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劍魚
」 颱風玲玲 颱風劍魚劍魚遭降格熱帶低壓 玲玲開眼成中颱
日本氣象廳於3日晚間8時已判定第14號颱風劍魚降格為熱帶低壓,難以回復颱風等級,而第13號颱風玲玲仍朝東北方邁進,將通過台灣東部外海,氣象局也表示,颱風玲玲目前可清楚看見颱風眼位置,進而轉為中颱,有逐漸增強的趨勢或暴風半徑大的趨勢,其外環氣流於4日、5日兩天影響顯著,台灣西半部與東北部需嚴防豪大雨。預期出現的雙颱效應不到1天,颱風劍魚在3日凌晨生成,卻在3日晚間8時被日本氣象廳觀測減弱成熱帶低氣壓,並被重新命名為帶熱帶低壓TD18,僅存活18小時,但氣象局呼籲,未來路徑不明確,仍需留意最新預報。第13號颱風玲玲於本周末遠離台灣,直奔韓國。(圖/擷取自中央氣象局)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李孟軒說明,據可見光雲圖,3日下午可清楚看見颱風玲玲颱風眼位置,預估4日將轉為中颱,暴風圈將進一步擴大,台灣將受其外環氣流,4日、5日影響最劇,6日午後將遠離東側海域,往北直撲韓國。在威克島西南方海域也生成一熱帶低壓,雖日本氣象廳尚未發布颱風預警,但有機率在近期發展成颱風。目前路徑預估往西北方移動,倘若成颱,將是今年第15號颱風「法西」(Faxai,寮國提供,女子名)。
劍魚颱風「先打轉再北上」近台 彭啟明:想到這怪颱
第14號颱風「劍魚」3日凌晨生成,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未來變化很不確定,有與西方低壓重新整合,再轉向東北、向台灣靠近的機率。而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也指出,劍魚目前有被颱風「玲玲」拉往東北方移動趨勢,「光是看目前路徑,就想到以前的怪颱。」彭啟明貼出一張1986年韋恩颱風的路徑圖表示,颱風劍魚和玲玲本身就在一個大低壓帶內,相互干擾,未來動向有很大不確定性,目前預測路徑上呈現被玲玲拉扯往東北方移動趨勢,「光是看目前路徑,就想到以前的怪颱(指韋恩),要靠持續監測調整預測。」彭啟明貼出1986年的韋恩颱風路徑圖。(圖/彭啟明臉書)彭啟明提醒,由於玲玲相當接近台灣,東半部海面的風浪將會明顯增強,預期明(4日)開始台灣的天氣會逐步受到這兩個系統所帶動的南海水氣影響,各地水氣增多,也會轉為不穩定有陣雨的天氣,預期將持續到這個周末,各地都容易有雨,山區也更容易有雷陣雨發展。另外彭啟明指出,位於關島附近的熱帶性低氣壓,距離台灣將近4300公里也有發展成為第15號颱風的趨勢,從太平洋高壓的位置來看,往日本接近機會較高。
颱風「玲玲」生成接近台灣!模擬路徑曝 周三起變天
三颱可能接力生成!日本氣象廳宣布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的熱帶性低氣壓(TD19),增強成第13號颱風「玲玲」,預計周三(4日)、周四(5日)外圍環流會影響台灣。除了颱風「玲玲」之外,南海、遠洋都有熱帶低壓在發展中,不排除生成為今年第14號「劍魚」、第15號「法西」。氣象局指出,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已於2日上午8時許發展成為輕度颱風「玲玲」,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方93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25公里速度向北北西進行;預測3日8時中心會在鵝鑾鼻東南方440公里海面上,請在菲律賓東方海面、巴士海峽航行或作業船隻應特別注意。模擬路徑圖。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指出,經過短暫的沉寂,西太平洋又熱鬧了起來,其中最需要關注的是颱風「玲玲」,它會持續向西北行進,接近台灣東南方海面,在周三(4日)、周四(5日)最接近台灣;目前預報是以通過台灣東方海面北上的機會較高,也不排除會更靠近一些,這要看太平洋高壓和另一顆熱帶低壓91W的相互牽引作用,局勢有點複雜。天氣風險表示,在92W這個系統(颱風或熱帶低壓)接近台灣之前,大致上為夏季天氣,西半部有午後雷陣雨。在系統北上、預期在周四(5日)起,台灣附近的西南風將明顯增強,中南部可能又要開始一輪明顯的降雨。
「玲玲、劍魚」雙颱今明恐接力生成 模擬路徑圖曝光
這兩天可能有2個颱風接力生成,氣象局指出南海已生成一個熱帶性低氣壓,而菲律賓東方海面上也有一個熱帶擾動,今、明兩天有可能會增強為今年第13號颱風「玲玲」、第14號颱風「劍魚」。美國GEFS模式模擬路徑。(圖/翻攝自Tropical Tidbits)氣象局表示,在中西沙島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以每小時23公里的速度向西前進,有發展為輕度颱風的趨勢,預計會朝海南島附近移動,對台灣天氣無直接影響;至於菲律賓東方海面上的擾動也有機會發展成颱風,大致上路徑偏北,影響台灣天氣程度還有待觀察。另外在本周天氣方面,氣象局指出,今(1日)熱帶性低氣壓外圍雲系影響,台灣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東部、東北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的天氣,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中南部山區亦有局部較大雨勢。至於明(2日)台灣東部、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金門、馬祖仍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湖為多雲到晴,午後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局提醒,1日、2日適逢年度大潮,西南部沿海低窪地區漲潮期間請慎防淹水。