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素
」 營養師 睡眠 健康 變胖 體重「假性飢餓」作祟!工程師一天6餐過胖又中風 醫教「3撇步」不再喊餓
雖然「飢餓感」是身體向我們發出「需要進食」的訊號,不過減重醫師楊智雯指出,其實有很多飢餓感是來自於我們大腦創造的騙局,也就是「假性飢餓」害我們過度進食。楊智雯分享,1名46歲工程師雖然沒有糖尿病,但是體重、血壓過高、甚至一度中風,偏偏一天要吃到6餐。追究其原因,正是高壓力生活導致的假性飢餓。減重醫師楊智雯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其實我們每天感受到的飢餓感中,有許多來自於大腦創造的騙局,即「假性飢餓」,常見原因包括血糖波動、腸胃激素分泌、情緒壓力或社交情境等,會讓人不自覺進食更多。研究指出,血糖在「用餐後急速下降」時,大腦會啟動飢餓訊號,即便此時身體並不需要食物。楊智雯分享,曾遇過一位46歲工程師患者,身高169公分、體重95公斤,血壓長期200mmHg以上,甚至在疫情期間一度輕微中風。當他開始擔心健康,積極減重,但減重過程頻頻卡關。她詢問男子日常飲食後得知,男子三餐正常吃,但一天差不多要吃5、6餐,正餐雖有吃飽,但飢餓感很快來襲,因此會吃點心或消夜,患者原本擔心吃多與糖尿病有關,因家族有糖尿病史,他個人體重也過重。但經檢測發現,她空腹血糖數值、當天抽血檢驗糖化血色素都正常,沒有糖尿病。楊智雯評估,血糖波動的2大因素來自「飲食」與「壓力」。每次進食都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血糖因此經常上沖下洗好幾回。加上現代人多為高壓工作型態,若未調節壓力,讓大腦長期處於高耗能狀態,大腦就會釋放假餓訊號,使人吃進更多的食物。面對這種狀況,楊智雯建議這位工程師用以下3招來對抗「假性飢餓」:一、喝一杯水等待:感覺飢餓時,先喝一杯水並等待約10至15分鐘,因為缺水可能會被誤解為飢餓。二、多吃高纖維食物:選擇高纖食物如蔬菜、全穀類和豆類等,以延長飽足感,避免身體過快地發出飢餓訊號。高纖食物也能穩定血糖波動,進一步減少假性飢餓發生。三、調整作息與充足睡眠:睡眠不足會引起飢餓素分泌增加,抑制瘦素(Leptin)的分泌,容易讓人感到飢餓。她同時也建議民眾可以用以上三招去釐清自己感受到的飢餓感,是否是真正的飢餓,不要再讓大腦釋放飢餓的假訊號,學會正確飲食觀念,睡眠一定要夠,並試著為生活減壓,才能讓身心平衡,越來越健康。
愛吃零食改不了?營養師揭背後原因 5方法對症下藥
許多人會在閒暇之餘吃零食,尤其是下午的時候,對此,營養師就指出,「吃零食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種消遣活動」,營養師也將想吃零食的慾望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整天不停地吃零食,另一種則是白天能夠自律,但到了晚上卻無法控制。這兩種行為的根本原因相似,只需進行一些簡單的生活調整,就能有效改善。根據《每日電訊報》的報導,營養師兼心理治療師、倫敦食物治療診所創始人卡加莫(Uxshely Carcamo)指出,這種不需要卻無法控制的零食行為「非常常見」。她解釋,這種習慣通常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整天不停地吃零食,另一種則是白天能夠自律,但到了晚上卻無法控制。營養師說明,這兩種行為背後的原因往往相似,並且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調整來解決。以下是無法停止吃零食的五大原因以及應對方法。吃得不夠如果經常在兩餐之間感到飢餓並吃零食,問題可能出在正餐吃得太少。卡爾卡莫指出,許多客戶認為自己吃得太多,實際上卻是正餐攝入不足,導致飢餓感在兩餐之間出現。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卡爾卡莫建議在正餐中加入更多蛋白質和健康脂肪,這將有助於保持飽腹感,並減少對零食的需求。此外,增加天然、未加工食物的攝取,特別是富含纖維的水果、蔬菜和緩釋碳水化合物如紅薯和燕麥,有助於穩定能量水平。睡得不夠睡眠不足會增加飢餓激素胃飢餓素的分泌,促使在白天攝取更多食物。研究顯示,僅僅一晚的睡眠不足就可能導致飢餓激素水平上升22%,進而增加零食攝入量。卡爾卡莫建議改善睡眠品質,通過關閉電子設備和避免下午時候攝取咖啡因來促進良好的睡眠習慣。良好的睡眠不僅可以幫助避免夜間的零食誘惑,還能改善整體健康。感到無聊無聊是吃零食的常見誘因。研究表明,當民眾看「無聊」的節目時,往往會吃更多的零食。卡爾卡莫建議,轉移注意力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例如編織、畫畫、寫日記或聽有聲書,都可以幫助分散注意力,避免無意識地吃零食。此外,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也是關鍵。將餅乾罐換成水果籃,想吃零食時,選擇一些低熱量的食物,如葡萄、胡蘿蔔或芹菜。因為壓力而吃東西壓力、焦慮或情緒低落常常讓大家尋求零食來緩解情緒,特別是含糖食物會促使多巴胺分泌,短暫提升情緒。卡爾卡莫建議,為了避免情緒性進食,可以制定其他應對策略,如與朋友交談、尋求專業幫助或練習冥想來放鬆心情。吃零食已成為習慣有時候吃零食只是因為習慣了這樣做。卡爾卡莫表示,逐步用更健康的選擇替代高熱量的零食,如用蘋果和花草茶取代餅乾,可以幫助最終戒掉零食習慣。
「10大習慣」恐讓你莫名其妙變胖 水喝太少、吃太快都上榜
不少人都是等到明顯變胖後,才赫然發現自己體重增加,其實細節藏在魔鬼中。營養師高敏敏在粉專列出10大項莫名其妙變胖原因,包括久坐、愛沾醬都是原因之一。●吃太快吃太快的話,大腦來不及接收「飽」的資訊,會不小心吃下更多熱量,建議細嚼慢嚥,吃七分飽就好。●水喝太少水喝不夠會覺得口渴,身體會誤認為是飢餓或渴望食物。●吃宵夜夜間吃宵夜影響身體的代謝,使身體無法有效消化食物,如果配上泡麵、炸物這種高熱量的食物,熱量當然就很可觀。●久坐久坐時,大部分的肌肉都是放鬆的狀態,導致脂肪堆積,且罹患慢性病的風險更高,建議上班一段間就起來動一動。●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會影響荷爾蒙平衡,使飢餓素、瘦體素失調,導致大腦對高糖、高油脂的食物特別渴望。●生活壓力除了睡眠以外,生活壓力大也會影響荷爾蒙,使皮質醇上升,導致想吃高熱量食物和甜食,甚至容易暴飲暴食、情緒不穩。●蛋白質不足蛋白質是我們人體能源的重要營養素,蛋白質比碳水、脂肪有更高的飽足感,食物熱效應也較高,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在減脂期間也可以維持肌肉量,減少肌肉流失的速度,因此長期缺乏蛋白質容易導致肌少症。●膳食纖維不足膳食纖維可以延長消化時間、增加飽足感,有助於穩定血糖、幫助嗯嗯順暢,尤其吃飯前先來一碗蔬菜,還可以幫助墊墊胃。●愛沾醬無論是火鍋沾醬、沙拉沾醬都是多餘攝取的油脂,像是一份30g的凱薩醬大約就130~180大卡,建議可以換成無糖優格,或是天然水果醋。●吃飯時間不規律血糖和荷爾蒙水平不穩定會影響食慾,增加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也會影響到新陳代謝和消化能力。
很多人以為「不吃甜」不會得糖尿病 愛吃這1物卻慘被判身障
糖尿病是國人常見慢性病,容易引發諸多併發症,危害健康,很多人都以為「不吃甜」就不會得病,但資深護理師譚敦慈表示,這是錯誤的觀念,原來,身邊有位親戚,雖然不愛吃甜食,但卻特別喜歡吃薯條,某天突然發現單側的手腳不能動了,檢查才知道是糖尿病所引起的神經病變,而這通常很難逆轉。譚敦慈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上提到,這位親戚因為罹癌經常跑醫院治療,某天發現單側的手腳無法正常活動,最初以為是電療後產生的血栓所引起;然而,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其糖化血色素竟超過8%(正常值在4~5.6%),最後確診為糖尿病併發神經病變。這名親戚因長期處於這種狀態,最後就被勞保判定為身障。對此,譚敦慈表示,糖尿病神經病變可怕的地方在於不容易逆轉,因此民眾千萬不要誤以為,不吃甜的就會不得糖尿病,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且年過40歲的人,更應該特別注意健康狀況。根據衛福部雙和醫院家醫科醫師葉睿儒曾表示,炸薯條的GI(升糖指數)不高,但它的熱量、油脂含量高,吃太多容易造成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外科醫師江坤俊先前也表示,飲食過鹹也是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原因在於鹽會刺激飢餓素的分泌,讓人覺得飢餓而增加食量;此外,鹽還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且增加胰島素阻抗,也就是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得不敏感,使得血糖過高,長期下來恐會升高罹患糖尿病風險。
她懷孕2個月「胖4公斤」遭家人碎唸 偷點外賣躲起來吃超委屈:罪大惡極嗎
孕婦在懷孕時,體內的孕酮會增加,影響到飢餓素的分泌,導致孕婦經常感覺肚子餓。日前一名孕婦就抱怨,自己懷孕兩個多月,體重從53公斤飆升至57公斤,老公擔心她的健康,要求她控制體重,原以為回娘家可以放鬆一下,不料父母也對她的飲食嚴格控制,讓她感到十分委屈。該名女網友在Dcard以「孕婦躲起來偷偷吃」為題發文表示,她的身高170公分、體重53公斤,因為懷孕後食量增加,在短短兩個月內體重迅速上升到57公斤,老公也因此感到擔憂,認為孕期前兩個月不應該有明顯的體重增長,應該在胎兒長大後才會出現體重增加,「可是因爲我家體質就是不會孕吐,加上懷孕後食量真的變大,隨時都想吃東西」。原PO無奈之下選擇回到娘家尋求放鬆,但沒想到父母也開始限制她的飲食,母親雖然準備健康餐點、水果,但當她偶爾想吃韓式炸雞或多吃幾塊蛋糕時,就會被父母阻止,並警告她不要吃不健康的食物,「今天吃完炸雞,繼續吃古早味蛋糕,他們就開始制止我了,說只能吃兩塊,講到最後我爸甚至不開心,罵我說妳不要整個早上都沒吃,晚餐吃這麼多,想吃的東西就一直吃一直吃,我媽也說不要吃不健康的,蛋糕都精緻食品,對妳沒有好處還會胖到母體」。最終原PO只好選擇偷偷點外賣炸雞躲起來吃,這也讓她相當委屈,「總覺得爲什麼當孕婦當的委屈巴巴,之前沒懷孕吃會被唸,現在懷孕,反而唸的更兇,我還要躲起來偷偷吃,真的很不開心,哪有孕婦吃個東西躲躲藏藏,想問有人跟我一樣嗎?不然我真的會覺得爲什麼要這樣限制我,我吃了是罪大惡極了嗎,我就是想吃啊」。文章曝光後也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紛紛留言表示,「還是他們擔心你做糖水測驗會不過?那個時候要控制糖分時好像蠻痛苦的,但現在這樣沒吃到想吃的,其實對孕媽媽也是不太好啦,畢竟心情不好很容易有憂鬱症之類?」、「還是克制一下比較好,孕婦的胖不是胖,但等寶寶出來後,你的胖就是胖了…」、「如果你不在意健康跟體重,還有生完後變成一個胖子,那你就吃吧」、「之前懷孕的時侯,衛教的護理師也是說要克制耶,不要胖太多,所以你老公跟你家人也是出自好意啦」。
睡不飽真的會肥!中醫列「4大影響」證實:常常被忽略
許多人為了健康或完美體態,會透過減肥來達到目的,但過程中卻經常遇到瓶頸,就算嚴格控制飲食和積極運動,體重仍進入停滯期。對此,中醫師謝秉芳表示,若體重難以減輕,有可能是「睡眠障礙」所導致的,她也列出「睡眠障礙」影響減重4大原因,其中包括荷爾蒙失調、代謝減慢、胰島素阻抗及行為改變。昇陽中醫診所中醫師謝秉芳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有一個會影響減重成效,但常常會被忽略的因素,就是睡眠品質和時間。研究顯示,睡眠障礙可能是導致體重難以減輕的一個重要原因,但睡眠不足如何影響體重控制?謝秉芳接著列出4大原因:1、荷爾蒙失調睡眠不足會增加「飢餓素」的分泌,並降低「瘦素」水平,荷爾蒙失衡便會導致過度飲食和體重增加;此外,睡眠不足也會增加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分泌,它與脂肪堆積、體重增加有密切關聯。2、代謝減慢謝秉芳指出,睡眠不足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讓身體在休息狀態下消耗更少能量,因此即使攝入相同數量的食物,體重也更容易增加。3、胰島素抵抗睡眠不足會降低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人體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才能來維持正常血糖水平,因而可能導致脂肪堆積。4、行為改變睡眠不足會導致白天疲勞,減少身體活動量,並且讓人更想找高糖、高脂的食物來快速獲取能量。另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指出,平均每晚睡眠少於5小時的人,肥胖風險增加45%,顯示睡眠時間不足與肥胖有正相關;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則發現,短期睡眠不足(每晚4小時),會導致受測者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最後謝秉芳提醒,若在減重過程中遇到瓶頸,可以回頭檢視是否睡眠發生問題,必須有良好且足夠的睡眠,才能讓減重之路更加順利。
世界首例!35歲女「內臟全轉位」減重手術 「鏡面人」成功剷肥20公斤
35歲的李小姐是一位上班族,高中時期曾遇上嚴重車禍,檢查後李小姐驚覺自己的心臟肺臟、胃腸道器官等內臟位置,都與常人身體內部左右相反,臟器逆位如同「鏡面人」一樣。李小姐儘管有著170公分的傲人身高,在結婚生產後出現了常見的產後肥胖問題,儘管嘗試各種減重方式,如飲食控制、代餐及運動,但效果不彰,體重一路破百公斤持續飆升,成為重度肥胖病人(BMI=37.3)。同時,李小姐生活也因重度肥胖引發中重度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胃食道逆流等健康問題。經過中醫大附醫代謝醫學科主任辛明哲醫師與減重團隊詳細的諮詢評估後,李小姐於今年一月接受了「內臟全轉位縮胃曠腸減重手術」,四個月後減輕20公斤,體重從108公斤降至88公斤,術後所有脂肪肝、代謝異常及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改善許多,預計手術後一年後將回到65公斤的標準體重。辛明哲主任表示,內臟反位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結構異常。這種情況通常是在胸部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國際文獻顯示,大約每1萬到2萬5千人之中會有一例此種左右臟器相反的情況。辛明哲主任進一步說明,大部份的內臟轉位病人,健康與常人無異,但少部份的人可能合併有先天性的心血管疾病,而不管在何種醫療領域上,在執行內臟異位病人的手術皆極具挑戰,因為所有的器械和手術步驟都需要調整到與常規完全反向的位置,且此種手術為罕見病例無法事先練習,必須仰賴豐富的手術經驗與臨場應變來完成。辛主任說,縮胃曠腸手術是胃縮小併小腸繞道手術,它有重要的二個機轉:ㄧ是減少飢餓感,二是增加攝食時的飽足感。這是因為縮胃會降低胃的飢餓素分泌,而部分小腸的曠置縮短腸道,能夠升高腸泌素,提升大腦下視丘的飽足感,進而讓減重效果更好。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黃致錕院長說明,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自成立以來已完成近八千例減重手術。對於每位病人,都會根據其身體狀況和病史進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除了執行此次內臟全轉位減重案例外,也於去年完成了全球首例「內臟半轉位縮胃曠腸減重手術」,病人在手術後一年成功從108公斤減輕近45公斤。辛明哲主任補充,現代社會肥胖和相關代謝疾病已成為民眾健康上所關注的焦點,減重手術在近年的發展已經是相當的安全以及有效,如果有體重過重或有三高疾病的患者建議就醫諮詢,以免延誤治療時程。
熬夜變胖是真的!1個月=多喝65瓶可樂 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現代人生理時鐘往後延,熬夜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常態,但要注意的是,熬夜可能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營養師李婉萍近日列出影響肥胖的「3大關鍵」,包括生長激素、瘦體素降低及飢餓素升高,李婉萍也提醒,曾有實驗結果顯示,熬夜的人1天會多攝取300大卡,1個月累積下來等同喝了65瓶可樂。營養師李婉萍近日在臉書粉專「李婉萍營養師」發文表示,如果身為「夜貓族」常常熬夜,同時發現自己好像愈來愈胖,那熬夜可能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李婉萍提醒,熬夜除了會影響身體健康,還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愈來愈肥胖,此外,李婉萍也分享影響肥胖「3大關鍵要素」,包括生長激素、瘦體素降低及飢餓素升高。針對第1點「生長激素降低」,李婉萍解釋,生長激素對於脂肪代謝相當重要,熬夜、睡眠不足會使生長激素降低,一旦生長激素不足,就會讓新陳代謝變差,熱量無法被消耗掉,而多餘的能量就會累積為一堆脂肪,導致體重增加、變胖。至於第2點「瘦體素降低」及第3點「飢餓素升高」,李婉萍指出,瘦體素分泌的黃金時段為晚上11點至凌晨2點,若熬夜或是睡不飽,會使瘦體素降低、飢餓素同時升高,這會造成身體不斷的感到飢餓,因而吃進更多的熱量,甚至有研究顯示,睡眠不足也會讓飲食的喜好有所改變,變成更喜歡吃進高碳水化合物的垃圾食物。另外,李婉萍表示,曾有實驗結果顯示,熬夜的人會比他在睡飽時平均1天多攝取入300大卡,這樣1個月累積下來就是9000大卡,等同於喝下了65瓶可樂的熱量。最後李婉萍建議民眾,若想要簡單的瘦下來,可以嘗試3種方法,包括「晚上11點以前睡覺」、「每天睡足6至8小時」、「睡前3小時內不進食」。
她四肢瘦…體脂卻狂飆 營養師見「每天午餐」傻眼了
許多人外型看起來瘦瘦的,但實際上體脂肪率卻過高,仍然有較高的健康風險。營養師劉怡里日前就在節目分享個案,透露一名30多歲的年輕女子,身高160公分、體重50公斤,但體脂肪竟飆達33.8%,進一步詢問飲食習慣才發現,女子為了飲食控制,每天中午都會喝一杯小杯、3分糖的珍奶當正餐,這個習慣也讓營養師聽了直搖頭。營養師劉怡里在節目《健康2.0》中指出,該名女子身高、體重及BMI皆正常,但體脂肪卻高達33.8%,體型「看起來有點像是小青蛙」,屬於四肢纖細、肚子很大的類型,因此下半身的褲子較難買,經抽血檢驗後發現,女子三酸甘油酯、脂肪肝較高,空腹血糖值也超過100mg/dL,但未達糖尿病診斷標準。女子午餐以喝珍奶取代正餐,結果導致體脂飆高。(圖/翻攝自節目《健康2.0》)劉怡里進一步詢問飲食習慣,女子表示自己有在飲食控制,早餐正常吃,晚餐也會提早食用,盡量少量、少澱粉,至於每天的午餐,因天氣炎熱加上要控制飲食,她會選擇喝一杯小杯、3分糖的珍奶,假日則是偶而會選擇吃到飽,對此,劉怡里直呼「聽起來好像還好,但事實上飲食方面雖然熱量低,脂肪含量卻過高!」,該女子飲食中的脂肪量突破50%以上,一般要在30%以下。對此,劉怡里也進一步點出內臟脂肪5大危險因子,包括「腰圍超標」、「愛喝手搖飲料或吃甜食」、「習慣節食減肥」、「生活壓力大」及「停經後婦女」,劉怡里提醒,添加果糖的手搖飲料,會增加得到脂肪肝機率,而習慣節食的人,體內的瘦素比例會降低、飢餓素會增加,只要一恢復正常飲食,就會特別想攝取高油或高糖的食物。至於另一個危險因子「生活壓力大」,劉怡里解釋,當我們壓力荷爾蒙增加時,會增加想吃高油高糖食物的慾望,澱粉也是引起內臟脂肪高、脂肪肝等問題的元凶之一;最後一個危險因子「停經後婦女」,劉怡里坦言較無法控制,女性停經後因荷爾蒙減少,保護因子變低,造成內臟脂肪變多,因此不少人年輕時期很瘦,到了停經期卻發現瘦不下來,她建議這時除了飲食控制外,還要搭配有氧運動。
40間蛋黃酥熱量大評比 營養師曝「這2時間點吃」不怕胖
中秋節除了烤肉、吃柚子,不少人也會吃蛋黃酥應景,但要小心熱量超標。營養師程涵宇整理40間蛋黃酥熱量排名,更公開2個吃蛋黃酥不怕胖的時間點。營養師程涵宇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蛋黃酥3大成分包含鹹蛋黃、紅豆餡,還有最外層鬆軟的酥皮;程涵宇指出,新鮮的鴨蛋黃加工做成鹹蛋之後營養素變化不大,但鈉含量比原本高出8倍,但總量看起來還行,不用擔心。蛋黃酥熱量排名。(圖/翻攝自臉書/程涵宇營養師)程涵宇提到,紅豆內餡為了提升口感跟風味,其實加了不少糖還有油,才有辦法做成大家吃到的香甜綿密紅豆餡,一顆蛋黃酥的糖大約在10公克,如果以1500大卡的人,一天糖建議在總熱量5%以下的稍嚴格標準來看,吃兩顆一天的糖就會超標。程涵宇提醒,外層的酥皮是由奶油加麵粉一層層包裹做出來的,熱量最高的就是這一層,同時油脂來源是飽和脂肪,過多的飽和脂肪與血管硬化、中風、心臟病等有關,也會使肝臟產生膽固醇,造成壞膽固醇上升。至於吃蛋黃酥不怕胖的最好時機點,程涵宇分析,分別為早上以及運動後。程涵宇說明,身體代謝在早晨最旺盛,燃脂力最高,加上早上進食最能抑制誘發身體飢餓、刺激食慾的荷爾蒙–飢餓素,所以在此時食用甜點,不僅能享有多吃的好處,還能降低日後吃甜食的慾望;而有在運動健身的人,可以犒賞自己吃點甜食,但前提是運動強度一定要夠,若是運動或健身強度高,運動後2小時內吃甜其實最不容易胖,此時肌肉的胰島素能有效將醣引導至肌肉內儲存。
【減重專輯】4個月甩肉12公斤! 精準用藥與肥肉說BYEBYE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潘昱僑報導】壓力大就想吃!一名3旬女性美食節目工作人員,因「職業傷害」加上長期飲酒紓壓,肚子堆積了肥厚的游泳圈,甚至影響健康。知名減重診所醫師黃彥皓表示,常見肥胖類型包括壓力飢餓、大腦飢餓與腸道飢餓,精準用藥才能事半功倍,此個案合併使用血糖用藥與抑制食慾的複方口服減重藥物,靠少少幾顆就在4個月內從72公斤瘦到60公斤。3大肥胖類型 你是哪一種?炎炎夏日想穿著輕薄衣物、到海邊游泳,卻因肥肉不敢見人嗎?國人常見肥胖類型為「壓力飢餓」與「大腦飢餓」,2類合併佔比高達9成。(1)壓力飢餓 (情緒饑餓)患者個性容易緊張焦慮,常靠美食美酒紓壓、慰勞自己。常見的飲食型態為辦公室訂下午茶,久而久之形成習慣「沒吃會暴動」,減重不易。建議此族群的人多運動,提升促進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與腦內啡,可讓人感到快樂滿足,進而減少攝取熱量。(2)大腦飢餓這類人其實身體不需要那麼多熱量,但就是克制不住慾望「嘴饞」,吃完正餐不滿足,還有一個甜點胃嗷嗷待哺,辦公室抽屜永遠有吃不完的零食。此族群的民眾需要行為教育改善口腹之欲,搭配多運動才能有效消耗熱量。(3)腸道飢餓這類民眾的胃排空速度比一般人快,常見於活動量大的運動員,不過此族群占比僅約1成。喝酒宛如喝油! 減重飲食注意3原則 無論哪一種肥胖型態,飲酒堪稱減肥地雷。黃彥皓醫師提醒:「喝酒宛如喝油!」酒精1g熱量高達7.1大卡,濃度越高熱量就越高。而且酒精本身是乙醇,代謝後產生的乙醛毒性相當高,肝臟需要優先代謝,因此過度飲酒不僅累積成內臟與腹部脂肪,甚至導致脂肪肝與慢性病,危害健康。減重期間控制飲食,營養師楊尚文建議攝取高纖食物,例如白米飯換成五穀米、增加蔬菜比例,也可以用低糖度的水果代替正餐之間的點心,例如芭樂或奇異果,每份1個拳頭大,每天吃到2-3份水果為佳。如果仍然感到飢餓,可攝取低熱量的食物,例如洋菜、生菜、愛玉、蒟蒻等。(1)三餐規律進食(2)細嚼慢嚥,讓大腦感到飽足(3)充足的睡眠,避免大腦分泌飢餓素戒斷食物成癮!減重卡關2大策略 合併用藥再下一城減重時體重下不去或是反彈,到底是哪裡出問題呢?其實,陷入停滯期的主因並非抗藥性,而是民眾「減肥一見效就鬆懈」。黃彥皓醫師表示,若以診間高達九成的「壓力飢餓」與「大腦飢餓」來看,鼓勵患者多運動燃燒卡路里,並依個人體況,合併使用降低飢餓感與抑制食慾的雙機轉口服減重藥物。便利性的口服方式符合上班族生態外,服用較少顆數且能應用於多範圍,可避免患者對藥物產生適應性,例如成分安非他酮(Bupropion)可提升快樂滿足感進而降低進食慾望,納曲酮(Naltrexone)則能抑制飲酒或甜食上癮的狀況,兩種成分都是減重很不錯的「戒癮藥物」。有別於坊間「雞尾酒減重療法」,黃彥皓認為,想達到減重成效,不能只餵食民眾不同的套餐處方,而是應以個人體質設計,「精準用藥」才能事半功倍,減少對身體的負擔與副作用風險,同時避免藥物濫用。(1)增加代謝、攻擊脂肪:效果較強效,主要作用方式是藉由增加心跳提供氧氣,增加燃燒力。處方上需注意有腦心血管疾病未得到良好控制的人須避免使用。(2)抑制食慾、阻斷熱量:藥性較為溫和,適合有代謝問題、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激烈運動的族群。近期偽藥問題頻傳,黃彥皓醫師也呼籲衛福部核准的減重藥物僅有三款,其中最新型的複方口服減重藥物配合行為改變能有效維持4年以上減重效果。網路減肥資訊過於龐雜,雖然有許多攝取低卡路里的減肥法可在短期內見效,但極端飲食難以維持且容易復胖,經由醫師設計藥物處方、營養師擬定菜單、整體團隊互相打氣鼓勵,才能安全穩定的打造健康體態。>>打倒食慾怪獸!【幸福瘦找小芙】陪你一起補充衛教知識
中藥搭配埋線 52歲女半年減重約18公斤
52歲張小姐更年期後體重明顯增加,就診時體重97.6公斤,身高170公分,由於平常食量大,也容易在情緒煩躁時暴飲暴食,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周書玉,周書玉透過脈診問診,發現患者屬氣虛夾濕體質,透過中藥補氣和埋線,半年來體重減到約80公斤,成功減重約18公斤,目前持續治療減重。周書玉表示,患者氣虛夾濕體質,腳水腫、容易倦怠,大便軟黏、還有困擾的白帶問題,透過補氣健脾、利水滲濕的防己黃耆湯、苓桂朮甘湯,搭配消食消脂的山楂、荷葉等藥材,成功瘦身,改掉暴飲暴食的習慣,病症也獲得舒緩。患者也搭配埋線,用可吸收的手術縫合線,透過針頭,把線埋進身體,破壞分解周圍的脂肪細胞,達到瘦身雕塑效果。周書玉醫師表示,減重減脂,首先飲食要選對食物,並且控制份量、不吃宵夜和減少加工食品。若能配合運動,可以增加代謝,達到加成的效果。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若是睡眠不足,體內的飢餓素容易偏高,容易促進食慾,另外,睡眠不足,瘦素的濃度會降低,而瘦素具有抑制食慾、助燃燒脂肪的作用,若瘦素分泌過少,會增加食慾,減少能量消耗。周書玉醫師提醒民眾,減重不能貪快,減重成效會因為飲食、運動、生活作息、年齡、肥胖程度等因素而異,一般平均一週減0.5-1公斤是身體比較能調適的、比較不會造成身體不適。
研究證實烏龍茶1成分強身又抗老 還能減緩巴金森氏症、肌少症
許多人認為喝茶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其中,烏龍茶近期經過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製茶產學聯盟主持人曾志正講座教授的研究團隊研究後,證實3種含有「茶飢素」的烏龍茶種具有保健功效,而且可運用在巴金森氏症、肌少症等年長者日常醫療保健上。什麼是茶飢素? 茶飢素烏龍茶有哪些好處?曾志正教授自2002年起從事飲茶科學研究二十餘年,針對茶飢素、消脂素的保健功效,研究團隊在國科會「精準健康之新世代農業」專案研究計畫與小產學「升級臺灣既有生技產品產學聯盟」支持下取得更多新成果。曾志正表示,烏龍茶含特有成分「茶飢素(teaghrelin)」可藉由仿效人體荷爾蒙「飢餓素(ghrelin)」,結合其接受器來啟動多項生理與代謝功能,達到提升生理機能的強身效果。「飢餓素(ghrelin)」是人體重要的荷爾蒙,可調控生長激素、胰島素等荷爾蒙,執行許多重要的生理及代謝功能。不過,隨著年紀漸長,飢餓素的分泌量會漸漸減少,許多老化現象也會隨之出現。因此,飲用含「茶飢素(teaghrelin)」的烏龍茶,不只可以啟動飢餓素接受器,代替執行生理功能,達到強身的功效,也可以抗老化。動物實驗證實 茶飢素可減緩巴金森、肌少症此外,中興大學獸醫學系副主任陳文英教授指導博士生卓千棻論文研究顯示,在巴金森氏症老鼠模式試驗中發現,茶飢素可以移除腦細胞內受損的粒線體,並製造新的正常粒線體,供應腦細胞正常訊號傳遞所需的能量,達到減緩巴金森氏症的結果。而在肌少症老鼠模式試驗中,餵食茶飢素可以提升肌肉合成、減緩肌肉降解,有效減緩肌少症。這兩項成果,為茶飢素或含茶飢素的烏龍茶飲提供科學論證,也可運用在年長者的日常醫療保健。僅3烏龍茶種有茶飢素 非所有茶品都有功效不過,成功大學醫學院藥學系郭賓崇教授,針對臺灣常見的茶種、泰國合作實驗室所提供的茶樣進行分析後發現,有功效的茶飢素成分僅存在於少數小葉烏龍茶種,如:青心烏龍、四季春、翠玉(台茶十三號)。曾教授也進一步強調,飲茶養生是指喝含茶飢素的烏龍茶,並非所有茶品名稱標示為烏龍茶都含有此功效成分,僅有少數茶種含有茶飢素。
大嗑炸薯條好解壓!醫揭「越吃越憂鬱」邪惡陷阱 網驚喊:明明吃完心情變好
心情不好時來點炸物好紓壓,但研究證實經常食用竟會增加罹患憂鬱症風險!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表示,若是長期吃下炸薯條等油炸食物,焦慮症風險增加12%、憂鬱症風險增加7%,而原因可能與「腦部發炎」有關。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有研究發現,特別是炸薯條等高油炸食物,人體攝取越多罹患精神疾病的風險就越高,「焦慮症風險增加了12%,憂鬱症風險增加了7%,吃炸薯條如果和吃炸雞相比,其憂鬱症風險也高出了2%」,而原因可能與食品在高溫烹調下,產生的化學物質「丙烯酰胺」(Acrylamide)有關,「丙烯酰胺與大腦發炎反應,容易會影響到焦慮症和憂鬱行為。」黃軒說明,胺基酸與糖類加熱至120度以上,便會產生化學物質「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種神經毒素,能夠在大腦的任何區域引起氧化和發炎反應,導致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發生神經變性和神經傳遞的損傷」,提醒容易陷入負面情緒的族群,最好減少高油炸食物的攝取量,並多吃水果和蔬菜調整飲食習慣。至於常聽到「吃炸物紓壓」一事,黃軒則透露,當人們長期待在高壓環境下,交感神經受到刺激便會釋放「神經胜肽Y」,增加人們想攝取油炸食物的慾望,「如果長期在壓力下,我們另外一些荷爾蒙『飢餓素』(ghrelin)增加,瘦體素(leptin)減少,更容易感到飢餓,你的食慾會增加,尤其是對高脂、高熱的食物慾會不知覺會有很大的強烈需求!」對此,黃軒也建議,若是突然想吃炸物可透過4方法降低口腹之慾,第一、思考容易肥胖、憂鬱等食用的「惡性循環」後果;第二、多嘗試聽音樂、看電影、慢跑、騎單車等簡單休閒活動;第三、可與好友聊聊天,吐吐悶氣;第四、多喝白開水解嘴饞。然而,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哀號,「慘了!慘了!就是鬱足才想吃炸物...」、「很多人吃完薯條後心情會比較好耶」、「可是我有時候(偶而)吃麥當當薯條,心情會突然變好」、「我也覺得吃薯條會開心。」
少吃多動不一定瘦 最新發現有效減重只要做好1件事
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不少人都有睡眠不足或是睡眠品質不佳的狀況,醫師指出根據近期多項研究顯示,睡眠品質不佳會導致肥胖。202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晚上增加1小時的睡眠可以減少270大卡熱量的攝取。我國心臟醫學會劉中平醫師在臉書上表示,根據國內外多年研究顯示,若是缺少高品質的睡眠,會使得人體內的神經以及內分泌系統活化,因而導致肥胖。舉例來說,睡眠不足很有可能會激活內原大麻素系統,激活後會讓人感覺飢餓,誘導進食行為的發生,而且會特別想吃高熱量的食物。劉中平醫師表示,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會造成飢餓素增加、瘦體素減少,而且這2個荷爾蒙的失調會明顯的增加食慾,同時也會影響體內能量的代謝,這就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因素。另外,有些許國人不清楚自己的睡眠品質好壞,而導致已經睡很久了,已經休息夠了的錯覺,睡眠時間長並不一定代表睡眠品質佳,睡眠品質不好會造成疲勞感特別顯著,同時也會讓人較沒有體力去運動。晚睡者容易吃宵夜,在深夜進食也是導致肥胖的因素。劉中平醫師表示,每日睡眠低於6個半小時,就有可能會造成體重增加。根據2022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雜誌》的隨機研究顯示,每天增加1個小時的睡眠,即可減少270大卡的熱量攝取。所以減肥不易的人,可以考慮調整睡眠時間以及睡眠品質來減重,或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躺床秒入睡是警訊?醫曝「睡眠不足4徵兆」 睡前想吃東西超母湯
一躺床就能秒入睡?要小心可能是身體正在發出睡眠不足的訊號。長春藤預防醫學醫師陳炯瑜透露,平時如果休息充足的人,並不會立即如睡,而是會需要 15 分鐘的時間才能進入睡眠,因此好入睡,其實反倒是身體累積了許多睡眠不足的狀態,藉由觀察日常生活的微小徵兆,找出潛藏的失眠因子。睡前忍不住想吃東西大腦一旦感到能量不足,就會分泌飢餓素,這也是為什麼只要熬夜,大多人都會想配宵夜,但其實若有充足睡眠,就算是半夜覺得餓,也能克制充滿誘惑的宵夜。躺床一秒進入熟睡人在清醒時會分泌「腺苷」,是一種促進睡眠的傳導物,濃度越高就會導致疲勞感,所以如果可以秒睡,不代表睡眠品質好,更可能是太過疲勞的因素而導致!常忘記自己要做什麼大腦會暫存工作記憶,讓我們能夠同時處理多項事務,就像電腦桌面開啟多個視窗,不過只要睡眠不足,這個暫存功能就會失靈,讓你忘記該做的事,拉低生產效率。莫名感到煩躁,周遭一吵就無法專心如果大腦清醒程度低落,聽覺就會變得敏感,所以如果一直覺得被周遭聲音打擾,那可能就是因為睡眠不足。醫師提醒,長期的睡眠不足,不只是白天工作時會精神不濟,更可能會增加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日常生活中留意以上4大細節,或是透過好眠療程,來場專業的營養諮詢,都是能為自己打造好眠體質的第一步唷!
喝「0卡」可樂不會胖? 美女醫指出「飢餓素」是關鍵
標榜「0卡」的可樂往往是想喝又不想攝入糖分的人首選,家醫科醫師許書華昨(5)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有研究表明喝可樂會胖不僅是當中含有的糖分所致,其中的「二氧化碳」也是使人肥胖的誘因。許書華在文中,列出2個證實「二氧化碳」於肥胖有關的研究過程與結果。其中一個研究是將小白鼠隨即分4組,第1組小白鼠喝水,第2組喝去二氧化碳的汽水,第3組喝一般汽水,第4組喝健怡(無糖可樂),4組小白鼠其他飲食均相同。每天記錄小白鼠的體重及食物攝取量,經6個月後發現, 喝一般汽水的白鼠體重比喝去二氧化碳的汽水的白鼠重;喝水或喝去二氧化碳的汽水的白鼠,比喝一般汽水或喝健怡的白鼠輕。許書華表示,這項研究結果與食物攝取量有關,喝水的白鼠體重增加最少,而喝汽水或喝健怡的白鼠,體重增加最多,這是因為飢餓素的增加,進而導致每天攝食量較高。另一項研究是隨機挑選20位18至23歲的正常體重男大生,在經過空腹11小時後,於隔天早上9點予以相同的早餐,隔1小時候予以不同的飲料,然後測飢餓素濃度。飲料包括水、一般汽水、健怡、去二氧化碳汽水以及加二氧化碳的水。結果顯示,喝汽水比喝水的男大生,飢餓素濃度高出6倍;喝一般汽水、健怡或加二氧化碳的水,比喝去二氧化碳的汽水飢餓素會高出3倍。對於研究結果許書華表示,即使汽水中沒有糖分或人工添加甜味劑,仍會使攝食量和體重增加,原因是汽水中「二氧化碳氣體」造成食量增加。結論是汽水中的「二氧化碳」,藉由分泌飢餓素增進食慾,進而使體重增加,而肥胖會增加得脂肪肝的風險。許書華文末提醒,「喝可樂會胖不只是因為糖,還因為二氧化碳!即便是健怡也是如此喔!」
睡太少會變胖?營養師證實「5天6小時↓」肥近1kg 14種食物有效助眠
不少民眾到了晚上總是翻來覆去、難以入眠,隔天起床後精神不濟,連帶使心情受影響。營養師余朱青透露,睡眠不足除了影響精神,還會增加死亡率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若5天內睡眠少於6小時,甚至會導致體重增加近1公斤,建議多吃蕃茄、洋蔥、黃瓜、櫻桃、牛奶等14種食物,幫助深層睡眠。余朱青在臉書發文,「國外曾針對2萬多名的成年人進行長達20多年的研究,追蹤結果發現,每天睡不到7小時的成年男性,和睡足7小時的人相比,死亡率高出26%,而女性則多21%;如果睡眠時間再縮短,低於6小時的話,罹患心臟病風險可是會高於20%。可見充足睡眠真的很重要」。營養師提到,「國內的醫院也有研究發現,如果有睡眠障礙的人,也會提高對肝臟健康的影響。患有睡眠問題的患者,罹患脂肪肝的機率相對增加78%。如果用睡眠時間來看,睡覺少於5小時,跟睡7小時以上的人相比,男性罹患脂肪肝機率增加28%、女性增加71%!所以睡不好不只精神差,還會讓人胖,讓身體不好」。營養師證實,睡太少可能使體重增加。(圖/翻攝自余朱青 營養師臉書)至於睡多久才夠?專家指出,「主要還是要看年齡及睡眠品質而定。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的建議,成年人睡眠少於6小時就可以說是是睡眠不足,而一般正常人要睡大於7小時才足夠,若是超過5天睡眠少於6小時,是有可能會增加0.8公斤喔。所以睡眠不足是真的會讓人變胖的」。余朱青說明,「包括腎上腺素、胰島素、升糖素、飢餓素、瘦素,甚至一些腸道荷爾蒙、褪黑激素等等,這些激素在我們睡眠不足時會造成分泌異常。褪黑激素被證實跟胰島抗性有很大的關係,而胰島抗性就是與代謝症候群、肥胖相關的,睡眠不足,越晚睡身體越容易產生壓力,身體為了抵抗壓力,腎上腺素增加」。營養師建議,可以攝取一些含有「褪黑激素」的食物幫助睡眠,像是蕃茄、洋蔥、黃瓜、櫻桃、香蕉、燕麥、米、玉米或牛奶、芝麻、南瓜子、杏仁果、黑核桃、薑等。余朱青提醒,「睡前也不要使用3C產品,藍光會影響睡眠,很多上班族下班時會去運動,在睡前2小時也不要做一些重訓等激烈運動,可以做一些拉筋伸展的運動幫助睡眠就好」。
睡得好也能變瘦?日本現在最夯的”夢幻睡眠瘦身法”幫你輕鬆養成易瘦體質!
睡眠佔據人一生中的1/3,是美麗養成的所在,睡得好睡得沉不只能讓肌膚恢復彈性散發光采,身體也會有效地分泌出不同激素,讓身形變更美!透過良好的深層睡眠促使脂肪分解睡眠時身體會分泌出生長激素的賀爾蒙,而這種賀爾蒙在減肥過程中可是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正確的睡眠能讓身體分泌足夠的生長激素,每晚可分解約300卡脂肪,相當於走10公里燃燒的熱量。但睡眠若大多為淺眠,生長激素會大減約70%,相等於約200卡脂肪無法被分解體內脂肪便會因此累積起來,持續一個月更會增加一公斤,大大影響身形。睡眠中變好 食慾也能得以控制睡眠品質好壞,也會影響我們的食慾。睡眠不足時胃會分泌飢餓素,令我們食慾大開。相反,當睡眠充足時,脂肪細胞便會分泌瘦體素,使我們有飽足感,抑制脂肪合成來控制食慾。深層睡眠可促進新陳代謝效率加速大腦在睡眠時進入深層睡眠時期後,身體會分泌一種名為「皮質素」的壓力賀爾蒙。皮質素影響著血壓、血糖及肥胖等問題的內分泌,每當我們的睡眠出了問題,皮質素就會上升,若皮質素長期處於高濃度狀態,脂肪就會囤積,想瘦也難!原來睡眠跟皮膚、身材都有關係!(圖/IG@vivamoon)但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再加上睡前使用3C產品習慣,無法一夜到天亮似乎已經成為常態?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請記得為你的臥室增加助眠香氛小物!像是許多擴香、蠟燭或枕頭噴霧等,都是利用裡頭所使用的天然植物精萃調和出能幫助放鬆的睡眠香氣,幫你改善夜間的睡眠品質,享受整夜的香甜熟睡。<右至左>Jo Malone凝霜櫻桃與丁香居家蠟燭200g/2,800元、SABON胡桃鉗幻遊薰香組450ml/3,280元、NYR靜眠枕頭噴霧45ml/830元、CLAUS PORTO DECO COLLECTION 菱紋白瓷香氛蠟燭#DECO/幾何森林(萊姆羅勒) 270g/2,580元、L’ERBOLARIO薰衣草枕頭香水125ml/1,200元、AROMATHERAPY ASSOCIATES心靈之沐舒緩噴霧10ml/1,000元、bamford薰衣草香氛蠟燭330g/2,800元、Aesop卡里波斯芳香蠟燭300g/3,300元(圖/莊立人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