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雅特
」 電動車 鴻海 飛雅特克萊斯勒 車用晶片 裕隆日本車界破天荒! 傳本田、日產談合併成「全球第3大汽車巨頭」
日產(Nissan)汽車深陷財務危機,前陣子宣布裁員9,000人、降低全球產能20%、出售持有的Mitsubishi股份以及延遲新車型的推出,不過近期卻有不同發展。根據日經新聞17日的報導顯示,本田(Honda)將和日產展開合併協商,預計簽訂合作備忘錄(MOU),甚至也將納入三菱汽車(Mitsubishi)。由於比亞迪等中國車廠的入侵以及特斯拉的猛烈出擊,眾多車廠的銷量也受到影響,因此本田、日產為了降低開發成本、加速車款生產,考慮朝向「合併」的方向前進。本田和日產在17日發出聲明,並未證實日經的報導,僅提到「報導內容並非是各自公司所宣布的」,同時也在各自聲明中表示,「如同今年3月宣布的,本田和日產會充分利用彼此的優勢,研究未來合作的各種可能。」本田社長三部敏宏18日也表示,「尚未敲定任何事項」,但是並未否認這種可能性。與法國雷諾有交叉持股結構的日產汽車今年股價崩跌40%,市值為82億美元。本田的市值為440億美元。兩家公司若結合,會是飛雅特克萊斯勒與PSA在2021年締造520億美元合併案、創造Stellantis以來汽車產業最大規模合併案。本田和日產分別為日本第二和第三大車廠,僅次於豐田。現階段本田市值6.64兆日圓(約新台幣1.4兆元),日產市值1.53兆日圓(3,237億元),若兩大集團成功合併,將是繼2021年飛雅特克萊斯勒(FCA)和PSA集團以520億美元合併成立Stellantis以來,汽車產業最大的一筆交易。不僅如此,若本田、日產合併,汽車2023年銷量將超過800萬輛,會躋身全球第3大汽車製造商,但仍低於豐田1,120萬輛和德國福斯920萬輛。
「北条司宇宙」成形 《劇場版城市獵人 天使之淚》夢幻聯動引老粉驚呼
全球銷量突破5000萬冊的經典漫畫《城市獵人》最新動畫電影《劇場版城市獵人 天使之淚》正式在台上映,對於能在大銀幕見到童年時期的偶像「城市獵人」冴羽獠再次活躍,讓許多老粉絲們相當感動。片中時不時會出現驚喜彩蛋,像是在預告就已率先現身、同樣出自北条司老師的作品《貓眼》中的人氣主角怪盜團「貓眼三姐妹」。有趣的是,其實城市獵人的原型就是從貓眼中的角色衍生而來的,所以這次貓眼三姐妹再度客串,可說是「北条司宇宙」成形。《魯邦三世》的魯邦驚喜現身《劇場版城市獵人 天使之淚》。(圖/龍祥電影 )另一個巧妙的客串,就不得不提城市獵人的活動地盤「新宿」,片中出現了新宿人氣地標「新宿東寶大樓(Toho Building)」,上方超大的哥吉拉雕像完美融入電影場景中。除了東寶神獸外,台場上聳立著的某知名動畫的「巨型展示」不僅意外現身,還和主角阿獠有段有趣互動,甚至搭配了一句超熱血的台詞。此外,片中還有許多夢幻聯動,包括動畫《湯瑪與朋友們(淘氣貓)》中愛搞失蹤的貓咪湯瑪,也出現在阿香尋找貓咪的圖片中,而最重磅的夢幻連動,莫過於知名偵探動畫《魯邦三世》的主角魯邦,駕著那台熟悉的飛雅特500驚喜登場,觀眾紛紛直呼:「不敢相信!」「東寶神獸」完美融入《劇場版城市獵人 天使之淚》。(圖/龍祥電影 )《魯邦三世》曾與《貓眼》和《名偵探柯南》聯動過,現在又在《劇場版城市獵人 天使之淚》中現身,看來日本動漫界的「偵探宇宙」持續擴大中,之後若《城市獵人》的「不死阿獠」與《名偵探柯南》的「死神小學生」再聯動,不知將會掀起什麼樣的波瀾,讓偵探動畫粉絲們相當期待。劇情描述實力首屈一指、綽號「城市獵人」的冴羽獠(神谷明 配音)與搭檔槙村香(伊倉一惠 配音)一同接受各種委託。這一次的委託者是影片創作者安潔,委託內容居然是尋找一隻逃跑的貓咪,阿獠被安潔的美貌所吸引,阿香則為高額的報酬心動不已,然而安潔並未透露委託背後的真正目的。《劇場版城市獵人 天使之淚》全台現正熱映中。
阿湯哥《不可能的任務7》羅馬街頭狂飆 單手甩尾玩命嚇壞女星:永遠忘不了
「阿湯哥」湯姆克魯斯主演《不可能的任務》再推第7部續集《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幕後花絮中阿湯哥為了讓觀眾能身歷其境體驗飛車追逐的刺激感,在鋪滿鵝卵石的羅馬街道狂飆。然而,片中阿湯哥和女星海莉艾特沃兩隻手被銬在一起,阿湯哥必須單手開車又不能撞車,刺激度破表。身兼該片導演、編劇、製片的克里斯多夫麥奎里,也清楚羅馬飛車追逐戲碼有多困難,整場戲份都是運用實體特技拍攝,他表示:「湯姆必須單手開車,完全是來真的,不能作弊,重點是不能撞車。」每次以為車子會甩尾到一個方向,沒想到鵝卵石街道竟讓車子甩到另一個方向。海莉艾特沃回想當天拍攝,也直呼:「湯姆單手開車又甩尾,在羅馬街頭狂飆,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照樣有經典的火車上打鬥橋段。(圖/UIP提供)此外,在飛車追逐的過程中,阿湯哥想找一輛情報局用車,結果超小台的飛雅特突然冒出來。劇組改造了這輛飛雅特迷你車,讓它可以開得更快,但車子卻很難操控,非常危險。導演麥奎里表示拍出了一場很棒很精彩的戲份,「這場飛車戲真的拍起來困難重重,沒有劇組人員和湯姆這種演員就做不到。」《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維持系列作一貫的刺激驚險畫面,阿湯哥親自上陣所有動作戲碼,包括騎摩托車衝下懸崖再定點跳傘、經典奔跑和火車上打鬥驚險橋段、羅馬市區街道飛車追逐,精彩爆破大場面和摧毀火車等等。《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 第一章》將於7月11日搶先美國在台上映。
全球12大車廠轉型零碳排數據出爐 氣候智庫:日本車廠表現最差
國際氣候智庫InfluenceMap 18日發布報告,主要針對目前主流車廠進行轉型「零碳排」的分析報告,在12家車廠中,有4家亞洲車廠,而日本的3家車廠排在倒數1、2、3名,表示對於零碳排的轉型準備最少。InfluenceMap特別針對車廠零碳排轉型進行排名。(圖/翻攝自InfluenceMap)InfluenceMap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HS Markit的數據去分析,特別針對特斯拉、賓士、BMW、福斯、Stellantis、福特、雷諾、通用、現代、NISSAN、HONDA、TOYOTA進行車種轉型零碳排,也就是純電動車的生產分析。發現到了2029年,來自日本的NISSAN、HONDA、TOYOTA轉型程度最低,依序為22%、18%、14%,由TOYOTA拿下最低比例的14%,雖然TOYOTA是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的主席,並持續推廣氫燃料動力車,但研究發現全球氫動力車到2029年佔全汽車市場比例僅0.1%。而目前純電動車在日本普及率只有1%,因此HONDA打算在未來10年投入390億美元(約新台幣1.15兆元)在「乾淨動力」的汽車上,並未表明是純電動車;SUBARU則是預計在5年內投入2,500億日圓(約新台幣575億元)在純電車電池生產上。排名在第1名的當然是特斯拉,比例為100%;第2名為賓士56%;第3名BMW 45%;第4名福斯43%;第5名Stellantis 40%,Stellantis是由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與法國寶獅雪鐵龍合併的汽車集團,在2021年1月成立,目前排名全球第4大規模。在InfluenceMap主導該研究計劃的Ben Youriev說,從TOYOTA與NISSAN轉型零碳排程度最低的情況看來,消極的氣候政策有相當大的影響,主要是TOYOTA持續在推動油電混合車。
全球車訊/寶獅、雪鐵龍母集團Stellantis 將推75款電動車預計賣500萬台
全球第四大,總位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Stellantis集團,旗下有超過14個汽車品牌,近日公布Dare Forward 2030策略,主要是將旗下汽車品牌電動化,預計到2030年以前推出75款電動車。日前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FCA)與寶獅雪鐵龍集團(PSA Group)合併後,成為全球第4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超過南韓現代汽車集團,近日公布集團的Dare Forward 2030策略(勇敢前進),計畫中指出在2022年至2030年間,旗下品牌共將推出75款電動車,到了2030年時,預計共銷售500萬輛電動車。JEEP的電動吉普車預計在2023年Q1推出。(圖/翻攝自JEEP)而在75款電動車,並非只是房車或者休旅車,也包括電動卡車、商用貨車等,旗下主打越野能力強的JEEP,預計在2023年初就會推出電動吉普車,美國地區最愛的RAM貨卡,也會在2024年推出。至於象徵浪漫、激情的愛快羅密歐(Alfa Romeo)近日也發表了首款PHEV插電式油電的Tonale,其鎖定的對手就是AUDI Q3、VOLOVO XC40、賓士GLA、BMW X1,最快在2022Q3就能交車。
強開台積電1/來硬的!美限晶圓大廠11月8日前交出最高機密+客戶名單
9月23日,美國商務部(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再次舉辦半導體峰會,這是5個月內第3場峰會,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TSMC,代碼2330)已經連三場都被請去出席。檯面上風光不已,但知情的業界人士不禁為台積電捏把冷汗。這場線上半導體峰會由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及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狄斯(Brian Deese)共同召開,與會者包括英特爾(Intel)、台積電、三星(Samsung)、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美光(Micron)、通用汽車(GM)、福特汽車(Ford)、BMW及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與法國寶獅雪鐵龍合資的全球第4大車廠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出席的32位代表來頭都不小,共有19位執行長,不只半導體業,面臨晶片缺料的汽車業也列席,美國政府擺明就是為要解決汽車產業晶片短缺的問題。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總監楊瑞臨表示,「(美)邀請兩家歐盟的汽車集團及Stellantis,可以更完整探討車用晶片荒的關鍵議題。」為扶植美國半導體自主,美國政府推出以5年250億美元投資的《晶片法案(CHIPS Act)》,但計畫追不上變化,當前全球正面臨車用晶片荒。(圖/美光科技提供)記者觀察,雷蒙多的會議開場白,就是一記下馬威,「5月會議時(指第二場峰會),從你們那獲得消息,晶片短缺問題在第三季後就會改善,4個月後情況愈來愈糟糕。」「我不知道是誰重複下單,或是誰沒有如預期目標供貨?我不想指指點點是誰,我比較有興趣的是解決問題。」她幾乎失去耐性地擺明說:「(半導體市場)透明度太低了,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雷蒙多強調美國對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提出彈性與廣泛的投資,甚至推出《晶片法案(CHIPS Act)》(原名:《為半導體生產建立有效激勵措施》)來支持,她說:「我一直為《晶片法案》而戰,我們要這個法案成功,我們『現在』就需要更多的資訊,我們才能夠瞄準投資的方向。」此法案預計5年投入250億美元。在約一個小時的議程尾聲,雷蒙多突然重磅出擊,對線上台積電等晶圓廠大咖們掀開底牌,「45天內對公開對半導體供應鏈庫存及供應數據,以釐清市場上真正瓶頸所在。」白宮要求45天內回覆,也就是11月8日前,必須交出晶片庫存、訂單、銷售紀錄等數據,這對一向不透露客戶名單及銷售數字的台積電、三星及英特爾來說,無疑是前所未有的難題。一家IC設計主管認為,「最重要的客戶資料交出去,晶圓代工廠內部許多資訊會被看得一清二楚,進而影響到買賣關係,更重要的是晶圓價格連帶影響未來的議價能力。」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首場半導體峰會後指出,美國廠將會是美史上最大國外投資案之一。(圖/張文玠攝)雷蒙多憑什麼如此強悍,要求半導體大廠交出最機密的客戶資料?峰會後,美國媒體報導指出,「白宮不惜祭出《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以強制手段取得這些資料。」「她(雷蒙多)告訴這些半導體廠商美國堅定立場的背後,有美國總統拜登的壓力!」「近幾個月來晶片短缺並沒有改善,這使美國態度從積極轉為更積極,甚至不惜拿出冷戰時期的《國防生產法》。」高度關注這場峰會的台灣知情人士表示,「半導體缺貨問題已提升為『戰爭』國安等級層次。」台積電正面臨史無前例的一大考驗。對於峰會內容及RFI,台積電一律不評論,「目前先就法律層面尋求解決方法。」業界人士直言,「以當前美中局勢看,檯面上的半導體廠都是美國想一手掌握的對象。」當然包括台積電。
台泥完成購併義大利NHΩA 攜手Stellantis進軍儲能與充電樁市場
台灣水泥(1101)今(20)日夜間宣布,子公司台泥歐洲控股(Taiwan Cement Europe Holdings BV,下稱TCEH),以每股17.10歐元,總額合計為1.32億元之對價,完成對義大利儲能公司ENGIE EPS SA 60.48%之股權收購,公司的新名稱“NHΩA”也正式生效。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對此購併案至爲重視,親率高階主管前往義大利,舉行NHΩA的交割儀式及主持首次的董事會。張安平並表示:「讓我們一起為地球及世界做出改變」。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2020)的統計,合併NHΩA後,台泥儲能將成為儲能系統建置容量全球排名第四名的公司,也成爲國際多功能高端電動車充電樁主要的供應廠商。台泥表示,透過本次購併,台泥集團將成為國內唯一具有綠能、電池、儲能、電動車快充的研發與自製能力的全方位能源集團。NHΩA與世界第四大汽車公司Stellantis(原飛雅特、克萊斯勒加標緻)的合資公司Free2Move eSolutions,已積極開展佈署南歐最大電動車雙向快充V2G之電網,並透過儲能打造最大虛擬電廠。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推估,2030年全球儲能市場產值將從2020年的180億美元翻升為1600億美元,全球充電樁市場則將從2020年的490億美元,躍升到2030年的2120億美元。張安平認為:「要走到世界市場,一定要與世界的人才合作。能源佈局不能只看台灣市場,必須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歐洲在綠能及儲能發展是世界先驅,台泥的新夥伴NHΩA更具備絕佳的創新能力與研發技術。NHΩA為座落義大利米蘭並於法國上市之儲能公司,擁有全世界最先進BESS(電池儲能系統)技術,而且擁有最先進的電動車快充裝置、智慧電網及擁有130項之氫能相關各式專利及完整的產品線,案場遍布歐洲、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已完成之全球儲能建置有300MWh、建置中有600MWh。此外,NHΩA的強項除了儲能及快充,更結合人工智慧之能源管理系統、即時的雲端監控平台。收購NHΩA後,台泥企業團也將成為台灣唯一具有建置長效型、大型儲能系統的公司,提供《用電大戶》之最佳解決方案。台泥儲能已與國內大型電子及傳產公司之儲能需求,進行設備規劃及場域佈建。台泥的儲能方案預計將為客戶儲存非尖峰或再生能源多餘電力作為備轉容量,將成為用電大戶穩定電力的關鍵要角。
全球車用晶片短缺!白宮致函求助台灣 王美花回應了
路透和美國媒體17日報導,美國總統拜登的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EC)主席迪斯,已致函向台灣政府求助,希望台灣協助解決晶片嚴重短缺、殃及美國汽車廠被迫停工減產的窘境。經濟部長王美花昨表示尚未收到這封信,側面了解車廠缺晶片問題有得到改善。至於台美第二場產業視訊會議,將以5G、電動車為主題,經濟部認為最快可在5、6月舉行。迪斯在信中,感謝我國經濟部長王美花,在晶片短缺問題方面親自參與;他同時還轉達美國汽車製造商的憂慮。報導指出,拜登政府正努力化解晶片缺貨困境,迪斯和國安顧問蘇利文,協助車廠處理供應鏈瓶頸;他們在與美國汽車製造廠和供應商開會後,才致函台灣當局。報導引述1位要求匿名的白宮發言人談話透露,拜登政府要求全球的美國大使館,確認各國和晶片製造商如何解決全球晶片短缺問題,並說明到目前為止所採取的行動。由通用、福特、Stellantis(飛雅特克萊斯勒和寶獅雪鐵龍合併而成)等汽車大廠所組成的遊說團體「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APC)總裁布朗特表示,由政府出面相當合理,而車用晶片短缺,將會是今年整個上半年的問題。布朗特上月表示,希望美國政府協助找到解決方法,因為晶片短缺會衝擊生產,對美國經濟帶來負面影響。針對迪斯來函,經濟部長王美花說,繼上次會議後,我方半導體業者已在想辦法克服問題、努力增產。就她側面了解,全球車廠缺晶片有得到改善。只是除車用晶片外,包括電動車、5G、高速運算等也推升晶片需求,預料全球晶片短缺會是長期問題。至於台美產業視訊對話第二場何時召開?經濟部研判,因拜登政府任命的貿易代表戴琪尚在走聽證程序,之後才有與我實務接觸的副貿易代表任命,須等對方人事穩定後才能談下一步。因此3月份要開第二場不太可能,可能要到5、6月左右才會舉辦,主題則聚焦5G、電動車,邀請兩邊業者參加。針對全球車用晶片短缺問題,台積電昨指出,正在重新調配產能供給,台積電在過年期間也因應全球半導體產能緊張持續趕工,已在產線上的車用晶片會加速生產,不過,生產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全球車用晶片短缺!奧迪減產萬人放無薪假 美汽車業遊說拜登施壓亞洲增產
美中貿易大戰,除了衝擊到華為等大陸企業,美國總統川普同時也制裁大陸晶片廠,導致車用晶片短缺更加惡化,根據外媒報導,據業內人士指出,有車廠將訂單從中芯轉往台積電,造成台積電爆單;分析師預測,這波車用晶片短缺潮恐會長達半年,各大車廠停工、產能受限,除了美國汽車製造商正就此事尋求政府的援助,據報導,福斯旗下豪華汽車品牌奧迪(Audi),因不堪晶片短缺衝擊,已推遲部分新車生產,超過萬名員工被迫放無薪假。奧迪執行長奧迪執行長杜茲曼。(圖/達志/美聯社)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奧迪(Audi)執行長奧迪執行長杜茲曼(Markus Duesmann)表示,受到車用晶片嚴重短缺影響,奧迪已延遲部分旗下高級車款的生產,加上產線速度整個放緩,估計有超過1萬名的員工被迫放無薪假。杜茲曼同時表示,奧迪將盡全力把第1季減產數量控制在1萬輛以內,而減少的產量將在下1季補回,2021年全年產量將不會受影響。他認為,這次車用晶片的短缺問題,主要與大陸車市的快速復甦以及川普對大陸晶片制裁有關;據Audi母公司的福斯集團上個月表示,由於車用晶片不足,今年首季全球生產有必要因應這個問題帶來的衝擊作準備。事實上,全球汽車產業都面對車用晶片短缺的情況,包括日產汽車(NISSAN)、本田汽車(HONDA)、戴姆勒(Daimler)、雷諾汽車(Renault)、通用汽車(GM)等車廠都遇到晶片供應上的問題,另外根據《彭博社》報導,由通用、福特及飛雅特克萊斯勒美國分部所組成的遊說團體,《美國汽車政策委員會《(American Automotive Policy Council,AAPC)正與美國商務部和即將就任的拜登團隊進行討論,希望施壓亞洲半導體製造商,重新分配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並為汽車製造必要晶片。
新娘不是我2/近水樓台得不了月 鴻海發憤圖強2年內推出第1款電動車
早在6、7年前,蘋果(Apple)拋出電動車的話題時,就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與蘋果有高度合作伙伴關係的鴻海也自然跟隨蘋果的腳步,這些年來也多次出手投資電動車新創公司,甚至在去年在鴻海科技日上發表MIH EV開放平台,顯示出鴻海在電動車市場的企圖心。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上任後舉辦第一屆鴻海科技日,向外界展現集團科技火力。(圖/馬景平攝)一名業界人士表示:「鴻海積極布局EV,與Apple Car脫不了關係。鴻海多年前開始投資大陸EV產業,近年又與傳統汽車業聯盟合作,去年成立MIH EV,宣示有能力打造EV的同時,也是在向蘋果招親。」蘋果喊出2024年推出Apple Car,鴻海不甘示弱表示,將在2024年展現營運實質貢獻。(圖/本刊繪圖組)回顧鴻海進軍EV的步伐,確實是亦步亦趨地跟隨長期伙伴蘋果。早在2014年蘋果宣布「泰坦計畫」(自駕車開發計畫)時,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提出鴻海要打造電動車的藍圖,並聲稱將代工每台1.5五萬美元(約新台幣42萬元)的電動車。蘋果執行長庫克曾透露,無人自動系統是AppleCar鎖定的研發重點。(圖/報系資料庫)到了2019年間,郭台銘競選總統時,仍不忘和蘋果唱同調,高喊「要蓋一條無人駕駛汽車的高速公路」。而推動EV的擔子,就交給同年6月接下鴻海董座大位的劉揚偉。鴻海1月13日和大陸最大汽車製造商吉利控股集團策略合作,為MIH EV平台再添想像空間。圖為吉利汽車的甘肅工廠。(圖/新華社)劉揚偉上任3個月後,即宣布一項產業與技術數位轉型升級計畫「3+3」,意即全力發展EV、數位醫療與機械人3大產業,以及人工智慧(AI)、半導體及通訊3項技術,並訂下2年內推出第一款EV,3到5年內拿下市占率10%的目標,其中EV是最先落地得分的項目。鴻海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合資成立新公司,一起開發、生產純電動車與經營車聯網業務。(圖/翻攝自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官網)去年1月,沒有造車經驗的劉揚偉,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FCA)簽署合作協議,並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及生產EV、經營車聯網業務。根據協議,雙方合作聚焦在汽車設計、機構工程、生產製造及行動軟體技術4大領域。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的EV測試場上,停放著不少準備受測的EV。(圖/翻攝自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官網)兩個月後,鴻海又與裕隆汽車子公司「華創車電」宣布簽訂合作備忘錄,合資成立「鴻華先進」公司。其中,華創車電以總價值76.32億元的車型技術資產及模具作價投資,鴻海則以現金出資79.44億元,股權占比分別為49%及51%。一向把錢花在刀口上的鴻海,會下此重本,看準的就是華創車電的整車技術,能與鴻海零組件設計製造互補,建立傳統車業與資通訊產業合作的新模式。MIH聯盟網羅逾200家海內外軟硬體公司,其中包括裕隆汽車、聯發科、台達電與遠傳電信等知名企業,顯見MIH的國家隊規格。(圖/翻攝自MIH聯盟Logo牆)
鴻海MIH聯盟再添戰將 蔚來汽車創辦人鄭顯聰加盟擔任執行長
鴻海MIH聯盟再添大將,宣布蔚來汽車創辦人鄭顯聰加入擔任MIH聯盟執行長一職,專責MIH聯盟規劃,並且掌管硬體部門兼平台規格定義。鴻海表示,MIH聯盟持續成長茁壯,除相關廠商加入外,管理階層也添加新生力軍。邀請到曾在福特(Ford)、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Fiat Chrysler)、及蔚來公司(NIO)任職,是大陸電動車龍頭蔚來汽車創辦人之一,有豐富車界經驗的鄭顯聰先生加入團隊。鄭顯聰表示:「MIH平台的理念是OPEN開放,且能自我持續發展的科技平台。MIH的重要課題,是如何以開放的方式鏈結世界各國在地化發展,在不同文化交流下,求同存異,建構具效益的解決方案,也是我對MIH平台最大的願景與目標。」
飛雅特PSA合併案准了!世界第4大汽車集團誕生
歐盟(EU)周一(21日)宣布有條件批準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FCA)與寶獅雪鐵龍集團(PSA)的合併案,此案於去年11月提出,預計將於明年第一季結束前完成合併,雙方合併後名稱為Stellantis,一躍成為世界第4大汽車集團。「小型商用客車的競爭,對整個歐洲的汽車業者及中小企業來說十分重要!」一名歐盟委員透露。歐盟原本擔心,兩家公司合併後會影響小型商用客車的競爭,不過兩家公司承諾,將開放維修網路,擴大與豐田汽車合作,降低汽車、零件的轉讓價格,並支持其他新進入者在市場上擴大規模並參與競爭。合併後的Stellantis旗下將擁有寶獅、雪鐵龍、飛雅特、吉普、道奇、愛快羅密歐、Ram、瑪莎拉蒂 、歐寶等品牌,但這些品牌的標誌不變。
4千億鐵娘子5/郭董赴嚴凱泰靈前上香 承諾不讓他失望
在黃日燦人的幫助下,嚴陳莉蓮交出的第一張成績單,就是改造累積虧損高達數百億元的華創車電,除實施廠辦合一、精簡人事,更以資產作價約76億餘元(占股49%),與挹注約79億元現金(占股51%)的鴻海集團,合資新設公司。雖然有外界認為「鴻海集團只花79億元,便買下華創車電10年來的研發成果,裕隆集團被占了便宜」,然而,一名裕隆集團高層卻鬆了口氣說:「起碼不需要再幫華創車電認列虧損。」「鴻海集團的挹注猶如帶來雞精,讓大家重新打起精神。主要是已與鴻海集團簽訂合作協議的『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將來會是這間新公司的客戶。」鴻海集團將借重華創車電的整車生產能力,作為與飛雅特克萊斯勒談判的籌碼。(圖/報系資料庫)據悉,鴻海集團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的合作協議,建立在鴻海集團必須具備整車生產實力的基礎上,「鴻海集團早在前年就已和華創車電討論過合作的事,現在只是水到渠成。」一位鴻海集團高層接著透露,「當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把和裕隆集團合作的消息告訴郭董(郭台銘)後,郭董曾經到嚴凱泰靈前上香說『會好好做下去,不會讓你失望』。」嚴凱泰在苗栗縣三義鄉的「裕隆汽車」工廠,築起「國車國造」的夢想。(圖/翻攝自經濟部官網)「她(嚴陳莉蓮)在球場上是天生的領導人物,好幾次中華隊上半場落後,都靠她在下半場帶領球隊打出士氣,逆轉打贏日本、韓國。」已過世的體育主播傅達仁曾經如此稱讚,嚴陳莉蓮是他印象最深的女籃國手第一名。這位女總教頭未來能否領著老將和新血的「混編團隊」,齊心打贏第三節,外界都在等著看。裕隆與鴻海二大集團合資新公司,讓裕隆集團內部士氣大振。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為此還到嚴凱泰靈前上香,允諾會把華創車電發揚光大。(圖/張文玠攝)
供應鏈出問題!義大利發布封城令 法拉利2工廠被迫暫時停產
新冠肺炎爆發衝擊全球各個產業,就連生產超跑的義大利大廠法拉利也被迫暫停2家工廠運作,原因是「封城」帶所來的供應鏈影響。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法拉利宣布暫時停產。(圖/Bangkok Post) 根據《曼谷郵報》和《法新社》報導,法拉利宣布,即日起停止馬拉內羅(Maranello)和摩德納(Modena)2間工廠運作,直到3月27日為止。聲明表示,法拉利採取這項措施是為了維護員工權益,公司也會採取一系列嚴格措施來確保工作現場安全。由於義大利成為除大陸以外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已有逾2萬例確診,官方日前採取「封城」來控制疫情,卻也影響到自家產業,法拉利證實,目前供應鏈出了問題,法拉利「無法確保繼續生產」,但與生產無關的業務將繼續維持。法拉利執行長卡米萊里(Louis Camilleri)表示,公司將盡快重啟生產。義大利政府發布封城令,造成超跑製造商供應鏈出問題。(圖/ Yahoo Finance)法拉利的家鄉艾米利亞羅曼尼亞(Emilia-Romagna)是繼倫巴第(Lombardy)後,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大區之一,目前約有200人死亡,共2200例確診病例。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義大利超跑製造商,藍寶堅尼即日起也宣布當地產線全面停工(圖/Unsplash)另一家義大利汽車製造商「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Fiat-Chrysler)11日也宣布關閉其主要工廠,進行清潔消毒,期間僅保留最低限度人員,預期產量將會下滑。除了飛雅特克萊斯勒和法拉利外,另一家義大利超跑車廠藍寶堅尼(Lamborghini )日前同樣也宣布全面終止義大利生產作業線,預計等到3月25日後才會重回軌道。
裕隆鴻海合作垂直整合 搶攻國產電動車市場
裕隆集團與全球資通訊產業龍頭鴻海於7日宣布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未來將設立合資公司,資本總額為新台幣155.76億元,鴻海以現金出資新台幣79.44億元,佔股51%、裕隆以開放平台資產作價出資新台幣76.32億元,佔股49%,計畫將推動汽車整車研發設計、開放平台共用化及生態。新合資公司將結合裕隆旗下華創車電的整車技術開發,以及鴻海在電子零組件的製造設計能力,發揮車輛研發與資通訊產業資源互補優勢,共同發展汽車相關業務,為汽車產業帶來創新模式。鴻海表示,身為全球電子產業服務龍頭,過去45年來,透過集團化經營,在全球產業鏈中,建構出IDM創新營運模式,未來結合華創車電的整車設計以及開放平台資源,向高附加價值研發環節延伸,持續打入車輛產業價值鏈。鴻海自去年楬櫫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大產業策略方向後,即不斷朝向EV電動車領域展開深度佈局,本次攜手裕隆,是鴻海繼與飛雅特克萊斯勒(FCA)合作電動車領域後,今年宣布的第二家合作大廠,這兩次合作,將創造一個從品牌到平台的跨界汽車聯盟。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汽車市場與產業已進入轉型快車道,通過平台化模式進行車輛設計已是大勢所趨。鴻海希望運用過去在ICT產業的成功經驗,為汽車產業打造新的IDM營運模式。很榮幸,本次能和裕隆合作,借重華創在汽車研發技術厚實的基礎,有助於集團加速跨入EV電動車領域的腳步。」裕隆集團表示,裕隆集團具有多年汽車整車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驗與資源,並已投入開放平台及新能源汽車、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未來汽車產業發展趨勢的研發資源與技術。集團在去(2019)年推動價值鏈策略轉型,華創車電的汽車研發平台採開放模式,過去的「單一客戶、重資產」轉變為「全面開放、多元客戶」的開放平台新方向,提供客戶total solution的服務,開放平台轉型策略以來,持續經營現有納智捷品牌運營並爭取多元客戶。秉持對台灣車輛產業轉型與升級發展的共同願景與策略方向,雙方以互補優勢攜手抓住EV電動車市場的潛在商機,未來也廣邀供應鏈合作夥伴加入,也為台灣培育更多優秀車電研發人才與創新機會。新公司將由雙方共同組成經營團隊,鴻海提供ICT產業供應管理運營優勢與人才;裕隆以華創車電的研發工程團隊為主。本次合作也代表著兩個集團轉型升級的雙引擎正式啟動,亦為汽車產業界注入源頭活水。
一個月2件合資案 鴻海積極卡位汽車產業
在汽車領域才在1月下旬宣布與飛雅特克萊斯勒合作的鴻海,一個月內再宣布第二家合作消息,與將今年上半年將裕隆合組新公司,積極的在汽車產業布局將打造鴻海從品牌到平台的汽車聯盟。鴻海自去年宣示從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三大產業策略方向後,今年已經迅速的看到動作,繼上個月宣布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成立合資公司,專注於開發及生產純電動汽車,並進一步經營車聯網業務,這個月再宣布與裕隆展開合作,與裕隆旗下的華創車電整車設計以及開放平台資源,向高附加價值研發環節延伸,持續打入車輛產業價值鏈。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汽車行業發展已經進入轉型快車道,通過平台化模式進行車輛設計是大勢所趨,藉由鴻海在ICT產業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為汽車產業新的垂直整合模式(IDM)的營運,也有助於集團加速跨入電動車領域的腳步。鴻海與裕隆合資的新公司資本額為155.76億元,雙方持股占比為鴻海51%,裕隆49%,鴻海以現金79.44億元出資,裕隆出資76.32億元,但以開放平台資產作價,鴻海提供 ICT 產業供應管理運營優勢與人才;裕隆以華創車電的研發工程團隊為主。
台達電攜手GKN Automotive揮軍電動車電力驅動系統
台達電子宣布與英國電動車傳動系統供應商GKN Automotive展開合作,開發新一代三合一eDrive電力驅動系統,雙方將是電力電子產品及電力驅動系統優勢的一加一大於二的結合,這也是繼上週鴻海與飛雅特克萊斯勒宣布一同進軍電動車市場後,國內科技廠另一起聯姻。台達電子營運長張訓海表示,這次新合作將聚焦在兩組新的eDrive電力驅動整合系統產品的開發,可以應用在多種不同扭力與功率等級的下一代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上,最快預計於3年內投入自小型房車到SUV等多種車型的生產。台達電子與GKN Automotive新一代三合一eDrive電力驅動系統額定輸出功率範圍自80 kW到155 kW,此三合一系統將台達的馬達驅動器與GKN Automotive的驅動馬達及變速箱系統整合,可降低系統重量、減少體積、簡化組裝流程並提升品質。台達電表示,GKN Automotive是汽車產業第一線供應商,在eDrive系統開發已經有17年經驗,已經生產超過100萬組eDrive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