間宛若「水彩調色盤」 網讚:有夠美
嘉義縣沿海養殖漁業發達,攝影玩家「鈴木二郎」運用空拍機,拍下布袋鎮養殖池池水不同樣貌及色彩,從寶藍色、象牙白、夢幻粉紅,到各深淺色系的藻綠色,全部盡收眼底,宛若「水彩調色盤」,讓網友大讚「有夠美」,其背後隱藏的更是漁民「養魚先養水」的精髓。攝影玩家「鈴木二郎」上周在嘉義布袋靠近台南的地區,拍下不同色彩養殖池,並分享至臉書社團「嘉義之美」,寫下「漁民的調色盤」,引起網友讚嘆,也有人提問這些顏色的成因為何。嘉縣府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表示,粉紅色池子為文蛤的光合菌培養池,漁民會先將光合菌及有機質(如水產下雜料、豆粉、魚粉、米糠)倒入到池中發酵,等作用完全後,會形成夢幻的粉紅色肥水,作為文蛤餌料,提供牠成長所需的營養。張建成指出,白色池子的部分,乾池投放石灰會呈現白色,或魚塭剛引入水時會與底土混合,也會呈現乳白色;另外,投放天然的茶粕進行消毒、除雜魚蝦的魚塭,池面上會產生大量的白色泡沫。他也提到,水中若有大量繁殖的藻類或微生物,因含有不同色素,使得水體呈現不同顏色。例如以硅藻類為主的魚塭,會呈現茶色或褐色;以綠藻類為主,呈淡綠色、翠綠色或深綠色;以矽藻及綠藻混合的水體,則呈黃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